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杞人忧天吗?

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杞人忧天吗?

近日,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教授在《环球时报》上撰文,坚持日本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观点,认为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并认定这是“走进了方法论的误区”,具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或职业局限性”。

笔者不同意王教授的观点,也不认为自己“日本正在形成军国主义的温床”的看法具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或职业局限性”。恰恰相反,笔者倒认为王教授“走进了方法论的误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特别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一是从民族性格和心态上看部分日本国民的岛国心态,从历史上就向往大陆,人小鬼大,从来妄图蛇吞象。唐、明、清,日本不断侵犯中国(包括中国的近邻和番属国朝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日本只要国内统一、安定,经济发展,侵吞中国的野心就会很快膨胀起来。日本民族坚韧、狭隘、隐忍、忠诚,好学习、守纪律、讲礼貌,崇尚实力、尚武好斗,尊重强者、服从权威,极度自尊、漠视生命,形成了独特的岛国国民心态。一旦全民族动员起来,平时温文尔雅的日本国民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狂躁起

来。一个不大的局部战争甚至一个军事冲突,都是引燃军国主义的星星之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笔者就不列举了。

二是从对近现代军国主义的态度上看,日本历届当政者和国民普遍就没有对军国主义彻底反省过,只承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是战败而已,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道义上的彻底醒悟。只讲本国遭到原子弹打击的悲惨,不讲屠杀上千万中国人民和袭击珍珠港的罪恶。在靖国神社把战争罪犯当祖宗一样供奉着,伤害着别国的民族感情,每年频繁祭奠,刺痛别国国民的神经。

在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上,既使是正视这次惨案的有良心的日本学者,还纠缠于是30万、20万还是10万的数字上,难道10万就不是屠杀了吗?更何况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

在慰安妇问题上死不认账,在“731细菌战部队”问题上至今没有日本官方的说法。

不承认“二战”形成的战后体制和世界格局,对南千岛群岛四岛念念不忘。作为战败国,不仅要回了琉球群岛,甚至把战胜国中国的钓鱼岛也“国有化”。日本对军国主义没有最起码的认知,就是复活军国主义的前提条件。不知这些事实,王教授是否“实事求

是”地看到?

三是从现实看,日本的每一个具体动作,都在为复活军国主义作铺垫。

在政治上,要强行修改保证走和平道路的“和平宪法”;通过了“保密法”,在已经很一致的舆论环境中还要进一步统一媒体的右倾口径;想恢复“正常国家”,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在外交上,与美国互相利用,甘作美国亚洲战略再平衡的马前卒,用“意识形态外交”在中国周边围棋布点。

在经济上,本来中日两国几十年来合作得很好,特别在金融货币上即将绕开美元直接联系,实现新的更大的双赢,具有广阔的前景。

笔者不认为近几届日本政府看不到这样的前景,王教授提到的日本“经济需要,财政拮据”都可以在此迎刃而解。哪有阳光大道展现在眼前,偏偏要走独木桥的?宁愿自己不发展,也不让你发展。请问这是什么思维方式,什么思路?

在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解禁“集体自卫权”,把自卫队上升为国家军队,取得战争开战权;建造准航母“出云”级和可以到远洋巡弋的大吨位潜艇“蒼龙”级;把主要战略方向转向西南,我军不得不设东海防空

区以应对,遭到日机频繁挑衅。日本这些军事动作,不仅很可能“造成严重局面”,而且不排除打一场局部战争的可能。这决不是“反应过度”。

短期的访日和与日本平民百姓的交往,是很难看出右倾民族主义即“新军国主义”的复活的。日前,英国前驻日大使科塔齐认为“右翼极端主义威胁日本民主”,他对日本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对赞扬希特勒的书给予热情洋溢的支持,对安倍晋三把战犯称为“殉道者”都很不理解,“英国人民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人在英国是要下台的”。他认为国会中反对极右派接管政府的力量不仅弱小,而且一盘散沙。

旅日学者、《菊与刀》翻译者熊达云教授认为“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日本有93%的民众对中国恶感,原因是大量日本媒体的负面报道;畅销书《电视里放映的中国97%都是谎言》、《为什么中国连1%的希望都没有》、《中国崩溃的前夜》、《中国崛起的终结》等在日本热销。这说明日本民众正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新军国主义的思想。面对日本新闻出版界的叫嚣和65%以上日本民众对媒体的信任率,我们凭什么相信日本不会复活军国主义?

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在接受访谈时敦促日本“警惕过度的爱国主义和右

倾化”,战后日本奇迹般地经济复苏,是“得益于别国难以置信的宽大”,“尤其是中国放弃了战争赔偿”。

上述这些官员和学者的认识,难道不比走马观花接触日本社会得出的结论更令人信服吗?

最后再一次强调,“新军国主义”形式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国主义,当下在日本表现为右翼民族主义,与世界极端民族主义相呼应,与逐步保守右倾的整个日本政界相谐和,与日本民众焦躁不安的心理相契合。近日,中日关于改善双方关系的四点共识,并不能改变安倍政府和日本政界高度右倾化的趋势。透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静态看动向,这是“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根本要求。据此,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吗?

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杞人忧天吗?

近日,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教授在《环球时报》上撰文,坚持日本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观点,认为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并认定这是“走进了方法论的误区”,具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或职业局限性”。

笔者不同意王教授的观点,也不认为自己“日本正在形成军国主义的温床”的看法具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或职业局限性”。恰恰相反,笔者倒认为王教授“走进了方法论的误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特别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一是从民族性格和心态上看部分日本国民的岛国心态,从历史上就向往大陆,人小鬼大,从来妄图蛇吞象。唐、明、清,日本不断侵犯中国(包括中国的近邻和番属国朝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日本只要国内统一、安定,经济发展,侵吞中国的野心就会很快膨胀起来。日本民族坚韧、狭隘、隐忍、忠诚,好学习、守纪律、讲礼貌,崇尚实力、尚武好斗,尊重强者、服从权威,极度自尊、漠视生命,形成了独特的岛国国民心态。一旦全民族动员起来,平时温文尔雅的日本国民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狂躁起

来。一个不大的局部战争甚至一个军事冲突,都是引燃军国主义的星星之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笔者就不列举了。

二是从对近现代军国主义的态度上看,日本历届当政者和国民普遍就没有对军国主义彻底反省过,只承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是战败而已,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道义上的彻底醒悟。只讲本国遭到原子弹打击的悲惨,不讲屠杀上千万中国人民和袭击珍珠港的罪恶。在靖国神社把战争罪犯当祖宗一样供奉着,伤害着别国的民族感情,每年频繁祭奠,刺痛别国国民的神经。

在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上,既使是正视这次惨案的有良心的日本学者,还纠缠于是30万、20万还是10万的数字上,难道10万就不是屠杀了吗?更何况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

在慰安妇问题上死不认账,在“731细菌战部队”问题上至今没有日本官方的说法。

不承认“二战”形成的战后体制和世界格局,对南千岛群岛四岛念念不忘。作为战败国,不仅要回了琉球群岛,甚至把战胜国中国的钓鱼岛也“国有化”。日本对军国主义没有最起码的认知,就是复活军国主义的前提条件。不知这些事实,王教授是否“实事求

是”地看到?

三是从现实看,日本的每一个具体动作,都在为复活军国主义作铺垫。

在政治上,要强行修改保证走和平道路的“和平宪法”;通过了“保密法”,在已经很一致的舆论环境中还要进一步统一媒体的右倾口径;想恢复“正常国家”,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在外交上,与美国互相利用,甘作美国亚洲战略再平衡的马前卒,用“意识形态外交”在中国周边围棋布点。

在经济上,本来中日两国几十年来合作得很好,特别在金融货币上即将绕开美元直接联系,实现新的更大的双赢,具有广阔的前景。

笔者不认为近几届日本政府看不到这样的前景,王教授提到的日本“经济需要,财政拮据”都可以在此迎刃而解。哪有阳光大道展现在眼前,偏偏要走独木桥的?宁愿自己不发展,也不让你发展。请问这是什么思维方式,什么思路?

在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解禁“集体自卫权”,把自卫队上升为国家军队,取得战争开战权;建造准航母“出云”级和可以到远洋巡弋的大吨位潜艇“蒼龙”级;把主要战略方向转向西南,我军不得不设东海防空

区以应对,遭到日机频繁挑衅。日本这些军事动作,不仅很可能“造成严重局面”,而且不排除打一场局部战争的可能。这决不是“反应过度”。

短期的访日和与日本平民百姓的交往,是很难看出右倾民族主义即“新军国主义”的复活的。日前,英国前驻日大使科塔齐认为“右翼极端主义威胁日本民主”,他对日本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对赞扬希特勒的书给予热情洋溢的支持,对安倍晋三把战犯称为“殉道者”都很不理解,“英国人民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人在英国是要下台的”。他认为国会中反对极右派接管政府的力量不仅弱小,而且一盘散沙。

旅日学者、《菊与刀》翻译者熊达云教授认为“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日本有93%的民众对中国恶感,原因是大量日本媒体的负面报道;畅销书《电视里放映的中国97%都是谎言》、《为什么中国连1%的希望都没有》、《中国崩溃的前夜》、《中国崛起的终结》等在日本热销。这说明日本民众正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新军国主义的思想。面对日本新闻出版界的叫嚣和65%以上日本民众对媒体的信任率,我们凭什么相信日本不会复活军国主义?

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在接受访谈时敦促日本“警惕过度的爱国主义和右

倾化”,战后日本奇迹般地经济复苏,是“得益于别国难以置信的宽大”,“尤其是中国放弃了战争赔偿”。

上述这些官员和学者的认识,难道不比走马观花接触日本社会得出的结论更令人信服吗?

最后再一次强调,“新军国主义”形式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国主义,当下在日本表现为右翼民族主义,与世界极端民族主义相呼应,与逐步保守右倾的整个日本政界相谐和,与日本民众焦躁不安的心理相契合。近日,中日关于改善双方关系的四点共识,并不能改变安倍政府和日本政界高度右倾化的趋势。透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静态看动向,这是“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根本要求。据此,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吗?


相关内容

  •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酿成世界灾难!
  • 姚玉珩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将会给世界造成极大的灾难.对此,世界人民应该百倍警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日本.意大利是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都犯下了灭绝人寰的罪行,但在战后,德国.日本两国政府对待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的态度上却是截然不同的. 先来看看德国.二战后,德国的战争罪犯得到了应有的 ...

  • 中国和亚洲必须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步伐加速!
  • 友情提示 长按二维码联系新民君 微信号:xinmin101 新号推荐:请关注<新民学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作者:散热板凳 来源:一号观察(ID:guancha_01) 在东亚甚至全球范围内,日本向来不甘寂寞.在世界聚焦紧绷的朝鲜半岛局势之际,日本却实实在在地刷起了存在感.据报道,日本 ...

  • [视频]范景刚: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或导致中日战争
  • 景刚: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将会导致中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不仅致使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而且导致日本与东亚各国的领土争端升级.中国不会主动开战,但日本极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已经在准备战前的宣传和动员,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为战争. 相关链接: 范景刚就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答加拿大记者问 [视频] ...

  • "伏地魔"反咬一口 国际社会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 2014年1月3日,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独立电视台专访.(来源:外交部网站) 中日关系随着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而走向数年来的"冰点",如今两国之间的外交风波更是蔓延到了第三国,两国官员在英国媒体上爆发舆论战.1月2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像"伏地魔&quo ...

  • `74警惕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
  • 警惕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 (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 BE ON GUARD AGAINST ATTEMPTS TO REVIVE MILITARISM IN JAPAN May 5, 1987 发展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日本很多朋友,包括政治界 ...

  • 鸵鸟政策将招致民族危亡
  • 鸵鸟政策将招致民族危亡 又到九一八,又到国耻日.耻在何方?辱在何处?耻在不抵抗;辱在大被小欺,以多败少. 1927年日本的<田中奏折>已经充分暴露了日本以东北为基础侵略中国的野心,事变爆发前,日本又先后制造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为武装袭击 ...

  • 中考专题: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文末附检测题)
  • 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一.专题概述: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纵观历史,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欧洲的发展历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近现代欧洲经历了称霸主宰世界.分裂与斗争.走向联合发展的历 ...

  • 论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的意义
  • 形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 序 号: 姓 名: 学 号:势与 政 策 论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的意义 电子信息1401 10 高建科 14100017 论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的意义 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 ...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抗日战争精品教案
  •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人民出版社历史教材必修1.专题2的第三节. 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 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