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朗读全诗,学习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者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自学探究、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新课,了解背景,领略领袖风采及书法艺术。

有一首歌,在过去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唱遍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歌中唱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咿呀嘿呦,他是人民大救星。(多媒体“领袖风采”)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正是他,在中国革命陷入低潮时,力挽狂澜,带领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渡乌江、飞夺泸定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跳望祖国的壮丽河山。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咏雪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展示主席登高远眺的照片及《沁园春.雪》的手稿。)

二.整体感知

(一)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朗读时学生标示重音、节奏、停顿,听清字音。

(二)自由诵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字面意思,并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下阕的内容。

(三)检查重点字音、词义及内容

1.正音:妖娆 逊 数 分外 成吉思汗 今朝 ...

2.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下阕:评论古代帝王,赞美当代英雄。

(四)朗读指导:读出豪壮激越的情调;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生读——评价——齐读

二、重点研读

1、诵读上阕,合作讨论。

①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词中描绘雪景却未出现“白”字,其实词中有好多处都扣住了“白”,请举例。 如:银、蜡、素等。

③“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点击其余动词,说出其含义或在词中的表现力。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动词有“封、飘、失、舞、驰、比、看”等。

④写景中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试找出相应诗句并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例:“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借雪花飘飞的动态写山原的“舞、驰”,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雪是实景,“须晴日”三句中,“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景,虚实相间使词中的景色层层叠叠,勾画了一幅壮美、立体的北国雪景图。

⑤词的上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⑥背诵上阕,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北国风雪图”(或描述其中三句诗的意境。)

如(后三句):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2、借鉴学习上阕的方法自学下阕,然后汇报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提示:可从朗读技巧、内容情感、层次结构、遣词造句、意境音韵、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探究。

学生探究的问题可能如下:

①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②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④诗人直抒胸臆的一句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

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⑤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3、梳理、总结、反馈

1、(对照板书)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背诵、默写这首词。(或做检测题)

第二课时

三、意境拓展 、比较阅读。

(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

听《沁园春•长沙》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背诵这首词,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与课文比较)

也可设计问题:

1、上片中的写景句,由哪一个字总领?

2、“独立寒秋”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3、词中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的句子是什么?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再现了往昔怎样的斗争情景?

(二)《沁园春.雪》与柳宗元的《江雪》、罗隐的《雪》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再欣赏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本诗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诗中没有一个“雪”字,没有一句形象性的写景句子,但读完全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那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皮裘的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们,在酒酣饭饱围炉取火时那种虚情的憎恶,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贫者的同情。

(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1961.1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一首咏梅花的词,作者以孤梅自比,托物言志,表现自己坎坷的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在荒凉的驿站外面有座断桥,桥的旁边有株野梅正当开放,飘出幽香,但却无人怜爱。时间已是黄昏日幕,而且风雨兼来。梅花孤苦无依,独自黯然发愁。它不愿尽力去争芳斗艳,完全任凭繁花妒忌。它即使凋落在地成为泥土并且被轧为灰尘,它的香气仍然和以前一样,永远不会改变。

四、诗歌朗诵会

搜集毛泽东的诗词朗读体会交流并上台朗诵。师生欣赏评价,记下等级。

朗诵评分标准:

普通话标准(20分)节奏正确(20分)重音正确(20分)诗词形象表现到位(40分)

五、结束语

1、诗词的读法:熟读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赏析诗词形象的重要性。 2、江山代有人才出,做当代有为人士。

2雨 说(郑愁予)

教学目的: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方法:诵读感悟法、联想想像法、评析欣赏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圃( ) 锢( ) 滞( ) 喑哑( ) 嚷( )

蓑( ) 笠( ) 膏( ) 耸( ) 绕( )

襁褓( )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3)留滞:停滞,不流通。

(4)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三、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

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 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

四、讲授新课: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诗《春夜喜雨》,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的感情。(这首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

2、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雨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3、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4、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

五、小结: 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于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六、作业

1、朗诵全诗。

2、讨论完成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二、继续分析诗歌:

1、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根据这首诗雨的行踪,可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雨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5节)雨中。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 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6、7、8节)雨教。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9节)雨息。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幸福成长。

2.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 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只有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而诗最后“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创造一切可能,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3、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 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林,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4、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5、说一说,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三、作业: 广泛阅读现代、当代诗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3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认识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⑵ 把握诗歌中“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与“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相结合的结构。

⑶ 把握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

⑴ 揣摩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⑵ 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⑶ 仿照诗歌结构,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3、情感目标:

⑴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⑵ 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⑵ 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2、难点:

⑴ 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⑵ 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

3、解决办法:

⑴ 结合学生的生活,恰当运用联想和类比,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⑵ 结合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等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中意境的塑造。

【教学平台展示】

方案一(借鉴)

第一课时

一、描述生活中的情景,引起兴趣。

问题设计:

看到“星星”一词,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活动建议:

写出你能想到的词语,情景,物品,人物等等。把这些词语、物象进行归类,看看这些类型分别代表或象征了什么?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自己的阅读体验,日常经历入手,是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捷径,也使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对诗歌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归类,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按照诗歌中“星星”所象征的类别进行归纳,以便第四个环节中将学生的想象与诗人的像想作对比。看看诗人为什么这样想,从而理解诗影响歌创作主要因素——时代,个性等。)

二、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问题设计:闭上眼睛,静心聆听配乐朗诵的《星星变奏曲》。听完,说说你感受到的星星是什么。

交流的重点:学生自己感受的“星星”。

活动建议:听录音、自由散读等。

(说明: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星星,这一次感受到的星星还有着学生自己的经验痕迹,可能与作者的星星会有比较大的距离。这也是读诗歌需要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三、小组探究,发现诗歌的意蕴。

问题设计:找到诗中有关“星星”的诗句,把握“星星”这一形象的内在含义。另外再选择“蜜蜂、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中的两个形象,发现它们的象征含义,进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探究核心:作者的“星星”。

文中九次出现“星星”的形象,含义都不尽相同。有的是实指天空中的星星,有的是指没有光明时的希望,有的比喻光明和温暖,还有比喻艰难困苦之后微弱的自由与温暖,也有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总之,“星星”在诗歌中象征光明、温暖和希望等美好的东西。 活动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说明:要把握作者的“星星”是什么,出发点还是诗句本身,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圈划,体会,理解,比较,归纳。这个环节要落到实处,尤其是交流阶段,教师要有耐心,善于点拨。讲讲读读,仔细玩味。)

第二课时

四、比较辨析,知人论世。

问题设计:回忆上课伊始,大家由“星星”想到写下来的种种内容,与作者诗中“星星”的内在含义有哪些相似点,哪些不同点?

(更直接的问法:比较你的星星与作者的星星。)

活动建议:自由发言,师生对话碰撞。

(说明:第一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很多类似的设计往往目的单一,只是为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这当然也是对的。但是许多时候可以把一个设计用足,前后勾连起来,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想象等与作者的想象、体验相印证,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可能。

作者的“星星”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个性直接相关。《星星变奏曲》是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是诗人的处女作。有人认为“江河似乎是含蓄的……江河总是腼腆地……他的诗与顾城的诗一样,充满了悲伤、失望和依依不舍”。

引导学生比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能够知人论世,能够亿多元的眼光打量自己,打量这个世界,进而用多元的眼光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这就会有宽容,有和谐。)

五、拓展交流,发散思维。

第一组:

1.“星星……)”

2.如果不是星星,还可以是什么?

活动建议:小组合作,提供更多思考。

(说明:第一个问题针对“星星”这一意象的内含战开发散性思考,后一个问题是找到置换“星星”这一象征物的其他物象,目的都是进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飞起来读诗”。教师重在肯定学生,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潜力,适当规范,这主要是针对第二问,胡乱的置换也是没有质量没有价值的。)

3、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4、以“日月星辰”为意象,写几行诗或几句话,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第二组: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⑴ 意象是:

A、 的帆。

B、 的大海,海风,浪。

C、 碧流,阳光,异地。

⑵ 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⑴ 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⑵ 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

⑴ 描绘一种情景。

⑵ 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⑴ 孤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

⑵ 离乡 远去 挣扎 奋斗 享受宁静

2、⑴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⑵ 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

3、略

【点评】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解读从来都无法完满,或者说从来都无法穷尽。一首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以难),名家解读有“爱情诗”、“感遇诗”、“政治诗”等等。这位教师的《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显然是有意识指导学生多元解读诗歌。可喜的是,该教师没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而是从学生生活积累出发,时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体验、比较、发现中完成诗歌的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关于课程资源的讨论,课程资源是什么,怎样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都是专家与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这篇教学设计告诉我们: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是永远语文课鲜活的源泉。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设计的好处就不仅仅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多元解读诗歌了。

方案二(借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学生抢答出的有:春节,中秋节,儿童节(我提示大家注意传统两字。有学生就说儿童节不应该是我们过节传统节日),重阳节,建军节(学生大笑,都告诉他不是),元宵节,情人节(我有时候对这类回答是苦笑)

老师: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七

学生:乞巧节

老师:对,现在大家更把它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想象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想象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的生活。 今天就是传说中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我想今晚天空中最亮的两颗星就是他们吧。 星星可以代表浪漫的爱情,比如大家曾经喜欢唱的《流星雨》,星星也暗含着忧伤和短暂。 童年我们看星星,听外婆在乘凉的大树下讲那些美丽的传说,少年我们看星星,把自己的心事说给他们听,那么没有星星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

导入示例二: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我们会看到天上“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每当发现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也许会猜想“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可是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黯淡的“星星”在他的内心却成为点燃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二:请两个女生朗诵

翻到课后练习,看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大家一起朗读: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老师示范朗诵

学生评点 :阳刚的段落,阴柔细腻的地方

老师着重解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柔软”与“僵硬”两个词在我们舌尖在我们喉咙滑过的不同美感。

(学生兴奋的读着这两个词,体悟着发音的变化)

三:请学生一起朗诵,注意品味你一下就喜欢的句子

学生: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诗人把我们的生活想象成诗,构成它的是星星,我觉得很美

老师:对,诗意 的人生,谁都愿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学生: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很温柔的美丽的夜晚,很安静。

老师:对,春天的夜晚,鸟啊,星星啊,丁香花啊,湖水啊,都有了。

学生: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我觉得在火光中也能看到星星,是金黄色的。

老师:是天上的星星?

学生:是,哦,不是,是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了星星

老师:恩,这种体验不错,即使天上没有星星给我们遥远的安慰,可是在火光中我们也能看到星星,得到温暖。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学生:“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老师:当我们没有温暖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颤抖还是舒畅?颤抖,所以不是星星颤抖而是失意悲观的人在颤抖。

学生:“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孤独寒冷的时候,划燃了火柴,火光中她看到了什么? 喷香的烤鸭,奶奶的笑容,所以孤独中的她想办法找到了支撑她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寻找光明的时候,我们肯定面临寂寞,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燃烧,比如丑小鸭面对同伴的嘲笑还是向往飞翔,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虽经魔法,但是终于等来了希望。

学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怎么形容星星呢?

老师:瘦小本指形体,那么同学们说什么时候你觉得星星形体特别大

学生:很亮的时候

老师:对,很亮的时候可以给我们遥远的安慰,那么微弱的时候呢,星星暗淡了消失了,形体当然是瘦小了,而且还被风给吹落。那么需要我们从哪里再寻找星星寻找希望呢? 五:意象的变换,结构的正反,变奏出诗意的跳跃

意象的变换:

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结构的正反: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诗意的跳跃:

一、二两段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朦胧诗用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所以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大量阅读朦胧诗歌。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照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 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 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

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3.合作探究

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4.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第二课时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 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 夜

月光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习三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叶赛宁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溪水 月色 (反复吟咏) 静谧、美丽(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 小溪 青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教材说明:

《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

课堂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

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的足音

(一)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归来

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听听我收集的雨韵──播放雨的录音

二、感受雨的诗意

(一)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可以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flash动画,插入音乐,播放。)

(二)感受雨的情丝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丝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朗诵,并鉴赏语言美,意境美。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武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橡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惶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美好的回忆,也有苦涩和无奈,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愁怨。请听作者的愁绪与感慨。

音乐:曲调转为低沉、略带哀怨的萧声曲。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臂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老杜之“沉郁”于此可见一斑。

晚唐诗人杜牧虽说才情横溢,可到了江南,面对满眼春色却感叹起历史的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老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那种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心境。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三、说说雨的功过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1.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四、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朗读全诗,学习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者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自学探究、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新课,了解背景,领略领袖风采及书法艺术。

有一首歌,在过去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唱遍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歌中唱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咿呀嘿呦,他是人民大救星。(多媒体“领袖风采”)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正是他,在中国革命陷入低潮时,力挽狂澜,带领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渡乌江、飞夺泸定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跳望祖国的壮丽河山。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咏雪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展示主席登高远眺的照片及《沁园春.雪》的手稿。)

二.整体感知

(一)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朗读时学生标示重音、节奏、停顿,听清字音。

(二)自由诵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字面意思,并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下阕的内容。

(三)检查重点字音、词义及内容

1.正音:妖娆 逊 数 分外 成吉思汗 今朝 ...

2.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下阕:评论古代帝王,赞美当代英雄。

(四)朗读指导:读出豪壮激越的情调;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生读——评价——齐读

二、重点研读

1、诵读上阕,合作讨论。

①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词中描绘雪景却未出现“白”字,其实词中有好多处都扣住了“白”,请举例。 如:银、蜡、素等。

③“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点击其余动词,说出其含义或在词中的表现力。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动词有“封、飘、失、舞、驰、比、看”等。

④写景中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试找出相应诗句并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例:“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借雪花飘飞的动态写山原的“舞、驰”,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雪是实景,“须晴日”三句中,“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景,虚实相间使词中的景色层层叠叠,勾画了一幅壮美、立体的北国雪景图。

⑤词的上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⑥背诵上阕,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北国风雪图”(或描述其中三句诗的意境。)

如(后三句):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2、借鉴学习上阕的方法自学下阕,然后汇报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提示:可从朗读技巧、内容情感、层次结构、遣词造句、意境音韵、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探究。

学生探究的问题可能如下:

①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②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④诗人直抒胸臆的一句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

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⑤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3、梳理、总结、反馈

1、(对照板书)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背诵、默写这首词。(或做检测题)

第二课时

三、意境拓展 、比较阅读。

(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

听《沁园春•长沙》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背诵这首词,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与课文比较)

也可设计问题:

1、上片中的写景句,由哪一个字总领?

2、“独立寒秋”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3、词中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的句子是什么?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再现了往昔怎样的斗争情景?

(二)《沁园春.雪》与柳宗元的《江雪》、罗隐的《雪》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再欣赏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本诗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诗中没有一个“雪”字,没有一句形象性的写景句子,但读完全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那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皮裘的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们,在酒酣饭饱围炉取火时那种虚情的憎恶,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贫者的同情。

(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1961.1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一首咏梅花的词,作者以孤梅自比,托物言志,表现自己坎坷的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在荒凉的驿站外面有座断桥,桥的旁边有株野梅正当开放,飘出幽香,但却无人怜爱。时间已是黄昏日幕,而且风雨兼来。梅花孤苦无依,独自黯然发愁。它不愿尽力去争芳斗艳,完全任凭繁花妒忌。它即使凋落在地成为泥土并且被轧为灰尘,它的香气仍然和以前一样,永远不会改变。

四、诗歌朗诵会

搜集毛泽东的诗词朗读体会交流并上台朗诵。师生欣赏评价,记下等级。

朗诵评分标准:

普通话标准(20分)节奏正确(20分)重音正确(20分)诗词形象表现到位(40分)

五、结束语

1、诗词的读法:熟读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赏析诗词形象的重要性。 2、江山代有人才出,做当代有为人士。

2雨 说(郑愁予)

教学目的: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方法:诵读感悟法、联想想像法、评析欣赏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圃( ) 锢( ) 滞( ) 喑哑( ) 嚷( )

蓑( ) 笠( ) 膏( ) 耸( ) 绕( )

襁褓( )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3)留滞:停滞,不流通。

(4)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三、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

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 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

四、讲授新课: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诗《春夜喜雨》,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的感情。(这首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

2、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雨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3、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4、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

五、小结: 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于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六、作业

1、朗诵全诗。

2、讨论完成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二、继续分析诗歌:

1、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根据这首诗雨的行踪,可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雨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5节)雨中。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 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6、7、8节)雨教。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9节)雨息。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幸福成长。

2.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 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只有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而诗最后“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创造一切可能,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3、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 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林,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4、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5、说一说,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三、作业: 广泛阅读现代、当代诗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3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认识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⑵ 把握诗歌中“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与“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相结合的结构。

⑶ 把握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

⑴ 揣摩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⑵ 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⑶ 仿照诗歌结构,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3、情感目标:

⑴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⑵ 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⑵ 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2、难点:

⑴ 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⑵ 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

3、解决办法:

⑴ 结合学生的生活,恰当运用联想和类比,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⑵ 结合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等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中意境的塑造。

【教学平台展示】

方案一(借鉴)

第一课时

一、描述生活中的情景,引起兴趣。

问题设计:

看到“星星”一词,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活动建议:

写出你能想到的词语,情景,物品,人物等等。把这些词语、物象进行归类,看看这些类型分别代表或象征了什么?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自己的阅读体验,日常经历入手,是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捷径,也使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对诗歌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归类,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按照诗歌中“星星”所象征的类别进行归纳,以便第四个环节中将学生的想象与诗人的像想作对比。看看诗人为什么这样想,从而理解诗影响歌创作主要因素——时代,个性等。)

二、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问题设计:闭上眼睛,静心聆听配乐朗诵的《星星变奏曲》。听完,说说你感受到的星星是什么。

交流的重点:学生自己感受的“星星”。

活动建议:听录音、自由散读等。

(说明: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星星,这一次感受到的星星还有着学生自己的经验痕迹,可能与作者的星星会有比较大的距离。这也是读诗歌需要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三、小组探究,发现诗歌的意蕴。

问题设计:找到诗中有关“星星”的诗句,把握“星星”这一形象的内在含义。另外再选择“蜜蜂、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中的两个形象,发现它们的象征含义,进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探究核心:作者的“星星”。

文中九次出现“星星”的形象,含义都不尽相同。有的是实指天空中的星星,有的是指没有光明时的希望,有的比喻光明和温暖,还有比喻艰难困苦之后微弱的自由与温暖,也有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总之,“星星”在诗歌中象征光明、温暖和希望等美好的东西。 活动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说明:要把握作者的“星星”是什么,出发点还是诗句本身,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圈划,体会,理解,比较,归纳。这个环节要落到实处,尤其是交流阶段,教师要有耐心,善于点拨。讲讲读读,仔细玩味。)

第二课时

四、比较辨析,知人论世。

问题设计:回忆上课伊始,大家由“星星”想到写下来的种种内容,与作者诗中“星星”的内在含义有哪些相似点,哪些不同点?

(更直接的问法:比较你的星星与作者的星星。)

活动建议:自由发言,师生对话碰撞。

(说明:第一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很多类似的设计往往目的单一,只是为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这当然也是对的。但是许多时候可以把一个设计用足,前后勾连起来,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想象等与作者的想象、体验相印证,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可能。

作者的“星星”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个性直接相关。《星星变奏曲》是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是诗人的处女作。有人认为“江河似乎是含蓄的……江河总是腼腆地……他的诗与顾城的诗一样,充满了悲伤、失望和依依不舍”。

引导学生比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能够知人论世,能够亿多元的眼光打量自己,打量这个世界,进而用多元的眼光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这就会有宽容,有和谐。)

五、拓展交流,发散思维。

第一组:

1.“星星……)”

2.如果不是星星,还可以是什么?

活动建议:小组合作,提供更多思考。

(说明:第一个问题针对“星星”这一意象的内含战开发散性思考,后一个问题是找到置换“星星”这一象征物的其他物象,目的都是进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飞起来读诗”。教师重在肯定学生,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潜力,适当规范,这主要是针对第二问,胡乱的置换也是没有质量没有价值的。)

3、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4、以“日月星辰”为意象,写几行诗或几句话,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第二组: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⑴ 意象是:

A、 的帆。

B、 的大海,海风,浪。

C、 碧流,阳光,异地。

⑵ 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⑴ 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⑵ 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

⑴ 描绘一种情景。

⑵ 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⑴ 孤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

⑵ 离乡 远去 挣扎 奋斗 享受宁静

2、⑴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⑵ 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

3、略

【点评】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解读从来都无法完满,或者说从来都无法穷尽。一首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以难),名家解读有“爱情诗”、“感遇诗”、“政治诗”等等。这位教师的《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显然是有意识指导学生多元解读诗歌。可喜的是,该教师没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而是从学生生活积累出发,时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体验、比较、发现中完成诗歌的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关于课程资源的讨论,课程资源是什么,怎样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都是专家与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这篇教学设计告诉我们: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是永远语文课鲜活的源泉。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设计的好处就不仅仅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多元解读诗歌了。

方案二(借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学生抢答出的有:春节,中秋节,儿童节(我提示大家注意传统两字。有学生就说儿童节不应该是我们过节传统节日),重阳节,建军节(学生大笑,都告诉他不是),元宵节,情人节(我有时候对这类回答是苦笑)

老师: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七

学生:乞巧节

老师:对,现在大家更把它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想象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想象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的生活。 今天就是传说中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我想今晚天空中最亮的两颗星就是他们吧。 星星可以代表浪漫的爱情,比如大家曾经喜欢唱的《流星雨》,星星也暗含着忧伤和短暂。 童年我们看星星,听外婆在乘凉的大树下讲那些美丽的传说,少年我们看星星,把自己的心事说给他们听,那么没有星星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

导入示例二: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我们会看到天上“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每当发现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也许会猜想“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可是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黯淡的“星星”在他的内心却成为点燃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二:请两个女生朗诵

翻到课后练习,看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大家一起朗读: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老师示范朗诵

学生评点 :阳刚的段落,阴柔细腻的地方

老师着重解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柔软”与“僵硬”两个词在我们舌尖在我们喉咙滑过的不同美感。

(学生兴奋的读着这两个词,体悟着发音的变化)

三:请学生一起朗诵,注意品味你一下就喜欢的句子

学生: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诗人把我们的生活想象成诗,构成它的是星星,我觉得很美

老师:对,诗意 的人生,谁都愿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学生: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很温柔的美丽的夜晚,很安静。

老师:对,春天的夜晚,鸟啊,星星啊,丁香花啊,湖水啊,都有了。

学生: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我觉得在火光中也能看到星星,是金黄色的。

老师:是天上的星星?

学生:是,哦,不是,是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了星星

老师:恩,这种体验不错,即使天上没有星星给我们遥远的安慰,可是在火光中我们也能看到星星,得到温暖。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学生:“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老师:当我们没有温暖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颤抖还是舒畅?颤抖,所以不是星星颤抖而是失意悲观的人在颤抖。

学生:“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孤独寒冷的时候,划燃了火柴,火光中她看到了什么? 喷香的烤鸭,奶奶的笑容,所以孤独中的她想办法找到了支撑她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寻找光明的时候,我们肯定面临寂寞,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燃烧,比如丑小鸭面对同伴的嘲笑还是向往飞翔,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虽经魔法,但是终于等来了希望。

学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怎么形容星星呢?

老师:瘦小本指形体,那么同学们说什么时候你觉得星星形体特别大

学生:很亮的时候

老师:对,很亮的时候可以给我们遥远的安慰,那么微弱的时候呢,星星暗淡了消失了,形体当然是瘦小了,而且还被风给吹落。那么需要我们从哪里再寻找星星寻找希望呢? 五:意象的变换,结构的正反,变奏出诗意的跳跃

意象的变换:

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结构的正反: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诗意的跳跃:

一、二两段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朦胧诗用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所以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大量阅读朦胧诗歌。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照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 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 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

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3.合作探究

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4.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第二课时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 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 夜

月光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习三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叶赛宁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溪水 月色 (反复吟咏) 静谧、美丽(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 小溪 青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教材说明:

《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

课堂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

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的足音

(一)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归来

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听听我收集的雨韵──播放雨的录音

二、感受雨的诗意

(一)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可以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flash动画,插入音乐,播放。)

(二)感受雨的情丝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丝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朗诵,并鉴赏语言美,意境美。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武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橡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惶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美好的回忆,也有苦涩和无奈,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愁怨。请听作者的愁绪与感慨。

音乐:曲调转为低沉、略带哀怨的萧声曲。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臂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老杜之“沉郁”于此可见一斑。

晚唐诗人杜牧虽说才情横溢,可到了江南,面对满眼春色却感叹起历史的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老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那种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心境。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三、说说雨的功过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1.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四、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


相关内容

  • 2012苏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塔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 ...

  • 小学科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 小学科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是-- 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植物.动物.人 本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生命离不开水 观察水 家乡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 本单元综合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2013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目录
  • 2013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 目录http://book.360buy.com/11182921.html 第一部分 基础医学综合 第一篇 生物化学 第一单元 蛋白质的化学 第二单元 维生素 第三单元 酶 第四单元 糖代谢 第五单元 生物氧化 第六单元 脂类代谢 第七单元 氨基酸代谢 第八单 ...

  •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教材目录
  • 必修1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 2 诗两首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5 荆轲刺秦王 6 鸿门宴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7 纪念刘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

  • 苏教版初高中中学化学目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单元综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

  • 目录(上海市水利工程资料最新版本)
  • 目录 第一部分综合管理类用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申报表 . ................... ...

  • 有限元分析中常用单元类型与单位制
  • SOLID45 3-D 结构实体单元 产品:MP ME ST PR PP ED SOLID45单元说明 solid45单元用于构造三维实体结构. 单元通过8个节点来定义, 每个节点有3个沿着xyz 方向平移的自由度. 单元具有塑性, 蠕变, 膨胀, 应力强化, 大变形和大应变能力.有用于沙漏控制的缩 ...

  • 工程项目划分
  • 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德泽水库枢纽工程 工 程 项 目 划 分 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枢纽工程部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监理部 二〇一〇年十月 1 审定:谭志林 审查:吴君 校核:鞠永芳 编写:董运武 曹文弼 范凯 2 目 录 1.编制说明 .... ...

  • 小学数学目录-人教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 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 7.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