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椭圆练习题

4. (2010·全国新课标)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

2

y b

22

=1 (0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F 2|,|AB |,|BF 2|成等差数列. (1)求|AB |;

(2)若直线l 的斜率为1, 求b 的值.

解:(1)由椭圆定义知|AF 2|+|AB |+|BF 2|=4,

又2|AB |=|AF2|+|BF2|,得|AB |=(2)l 的方程为y=x+c,

其中c =设A (x 1,y 1) ,B (x 2,y 2) ,

⎧y =x +c ,

⎪2则A 、B 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 y 2

⎪x +2=1,

b ⎩

43

.

化简得(1+b)x +2cx+1-2b=0. 则x 1+x 2=

-2c 1+b

2

222

, x 1x 2=

1-2b 1+b

2

2

.

因为直线AB 的斜率为1, 所以|AB

|=即

43=

|x 2-x 1|,

|x 2-x 1|.

2

98

=(x 1+x 2)-4x 1x 2=

2

4(1-b )

(1+b )

2

2

-

4(1-2b 1+b

2

2

)

2

=

8b

42

2

(1+b )

,

解得b =

2

3、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左右焦点F 1、F 2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Ⅰ) 求椭圆C 的方程;

(Ⅱ) 过点F 2作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 求直线MF 1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解:(Ⅰ) 设椭圆C 的方程为

x a

22

3

.

+

y b

22

=1(a >b >0) ……1 分

⎧a =2c ⎪

由⎨a -c =3⇒a =23, c =⎪222a =b +c ⎩

3, b =3. ……4 分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x

2

12

+

y

2

9

1 =1. ……○ ……5 分

(Ⅱ) F 1(-3, 0) 、F 2(3, 0) ,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AB 的中点为F 2,直线MF 1的斜率k =0;……6 分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m ,直线AB 的方程为

y =m (x -

2 3) ,……○

……7 分

22221○2联立消去y 并整理得:(3+4m ) x -83m x +12m -36=0 由○

设M (x 0, y 0) ,则x 0=

43m 3+4m

22

, y 0=m (x 0-

3) =

-33m 3+4m

2

……10分

当m =0时,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直线MF 1的斜率k =0; ……11 分 当m ≠0时,k =

y 0x 0+

183

68

68

3

=

-3m 8m +3

2

|k |=

3|m |8m +3

2

=

|m |+

1|m |

≤2

183|m |⋅

1|m |

=

68

∴-≤k ≤且k ≠0. ……13 分

综上所述,直线MF 1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20.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

(a>b>0), 点P (

,

68

,

68

].

)在椭圆上。

(I )求椭圆的离心率。

(II )设A 为椭圆的右顶点,O 为坐标原点,若Q 在椭圆上且满足|AQ|=|AO|求直线OQ 的斜率的值。

21.

【2012高考江苏19】(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

x a

22

+

y b

22

=1(a >b >0) 的

⎛e 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 ,0) ,F 2(c ,0) .已知(1,

都在椭圆上,其中e 为椭圆的e ) 和 2⎝⎭

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A , B 是椭圆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 1与直线BF 2平行,AF 2与BF 1交于点P .

(i

)若AF 1-BF 2=

2

,求直线AF 1的斜率;

(ii )求证:PF 1+PF 2是定值.

【答案】解:(1)由题设知,a 2=b 2+c 2,e =

c a

,由点(1,e ) 在椭圆上,得

1a

22

+

e b

22

=1⇒

1a

2

+

c

2

22

a b

=1⇒b +c =a b ⇒a =a b ⇒b =1

22222222

∴c 2=a 2-1。

⎛e 由点 在椭圆上,得

2⎝⎭

e a

22

+

⎝2⎭b

2

2

24

=1⇒

c a

⎛ ⎝2⎭+

1

2

2

=1⇒

a -1a

4

+

34

=1⇒a -4a +4=0⇒a =2

422

∴椭圆的方程为

x

2

2

+y =1。

2

(2)由(1)得F 1(-1,0) ,F 2(1,0) ,又∵AF 1∥BF 2, ∴设

AF 1

、BF 2

的方程分别为

my =x +1,my =x -1

A (x 1,y 1),B (x 2,y 2),y 1>0,y 2>0。

⎧x 12

2

+y 1=1⎪22

⇒m +2y 1-2m y 1-1=0⇒y 1= ∴⎨2。 m +2⎪m y =x +1

⎩11

(

)

AF 1

2

m +2

=

m +1)+2

m +

2

2

。①

同理,BF 2=

m +1)-m +2

2

。②

(i )由①②得,AF 1-

BF 2=

m +

2

m +2

2

得m 2=2。

∵注意到

m >0,∴m 。 ∴直线AF 1

的斜率为

1m =

2

PB PF 1

BF 2AF 1

(ii )证明:∵

AF 1

∥BF 2

,∴

=

,即

PB PF 1

+1=

BF 2AF

+1⇒

1

PB +PF PF

1=1

BF +AF 2

AF

1

1

∴PF 1=

AF 1AF 1+BF 2

BF 1。

由点B

在椭圆上知,BF 1+BF 2=

,∴PF 1=

AF 1AF 1+BF 2

(BF 2。

)

同理。PF 2=

∴PF 1+PF 2=

AF 1AF 1+BF 2

BF 2AF 1+BF 2

(AF 1。

)

(

BF 2+

)

BF 2AF 1+BF 2

(

AF 1=)

2AF BF 2AF 1+BF 2

由①②得,AF 1+BF =

∴P F 1+P F 22

m +1m +2

2

2

),

AF BF =

m +1m +2

2

2

∴PF 1+PF 2是定值。

22. 【2012高考安徽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F 1, F 2分别是椭圆C :

x a

22

+

y b

22

=1(a >b >)

的左、右焦点,A 是椭圆C 的顶点,B 是直线AF 2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F 1A F 2=60°.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已知△A F 1B 的面积为403,求a, b 的值.

【解析】

25. 【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椭圆M :

x a

22

+

y b

22

=1(a >b >

0) 2

,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

形ABCD 的面积为

8.

(Ⅰ) 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 :y =x +m (m ∈R ) 与椭圆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 Q , l 与矩形ABCD 有两个

不同的交点S , T . 求

c a

2

|P Q ||ST |

2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 的值.

2

【答案】(21)

(I)e =

=⇒

a -b a

2

=

34

……①

矩形ABCD 面积为8,即2a ⋅2b =8……② 由①②解得:a =2, b =1, ∴椭圆M 的标准方程是

x

2

4

+y =1.

2

⎧x 2+4y 2=4, 22(II)⎨⇒5x +8m x +4m -4=0, ⎩y =x +m ,

设P (x 1, y 1), Q (x 2, y 2) ,则x 1+x 2=-m , x 1x 2=

5

84m -4

5

2

由∆=64m 2-20(4m 2-4) >

0得m

.

|PQ |=

.

当l 过A 点时,m =1,当l 过C 点时,m =-1.

①当m

1时,有S (-m -1, -1), T (2,2+m ),|ST |=

|PQ ||ST |

=+m ) ,

|P Q ||ST

|

其中t =m +3,由此知当=

t

134

,即t =

43

, m =-53

53

∈(-1) 时,|P Q ||ST

|

.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

1时,|ST |=

|P Q ||ST

|

|PQ ||ST |

时,

.

=,

由此知,当m =0时,

53

|P Q ||ST

|

.

22

综上可知,当m =±和0时,.

1. 【2012高考新课标文4】设F 1F 2是椭圆E :线x =

3a 2

x a

22

+

y b

=1(a >b >0) 的左、右焦点,P 为直

上一点,∆F 2PF 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

12

(A ) (B )

23

(C )

34

(D )

45

【答案】C

【解析】因为∆F 2PF 1是底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则有

F 2F 1=

F 2P

,

2

,因为

=30,所以F 2D =

∠PF 1F 2=30

3a 2

,所以

12

⨯2c =c ,

∠PF 2D =60, ∠DPF

12

PF 2=

12

F 1F 2,即

-c =

所以

3a 2

=2c ,即

c a

=

34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e =

34

,选C.

25. 【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椭圆M :

x a

22

+

y b

22

=1(a >b >

0) 2

,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

形ABCD 的面积为

8.

(Ⅰ) 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 :y =x +m (m ∈R ) 与椭圆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 Q , l 与矩形ABCD 有两个

不同的交点S , T . 求

c a

2

|P Q ||ST |

2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 的值.

2

【答案】(21)

(I)e =

=⇒

a -b a

2

=

34

……①

矩形ABCD 面积为8,即2a ⋅2b =8……② 由①②解得:a =2, b =1, ∴椭圆M 的标准方程是

x

2

4

+y =1.

2

⎧x 2+4y 2=4, 22(II)⎨⇒5x +8m x +4m -4=0, ⎩y =x +m ,

设P (x 1, y 1), Q (x 2, y 2) ,则x 1+x 2=-m , x 1x 2=

5

84m -4

5

2

由∆=64m 2-20(4m 2-4) >

0得m

.

|PQ |=

.

当l 过A 点时,m =1,当l 过C 点时,m =-1.

①当m

1时,有S (-m -1, -1), T (2,2+m ),|ST |=

|PQ ||ST |

=+m ) ,

|P Q ||ST

|

其中t =m +3,由此知当=

t

134

,即t =

43

, m =-53

53

∈(-1) 时,|P Q ||ST

|

.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

|PQ ||ST |

③当-1≤m ≤

1时,|ST |=

由此知,当m =0时,

53|P Q ||ST

|

=,

|P Q ||ST

|

.

综上可知,当m =±和0时,.

30. 【2012高考湖南文21】(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的圆心.

(Ⅰ)求椭圆E 的方程;

12

的椭圆E 的一个焦点为圆C :x 2+y2-4x+2=0

(Ⅱ)设P 是椭圆E 上一点,过P 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相切时,求P 的坐标.

【答案】

12

的直线l 1,l 2. 当直线l 1,l 2都与圆C

【解析】(Ⅰ)由x 2+y 2-4x +2=0,得(x -2) 2+y 2=2. 故圆C的圆心为点

x a

2

22

(2,0), 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

c a

2

+

y b

2

22

=1(a >b >0), 其焦距为2c ,由题设知

2

c =2, e ==

12

, ∴a =2c =4, b =a -c =12. 故椭圆E的方程为:

x

2

16

+

y

12

=1.

(Ⅱ)设点p 的坐标为(x 0, y 0) ,l 1, l 2的斜分率分别为k 1, k 2. 则l 1, l 2的方程分别为

l 1:y -y 0=k 1(x -x ) , l :y -02

y =0

k (x -2

x ) , k 1k 2=且0

12

. 由l 1与圆c :(x -2) +y =2相

2

2

切,得

x =,

即 ⎡-x 0

⎣(2同理可得 ⎡-x 0

⎣(2

2

2

) -⎤2k +1⎦2) -⎤2k ⎦2+

-2(x 20-2(x 20

y 0+k ) 2-y =0y 0+k ) 2-y =0

2

2

20. 0

2

. 2

02

⎤k 2+2(2-x 0) y 0k +y 0从而k 1, k 2是方程⎡(2-x ) -2-2=0的两个实根,于是 0⎣⎦

2

⎧(2-x ) -2≠0, 0⎪

⎨ ① 22

⎤∆=8⎡⎪⎣(2-x 0) +y 0-2⎦>0, ⎩

且k 1k 2=

y 0-2(2-x 2) -2

2

2

=2.

22

⎧x 0y 0

+=1, ⎪

10⎪16122

由⎨得解得或x =. 5x -8x -36=0. x =2, 00002

5y -210⎪=2

⎪⎩(2-x 0) -22

由x 0=-2得y 0=±3; 由x 0=

185

得y 0=±

5185

它们满足①式,故点P的坐标为

(-2, 3) ,或(-2, -

3) ,或(

185

5

,或(, -

5

.

31. 【2012高考湖北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 是单位圆x 2+y2=1上任意一点,l 是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D 是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点M 在直线l 上,且满足当点A 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 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方程,判断曲线C 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其焦点坐标。

(2)过原点斜率为K 的直线交曲线C 于P ,Q 两点,其中P 在第一象限,且它在y 轴上的射影为点N ,直线QN 交曲线C 于另一点H ,是否存在m, 使得对任意的K>0,都有PQ ⊥PH ?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答案】

33. 【2012高考辽宁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222

如图,动圆C 1:x +y =t ,1

与椭圆C 2:

x

2

9

+y =1相交于A ,B ,C ,D 四点,点A 1, A 2分别为C 2的左,右顶点。

2

(Ⅰ) 当t 为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其最大面积; (Ⅱ) 求直线AA 1与直线A 2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35. 【2012高考四川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点M 与两定点A (-1, 0) 、B (1,0) 构成∆M A B ,且直线M A 、M B 的斜率之积

y

M

为4,设动点M 的轨迹为C 。(Ⅰ)求轨迹C 的方程;

x

(Ⅱ)设直线y =x +m (m >0) 与y 轴交于点P ,与轨迹C 相交于点Q 、R ,且

|PQ |

|PR ||PQ |

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

36. 【2012高考重庆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 ,长轴在x 轴上,上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 F 2 ,线段OF 1, OF 2 的中点分别为B 1, B 2 ,且△A B 1B 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

角形。(Ⅰ)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Ⅱ)过B 1 作直线交椭圆于P , Q ,

PB 2⊥Q B 2,求△P B 2Q 的面积

【答案】(Ⅰ)

x

2

20

+

y

2

4

=1

(Ⅱ)

9

37.

【2012高考陕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x

2

已知椭圆C 1:

4

+y =1,椭圆C 2以C 1的长轴为短轴,且与C 1有相同的离心率。

2

(1)求椭圆C 2的方程;

(2)设O 为坐标原点,点A ,B 分别在椭圆C 1和C 2上,OB =2OA ,求直线AB 的方程。

【答案】

4. (2010·全国新课标)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

2

y b

22

=1 (0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F 2|,|AB |,|BF 2|成等差数列. (1)求|AB |;

(2)若直线l 的斜率为1, 求b 的值.

解:(1)由椭圆定义知|AF 2|+|AB |+|BF 2|=4,

又2|AB |=|AF2|+|BF2|,得|AB |=(2)l 的方程为y=x+c,

其中c =设A (x 1,y 1) ,B (x 2,y 2) ,

⎧y =x +c ,

⎪2则A 、B 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 y 2

⎪x +2=1,

b ⎩

43

.

化简得(1+b)x +2cx+1-2b=0. 则x 1+x 2=

-2c 1+b

2

222

, x 1x 2=

1-2b 1+b

2

2

.

因为直线AB 的斜率为1, 所以|AB

|=即

43=

|x 2-x 1|,

|x 2-x 1|.

2

98

=(x 1+x 2)-4x 1x 2=

2

4(1-b )

(1+b )

2

2

-

4(1-2b 1+b

2

2

)

2

=

8b

42

2

(1+b )

,

解得b =

2

3、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左右焦点F 1、F 2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Ⅰ) 求椭圆C 的方程;

(Ⅱ) 过点F 2作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 求直线MF 1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解:(Ⅰ) 设椭圆C 的方程为

x a

22

3

.

+

y b

22

=1(a >b >0) ……1 分

⎧a =2c ⎪

由⎨a -c =3⇒a =23, c =⎪222a =b +c ⎩

3, b =3. ……4 分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x

2

12

+

y

2

9

1 =1. ……○ ……5 分

(Ⅱ) F 1(-3, 0) 、F 2(3, 0) ,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AB 的中点为F 2,直线MF 1的斜率k =0;……6 分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m ,直线AB 的方程为

y =m (x -

2 3) ,……○

……7 分

22221○2联立消去y 并整理得:(3+4m ) x -83m x +12m -36=0 由○

设M (x 0, y 0) ,则x 0=

43m 3+4m

22

, y 0=m (x 0-

3) =

-33m 3+4m

2

……10分

当m =0时,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直线MF 1的斜率k =0; ……11 分 当m ≠0时,k =

y 0x 0+

183

68

68

3

=

-3m 8m +3

2

|k |=

3|m |8m +3

2

=

|m |+

1|m |

≤2

183|m |⋅

1|m |

=

68

∴-≤k ≤且k ≠0. ……13 分

综上所述,直线MF 1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20.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

(a>b>0), 点P (

,

68

,

68

].

)在椭圆上。

(I )求椭圆的离心率。

(II )设A 为椭圆的右顶点,O 为坐标原点,若Q 在椭圆上且满足|AQ|=|AO|求直线OQ 的斜率的值。

21.

【2012高考江苏19】(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

x a

22

+

y b

22

=1(a >b >0) 的

⎛e 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 ,0) ,F 2(c ,0) .已知(1,

都在椭圆上,其中e 为椭圆的e ) 和 2⎝⎭

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A , B 是椭圆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 1与直线BF 2平行,AF 2与BF 1交于点P .

(i

)若AF 1-BF 2=

2

,求直线AF 1的斜率;

(ii )求证:PF 1+PF 2是定值.

【答案】解:(1)由题设知,a 2=b 2+c 2,e =

c a

,由点(1,e ) 在椭圆上,得

1a

22

+

e b

22

=1⇒

1a

2

+

c

2

22

a b

=1⇒b +c =a b ⇒a =a b ⇒b =1

22222222

∴c 2=a 2-1。

⎛e 由点 在椭圆上,得

2⎝⎭

e a

22

+

⎝2⎭b

2

2

24

=1⇒

c a

⎛ ⎝2⎭+

1

2

2

=1⇒

a -1a

4

+

34

=1⇒a -4a +4=0⇒a =2

422

∴椭圆的方程为

x

2

2

+y =1。

2

(2)由(1)得F 1(-1,0) ,F 2(1,0) ,又∵AF 1∥BF 2, ∴设

AF 1

、BF 2

的方程分别为

my =x +1,my =x -1

A (x 1,y 1),B (x 2,y 2),y 1>0,y 2>0。

⎧x 12

2

+y 1=1⎪22

⇒m +2y 1-2m y 1-1=0⇒y 1= ∴⎨2。 m +2⎪m y =x +1

⎩11

(

)

AF 1

2

m +2

=

m +1)+2

m +

2

2

。①

同理,BF 2=

m +1)-m +2

2

。②

(i )由①②得,AF 1-

BF 2=

m +

2

m +2

2

得m 2=2。

∵注意到

m >0,∴m 。 ∴直线AF 1

的斜率为

1m =

2

PB PF 1

BF 2AF 1

(ii )证明:∵

AF 1

∥BF 2

,∴

=

,即

PB PF 1

+1=

BF 2AF

+1⇒

1

PB +PF PF

1=1

BF +AF 2

AF

1

1

∴PF 1=

AF 1AF 1+BF 2

BF 1。

由点B

在椭圆上知,BF 1+BF 2=

,∴PF 1=

AF 1AF 1+BF 2

(BF 2。

)

同理。PF 2=

∴PF 1+PF 2=

AF 1AF 1+BF 2

BF 2AF 1+BF 2

(AF 1。

)

(

BF 2+

)

BF 2AF 1+BF 2

(

AF 1=)

2AF BF 2AF 1+BF 2

由①②得,AF 1+BF =

∴P F 1+P F 22

m +1m +2

2

2

),

AF BF =

m +1m +2

2

2

∴PF 1+PF 2是定值。

22. 【2012高考安徽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F 1, F 2分别是椭圆C :

x a

22

+

y b

22

=1(a >b >)

的左、右焦点,A 是椭圆C 的顶点,B 是直线AF 2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F 1A F 2=60°.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已知△A F 1B 的面积为403,求a, b 的值.

【解析】

25. 【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椭圆M :

x a

22

+

y b

22

=1(a >b >

0) 2

,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

形ABCD 的面积为

8.

(Ⅰ) 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 :y =x +m (m ∈R ) 与椭圆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 Q , l 与矩形ABCD 有两个

不同的交点S , T . 求

c a

2

|P Q ||ST |

2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 的值.

2

【答案】(21)

(I)e =

=⇒

a -b a

2

=

34

……①

矩形ABCD 面积为8,即2a ⋅2b =8……② 由①②解得:a =2, b =1, ∴椭圆M 的标准方程是

x

2

4

+y =1.

2

⎧x 2+4y 2=4, 22(II)⎨⇒5x +8m x +4m -4=0, ⎩y =x +m ,

设P (x 1, y 1), Q (x 2, y 2) ,则x 1+x 2=-m , x 1x 2=

5

84m -4

5

2

由∆=64m 2-20(4m 2-4) >

0得m

.

|PQ |=

.

当l 过A 点时,m =1,当l 过C 点时,m =-1.

①当m

1时,有S (-m -1, -1), T (2,2+m ),|ST |=

|PQ ||ST |

=+m ) ,

|P Q ||ST

|

其中t =m +3,由此知当=

t

134

,即t =

43

, m =-53

53

∈(-1) 时,|P Q ||ST

|

.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

1时,|ST |=

|P Q ||ST

|

|PQ ||ST |

时,

.

=,

由此知,当m =0时,

53

|P Q ||ST

|

.

22

综上可知,当m =±和0时,.

1. 【2012高考新课标文4】设F 1F 2是椭圆E :线x =

3a 2

x a

22

+

y b

=1(a >b >0) 的左、右焦点,P 为直

上一点,∆F 2PF 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

12

(A ) (B )

23

(C )

34

(D )

45

【答案】C

【解析】因为∆F 2PF 1是底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则有

F 2F 1=

F 2P

,

2

,因为

=30,所以F 2D =

∠PF 1F 2=30

3a 2

,所以

12

⨯2c =c ,

∠PF 2D =60, ∠DPF

12

PF 2=

12

F 1F 2,即

-c =

所以

3a 2

=2c ,即

c a

=

34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e =

34

,选C.

25. 【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椭圆M :

x a

22

+

y b

22

=1(a >b >

0) 2

,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

形ABCD 的面积为

8.

(Ⅰ) 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 :y =x +m (m ∈R ) 与椭圆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 Q , l 与矩形ABCD 有两个

不同的交点S , T . 求

c a

2

|P Q ||ST |

2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 的值.

2

【答案】(21)

(I)e =

=⇒

a -b a

2

=

34

……①

矩形ABCD 面积为8,即2a ⋅2b =8……② 由①②解得:a =2, b =1, ∴椭圆M 的标准方程是

x

2

4

+y =1.

2

⎧x 2+4y 2=4, 22(II)⎨⇒5x +8m x +4m -4=0, ⎩y =x +m ,

设P (x 1, y 1), Q (x 2, y 2) ,则x 1+x 2=-m , x 1x 2=

5

84m -4

5

2

由∆=64m 2-20(4m 2-4) >

0得m

.

|PQ |=

.

当l 过A 点时,m =1,当l 过C 点时,m =-1.

①当m

1时,有S (-m -1, -1), T (2,2+m ),|ST |=

|PQ ||ST |

=+m ) ,

|P Q ||ST

|

其中t =m +3,由此知当=

t

134

,即t =

43

, m =-53

53

∈(-1) 时,|P Q ||ST

|

.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

|PQ ||ST |

③当-1≤m ≤

1时,|ST |=

由此知,当m =0时,

53|P Q ||ST

|

=,

|P Q ||ST

|

.

综上可知,当m =±和0时,.

30. 【2012高考湖南文21】(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的圆心.

(Ⅰ)求椭圆E 的方程;

12

的椭圆E 的一个焦点为圆C :x 2+y2-4x+2=0

(Ⅱ)设P 是椭圆E 上一点,过P 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相切时,求P 的坐标.

【答案】

12

的直线l 1,l 2. 当直线l 1,l 2都与圆C

【解析】(Ⅰ)由x 2+y 2-4x +2=0,得(x -2) 2+y 2=2. 故圆C的圆心为点

x a

2

22

(2,0), 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

c a

2

+

y b

2

22

=1(a >b >0), 其焦距为2c ,由题设知

2

c =2, e ==

12

, ∴a =2c =4, b =a -c =12. 故椭圆E的方程为:

x

2

16

+

y

12

=1.

(Ⅱ)设点p 的坐标为(x 0, y 0) ,l 1, l 2的斜分率分别为k 1, k 2. 则l 1, l 2的方程分别为

l 1:y -y 0=k 1(x -x ) , l :y -02

y =0

k (x -2

x ) , k 1k 2=且0

12

. 由l 1与圆c :(x -2) +y =2相

2

2

切,得

x =,

即 ⎡-x 0

⎣(2同理可得 ⎡-x 0

⎣(2

2

2

) -⎤2k +1⎦2) -⎤2k ⎦2+

-2(x 20-2(x 20

y 0+k ) 2-y =0y 0+k ) 2-y =0

2

2

20. 0

2

. 2

02

⎤k 2+2(2-x 0) y 0k +y 0从而k 1, k 2是方程⎡(2-x ) -2-2=0的两个实根,于是 0⎣⎦

2

⎧(2-x ) -2≠0, 0⎪

⎨ ① 22

⎤∆=8⎡⎪⎣(2-x 0) +y 0-2⎦>0, ⎩

且k 1k 2=

y 0-2(2-x 2) -2

2

2

=2.

22

⎧x 0y 0

+=1, ⎪

10⎪16122

由⎨得解得或x =. 5x -8x -36=0. x =2, 00002

5y -210⎪=2

⎪⎩(2-x 0) -22

由x 0=-2得y 0=±3; 由x 0=

185

得y 0=±

5185

它们满足①式,故点P的坐标为

(-2, 3) ,或(-2, -

3) ,或(

185

5

,或(, -

5

.

31. 【2012高考湖北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 是单位圆x 2+y2=1上任意一点,l 是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D 是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点M 在直线l 上,且满足当点A 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 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方程,判断曲线C 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其焦点坐标。

(2)过原点斜率为K 的直线交曲线C 于P ,Q 两点,其中P 在第一象限,且它在y 轴上的射影为点N ,直线QN 交曲线C 于另一点H ,是否存在m, 使得对任意的K>0,都有PQ ⊥PH ?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答案】

33. 【2012高考辽宁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222

如图,动圆C 1:x +y =t ,1

与椭圆C 2:

x

2

9

+y =1相交于A ,B ,C ,D 四点,点A 1, A 2分别为C 2的左,右顶点。

2

(Ⅰ) 当t 为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其最大面积; (Ⅱ) 求直线AA 1与直线A 2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35. 【2012高考四川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点M 与两定点A (-1, 0) 、B (1,0) 构成∆M A B ,且直线M A 、M B 的斜率之积

y

M

为4,设动点M 的轨迹为C 。(Ⅰ)求轨迹C 的方程;

x

(Ⅱ)设直线y =x +m (m >0) 与y 轴交于点P ,与轨迹C 相交于点Q 、R ,且

|PQ |

|PR ||PQ |

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

36. 【2012高考重庆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 ,长轴在x 轴上,上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 F 2 ,线段OF 1, OF 2 的中点分别为B 1, B 2 ,且△A B 1B 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

角形。(Ⅰ)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Ⅱ)过B 1 作直线交椭圆于P , Q ,

PB 2⊥Q B 2,求△P B 2Q 的面积

【答案】(Ⅰ)

x

2

20

+

y

2

4

=1

(Ⅱ)

9

37.

【2012高考陕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x

2

已知椭圆C 1:

4

+y =1,椭圆C 2以C 1的长轴为短轴,且与C 1有相同的离心率。

2

(1)求椭圆C 2的方程;

(2)设O 为坐标原点,点A ,B 分别在椭圆C 1和C 2上,OB =2OA ,求直线AB 的方程。

【答案】


相关内容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小题练习(带答案答案)
  • 1.(2013年高考陕西卷(文))双曲线x 2y 2 516-9=1的离心率为4 2.(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若抛物线y 2 =2px 的焦点坐标为(1,0)则 p =__2__;准线方程为 ____x=-1_. 3.(2013年高考天津卷(文))已知抛物线y 2 =8x 的准线过双曲线x 2 ...

  • 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这份试题共八道大题,满分120分,第九题附加题10分,不计入总分) 一.(本题满分15分)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每一个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 ...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S]
  • 上海市重点高中讲义汇编 华 二 附 中 [校 本 作 业] 专 题 : 椭 圆 年 级 : 姓 名 : 学 号 : 1:2:3:4:5:6:7:8:9: 解析几何下册----圆锥曲线专题 目录 椭 圆 ············································(第04- ...

  •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练习
  •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练习 1.如图23-1所示,在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墨水瓶演示坚硬物体微小弹性形变的演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 B .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 C .沿椭 ...

  • 例说高中数学类比推理
  • <新课程标准数学科高考考试大纲>在选修1-2中,明确要求"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 类比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根据两个或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进而推得它们在另一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思维的能动反映,它为科学假设和猜 ...

  • 解析几何解题技巧之"垂径定理"
  • 解析几何解题技巧之"垂径定理" 2015年2月25日 意琦行 数海拾贝 我们都知道垂径定理是圆的重要性质,其内容为: 已知圆中有一条非直径的弦,那么这条弦垂直于过其中点的直径. 对于椭圆也有类似的性质,我们称之为椭圆的"垂径定理",描述如下: y 2x 2 已 ...

  • 高考必备圆锥曲线中恒过定点的研究
  • 圆锥曲线专题(一)--恒过定点问题的研究...... 马文政 第一类问题:与垂直有关的过定点问题(斜率之积) x 2y 2 1. 椭圆的方程为2+2=1(a >b >0) ,P (x 0, y 0)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且PA ⊥PB ,AB a b 两点均在椭圆上, c 2x 0c 2 ...

  • 高考数学对称问题讲义
  •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对称问题 一.教学目标:掌握求对称曲线的常用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求对称曲线的常用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 点关于点的对称 点(x,y)关于点(a,b)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a-x,2b-y) 事实上,点关于点的对称的对称中心恰恰是这两点为端点的线 ...

  • 变"掐头去尾烧中段"为"接头续尾烧全鱼"
  • 圆锥曲线重难点的把握 嘉祥县第一中学    吴慧丽    2011年7月23日 07:11 贾勇于11-7-23 08:27推荐圆锥曲线的学习与复习我们要把握住立体几何的特点,"掐头去尾烧中段"为"接头续尾烧全鱼,吴老师说的很形象. 齐龙新于11-7-23 15:54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