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C )
A 、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 、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 、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 、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A 、硝酸钠 B 、氢氧化钾 C 、氢氧化铁 D 、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 气体或沉淀的反应, 而A 中的Na 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 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 )
A 、固体碳酸钠 B 、食醋 C 、白酒 D 、白糖
3. 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 食醋显酸性, 白酒, 白糖均显中性, 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 3,化肥硝酸钾是( A )
A 、复合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B )
A 、铁屑 B 、氯化钡 C 、硝酸银 D 、氢氧化钾
5. 解析:除去硫酸钠, 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 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 中氯化钡不与氯化钠反应, 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 可过滤去除, 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
A 、Na 2CO 3·10H 2O B 、CuSO 4 C 、浓硫酸 D 、NaCl 固体
6, 解析:A 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 质量减少. 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 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 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 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 、K 2SO 4、HNO 3、BaCl 2 B 、BaCl 2、Na 2CO 3、HCl (过量)
C 、CaCl 2、KOH 、Na 2CO 3 D 、CuSO 4、FeCl 3、NaOH
7. 解析:A 产生白色沉淀BaSO 4不溶于酸. B产生的白色沉淀 BaCO 3在过量HCl 中溶解, 沉淀消失, 溶液变无色透明.C 产生白色沉淀CaCO 3, D 中CuSO4 与NaOH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 FeCl3 与NaOH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 )
A 、氯化铜 B 、氯化铁 C 、硝酸镁 D 、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 )
A 、NaCl 、NaOH B 、NaCl 、HCl 、NaOH
C 、NaCl 、H 2SO 4 D 、NaCl 、NaOH 、Na 2SO 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 溶液中共存的是( A )
A.BaCl 2,KNO 3,KCl B. NaCl,CuSO4,HCl
C.Na 2CO 3,NH 4Cl,CaCl 2 D. CaO,CO2,HNO 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 ,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 ,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
12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 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 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两滴酚酞试液 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 是( B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D )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4、苯甲酸(C 6H 5COOH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B )
A. 苯甲酸溶液的pH 小于7 B. 苯甲酸溶液的pH 大于7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二、填空题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氢___ 离子;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氢氧根__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例如:(写化学方程式)
__HCl_+_NaOH_=_NaCl_+__H2O___ 。
2、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盛有白色颗粒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其理由是__有吸水性____,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___CaO_+_H20__=__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1) 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2_____种。(2)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_____________。
(3) 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
液,还要经过_过滤______操
作。
4、有4瓶无色溶液A 、B 、C 、
D ,分别是盐酸、硝酸、氢氧
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
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
示:(填化学式)
A_Ba(OH)2_B _HNO3_C_HCl ____D_NaOH _______。
5、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 ,写出氢氧化铯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CsOH_+_HCl_=__CsCl__+__H2O__________
6、小明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试剂A ,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 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出A 、B ①③ ②⑥
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浓氨水
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进行实验,就能确定B 的成分,则该试剂可能是(填序号) ① 。①Na 2CO 3溶液 ②BaCl 2溶液 ③铁钉 ④NaCl 溶液
解析:浓盐酸与浓氨水有挥发性. 而浓盐酸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浓氨水碱性可使酚酞变红. 检验浓盐酸可用Na 2CO 3溶液, 有气体产生.
7、2004年5月25日我市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
(1)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_
__1. 溶解度大, 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2. 熔点为271℃.
(2) 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_溶解食盐, 加入盐酸, 若产生红棕色气体, 则含有亚硝酸钠, 否则无. _
8、碳酸岩等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侵蚀,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Ca(HCO3) 2],日久产生“水滴石穿”的现象,形成溶洞。写出溶洞形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aCO3+CO2+H2O=_Ca(HCO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 4、NaCl 、AgCl 、Na 2SO 4、Na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
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Na 2SO 4、Na 2CO 3__,可能含有_NaCl ___,一定没有_CuSO 4, AgCl 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 、Cu 放入AgNO 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Fe(NO3) 3_______,没有_AgNO 3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Fe, Cu, Ag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Fe(NO3) 3______。
11、实验室里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H2SO4 CuO H2SO4 Fe
(1)Fe ----> H2 ---> Cu;(2)CuO ----> CuSO4 ---> Cu。
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2)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
1. 节约能源___2.操作简便 .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C )
A 、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 、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 、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 、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A 、硝酸钠 B 、氢氧化钾 C 、氢氧化铁 D 、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 气体或沉淀的反应, 而A 中的Na 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 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 )
A 、固体碳酸钠 B 、食醋 C 、白酒 D 、白糖
3. 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 食醋显酸性, 白酒, 白糖均显中性, 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 3,化肥硝酸钾是( A )
A 、复合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B )
A 、铁屑 B 、氯化钡 C 、硝酸银 D 、氢氧化钾
5. 解析:除去硫酸钠, 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 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 中氯化钡不与氯化钠反应, 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 可过滤去除, 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
A 、Na 2CO 3·10H 2O B 、CuSO 4 C 、浓硫酸 D 、NaCl 固体
6, 解析:A 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 质量减少. 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 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 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 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 、K 2SO 4、HNO 3、BaCl 2 B 、BaCl 2、Na 2CO 3、HCl (过量)
C 、CaCl 2、KOH 、Na 2CO 3 D 、CuSO 4、FeCl 3、NaOH
7. 解析:A 产生白色沉淀BaSO 4不溶于酸. B产生的白色沉淀 BaCO 3在过量HCl 中溶解, 沉淀消失, 溶液变无色透明.C 产生白色沉淀CaCO 3, D 中CuSO4 与NaOH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 FeCl3 与NaOH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 )
A 、氯化铜 B 、氯化铁 C 、硝酸镁 D 、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 )
A 、NaCl 、NaOH B 、NaCl 、HCl 、NaOH
C 、NaCl 、H 2SO 4 D 、NaCl 、NaOH 、Na 2SO 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 溶液中共存的是( A )
A.BaCl 2,KNO 3,KCl B. NaCl,CuSO4,HCl
C.Na 2CO 3,NH 4Cl,CaCl 2 D. CaO,CO2,HNO 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 ,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 ,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
12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 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 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两滴酚酞试液 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 是( B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D )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4、苯甲酸(C 6H 5COOH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B )
A. 苯甲酸溶液的pH 小于7 B. 苯甲酸溶液的pH 大于7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二、填空题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氢___ 离子;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氢氧根__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例如:(写化学方程式)
__HCl_+_NaOH_=_NaCl_+__H2O___ 。
2、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盛有白色颗粒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其理由是__有吸水性____,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___CaO_+_H20__=__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1) 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2_____种。(2)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_____________。
(3) 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
液,还要经过_过滤______操
作。
4、有4瓶无色溶液A 、B 、C 、
D ,分别是盐酸、硝酸、氢氧
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
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
示:(填化学式)
A_Ba(OH)2_B _HNO3_C_HCl ____D_NaOH _______。
5、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 ,写出氢氧化铯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CsOH_+_HCl_=__CsCl__+__H2O__________
6、小明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试剂A ,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 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出A 、B ①③ ②⑥
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浓氨水
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进行实验,就能确定B 的成分,则该试剂可能是(填序号) ① 。①Na 2CO 3溶液 ②BaCl 2溶液 ③铁钉 ④NaCl 溶液
解析:浓盐酸与浓氨水有挥发性. 而浓盐酸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浓氨水碱性可使酚酞变红. 检验浓盐酸可用Na 2CO 3溶液, 有气体产生.
7、2004年5月25日我市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
(1)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_
__1. 溶解度大, 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2. 熔点为271℃.
(2) 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_溶解食盐, 加入盐酸, 若产生红棕色气体, 则含有亚硝酸钠, 否则无. _
8、碳酸岩等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侵蚀,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Ca(HCO3) 2],日久产生“水滴石穿”的现象,形成溶洞。写出溶洞形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aCO3+CO2+H2O=_Ca(HCO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 4、NaCl 、AgCl 、Na 2SO 4、Na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
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Na 2SO 4、Na 2CO 3__,可能含有_NaCl ___,一定没有_CuSO 4, AgCl 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 、Cu 放入AgNO 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Fe(NO3) 3_______,没有_AgNO 3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Fe, Cu, Ag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Fe(NO3) 3______。
11、实验室里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H2SO4 CuO H2SO4 Fe
(1)Fe ----> H2 ---> Cu;(2)CuO ----> CuSO4 ---> Cu。
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2)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
1. 节约能源___2.操作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