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资料填报说明一、关于纳入系统管理的范围 (一)纳入系统管理的单位 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各民族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 事业单位和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社会团体,以及除实行企 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纳入系统管理范围的单位,无论财务和资产是否独立, 纳入系统管理范围的单位,无论财务和资产是否独立, 无论是否有资产,均应在系统中独立填报相关数据资料。 无论是否有资产,均应在系统中独立填报相关数据资料。 (二)纳入系统管理的资产 纳入系统管理的资产包括单位的全部资产,只要单位属 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范围,无论取得资产时的资金来 源于哪个部门、资产性质是什么,均应将单位的全部资产纳 入系统管理。主要包括: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利用国家 赋予的职能或政策取得的资产、各种会费形成的资产、接受 捐赠取得的资产、经营性收入取得的资产等。 二、关于报表填报说明 上报数据的基准日为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情况表》 (一) 单位情况表》指标填报说明 《单位情况表1.单位名称 1.单位名称 按编办文件核发的单位名称填写,不得自行简称。 2.单位层次代码 2.单位层次代码 按 3,3,3,3,3 结构赋码, 详情请参考久其公司编制的 《四 川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单位层次代码编写规则》 应列入系统管理的单位而没有赋码的请及时与各级财 政或选择的服务商联系。 (注:编码修改规范请直接在单位情况表中点击修改, 修改后直接保存即可,系统中的原有数据不变。 ) 3.组织机构代码 3.组织机构代码 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 码证书规定的 9 位数填列。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 到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代码证,确无代码的,按部门决算 赋予各地市的编码规则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编码。 4.单位类型 4.单位类型 依据编办核定的单位性质,从下拉箭头中展开的内容进 行选择填报。 共分四种类型: 01-行政单位,可直接选择填报; 单位类型为 02-事业单位时,必须从该类型下的明细项中选 择填报, 0201-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含财政全供事业单位); 即 0202-经费自理事业单位;020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企业 化管理事业单位一般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凡选“0203-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请予核实。妇联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参公的社会团体、参公的事业 单位选成行政单位,非参公的事业团体选事业单位下财政补 助,只要选事业单位下的财政补助在备注信息注明全额拨款 还是差额拨款) 。 5.单位垂管状况 5.单位垂管状况 共二项选择,分别是“垂管单位”和“非垂管单位” 。 目前,我省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主要是:省地税系统、省工 商系统、 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省国家安全系统等所属的省、 市、县、乡级单位。其他部门所属单位均是“非垂管单位” 。 6.预算级次 6.预算级次 从下拉箭头中选择填报。省直单位统一选填“2 省级” , 实行垂直管理的地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基层单位也 必须选填“2 省级” ;省辖市市直单位统一选填“3 市级” ; 省直管县和省辖市所属县(市区)级直属单位统一选填“4 县级” 。 7.行业 7.行业 按编办核定的职能,从下拉箭头展开的内容中选择填 报。 单位性质为国家行政机构时, 行政机构需分为综合事务、 对外事务、公共安全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政府事务、 行政监督等七种情况选择填报, 如何区分, 可在互联网查询, 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 “综合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人民政府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科技、税务、海关、外汇、统计、保密 等行政机构;从事港、澳、台行政事务的活动的机构;各级 政府所属部门从事政策、法制研究及参事等活动的机构;各 级政府批准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等) 管理机构; 各级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 (如政府办事处) 。 (2) “对外事务管理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从事外交、 外事的行政事务活动的机构;我国驻外使领馆等机构。 (3) “公共安全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 事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消防、监狱、劳教等活动的机构; 铁路、港口、民航、林区、海关等部门中的人民警察机构。 (4) “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教 育、司法、文化、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含政府救济、婚 姻登记、调解以及民事纠纷调解等) 、民族等行政事务的机 构;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环 保、药品监督、宗教、专利、文物、中医药等行政事务的机 构; 。 (5) “经济事务管理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贸管 : 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建设(含房改、城建、市政等) 、 国土资源、交通、铁道、信息产业、对外贸易经济、水利等 行政事务的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林业、邮政、旅游、 民航、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管理、外国专 家管理、粮食及储备、海洋、测绘、安全生产、烟草专卖等行政事务的机构。 (6) “行政监督检查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工 商、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卫生、药 品、医疗、文化、城管、市容、综合治理等活动的机构;各 级政府部门从事环境保护有关的检查、监督、稽查、查处活 动的机构(如森林、沙漠化、水土保持、河流、湖泊、海洋、 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废气、污水、垃圾、废弃物、噪音、 有毒有害物质等);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与经济建设有关的检 查、监督、稽查、查处等活动的机构(如海关、税务、审计、 统计、建筑施工、市政建设、公共设施、劳动、土地、交通、 旅游等) ; (7) “政府事务管理机构”包括:人事部门、政府机关 事务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从事政府事务管 理的部门。 8.财务制度 8.财务制度 系统中内置了“行政单位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 制度”二种,根据单位实际执行的制度情况选择填报。医院、 高校、地勘等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按“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选择填报。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应 与编办核定的单位性质相一致,填写该指标时,注意与相关 信息保持一致。 财务和资产没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应与核算其财务和资产的单位选择的制度一致。 9.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 9.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 统一填写本级财政厅(局)的“单位层次代码” 。详情 请参考久其公司编制的《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单位 层次代码编写规则》 10.批准设立文号 10.批准设立文号 填写单位设立时的文号。 11.编制人数 11.编制人数 按照最新的编委文件确定的编制人数填。 12.成立日期 12.成立日期 填写单位最早设立的时间。 13.备注 13.备注 单位如有合署办公、财务资产在一起核算等特殊情况 时,或单位认为有需说明的事项时,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14.注意事项 14.注意事项 一是,信息要填写完整,特别是黑体字信息不要漏填; 二是,信息要填写准确,特别是红色字体信息要认真进行核 实;三是信息间的逻辑关系要正确,如: “单位类型”与“单 位基本性质”“财务制度”与“管理办法”“预算级次”与 、 、 “所属财政关系”等信息要相互衔接。 《机构人员情况表》 (二) 机构人员情况表》指标填报说明 《机构人员情况表 本表信息是资产管理的重要信息,必须正确填报。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 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 这个指标包括二部分人数,一是“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 支人数” ,是指行政单位(含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 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 、 款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以及在其他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用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行政人员;二是“一般预 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 ,是指单位在“行政运行” “行政单 、 位离退休”以外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事 业人员。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具体包括: (1) 单位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 (2) 基本工资全部或部分由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 费开支的人员。 以下人员不列入“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和“一 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统计范围: (1)原未列入一般预 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员范围,由于经费管理和拨付方 式转变,用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开支的人员。 (2)编 制部门批准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但实际未由财政部门开支 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在职人员。 (3)编制部门批准为经费 自理事业编制。通过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解 决工资的人员。 (4)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中用财政拨款开支 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 (5)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 政进行适当补助的人员。 2.独立编制机构数 2.独立编制机构数 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机构数, 不包 括内设机构。如财政厅内部各处室均不是独立编制机构数。 3.独立核算机构数 3.独立核算机构数 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 行政事业机构数。实际管理中下列情况应区别填报: (1)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没有独立核算的不应填数; (2)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独立核算的,应填 1 个; (3)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核算中包括其他单位的,也 应填 1 个。 《基础信息》 (三) 基础信息》填报说明 《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包括:使用/管理部门、人员、存放地点等, 是资产管理卡片中的基本信息,在基础信息中一次性录入 后,在填报资产管理卡片时可直接从下拉箭头中选取,避免 了每张卡片都需要录入的麻烦。 1.使用/ 1.使用/管理部门 使用 使用/管理部门为单位的内设机构,录入时需填写“部 门代码”“部门名称”等, 、 “助记码”自动生成, “部门代码” 应按照 4,3,3 的结构编码。 2.人员信息 2.人员信息录入所有使用资产的人员、人员信息代码可自行确定位 数,原则上按自然数顺序排列。 3.存放地点 3.存放地点 录入所有资产的存放地点、地点代码应按照 4,3 的结构 编码,原则上存放地点编码应按一定规律填写。 《资产负债表》 (四) 资产负债表》填报说明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分《行政单位资产负债 表》和《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二类,软件中是按执行的资 产管理制度来确定的,如单位执行的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办法》 ,软件将自动显示《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 。本表 是重要的资产信息报表,表中数据应与财务账、资产账、系 统中的卡片汇总数据保持一致。 注意事项:一是,表中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资产配置 卡片中的“无形资产” ;二是,根据财务制度规定,表中指 标信息一般不应有负数,如有负数,应按规定予以纠正。 《资产管理卡片》 (五) 资产管理卡片》填报说明 《资产管理卡片 录入卡片的资产 12 类,除图书、家具、体育设备可以批 量录入外,其余资产应按照“一物一卡一码”的要求录入。 基础信息中录入的使用/管理部门、人员、存放地点等均形 成了枚举字典,置于下拉箭头选项中,取得方式、权属性质、 使用状况等信息, 也按相应的分类置予下拉箭头中。 录入中, 应注意以下要求:1.“取得日期” ,一定要填写资产实际取得的日期,不 能填写为向软件中录入卡片的时间。 2.卡片信息要填写完整,同一件资产卡片中的相关信息 勾稽关系要合理、正确。如: “资产名称”与“资产分类名 称”以及“计量单位”“取得方式”与“采购组织形式”“使 、 、 用年限”与“取得日期”以及“保修截止日期”“使用方向” 、 与“出租/出借对方单位”“价值类型”与“价值”等信息 、 之间关系要合理。 3.“产权形式”如果选择“有产权”则需填写权属证明 (房证)及持证人姓名。权属证号、地号、发证时间必填。 4.“使用方向及面积”中,土地被查封,查封部分填其 他项,并在备注中说明。 5.车辆所有的信息按照车辆行驶证如实填写。 6.卡片中一律不许填加资产照片。 8.单位录入的资产处置待批事项,必须要有经主管部门 或财政部门的批文后,才能调整相关的帐目,此次在系统中 只能作待处理列示,我们在审核单位资产处置业务时,发现 部分单位处置的资产有的财务入账,但信息系统没有录入; 有的信息系统录人而财务部门没有入账,造成资产信息系统 与财务账面不符。请在录入过程中一定要核对清楚,完整录 入相关的信息,才能保证数据审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9.单位在录入过程中资产分类代码、数量等信息(如车辆的车牌号、发动机号、具体规格等)一定要全面准确录入, 录入错误要及时更正,否则造成汇总结果错误,无法与决算 保持一致。 (六)与决算中资产相关数据核对问题 2009 年部门决算中资产相关数据理论上应与资产管理 信息系统 2009 年末数据保持一致。2009 年《行政(事业) 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报表》中《行政(事业)资产情 况表》 (01 表)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人员情况表》 (02 表)及《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应与本级《2009 年度部 门决算报表》中《资产情况表》(财决附 04 表)、《机构 人员情况表》(财决附 07 表)及《资产负债简表》(财决 08 表)中相关数据保持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请出 示书面证明加以说明。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资料填报说明一、关于纳入系统管理的范围 (一)纳入系统管理的单位 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各民族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 事业单位和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社会团体,以及除实行企 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纳入系统管理范围的单位,无论财务和资产是否独立, 纳入系统管理范围的单位,无论财务和资产是否独立, 无论是否有资产,均应在系统中独立填报相关数据资料。 无论是否有资产,均应在系统中独立填报相关数据资料。 (二)纳入系统管理的资产 纳入系统管理的资产包括单位的全部资产,只要单位属 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范围,无论取得资产时的资金来 源于哪个部门、资产性质是什么,均应将单位的全部资产纳 入系统管理。主要包括: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利用国家 赋予的职能或政策取得的资产、各种会费形成的资产、接受 捐赠取得的资产、经营性收入取得的资产等。 二、关于报表填报说明 上报数据的基准日为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情况表》 (一) 单位情况表》指标填报说明 《单位情况表1.单位名称 1.单位名称 按编办文件核发的单位名称填写,不得自行简称。 2.单位层次代码 2.单位层次代码 按 3,3,3,3,3 结构赋码, 详情请参考久其公司编制的 《四 川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单位层次代码编写规则》 应列入系统管理的单位而没有赋码的请及时与各级财 政或选择的服务商联系。 (注:编码修改规范请直接在单位情况表中点击修改, 修改后直接保存即可,系统中的原有数据不变。 ) 3.组织机构代码 3.组织机构代码 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 码证书规定的 9 位数填列。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 到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代码证,确无代码的,按部门决算 赋予各地市的编码规则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编码。 4.单位类型 4.单位类型 依据编办核定的单位性质,从下拉箭头中展开的内容进 行选择填报。 共分四种类型: 01-行政单位,可直接选择填报; 单位类型为 02-事业单位时,必须从该类型下的明细项中选 择填报, 0201-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含财政全供事业单位); 即 0202-经费自理事业单位;020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企业 化管理事业单位一般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凡选“0203-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请予核实。妇联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参公的社会团体、参公的事业 单位选成行政单位,非参公的事业团体选事业单位下财政补 助,只要选事业单位下的财政补助在备注信息注明全额拨款 还是差额拨款) 。 5.单位垂管状况 5.单位垂管状况 共二项选择,分别是“垂管单位”和“非垂管单位” 。 目前,我省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主要是:省地税系统、省工 商系统、 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省国家安全系统等所属的省、 市、县、乡级单位。其他部门所属单位均是“非垂管单位” 。 6.预算级次 6.预算级次 从下拉箭头中选择填报。省直单位统一选填“2 省级” , 实行垂直管理的地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基层单位也 必须选填“2 省级” ;省辖市市直单位统一选填“3 市级” ; 省直管县和省辖市所属县(市区)级直属单位统一选填“4 县级” 。 7.行业 7.行业 按编办核定的职能,从下拉箭头展开的内容中选择填 报。 单位性质为国家行政机构时, 行政机构需分为综合事务、 对外事务、公共安全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政府事务、 行政监督等七种情况选择填报, 如何区分, 可在互联网查询, 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 “综合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人民政府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科技、税务、海关、外汇、统计、保密 等行政机构;从事港、澳、台行政事务的活动的机构;各级 政府所属部门从事政策、法制研究及参事等活动的机构;各 级政府批准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等) 管理机构; 各级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 (如政府办事处) 。 (2) “对外事务管理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从事外交、 外事的行政事务活动的机构;我国驻外使领馆等机构。 (3) “公共安全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 事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消防、监狱、劳教等活动的机构; 铁路、港口、民航、林区、海关等部门中的人民警察机构。 (4) “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教 育、司法、文化、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含政府救济、婚 姻登记、调解以及民事纠纷调解等) 、民族等行政事务的机 构;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环 保、药品监督、宗教、专利、文物、中医药等行政事务的机 构; 。 (5) “经济事务管理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贸管 : 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建设(含房改、城建、市政等) 、 国土资源、交通、铁道、信息产业、对外贸易经济、水利等 行政事务的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林业、邮政、旅游、 民航、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管理、外国专 家管理、粮食及储备、海洋、测绘、安全生产、烟草专卖等行政事务的机构。 (6) “行政监督检查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工 商、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卫生、药 品、医疗、文化、城管、市容、综合治理等活动的机构;各 级政府部门从事环境保护有关的检查、监督、稽查、查处活 动的机构(如森林、沙漠化、水土保持、河流、湖泊、海洋、 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废气、污水、垃圾、废弃物、噪音、 有毒有害物质等);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与经济建设有关的检 查、监督、稽查、查处等活动的机构(如海关、税务、审计、 统计、建筑施工、市政建设、公共设施、劳动、土地、交通、 旅游等) ; (7) “政府事务管理机构”包括:人事部门、政府机关 事务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从事政府事务管 理的部门。 8.财务制度 8.财务制度 系统中内置了“行政单位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 制度”二种,根据单位实际执行的制度情况选择填报。医院、 高校、地勘等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按“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选择填报。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应 与编办核定的单位性质相一致,填写该指标时,注意与相关 信息保持一致。 财务和资产没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应与核算其财务和资产的单位选择的制度一致。 9.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 9.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 统一填写本级财政厅(局)的“单位层次代码” 。详情 请参考久其公司编制的《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单位 层次代码编写规则》 10.批准设立文号 10.批准设立文号 填写单位设立时的文号。 11.编制人数 11.编制人数 按照最新的编委文件确定的编制人数填。 12.成立日期 12.成立日期 填写单位最早设立的时间。 13.备注 13.备注 单位如有合署办公、财务资产在一起核算等特殊情况 时,或单位认为有需说明的事项时,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14.注意事项 14.注意事项 一是,信息要填写完整,特别是黑体字信息不要漏填; 二是,信息要填写准确,特别是红色字体信息要认真进行核 实;三是信息间的逻辑关系要正确,如: “单位类型”与“单 位基本性质”“财务制度”与“管理办法”“预算级次”与 、 、 “所属财政关系”等信息要相互衔接。 《机构人员情况表》 (二) 机构人员情况表》指标填报说明 《机构人员情况表 本表信息是资产管理的重要信息,必须正确填报。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 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 这个指标包括二部分人数,一是“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 支人数” ,是指行政单位(含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 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 、 款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以及在其他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用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行政人员;二是“一般预 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 ,是指单位在“行政运行” “行政单 、 位离退休”以外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事 业人员。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具体包括: (1) 单位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 (2) 基本工资全部或部分由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 费开支的人员。 以下人员不列入“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和“一 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统计范围: (1)原未列入一般预 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员范围,由于经费管理和拨付方 式转变,用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开支的人员。 (2)编 制部门批准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但实际未由财政部门开支 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在职人员。 (3)编制部门批准为经费 自理事业编制。通过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解 决工资的人员。 (4)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中用财政拨款开支 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 (5)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 政进行适当补助的人员。 2.独立编制机构数 2.独立编制机构数 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机构数, 不包 括内设机构。如财政厅内部各处室均不是独立编制机构数。 3.独立核算机构数 3.独立核算机构数 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 行政事业机构数。实际管理中下列情况应区别填报: (1)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没有独立核算的不应填数; (2)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独立核算的,应填 1 个; (3)本单位的财务和资产核算中包括其他单位的,也 应填 1 个。 《基础信息》 (三) 基础信息》填报说明 《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包括:使用/管理部门、人员、存放地点等, 是资产管理卡片中的基本信息,在基础信息中一次性录入 后,在填报资产管理卡片时可直接从下拉箭头中选取,避免 了每张卡片都需要录入的麻烦。 1.使用/ 1.使用/管理部门 使用 使用/管理部门为单位的内设机构,录入时需填写“部 门代码”“部门名称”等, 、 “助记码”自动生成, “部门代码” 应按照 4,3,3 的结构编码。 2.人员信息 2.人员信息录入所有使用资产的人员、人员信息代码可自行确定位 数,原则上按自然数顺序排列。 3.存放地点 3.存放地点 录入所有资产的存放地点、地点代码应按照 4,3 的结构 编码,原则上存放地点编码应按一定规律填写。 《资产负债表》 (四) 资产负债表》填报说明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分《行政单位资产负债 表》和《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二类,软件中是按执行的资 产管理制度来确定的,如单位执行的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办法》 ,软件将自动显示《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 。本表 是重要的资产信息报表,表中数据应与财务账、资产账、系 统中的卡片汇总数据保持一致。 注意事项:一是,表中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资产配置 卡片中的“无形资产” ;二是,根据财务制度规定,表中指 标信息一般不应有负数,如有负数,应按规定予以纠正。 《资产管理卡片》 (五) 资产管理卡片》填报说明 《资产管理卡片 录入卡片的资产 12 类,除图书、家具、体育设备可以批 量录入外,其余资产应按照“一物一卡一码”的要求录入。 基础信息中录入的使用/管理部门、人员、存放地点等均形 成了枚举字典,置于下拉箭头选项中,取得方式、权属性质、 使用状况等信息, 也按相应的分类置予下拉箭头中。 录入中, 应注意以下要求:1.“取得日期” ,一定要填写资产实际取得的日期,不 能填写为向软件中录入卡片的时间。 2.卡片信息要填写完整,同一件资产卡片中的相关信息 勾稽关系要合理、正确。如: “资产名称”与“资产分类名 称”以及“计量单位”“取得方式”与“采购组织形式”“使 、 、 用年限”与“取得日期”以及“保修截止日期”“使用方向” 、 与“出租/出借对方单位”“价值类型”与“价值”等信息 、 之间关系要合理。 3.“产权形式”如果选择“有产权”则需填写权属证明 (房证)及持证人姓名。权属证号、地号、发证时间必填。 4.“使用方向及面积”中,土地被查封,查封部分填其 他项,并在备注中说明。 5.车辆所有的信息按照车辆行驶证如实填写。 6.卡片中一律不许填加资产照片。 8.单位录入的资产处置待批事项,必须要有经主管部门 或财政部门的批文后,才能调整相关的帐目,此次在系统中 只能作待处理列示,我们在审核单位资产处置业务时,发现 部分单位处置的资产有的财务入账,但信息系统没有录入; 有的信息系统录人而财务部门没有入账,造成资产信息系统 与财务账面不符。请在录入过程中一定要核对清楚,完整录 入相关的信息,才能保证数据审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9.单位在录入过程中资产分类代码、数量等信息(如车辆的车牌号、发动机号、具体规格等)一定要全面准确录入, 录入错误要及时更正,否则造成汇总结果错误,无法与决算 保持一致。 (六)与决算中资产相关数据核对问题 2009 年部门决算中资产相关数据理论上应与资产管理 信息系统 2009 年末数据保持一致。2009 年《行政(事业) 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报表》中《行政(事业)资产情 况表》 (01 表)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人员情况表》 (02 表)及《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应与本级《2009 年度部 门决算报表》中《资产情况表》(财决附 04 表)、《机构 人员情况表》(财决附 07 表)及《资产负债简表》(财决 08 表)中相关数据保持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请出 示书面证明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