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

第二十五课 爬山虎的脚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 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 、 。

3. 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 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

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 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 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 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 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 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 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 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 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 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 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 ,这是嫩叶(画叶) 。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 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 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书设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 巴 拉 贴(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第二十五课 爬山虎的脚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 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 、 。

3. 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 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

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 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 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 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 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 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 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 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 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 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 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 ,这是嫩叶(画叶) 。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 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 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书设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 巴 拉 贴(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相关内容

  • 要求背诵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 人教 四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填空 ●<观潮>:( ),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 ),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 ),人群又( )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 ),( ...

  • 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目录
  • 小语三年级上册目录 三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组 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六组 20 古诗两首 第一组 1 燕子 第六组 21 太阳 22 月球之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古诗两首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

  •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
  •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9分) 一. 读拼音写汉字.(7分) j ìng mì jūn yún huái yí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 ér ān ( ) ( ) ( ) ( ) ( ) ( ) s ōu suǒ zhǎn xīn shèn zhòng z ...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背诵任务
  • 四年级上册背诵默写任务 第一单元 1.<观潮>第三四自然段,背诵,默写,第3页. 默写其中的词语: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越来越大,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白浪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默写其中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 ...

  •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
  • 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出卷人: 吴蓓蕾 检查人:郭晶 A卷 一.基础知识部分(65分) 1.看拼音填汉字.(20分) huái yí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 ér ān ( ) ( ) ( ) ( ) shāng hén ...

  • 阅读四年级语文
  • 一.阅读<邮票是怎样诞生的>,完成以下练习.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出乎意料: . 恍然大悟: . 不依不饶: . 照章办事: .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询问--( ) 邮资--( ) 采纳--(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昂贵--( ) 拒绝--( ) 简单- ...

  •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课文及题目(真题)
  • 小学语文: 1.北大荒的秋天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生字词) 2.哪里的房子最漂亮?(写生字,指导朗读) 3.<我是什么>一年级 要求:学习两个汉字,朗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云,雨,冰雹和学都是由水变成的. 4.<村居>二年级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试 ...

  • 四年级语文培优辅导
  • 四年级语文培优辅导(第一课时) 余老师 一.趣味填空(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 ,天连水尾水连天. 2.绿水本无忧 青山原不老 3.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我最喜欢的课外对联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昨天,阿姨带我去海边捡贝壳. 我们来到海边,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拍打着海岸,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依次安排了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八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每组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