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十年答案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厚度约达20千米。

二、何为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哪些?p386

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三、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p426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原因。如在植物-----兔子------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狼减少。这两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四、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p420 由于物质与能量在食物链中得传递遵循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高营养级的生物为获取足够的能量,就必须扩大取食范围。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p440

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六、为什么自然界食物链通产一般不超过五个环节?

通常一般最多有五个环节,由于物质与能量在沿食物链得传递中,不断地消耗减少,通常从一个环节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中有前面的10%。经过五个环节的传递,物质与能量几乎完全消耗光了。因此,一般难以超过五个环节。

七、种群:生物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2010)p398

八、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5(2002)

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作用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九、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p398 (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4、出生率和死亡率。5、种群增长。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6、种内关系。生物

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4、群落环境。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5、生物群落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群落生物演替 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6、群落的分类。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十、简述或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考了很多次)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十一、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p447)

2002年真题

一、 简述沉积建造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p55)

1、 地槽型建造。主要有海相地层组成,厚度很大,物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

是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岩浆岩和火山岩碎屑分布较广泛。

2、 地台型建造。以陆相沉积碎屑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

度较小的地台上建造。岩浆岩分布也较少。

3、 过渡型建造。兼有地槽型和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分

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

二、 简述岩浆岩的常见结构?(p49)

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有: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结构。熔岩冷却较慢形成的隐晶质结构。岩浆在底下缓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的显晶质结构,又分细粒、中粒、粗粒和伟晶结构;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先形成粗大晶体即斑晶,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的斑状结构。

三、 简述极地气团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团分布特点及其控制下的主要天气特征?

(p134)

极地气团分为: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的西伯利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一带。极地海洋气团主要分布于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四、暖锋天气。暖锋坡度较小,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云层从地面锋位置往前伸展很远,出现的顺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降水带出现在锋前冷区,为连续性降水,历时较长,但强度较小。

第一型冷锋。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地面锋后,紧接锋后为低云雨区。离锋愈远冷空气愈厚,云层也由雨层云逐渐抬高为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最后不再受锋面影响,转为晴朗少云天气。

五、 分析大气环流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p147)

地表太阳能量辐射分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1、 大气环流将热带和亚热带产生的热量盈余不断地输送给高纬度地区,以补充其

热量亏损,从而使得热带纬度不会持续增温,极地不会持续降温。此外,大气

环流还调节海陆间的热量。

2、 大气环流将赤道和中高纬度产生的盈余水汽不断输送给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

区,以补充该地区的水分亏损。从而达到水分平衡。

3、 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当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时,太平洋赤道暖流向

南扩张,代替秘鲁寒流,使这一带海水温度比正常时高出好几度。(厄尔尼诺

现象)。

六、 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5(2002)

(一)农业生态系统: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七、分析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p275) 1. 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

在我国南方的广大石灰岩区,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1500 mm,年均温度为15℃~20℃,岩溶作用非常强烈。虽然CO2在水中的含量与水温成反比,但热带雨量充沛,水循环快,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以不断进行。同时,热带气温高,化学反应快,植物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并分泌出有机酸,这些都大大地加速岩溶作用过程,因而热带的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这里有规模较大的溶蚀盆地和洼地;形成许多锥状峰丛和塔状峰林,石芽和溶沟发育极好,有时成为石林式石芽;地表和地下发育的水系相互连通,地下洞穴系统发育,具有“逢山比有洞”的地貌特征。地面多塌陷。

2.地中海海型

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为代表,该地夏季干热,冬季湿冷,喀斯特不如热带典型。

3.温带型

温带岩溶又分两种,即温带季风气候区岩溶和温带干旱区岩溶(干燥型)。 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雨季降雨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只有一些小的溶蚀浅沟,但地表水渗入地下滞留时间较长,故地下溶洞较发育。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地表现代岩溶地貌很少见到,但有许多溶洞,还有一些岩溶泉。在晋、冀、鲁、豫四省寒武—奥陶纪灰岩中的流量为1 m3/s以上的岩溶泉就达36个。

温带干旱区(干燥型)降雨很少,地表岩溶作用极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例如在新疆石灰岩地区,由于机械风化强烈,大部分地面被风化碎屑覆盖,即使在石灰岩裸露区,也没有典型的岩溶景观。干旱区有地下水作用,虽然水量不多,但水中含有较多的SO42-,因而地下水有一定的溶蚀作用,形成一些小溶洞。例如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寨东沟和拉乌地区(海拔3600~4000m)发育一些直径为0.1~0.5m的小溶洞。

4.寒带及高山寒冷型

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或季节冻土,溶蚀作用极缓慢,喀斯特地貌及不发育,但在长期岩溶作用下,仍有岩溶发育。例如在西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两旁,发育一些小溶洞(海拔4400~4600 m),有些地方有岩溶泉发育,在岩溶泉两旁形成石灰华。祁连山现代冰川下白水河河流中的岩溶泉现仍在堆积石灰华,形成长425 m,宽20~30 m和高5.2 m的平台。西藏高原上高达4000米的地方,分布有20-30米的残余峰林,是第三纪古热带气候产物的遗迹。

八、比较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异同?(p477)

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垂直地带性—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环带的地域分异,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又不同于水平地带性。相似性:1、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2、成因不同

差异性:1、自然带的宽度不同2、湿度变化不同3、光照不同4、各自然地理要素不同的特征不同。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关系复杂。从表面上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纬度地带性变化,或者山地自底部向上部的垂直带性变化都以温度递减为主要特征。而一个水平地带既是由此向高纬度更替的起始地带,又是山地垂直带的基带。似乎两者带谱就因该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在南北方向上延伸数千千米,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数千米,后者仅仅是前者的浓缩。但事实不然。第一,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却非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引起的,而是因海拔越高,接受地面的长波辐射越少所致。第二,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第三,山地地貌的复杂性使得气候特征趋于复杂化,使得垂直地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完全不同的规律。

2003

一、试析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之间的关系?(p2p3p4)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一门学科。研究任务有1、研究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从整体上阐明其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而地球表层系统是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组合而成的。因此说,地球表层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 试述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p499)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1、人类通过垦殖和养殖活动把大量天然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培育农作物满足人类需求。2、通过人工作用使得农业土壤的肥力由于天然土壤。3、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变化。4、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表水的时刻噢噢那个分布。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加速物种灭绝。人为改变原有地貌使得地表稳定性减弱,受侵蚀的程度加大。不合理灌溉和耕作使得土壤荒漠化加剧。各种化石燃料的使用,污染了大气环境。反而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兼顾人与自然地利益。

三、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p469)

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指:干湿度分带和垂直带性。

1、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例如,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南北半球部分获得太阳的能量,从赤道向高纬依次递减,出现了南北对称分布的自然带。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如苔原地带、针叶林地带、热带雨林地带等,这是全球性地带。

2、干湿度分带:中纬度沿海区多为森林地带,随着向内陆的深入,自然景观依次转变为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地带和荒漠地带。

3、垂直带性:例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山体高耸,具有许多雪山冰峰和山地冰川,因而常把它与北极、南极相提并论,称为“第三极”。但由于珠峰位于28°N附近,所处的低纬位置,使它的地理特征与两极又迥然不同,复杂得多,如在珠峰地区南坡,从山脚到山顶垂直带结构十分明显,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上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

四、 说明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p275、p296)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

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石灰岩致密、厚层且产状平缓,将首先发育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继而形成独立的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随后独立的洞穴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亦趋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上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最后,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残存孤峰。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

五、试述综合自然区划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p483)

1、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2、相对一致性原则: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3、空间连续性原则:亦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自然区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不可重复。4、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方法系统:1、顺序划分法:在拟进行区划的区域,如大陆、国家或地区内,依据大中尺度分异规律,按照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从高级区开始逐级向下划分中低级自然区。2、顺序合并法:必须从确定基本土地类型开始,依据土地类型分布状况合并为低级自然区,再后再顺序合并为中级和高级自然区。3、部门区划图叠置法:通过叠置同比例尺地貌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和植被区划图,分析比较其区界,确定自然区界线,常常能很好体现综合性原则,即使部门区划详略程度不一,区划方法不同,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4、地理相关分析法:利用资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专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得相互关系,而后进行区划的较为传统的方法,在区域实践中运用广泛。5、主导标志法: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组要依据。

六、从地球表层系统说明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热点?(p3)

自然地理学重视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 生物地理学与环境考古学系, 重视人类影响的历史时序和生物地理系统演变的效应; 土壤地理学聚焦土壤剖面及其演变、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学关注城市气候、大气污染, 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热量、水分和粗糙度等参量以及大气化学组成的影响, 聚焦全球变暖及其区域响应与适应; 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人类活动在沉积年代学过程中的影响, 几十年尺度上人类对地貌(例如河道) 的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地貌过程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加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以及人类活动的世界性影响(例如荒漠化、碳收支等) 研究; 地球灾害研究重视各种极端事件, 研究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研究环境感知影响决策因而影响。

2004

1、 试述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传输与转化?(p93)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后首先被大气中的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吸收,但由于含量很低,因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被吸收,变成热能使地表升温,升温的地表在进行热辐射,一方面,海面和路面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另一方面水汽凝结时放出潜热给空气;此外,雨滴和雪降落到地面后又被蒸发,两个过程交替进行。

2、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海、气、生得相互作用?(p148)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水温的分布为东冷西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受冷洋流影响,本为冷海水上翻区,宜于藻类和鱼繁殖,并吸引大量以鳀鱼为食的鸟类在此栖息。但有的年份由

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流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得这一地区海水比往年高出几度,冷海水上翻不能达到表层,结果使得只适于冷水生存的鱼类和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使得海鸟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者迁移,使南美洲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出口。

3、 试述生态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p413)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4、 地域分异规律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p464)

5、 试述气候和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p331)(p333)

(一)气候:1、 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4、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5、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二)生物:1、 绿色植物有选择的吸收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再以有机残体形式聚积与母质表层。2、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释放其中的能量和养分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并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3、土壤动物,一方面他们的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另一方面,他们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和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

2005

一、 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地表太阳能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2)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这地表形态。(塑造地表形态)

二、母质与地形对土壤发育有哪些影响?(p330)

(一)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1、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2、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4、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5、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1、不同的地形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2、地形支配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受淋溶,土壤颗粒粗,土层薄;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厚。3、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山地或者台地上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地和山麓为坡积物,山前冲积平原为洪积物和冲积物。4、地形影响土壤发育。地壳的上升、下降或者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的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发生变化,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使土壤类型发生演变。

三、简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

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四、简述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p485-p492)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1、带,带是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在自然界区划中,带是指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地理带或景观带而非单纯的热量带。2、地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通过地带性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地带是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3、亚地带和次亚地带,地带内各自然要素进一步发生地带性变化,而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属于质变时,将形成若干亚地带。亚地带内自然要素和整体特征的更次级的、局部地带性变化则形成次亚地带。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1、大区,作为第一级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大区,是与基本地质构造单元相关的,具有独特大气环流特征和纬度地带性结构的“大陆的巨大部分”。2、地区,地区是“大陆的宽广部分”和大区的组成部分,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二级地质构造单元,具有统一的地质基础和地质发展共同性,大地貌特征相对一致,边界明显;降水量,气候大陆度、植被群系组合及土壤变种组合特征近似,纬度地带性结构相对一致。3、亚地带区,是地区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中因构造运动差异、气候省性差异等非地带性因素作用分化而成的。4、州,是低级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以亚地区内的地质地貌差异及由之引起的其他自然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划分。

(三)综合性区划单位:1、景观,是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属性均已趋于一致。

五、为什么说地球表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

地球表层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组成,而生物圈渗透于三个圈层之中,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水体表面为液——气界面,水底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五、 三大岩石有何区别联系?(p47)

岩浆岩是深部地壳或者是地幔高温熔融岩浆,侵入深部活签部底层形成的岩石。分为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及喷出岩。在侵入过程中,埋藏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可转换为变质岩,或者经过蜕变也可以形成变质岩;如果露出地面被剥蚀后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是原岩(可以是三大岩类的任何一种)遭受风化、剥蚀、搬运后沉积下来的岩石。也包括化学原因沉积下来的岩石,包括碎屑岩(砂岩、泥岩等)、蒸发岩、碳酸盐岩等。当沉积岩埋藏地下一定深度经过高温高压或者构造变动形成变质岩,如果埋深达到一定深度熔融后便形成岩浆岩。

变质岩是三大岩类埋藏地下一定深度,经过高温高压或者地壳活动形成的一类岩石。如果变质岩露出地表经过风化剥蚀便形成沉积岩;如果变质岩继续被埋深,熔融后形成火成岩。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华、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太阳能是岩石发生演变过程的能量来源之一,它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进行;包含在岩石内部的放射性能量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六、 试述全球变化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把地球的各个层圈(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结果。(1)全球大气化学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全球大气化学过程是如何调制的,生物过程在产生和消耗微量气体中作用,预报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大气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2)全球海洋通量研究。主要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的生物学特征。主要研究植被与水循环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4)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研究气候、大气成分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气候的反馈。 (5)全球变化史的研究。重建2000年来,以及一个完整冰期一间冰期循环的全球环境变化,了解它们与地球内部或外部作用力的关系。

2006

一、 试述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p19)

地球的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所以,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鉴于太阳离地球距离遥远,可以认为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由于地球的曲度的存在,不同维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不同,从而使得从赤道向两极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试述火山及其分布?(p70)

火山: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 全球火山的分布:全球火山主要沿板块构造边界呈带状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 中国的火山分布:环蒙古高原带、 环青藏高原带、 环太平洋带

三、简述湖泊的分类及其影响?(p223)

(1) 按湖水来源:可分海迹湖、陆面湖。

(2)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可分内陆湖、外流湖。

(3) 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咸水湖、淡水湖。

(4) 按照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胡、温带湖、极地湖。

(5) 按照湖水存在时间:间歇湖、常年湖。

影响:(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

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四、简述二氧化碳的作用、影响及其时空变化?

(一)作用:1、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3、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在医疗行业也有广泛用途。

(二)影响:1、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2、过多吸收二氧化碳,水稻、小麦产量显著提高,营养成份下降。3、更多的二氧化碳融于自然界的水中会导致降水ph值略有增加,但影响很微小。

(三)时空变化:

五、简述生物圈的结构特性?

(一)、垂直准正态性分布结构:生物集中分布在平均海平面附近,从海平面向上或者向下,随高度或者深度的增加,生物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依次减少。(二)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连续性指生物在地球任何地方都有存在,既是环境恶劣的荒漠地区,也由少量生物存在,因此生物在地表的分布是连续的。而不均匀性指生物的净初级生产率和生物量,陆地多于海洋,近岸浅海高于开阔大洋,森林多于草原,草原多于冻原等等。(三)、多级嵌套结构:生物圈由多级不同系统组成,而各个系统之间不是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

七、 试述地貌部位与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p474)

在小地域内,由于地势的高、低、陡、缓的起伏而形成的各个地段,称为地貌部位或地貌形态组合单元。如从河谷低处至分水高处,常可分为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坡、山坡和山顶等部位。其中还可进一步细分。这种地域差异对其他成分亦引起相应的一系列变化。如生态系列和土链的变化。地貌部位的差异,首先是引起大、中尺度的水热条件在地面上的再分配。不同地貌部位对小气候中热量的差异、地表水的排蓄状况、潜水的流动性和埋深等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是引起外动力地质地貌过程的作用方式、强度和物质迁移状况的差异。再次是引起成土母质的类型及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等的变异。因此,地貌部位、成土母质和潜水条件等结合在一起构成生态系统的处境。不同的处境条件对生物群落和土壤乃至景观的形成发育具有不同影响。

所以,地貌部位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最基本的因素。小气候反映了贴地气层的光、热、水和风等的综合状况,通常以光照、温度、湿度和风等来表示。影响小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貌部位、植被类型、土壤性质、周围的环境(河流、水塘、森林、高大建筑物、地貌状况等等)及人为活动等。所以,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具有不同的小气候。不同的小气候亦可影响各种地理过程和反映出小尺度地域的分异。首先,通过作用面的热状况和水分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规律。例如,坡向、坡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地域内,无论凸或凹的小地形,南向坡可获得的总辐射能比平面上的多;而北向坡获得的总辐射能较平面上的少。这种差异在坡度增大到一定范围内时表现越明显,而冬季又较夏季显著。当下垫面的性质相似时,南坡因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故热量平衡值大,用于提高土温和气温以及蒸发上的热能也多。

由于南坡蒸发速度大,所以其土壤湿度小于平地及北坡。空气湿度也是如此。因此,南(阳)、北(阴)坡的植被、土壤和积雪情况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观察资料还表明,东、西坡所获得的辐射能虽然相近,但在暖季,西坡较东坡温暖。因为早上太阳直射东坡时,露水蒸发消耗了较多的太阳直接辐射;下午太阳直射西坡时,消耗于蒸发的热能减少,分配于增加土温和气温的热能增多,故西坡较为干热。正、负地形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表明:正(凸)地形的温差(特别是气温较差)小于负(凹)地形。由于夜间冷空气下沉而集于谷地,使气温较上部和坡地低;而白天谷地的风速和乱流交换弱,暖空气不易交换扩散出去,故热空气聚于谷底,使最高温度高于上部。这种差异在晴朗无风时特别突出。凹地在秋季先冷而在春季后暖,所以其无霜期较凸地和坡地短。因此,喜温作物常不能栽于凹地。但下坡和凹地的湿度则较上坡和顶部为大。地貌条件与风和降水的关系表明:在小丘的迎风坡和两侧顺风坡的风速最大,背风坡处风速最小,但有涡旋产生使风向不定。通常,风速愈大,降水被吹散得愈多,因此迎风坡降水量减少,加上太阳辐射强,冬季可无积雪;背风坡降水量增大,积雪也较多。凹地的降水量和积雪也多于凸地。图 9-6表示不同地貌部位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及其对建筑物配置的影响。

其次,通过邻近环境(水域、森林、地形与地物的屏障等)的影响而引起小气候的分异例如,湖泊、水库等水体对邻近陆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者增温不同和水汽含量不等,使邻近的小气候发生变化而实现的。影响的范围与水体的大小、深度及岸边的特点等有关。面积为几平方公里的湖泊或水库,岸边平坦或地势起伏不大时,可使离岸几百米乃至几公里的小气候受到影响,距水体愈近,影响愈大。海陆风的作用亦相类似。有些海(湖)滨区,因吹蚀作用强烈而导致滨岸沙丘的发育。又如山谷风、河风、防护林效应等的影响,都不限于某一地貌部位(作用面),它将使邻近的小气候发生变化。总之,主要因地貌部位不同而引起的,以及主要因小气候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处境差异,对不同地段上的植物、土壤乃至整个自然综合体的分异皆有密切的影响。

八、 试述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的传输与转化?(p462)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圈后,除散射和反

射部分外其余均被吸收并大部分用于对流层增温,同时转化为大气长波辐射能源,

再次被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水汽凝结热和乱流输送的热

能均可进入大气,并与太阳辐射热一起,最终以大气长波辐射输出。植物截留太阳

辐射用于自身增温、水分蒸腾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大约1%的热能固

定在有机体内。

2007

一、 试述气候的形成因子?(p143-p154)

(一)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气候季节交替,主要由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变化引起。而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受地理纬度制约,因此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是一种纬度因素。

(二)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地表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形势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也不相同。

1. 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 大气环流导致的热量的纬向输送,缓和了赤道与极地的温度差异。

● 大气环流导致的热量的海陆输送,调节了海陆间的热量分布。

● 大气环流导致的水分循环,对全球的水分平衡有重要作用。

2. 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

海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年际震荡,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 厄尔尼诺(El Nino)是西班牙语 “圣婴” 音译,原指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出现一股弱暖洋流,取代了沿岸原有冷海水的现象。现在,厄尔尼诺一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洋表层水温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暖水事件)。

◆ 赤道地区大洋的东侧是下层冷海水上升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强烈的冷海水上翻,使得其海洋表层温度与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暖地”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的上空大气强烈下沉,赤道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上空大气对流强烈,大气以上升为主,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东西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赤道东风,而东南太平洋吹东南信风,大洋东侧表层的暖海水被吹送到西太平洋,其下层的冷海水则不断向上补充表层流失的暖海水,结果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热量聚积。西太平洋海平面通常比东部高 40 cm,表层海水年平均温为29℃,而东部沿岸受下层上涌冷海水的影响,仅有24℃左右,东西两侧相差3~6℃。

厄尔尼诺现象◆ 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引发气候异常

◆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

◆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

★ 厄尔尼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海水倒流,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智利沿岸海域的海水不再上翻,海面温度升高,营养盐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以及鸟类的大量减少。厄尔尼诺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破坏而造成的:大气环流(东南信风)的改变,引起洋流(赤道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 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少雨的异常现象;

②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偏晚;

③ 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雨分布;

④ 容易出现暖冬;

⑤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或台风数量偏少。

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0)

(一)农业生态系统: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三、为什么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人类活动又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改变地表环境的演化方向,改变地表环境的变化速率,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灾害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所以说,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2008

一、 冰川:亦称冰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降雪量大于融雪量,不断积累的

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并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向坡下运动。(p280)

二、褶皱:岩石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p58)

三、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p271)

四、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p447)

五、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P135)

六、(水平)气压梯度力:通常把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收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117)

七、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者土壤质地。(p323)

八、水平地带性:植被或者生态系统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与非纬度的干湿度带性常被合称为水

平地带性。(p428)

九、双列系统:分别按照地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所拟定的两种并列的等级系统。(p485)

十、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土地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p497)

十一、试述理想大陆水平自然带的更替规律?

1、 南北带谱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带只出现在赤道、高纬和两极。3、海洋性地带谱为

各类森林(除大陆西岸寒流流经地带外)4、大陆性带谱出现于大陆内部。5、在寒暖流

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地中海自然带。

十二、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p398 (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4、出生率和死亡率。5、种群增长。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6、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4、群落环境。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5、生物群落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群落生物演替 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6、群落的分类。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2009

一、 沉积建造:泛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构造阶段时所形成的一

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或者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

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就是沉积建造。(P55)

二、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往往是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地区扩展、相互连接而成一片宽阔的冰原,运动速度很慢,分布亦不受下伏地形限制。当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带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山麓冰川。(P241)

三、准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p273)

四、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p318)

五、自然综合体:自然地理各种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而成,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整体。

六、试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p170)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最初,主要表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垫面的面貌,改变了下垫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热平衡等方面,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日益重要。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增加了全球大气的污染,影响了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弱了入射的太阳辐射数量,从而导致气温的降低。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交通和生活上各种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据计算,从1860-197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增加了10%。二氧化碳能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所以,它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也增强,低层大气-对流层的温度将升高。到2009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400ppm。据此计算,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将升高近l℃,到2040年,将升高约2℃。

燃料燃烧后排出的烟尘微粒和自然植被被人类破坏后为大风所刮起的尘埃,以及其它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尘埃,增加了大气中的烟尘、微粒的数量。其中有许多半径小于2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犹如一把阳伞遮住了阳光,减弱了太阳辐射,导致地面气温降低。同时,大气中的烟尘微粒又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凝结核,创造了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增多了降水的机会。降水的增加,对地面的气温也起到了冷却作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这层油膜能抑制海面的蒸发,阻碍潜热的释放,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升高,加剧气温的日、年变化。同时,由于蒸发作用减弱,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减弱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使海面上出现类似于沙漠的气候。因而,有人将这种影响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总之,人为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三是人为地释放热量。这些影响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有的冷却,有的增湿,有的变干。而这些影响又是叠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对气候产生影响,且各个因子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人为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净效果。故为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进行气候预测,弄清人为因子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因为人类的活动能力,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此外,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这些弥天大祸看起来似乎是天灾,实际上却不折不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这也就是地球大气对人类进行的可怕的报复,大自然是决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

九、 以我国为例说明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p346)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

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

致平行于纬度线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

分布,大致沿纬线延伸而横跨全大陆,这就是由北而南的冰沼土带、灰化土带和砖

红壤带。二是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由于地区性因素影响使有些土壤带出现

间断、尖断、偏斜,以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最为典型,如中纬度大路边缘土壤带走向

与纬线偏离。我国东部自北而南依次是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和

黄棕壤)、富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中纬内陆如亚欧大陆内部由北而南依次

是弱淋溶土(灰色森林土)、均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干旱土。2、干湿

度带性分布规律,因海陆分布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到内陆发生有

规律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规律。一般从

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草原土类及干旱

荒漠土类,以中纬地区表现最为典型。如从我国东北到宁夏, 土壤干湿带性分布

为淋溶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均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干旱土(棕

钙土、灰钙土和荒漠土)。在暖温带范围内,土壤干湿带性由东而西为淋溶土(棕

壤、褐土)、均腐土(黑垆土)、干旱土(灰钙土、荒漠土)。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

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

壤类型也呈现垂直分带现象。由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

布高度由高降低的趋势。如地处热带的五指山有5个土壤垂直带谱组成,而位于温

带海拔高于五指山的长白山只有4个垂直带。在相似的纬度上,由湿润到半湿润、

半干旱及干旱,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

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我国青藏高原,由高原向谷底随着生物气候变化,土壤依次变化,被称为土壤负向

垂直带性。

十、 试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大气的影响。众多的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化改变了大气化学性质和过程,许多对大气化学性质有影响的气体都

会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而变化,森林退化、土壤碳氧化、化石燃料的燃烧都

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浓度增加,一氧化二氮可以破坏臭氧层而

引起地表辐射的增强,甲烷可以氧化成一氧化碳,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影响了对

流层光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光化学烟雾通过分散和吸收太阳辐射而改变地表受

到的辐射量。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光化学烟雾浓度正在增加。此外,土地利用/土地

覆被变化引起了硫的释放,在高二氧化硫地区可能引起酸雨。

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两种反馈机制。生物物理反馈主要表现在:土

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基于人类

利用、、、、、、、、、、、、、、、、、、、、、、、、、、、、、、、、、、、、、、、、、、、、、、、、、、、、、、、、、、、、、、、、、、

2010

一、 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

二、气旋: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 周低的水平空气漩涡。(P138)

三、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处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p269)

四、大陆架: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广泛分布与大陆周围,平均坡度只有0.1度,深度低纬

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p304)

五、种群:把占有一定空间或者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p398)

六、简地震的成因及其危害?(p71)

地震的成因极为复杂、发生极其频繁,大部分地震不被人关注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原文如此,但实际上并不尽然)。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是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实际上地震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触发的,比如有些构造薄弱的地区也是弱稳定的,但遇到水库蓄水引起的负荷和地应力变化,再遇上水顺着裂隙渗入断层内部起到润滑作用,就有可能使得构造地震提前触发,那么这种地震既是构造地震,也是诱发地震。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

1、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2、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5、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七、 试述全球水量平衡及空间分布特征,如何提高区域水量平衡水平?(p178-p179)

1、 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

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只有11%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的降水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相反。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地表径流如海是维持海洋水分平衡的决定性条件。

人工增雨、海水蒸馏淡化、远程引水。利用极地冰川地区水的不足,来达到提高区域水量平衡水平。

八、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自然地理学不仅研究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 也研究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中的各种关系, 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 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管理问题。(1) 通过一些特别的研究设计, 可将自然地理学传统分支和传统研究内容扩展到应用领域, 广泛地应用于当今的资源、环境问题。(2) 更加直接和有意识地将科研和教学导向应用类型。 (3) 自然地理学家们直接参与各种国际(和国家) 组织和研究计划, 促进了自然地理学应用的兴起。自然地理学家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政策的制定作出了贡献。(4) 自然地理学家在咨询业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围的变化以及新技术(尤其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的出现, 使自然地理学家能以两种特别的方式参与咨询: 其一, 以整体的观点看待自然环境, 其他学科却并不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地理学家可以在与其他学科间的界面上或交叉领域内获得很多机会; 其二, 自然地理学家可以对特定地方的特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诸如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减灾防灾、旅游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对自然地理专家的需求显著增加。

2011

一、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p36)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

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二、简述湖泊的分类及其作用?(p223)

(1) 按湖水来源:可分海迹湖、陆面湖。

(2)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可分内陆湖、外流湖。

(3) 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咸水湖、淡水湖。

(4) 按照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胡、温带湖、极地湖。

(5) 按照湖水存在时间:间歇湖、常年湖。

影响:(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

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四、试从人地相互作用过程角度分析人类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500)

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人类活动又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改变地表环境的演化方向,改变地表环境的变化速率,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灾害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所以说,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厚度约达20千米。

二、何为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哪些?p386

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三、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p426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原因。如在植物-----兔子------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狼减少。这两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四、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p420 由于物质与能量在食物链中得传递遵循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高营养级的生物为获取足够的能量,就必须扩大取食范围。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p440

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六、为什么自然界食物链通产一般不超过五个环节?

通常一般最多有五个环节,由于物质与能量在沿食物链得传递中,不断地消耗减少,通常从一个环节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中有前面的10%。经过五个环节的传递,物质与能量几乎完全消耗光了。因此,一般难以超过五个环节。

七、种群:生物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2010)p398

八、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5(2002)

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作用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九、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p398 (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4、出生率和死亡率。5、种群增长。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6、种内关系。生物

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4、群落环境。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5、生物群落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群落生物演替 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6、群落的分类。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十、简述或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考了很多次)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十一、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p447)

2002年真题

一、 简述沉积建造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p55)

1、 地槽型建造。主要有海相地层组成,厚度很大,物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

是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岩浆岩和火山岩碎屑分布较广泛。

2、 地台型建造。以陆相沉积碎屑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

度较小的地台上建造。岩浆岩分布也较少。

3、 过渡型建造。兼有地槽型和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分

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

二、 简述岩浆岩的常见结构?(p49)

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有: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结构。熔岩冷却较慢形成的隐晶质结构。岩浆在底下缓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的显晶质结构,又分细粒、中粒、粗粒和伟晶结构;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先形成粗大晶体即斑晶,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的斑状结构。

三、 简述极地气团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团分布特点及其控制下的主要天气特征?

(p134)

极地气团分为: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的西伯利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一带。极地海洋气团主要分布于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四、暖锋天气。暖锋坡度较小,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云层从地面锋位置往前伸展很远,出现的顺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降水带出现在锋前冷区,为连续性降水,历时较长,但强度较小。

第一型冷锋。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地面锋后,紧接锋后为低云雨区。离锋愈远冷空气愈厚,云层也由雨层云逐渐抬高为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最后不再受锋面影响,转为晴朗少云天气。

五、 分析大气环流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p147)

地表太阳能量辐射分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1、 大气环流将热带和亚热带产生的热量盈余不断地输送给高纬度地区,以补充其

热量亏损,从而使得热带纬度不会持续增温,极地不会持续降温。此外,大气

环流还调节海陆间的热量。

2、 大气环流将赤道和中高纬度产生的盈余水汽不断输送给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

区,以补充该地区的水分亏损。从而达到水分平衡。

3、 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当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时,太平洋赤道暖流向

南扩张,代替秘鲁寒流,使这一带海水温度比正常时高出好几度。(厄尔尼诺

现象)。

六、 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5(2002)

(一)农业生态系统: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七、分析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p275) 1. 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

在我国南方的广大石灰岩区,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1500 mm,年均温度为15℃~20℃,岩溶作用非常强烈。虽然CO2在水中的含量与水温成反比,但热带雨量充沛,水循环快,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以不断进行。同时,热带气温高,化学反应快,植物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并分泌出有机酸,这些都大大地加速岩溶作用过程,因而热带的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这里有规模较大的溶蚀盆地和洼地;形成许多锥状峰丛和塔状峰林,石芽和溶沟发育极好,有时成为石林式石芽;地表和地下发育的水系相互连通,地下洞穴系统发育,具有“逢山比有洞”的地貌特征。地面多塌陷。

2.地中海海型

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为代表,该地夏季干热,冬季湿冷,喀斯特不如热带典型。

3.温带型

温带岩溶又分两种,即温带季风气候区岩溶和温带干旱区岩溶(干燥型)。 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雨季降雨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只有一些小的溶蚀浅沟,但地表水渗入地下滞留时间较长,故地下溶洞较发育。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地表现代岩溶地貌很少见到,但有许多溶洞,还有一些岩溶泉。在晋、冀、鲁、豫四省寒武—奥陶纪灰岩中的流量为1 m3/s以上的岩溶泉就达36个。

温带干旱区(干燥型)降雨很少,地表岩溶作用极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例如在新疆石灰岩地区,由于机械风化强烈,大部分地面被风化碎屑覆盖,即使在石灰岩裸露区,也没有典型的岩溶景观。干旱区有地下水作用,虽然水量不多,但水中含有较多的SO42-,因而地下水有一定的溶蚀作用,形成一些小溶洞。例如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寨东沟和拉乌地区(海拔3600~4000m)发育一些直径为0.1~0.5m的小溶洞。

4.寒带及高山寒冷型

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或季节冻土,溶蚀作用极缓慢,喀斯特地貌及不发育,但在长期岩溶作用下,仍有岩溶发育。例如在西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两旁,发育一些小溶洞(海拔4400~4600 m),有些地方有岩溶泉发育,在岩溶泉两旁形成石灰华。祁连山现代冰川下白水河河流中的岩溶泉现仍在堆积石灰华,形成长425 m,宽20~30 m和高5.2 m的平台。西藏高原上高达4000米的地方,分布有20-30米的残余峰林,是第三纪古热带气候产物的遗迹。

八、比较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异同?(p477)

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垂直地带性—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环带的地域分异,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又不同于水平地带性。相似性:1、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2、成因不同

差异性:1、自然带的宽度不同2、湿度变化不同3、光照不同4、各自然地理要素不同的特征不同。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关系复杂。从表面上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纬度地带性变化,或者山地自底部向上部的垂直带性变化都以温度递减为主要特征。而一个水平地带既是由此向高纬度更替的起始地带,又是山地垂直带的基带。似乎两者带谱就因该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在南北方向上延伸数千千米,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数千米,后者仅仅是前者的浓缩。但事实不然。第一,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却非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引起的,而是因海拔越高,接受地面的长波辐射越少所致。第二,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第三,山地地貌的复杂性使得气候特征趋于复杂化,使得垂直地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完全不同的规律。

2003

一、试析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之间的关系?(p2p3p4)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一门学科。研究任务有1、研究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从整体上阐明其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而地球表层系统是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组合而成的。因此说,地球表层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 试述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p499)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1、人类通过垦殖和养殖活动把大量天然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培育农作物满足人类需求。2、通过人工作用使得农业土壤的肥力由于天然土壤。3、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变化。4、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表水的时刻噢噢那个分布。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加速物种灭绝。人为改变原有地貌使得地表稳定性减弱,受侵蚀的程度加大。不合理灌溉和耕作使得土壤荒漠化加剧。各种化石燃料的使用,污染了大气环境。反而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兼顾人与自然地利益。

三、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p469)

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指:干湿度分带和垂直带性。

1、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例如,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南北半球部分获得太阳的能量,从赤道向高纬依次递减,出现了南北对称分布的自然带。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如苔原地带、针叶林地带、热带雨林地带等,这是全球性地带。

2、干湿度分带:中纬度沿海区多为森林地带,随着向内陆的深入,自然景观依次转变为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地带和荒漠地带。

3、垂直带性:例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山体高耸,具有许多雪山冰峰和山地冰川,因而常把它与北极、南极相提并论,称为“第三极”。但由于珠峰位于28°N附近,所处的低纬位置,使它的地理特征与两极又迥然不同,复杂得多,如在珠峰地区南坡,从山脚到山顶垂直带结构十分明显,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上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

四、 说明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p275、p296)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

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石灰岩致密、厚层且产状平缓,将首先发育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继而形成独立的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随后独立的洞穴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亦趋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上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最后,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残存孤峰。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

五、试述综合自然区划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p483)

1、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2、相对一致性原则: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3、空间连续性原则:亦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自然区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不可重复。4、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方法系统:1、顺序划分法:在拟进行区划的区域,如大陆、国家或地区内,依据大中尺度分异规律,按照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从高级区开始逐级向下划分中低级自然区。2、顺序合并法:必须从确定基本土地类型开始,依据土地类型分布状况合并为低级自然区,再后再顺序合并为中级和高级自然区。3、部门区划图叠置法:通过叠置同比例尺地貌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和植被区划图,分析比较其区界,确定自然区界线,常常能很好体现综合性原则,即使部门区划详略程度不一,区划方法不同,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4、地理相关分析法:利用资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专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得相互关系,而后进行区划的较为传统的方法,在区域实践中运用广泛。5、主导标志法: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组要依据。

六、从地球表层系统说明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热点?(p3)

自然地理学重视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 生物地理学与环境考古学系, 重视人类影响的历史时序和生物地理系统演变的效应; 土壤地理学聚焦土壤剖面及其演变、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学关注城市气候、大气污染, 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热量、水分和粗糙度等参量以及大气化学组成的影响, 聚焦全球变暖及其区域响应与适应; 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人类活动在沉积年代学过程中的影响, 几十年尺度上人类对地貌(例如河道) 的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地貌过程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加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以及人类活动的世界性影响(例如荒漠化、碳收支等) 研究; 地球灾害研究重视各种极端事件, 研究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研究环境感知影响决策因而影响。

2004

1、 试述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传输与转化?(p93)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后首先被大气中的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吸收,但由于含量很低,因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被吸收,变成热能使地表升温,升温的地表在进行热辐射,一方面,海面和路面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另一方面水汽凝结时放出潜热给空气;此外,雨滴和雪降落到地面后又被蒸发,两个过程交替进行。

2、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海、气、生得相互作用?(p148)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水温的分布为东冷西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受冷洋流影响,本为冷海水上翻区,宜于藻类和鱼繁殖,并吸引大量以鳀鱼为食的鸟类在此栖息。但有的年份由

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流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得这一地区海水比往年高出几度,冷海水上翻不能达到表层,结果使得只适于冷水生存的鱼类和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使得海鸟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者迁移,使南美洲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出口。

3、 试述生态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p413)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4、 地域分异规律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p464)

5、 试述气候和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p331)(p333)

(一)气候:1、 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4、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5、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二)生物:1、 绿色植物有选择的吸收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再以有机残体形式聚积与母质表层。2、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释放其中的能量和养分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并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3、土壤动物,一方面他们的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另一方面,他们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和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

2005

一、 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地表太阳能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2)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这地表形态。(塑造地表形态)

二、母质与地形对土壤发育有哪些影响?(p330)

(一)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1、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2、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4、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5、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1、不同的地形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2、地形支配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受淋溶,土壤颗粒粗,土层薄;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厚。3、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山地或者台地上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地和山麓为坡积物,山前冲积平原为洪积物和冲积物。4、地形影响土壤发育。地壳的上升、下降或者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的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发生变化,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使土壤类型发生演变。

三、简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

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四、简述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p485-p492)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1、带,带是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在自然界区划中,带是指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地理带或景观带而非单纯的热量带。2、地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通过地带性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地带是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3、亚地带和次亚地带,地带内各自然要素进一步发生地带性变化,而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属于质变时,将形成若干亚地带。亚地带内自然要素和整体特征的更次级的、局部地带性变化则形成次亚地带。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1、大区,作为第一级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大区,是与基本地质构造单元相关的,具有独特大气环流特征和纬度地带性结构的“大陆的巨大部分”。2、地区,地区是“大陆的宽广部分”和大区的组成部分,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二级地质构造单元,具有统一的地质基础和地质发展共同性,大地貌特征相对一致,边界明显;降水量,气候大陆度、植被群系组合及土壤变种组合特征近似,纬度地带性结构相对一致。3、亚地带区,是地区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中因构造运动差异、气候省性差异等非地带性因素作用分化而成的。4、州,是低级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以亚地区内的地质地貌差异及由之引起的其他自然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划分。

(三)综合性区划单位:1、景观,是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属性均已趋于一致。

五、为什么说地球表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

地球表层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组成,而生物圈渗透于三个圈层之中,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水体表面为液——气界面,水底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五、 三大岩石有何区别联系?(p47)

岩浆岩是深部地壳或者是地幔高温熔融岩浆,侵入深部活签部底层形成的岩石。分为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及喷出岩。在侵入过程中,埋藏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可转换为变质岩,或者经过蜕变也可以形成变质岩;如果露出地面被剥蚀后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是原岩(可以是三大岩类的任何一种)遭受风化、剥蚀、搬运后沉积下来的岩石。也包括化学原因沉积下来的岩石,包括碎屑岩(砂岩、泥岩等)、蒸发岩、碳酸盐岩等。当沉积岩埋藏地下一定深度经过高温高压或者构造变动形成变质岩,如果埋深达到一定深度熔融后便形成岩浆岩。

变质岩是三大岩类埋藏地下一定深度,经过高温高压或者地壳活动形成的一类岩石。如果变质岩露出地表经过风化剥蚀便形成沉积岩;如果变质岩继续被埋深,熔融后形成火成岩。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华、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太阳能是岩石发生演变过程的能量来源之一,它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进行;包含在岩石内部的放射性能量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六、 试述全球变化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把地球的各个层圈(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结果。(1)全球大气化学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全球大气化学过程是如何调制的,生物过程在产生和消耗微量气体中作用,预报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大气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2)全球海洋通量研究。主要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的生物学特征。主要研究植被与水循环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4)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研究气候、大气成分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气候的反馈。 (5)全球变化史的研究。重建2000年来,以及一个完整冰期一间冰期循环的全球环境变化,了解它们与地球内部或外部作用力的关系。

2006

一、 试述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p19)

地球的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所以,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鉴于太阳离地球距离遥远,可以认为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由于地球的曲度的存在,不同维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不同,从而使得从赤道向两极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试述火山及其分布?(p70)

火山: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 全球火山的分布:全球火山主要沿板块构造边界呈带状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 中国的火山分布:环蒙古高原带、 环青藏高原带、 环太平洋带

三、简述湖泊的分类及其影响?(p223)

(1) 按湖水来源:可分海迹湖、陆面湖。

(2)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可分内陆湖、外流湖。

(3) 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咸水湖、淡水湖。

(4) 按照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胡、温带湖、极地湖。

(5) 按照湖水存在时间:间歇湖、常年湖。

影响:(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

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四、简述二氧化碳的作用、影响及其时空变化?

(一)作用:1、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3、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在医疗行业也有广泛用途。

(二)影响:1、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2、过多吸收二氧化碳,水稻、小麦产量显著提高,营养成份下降。3、更多的二氧化碳融于自然界的水中会导致降水ph值略有增加,但影响很微小。

(三)时空变化:

五、简述生物圈的结构特性?

(一)、垂直准正态性分布结构:生物集中分布在平均海平面附近,从海平面向上或者向下,随高度或者深度的增加,生物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依次减少。(二)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连续性指生物在地球任何地方都有存在,既是环境恶劣的荒漠地区,也由少量生物存在,因此生物在地表的分布是连续的。而不均匀性指生物的净初级生产率和生物量,陆地多于海洋,近岸浅海高于开阔大洋,森林多于草原,草原多于冻原等等。(三)、多级嵌套结构:生物圈由多级不同系统组成,而各个系统之间不是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

七、 试述地貌部位与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p474)

在小地域内,由于地势的高、低、陡、缓的起伏而形成的各个地段,称为地貌部位或地貌形态组合单元。如从河谷低处至分水高处,常可分为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坡、山坡和山顶等部位。其中还可进一步细分。这种地域差异对其他成分亦引起相应的一系列变化。如生态系列和土链的变化。地貌部位的差异,首先是引起大、中尺度的水热条件在地面上的再分配。不同地貌部位对小气候中热量的差异、地表水的排蓄状况、潜水的流动性和埋深等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是引起外动力地质地貌过程的作用方式、强度和物质迁移状况的差异。再次是引起成土母质的类型及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等的变异。因此,地貌部位、成土母质和潜水条件等结合在一起构成生态系统的处境。不同的处境条件对生物群落和土壤乃至景观的形成发育具有不同影响。

所以,地貌部位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最基本的因素。小气候反映了贴地气层的光、热、水和风等的综合状况,通常以光照、温度、湿度和风等来表示。影响小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貌部位、植被类型、土壤性质、周围的环境(河流、水塘、森林、高大建筑物、地貌状况等等)及人为活动等。所以,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具有不同的小气候。不同的小气候亦可影响各种地理过程和反映出小尺度地域的分异。首先,通过作用面的热状况和水分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规律。例如,坡向、坡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地域内,无论凸或凹的小地形,南向坡可获得的总辐射能比平面上的多;而北向坡获得的总辐射能较平面上的少。这种差异在坡度增大到一定范围内时表现越明显,而冬季又较夏季显著。当下垫面的性质相似时,南坡因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故热量平衡值大,用于提高土温和气温以及蒸发上的热能也多。

由于南坡蒸发速度大,所以其土壤湿度小于平地及北坡。空气湿度也是如此。因此,南(阳)、北(阴)坡的植被、土壤和积雪情况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观察资料还表明,东、西坡所获得的辐射能虽然相近,但在暖季,西坡较东坡温暖。因为早上太阳直射东坡时,露水蒸发消耗了较多的太阳直接辐射;下午太阳直射西坡时,消耗于蒸发的热能减少,分配于增加土温和气温的热能增多,故西坡较为干热。正、负地形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表明:正(凸)地形的温差(特别是气温较差)小于负(凹)地形。由于夜间冷空气下沉而集于谷地,使气温较上部和坡地低;而白天谷地的风速和乱流交换弱,暖空气不易交换扩散出去,故热空气聚于谷底,使最高温度高于上部。这种差异在晴朗无风时特别突出。凹地在秋季先冷而在春季后暖,所以其无霜期较凸地和坡地短。因此,喜温作物常不能栽于凹地。但下坡和凹地的湿度则较上坡和顶部为大。地貌条件与风和降水的关系表明:在小丘的迎风坡和两侧顺风坡的风速最大,背风坡处风速最小,但有涡旋产生使风向不定。通常,风速愈大,降水被吹散得愈多,因此迎风坡降水量减少,加上太阳辐射强,冬季可无积雪;背风坡降水量增大,积雪也较多。凹地的降水量和积雪也多于凸地。图 9-6表示不同地貌部位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及其对建筑物配置的影响。

其次,通过邻近环境(水域、森林、地形与地物的屏障等)的影响而引起小气候的分异例如,湖泊、水库等水体对邻近陆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者增温不同和水汽含量不等,使邻近的小气候发生变化而实现的。影响的范围与水体的大小、深度及岸边的特点等有关。面积为几平方公里的湖泊或水库,岸边平坦或地势起伏不大时,可使离岸几百米乃至几公里的小气候受到影响,距水体愈近,影响愈大。海陆风的作用亦相类似。有些海(湖)滨区,因吹蚀作用强烈而导致滨岸沙丘的发育。又如山谷风、河风、防护林效应等的影响,都不限于某一地貌部位(作用面),它将使邻近的小气候发生变化。总之,主要因地貌部位不同而引起的,以及主要因小气候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处境差异,对不同地段上的植物、土壤乃至整个自然综合体的分异皆有密切的影响。

八、 试述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的传输与转化?(p462)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圈后,除散射和反

射部分外其余均被吸收并大部分用于对流层增温,同时转化为大气长波辐射能源,

再次被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水汽凝结热和乱流输送的热

能均可进入大气,并与太阳辐射热一起,最终以大气长波辐射输出。植物截留太阳

辐射用于自身增温、水分蒸腾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大约1%的热能固

定在有机体内。

2007

一、 试述气候的形成因子?(p143-p154)

(一)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气候季节交替,主要由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变化引起。而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受地理纬度制约,因此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是一种纬度因素。

(二)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地表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形势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也不相同。

1. 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 大气环流导致的热量的纬向输送,缓和了赤道与极地的温度差异。

● 大气环流导致的热量的海陆输送,调节了海陆间的热量分布。

● 大气环流导致的水分循环,对全球的水分平衡有重要作用。

2. 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

海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年际震荡,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 厄尔尼诺(El Nino)是西班牙语 “圣婴” 音译,原指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出现一股弱暖洋流,取代了沿岸原有冷海水的现象。现在,厄尔尼诺一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洋表层水温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暖水事件)。

◆ 赤道地区大洋的东侧是下层冷海水上升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强烈的冷海水上翻,使得其海洋表层温度与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暖地”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的上空大气强烈下沉,赤道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上空大气对流强烈,大气以上升为主,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东西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赤道东风,而东南太平洋吹东南信风,大洋东侧表层的暖海水被吹送到西太平洋,其下层的冷海水则不断向上补充表层流失的暖海水,结果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热量聚积。西太平洋海平面通常比东部高 40 cm,表层海水年平均温为29℃,而东部沿岸受下层上涌冷海水的影响,仅有24℃左右,东西两侧相差3~6℃。

厄尔尼诺现象◆ 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引发气候异常

◆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

◆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

★ 厄尔尼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海水倒流,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智利沿岸海域的海水不再上翻,海面温度升高,营养盐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以及鸟类的大量减少。厄尔尼诺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破坏而造成的:大气环流(东南信风)的改变,引起洋流(赤道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 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少雨的异常现象;

②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偏晚;

③ 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雨分布;

④ 容易出现暖冬;

⑤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或台风数量偏少。

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0)

(一)农业生态系统: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三、为什么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人类活动又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改变地表环境的演化方向,改变地表环境的变化速率,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灾害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所以说,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2008

一、 冰川:亦称冰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降雪量大于融雪量,不断积累的

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并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向坡下运动。(p280)

二、褶皱:岩石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p58)

三、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p271)

四、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p447)

五、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P135)

六、(水平)气压梯度力:通常把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收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117)

七、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者土壤质地。(p323)

八、水平地带性:植被或者生态系统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与非纬度的干湿度带性常被合称为水

平地带性。(p428)

九、双列系统:分别按照地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所拟定的两种并列的等级系统。(p485)

十、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土地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p497)

十一、试述理想大陆水平自然带的更替规律?

1、 南北带谱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带只出现在赤道、高纬和两极。3、海洋性地带谱为

各类森林(除大陆西岸寒流流经地带外)4、大陆性带谱出现于大陆内部。5、在寒暖流

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地中海自然带。

十二、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p398 (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4、出生率和死亡率。5、种群增长。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6、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4、群落环境。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5、生物群落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群落生物演替 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6、群落的分类。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2009

一、 沉积建造:泛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构造阶段时所形成的一

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或者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

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就是沉积建造。(P55)

二、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往往是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地区扩展、相互连接而成一片宽阔的冰原,运动速度很慢,分布亦不受下伏地形限制。当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带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山麓冰川。(P241)

三、准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p273)

四、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p318)

五、自然综合体:自然地理各种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而成,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整体。

六、试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p170)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最初,主要表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垫面的面貌,改变了下垫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热平衡等方面,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日益重要。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增加了全球大气的污染,影响了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弱了入射的太阳辐射数量,从而导致气温的降低。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交通和生活上各种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据计算,从1860-197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增加了10%。二氧化碳能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所以,它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也增强,低层大气-对流层的温度将升高。到2009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400ppm。据此计算,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将升高近l℃,到2040年,将升高约2℃。

燃料燃烧后排出的烟尘微粒和自然植被被人类破坏后为大风所刮起的尘埃,以及其它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尘埃,增加了大气中的烟尘、微粒的数量。其中有许多半径小于2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犹如一把阳伞遮住了阳光,减弱了太阳辐射,导致地面气温降低。同时,大气中的烟尘微粒又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凝结核,创造了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增多了降水的机会。降水的增加,对地面的气温也起到了冷却作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这层油膜能抑制海面的蒸发,阻碍潜热的释放,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升高,加剧气温的日、年变化。同时,由于蒸发作用减弱,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减弱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使海面上出现类似于沙漠的气候。因而,有人将这种影响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总之,人为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三是人为地释放热量。这些影响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有的冷却,有的增湿,有的变干。而这些影响又是叠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对气候产生影响,且各个因子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人为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净效果。故为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进行气候预测,弄清人为因子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因为人类的活动能力,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此外,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这些弥天大祸看起来似乎是天灾,实际上却不折不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这也就是地球大气对人类进行的可怕的报复,大自然是决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

九、 以我国为例说明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p346)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

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

致平行于纬度线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

分布,大致沿纬线延伸而横跨全大陆,这就是由北而南的冰沼土带、灰化土带和砖

红壤带。二是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由于地区性因素影响使有些土壤带出现

间断、尖断、偏斜,以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最为典型,如中纬度大路边缘土壤带走向

与纬线偏离。我国东部自北而南依次是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和

黄棕壤)、富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中纬内陆如亚欧大陆内部由北而南依次

是弱淋溶土(灰色森林土)、均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干旱土。2、干湿

度带性分布规律,因海陆分布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到内陆发生有

规律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规律。一般从

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草原土类及干旱

荒漠土类,以中纬地区表现最为典型。如从我国东北到宁夏, 土壤干湿带性分布

为淋溶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均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干旱土(棕

钙土、灰钙土和荒漠土)。在暖温带范围内,土壤干湿带性由东而西为淋溶土(棕

壤、褐土)、均腐土(黑垆土)、干旱土(灰钙土、荒漠土)。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

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

壤类型也呈现垂直分带现象。由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

布高度由高降低的趋势。如地处热带的五指山有5个土壤垂直带谱组成,而位于温

带海拔高于五指山的长白山只有4个垂直带。在相似的纬度上,由湿润到半湿润、

半干旱及干旱,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

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我国青藏高原,由高原向谷底随着生物气候变化,土壤依次变化,被称为土壤负向

垂直带性。

十、 试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大气的影响。众多的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化改变了大气化学性质和过程,许多对大气化学性质有影响的气体都

会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而变化,森林退化、土壤碳氧化、化石燃料的燃烧都

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浓度增加,一氧化二氮可以破坏臭氧层而

引起地表辐射的增强,甲烷可以氧化成一氧化碳,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影响了对

流层光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光化学烟雾通过分散和吸收太阳辐射而改变地表受

到的辐射量。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光化学烟雾浓度正在增加。此外,土地利用/土地

覆被变化引起了硫的释放,在高二氧化硫地区可能引起酸雨。

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两种反馈机制。生物物理反馈主要表现在:土

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基于人类

利用、、、、、、、、、、、、、、、、、、、、、、、、、、、、、、、、、、、、、、、、、、、、、、、、、、、、、、、、、、、、、、、、、、

2010

一、 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

二、气旋: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 周低的水平空气漩涡。(P138)

三、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处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p269)

四、大陆架: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广泛分布与大陆周围,平均坡度只有0.1度,深度低纬

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p304)

五、种群:把占有一定空间或者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p398)

六、简地震的成因及其危害?(p71)

地震的成因极为复杂、发生极其频繁,大部分地震不被人关注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原文如此,但实际上并不尽然)。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是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实际上地震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触发的,比如有些构造薄弱的地区也是弱稳定的,但遇到水库蓄水引起的负荷和地应力变化,再遇上水顺着裂隙渗入断层内部起到润滑作用,就有可能使得构造地震提前触发,那么这种地震既是构造地震,也是诱发地震。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

1、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2、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5、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七、 试述全球水量平衡及空间分布特征,如何提高区域水量平衡水平?(p178-p179)

1、 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

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只有11%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的降水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相反。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地表径流如海是维持海洋水分平衡的决定性条件。

人工增雨、海水蒸馏淡化、远程引水。利用极地冰川地区水的不足,来达到提高区域水量平衡水平。

八、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自然地理学不仅研究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 也研究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中的各种关系, 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 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管理问题。(1) 通过一些特别的研究设计, 可将自然地理学传统分支和传统研究内容扩展到应用领域, 广泛地应用于当今的资源、环境问题。(2) 更加直接和有意识地将科研和教学导向应用类型。 (3) 自然地理学家们直接参与各种国际(和国家) 组织和研究计划, 促进了自然地理学应用的兴起。自然地理学家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政策的制定作出了贡献。(4) 自然地理学家在咨询业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围的变化以及新技术(尤其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的出现, 使自然地理学家能以两种特别的方式参与咨询: 其一, 以整体的观点看待自然环境, 其他学科却并不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地理学家可以在与其他学科间的界面上或交叉领域内获得很多机会; 其二, 自然地理学家可以对特定地方的特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诸如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减灾防灾、旅游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对自然地理专家的需求显著增加。

2011

一、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p36)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

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二、简述湖泊的分类及其作用?(p223)

(1) 按湖水来源:可分海迹湖、陆面湖。

(2)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可分内陆湖、外流湖。

(3) 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咸水湖、淡水湖。

(4) 按照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胡、温带湖、极地湖。

(5) 按照湖水存在时间:间歇湖、常年湖。

影响:(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

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四、试从人地相互作用过程角度分析人类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500)

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人类活动又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改变地表环境的演化方向,改变地表环境的变化速率,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灾害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所以说,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相关内容

  • 尔雅超星慕课探究万物之理考试答案
  • 探究万物之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既是人类社会的由来,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1.0 分  宗教 A.   法律 B.   民俗 C.   自然界 D.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西欧中世纪后期内部的否定因素不包括:() 1.0 分  A. ...

  • 马克思辩证法
  • 古代与中世纪的自然观 1[单选题] 思辨性体现的是 A.逻辑能力 B.辩论能力 C.想像能力 D.猜测能力 正确答案: A 2[单选题]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 A.五行说 B.阴阳说 C.宣夜说 D.自然感应论 正确答案: D 3[单选题] 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 A.阿那克萨哥拉 ...

  • 美学原理考试卷子
  • ∙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姓名:xxxx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97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 A . 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 ∙ B . 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 ∙ C . 它是中国 ...

  • 盐城市"百万师生共学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单项选择题 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正确答案: D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正确答案:C 盐城特色景区有( ) A ...

  • 尔雅美学原理题目与答案
  • 美学(一) 1 "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  A.  B.康德  C.  D. 正确答案: C 2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 A.  B.  C.  D.意趣 正确答案: B 3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 ...

  • 2011高中地理教师职务培训客观题题目
  • 第1题: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下题:N 地风向为( ) (0.5分)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标准答案: A ☆学员答案: A ★学员得分: 0.5分 第2题: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0.5分) A 花费 B 农家肥 ...

  •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95
  • 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现代城市环境规划的原则不包括().(1.0分) 1.0 分  A. 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   B.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  C. 扬长避短,合理优化   D. 超前规划 ...

  • 尔雅[美学原理]100分必备
  • 什么是美学(一) 1 "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  A.  B.  C.鲍姆嘉通  D. 正确答案: C 2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 A.唯美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3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 ...

  • 盐城市"百万师生共学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题库
  • 盐城市"百万师生共学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正确答案: D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 ...

  • 南开17春秋学期[西方哲学智慧(尔雅)]在线作业
  •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v 1. 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中,最核心的范畴是? . 属种 . 本质 . 形式 . 实体 标准答案: 2. 如果说知识是经验的.后天的,那么这是从哪个角度来看的? . 内容 . 形式 . 主体 . 客体 标准答案: 3. 法国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