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读后感
王玲
很久没有这么倾情地读的一本书,很幸福!《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摘录如下:
一、幸福是什么
是的,向着幸福的方向奔跑吧!就像所有人一样,我也在追赶幸福,可是幸福正在身后追赶着我们。——布莱希特
∙
∙
∙ 每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幸福 幸福:比满足和舒适更多一个 美国专门从事幸福感研究的心理学家将“主观上的舒适”细分为三个要素:生存所需要的满足感;时常感受到积极情绪;能够化解消极情绪,特别是抑郁、偏执和恐惧
∙
∙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抑郁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培养关系:保持积极的错觉;共同的兴趣和世界观;一起活动和富于想象力的行为;互相倾听;珍视对方并心存感激
∙ 涌流产生幸福。在涌流中,人完全被他所从事的活动占据,但却始终掌握着整个过程,当事人不是被强迫集中精力的,而是不知不觉第与行为融为一体
∙ 幸福的意义
不要忘记,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你是谁或者你拥有什么,二取决于你在想什么。——戴尔. 卡耐基
∙ 幸福公式:幸福=幸福标准值+生活状况+活动范围
50% 10-15%
“接受他本来的样子”,这句话不仅是爱的要义,也是幸福的真谛。
二、情感进化论:培养独一无二的快乐和幸福
通往幸福的大门时从内向外打开的,它对那些试图撞开它的人牢牢地关闭着。相反,如果想进去,人们就必须后退一步——索伦. 克尔凯郭尔
∙ 与生俱来的情感:兴趣/好奇心;快乐/幸福;惊喜;愤怒;忧伤;恶心;恐惧;轻视;羞愧
我是我应该成为的我,埃瑞克. 埃里克森的理论,要让孩子幸福,父母必须完成以下几个阶段的培养任务: ∙
1.婴儿时期:我是备受宠爱的
2.婴幼儿期:我做我想做的
3.小学阶段:相信我能做到
4.青春期:我就是我
5.成人:亲密-繁殖-结合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
认为自己的童年过得非常幸福的比例(调查对象为萨尔兹堡的1319名小学生):9岁,7人;10岁,70人;11岁,51人;12岁,49人;13岁,36人。
∙ 当我与极富智慧的朋友聊天室,他们让我觉得幸福只是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美梦。当我与一个园丁或一个孩子聊天室,他们让我发觉幸福其实很简单。——伯特兰. 罗素
1239个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幸福感1非常不幸福——5非常幸福
运动时(4.08);在城里(3.92);玩电脑/游戏机(3.92);实施自己的兴趣爱好(3.75);在学校(3.35);在教堂(3.02);一个人的时候(2.89);帮忙做家务时(2.75);看牙医时(1.78);生病时(1.57)。
∙ 孩子自己描述的幸福:家庭;在家里帮忙并受到表扬时所获得的幸福;家庭集体活动带来的幸福;祖父母的宽容;家庭成员是自己的偶像;友谊促进幸福(世间没有哪一种感觉会比被人需要更令人幸福——潘霍华);同伴;体育运动使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音乐;幸福是和小动物在一起;精神层面的幸福感;
三、如何教孩子获取幸福
∙ 孩子的三种基本权利:展现自我的权利;享受今天的权利;决定自己生命终结的权利
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呢?倡导纪律?制定规则?或者严格训练?还是简单一点:用友好的微笑,以保证孩子们感觉舒适,感觉受到重视。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 ∙
∙ 儿童早期的幸福养成教育:
1.充满期望的基本教育理念:无条件的爱;信任孩子;放弃完美主义;不要指责孩子;
从现在开始,忘记下面几种说法:你还小,不能做这些;你肯定做不成这些事儿;你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
2.亲近自然,孩子的各种感官变得更为敏锐
3.丰富多彩的活动
4.我们能谈谈吗
5.感谢叶能带来幸福感
6.小仪式:立规矩,不越界
7.规则很重要
8.幸福来自于香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
学龄儿童的幸福优先学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读后感
王玲
很久没有这么倾情地读的一本书,很幸福!《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摘录如下:
一、幸福是什么
是的,向着幸福的方向奔跑吧!就像所有人一样,我也在追赶幸福,可是幸福正在身后追赶着我们。——布莱希特
∙
∙
∙ 每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幸福 幸福:比满足和舒适更多一个 美国专门从事幸福感研究的心理学家将“主观上的舒适”细分为三个要素:生存所需要的满足感;时常感受到积极情绪;能够化解消极情绪,特别是抑郁、偏执和恐惧
∙
∙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抑郁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培养关系:保持积极的错觉;共同的兴趣和世界观;一起活动和富于想象力的行为;互相倾听;珍视对方并心存感激
∙ 涌流产生幸福。在涌流中,人完全被他所从事的活动占据,但却始终掌握着整个过程,当事人不是被强迫集中精力的,而是不知不觉第与行为融为一体
∙ 幸福的意义
不要忘记,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你是谁或者你拥有什么,二取决于你在想什么。——戴尔. 卡耐基
∙ 幸福公式:幸福=幸福标准值+生活状况+活动范围
50% 10-15%
“接受他本来的样子”,这句话不仅是爱的要义,也是幸福的真谛。
二、情感进化论:培养独一无二的快乐和幸福
通往幸福的大门时从内向外打开的,它对那些试图撞开它的人牢牢地关闭着。相反,如果想进去,人们就必须后退一步——索伦. 克尔凯郭尔
∙ 与生俱来的情感:兴趣/好奇心;快乐/幸福;惊喜;愤怒;忧伤;恶心;恐惧;轻视;羞愧
我是我应该成为的我,埃瑞克. 埃里克森的理论,要让孩子幸福,父母必须完成以下几个阶段的培养任务: ∙
1.婴儿时期:我是备受宠爱的
2.婴幼儿期:我做我想做的
3.小学阶段:相信我能做到
4.青春期:我就是我
5.成人:亲密-繁殖-结合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
认为自己的童年过得非常幸福的比例(调查对象为萨尔兹堡的1319名小学生):9岁,7人;10岁,70人;11岁,51人;12岁,49人;13岁,36人。
∙ 当我与极富智慧的朋友聊天室,他们让我觉得幸福只是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美梦。当我与一个园丁或一个孩子聊天室,他们让我发觉幸福其实很简单。——伯特兰. 罗素
1239个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幸福感1非常不幸福——5非常幸福
运动时(4.08);在城里(3.92);玩电脑/游戏机(3.92);实施自己的兴趣爱好(3.75);在学校(3.35);在教堂(3.02);一个人的时候(2.89);帮忙做家务时(2.75);看牙医时(1.78);生病时(1.57)。
∙ 孩子自己描述的幸福:家庭;在家里帮忙并受到表扬时所获得的幸福;家庭集体活动带来的幸福;祖父母的宽容;家庭成员是自己的偶像;友谊促进幸福(世间没有哪一种感觉会比被人需要更令人幸福——潘霍华);同伴;体育运动使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音乐;幸福是和小动物在一起;精神层面的幸福感;
三、如何教孩子获取幸福
∙ 孩子的三种基本权利:展现自我的权利;享受今天的权利;决定自己生命终结的权利
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呢?倡导纪律?制定规则?或者严格训练?还是简单一点:用友好的微笑,以保证孩子们感觉舒适,感觉受到重视。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 ∙
∙ 儿童早期的幸福养成教育:
1.充满期望的基本教育理念:无条件的爱;信任孩子;放弃完美主义;不要指责孩子;
从现在开始,忘记下面几种说法:你还小,不能做这些;你肯定做不成这些事儿;你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
2.亲近自然,孩子的各种感官变得更为敏锐
3.丰富多彩的活动
4.我们能谈谈吗
5.感谢叶能带来幸福感
6.小仪式:立规矩,不越界
7.规则很重要
8.幸福来自于香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
学龄儿童的幸福优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