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学习教育心理学奠定基础。本章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历年考试涉及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反复出现,既考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也考试对重点理论的把握和运用。本章学习的时间相应会比较长。

在学习这章之前,先了解普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具体分为: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情感过程: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②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意志过程

其中,注意是心理过程,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

1、个体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理想、人生观、世界观等等

2、自我意识:

3、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本章主要有四个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中

学生认知发展和中学生人格发展;第四节是个别差异,包括认知差异和人格(重点是性格)差异。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两个关键词:①一系列心理变化。

这是一种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称为发展,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而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变化才是发展。因此,疾病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不是发展。

这种变化是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和人格。

②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这个变化的时间跨度贯穿生命全程。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即量变与质变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如儿童动作发展顺序遵循从上到下原则:

儿童思维发展顺序:由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

逻辑思维。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因此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阶段特征,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3)不平衡性。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与人格的比较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如身高。

应抓住学生发展最快的时间进行教育,即抓关键期。

(4)差异性。

因此要注意因材施教。

例:

1、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C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2、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1岁以前)、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少年期

(1)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撑。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2)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3)独立意识: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

(4)情感: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5)道德和意志: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

青年初期

2.青年初期

这是指14、15~17、18岁的阶段,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1)思维: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情感: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3)自我意识: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达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4)意志: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敢说敢于,意志的坚强性与

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这里考试的重点是少年期,尤其是少年期的主要特点。主要考填空、选择,偶尔也会有简答。

例、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原有的知识或心理发展水平

(2)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关于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最易学会或掌握某种技能的时期。在个体早期的某个阶段,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或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印刻”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对这两个概念主要考填空与选择。

例: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同时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

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单维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不可逆: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抽象概念

2、思维可逆,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3、守恒概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守恒?

4、思维需具体事物的支持。

5、去自我中心主义。

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一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皮亚杰的理论是学习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历年考试的热点问题。

1、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 C )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2、儿童关于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是发展到下列哪一阶段才具有的( C )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关于最近发展区

1.最近发展区的定义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

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2.提出的意义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3.对教育的启发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并且他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性;

(2)持久性;

(3)精确性;

(4)概括性。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初中:经验型;

高中:理论型。

其中初二是关键期。

(五)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

(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个性化的情感;

(2)浪漫主义的热情。

(六)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具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易走向极端。

(4)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这些内容都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历年没有出现在教材当中,也不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问题,只要求对有关内容比较熟悉。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它发展的特点就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只有儿童发展到相应阶段,才能进行相应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

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证明了这一点。

这段内容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要求深入理解皮亚杰的理论意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仅介绍较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

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新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而避免角色混乱,尝试着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

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提供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例: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研究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 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

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与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3.同辈群体

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同辈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发挥作用,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

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问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讲,场依存型的人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而场独立型的人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会更擅长。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卡根: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3.辐合型与发散型

据美国的吉尔福特研究。

例:1、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言观色,且易受他人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是( B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

2、某学生喜欢结构化的学习任务,偏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难以从复杂图形中找出镶嵌于基中的简单图形。根据威特金的理论,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智力差异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为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 —B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

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智力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

由此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 )、儿童智力量表(wlsC )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 这种智商被称为离差智商。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 个体间的差异(或叫量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或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中等,智商分数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 超过l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不到l %。

智力的个体内差异即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或叫质的差异)。一般的智力测量都是由许多分测验构成的。如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2)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决定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斯托达德:双重进度的教学方案,一部分课程(必修课)采用年级制分班,而其余课程则采用能力分级制,力图使两种教学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也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同质分组、留级和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美国的斯金纳等人提倡程序教学,后来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即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在这几个方面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

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能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了心理发展的概念、规律、特点、意义;认知发展的理论及意义;人格发展的理论及意义;中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内容多而繁。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学习教育心理学奠定基础。本章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历年考试涉及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反复出现,既考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也考试对重点理论的把握和运用。本章学习的时间相应会比较长。

在学习这章之前,先了解普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具体分为: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情感过程: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②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意志过程

其中,注意是心理过程,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

1、个体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理想、人生观、世界观等等

2、自我意识:

3、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本章主要有四个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中

学生认知发展和中学生人格发展;第四节是个别差异,包括认知差异和人格(重点是性格)差异。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两个关键词:①一系列心理变化。

这是一种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称为发展,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而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变化才是发展。因此,疾病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不是发展。

这种变化是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和人格。

②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这个变化的时间跨度贯穿生命全程。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即量变与质变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如儿童动作发展顺序遵循从上到下原则:

儿童思维发展顺序:由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

逻辑思维。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因此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阶段特征,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3)不平衡性。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与人格的比较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如身高。

应抓住学生发展最快的时间进行教育,即抓关键期。

(4)差异性。

因此要注意因材施教。

例:

1、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C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2、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1岁以前)、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少年期

(1)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撑。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2)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3)独立意识: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

(4)情感: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5)道德和意志: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

青年初期

2.青年初期

这是指14、15~17、18岁的阶段,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1)思维: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情感: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3)自我意识: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达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4)意志: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敢说敢于,意志的坚强性与

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这里考试的重点是少年期,尤其是少年期的主要特点。主要考填空、选择,偶尔也会有简答。

例、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原有的知识或心理发展水平

(2)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关于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最易学会或掌握某种技能的时期。在个体早期的某个阶段,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或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印刻”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对这两个概念主要考填空与选择。

例: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同时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

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单维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不可逆: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抽象概念

2、思维可逆,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3、守恒概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守恒?

4、思维需具体事物的支持。

5、去自我中心主义。

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一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皮亚杰的理论是学习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历年考试的热点问题。

1、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 C )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2、儿童关于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是发展到下列哪一阶段才具有的( C )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关于最近发展区

1.最近发展区的定义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

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2.提出的意义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3.对教育的启发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并且他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性;

(2)持久性;

(3)精确性;

(4)概括性。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初中:经验型;

高中:理论型。

其中初二是关键期。

(五)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

(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个性化的情感;

(2)浪漫主义的热情。

(六)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具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易走向极端。

(4)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这些内容都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历年没有出现在教材当中,也不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问题,只要求对有关内容比较熟悉。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它发展的特点就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只有儿童发展到相应阶段,才能进行相应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

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证明了这一点。

这段内容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要求深入理解皮亚杰的理论意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仅介绍较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

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新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而避免角色混乱,尝试着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

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提供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例: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研究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 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

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与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3.同辈群体

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同辈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发挥作用,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

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问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讲,场依存型的人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而场独立型的人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会更擅长。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卡根: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3.辐合型与发散型

据美国的吉尔福特研究。

例:1、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言观色,且易受他人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是( B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

2、某学生喜欢结构化的学习任务,偏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难以从复杂图形中找出镶嵌于基中的简单图形。根据威特金的理论,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智力差异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为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 —B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

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智力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

由此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 )、儿童智力量表(wlsC )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 这种智商被称为离差智商。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 个体间的差异(或叫量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或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中等,智商分数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 超过l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不到l %。

智力的个体内差异即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或叫质的差异)。一般的智力测量都是由许多分测验构成的。如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2)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决定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斯托达德:双重进度的教学方案,一部分课程(必修课)采用年级制分班,而其余课程则采用能力分级制,力图使两种教学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也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同质分组、留级和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美国的斯金纳等人提倡程序教学,后来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即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在这几个方面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

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能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了心理发展的概念、规律、特点、意义;认知发展的理论及意义;人格发展的理论及意义;中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内容多而繁。


相关内容

  •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 第9期2006年9月 No.9Sep.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任其平*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取向的功能和适应取向的功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 ...

  •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 [摘要]自2004年以来,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注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它是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主要工作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广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 ...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方案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 ...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身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心理健康的含义: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

  • 小学心理健康总结
  • 篇一:小学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这个学期马上就接近尾声了,在我们这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去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因为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高成效,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关注校园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 ...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 ...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调可以具体细分为四种关系:(1)行预防性培养,为时较长,甚至是:①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②不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人-己关系,即主体我和客体我之终生性的:心理辅导伴随整个教育 ③专业化队伍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间的关系,(2)人-人关系,主要过程,心理咨询用时较短,心理治 ...

  • 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 作者:石文山陈家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02期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相应于这种教育实践的进展,在教育理论界,论述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论文也开始出现,有的研究者甚至主张 ...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 ...

  • 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讲义
  • 05619 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讲义 第一章 心理教育绪论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心理教育的概念. 所谓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归路,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基本任务. 心理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