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1-6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1.背景:约BC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标志: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3.传承方式:父死子继 or 兄终弟及 4.影响:“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二、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1.实行目的: 为了有效统治(or 巩固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3.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5. 影响:

积极:加强了统治,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埋下了分裂割据的祸根

6. 结果: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影响:消极: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传宗接代

积极: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统一(续家谱、认祖归宗、祭祖)

PS: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秦朝统一(BC221)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条件:主观-①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②正确的战略战术;

客观-③人民渴望统一;④形成了局部统一;⑤ 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融合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 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制):

①丞相:百官之首,政务;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上传下达),监察百官;

③太尉:全国军务(秦朝时是虚设的);④诸卿(设在丞相下面):具体事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体现‚家天下‛的色彩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3. 郡县制(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概不世袭

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①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结: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

弱。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通过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1. 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唐: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易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 北宋:措施:①军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将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控制

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 元: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通过中央官制的变化,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 汉: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近臣,三公九卿沦为执行机构)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3. 隋唐:三省六部制

a 中书省 掌决策,草拟诏令;b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c门下省 负责审议政令。

影响:①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 宋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5.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反弹 三、选官制度:

1、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传承方式:世袭。 2、汉:察举制。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影响:世家大族把握人才选拔权利,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隋以后: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 (2)依据:文学才能。 (3)评价:

进步性: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⑤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1. 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胡惟庸专权擅政)

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2. 内阁的形成:(明成祖时期形成,明宣宗时开始有票拟权)

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二、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奠基: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 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城邦的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二、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

1.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BC6世纪初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2.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BC6世纪末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②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十将军委员会 ④陶片放逐法;⑤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3. 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BC5世纪

意义: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①发放参政工资和观剧津贴;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扩大公民参政范围;④继续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3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 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直接民主

2. 影响:积极: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维护了城邦的独立和发展 消极: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3.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看,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习惯法:(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危害:贵族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 《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比较广泛

影响:积极: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消极: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缺陷:适用范围狭小;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保守„

4.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世纪时,帝国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5. 《民法大全》(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罗马法的影响:

积极:①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局限(实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维护奴隶主地位和统治的工具。

补充:罗马法的思想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达成的妥协。

4

意义: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1、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

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ps:议会是权力中心)

2、意义:①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②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沃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2、首相:①组阁条件: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

②权力: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即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Ps: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3、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五、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Ps:其他特点或详解 参见‘同步解析p37’or 课本p39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政治前提:美国独立

2、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政治松散、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二、联邦政府建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 1、内容:

①国家结构:联邦制。

特点:联邦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地方有一定自治权。

意义: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

②权力结构:三权分立.

总统(行政权):a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b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c 总统对宪法负责。d 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缔结条约,但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e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宣战权等,可依法弹劾总统。国会复议时,可以以2/3多数强行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司法权):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可以依法宣布总统或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

Ps: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如何制约参见你们的笔记) ③政体:民主共和制

2、宪法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人民主权原则 3、对宪法的评价:

积极: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③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果和资产阶级统治,协调了各种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没有及时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Ps: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联邦政府的完善: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时间:19C50S 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Ps:‚驴象之争‛是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法国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ps:可详细阐述为‘内因+外因’ 2、共和制确立的原因:

①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③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Ps: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建立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参院议员和众议院联席会议产生,可连选连任,实行特赦。

Ps:详解请看课本p45 二三段

2. 意义:①共和派掌握实权 ②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三、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 背景:统一的完成、帝国的建立 A. 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①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B. 统一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2. 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内容:①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权力相对较小。 (ps:详解参见课本P46)

B.评价:①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了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3. 特点: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Ps: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p50‛; 法德政体详细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 p47‛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 割香港岛 c. 赔款2100万银元 b.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 协定关税 (ps:b、d 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转变; d.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 思想文化: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 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7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 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 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 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 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 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 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 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 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 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爆发原因:

8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 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 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 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 2. 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 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 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 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 高潮: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9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 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0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 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 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抗战路线。

4.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共产党采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 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1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2.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

3. 思想基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 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积极进行斗争。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初次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

1. 评价: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的时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工人阶级力量不够,法国缺乏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 ②主观: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缺乏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③客观:反动势力力量强大。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

1、客观: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一战加剧了我国的社会矛盾。

2、主观:①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农民作为同盟军; ②布尔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过程:

1. 二月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 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意识到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必须要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4. 十月革命:11月7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攻占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东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齐获胜。 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5. 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标志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12

会议内容:①在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在经济上,《和平法令》,退出一战。为俄国赢得时间,巩固政权,发展自己的实力。 ③经济上,《土地法令》,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④组织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

大会结果: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确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性质: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对俄国:使我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③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

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Eg: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意义:标志着中国西学了香港被侵占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3

4、香港澳门回归的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其他原因: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统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英宗谱联合声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法律保障。

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79年元旦,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三十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7年,开始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6、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阻力:a 有利因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国际公认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B阻力: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双边会谈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

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

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的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恢复了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3.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符合符合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所以说,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②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长期现身越南战争,进退维谷。

③中国:苏联陈兵边境威胁中国安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因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4

3、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包括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 上海峰会;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比如说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15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1.背景:约BC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标志: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3.传承方式:父死子继 or 兄终弟及 4.影响:“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二、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1.实行目的: 为了有效统治(or 巩固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3.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5. 影响:

积极:加强了统治,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埋下了分裂割据的祸根

6. 结果: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影响:消极: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传宗接代

积极: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统一(续家谱、认祖归宗、祭祖)

PS: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秦朝统一(BC221)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条件:主观-①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②正确的战略战术;

客观-③人民渴望统一;④形成了局部统一;⑤ 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融合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 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制):

①丞相:百官之首,政务;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上传下达),监察百官;

③太尉:全国军务(秦朝时是虚设的);④诸卿(设在丞相下面):具体事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体现‚家天下‛的色彩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3. 郡县制(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概不世袭

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①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结: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

弱。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通过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1. 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唐: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易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 北宋:措施:①军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将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控制

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 元: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通过中央官制的变化,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 汉: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近臣,三公九卿沦为执行机构)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3. 隋唐:三省六部制

a 中书省 掌决策,草拟诏令;b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c门下省 负责审议政令。

影响:①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 宋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5.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反弹 三、选官制度:

1、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传承方式:世袭。 2、汉:察举制。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影响:世家大族把握人才选拔权利,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隋以后: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 (2)依据:文学才能。 (3)评价:

进步性: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⑤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1. 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胡惟庸专权擅政)

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2. 内阁的形成:(明成祖时期形成,明宣宗时开始有票拟权)

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二、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奠基: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 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城邦的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二、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

1.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BC6世纪初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2.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BC6世纪末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②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十将军委员会 ④陶片放逐法;⑤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3. 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BC5世纪

意义: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①发放参政工资和观剧津贴;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扩大公民参政范围;④继续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3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 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直接民主

2. 影响:积极: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维护了城邦的独立和发展 消极: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3.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看,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习惯法:(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危害:贵族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 《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比较广泛

影响:积极: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消极: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缺陷:适用范围狭小;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保守„

4.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世纪时,帝国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5. 《民法大全》(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罗马法的影响:

积极:①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局限(实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维护奴隶主地位和统治的工具。

补充:罗马法的思想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达成的妥协。

4

意义: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1、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

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ps:议会是权力中心)

2、意义:①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②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沃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2、首相:①组阁条件: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

②权力: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即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Ps: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3、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五、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Ps:其他特点或详解 参见‘同步解析p37’or 课本p39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政治前提:美国独立

2、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政治松散、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二、联邦政府建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 1、内容:

①国家结构:联邦制。

特点:联邦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地方有一定自治权。

意义: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

②权力结构:三权分立.

总统(行政权):a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b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c 总统对宪法负责。d 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缔结条约,但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e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宣战权等,可依法弹劾总统。国会复议时,可以以2/3多数强行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司法权):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可以依法宣布总统或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

Ps: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如何制约参见你们的笔记) ③政体:民主共和制

2、宪法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人民主权原则 3、对宪法的评价:

积极: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③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果和资产阶级统治,协调了各种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没有及时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Ps: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联邦政府的完善: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时间:19C50S 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Ps:‚驴象之争‛是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法国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ps:可详细阐述为‘内因+外因’ 2、共和制确立的原因:

①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③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Ps: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建立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参院议员和众议院联席会议产生,可连选连任,实行特赦。

Ps:详解请看课本p45 二三段

2. 意义:①共和派掌握实权 ②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三、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 背景:统一的完成、帝国的建立 A. 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①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B. 统一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2. 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内容:①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权力相对较小。 (ps:详解参见课本P46)

B.评价:①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了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3. 特点: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Ps: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p50‛; 法德政体详细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 p47‛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 割香港岛 c. 赔款2100万银元 b.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 协定关税 (ps:b、d 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转变; d.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 思想文化: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 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7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 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 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 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 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 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 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 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 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 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爆发原因:

8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 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 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 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 2. 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 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 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 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 高潮: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9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 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0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 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 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抗战路线。

4.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共产党采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 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1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2.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

3. 思想基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 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积极进行斗争。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初次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

1. 评价: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的时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工人阶级力量不够,法国缺乏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 ②主观: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缺乏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③客观:反动势力力量强大。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

1、客观: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一战加剧了我国的社会矛盾。

2、主观:①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农民作为同盟军; ②布尔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过程:

1. 二月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 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意识到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必须要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4. 十月革命:11月7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攻占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东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齐获胜。 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5. 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标志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12

会议内容:①在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在经济上,《和平法令》,退出一战。为俄国赢得时间,巩固政权,发展自己的实力。 ③经济上,《土地法令》,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④组织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

大会结果: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确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性质: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对俄国:使我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③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

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Eg: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意义:标志着中国西学了香港被侵占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3

4、香港澳门回归的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其他原因: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统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英宗谱联合声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法律保障。

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79年元旦,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三十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7年,开始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6、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阻力:a 有利因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国际公认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B阻力: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双边会谈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

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

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的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恢复了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3.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符合符合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所以说,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②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长期现身越南战争,进退维谷。

③中国:苏联陈兵边境威胁中国安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因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4

3、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包括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 上海峰会;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比如说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15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G)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 ...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 qìn(沁)园春 分mì(泌) màn(漫)江 màn(谩)骂 百gě(舸) 寥kuî(廓) xiã(携 )来 zhēng(峥)嵘 挥斥方qiú(遒) 万户hïu( 侯 ) 浪â(遏)飞舟 páng(彷)徨 寂liáo(寥) 彳chù ...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摘 要:为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宗旨,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并尝试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己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合作探究是重难点由老师设计情 ...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报告 (成员:肖 飞 刘华峰 李玉梅 韩丽媛 蒲晶晶 努日曼 ) 我们小组给大家主要分析的为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和能量 ...

  •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一
  •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 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 ...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教学设计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业 单元教学设计 姓名:学号:班级: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 本章位于必修2第一章,初三化学中,讲授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必修1 ...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咏怀古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 人教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之<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分步探讨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及鉴赏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感受作者抒发的怀才不遇的情怀. 重点难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价值目标的偏离
  • 作者:杨云萍胡瑞秀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7年10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在编写理念上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