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评选通知
一、评选范围
1、年龄为18周岁(1994年8月1日以前出生)至40周岁(1972年8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岁(1967年8月1日以后出生),在**工作、学习或居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在**工作、学习或居住满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港、澳、台地区及外籍青年也可参评。
二、评选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2、积极投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乐业、创业、兴业,在本行业、本系统取得突出业绩或突出贡献。
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参与爱心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号召力。
4、外籍人士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无不良嗜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关注、支持**发展。
三、评选机构
1、评选活动由。。。。。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评选活动的实施。
2、成立由组委会成员、媒体代表、群众团体代表、专
家学者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社会各界青年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核和评选工作。
四、评选办法及步骤
评选采取组织、社会团体推荐和个人自荐,组委会初审,评审委员会综合审定的方式进行。
1、宣传发动及人选推报:截止11月20日,主办单位下发评选文件,推出相关宣传活动。期间,各区、各单位团委、青联组织结合本次评选的总体要求,与组织、宣传、人社等有关部门协商并征得同级党委同意后,择优推荐1-2名候选人(报2名候选人时,候选人应是不同界别)。
2、资格审查及初评:12月初,组委会办公室按照评选范围、评选条件及推荐申报的基本程序要求,对候选人资格、推荐材料进行确认。推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人选,将被取消参选资格。评选组委会进行初评,根据人选的事迹情况,并综合考虑地区、界别等因素,提出50名候选人预备人选,邀请省市各大新闻媒体、评审团成员参与监督全过程。
3、复评及候选人确定:12月中旬,评审委员会进行复评,再次根据人选的事迹情况,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从50名候选人预备人选中确定30名候选人。
4、公示考核:12月中下旬,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30名候选人,同时在。。。。。。上刊登候选人事迹和照片,在7天内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如有异议,组委会办公室将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和处理意见提交组委会。
对于经核实确有问题的候选人,组委会将取消其参选资格。同时,评选组委会办公室将深入候选人单位进行实地考核和测评,将考核意见收集整理后报评审委员会。
5、评选表彰:12月底前,经评审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产生第九届“杰出青年”、20名“优秀青年”。适时举行 “杰出(优秀)青年”颁奖活动。
五、评选要求
1、各推报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认真推荐、加强领导,要注意发现青年人才,对所推报的人选要进行直接考察,听取人选工作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确保评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2、推报单位在确定推荐人选时,应着重考虑践行**精神,在建设城市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选;着重考虑在行业中创新引领、勇于改革、业务素质强、业绩突出的人选;着重考虑在逆境中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在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强示范性的人选;着重考虑俯身一线、甘于奉献、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基层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着重考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引领青年先进文化,活跃在新型社会组织,倡导健康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的人选。
3、报送的候选人材料务必于2012年11月20日前寄送至组委会办公室,候选人材料包括:
(1)候选人推荐表(一式二份)。
(2)候选人事迹简介(二十份),字数500字以内,包括个人简介、主要事迹、获奖情况三个方面内容。
(3)候选人事迹材料(二十份),要求以人物通讯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3000字以内)真实反映候选人事迹。候选人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需要个人签字、所在单位盖章。为便于资料的收集、整理,所报材料一律用A4型打印纸打印,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4)候选人就如何践行**精神,围绕建设国家城市、复兴**等方面提出一份建言献策文案。
(5)近期两寸彩色登记照片四张(其中两张贴在推荐表上),生活照两张(含电子版)。
(6)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和事迹材料中涉及到的奖项证书复印件。
推报的人选是企业经营者(法人代表)的,须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利税指标证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资产规模评估报告书;赞助公益慈善、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须提供书面证明。
(7)外籍公民参评的须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及居住或工作满两年的书面证明。
(8)团体推荐者,必须提供10人以上原始签名及签名人单位及职务,附在推荐表后。
4、对所有提供复印件的证书或证件,推报单位和团体要严格审查、核对原件。
优秀青年评选通知
一、评选范围
1、年龄为18周岁(1994年8月1日以前出生)至40周岁(1972年8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岁(1967年8月1日以后出生),在**工作、学习或居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在**工作、学习或居住满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港、澳、台地区及外籍青年也可参评。
二、评选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2、积极投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乐业、创业、兴业,在本行业、本系统取得突出业绩或突出贡献。
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参与爱心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号召力。
4、外籍人士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无不良嗜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关注、支持**发展。
三、评选机构
1、评选活动由。。。。。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评选活动的实施。
2、成立由组委会成员、媒体代表、群众团体代表、专
家学者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社会各界青年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核和评选工作。
四、评选办法及步骤
评选采取组织、社会团体推荐和个人自荐,组委会初审,评审委员会综合审定的方式进行。
1、宣传发动及人选推报:截止11月20日,主办单位下发评选文件,推出相关宣传活动。期间,各区、各单位团委、青联组织结合本次评选的总体要求,与组织、宣传、人社等有关部门协商并征得同级党委同意后,择优推荐1-2名候选人(报2名候选人时,候选人应是不同界别)。
2、资格审查及初评:12月初,组委会办公室按照评选范围、评选条件及推荐申报的基本程序要求,对候选人资格、推荐材料进行确认。推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人选,将被取消参选资格。评选组委会进行初评,根据人选的事迹情况,并综合考虑地区、界别等因素,提出50名候选人预备人选,邀请省市各大新闻媒体、评审团成员参与监督全过程。
3、复评及候选人确定:12月中旬,评审委员会进行复评,再次根据人选的事迹情况,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从50名候选人预备人选中确定30名候选人。
4、公示考核:12月中下旬,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30名候选人,同时在。。。。。。上刊登候选人事迹和照片,在7天内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如有异议,组委会办公室将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和处理意见提交组委会。
对于经核实确有问题的候选人,组委会将取消其参选资格。同时,评选组委会办公室将深入候选人单位进行实地考核和测评,将考核意见收集整理后报评审委员会。
5、评选表彰:12月底前,经评审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产生第九届“杰出青年”、20名“优秀青年”。适时举行 “杰出(优秀)青年”颁奖活动。
五、评选要求
1、各推报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认真推荐、加强领导,要注意发现青年人才,对所推报的人选要进行直接考察,听取人选工作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确保评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2、推报单位在确定推荐人选时,应着重考虑践行**精神,在建设城市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选;着重考虑在行业中创新引领、勇于改革、业务素质强、业绩突出的人选;着重考虑在逆境中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在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强示范性的人选;着重考虑俯身一线、甘于奉献、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基层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着重考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引领青年先进文化,活跃在新型社会组织,倡导健康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的人选。
3、报送的候选人材料务必于2012年11月20日前寄送至组委会办公室,候选人材料包括:
(1)候选人推荐表(一式二份)。
(2)候选人事迹简介(二十份),字数500字以内,包括个人简介、主要事迹、获奖情况三个方面内容。
(3)候选人事迹材料(二十份),要求以人物通讯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3000字以内)真实反映候选人事迹。候选人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需要个人签字、所在单位盖章。为便于资料的收集、整理,所报材料一律用A4型打印纸打印,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4)候选人就如何践行**精神,围绕建设国家城市、复兴**等方面提出一份建言献策文案。
(5)近期两寸彩色登记照片四张(其中两张贴在推荐表上),生活照两张(含电子版)。
(6)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和事迹材料中涉及到的奖项证书复印件。
推报的人选是企业经营者(法人代表)的,须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利税指标证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资产规模评估报告书;赞助公益慈善、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须提供书面证明。
(7)外籍公民参评的须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及居住或工作满两年的书面证明。
(8)团体推荐者,必须提供10人以上原始签名及签名人单位及职务,附在推荐表后。
4、对所有提供复印件的证书或证件,推报单位和团体要严格审查、核对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