浅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应对"滞胀"给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启示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

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1960 年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

1.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福特和卡特的两任政府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来,由于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最终,卡特政府也在“滞

胀”的阴影中下台。

2.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 滞胀" ,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 首先,里根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在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特别是近15年,社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原因,一是人口红利,巨大的劳动力人口(可以支撑大规模建设),高比例的壮劳力人口结构(可以支撑高积累,低消费);二是政策得当,人口资源如果不能和经济建设相匹配,就不是资源而会是负担,这15年来,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这些建设正好匹配了劳动力结构(巨量中低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人力资源能胜任这些工作)和市场需求(国际国内市场需要这些建设产品)。

但这两年,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产能过剩。我们的生产

能力上去了,但国内外市场萎缩了。

国际上:经济危机,国际市场消费能力萎缩。这是自然而然的,全球经济总量是恒定的,中国发展快了,外国自然就会受影响,收入降低,消费就会受影响。

同时国内:(1)人口结构变化,步入老龄化社会,消费会越来越低;(2)国内市场流通环境恶劣,出国消费,海淘消费剧增;(3)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铁公基)建设趋于饱和。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消化产能,升级产能,而不是简单的去产能。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市场:国外市场份额,基本是固定的,无非是降价让利,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另外一个是交换,我们用产品交换资源,包括矿山,油田,土地,这是双赢。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把资源变现,能够解决发展的资金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国把产能变成资源存储起来,注意我们存储的是资源不是美元,美元会贬值,而资源永远不会。甚至,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现在世界经济危机资源贬值的时机,多采购多存储资源。

(2)对国内:

1、是整顿消费市场次序,严厉打击制假造劣,比如假奶粉,假药,莆田系等等。所以,在类似案件,对其危害要计算对国家行业形象的品牌损失。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严处犯罪,反而会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对行业的信心。

2、是打击恶意竞争,不正当竞争,当新的对手出现,大企业为打击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销售,免费销售等方式,进行恶意竞争。保护小企业,保护新企业,以维系市场的活力。

3、是文化自信建设,人口宗教民族政策纠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舆论环

境等。对某些典型的恶意诋毁国家形象,诋毁民族品牌的媒体和个人的反动舆论行为案例进行深挖揭露,比如温州动车事故的相关舆论导向就很有问题。

4、是大力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对策的重中之重。如果产能能储存,就不会出现过剩。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资源与能力的竞争,一是自然条件,二是人口资源,三是文化文明意识形态。

5、土地资源改造建设,这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万世基业的保障。可以大面积铺开的是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的耕地进行改良。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理论界数年调研基础上,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供给侧和需求侧得以合理匹配,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在抓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只要我们把握正确方向、奋力开拓进取,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高一一班 焦子昂)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

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1960 年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

1.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福特和卡特的两任政府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来,由于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最终,卡特政府也在“滞

胀”的阴影中下台。

2.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 滞胀" ,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 首先,里根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在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特别是近15年,社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原因,一是人口红利,巨大的劳动力人口(可以支撑大规模建设),高比例的壮劳力人口结构(可以支撑高积累,低消费);二是政策得当,人口资源如果不能和经济建设相匹配,就不是资源而会是负担,这15年来,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这些建设正好匹配了劳动力结构(巨量中低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人力资源能胜任这些工作)和市场需求(国际国内市场需要这些建设产品)。

但这两年,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产能过剩。我们的生产

能力上去了,但国内外市场萎缩了。

国际上:经济危机,国际市场消费能力萎缩。这是自然而然的,全球经济总量是恒定的,中国发展快了,外国自然就会受影响,收入降低,消费就会受影响。

同时国内:(1)人口结构变化,步入老龄化社会,消费会越来越低;(2)国内市场流通环境恶劣,出国消费,海淘消费剧增;(3)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铁公基)建设趋于饱和。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消化产能,升级产能,而不是简单的去产能。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市场:国外市场份额,基本是固定的,无非是降价让利,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另外一个是交换,我们用产品交换资源,包括矿山,油田,土地,这是双赢。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把资源变现,能够解决发展的资金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国把产能变成资源存储起来,注意我们存储的是资源不是美元,美元会贬值,而资源永远不会。甚至,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现在世界经济危机资源贬值的时机,多采购多存储资源。

(2)对国内:

1、是整顿消费市场次序,严厉打击制假造劣,比如假奶粉,假药,莆田系等等。所以,在类似案件,对其危害要计算对国家行业形象的品牌损失。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严处犯罪,反而会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对行业的信心。

2、是打击恶意竞争,不正当竞争,当新的对手出现,大企业为打击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销售,免费销售等方式,进行恶意竞争。保护小企业,保护新企业,以维系市场的活力。

3、是文化自信建设,人口宗教民族政策纠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舆论环

境等。对某些典型的恶意诋毁国家形象,诋毁民族品牌的媒体和个人的反动舆论行为案例进行深挖揭露,比如温州动车事故的相关舆论导向就很有问题。

4、是大力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对策的重中之重。如果产能能储存,就不会出现过剩。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资源与能力的竞争,一是自然条件,二是人口资源,三是文化文明意识形态。

5、土地资源改造建设,这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万世基业的保障。可以大面积铺开的是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的耕地进行改良。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理论界数年调研基础上,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供给侧和需求侧得以合理匹配,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在抓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只要我们把握正确方向、奋力开拓进取,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高一一班 焦子昂)


相关内容

  •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比较及启示
  • 等措施鼓励储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据此,针对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比较及启示 ■李怀玉(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长春 130012)当时美国的"滞胀"状态,"供给学派认为美国经济的头号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生产率的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解决通货膨 ...

  •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 第58卷 第6期 2005年11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Wuhan U 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V ol. 58. N o. 6Nov. 2005. 845-849 ■公共管理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潘 ...

  • 2017年高考历史最新信息押题卷(六)
  • 2017年高考历史最新信息押题卷(六)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 A.十月革命 B.七月 ...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10
  •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1:理论界通常有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 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 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 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 早提出的.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 上涨 ...

  • 里根经济学对今日中国的启示
  • [摘要] 里根经济学即由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降低政府对企业经营的控制等,这些政策推动了美国80年代后的经济持续繁荣.本文对里根经济学进行了介绍,并谈及了里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里根 里根经济学 启 ...

  • 通货膨胀还是滞胀
  • 作者:柳欣冯伟 经济学动态 2008年08期 自1997年我国经济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以来,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高总需求,到2002年经济开始加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逐渐上升,2003-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通货膨胀率超过3%,虽然政府从2005年开始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但 ...

  •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 摘要 :当今时代,金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要正确应对此次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并争取在以后的发展中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对经济危机有一个透彻全面的了解,从而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以求实现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任何一个国家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选择什么样的求生和发展方式,其首先必须对此次危机爆发的 ...

  • 当前经济形势与税收政策的选择
  • 作者:安休富 当代财经 2002年03期 一.对我国税收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评价 (一)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到今年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1.拉动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 ...

  • 宏观经济失衡致"双重风险并存"
  • 通货膨胀与经济下行 结构失衡惹的祸 刘伟    2016年01月09日 国民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宏观就是总量,总量如果发生问题,突出的矛盾就是总量失衡.无外乎两个表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货币在追逐不足的商品,带来通货膨胀.另一种失衡是总需求不足,小于总供给,过多的商品在追逐不足的货币,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