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的动态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一、引言   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算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1990年6月,欧盟委员会(CEC)颁发的《城市环境绿皮书》较为系统地提出城市紧凑发展与改善城市环境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紧凑型城市”的概念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主要是集中在某一个省会或单个城市内的紧凑城市理论的介绍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上的实证研究和紧凑度定量测度等专题性研究,而对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测算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   二、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选取在华北铁路枢纽上的北京、石家庄,华中铁路枢纽上的武汉、株洲、长沙、郑州、商丘,华东铁路枢纽上的上海、南京、徐州,华南铁路枢纽上的广州,西北铁路枢纽上的西安、兰州与西南铁路枢纽上的成都、重庆、贵阳这16个主要铁路干线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构建的中国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动态评价体系,15个二级指标及其初始数据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部分比较数据来源于各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指标体系中的人口紧凑度是根据GDP密度指数、从业人员密度指数、市区人口密度以及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原始数据计算而得出;形态紧凑度是依据(P:城市建成区周长,运用矢量化方法计算出利用谷歌地球和ARCGIS9. 0获得的建成区地图数据;A:城市建成区面积)计算得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复合指标法来构建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算进行评价与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   铁路枢纽城市的紧凑度指在铁路枢纽发展的过程中,伴随铁路综合设施建设而形成发展的具有包含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交通、城市人口数量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在空间上的紧凑程度或是集聚水平。城市形态、人口密度、土地结构等要素是城市紧凑度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铁路枢纽城市的重要体现。   2、权重确定   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通过计算指标的熵值,根据指标的离散程度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估来确定指标权重,指数的离散程度越大,权重越大。利用熵值法对城市综合紧凑度进行测算。   (1) 建立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2)数据标准化处理。   (3)计算评价体系的熵值。   (4)计算评价指标系数的差异。   (5)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   (6)计算样本的评价值。   三、结果分析   (一)紧凑度的城市区域分析   将16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按区域划分可分为华南铁路枢纽、华北铁路枢纽、华东铁路枢纽、华中铁路枢纽、西南铁路枢、西北铁路枢纽。   城市综合紧凑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东、华中、西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南、西南;经济紧凑度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形态紧凑度呈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西北;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东;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中;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西南;交通紧凑度呈现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中、华东、西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西南;人口紧凑度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西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中、华东、西南。   (二)紧凑度的城市分类分析   跟据计算城市紧凑度平均值及其综合值的基础上,可将这16个城市分为紧凑城市、较紧凑城市、不紧凑城市。   1、紧凑型城市:广州、上海、石家庄。   2、较紧凑型城市:北京、南京、长沙、成都、株洲、郑州、徐州、商丘、西安。   3、不紧凑型城市:武汉、重庆、贵阳、兰州。   全国16个铁路枢纽城市的城市紧凑度整体水平不高,均低于0.8;所研究的16个城市中,18.75%的城市属于紧凑型城市,25%的城市属于不紧凑型城市;重庆的城市紧凑度数值最低,上海的城市紧凑度数值最高,二者之间的综合数值相差0.4分;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大型城市里除了兰州、武汉、贵阳和重庆均属于紧凑城市和较为紧凑型城市;其中唯一的中等城市株洲是属于较紧凑型城市。   四、结论   紧凑城市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国家16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紧凑程度的城市人口、经济、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测度和原因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从城市综合紧凑度来看,整体而言是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变化的。根据其一级指标权重变化,反映城市紧凑度主要受经济、交通等有形物质的 “密度”影响为主,即主要受城市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从城市规模来看,巨大型城市的城市紧凑度则是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变化;特大城市的城市紧凑度主要是呈现上升趋势;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城市紧凑度则又主要是呈下降趋势变化。主要原因是受相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就全国主要铁路枢纽城市而言,城市紧凑度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受城市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在我国“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背景下,我国铁路枢纽城市的建设应该以区域城市“紧凑”发展作为出发点,铁路枢纽城市的建设要注重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均衡发展,合理化区域空间的城市结构。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一、引言   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算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1990年6月,欧盟委员会(CEC)颁发的《城市环境绿皮书》较为系统地提出城市紧凑发展与改善城市环境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紧凑型城市”的概念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主要是集中在某一个省会或单个城市内的紧凑城市理论的介绍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上的实证研究和紧凑度定量测度等专题性研究,而对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测算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   二、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选取在华北铁路枢纽上的北京、石家庄,华中铁路枢纽上的武汉、株洲、长沙、郑州、商丘,华东铁路枢纽上的上海、南京、徐州,华南铁路枢纽上的广州,西北铁路枢纽上的西安、兰州与西南铁路枢纽上的成都、重庆、贵阳这16个主要铁路干线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构建的中国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动态评价体系,15个二级指标及其初始数据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部分比较数据来源于各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指标体系中的人口紧凑度是根据GDP密度指数、从业人员密度指数、市区人口密度以及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原始数据计算而得出;形态紧凑度是依据(P:城市建成区周长,运用矢量化方法计算出利用谷歌地球和ARCGIS9. 0获得的建成区地图数据;A:城市建成区面积)计算得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复合指标法来构建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算进行评价与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   铁路枢纽城市的紧凑度指在铁路枢纽发展的过程中,伴随铁路综合设施建设而形成发展的具有包含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交通、城市人口数量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在空间上的紧凑程度或是集聚水平。城市形态、人口密度、土地结构等要素是城市紧凑度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铁路枢纽城市的重要体现。   2、权重确定   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通过计算指标的熵值,根据指标的离散程度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估来确定指标权重,指数的离散程度越大,权重越大。利用熵值法对城市综合紧凑度进行测算。   (1) 建立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2)数据标准化处理。   (3)计算评价体系的熵值。   (4)计算评价指标系数的差异。   (5)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   (6)计算样本的评价值。   三、结果分析   (一)紧凑度的城市区域分析   将16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按区域划分可分为华南铁路枢纽、华北铁路枢纽、华东铁路枢纽、华中铁路枢纽、西南铁路枢、西北铁路枢纽。   城市综合紧凑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东、华中、西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南、西南;经济紧凑度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形态紧凑度呈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西北;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东;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中;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西南;交通紧凑度呈现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中、华东、西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西南;人口紧凑度呈上升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南、西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的铁路枢纽有华北、华中、华东、西南。   (二)紧凑度的城市分类分析   跟据计算城市紧凑度平均值及其综合值的基础上,可将这16个城市分为紧凑城市、较紧凑城市、不紧凑城市。   1、紧凑型城市:广州、上海、石家庄。   2、较紧凑型城市:北京、南京、长沙、成都、株洲、郑州、徐州、商丘、西安。   3、不紧凑型城市:武汉、重庆、贵阳、兰州。   全国16个铁路枢纽城市的城市紧凑度整体水平不高,均低于0.8;所研究的16个城市中,18.75%的城市属于紧凑型城市,25%的城市属于不紧凑型城市;重庆的城市紧凑度数值最低,上海的城市紧凑度数值最高,二者之间的综合数值相差0.4分;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大型城市里除了兰州、武汉、贵阳和重庆均属于紧凑城市和较为紧凑型城市;其中唯一的中等城市株洲是属于较紧凑型城市。   四、结论   紧凑城市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国家16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紧凑程度的城市人口、经济、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测度和原因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从城市综合紧凑度来看,整体而言是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变化的。根据其一级指标权重变化,反映城市紧凑度主要受经济、交通等有形物质的 “密度”影响为主,即主要受城市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从城市规模来看,巨大型城市的城市紧凑度则是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变化;特大城市的城市紧凑度主要是呈现上升趋势;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城市紧凑度则又主要是呈下降趋势变化。主要原因是受相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就全国主要铁路枢纽城市而言,城市紧凑度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受城市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在我国“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背景下,我国铁路枢纽城市的建设应该以区域城市“紧凑”发展作为出发点,铁路枢纽城市的建设要注重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均衡发展,合理化区域空间的城市结构。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相关内容

  • 地理知识点归纳
  • 京沪高速铁路将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有何好处? 答: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对其他交通路线的影响. 简述铁路实施大提速的重大意义. :-x答: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提高铁路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飞机场一般选择在公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输方便的地方 ...

  • 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 3.大纲 一.总则  概念(广义.狭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原则.国家政策文件  系统(交通工具).层级关系.城市规模与系统选择  各层次规划中关于公交规划的内容要求  相关概念与指标(公交都市.枢纽城市.公交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1.1 公共交通概念: 1.1.1 公共交通,英文 ...

  • 铁路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相关问题分析
  • QUYUJIAOTONG 铁路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相关问题分析 □ 周天星 44 1.交通枢纽一体化已成为趋势 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对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整合,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解决出行换乘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设施应实现一体化布置.大型综合交 ...

  •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
  • 必修一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概念: ,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 体系统 天体系统 级别:总星系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安全的宇 ...

  • 上海市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书本知识点汇总 上海市高一地理会考书本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

  • 201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
  • [高频考点1]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 ...

  •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 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 ...

  • 交通规划原理第一章
  • 2013-3-5 教学目的 交通规划原理 Traffic Planning 授课教师:吴戈 办公地点:行政楼420号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规划 过程,学习交通规划的体系方法与技能, 重点掌握交通需求分析的四阶段法的基础 知识与理论. 2 教学目标 ...

  •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 第二章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一.交通枢纽概述 交通枢纽: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基地和交通运输网络中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场所,交通枢纽是提高客货运输速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