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聂丹丹

浅析确定重要性水平方法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 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

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采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其中判断基础有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6项,一般来说,“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和“费用总额”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投资总额”适用于基本建设单位,“资产总额”适用于生产企业单位、,“营业收入总额”和“净利润”适用于流通企业,“净资产”适用于其他行业。百分比则为历年的经验值。对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资产负债账表户,即把资产负债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各账户占总资产的比重为权数分配至各账户,然后考虑各账户的性质,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及各账户的审计成本后对其进行修正,由于报表的相关联性,损益表不参加分配。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根据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范围之内。

二、确定重要性水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准则对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只从性质上界定了重要性的标准,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也未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南,使得重要性判断的可操作性较差。在审计实践中,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对固定比率做出规定,税前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0%等百分比只是历年的经验值,而根据各公司所属的行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承担的风险不同,所采用的百分比及基数应该是不同的,而对于此审计准则并未给予充分的说明,这便导致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因为所处的环境及经验水平不同而判断的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此外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预测认定层次上哪些账户可能发生错报或漏报,也无法

事先确定审计成本的大小,所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如果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重要性水平判断和审计意见类型判断方面的意见存在不一致,这种审计判断差异会使审计报告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和判断。

(二) 对被审单位了解不够影响重要性水平准确性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审计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①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②分析程序;③观察和检查。此外注册会计师也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管理当局的意向以及是否处在特殊状况。但在,实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比较复杂,许多注册会计师对如何根据准则规定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如何实施风险评估审计程序还不太清楚。面对不同的客户环境,尤其是在初次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在短时期内获得对管理层决策背景的了解也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出于对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考虑,现实执行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更多的依赖执业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这种分析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审计人员对会计人员判断的一种再判断,一旦确定了不适当的基数或者百分比就会影响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准确性,增大所承担的风险。如果定得过高,影响报表使用人决策的错报往往没有查出,导致使用人决策失误并发生损失。反之,则会发生较多的审计成本,甚至会出现收不抵支。

(三) 重要性水平确定方法会使审计市场价值导向失准

由于重要性的确定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其可能为一些公司所利用,成为不当会计处理和推卸责任的“护身符”。由于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利益关系,此时注册会计师迫于环境压力或受利益驱动,对重要性标准的运用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而是按客户需求执行。为迎合客户的需要出具审计报告成了注册会计师滥用审计重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审计行业客观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在竞争激烈、审计收费不高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只有靠降低成本来维持生计,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审计重要性水平成了一种有效降低审计成本的手段。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会计师事务所

只能以低价取胜或以出具满足客户需要的审计报告取胜,最终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因害怕失去客户而放弃对出具高质量审计报告的追求。

三、提升重要性水平方法合理性的建议

(一)理性对待重要性水平基准,完善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借助于基准和百分比进行重要性判断是必然的,由于缺乏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依从企业意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明确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在基准的选择中,一方面尽可能考虑到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对于为计算重要性水平而确定的百分比,准则应避免通过设定固定标准(如5%、10%或其他具体百分比)来为实务提供指南,因为过于详细的说明性指南可能会束缚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二)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披露审计重要性水平

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是从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的角度考虑的,一旦重要性水平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出来,重要性水平越高,则财务报表使用者必然认为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降低重要性水平,则注册会计师签发保留意见与反对意见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需要共同探讨合适的重要性水平。另外,行业协会可以通过重要性水平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也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重要性在审计和会计中的客观存在,合理地利用会计和审计信息资料,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

(三)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宽松执业环境

在现有的审计模式下,要想彻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优化独立审计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必将面临的出路,其根本目标应该是切断审计人与经营者的密切联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因此,需要界于经营者和审计人之间的中介

组织成为审计委托人,让审计人真正实现双向独立。在目前的情况下,由证监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作为审计委托人行使审计委托权较为理想。审计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然后由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和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签订审计委托协议。这样,会计师事务所会倾向于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从而提升重要性判断的合理性。总之,只有在制度上规范审计重要性判断,注册会计师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审计职业界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浅析确定重要性水平方法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 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

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采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其中判断基础有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6项,一般来说,“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和“费用总额”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投资总额”适用于基本建设单位,“资产总额”适用于生产企业单位、,“营业收入总额”和“净利润”适用于流通企业,“净资产”适用于其他行业。百分比则为历年的经验值。对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资产负债账表户,即把资产负债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各账户占总资产的比重为权数分配至各账户,然后考虑各账户的性质,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及各账户的审计成本后对其进行修正,由于报表的相关联性,损益表不参加分配。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根据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范围之内。

二、确定重要性水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准则对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只从性质上界定了重要性的标准,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也未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南,使得重要性判断的可操作性较差。在审计实践中,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对固定比率做出规定,税前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0%等百分比只是历年的经验值,而根据各公司所属的行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承担的风险不同,所采用的百分比及基数应该是不同的,而对于此审计准则并未给予充分的说明,这便导致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因为所处的环境及经验水平不同而判断的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此外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预测认定层次上哪些账户可能发生错报或漏报,也无法

事先确定审计成本的大小,所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如果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重要性水平判断和审计意见类型判断方面的意见存在不一致,这种审计判断差异会使审计报告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和判断。

(二) 对被审单位了解不够影响重要性水平准确性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审计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①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②分析程序;③观察和检查。此外注册会计师也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管理当局的意向以及是否处在特殊状况。但在,实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比较复杂,许多注册会计师对如何根据准则规定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如何实施风险评估审计程序还不太清楚。面对不同的客户环境,尤其是在初次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在短时期内获得对管理层决策背景的了解也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出于对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考虑,现实执行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更多的依赖执业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这种分析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审计人员对会计人员判断的一种再判断,一旦确定了不适当的基数或者百分比就会影响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准确性,增大所承担的风险。如果定得过高,影响报表使用人决策的错报往往没有查出,导致使用人决策失误并发生损失。反之,则会发生较多的审计成本,甚至会出现收不抵支。

(三) 重要性水平确定方法会使审计市场价值导向失准

由于重要性的确定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其可能为一些公司所利用,成为不当会计处理和推卸责任的“护身符”。由于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利益关系,此时注册会计师迫于环境压力或受利益驱动,对重要性标准的运用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而是按客户需求执行。为迎合客户的需要出具审计报告成了注册会计师滥用审计重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审计行业客观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在竞争激烈、审计收费不高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只有靠降低成本来维持生计,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审计重要性水平成了一种有效降低审计成本的手段。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会计师事务所

只能以低价取胜或以出具满足客户需要的审计报告取胜,最终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因害怕失去客户而放弃对出具高质量审计报告的追求。

三、提升重要性水平方法合理性的建议

(一)理性对待重要性水平基准,完善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借助于基准和百分比进行重要性判断是必然的,由于缺乏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依从企业意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明确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在基准的选择中,一方面尽可能考虑到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对于为计算重要性水平而确定的百分比,准则应避免通过设定固定标准(如5%、10%或其他具体百分比)来为实务提供指南,因为过于详细的说明性指南可能会束缚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二)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披露审计重要性水平

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是从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的角度考虑的,一旦重要性水平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出来,重要性水平越高,则财务报表使用者必然认为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降低重要性水平,则注册会计师签发保留意见与反对意见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需要共同探讨合适的重要性水平。另外,行业协会可以通过重要性水平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也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重要性在审计和会计中的客观存在,合理地利用会计和审计信息资料,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

(三)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宽松执业环境

在现有的审计模式下,要想彻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优化独立审计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必将面临的出路,其根本目标应该是切断审计人与经营者的密切联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因此,需要界于经营者和审计人之间的中介

组织成为审计委托人,让审计人真正实现双向独立。在目前的情况下,由证监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作为审计委托人行使审计委托权较为理想。审计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然后由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和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签订审计委托协议。这样,会计师事务所会倾向于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从而提升重要性判断的合理性。总之,只有在制度上规范审计重要性判断,注册会计师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审计职业界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关内容

  • _浅析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 会计实务中国市场2014年第52期(总第815期) 浅析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张 铭 郑州450000) (河南铁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河南 [摘要]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及技术测定进行确定的,用于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预计成本.其包括基本的标准成本.理想的标准成本及正常的标准 ...

  • 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浅析
  • 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浅析 作者:李增辉 杨 莉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4期 [摘要] 三农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低保制度建设及实践环节方 ...

  • 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浅析
  •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浅析 学生姓名 李 楚 红 院系名称 文 学 院 专业名称 班 级 2009级(1)班 学 号 [1**********]4 指导老师 刘 波(讲师)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浅析 学生姓名:李楚红 指导老师:刘 波(讲师) 内容摘要:绩效管理是一种 ...

  • 浅析企业的负债经营
  • 浅析企业的负债经营 摘要: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安全合理地筹措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除了主权资本的取得.内部积累的形成外,负债是不可缺少的.负债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把握度.本文通过对负债利与弊的分析,指出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念,合理确定负债经营的规模,企业才能有效防范债 ...

  • 浅析亚当斯公平理论
  • 浅析亚当斯公平理论 08应用心理 曹露梅 088314153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一.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 ...

  • 浅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比与应用
  • 浅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比与应用 夏巍, 赵延龙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LCCM )的工程项目投资评估与造价的纵向管理理论与方法.稍后,美国推出了"全面造价管理&qu ...

  • 浅析炼铁厂设备的维修管理
  • 工业技术 2013年第17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浅析炼铁厂设备的维修管理 黄孙义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检修公司,河北邯郸056003) 摘 要:目前由于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经营难度增加,并且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短期内很难实现企业的快速.跨 越式的更新,钢铁厂设备随着时间逐步走向老化,为 ...

  • [毕业论文]浅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_范文
  • 浅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姓名:刘林 学号:[1**********] 班级:09级土木4班 内容摘要 企业在对外开展各类业务活动的基本载体就是合同,没有合同就没有展开活动的依据,就如某位法学家曾经说过: 关键词:合同,建筑工程合同,合同评审,制度 Analyses construction proje ...

  • 统计学方法的浅析
  • 统 计 学 方 法 的 浅 析 孟祥旭 文2 12 [1**********] 统计学方法的浅析 统计学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尤其是对于经济类专业,更是一门必须具备一定统计能力的学科.掌握统计学的知识与方法,是学好统计学的重要途径.统计,顾名思义,统和计,词典上说: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