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爱上童谣

     童谣,就是在父母与孩子间口耳相传的歌与诗。从妈妈浅唱轻吟的摇篮曲,到流转于10个小小手指之间的手指谣;从一边做动作一边欢乐诵唱的游戏歌,到童趣盎然、清新明澈的儿童诗……童谣以独特的节奏感和意趣横生的内容,捕获了无数父母与孩子的心。本期,让我们看看妈妈和爸爸是如何带孩子爱上童谣吧。   妈妈篇打起节拍,唱童谣   经典儿歌:和孩子一起重温童年《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套书系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谣研究专家金波先生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共选取近2000首中国传统童谣,分别按童趣歌、自然歌、逗趣歌、顶真歌、游戏歌、问答歌、绕口令、谜语歌、摇篮歌、故事歌和忆旧10类编为10册,可谓中国童谣集之大成。插图也特别选用了精致的剪纸画,与内容相得益彰。   解读经典:传统童谣文字简单却朗朗上口,对于小小幼儿来说它们仿佛是神奇的魔法语言,在有趣的韵律节奏中藏着数不尽的纯真快乐。为孩子打着拍子,或念、或唱这些毫无年龄限制的作品,注定也会令共读的爸爸妈妈在哈哈大笑中重回无忧无虑的童年。   共读分享:小时候是听着姥姥念的童谣长大的,直到现在我还能毫不费力地背出其中许多,想起童谣,我就想起姥姥慈爱的样子。女儿出生后,每当揽她入怀,捏着她柔软的小手小脚,望着她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老童谣就自然而然地从我嘴中或是哼唱、或是絮絮念叨出来。俏皮好玩的“大头大头,下雨不愁”;绕口令一般的“扁担长,板凳宽”;掰着小手指比比画画的“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还有轻轻唱着哄宝宝入眠的“风不吹,树不要,鸟儿也不叫”……凭着这些温柔而美好的记忆,我轻松自然地通过儿歌,开启了对女儿最初的听读启蒙。(小朵妈,女儿小朵1岁半)      音韵启蒙:给孩子最美的语感启蒙   《新学堂歌》,这套华语原创音乐绘本共两卷,是谷建芬老师晚年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礼物。从2004年至今,谷建芬老师为《静夜思》《悯农》《咏鹅》《春晓》等30余首古诗词谱曲,希望通过古诗吟唱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听的旋律中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   解读音韵:童谣是最富有音乐美的儿童文学。由于它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特别要求作品适宜“诵”与“唱”,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基于这样的初衷,在今天的亲子阅读领域,童谣得到了更丰富的拓展,无论是将《三字经》《笠翁对韵》这样的经典古诗文与配乐相结合,形成诗词吟唱式的新式童谣;还是直接为孩子唱读的Fiv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等原汁原味、韵律感十足的经典英文儿歌。东西中外,一切能让孩子愉悦地感受到语言所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的诗与歌,都是动听的童谣。   共读分享:从小C1岁起,我每天都给他读上好一阵《笠翁对韵》:起初是在哄他入睡时充当“摇篮曲”;后来是在推着他散步时当作遛弯儿歌谣;再后来他大些了,我有时抱着他正正经经地读一阵儿,有时干脆在他玩玩具时自我陶醉地在旁边读起来,权当作为他游戏时的“背景音乐”。我深爱它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音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即使孩子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它本身已是一首足够动听的歌。现在小C4岁半,他已能自然而然地背诵出其中许多章节,有时还自己悟出一些有趣的意思,比如他说:“妈妈,云和雨相对,是因为云里面藏着雨吧?”希望这美好的声律意韵,能带给他最难忘的语感启蒙。(小C妈,儿子小C4岁半)      爸爸篇忆父念童谣,为儿写游诗   《最美的童诗・童谣・童话》,作为一位爸爸,一个童书出版人,出版一套全面而综合的经典童谣,去了解一种文化里的诗歌,那里潜藏着一种儿童观和教育观,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儿时的记忆:诗是一辈子都要读的书,成人比孩子更需要诗,人生的不同阶段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和境界。诗里面有孩童的天真纯粹,无关世俗,纯真美好。   记得小时候,书是最大的奢侈品,爸爸陪我玩时,经常给我念的那首童谣却记忆犹新,尽管爸爸只会这一首,但我依旧喜欢。“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小外甥,也要去。”现在回想起来,听爸爸念童谣时的情景便好似浮现眼前,想来这种对童谣的情感依附于亲情,这也是对那首童谣念念不忘的所有理由吧。   当下的乐趣:我和儿子读书的时间不短,差不多有7年多了,但童谣和童诗却很少,他对车和机械类的书特别着迷,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每天和他一起读的书里有故事类的、科普类的,也有关于车的玩具书、童谣和童诗类的,我觉得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诗,最好的影响,每天读的那些故事,里面的某一个句子,某一段话,都有可能对他产生影响。   现在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要写一两首游诗,回家念给儿子听,让他来评判好坏。我想这样做或许能激发他对诗的兴趣,慢慢地影响他去写自己的诗。   和他们一起,寻找更多的诗歌玩法(介绍两个引领孩子进入诗歌世界的微信公众号)   博雅小学堂(二维码):听,这是孩子内心的声音在这里,孩子可以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小诗,将自己读诗的声音录下来再传上去,带给更多小朋友这首诗的魅力。   熊老师的绘本课(二维码):记录下孩子最宝贵的思维火花读诗、品诗……慢慢地,在这里,孩子开始尝试着写诗啦!写诗,是开启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可以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朵最宝贵的思维火花

     童谣,就是在父母与孩子间口耳相传的歌与诗。从妈妈浅唱轻吟的摇篮曲,到流转于10个小小手指之间的手指谣;从一边做动作一边欢乐诵唱的游戏歌,到童趣盎然、清新明澈的儿童诗……童谣以独特的节奏感和意趣横生的内容,捕获了无数父母与孩子的心。本期,让我们看看妈妈和爸爸是如何带孩子爱上童谣吧。   妈妈篇打起节拍,唱童谣   经典儿歌:和孩子一起重温童年《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套书系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谣研究专家金波先生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共选取近2000首中国传统童谣,分别按童趣歌、自然歌、逗趣歌、顶真歌、游戏歌、问答歌、绕口令、谜语歌、摇篮歌、故事歌和忆旧10类编为10册,可谓中国童谣集之大成。插图也特别选用了精致的剪纸画,与内容相得益彰。   解读经典:传统童谣文字简单却朗朗上口,对于小小幼儿来说它们仿佛是神奇的魔法语言,在有趣的韵律节奏中藏着数不尽的纯真快乐。为孩子打着拍子,或念、或唱这些毫无年龄限制的作品,注定也会令共读的爸爸妈妈在哈哈大笑中重回无忧无虑的童年。   共读分享:小时候是听着姥姥念的童谣长大的,直到现在我还能毫不费力地背出其中许多,想起童谣,我就想起姥姥慈爱的样子。女儿出生后,每当揽她入怀,捏着她柔软的小手小脚,望着她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老童谣就自然而然地从我嘴中或是哼唱、或是絮絮念叨出来。俏皮好玩的“大头大头,下雨不愁”;绕口令一般的“扁担长,板凳宽”;掰着小手指比比画画的“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还有轻轻唱着哄宝宝入眠的“风不吹,树不要,鸟儿也不叫”……凭着这些温柔而美好的记忆,我轻松自然地通过儿歌,开启了对女儿最初的听读启蒙。(小朵妈,女儿小朵1岁半)      音韵启蒙:给孩子最美的语感启蒙   《新学堂歌》,这套华语原创音乐绘本共两卷,是谷建芬老师晚年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礼物。从2004年至今,谷建芬老师为《静夜思》《悯农》《咏鹅》《春晓》等30余首古诗词谱曲,希望通过古诗吟唱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听的旋律中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   解读音韵:童谣是最富有音乐美的儿童文学。由于它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特别要求作品适宜“诵”与“唱”,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基于这样的初衷,在今天的亲子阅读领域,童谣得到了更丰富的拓展,无论是将《三字经》《笠翁对韵》这样的经典古诗文与配乐相结合,形成诗词吟唱式的新式童谣;还是直接为孩子唱读的Fiv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等原汁原味、韵律感十足的经典英文儿歌。东西中外,一切能让孩子愉悦地感受到语言所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的诗与歌,都是动听的童谣。   共读分享:从小C1岁起,我每天都给他读上好一阵《笠翁对韵》:起初是在哄他入睡时充当“摇篮曲”;后来是在推着他散步时当作遛弯儿歌谣;再后来他大些了,我有时抱着他正正经经地读一阵儿,有时干脆在他玩玩具时自我陶醉地在旁边读起来,权当作为他游戏时的“背景音乐”。我深爱它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音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即使孩子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它本身已是一首足够动听的歌。现在小C4岁半,他已能自然而然地背诵出其中许多章节,有时还自己悟出一些有趣的意思,比如他说:“妈妈,云和雨相对,是因为云里面藏着雨吧?”希望这美好的声律意韵,能带给他最难忘的语感启蒙。(小C妈,儿子小C4岁半)      爸爸篇忆父念童谣,为儿写游诗   《最美的童诗・童谣・童话》,作为一位爸爸,一个童书出版人,出版一套全面而综合的经典童谣,去了解一种文化里的诗歌,那里潜藏着一种儿童观和教育观,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儿时的记忆:诗是一辈子都要读的书,成人比孩子更需要诗,人生的不同阶段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和境界。诗里面有孩童的天真纯粹,无关世俗,纯真美好。   记得小时候,书是最大的奢侈品,爸爸陪我玩时,经常给我念的那首童谣却记忆犹新,尽管爸爸只会这一首,但我依旧喜欢。“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小外甥,也要去。”现在回想起来,听爸爸念童谣时的情景便好似浮现眼前,想来这种对童谣的情感依附于亲情,这也是对那首童谣念念不忘的所有理由吧。   当下的乐趣:我和儿子读书的时间不短,差不多有7年多了,但童谣和童诗却很少,他对车和机械类的书特别着迷,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每天和他一起读的书里有故事类的、科普类的,也有关于车的玩具书、童谣和童诗类的,我觉得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诗,最好的影响,每天读的那些故事,里面的某一个句子,某一段话,都有可能对他产生影响。   现在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要写一两首游诗,回家念给儿子听,让他来评判好坏。我想这样做或许能激发他对诗的兴趣,慢慢地影响他去写自己的诗。   和他们一起,寻找更多的诗歌玩法(介绍两个引领孩子进入诗歌世界的微信公众号)   博雅小学堂(二维码):听,这是孩子内心的声音在这里,孩子可以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小诗,将自己读诗的声音录下来再传上去,带给更多小朋友这首诗的魅力。   熊老师的绘本课(二维码):记录下孩子最宝贵的思维火花读诗、品诗……慢慢地,在这里,孩子开始尝试着写诗啦!写诗,是开启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可以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朵最宝贵的思维火花


相关内容

  • 小班托管班童谣
  • 童谣诵读第三周活动内容 活动一: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附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活动一:复习< 活动二: 附 小鱼爱在水里游, 小鸟爱在树上跳, 蝴蝶爱在花间飞, 小羊爱在地上跑,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唱歌跳舞真热闹. 童谣诵读第四周活动内容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花和瓜> 小红花, ...

  • 2016年湖北教师招聘说课指导:语文[月光启蒙]说课稿
  • 2016年湖北教师招聘说课指导:语文<月光启蒙>说课稿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资料.目前东湖教师招聘正在进行中,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面试资料. 根据新课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怎么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思路,将我的说课内容分为教 ...

  • 民间游戏实验报告
  • 如何有效的在幼儿园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验报告 开封市实验幼儿园:徐春茜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传统的民间游戏曾给我们带来多少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如一粒石子.一根绳子, 这些随处可得的东 ...

  • 有意思的儿歌教学设计
  • 有意思的儿歌 --一年级儿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儿歌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也是他们最初接触的祖国的传统文化.古今 儿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不乏童真,童趣,富有灵性.它集知识性,趣味性, 实践性于一体,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读儿 歌,说儿歌,表演儿歌,创 ...

  • [好文分享]从通俗到隽永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音乐解析
  •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音乐解析1从童谣到经典 若家中有孩子正在学琴,经过几年光景必定会听到孩子在钢琴上快乐地弹着<小星星>的旋律.隨着音乐进展,旋律也渐趋复杂丰富,最后更是各种精彩技巧相继出笼,原本单纯的<小星星>旋律在此成了灿烂宏伟的凯歌,听来实在过瘾.沒错,这 ...

  • 巧用故事,激发学生背诵"日积月累"的兴趣
  • 巧用故事,激发学生背诵‚日积月累‛的兴趣 ‚日积月累‛的内容经常比较单薄,多是一些词语或诗句,内容不够厚实,趣味性不强.如何让这简单的词句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上‚日积月累‛?我们不妨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引路. 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日积月累‛是十二生肖.说实话,十二生肖的顺序,连我这个大人都要想 ...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 ...

  • 如何让农村的孩子也爱上课外阅读
  • 如何让农村的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衡山星源实验小学 汪丽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 要求"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有较丰富的积累", 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 ...

  • 中小学生怕读鲁迅怎么办?本周日来听名师刘发建公开课·都市快报
  • 中小学生怕读鲁迅怎么办?本周日来听名师刘发建公开课 卖萌.多情.玩浪漫--鲁迅其实很可爱 2014-09-18 快报名师公开课鲁迅诞辰133周年特别版 中小学生怕读鲁迅怎么办? 本周日来听名师刘发建公开课 卖萌.多情.玩浪漫--鲁迅其实很可爱 主办:都市快报 杭州少儿图书馆 协办: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