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个性差异原理

论应用个性差异原理,科学选择职业

我们知道,同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

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就是个性的差异,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戴的假面

具,心理学沿用了其含义,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个性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个性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态度、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二是个性心

理特征,体现个体之间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气质差异、

性格差异、能力差异。掌握个性差异原理,对科学选择职业着密切联系和重要的意义。

一、气质差异与应用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

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1、气质的类型

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心理学上叫气质类型,而每种有各自的特点:

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表现为情感变化迅速,对人对事易发生

情绪反应。但情绪不稳定,心境变换较快,随意反应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

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他们举止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强,思维

敏捷,善于交际,情感外露,但体验不深刻。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粗心浮躁。办事多凭兴趣,富于幻

想,缺乏忍耐力和毅力,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胆汁质。其特征表现为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表

现为情绪产生迅速、且带有爆发式特点。属于胆汁质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外倾明显。日常生活

中为积极热情,易于激动,情感深刻而稳定,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坚韧不拔,持久不渝,言语明确,富

于表情,处理问题迅速而坚决。但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有时会刚愎自用,傲慢不恭。

粘液质。表现为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较低,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强。

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情感不易变化和暴露,不易激动。但当情绪一旦被引起,就变得稳固而深刻。他们行动

稳定迟缓,说话慢且言语不多。遇事谨慎,三思而行。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埋头苦干,有耐久力。

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容易固执拘谨。

抑郁质。表现为情绪兴奋性低但体验深刻,不随意反应性强,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具有刻板性、内

倾性等特点。属于抑郁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情绪体验少而微弱,多以心境的方式出现。沉静、易相处、

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遇事缺乏果断和信心,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工作易疲劳,疲劳后也不易恢复。

2、气质类型与工作安排

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每一种职业

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多血质的人适合外交工作、管理工作、驾驶员、服务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

演员、侦察员、干警等等。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单调机械的工作也很难胜任。 粘液质的人容易养成自制、

镇静、安静、不急躁的品质。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保育员、话务员、会计、播音员、调

节员等是他们适宜的工作 。胆汁质的人喜欢不断有新活动、新高潮出现,喜欢热闹。适合的工作如导游员、

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员、外事接待人员、监督员等。但对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很难胜任。 抑

郁质的人可以很好地胜任胆汁质者难以胜任的工作。 比如校对、打字、排版、检查员、登录员、化验员、

雕刻、剌绣工作者、保管员、机关秘书等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

3、气质差异应用原则

组织中不同岗位的活动性质是不同的,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气质的各种特性可以起到互相弥补的作

用。如有人对优秀纺织女工研究发现,属于粘液质的女工,她稳定的注意力能及时发现断头的故障,克服

注意力不易于转移的缺陷;属于多血质的女工,注意力易于转移,这种灵活性弥补了注意力分散的缺陷。

她们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完成了同样质量的工作要求。

实际上,组织的中的每个工作岗位,对其工作人员的气质特点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必

须考虑个人气质类型,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气质的适应原则,当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其气质特点时,

就比较容易适应工作,工作起来也会咸到轻松愉快。反之,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气质特点不符,

适应工作就比较困难,工作起来也比较吃力。二是气质的互补原则。在一个群体中,使不同气质类型的人

在一起工作,可以起到不同气质类型间的行为互补作用,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二、性格差异与应用

有的人诚实、正直、谦逊;有的人活泼、好动、善交际;有的人则悲观、孤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

内向的,也有外向的,在情绪特征上,有稳定型的,也有激动型的,在适应工作方面有的人积极进取,有

的人消极被动。个体之间的差异,除了相貌、体形不同外,性格特征上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差异。

1、性格差异表现。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吻合。性格差异不仅表现在性格

类型上,如内倾型、外倾型、独立型、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而且表现在性格特征的各个

方面,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包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及对工作的态度。

性格的意志特征。它是人能否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的标志,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行

为的目的是束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否主动的约束自己,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准确地做出抉

择,以及能否以顽强的毅力把做出的决定贯彻到底。属于这方面的特征有:独立性、纪律性、组织性、主

动性、自制力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通常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四个方面。

性格的理智特征。也就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类型与工作安排

性格与工作的关系可以说是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安排工作岗位要考虑性格的职业

品质,尽量使个体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性格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性格是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

成的。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约翰·霍兰德把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分成六大类:

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并与相应的六大类职业相对应:

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这类职业特征主要是指熟练

的手工工作和技术工作,即西方被称为“兰领”的职业。如木匠、铁匠、电工、车工、建筑工人、驾驶员、

汽车修理等。

调研型——这类人喜欢智力、抽象的、逻辑的定向任务,大都喜欢独立的工作,不愿受人督促,也不

愿督促别人,不喜欢戒律严明的环境和重复性的活动。其职业范围主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主要是指

各科学研究人员。

艺术型——这类人感情丰富、善于想象、喜欢求异、希望通过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来表现自我。这类

职业主要指艺术创作工作,使用语言、音响、动作、色彩、造型等创造艺术作品。典型的职业如文学家、

诗人、音乐工作者、演员、记者等。

社会型——这类人对社会交往感兴趣,愿意出席社交场所,关心社会问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重

友谊,愿意为别人服务,容易和人相处,但往往缺乏机械能力。相应的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

教师、医生、护士思想教育工作者等。

企业型——这类人性格外向、自信、精力旺盛、对冒险活动、领导角色感兴趣,具有支配、劝说和使

用语言的技能,但缺乏科研能力。相应的职业范围主要是指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如国家机关及工作机

构的负责人、党团干部、经理、厂长等。

常规型——这类人对系统的有条理的工作感兴趣,喜欢整洁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习惯于按照固定的

规则、方法进行重复性、习惯性的活动。这类人往往缺乏艺术创作能力。典型的职业是办公室工作,如办

公室的办事员,图书管理员、打字员等

三、能力差异与应用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

心理特征。

1.能力的类型

人的能力有各种类型,通过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都需要的一些共

同能力,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一般能力的五

种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起着各自的特殊作用。特殊能力也称职业能力,是对一般能

力而言的,指在从事某种特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管理能力等。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又将特殊能力分为11个方面:一般学习能力(Q)、语言能力(V)、算术能力(N)、

空间判断能力(S)、形态知觉能力(P)、职员能力(K)、眼-手协调能力(K)、手指灵活度(F)、手的灵巧度

(M)、颜色分辨能力(C)、眼-手-足协调能力(K)。

2、能力差异运用原则

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别表现在能力的水平差异和能力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因此,在选择职业和工

作安排上要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能力阈限原则。不同的岗位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每项工作对能力的最起码的要求,叫能力阈限。

在安排工作和选择职业时必须坚持所用的人达到这个能力的最低要求,否则就无法用途工作。当然,也不

是能力水平超过能力阈限越多越好,如果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远远高于工作的要求,一方面造成人才的浪

费,另一方面,也不能使人获得成就感,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是合理安排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表现出不同的能力类型。把他们安排在他们最感

兴趣和最能发挥其特长岗位上,可以极磊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能力的合理安排原则还包括了能

力类型的合理搭配。在一个群众中把不同能力类型的人搭配在一起,能够起到互相弥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有利整体效益的发挥。

我们每个人只要了解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各自属于何种类型,也就已经找到择业的方向,最终实现

职业理想。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一2008年06月07日 星期六 13:23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

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对此很是热衷。如果说中、小学生对它的“迷信”多半是由

于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的话,那么“星座迷恋”现象在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流行就

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了

可以发现,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此都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社会已经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在一

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卖点。而在大学生中,各大

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网络正以它特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成为“星象迷恋”现象

最有力的传播者。

大学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

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去

了解和探讨的。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星座的,可见它影响范围极广,大部分人

都是由大众传媒和周围人接触到“星座”的那么,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和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

容易受所处群体的亚文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从众是在集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

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集体规范压力与信

息压力对个人的作用造成的。集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有迫使其成员去遵守的力量,集体规范的遵守与否

是一个成员是否受集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不被集体所排斥,个人常常在集体规范的压力面

前出现从众现象。另外,从众的产生也常常与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性不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信

息压力。青年文化的流行有从众的因素起作用。

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并不要求,其态度主要以娱乐为主;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大学

生迷信此道,从而会危害社会的进步,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大部分学生对于“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

信”持模糊态度。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迷信”的概念。有社会心理

学家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其外化为迷信行为”。《社会心理学辞典》

中给出的迷信定义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有些权威人士把迷信看作是人们

最初企图理解解释不了的事物、解释复杂而混乱的世界的派生物;其他学者,突出的如行为主义者,认为

它是人们认识不了周围世界中自己的行为和与之相继发生的事件二者间存在或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自然结

果。”因此,“星座预测”这种貌似有充分根据的现象是应该属于迷信的,而且其最初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

那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大学生对此之所以持一种“模糊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

并且是以客观的观察星空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借科学做载体,同时,它又不同于我们中国一直在反对的封

建迷信,因此出现判断标准的混乱(网上调查引起的一次争论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态度。),而青年对

其他异文化、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导致了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他们会追求一些可以确定的、

能给他们保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去相信“星座预测”星座预测中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前三项依次为性格、

爱情、职业。在这个问题中,选项在设计上有意把有关“科学”的选项与有关“星座预测”的选项相混杂,

但被选出来的前三项都是与“星座预测”有关的,这说明“星座预测”这一现象的流行目前虽不会在很深

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但也决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

性别差异在对待“星座预测”的态度上所产生的影响。我发现不少男生认为“关心星座”是女孩子才

爱做的事情,而且还认为对“星座预测”比较相信的往往也都是女孩子。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

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极少发现有中老年人加入其中。青

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独特的

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

“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

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保佑

的希望和约束。”不难看出,帕森斯把青年文化定义为一种放纵性的亚文化,而青年文化的本质并非放纵性,

而是反叛性。青年是新生的一代,比老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新奇感,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自己的眼

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青年文化的叛逆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

其所具有的情绪性。青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容易感情用事,这是青年非理性冲动的根源,反

映在文化上,就是青年文化的情绪性。这种文化上的情绪性的表现即为青年时尚的兴起。由于“星座文化”

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视其为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

思想和习惯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这种随从和追求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时尚所蕴涵

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青年时尚之所以流行,与青年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因

素密切相关。而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荫山庄司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说明了青年本身在时尚的制造与流行中的地

位与作用。青年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的追求。 80年代以来,转型时期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的并存对峙所形成的碰撞与摩擦日益剧烈,

使这一代青年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边缘人”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化极其向成年人的过渡遇到了相当大的

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青年时尚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

结果。青年时尚能迎合青年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青年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

急于模仿社会上或自己周围的人群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适应迅速

变化的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即“求同于人”的心理,

是青年时尚流行的重要的心理条件。 青年人的未确定性也决定了他们这一

群体要追求确定的东西,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学生的地位是临时的,他们对新事物好奇、心理发展还不

成熟、前途未卜、未来空白,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样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对待“星座”文

化的态度。

由于在中国没有一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他们的

心理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对自身和社

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所以,他们希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

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

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迷信概念,根据“星座预测”的各方面的特征,可以判定它应该属于一种现

代迷信。这种超自然的神秘文化在人类思想的某个领域始终保存,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人人都或多或少

有此需求。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多少只能对个体的迷信表现程度有所影响。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些神秘文

化,也多是基于此种心理需求,即需要找些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与“星座

预测”的或多或少的迷信,也有出于此原因的,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他

们自己的特点。大学生对为使自身行为合理化而相信“星座预测”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遇

到失败或挫折后,把自己行为合法化、合理化,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 对一些在生活中受到

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迷信是他们精神安慰的鸦片,是心理自我防御的需要。人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不

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或本身能力的不足而行为失败,应当说是极其普遍的。然

而,人们并不愿意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败或无能,于是,就具有了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便是这种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人的某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

是某件事情没有做成功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某些“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或无能进行辩解,以求得

心理的平衡。常常听到有人在遭受挫折时感叹“自己运气不好”、“命里注定”,就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

作用,他们期待冥冥中有一个人所不能控制的所谓的“命运”来把他们所受到的挫折找到合理合法的解释。

把“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用这些说法使自己为了实现理想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

依据,或者说,年轻的大学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Dream)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寻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

些追求一些目标却又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星座预测”给了这类人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撑和行为依据。那

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迷信,而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预言、自我印

证,它强化了目标意识,使个人会更努力的朝他的理想迈进。 由青年群体的特有的,在生

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心态。青年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

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希望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而青

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关于大学生“星座迷恋”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阅读:1372]

关于大学生“星座迷恋”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内容提要: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论文。文章以对大学校园里时下流行的“星座迷

恋”这一现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和网上访谈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就“大学

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

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等问题做出了

分析,并探求了这一现象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因。相信本文对将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

心理和行为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星座文化 星象学 青年文化与青年时尚 迷信 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

正文:

一、绪言

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对此很是

热衷。如果说中、小学生对它的“迷信”多半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的话,那么“星座迷恋”现象在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流行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了。

可以发现,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此都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社会已经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在一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卖点。而在大学生中,各大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网络正以它特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成为“星象迷恋”现象最有力的传播者。

作为一个学习社会学的大学生,我对“星象迷恋”现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关注,不仅出于好奇,而且出于责任。大学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去了解和探讨的。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网上访谈的方式对此现象做了调查,并试图就以上提出的问题做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星象学”的态度是模糊的。就所谓调查整体来说,远没达到笃信的程度,而只是停留在娱乐、消遣的程度上。所以,“星象迷恋”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可以视作是这个特殊群体的亚文化表现,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这个现象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希望本文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到一定作用。

二、关于本次调查的说明

本次调查是2001年4月进行的,分为问卷调查和网上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北大和清华的各1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宿舍发放问卷形式;访谈是在网上进行的。所以,此次抽样是非概率抽样。调查假设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上网。问卷调查在北大和清华各发放100份,发放考虑了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和男女比例。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6份,其中北大回收100份,清华回收76份。

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是,问卷设计时间仓促,忽视了初试调查,有些问题是在同学们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才发现的;问卷发放的规模小,代表性差;网上访谈内容比较零散。

本次调查的问卷部分的数据的统计结果由SPSS10.0软件支持。

调查问卷及网上访谈内容见附录。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一)样本的背景情况(有效问卷176份)

来源:北京大学(100份)和清华大学(76份)

文科:47.4%理科:52.6%

年级:大一:32.1%大二:11.7%大三:11.7%大四:44.5%

性别:男:59.1%女:40.9 %

年龄:18岁——25岁

(二)统计结果分析与相关结论

由于问题中基本是定类和定序变量,因此统计用频次和众数分析,并对其中一些变量做了交叉汇总的统计。经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大体可以看出“星象学”在被调查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情况和大学生对它的态度:

⑴“星象学”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但不深入。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155个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8.1%)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星座的,可见它影响范围极广,在最后的主观题,“提到星座一词,你所联想到的字眼有哪些?”一题中,经统计,被调查大学生所列出的字眼中,与“预测及其内容”有关的占第一位,而且远远大于排在第二位的与“科学的,天文学”有关的字眼。另人惊讶的是,排在第三位的是使人联想到与“动画片和漫画书”有关的词(其中大部分都是大一的学生),接下来则是认为“星座”与“迷信”有关的字眼,这再一次证实“星座预测”在大学生中的巨大的影响。

但在后面问到“你是否知道星座的最初用途?”时,只有76位被调查者选择的“占星术”(关于“星象说“:用十二星座来命名黄道十二宫,是古人对天象的观察,也是对整个自然观察的重要一项,占

星术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星象说往往是客观的观察加上迷信的猜测和神秘的联想。只有到了近代,天文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学科,情况才有了根本的转变。占星术和星象说所保留的就只有原始迷信了。当前,海外的“星象学”以西方的天文学关于星座分布与运行为依据,也很有影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3.2%,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影响虽然范围极广,但程度也相对较浅。当被问到“是否常去BBS星座版或星座网站浏览?”时,选择“几乎每次都去”的仅占2.3%,选择“不是每次都去,但常去”的占17.6%,而选择“偶尔去”的占80.1%,由此我们可以说,被调查大学生大部分人都只是星座网站或版面的“过客”,而真正“痴迷”此道者只占很小的比例。

⑵“最初接触”的途径比较集中于大众传媒和周围人的影响。

在回答“你最初是怎样接触到星座的?”这个问题时,75位被调查者选择了“书刊杂志”,占总数的42.6%,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听周围人说起”,有69人,占总数的39.2%,这两者之和为总数的81.8%,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由这两个途径接触到“星座”的,而选择“网络”和“电视”的共占13.1%,另外,选择“其他”的有大部分注明了是从“同学录”、“日记本”和“漫画书”等地方最初接触到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也归为传播媒体。

那么,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和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容易受所处群体的亚文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从众是在集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集体规范压力与信息压力对个人的作用造成的。集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有迫使其成员去遵守的力量,集体规范的遵守与否是一个成员是否受集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不被集体所排斥,个人常常在集体规范的压力面前出现从众现象。另外,从众的产生也常常与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性不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压力。青年文化的流行有从众的因素起作用。

⑶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并不要求,其态度主要以娱乐为主;大部分学生对于“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信”持模糊态度。

在问到“访问星座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的时候,经过各选项众数统计,在157份做了此题的问卷中,有33人选择了“看看最近各方面运气如何”,占21%;35人选择“好奇”,占22.3%;91人选择“消遣、娱乐”,占58%;8人选择“把它当成一种与同学交往的方式,联络同学”,占4.5%,可见,只有“消遣、娱乐”一项是同学们对待“星座网站和版面”的主要态度,网上访谈的结果也得出一致的结论。为了研究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态度,我在清华BBS上发表了以下言论:“什么时代了,这种迷信的东西大家还信!其实信星座跟迷信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在大学里这么热呢?搞不懂啊!!”很短的时间内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例如,“不信还不能看了?娱乐娱乐啊”“呵呵,这里多是灌水文章,大家开心而已”“你不觉得在这里大家得到了联系吗?其实没说信不信的,我觉得也没什么迷信的,难道要大家没什么娱乐的说?”“你可以不信大家也不一定信反正闲着闹着玩呗”„„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大学生迷信此道,从而会危害社会的进步,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 当询问到大学生对“星座预测准确与否”的态度时,49.1%的人认为“马马虎虎”,并且58.5%的人觉得周围人也认为“马马虎虎”;认为“很准和比较准”的共占20.3%,觉得周围人也持此看法的占22.2%;而认为“不太准和一点都不准”的共占30.6%,认为周围人也持同样看法的占19.3%。可见,几乎一半的人对星座预测的结果只是持一种中间态度,而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娱乐。

接下来是一道态度更强烈的询问题“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是一种迷信?”从统计结果显示来看,25.3%的人肯定的选择“是迷信”,29.3%的人肯定的选择“不是迷信”,而其余的45.4%的人则选择了“说不好”,可以看出,几乎一半的人对“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信”持模糊态度。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迷信”的概念。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其外化为迷信行为”。《社会心理学辞典》中给出的迷信定义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有些权威人士把迷信看作是人们最初企图理解解释不了的事物、解释复杂而混乱的世界的派生物;其他学者,突出的如行为主义者,认为它是人们认识不了周围世界中自己的行为和与之相继发生的事件二者间存在或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自

然结果。”因此,“星座预测”这种貌似有充分根据的现象是应该属于迷信的,而且其最初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那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大学生对此之所以持一种“模糊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并且是以客观的观察星空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借科学做载体,同时,它又不同于我们中国一直在反对的封建迷信,因此出现判断标准的混乱(网上调查引起的一次争论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态度。),而青年对其他异文化、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导致了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⑷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他们会追求一些可以确定的、能给他们保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去相信“星座预测”。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性格、职业、季节、健康、爱情、天文学、财运这几方面与星座有关的资料中,被调查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前三项依次为性格(46%)、爱情(26.1%)、职业(22.7%)。在这个问题中,选项在设计上有意把有关“科学”的选项与有关“星座预测”的选项相混杂,但被选出来的前三项都是与“星座预测”有关的,这说明“星座预测”这一现象的流行目前虽不会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但也决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

由于主观题“列出你所访问过的星座网站”的答案的多样化,所以我只做了大概的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最常在高校的BBS上得到有关星座的信息。这应该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

⑸性别差异在对待“星座预测”的态度上所产生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不少男生认为“关心星座”是女孩子才爱做的事情,而且还认为对“星座预测”比较相信的往往也都是女孩子。真的是这样吗?为了研究性别差异在此问题上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统计中,我把“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对“你认为星座预测是否准确?”“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这两道题的数据做了交叉汇总的统计,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对待这两个问题上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表1与表2分别列出了其统计结果:

表1:你认为星座预测是否准确?(控制性别变量)(略)

表1的结果显示,选择“非常准确”的共5人,其中1名男生(20%),4名女生(80%);选择“比较准确”的共30人,其中男生9人(30%),女生21人(70%),而从男、女生各自的整体来看,选择前两项的男生(10人)占男生总体的9.8%,而女生则有25人,占女生总体的35.2%;而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持中间态度和后两项态度的,男生共有92人,占男生总人数的90.2%,而女生则只有46人,占女生总人数的64.8%,可见,两者差异是很显著的。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易对“星座预测”感兴趣。

表2: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控制性别变量)(略)

表2的结果显示,肯定地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的共有44人,其中男生有35人(79.5%),女生9人(20.5%);肯定地认为“否”的共有51人,其中男生21人(41.2%),女生30人(58.8%)。从男、女生各自的整体来看,男生中认为“是”的占34%,认为“否”的占20.4%,女生中认为“是”的则占12. 7%,认为“否”的占42.3%,可见,男生对“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持有比女生更强烈的肯定态度,女生则持有更强烈的否定态度。

四、探求“星座”文化现象的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原因

通过以上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之中的流行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具有青年群体特有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做用,才得以形成的。

(一)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

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极少发现有中老年人加入其中。青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保佑的希望和约束。”不难看出,帕森斯把青年文化定义为一种放纵性的

亚文化,而青年文化的本质并非放纵性,而是反叛性。青年是新生的一代,比老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新奇感,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青年文化的叛逆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其所具有的情绪性。青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容易感情用事,这是青年非理性冲动的根源,反映在文化上,就是青年文化的情绪性。这种文化上的情绪性的表现即为青年时尚的兴起。由于“星座文化”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视其为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习惯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这种随从和追求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时尚所蕴涵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青年时尚之所以流行,与青年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荫山庄司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说明了青年本身在时尚的制造与流行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年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的追求。

80年代以来,转型时期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的并存对峙所形成的碰撞与摩擦日益剧烈,使这一代青年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边缘人”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化极其向成年人的过渡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青年时尚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青年时尚能迎合青年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青年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急于模仿社会上或自己周围的人群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即“求同于人”的心理,是青年时尚流行的重要的心理条件。这一点在前文“统计结果分析”的(2)中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青年人的未确定性也决定了他们这一群体要追求确定的东西,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学生的地位是临时的,他们对新事物好奇、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前途未卜、未来空白,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样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对待“星座”文化的态度。

由于在中国没有一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他们的心理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所以,他们希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

(二)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迷信概念,根据“星座预测”的各方面的特征,可以判定它应该属于一种现代迷信。这种超自然的神秘文化在人类思想的某个领域始终保存,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人人都或多或少有此需求。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多少只能对个体的迷信表现程度有所影响。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些神秘文化,也多是基于此种心理需求,即需要找些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与“星座预测”的或多或少的迷信,也有出于此原因的,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特点。大学生对为使自身行为合理化而相信“星座预测”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⑴遇到失败或挫折后,把自己行为合法化、合理化,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

对一些在生活中受到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迷信是他们精神安慰的鸦片,是心理自我防御的需要。人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或本身能力的不足而行为失败,应当说是极其普遍的。然而,人们并不愿意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败或无能,于是,就具有了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便是这种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人的某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是某件事情没有做成功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某些“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或无能进行辩解,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常常听到有人在遭受挫折时感叹“自己运气不好”、“命里注定”,就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他们期待冥冥中有一个人所不能控制的所谓的“命运”来把他们所受到的挫折找到合理

合法的解释。

⑵把“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用这些说法使自己为了实现理想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依据,或者说,年轻的大学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Dream)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寻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一些目标却又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星座预测”给了这类人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撑和行为依据。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迷信,而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预言、自我印证,它强化了目标意识,使个人会更努力的朝他的理想迈进。

⑶由青年群体的特有的,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心态。青年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希望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而青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三)自我暗示导致一些人认为“星座预测”结果准确。

不可否认,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为数不是很少的人认为“星座预测”的结果是准确的,而且在前面的数据分析中,控制性别变量以后得到的结果更加明显:女生对其的相信程度大大高于男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预测是准确的,与其自身的自我心理暗示是分不开的。就是说,在看了“星座预测”的分析后,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所带给个人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能会导致人在行为时不自觉的按预测结果去做,于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就与预测的结果相符了,也就导致人们更加相信它,下一次还倾向于迷信行为的反复,而这类行为的一再反就会导致人们越来越相信它,最后就会达到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态度改变的“角色扮演”的效果。

不可否认,在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偶有巧合时,我们会惊叹于结果的准确,并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记忆深刻。反之,当出现不准确的结果时,则人们会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结果的倾向,这在社会心理学中也以实验验证过。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它的预测是准确的”的原因吧!在前面的统计分析中,女孩认为“星座预测”是“准”和“比较准”的比例大,可能是因为女生认识问题较之男生更感性,更容易接受自我心理暗示所致。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们经常重复一种行为而又不断被肯定后,就更倾向于继续做下去。那么可以说,女生整体中的这种倾向也会导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相信“星座预测”的结果。

(四)受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天认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心态了。孔子曾经因为政治上、仕途上的抱负难展而发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感叹。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他的话也越来越具有权威性和号召力,越来越有力的左右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心态和人生。于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也就慢慢成了人们尊认天命的信条。这种影响力甚至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能强烈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似乎已与“天”和“命”难解难分。

于是,大学生虽然认为自己不相信“命运”,但二十几年的社会传统文化的浸润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所以在他们去寻求心理慰藉时候,就会去相信离他们最近的预测(并且还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新鲜东西,这就更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要了)——“星座预测”了。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对封建迷信的反对已经使大学生离“看相”、“算命”实在是太遥远了。

(五)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环境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社会失范又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多元化,造成各类越轨行为明显地增多。而大学生本身在各方面就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可能会由于对社会大变动的不适应、对原有观念的怀疑而产生心理上的迷惘。他们需要另外的观念来填补其内心的空缺,以获得精神寄托,并需要用它们来解释自己不能根据以往的价值体系加以解释的种种新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星座预测”又是唾手可得的,于是大学生便把他们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从深层文化心理上看,我们缺少近现代科学文化的传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人对巨大的社会变革缺乏科学的认识,感到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祈求某种神灵的保佑;另方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深藏着许多超自己的迷信思想,可以作为习惯的心灵慰藉。

五、结语

“星座迷恋”现象在我国大学校园中之所以出现,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追求时髦,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星象学在西方可能已经被符号化了,也就是说就像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在最初它是具有迷信意义的,而经过长时间的“民俗化”,到了现代,已经没有人视其为迷信了,而仅仅是把它视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它不能说明任何更多的问题,就像一个中国人的属相是“蛇”,人们除了可以知道他是哪年出生以外,也不会再知道更多的信息了一样。而从前文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对“星座说”的主体态度是模糊的,把它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不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迷信。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可能也已经把它符号化了,而不是笃信,应该说,这种把迷信符号化的过程是与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很高分不开的。社会和学校应该充分地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不要只看到现象就一味地担心,否则,既会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正常发展,也会给社会的进步带来不良后果。

主要参考文献:

⒈夏学銮,《整合社会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论文选》,1988年版

⒊〔美〕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H•特纳主编,孙非等译,《社会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1981年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⒋钟科文杜镇远著,《走出无知的迷宫——现代迷信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⒌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⒍杨治良主编,《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⒎于洪生主编,《破译迷信——一份关于现代迷信的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⒏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1996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P33-40

⒐刘少蕾,《自我实现与时尚流行——当代城市青年时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5期,P26-29

⒑李永波,《商业发展与青年文化》,《青年研究》1997年12期,P12-14,9

⒒乐国安,《迷信心理剖析》,《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1日

⒓刘德寰,《市场调查与预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⒔马广海,《应用社会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研究

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55430)

来源:中国论文门户网 作者:本站会员 编辑:无名 添加时间:2008-4-25 14:22:32

转贴于:中国论文门户网 http://www.59165.net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

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

里?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

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

论应用个性差异原理,科学选择职业

我们知道,同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

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就是个性的差异,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戴的假面

具,心理学沿用了其含义,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个性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个性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态度、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二是个性心

理特征,体现个体之间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气质差异、

性格差异、能力差异。掌握个性差异原理,对科学选择职业着密切联系和重要的意义。

一、气质差异与应用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

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1、气质的类型

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心理学上叫气质类型,而每种有各自的特点:

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表现为情感变化迅速,对人对事易发生

情绪反应。但情绪不稳定,心境变换较快,随意反应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

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他们举止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强,思维

敏捷,善于交际,情感外露,但体验不深刻。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粗心浮躁。办事多凭兴趣,富于幻

想,缺乏忍耐力和毅力,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胆汁质。其特征表现为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表

现为情绪产生迅速、且带有爆发式特点。属于胆汁质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外倾明显。日常生活

中为积极热情,易于激动,情感深刻而稳定,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坚韧不拔,持久不渝,言语明确,富

于表情,处理问题迅速而坚决。但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有时会刚愎自用,傲慢不恭。

粘液质。表现为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较低,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强。

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情感不易变化和暴露,不易激动。但当情绪一旦被引起,就变得稳固而深刻。他们行动

稳定迟缓,说话慢且言语不多。遇事谨慎,三思而行。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埋头苦干,有耐久力。

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容易固执拘谨。

抑郁质。表现为情绪兴奋性低但体验深刻,不随意反应性强,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具有刻板性、内

倾性等特点。属于抑郁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情绪体验少而微弱,多以心境的方式出现。沉静、易相处、

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遇事缺乏果断和信心,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工作易疲劳,疲劳后也不易恢复。

2、气质类型与工作安排

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每一种职业

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多血质的人适合外交工作、管理工作、驾驶员、服务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

演员、侦察员、干警等等。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单调机械的工作也很难胜任。 粘液质的人容易养成自制、

镇静、安静、不急躁的品质。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保育员、话务员、会计、播音员、调

节员等是他们适宜的工作 。胆汁质的人喜欢不断有新活动、新高潮出现,喜欢热闹。适合的工作如导游员、

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员、外事接待人员、监督员等。但对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很难胜任。 抑

郁质的人可以很好地胜任胆汁质者难以胜任的工作。 比如校对、打字、排版、检查员、登录员、化验员、

雕刻、剌绣工作者、保管员、机关秘书等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

3、气质差异应用原则

组织中不同岗位的活动性质是不同的,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气质的各种特性可以起到互相弥补的作

用。如有人对优秀纺织女工研究发现,属于粘液质的女工,她稳定的注意力能及时发现断头的故障,克服

注意力不易于转移的缺陷;属于多血质的女工,注意力易于转移,这种灵活性弥补了注意力分散的缺陷。

她们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完成了同样质量的工作要求。

实际上,组织的中的每个工作岗位,对其工作人员的气质特点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必

须考虑个人气质类型,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气质的适应原则,当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其气质特点时,

就比较容易适应工作,工作起来也会咸到轻松愉快。反之,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气质特点不符,

适应工作就比较困难,工作起来也比较吃力。二是气质的互补原则。在一个群体中,使不同气质类型的人

在一起工作,可以起到不同气质类型间的行为互补作用,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二、性格差异与应用

有的人诚实、正直、谦逊;有的人活泼、好动、善交际;有的人则悲观、孤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

内向的,也有外向的,在情绪特征上,有稳定型的,也有激动型的,在适应工作方面有的人积极进取,有

的人消极被动。个体之间的差异,除了相貌、体形不同外,性格特征上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差异。

1、性格差异表现。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吻合。性格差异不仅表现在性格

类型上,如内倾型、外倾型、独立型、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而且表现在性格特征的各个

方面,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包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及对工作的态度。

性格的意志特征。它是人能否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的标志,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行

为的目的是束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否主动的约束自己,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准确地做出抉

择,以及能否以顽强的毅力把做出的决定贯彻到底。属于这方面的特征有:独立性、纪律性、组织性、主

动性、自制力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通常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四个方面。

性格的理智特征。也就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类型与工作安排

性格与工作的关系可以说是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安排工作岗位要考虑性格的职业

品质,尽量使个体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性格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性格是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

成的。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约翰·霍兰德把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分成六大类:

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并与相应的六大类职业相对应:

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这类职业特征主要是指熟练

的手工工作和技术工作,即西方被称为“兰领”的职业。如木匠、铁匠、电工、车工、建筑工人、驾驶员、

汽车修理等。

调研型——这类人喜欢智力、抽象的、逻辑的定向任务,大都喜欢独立的工作,不愿受人督促,也不

愿督促别人,不喜欢戒律严明的环境和重复性的活动。其职业范围主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主要是指

各科学研究人员。

艺术型——这类人感情丰富、善于想象、喜欢求异、希望通过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来表现自我。这类

职业主要指艺术创作工作,使用语言、音响、动作、色彩、造型等创造艺术作品。典型的职业如文学家、

诗人、音乐工作者、演员、记者等。

社会型——这类人对社会交往感兴趣,愿意出席社交场所,关心社会问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重

友谊,愿意为别人服务,容易和人相处,但往往缺乏机械能力。相应的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

教师、医生、护士思想教育工作者等。

企业型——这类人性格外向、自信、精力旺盛、对冒险活动、领导角色感兴趣,具有支配、劝说和使

用语言的技能,但缺乏科研能力。相应的职业范围主要是指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如国家机关及工作机

构的负责人、党团干部、经理、厂长等。

常规型——这类人对系统的有条理的工作感兴趣,喜欢整洁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习惯于按照固定的

规则、方法进行重复性、习惯性的活动。这类人往往缺乏艺术创作能力。典型的职业是办公室工作,如办

公室的办事员,图书管理员、打字员等

三、能力差异与应用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

心理特征。

1.能力的类型

人的能力有各种类型,通过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都需要的一些共

同能力,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一般能力的五

种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起着各自的特殊作用。特殊能力也称职业能力,是对一般能

力而言的,指在从事某种特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管理能力等。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又将特殊能力分为11个方面:一般学习能力(Q)、语言能力(V)、算术能力(N)、

空间判断能力(S)、形态知觉能力(P)、职员能力(K)、眼-手协调能力(K)、手指灵活度(F)、手的灵巧度

(M)、颜色分辨能力(C)、眼-手-足协调能力(K)。

2、能力差异运用原则

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别表现在能力的水平差异和能力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因此,在选择职业和工

作安排上要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能力阈限原则。不同的岗位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每项工作对能力的最起码的要求,叫能力阈限。

在安排工作和选择职业时必须坚持所用的人达到这个能力的最低要求,否则就无法用途工作。当然,也不

是能力水平超过能力阈限越多越好,如果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远远高于工作的要求,一方面造成人才的浪

费,另一方面,也不能使人获得成就感,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是合理安排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表现出不同的能力类型。把他们安排在他们最感

兴趣和最能发挥其特长岗位上,可以极磊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能力的合理安排原则还包括了能

力类型的合理搭配。在一个群众中把不同能力类型的人搭配在一起,能够起到互相弥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有利整体效益的发挥。

我们每个人只要了解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各自属于何种类型,也就已经找到择业的方向,最终实现

职业理想。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一2008年06月07日 星期六 13:23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

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对此很是热衷。如果说中、小学生对它的“迷信”多半是由

于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的话,那么“星座迷恋”现象在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流行就

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了

可以发现,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此都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社会已经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在一

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卖点。而在大学生中,各大

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网络正以它特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成为“星象迷恋”现象

最有力的传播者。

大学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

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去

了解和探讨的。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星座的,可见它影响范围极广,大部分人

都是由大众传媒和周围人接触到“星座”的那么,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和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

容易受所处群体的亚文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从众是在集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

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集体规范压力与信

息压力对个人的作用造成的。集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有迫使其成员去遵守的力量,集体规范的遵守与否

是一个成员是否受集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不被集体所排斥,个人常常在集体规范的压力面

前出现从众现象。另外,从众的产生也常常与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性不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信

息压力。青年文化的流行有从众的因素起作用。

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并不要求,其态度主要以娱乐为主;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大学

生迷信此道,从而会危害社会的进步,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大部分学生对于“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

信”持模糊态度。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迷信”的概念。有社会心理

学家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其外化为迷信行为”。《社会心理学辞典》

中给出的迷信定义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有些权威人士把迷信看作是人们

最初企图理解解释不了的事物、解释复杂而混乱的世界的派生物;其他学者,突出的如行为主义者,认为

它是人们认识不了周围世界中自己的行为和与之相继发生的事件二者间存在或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自然结

果。”因此,“星座预测”这种貌似有充分根据的现象是应该属于迷信的,而且其最初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

那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大学生对此之所以持一种“模糊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

并且是以客观的观察星空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借科学做载体,同时,它又不同于我们中国一直在反对的封

建迷信,因此出现判断标准的混乱(网上调查引起的一次争论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态度。),而青年对

其他异文化、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导致了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他们会追求一些可以确定的、

能给他们保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去相信“星座预测”星座预测中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前三项依次为性格、

爱情、职业。在这个问题中,选项在设计上有意把有关“科学”的选项与有关“星座预测”的选项相混杂,

但被选出来的前三项都是与“星座预测”有关的,这说明“星座预测”这一现象的流行目前虽不会在很深

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但也决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

性别差异在对待“星座预测”的态度上所产生的影响。我发现不少男生认为“关心星座”是女孩子才

爱做的事情,而且还认为对“星座预测”比较相信的往往也都是女孩子。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

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极少发现有中老年人加入其中。青

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独特的

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

“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

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保佑

的希望和约束。”不难看出,帕森斯把青年文化定义为一种放纵性的亚文化,而青年文化的本质并非放纵性,

而是反叛性。青年是新生的一代,比老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新奇感,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自己的眼

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青年文化的叛逆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

其所具有的情绪性。青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容易感情用事,这是青年非理性冲动的根源,反

映在文化上,就是青年文化的情绪性。这种文化上的情绪性的表现即为青年时尚的兴起。由于“星座文化”

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视其为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

思想和习惯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这种随从和追求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时尚所蕴涵

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青年时尚之所以流行,与青年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因

素密切相关。而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荫山庄司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说明了青年本身在时尚的制造与流行中的地

位与作用。青年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的追求。 80年代以来,转型时期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的并存对峙所形成的碰撞与摩擦日益剧烈,

使这一代青年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边缘人”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化极其向成年人的过渡遇到了相当大的

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青年时尚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

结果。青年时尚能迎合青年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青年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

急于模仿社会上或自己周围的人群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适应迅速

变化的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即“求同于人”的心理,

是青年时尚流行的重要的心理条件。 青年人的未确定性也决定了他们这一

群体要追求确定的东西,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学生的地位是临时的,他们对新事物好奇、心理发展还不

成熟、前途未卜、未来空白,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样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对待“星座”文

化的态度。

由于在中国没有一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他们的

心理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对自身和社

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所以,他们希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

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

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迷信概念,根据“星座预测”的各方面的特征,可以判定它应该属于一种现

代迷信。这种超自然的神秘文化在人类思想的某个领域始终保存,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人人都或多或少

有此需求。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多少只能对个体的迷信表现程度有所影响。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些神秘文

化,也多是基于此种心理需求,即需要找些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与“星座

预测”的或多或少的迷信,也有出于此原因的,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他

们自己的特点。大学生对为使自身行为合理化而相信“星座预测”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遇

到失败或挫折后,把自己行为合法化、合理化,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 对一些在生活中受到

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迷信是他们精神安慰的鸦片,是心理自我防御的需要。人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不

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或本身能力的不足而行为失败,应当说是极其普遍的。然

而,人们并不愿意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败或无能,于是,就具有了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便是这种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人的某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

是某件事情没有做成功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某些“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或无能进行辩解,以求得

心理的平衡。常常听到有人在遭受挫折时感叹“自己运气不好”、“命里注定”,就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

作用,他们期待冥冥中有一个人所不能控制的所谓的“命运”来把他们所受到的挫折找到合理合法的解释。

把“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用这些说法使自己为了实现理想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

依据,或者说,年轻的大学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Dream)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寻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

些追求一些目标却又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星座预测”给了这类人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撑和行为依据。那

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迷信,而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预言、自我印

证,它强化了目标意识,使个人会更努力的朝他的理想迈进。 由青年群体的特有的,在生

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心态。青年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

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希望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而青

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关于大学生“星座迷恋”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阅读:1372]

关于大学生“星座迷恋”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内容提要: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论文。文章以对大学校园里时下流行的“星座迷

恋”这一现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和网上访谈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就“大学

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

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等问题做出了

分析,并探求了这一现象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因。相信本文对将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

心理和行为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星座文化 星象学 青年文化与青年时尚 迷信 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

正文:

一、绪言

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对此很是

热衷。如果说中、小学生对它的“迷信”多半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的话,那么“星座迷恋”现象在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流行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了。

可以发现,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此都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社会已经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在一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卖点。而在大学生中,各大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网络正以它特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成为“星象迷恋”现象最有力的传播者。

作为一个学习社会学的大学生,我对“星象迷恋”现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关注,不仅出于好奇,而且出于责任。大学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去了解和探讨的。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网上访谈的方式对此现象做了调查,并试图就以上提出的问题做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星象学”的态度是模糊的。就所谓调查整体来说,远没达到笃信的程度,而只是停留在娱乐、消遣的程度上。所以,“星象迷恋”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可以视作是这个特殊群体的亚文化表现,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这个现象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希望本文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到一定作用。

二、关于本次调查的说明

本次调查是2001年4月进行的,分为问卷调查和网上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北大和清华的各1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宿舍发放问卷形式;访谈是在网上进行的。所以,此次抽样是非概率抽样。调查假设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上网。问卷调查在北大和清华各发放100份,发放考虑了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和男女比例。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6份,其中北大回收100份,清华回收76份。

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是,问卷设计时间仓促,忽视了初试调查,有些问题是在同学们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才发现的;问卷发放的规模小,代表性差;网上访谈内容比较零散。

本次调查的问卷部分的数据的统计结果由SPSS10.0软件支持。

调查问卷及网上访谈内容见附录。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一)样本的背景情况(有效问卷176份)

来源:北京大学(100份)和清华大学(76份)

文科:47.4%理科:52.6%

年级:大一:32.1%大二:11.7%大三:11.7%大四:44.5%

性别:男:59.1%女:40.9 %

年龄:18岁——25岁

(二)统计结果分析与相关结论

由于问题中基本是定类和定序变量,因此统计用频次和众数分析,并对其中一些变量做了交叉汇总的统计。经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大体可以看出“星象学”在被调查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情况和大学生对它的态度:

⑴“星象学”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但不深入。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155个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8.1%)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星座的,可见它影响范围极广,在最后的主观题,“提到星座一词,你所联想到的字眼有哪些?”一题中,经统计,被调查大学生所列出的字眼中,与“预测及其内容”有关的占第一位,而且远远大于排在第二位的与“科学的,天文学”有关的字眼。另人惊讶的是,排在第三位的是使人联想到与“动画片和漫画书”有关的词(其中大部分都是大一的学生),接下来则是认为“星座”与“迷信”有关的字眼,这再一次证实“星座预测”在大学生中的巨大的影响。

但在后面问到“你是否知道星座的最初用途?”时,只有76位被调查者选择的“占星术”(关于“星象说“:用十二星座来命名黄道十二宫,是古人对天象的观察,也是对整个自然观察的重要一项,占

星术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星象说往往是客观的观察加上迷信的猜测和神秘的联想。只有到了近代,天文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学科,情况才有了根本的转变。占星术和星象说所保留的就只有原始迷信了。当前,海外的“星象学”以西方的天文学关于星座分布与运行为依据,也很有影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3.2%,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影响虽然范围极广,但程度也相对较浅。当被问到“是否常去BBS星座版或星座网站浏览?”时,选择“几乎每次都去”的仅占2.3%,选择“不是每次都去,但常去”的占17.6%,而选择“偶尔去”的占80.1%,由此我们可以说,被调查大学生大部分人都只是星座网站或版面的“过客”,而真正“痴迷”此道者只占很小的比例。

⑵“最初接触”的途径比较集中于大众传媒和周围人的影响。

在回答“你最初是怎样接触到星座的?”这个问题时,75位被调查者选择了“书刊杂志”,占总数的42.6%,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听周围人说起”,有69人,占总数的39.2%,这两者之和为总数的81.8%,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由这两个途径接触到“星座”的,而选择“网络”和“电视”的共占13.1%,另外,选择“其他”的有大部分注明了是从“同学录”、“日记本”和“漫画书”等地方最初接触到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也归为传播媒体。

那么,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和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容易受所处群体的亚文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从众是在集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集体规范压力与信息压力对个人的作用造成的。集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有迫使其成员去遵守的力量,集体规范的遵守与否是一个成员是否受集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不被集体所排斥,个人常常在集体规范的压力面前出现从众现象。另外,从众的产生也常常与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性不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压力。青年文化的流行有从众的因素起作用。

⑶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并不要求,其态度主要以娱乐为主;大部分学生对于“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信”持模糊态度。

在问到“访问星座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的时候,经过各选项众数统计,在157份做了此题的问卷中,有33人选择了“看看最近各方面运气如何”,占21%;35人选择“好奇”,占22.3%;91人选择“消遣、娱乐”,占58%;8人选择“把它当成一种与同学交往的方式,联络同学”,占4.5%,可见,只有“消遣、娱乐”一项是同学们对待“星座网站和版面”的主要态度,网上访谈的结果也得出一致的结论。为了研究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态度,我在清华BBS上发表了以下言论:“什么时代了,这种迷信的东西大家还信!其实信星座跟迷信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在大学里这么热呢?搞不懂啊!!”很短的时间内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例如,“不信还不能看了?娱乐娱乐啊”“呵呵,这里多是灌水文章,大家开心而已”“你不觉得在这里大家得到了联系吗?其实没说信不信的,我觉得也没什么迷信的,难道要大家没什么娱乐的说?”“你可以不信大家也不一定信反正闲着闹着玩呗”„„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大学生迷信此道,从而会危害社会的进步,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 当询问到大学生对“星座预测准确与否”的态度时,49.1%的人认为“马马虎虎”,并且58.5%的人觉得周围人也认为“马马虎虎”;认为“很准和比较准”的共占20.3%,觉得周围人也持此看法的占22.2%;而认为“不太准和一点都不准”的共占30.6%,认为周围人也持同样看法的占19.3%。可见,几乎一半的人对星座预测的结果只是持一种中间态度,而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娱乐。

接下来是一道态度更强烈的询问题“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是一种迷信?”从统计结果显示来看,25.3%的人肯定的选择“是迷信”,29.3%的人肯定的选择“不是迷信”,而其余的45.4%的人则选择了“说不好”,可以看出,几乎一半的人对“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信”持模糊态度。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迷信”的概念。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其外化为迷信行为”。《社会心理学辞典》中给出的迷信定义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有些权威人士把迷信看作是人们最初企图理解解释不了的事物、解释复杂而混乱的世界的派生物;其他学者,突出的如行为主义者,认为它是人们认识不了周围世界中自己的行为和与之相继发生的事件二者间存在或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自

然结果。”因此,“星座预测”这种貌似有充分根据的现象是应该属于迷信的,而且其最初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那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大学生对此之所以持一种“模糊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并且是以客观的观察星空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借科学做载体,同时,它又不同于我们中国一直在反对的封建迷信,因此出现判断标准的混乱(网上调查引起的一次争论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态度。),而青年对其他异文化、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导致了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⑷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他们会追求一些可以确定的、能给他们保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去相信“星座预测”。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性格、职业、季节、健康、爱情、天文学、财运这几方面与星座有关的资料中,被调查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前三项依次为性格(46%)、爱情(26.1%)、职业(22.7%)。在这个问题中,选项在设计上有意把有关“科学”的选项与有关“星座预测”的选项相混杂,但被选出来的前三项都是与“星座预测”有关的,这说明“星座预测”这一现象的流行目前虽不会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但也决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

由于主观题“列出你所访问过的星座网站”的答案的多样化,所以我只做了大概的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最常在高校的BBS上得到有关星座的信息。这应该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

⑸性别差异在对待“星座预测”的态度上所产生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不少男生认为“关心星座”是女孩子才爱做的事情,而且还认为对“星座预测”比较相信的往往也都是女孩子。真的是这样吗?为了研究性别差异在此问题上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统计中,我把“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对“你认为星座预测是否准确?”“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这两道题的数据做了交叉汇总的统计,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对待这两个问题上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表1与表2分别列出了其统计结果:

表1:你认为星座预测是否准确?(控制性别变量)(略)

表1的结果显示,选择“非常准确”的共5人,其中1名男生(20%),4名女生(80%);选择“比较准确”的共30人,其中男生9人(30%),女生21人(70%),而从男、女生各自的整体来看,选择前两项的男生(10人)占男生总体的9.8%,而女生则有25人,占女生总体的35.2%;而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持中间态度和后两项态度的,男生共有92人,占男生总人数的90.2%,而女生则只有46人,占女生总人数的64.8%,可见,两者差异是很显著的。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易对“星座预测”感兴趣。

表2:你是否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控制性别变量)(略)

表2的结果显示,肯定地认为“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的共有44人,其中男生有35人(79.5%),女生9人(20.5%);肯定地认为“否”的共有51人,其中男生21人(41.2%),女生30人(58.8%)。从男、女生各自的整体来看,男生中认为“是”的占34%,认为“否”的占20.4%,女生中认为“是”的则占12. 7%,认为“否”的占42.3%,可见,男生对“星座预测与迷信有关”持有比女生更强烈的肯定态度,女生则持有更强烈的否定态度。

四、探求“星座”文化现象的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原因

通过以上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之中的流行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具有青年群体特有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做用,才得以形成的。

(一)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

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极少发现有中老年人加入其中。青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保佑的希望和约束。”不难看出,帕森斯把青年文化定义为一种放纵性的

亚文化,而青年文化的本质并非放纵性,而是反叛性。青年是新生的一代,比老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新奇感,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青年文化的叛逆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其所具有的情绪性。青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容易感情用事,这是青年非理性冲动的根源,反映在文化上,就是青年文化的情绪性。这种文化上的情绪性的表现即为青年时尚的兴起。由于“星座文化”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视其为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习惯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这种随从和追求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时尚所蕴涵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青年时尚之所以流行,与青年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荫山庄司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说明了青年本身在时尚的制造与流行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年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的追求。

80年代以来,转型时期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的并存对峙所形成的碰撞与摩擦日益剧烈,使这一代青年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边缘人”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化极其向成年人的过渡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青年时尚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青年时尚能迎合青年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青年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急于模仿社会上或自己周围的人群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即“求同于人”的心理,是青年时尚流行的重要的心理条件。这一点在前文“统计结果分析”的(2)中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青年人的未确定性也决定了他们这一群体要追求确定的东西,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学生的地位是临时的,他们对新事物好奇、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前途未卜、未来空白,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样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对待“星座”文化的态度。

由于在中国没有一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他们的心理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所以,他们希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

(二)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迷信概念,根据“星座预测”的各方面的特征,可以判定它应该属于一种现代迷信。这种超自然的神秘文化在人类思想的某个领域始终保存,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人人都或多或少有此需求。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多少只能对个体的迷信表现程度有所影响。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些神秘文化,也多是基于此种心理需求,即需要找些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与“星座预测”的或多或少的迷信,也有出于此原因的,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特点。大学生对为使自身行为合理化而相信“星座预测”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⑴遇到失败或挫折后,把自己行为合法化、合理化,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

对一些在生活中受到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迷信是他们精神安慰的鸦片,是心理自我防御的需要。人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或本身能力的不足而行为失败,应当说是极其普遍的。然而,人们并不愿意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败或无能,于是,就具有了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便是这种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人的某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是某件事情没有做成功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某些“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或无能进行辩解,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常常听到有人在遭受挫折时感叹“自己运气不好”、“命里注定”,就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他们期待冥冥中有一个人所不能控制的所谓的“命运”来把他们所受到的挫折找到合理

合法的解释。

⑵把“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用这些说法使自己为了实现理想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依据,或者说,年轻的大学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Dream)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寻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一些目标却又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星座预测”给了这类人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撑和行为依据。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迷信,而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预言、自我印证,它强化了目标意识,使个人会更努力的朝他的理想迈进。

⑶由青年群体的特有的,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心态。青年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希望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而青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三)自我暗示导致一些人认为“星座预测”结果准确。

不可否认,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为数不是很少的人认为“星座预测”的结果是准确的,而且在前面的数据分析中,控制性别变量以后得到的结果更加明显:女生对其的相信程度大大高于男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预测是准确的,与其自身的自我心理暗示是分不开的。就是说,在看了“星座预测”的分析后,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所带给个人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能会导致人在行为时不自觉的按预测结果去做,于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就与预测的结果相符了,也就导致人们更加相信它,下一次还倾向于迷信行为的反复,而这类行为的一再反就会导致人们越来越相信它,最后就会达到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态度改变的“角色扮演”的效果。

不可否认,在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偶有巧合时,我们会惊叹于结果的准确,并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记忆深刻。反之,当出现不准确的结果时,则人们会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结果的倾向,这在社会心理学中也以实验验证过。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它的预测是准确的”的原因吧!在前面的统计分析中,女孩认为“星座预测”是“准”和“比较准”的比例大,可能是因为女生认识问题较之男生更感性,更容易接受自我心理暗示所致。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们经常重复一种行为而又不断被肯定后,就更倾向于继续做下去。那么可以说,女生整体中的这种倾向也会导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相信“星座预测”的结果。

(四)受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天认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心态了。孔子曾经因为政治上、仕途上的抱负难展而发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感叹。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他的话也越来越具有权威性和号召力,越来越有力的左右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心态和人生。于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也就慢慢成了人们尊认天命的信条。这种影响力甚至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能强烈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似乎已与“天”和“命”难解难分。

于是,大学生虽然认为自己不相信“命运”,但二十几年的社会传统文化的浸润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所以在他们去寻求心理慰藉时候,就会去相信离他们最近的预测(并且还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新鲜东西,这就更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要了)——“星座预测”了。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对封建迷信的反对已经使大学生离“看相”、“算命”实在是太遥远了。

(五)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环境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社会失范又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多元化,造成各类越轨行为明显地增多。而大学生本身在各方面就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可能会由于对社会大变动的不适应、对原有观念的怀疑而产生心理上的迷惘。他们需要另外的观念来填补其内心的空缺,以获得精神寄托,并需要用它们来解释自己不能根据以往的价值体系加以解释的种种新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星座预测”又是唾手可得的,于是大学生便把他们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从深层文化心理上看,我们缺少近现代科学文化的传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人对巨大的社会变革缺乏科学的认识,感到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祈求某种神灵的保佑;另方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深藏着许多超自己的迷信思想,可以作为习惯的心灵慰藉。

五、结语

“星座迷恋”现象在我国大学校园中之所以出现,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追求时髦,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星象学在西方可能已经被符号化了,也就是说就像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在最初它是具有迷信意义的,而经过长时间的“民俗化”,到了现代,已经没有人视其为迷信了,而仅仅是把它视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它不能说明任何更多的问题,就像一个中国人的属相是“蛇”,人们除了可以知道他是哪年出生以外,也不会再知道更多的信息了一样。而从前文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对“星座说”的主体态度是模糊的,把它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不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迷信。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可能也已经把它符号化了,而不是笃信,应该说,这种把迷信符号化的过程是与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很高分不开的。社会和学校应该充分地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不要只看到现象就一味地担心,否则,既会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正常发展,也会给社会的进步带来不良后果。

主要参考文献:

⒈夏学銮,《整合社会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论文选》,1988年版

⒊〔美〕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H•特纳主编,孙非等译,《社会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1981年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⒋钟科文杜镇远著,《走出无知的迷宫——现代迷信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⒌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⒍杨治良主编,《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⒎于洪生主编,《破译迷信——一份关于现代迷信的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⒏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1996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P33-40

⒐刘少蕾,《自我实现与时尚流行——当代城市青年时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5期,P26-29

⒑李永波,《商业发展与青年文化》,《青年研究》1997年12期,P12-14,9

⒒乐国安,《迷信心理剖析》,《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1日

⒓刘德寰,《市场调查与预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⒔马广海,《应用社会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研究

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55430)

来源:中国论文门户网 作者:本站会员 编辑:无名 添加时间:2008-4-25 14:22:32

转贴于:中国论文门户网 http://www.59165.net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

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

里?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

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


相关内容

  • 根据个性差异原理,论述企业如何科学地用人(组织行为学)
  • :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32组织行为学 论文题目:根据个性差异原理,论述企业如何科学地用人 学生姓名 葛继荣 专 业 经济管理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082 学 号 [1**********]0 学习中心 浙江人才专修学院 2013年8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 ...

  • [建筑节能原理]题库2016
  • <建筑节能原理>考试知识点及题库 名词解释: 被动式建筑节能:主动式建筑节能:建筑能耗:建筑能耗指标:建筑节能:建筑能耗结构基因:建筑能耗时间基因:建筑温控能耗基因:特征温度:温变指数: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节能基因图谱 CP1 绪论-宏观层面的建筑节能原理 1.如何理解建筑能耗.建 ...

  •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概述(1)
  •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概述 [摘要] 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基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人员素质测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介绍人员素质测评相关理论,并结合这些理论介绍了人员测评的主要技术,以期为企业人员素质测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摘要太少,400--500之间,要概括 ...

  • 课堂组织形式优化改革
  •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我国当前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的框架内实施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型的教学.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授课制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 ...

  • 控制式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验研究
  • 摘要:目的:基于人才测评原理,提出控制式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一般做法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每组被试均参与控制式和无控制式两场讨论.结果: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自信心六项素质上,控制式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更好: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 ...

  • 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 引导语 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你知道怎样学习吗?当你的学习成绩不佳时,你思考过自觉地运用有效的学习原理和技能进行学习吗?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会指导学生学习吗? 第六章 学习原理与学习技能 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是设计教学内容.程式.策略和方法的基 ...

  •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
  •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 ...

  •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教育心理学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员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 ...

  •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返回页首)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各专业的必修课.设置课程是为了提高考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育学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心理学>课程主要涉及了心理学的基本 ...

  •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1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课题是指向实践和应用问题的研究,但又不能达到可应用的水平.该课题是属于( )的研究. A .基础理论研究 B .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 C .应用水平研究 D .实践水平研究 2.中学心理学的性质是(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