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化工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工系学生了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基础学知识的窗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 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使用型和通用型人才。因此,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学会利用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解释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掌握化学键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和化学平衡;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性质和制备方法;尤其是要求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基本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结构与反应

第一章 原子结构(8学时, 其中观看录象2学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亚原子粒子 波粒二象性−赖以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量子力学概念 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波动力学模型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原子参数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学时)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离子键理论

2.3 电子对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价键理论

2.6 分子轨道理论

2.7 金属键理论

2.8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4学时)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4 化学反应机理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4学时)

4.1 热化学

4.2 熵和熵变−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4.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4.4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2学时)

5.1 布朗斯特酸碱

5.2 路易斯酸碱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5学时)

6.1 基本概念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3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及埃灵罕姆图

6.4 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和电极电势

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

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

7.1 相关定义和命名

7.2 化学键理论

7.3 异构现象与立体化学

7.4 配合物的稳定性

第二篇 定量化学分析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学时)

8.1 弱酸、弱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

8.2 缓冲溶液

8.3 酸碱滴定原理

8.4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5学时)

9.1 沉淀——溶解平衡

9.2 重量分析法

9.3 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3学时)

10.1

10.2

配位滴定原理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学时)

11.1

11.2

11.3

11.4 氧化还原平衡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 待测组份滴定前的处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三篇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第十二章 S 区元素 (2学时)

12.1

12.2

单质 化合物

第十三章 P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概述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 硼 铝 碳 硅 氮 磷 长周期元素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 (二)(4学时)

14.1

14.2

14.3

14.4

第十四至第十八周期元素概述 硫的重要化合物 卤素 稀有气体与化学发展

第十五章 D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通性 钛和钒 铬 锰 铁、钴、镍 铜

第十六章 D 区元素 (二) (6学时)

16.1

16.2

16.3 第二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某些重要的互相特征 锌、镉、汞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6.4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

第十七章 F 区元素 (4学时)

17.1

17.2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简介

第十八章 某些边缘学科中的若干无机化学概念 (4学时)

18.1

18.2

18.3 环境问题与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与固体无机化学 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无机化学过程

本学时不包括习题课学时

教学参考书

1

2

3 武汉大学,记录大学等主编,曹锡章等修订,《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计亮年,莫庭焕等编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化工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工系学生了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基础学知识的窗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 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使用型和通用型人才。因此,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学会利用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解释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掌握化学键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和化学平衡;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性质和制备方法;尤其是要求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基本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结构与反应

第一章 原子结构(8学时, 其中观看录象2学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亚原子粒子 波粒二象性−赖以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量子力学概念 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波动力学模型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原子参数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学时)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离子键理论

2.3 电子对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价键理论

2.6 分子轨道理论

2.7 金属键理论

2.8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4学时)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4 化学反应机理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4学时)

4.1 热化学

4.2 熵和熵变−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4.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4.4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2学时)

5.1 布朗斯特酸碱

5.2 路易斯酸碱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5学时)

6.1 基本概念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3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及埃灵罕姆图

6.4 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和电极电势

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

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

7.1 相关定义和命名

7.2 化学键理论

7.3 异构现象与立体化学

7.4 配合物的稳定性

第二篇 定量化学分析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学时)

8.1 弱酸、弱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

8.2 缓冲溶液

8.3 酸碱滴定原理

8.4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5学时)

9.1 沉淀——溶解平衡

9.2 重量分析法

9.3 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3学时)

10.1

10.2

配位滴定原理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学时)

11.1

11.2

11.3

11.4 氧化还原平衡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 待测组份滴定前的处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三篇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第十二章 S 区元素 (2学时)

12.1

12.2

单质 化合物

第十三章 P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概述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 硼 铝 碳 硅 氮 磷 长周期元素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 (二)(4学时)

14.1

14.2

14.3

14.4

第十四至第十八周期元素概述 硫的重要化合物 卤素 稀有气体与化学发展

第十五章 D 区元素 (一) (10学时)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通性 钛和钒 铬 锰 铁、钴、镍 铜

第十六章 D 区元素 (二) (6学时)

16.1

16.2

16.3 第二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某些重要的互相特征 锌、镉、汞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6.4

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

第十七章 F 区元素 (4学时)

17.1

17.2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简介

第十八章 某些边缘学科中的若干无机化学概念 (4学时)

18.1

18.2

18.3 环境问题与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与固体无机化学 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无机化学过程

本学时不包括习题课学时

教学参考书

1

2

3 武汉大学,记录大学等主编,曹锡章等修订,《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计亮年,莫庭焕等编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相关内容

  • 456本基础化学类电子书
  • 456本基础化学类电子书 目录: 有机化学类 1.磁性体手册_近角聪信.pdf 2.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rar 3.Schaums题解精萃 有机化学 英文.rar 4.茶多酚化学.pdf 5.茶多酚化学_11246278.rar 6.芳烃化学与芳烃生产.pdf 7.催化氢化在有机合成中 ...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堂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 ...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最新版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已经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2月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 ...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1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
  • 专业 单位名称 化学工程(硕) 录取天津大学博士 化学工程(硕)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化学工程(硕) 河北省冶金研究所 化学工程(硕)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化学工程(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硕)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化学工程(硕) 录取天津大学博 ...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新华网 (2002-02-04 08:49:33)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总理 朱镕基 2002年1月26日 第一章 总 则 ...

  • 化学建材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化学建材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新版)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5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定价]¥6500.00 [发布机构]先略咨询 [报告格式]PDF版+WORD版+纸介版(限一份) [售后服务]一年,目录范围之 ...

  • 2017美国本科化学工程专业ACT综合均分列表
  • 2017美国本科化学工程专业ACT 综合均分列表 学校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学校名称 德州农工大学金斯维尔分校 ...

  • 2017年上海本科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
  • 2017年上海本科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 复旦 专业(类)名称 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类经济学类 经济管理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软件工程保密管理 临床医学(8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历史学类 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哲学类护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德语 ...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报告 (成员:肖 飞 刘华峰 李玉梅 韩丽媛 蒲晶晶 努日曼 ) 我们小组给大家主要分析的为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和能量 ...

  •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深刻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三)情感目标 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