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浮云]中"阿势"的形象

  摘 要:《浮云》是二叶亭四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由三部分构成。内容以一个年轻的下级官吏文三为中心,通过对文三一系列遭遇的描写,反映了明治社会初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书中的女主人公阿势被认为是“新女性”的代表,但同时在其身上旧思想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致使她无法摆脱束缚而最终沦落。  关键词:阿势;新女性;人物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01  一、有关阿势  二叶亭四迷把阿势设定为小说的第一女主人公。有关阿势的身世,小说的第一编第二回这样写道:  阿势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有个天性特别喜欢孩子的父亲孙兵卫,还有个对别人刻薄,对自己的孩子却疼爱异常的母亲阿政,所以她自幼就被当做掌上明珠似的宠爱着,不管说什么,没有不依从她的,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骄纵任性的姑娘。她七岁就开始按照父亲的意思上了小学,母亲又按照自己的爱好叫她学习清元的三弦。阿势天生有些小聪明,虽然是囫囵吞枣,却记得挺快,可以说是学艺兼优。  可见,阿势从小衣食无忧,受父母宠爱,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从事一些自己并不太喜好的事情。当然,阿势这样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影响对其性格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为后来对文三态度的步步转变埋下了伏笔。这样一种家庭环境的设定,与作者二叶亭四迷自身的家庭背景不无关系。二叶亭四迷出身武士家庭。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外交官,之后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受俄国文学的影响,他决定走文学道路,却受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甚至最终不惜与父亲决裂。二叶亭四迷似乎也在用自己的经历暗示,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阿势很难有勇气向世俗发起挑战。  二、阿势的“女性像”  1.“美丽”的阿势  阿势呈现出来的第一个形象特征便是美丽。  关于阿势的容貌,小说第一次描写是在第一编的第三回:  文三偷偷地看着她的侧脸,她的眼睛、鼻子和嘴还是和平常一样美丽,在她那被月光照得微微发白的瓜子脸上垂着两三绺头发,用扇子得在颊边摆来摆去,真是凄艳绝伦。文三不停地打量着,这时候她那凄艳的脸,徐徐地转过来……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恰和文三的目光碰在一起。她抿嘴一笑,用那像春笋一般的纤纤细指握着一把团扇,遮着樱桃般的嘴,露出一种羞答答的样子。  这是独处的两人将要互相倾诉爱慕之意的时刻,月色下的阿势显得更加姣美动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对阿势容貌的描写不可忽视,第一编第四回:  这个十八岁的妙龄姑娘,一副瓜子脸,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睛,和那坚起来的柳叶眉,分外动人。一张樱桃小口,嫣然含笑,真是妩媚无比,却不显得些许轻浮。亭亭玉立,苗条的身材,纤细的柳腰,确是婀娜多姿……  这段描写发生在文三刚刚被免职,意志消沉之时。尽管被免职丢掉了工作,但在文三看来阿势的美丽却没有半点褪色。小说当中对阿势美的描写还有几处。然而阿势的美却只停留在外表,之后她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虚伪与脆弱与这种美形成强烈反差,显得更加刺眼。  2.“无常”的阿势  “无常”一词源于佛教,在这里可指没有常性,或者指容易被周围事物左右而发生变化。小说中阿势初次登场的时候写到她受母亲的影响学习三弦,之后又受邻家的姑娘影响,扔掉三弦捧起书本用功起来。当邻家的姑娘要去读私塾时,阿势忽然也想跟着去入私塾,死乞白赖地央求,甚至连说梦话的时候都闹着要去。从这些地方不难看出,阿势做事缺乏恒心,没有常性。而对文三态度的“无常”变化也是贯通全篇。当然,这里的“无常”主要指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左右的性格。  文三刚到东京之时,阿势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也许出于小孩子的早熟的心理,她竟把大人对她说的那句“那个人就是给你找的丈夫”的笑话,当成了真话。起初还羞羞答答地不大自然,但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很快地就熟识起来,不久更亲热得连吃块点心都要两个人分着吃。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后来文三的暂时离开而变得疏远。当文三住到阿势家之后,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从作者描写的两人第一次对话也可以对两人的亲密程度窥见一斑。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只不过隔着那么一层窗户纸而已,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却颠覆了此前的想象,也把阿势的这种“无常”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当然,阿势的“无常”并非无中生有,也非一朝一夕。其变化有外在的起因和推动力。起因便是文三被免职,推动力之一是本田升闯入她的生活。阿势在得知文三被免职的消息后,并没有像她的母亲那样在批评挖苦文三,而是站在文三的立场上反击自己的母亲,并不断地安慰文三。作者将其断定为“作为日本文明元素的新主义与过时的旧主义的一次正面冲突”。  然而,当本田升闯入阿势的生活之后,阿势的“无常”变化也随之加速。受其母亲的影响,阿势与本田升日渐亲密,与文三却越来越疏远起来。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以为是谁呢”般的轻蔑,直至“即便乞求也不会和他结婚”般的厌恶。  以上可以看出,阿势对文三的态度由爱慕、同情、蔑视、厌恶逐次变化。就阿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这一问题,二叶亭四迷早已在小说中给出了答案:阿势实在是一个轻浮的人。正如不轻浮的人想做轻浮的事做不了一样,轻浮的人想不做轻浮的事也不可能。自己认识到自己轻浮的人尚且如此,象阿势那样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毛病的天真的少女,自然难怪克制不住自己的性格。  明治维新后,日本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技术,使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的时代。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知识阶层,对这些外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加区别筛选地全盘接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接受模式体现在小说上便是“阿势”。作者在此通过徒有新女性外表的阿势的性格,对这种吸收模式进行了无情地批评。作者把阿势比作一朵飘荡不定的浮云,以此来揶揄明治时代那些追求虚荣,见异思迁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中的阿势便是这种典型。她徒有美丽的外表,却毫无主见,极易受他人左右。在阿势身上各方表现的这种他动性,正是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特性。也可以说是整个日本社会的特性。  参考文献:  [1]、『二葉亭四迷 樋口一葉 集』,学習研究社,昭和46年10月  [2]、『現代日本文学大事典』,久松 潜一等,明治書院40年11月  [3]、《二叶亭四迷集》,巩长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月

  摘 要:《浮云》是二叶亭四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由三部分构成。内容以一个年轻的下级官吏文三为中心,通过对文三一系列遭遇的描写,反映了明治社会初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书中的女主人公阿势被认为是“新女性”的代表,但同时在其身上旧思想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致使她无法摆脱束缚而最终沦落。  关键词:阿势;新女性;人物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01  一、有关阿势  二叶亭四迷把阿势设定为小说的第一女主人公。有关阿势的身世,小说的第一编第二回这样写道:  阿势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有个天性特别喜欢孩子的父亲孙兵卫,还有个对别人刻薄,对自己的孩子却疼爱异常的母亲阿政,所以她自幼就被当做掌上明珠似的宠爱着,不管说什么,没有不依从她的,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骄纵任性的姑娘。她七岁就开始按照父亲的意思上了小学,母亲又按照自己的爱好叫她学习清元的三弦。阿势天生有些小聪明,虽然是囫囵吞枣,却记得挺快,可以说是学艺兼优。  可见,阿势从小衣食无忧,受父母宠爱,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从事一些自己并不太喜好的事情。当然,阿势这样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影响对其性格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为后来对文三态度的步步转变埋下了伏笔。这样一种家庭环境的设定,与作者二叶亭四迷自身的家庭背景不无关系。二叶亭四迷出身武士家庭。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外交官,之后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受俄国文学的影响,他决定走文学道路,却受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甚至最终不惜与父亲决裂。二叶亭四迷似乎也在用自己的经历暗示,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阿势很难有勇气向世俗发起挑战。  二、阿势的“女性像”  1.“美丽”的阿势  阿势呈现出来的第一个形象特征便是美丽。  关于阿势的容貌,小说第一次描写是在第一编的第三回:  文三偷偷地看着她的侧脸,她的眼睛、鼻子和嘴还是和平常一样美丽,在她那被月光照得微微发白的瓜子脸上垂着两三绺头发,用扇子得在颊边摆来摆去,真是凄艳绝伦。文三不停地打量着,这时候她那凄艳的脸,徐徐地转过来……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恰和文三的目光碰在一起。她抿嘴一笑,用那像春笋一般的纤纤细指握着一把团扇,遮着樱桃般的嘴,露出一种羞答答的样子。  这是独处的两人将要互相倾诉爱慕之意的时刻,月色下的阿势显得更加姣美动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对阿势容貌的描写不可忽视,第一编第四回:  这个十八岁的妙龄姑娘,一副瓜子脸,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睛,和那坚起来的柳叶眉,分外动人。一张樱桃小口,嫣然含笑,真是妩媚无比,却不显得些许轻浮。亭亭玉立,苗条的身材,纤细的柳腰,确是婀娜多姿……  这段描写发生在文三刚刚被免职,意志消沉之时。尽管被免职丢掉了工作,但在文三看来阿势的美丽却没有半点褪色。小说当中对阿势美的描写还有几处。然而阿势的美却只停留在外表,之后她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虚伪与脆弱与这种美形成强烈反差,显得更加刺眼。  2.“无常”的阿势  “无常”一词源于佛教,在这里可指没有常性,或者指容易被周围事物左右而发生变化。小说中阿势初次登场的时候写到她受母亲的影响学习三弦,之后又受邻家的姑娘影响,扔掉三弦捧起书本用功起来。当邻家的姑娘要去读私塾时,阿势忽然也想跟着去入私塾,死乞白赖地央求,甚至连说梦话的时候都闹着要去。从这些地方不难看出,阿势做事缺乏恒心,没有常性。而对文三态度的“无常”变化也是贯通全篇。当然,这里的“无常”主要指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左右的性格。  文三刚到东京之时,阿势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也许出于小孩子的早熟的心理,她竟把大人对她说的那句“那个人就是给你找的丈夫”的笑话,当成了真话。起初还羞羞答答地不大自然,但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很快地就熟识起来,不久更亲热得连吃块点心都要两个人分着吃。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后来文三的暂时离开而变得疏远。当文三住到阿势家之后,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从作者描写的两人第一次对话也可以对两人的亲密程度窥见一斑。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只不过隔着那么一层窗户纸而已,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却颠覆了此前的想象,也把阿势的这种“无常”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当然,阿势的“无常”并非无中生有,也非一朝一夕。其变化有外在的起因和推动力。起因便是文三被免职,推动力之一是本田升闯入她的生活。阿势在得知文三被免职的消息后,并没有像她的母亲那样在批评挖苦文三,而是站在文三的立场上反击自己的母亲,并不断地安慰文三。作者将其断定为“作为日本文明元素的新主义与过时的旧主义的一次正面冲突”。  然而,当本田升闯入阿势的生活之后,阿势的“无常”变化也随之加速。受其母亲的影响,阿势与本田升日渐亲密,与文三却越来越疏远起来。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以为是谁呢”般的轻蔑,直至“即便乞求也不会和他结婚”般的厌恶。  以上可以看出,阿势对文三的态度由爱慕、同情、蔑视、厌恶逐次变化。就阿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这一问题,二叶亭四迷早已在小说中给出了答案:阿势实在是一个轻浮的人。正如不轻浮的人想做轻浮的事做不了一样,轻浮的人想不做轻浮的事也不可能。自己认识到自己轻浮的人尚且如此,象阿势那样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毛病的天真的少女,自然难怪克制不住自己的性格。  明治维新后,日本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技术,使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的时代。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知识阶层,对这些外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加区别筛选地全盘接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接受模式体现在小说上便是“阿势”。作者在此通过徒有新女性外表的阿势的性格,对这种吸收模式进行了无情地批评。作者把阿势比作一朵飘荡不定的浮云,以此来揶揄明治时代那些追求虚荣,见异思迁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中的阿势便是这种典型。她徒有美丽的外表,却毫无主见,极易受他人左右。在阿势身上各方表现的这种他动性,正是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特性。也可以说是整个日本社会的特性。  参考文献:  [1]、『二葉亭四迷 樋口一葉 集』,学習研究社,昭和46年10月  [2]、『現代日本文学大事典』,久松 潜一等,明治書院40年11月  [3]、《二叶亭四迷集》,巩长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月


相关内容

  •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城郊李卫全 <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鉴赏其形象:2. 鉴赏其语言:3. 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内容.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 ...

  •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
  •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 1.形象: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 ...

  •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简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简析 21课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2课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5课 诗词曲五首 刘禹锡<酬乐天„„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文天祥<过零丁 ...

  • 古代送别诗
  • 古代送別詩 古典诗文 2009-08-22 1615 古代送別詩 [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 ...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摭析几例"孪生"题组的解法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摭析几例"孪生"题组的解法 数学中这些貌合神离的"孪生"题组,基于形似质异的原因,致使本已身心疲惫学子们更加苦不堪言.就此话题,本文摭取几例 "孪生"题组的解法,谈几点看法. 一.概率问题需"咬 ...

  • 写景抒情类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
  • 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 河南南召一中 翟杰 浣溪沙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①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③浊酒戍楼④东,酒阑⑤挥泪向悲风. [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人.高宗时进士,殿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 ...

  • 9044当代文学
  • [9044]<当代文学>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十七年时期文学的作品是 A:<李自成> B:<林海雪原> C:<我的帝王生涯> D:<那五>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小说<红旗谱>中塑造的农民革命运动中的第 ...

  • [诗词鉴赏]唐代诗词赏析:[韦应物篇]54首 1-20
  • 唐代诗词赏析: <韦应物篇>54首 目 录 01<秋夜寄丘员外> 02<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03<赋得暮雨送李曹> 04<长安遇冯著> 05<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06<滁州西涧> 07<东郊> 08&l ...

  •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
  • 国学经典: 古诗十九首 原文及注释 [知识卡片]古诗:<古诗十九首>中的"古诗"是魏晋以后的人对汉代诗歌的习惯称呼.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在这种社会现实中,文人有的飘泊四方,有的穷困潦倒,有的遭受灾难.这十九首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动态,表现了他们的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