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硅谷一场名为“科技突破奖”的颁奖典礼上,那些以往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成为真正的赢家。按照奖项的介绍,为了奖励他们“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变革性成就”,得奖者可以拿走每人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大大超过诺贝尔奖每一个奖项所提供的110多万美元”。 第一个提出要创办这一奖项的,是俄罗斯风险投资人尤里・米尔纳。他相中的新的投资对象是一常常被人遗忘的利学家。这个差点读了物理学博士的男人喜欢跟记者唠叨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研究最终导致半导体的诞生,为计算机的出现铺了路,成为整个硅谷繁荣的关键。可就是在这个受惠于此的硅谷,他却发现,“人人知道都贝克汉姆,没几个人知道狄拉克”。 大富翁米尔纳从2012年起创立了这个“科学突破奖”。他找来了IT界最有钱的三个人――布林、扎克伯格,还有来自中国的马云―共同为这一奖项赞助。他们44个人的身家加在一起,约合超过了520亿美元,而他们约定每年一块儿凑钱,给11位科学家总计3300万美元的奖金。 就这样,这场以科学家为主角的“科学界的奥斯卡”,几乎成了世界最奢华的颁奖典礼――在铺着红地毯的大宴会厅,来自不同行业的300位名人共进烛光晚餐。 站在灯火通明的大厅,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吉望着晚会现场来回的宾客,跟现场的记者感叹:“这里美呆了,对不对?科学又流行起来了。” 素材运用:曾经。爱因斯坦是我们眼中的大明星:可是现在,一提起明星,娱乐人物和体育面孔瞬间跳出,基础科学早已不在大脑的第一反应区。瞧这称谓:“科学界的奥斯卡――难道科学需要高攀“奥斯卡”的名气?这本身就是一种偏颇之论。 话题拓展:崇尚科学、偶像、回归
近日,在硅谷一场名为“科技突破奖”的颁奖典礼上,那些以往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成为真正的赢家。按照奖项的介绍,为了奖励他们“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变革性成就”,得奖者可以拿走每人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大大超过诺贝尔奖每一个奖项所提供的110多万美元”。 第一个提出要创办这一奖项的,是俄罗斯风险投资人尤里・米尔纳。他相中的新的投资对象是一常常被人遗忘的利学家。这个差点读了物理学博士的男人喜欢跟记者唠叨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研究最终导致半导体的诞生,为计算机的出现铺了路,成为整个硅谷繁荣的关键。可就是在这个受惠于此的硅谷,他却发现,“人人知道都贝克汉姆,没几个人知道狄拉克”。 大富翁米尔纳从2012年起创立了这个“科学突破奖”。他找来了IT界最有钱的三个人――布林、扎克伯格,还有来自中国的马云―共同为这一奖项赞助。他们44个人的身家加在一起,约合超过了520亿美元,而他们约定每年一块儿凑钱,给11位科学家总计3300万美元的奖金。 就这样,这场以科学家为主角的“科学界的奥斯卡”,几乎成了世界最奢华的颁奖典礼――在铺着红地毯的大宴会厅,来自不同行业的300位名人共进烛光晚餐。 站在灯火通明的大厅,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吉望着晚会现场来回的宾客,跟现场的记者感叹:“这里美呆了,对不对?科学又流行起来了。” 素材运用:曾经。爱因斯坦是我们眼中的大明星:可是现在,一提起明星,娱乐人物和体育面孔瞬间跳出,基础科学早已不在大脑的第一反应区。瞧这称谓:“科学界的奥斯卡――难道科学需要高攀“奥斯卡”的名气?这本身就是一种偏颇之论。 话题拓展:崇尚科学、偶像、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