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化工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工系学生了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基础学知识的窗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 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使用型和通用型人才。因此,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学会利用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解释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掌握化学键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和化学平衡;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性质和制备方法;尤其是要求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基本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结构与反应
第一章 原子结构(8学时, 其中观看录象2学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亚原子粒子 波粒二象性−赖以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量子力学概念 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波动力学模型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原子参数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学时)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离子键理论
2.3 电子对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价键理论
2.6 分子轨道理论
2.7 金属键理论
2.8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4学时)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4 化学反应机理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4学时)
4.1 热化学
4.2 熵和熵变−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4.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4.4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2学时)
5.1 布朗斯特酸碱
5.2 路易斯酸碱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5学时)
6.1 基本概念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3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及埃灵罕姆图
6.4 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和电极电势
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
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
7.1 相关定义和命名
7.2 化学键理论
7.3 异构现象与立体化学
7.4 配合物的稳定性
第二篇 定量化学分析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学时)
8.1 弱酸、弱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
8.2 缓冲溶液
8.3 酸碱滴定原理
8.4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5学时)
9.1 沉淀——溶解平衡
9.2 重量分析法
9.3 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3学时)
10.1
10.2
配位滴定原理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学时)
11.1
11.2
11.3
11.4 氧化还原平衡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 待测组份滴定前的处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三篇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第十二章 S 区元素 (2学时)
12.1
12.2
单质 化合物
第十三章 P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概述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 硼 铝 碳 硅 氮 磷 长周期元素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 (二)(4学时)
14.1
14.2
14.3
14.4
第十四至第十八周期元素概述 硫的重要化合物 卤素 稀有气体与化学发展
第十五章 D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通性 钛和钒 铬 锰 铁、钴、镍 铜
第十六章 D 区元素 (二) (6学时)
16.1
16.2
16.3 第二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某些重要的互相特征 锌、镉、汞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6.4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
第十七章 F 区元素 (4学时)
17.1
17.2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简介
第十八章 某些边缘学科中的若干无机化学概念 (4学时)
18.1
18.2
18.3 环境问题与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与固体无机化学 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无机化学过程
本学时不包括习题课学时
教学参考书
1
2
3 武汉大学,记录大学等主编,曹锡章等修订,《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计亮年,莫庭焕等编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化工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工系学生了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基础学知识的窗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 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使用型和通用型人才。因此,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学会利用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解释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掌握化学键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和化学平衡;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性质和制备方法;尤其是要求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基本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结构与反应
第一章 原子结构(8学时, 其中观看录象2学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亚原子粒子 波粒二象性−赖以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量子力学概念 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波动力学模型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原子参数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学时)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离子键理论
2.3 电子对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价键理论
2.6 分子轨道理论
2.7 金属键理论
2.8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4学时)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4 化学反应机理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4学时)
4.1 热化学
4.2 熵和熵变−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4.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4.4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2学时)
5.1 布朗斯特酸碱
5.2 路易斯酸碱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5学时)
6.1 基本概念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3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及埃灵罕姆图
6.4 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和电极电势
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
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
7.1 相关定义和命名
7.2 化学键理论
7.3 异构现象与立体化学
7.4 配合物的稳定性
第二篇 定量化学分析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学时)
8.1 弱酸、弱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
8.2 缓冲溶液
8.3 酸碱滴定原理
8.4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5学时)
9.1 沉淀——溶解平衡
9.2 重量分析法
9.3 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3学时)
10.1
10.2
配位滴定原理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学时)
11.1
11.2
11.3
11.4 氧化还原平衡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 待测组份滴定前的处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三篇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第十二章 S 区元素 (2学时)
12.1
12.2
单质 化合物
第十三章 P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概述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 硼 铝 碳 硅 氮 磷 长周期元素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 (二)(4学时)
14.1
14.2
14.3
14.4
第十四至第十八周期元素概述 硫的重要化合物 卤素 稀有气体与化学发展
第十五章 D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通性 钛和钒 铬 锰 铁、钴、镍 铜
第十六章 D 区元素 (二) (6学时)
16.1
16.2
16.3 第二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某些重要的互相特征 锌、镉、汞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6.4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
第十七章 F 区元素 (4学时)
17.1
17.2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简介
第十八章 某些边缘学科中的若干无机化学概念 (4学时)
18.1
18.2
18.3 环境问题与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与固体无机化学 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无机化学过程
本学时不包括习题课学时
教学参考书
1
2
3 武汉大学,记录大学等主编,曹锡章等修订,《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计亮年,莫庭焕等编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