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 出国 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此,也可以将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条件归咎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即金本位制消除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一直是脆弱的,存在隐患的。二战以后逐步建立起的以美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能在短期起到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和全球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适应。

2 各国应对措施

2.1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推出应对经济严重衰退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作为其财源支持的2009财年补充预算财政支出约为15.4万亿日元(约合154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3%,将着眼就业、企业资金周转和环保等领域,拟于未来三年内创造140万至200万个就业机会。

韩国政府公布将追加17.7亿韩元(约13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支出主要用于低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培训、社会救济等方面。

欧盟委员会提出一份名为"共担就业责任"的建议草案,拟设19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工人技能。欧盟委员会将从其社会基金和全球调整基金中划拨这笔款项,拟在今明两年内支持成员国的创业工程,而无需成员国出资。该委员会还计划,在欧洲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利用5亿欧元的贷款创建一个小额贷款机构,专门鼓励个人创业和支持小企业。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这一草案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保持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和加强就业流动性;提高劳动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增加就业渠道;要求企业增加学徒和实习职位,共同为促进就业而努力。

俄罗斯联邦决定预算将再拨付1.4亿卢布(约420多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总理普京强调:俄政府计划为失业人员创造100万个临时工岗位,为17万人提供再就业培训。

荷兰政府为使经济尽快走出衰退,计划两年内在基建、可持续能源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新增投入75亿欧元。在缓解失业方面,政府将出台新措施,对因公司缩短工时而"半失业"的人提供特殊的失业补助。政府还将帮助失业者获得培训,并重点帮助青年人再就业。荷兰财政大臣表示,除了上述投资外,还将为事业救济增加支出100亿欧元。计划包括斥资1.9万亿日元救助失业人员。厚生劳动大臣表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就业。 德国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公布,政府已决定从2009年7月1日起提高养老金水平,以刺激约2000万退休者的消费。西部各州提高2.4%,东部3.4%。

瑞典政府在2009年春季预算中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地方财政补贴和支持就业。为减轻危机对就业和福利制度的影响,瑞典政府将在2010年向地方政府增拨70亿克朗的临时应急支持,并将政府2011年和2012年对地方的补贴增加50亿克朗。此外,为防止失业率升高,瑞典政府增加100亿克朗预算,用于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失业保险,包括协助失业者再就业、培训和获得实习机会等。连同此前预算出台的措施,瑞典政府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投入450亿克朗和600亿克朗来应对危机。瑞典财政大臣Anders Borg表示,目前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最差的增长,失业率大幅提

高,政府选择的道路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对公共财政、就业和福利制度的核心负责。福利制度的核心如教育、卫生、保健、司法等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也能正常运转。瑞典公民必须对公共体系顺利完成任务抱有信心。政府将继续为尽可能多的人就业和创建共同的福利制度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的重点是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使人们在再就业过程中安心并得到支持。这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将减少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的危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阁会议上指出,经济复苏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宣布利用经济刺激基金启动名为"加速实施复苏法案夏季行动"的新计划,计划包括扩建50个州1129个医疗中心以增加30万病人诊疗容量,在农村地区新建200个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新增或稳住5000名司法部执法人员的就业,对38个州90个退伍军人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107个国家公园的整修工程,为12.5万年轻人创造夏季短期工作机会,机场、高速路升级改造,向增加教师雇用的提供资金资助等,此举将可创造或保护60万个工作机会。

2.2 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韩国政府专门拨出370亿美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菲律宾投资署(BOI)表示,为将失业率维持在最低水平,菲政府正在考虑给在经济危机时期承诺不裁员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BOI总裁赫南德兹指出,这是菲律宾政府首次对保持员工现有规模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同时取消对电讯企业的财政激励。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临时性框架规定,旨在放宽成员国对本国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救助的限制,主要内容包括成员国不需向欧盟通报就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带有补贴的贷款、贷款担保、风险资本和50万欧元以内的直接援助。此项规定将执行到2010年底,届时欧委会将视情决定是否延期。

美国推出一项计划,通过提高联邦贷款担保额度和为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援助的方式,为陷入困境中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奥巴马表示,小型企业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动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 出国 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此,也可以将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条件归咎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即金本位制消除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一直是脆弱的,存在隐患的。二战以后逐步建立起的以美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能在短期起到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和全球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适应。

2 各国应对措施

2.1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推出应对经济严重衰退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作为其财源支持的2009财年补充预算财政支出约为15.4万亿日元(约合154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3%,将着眼就业、企业资金周转和环保等领域,拟于未来三年内创造140万至200万个就业机会。

韩国政府公布将追加17.7亿韩元(约13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支出主要用于低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培训、社会救济等方面。

欧盟委员会提出一份名为"共担就业责任"的建议草案,拟设19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工人技能。欧盟委员会将从其社会基金和全球调整基金中划拨这笔款项,拟在今明两年内支持成员国的创业工程,而无需成员国出资。该委员会还计划,在欧洲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利用5亿欧元的贷款创建一个小额贷款机构,专门鼓励个人创业和支持小企业。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这一草案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保持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和加强就业流动性;提高劳动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增加就业渠道;要求企业增加学徒和实习职位,共同为促进就业而努力。

俄罗斯联邦决定预算将再拨付1.4亿卢布(约420多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总理普京强调:俄政府计划为失业人员创造100万个临时工岗位,为17万人提供再就业培训。

荷兰政府为使经济尽快走出衰退,计划两年内在基建、可持续能源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新增投入75亿欧元。在缓解失业方面,政府将出台新措施,对因公司缩短工时而"半失业"的人提供特殊的失业补助。政府还将帮助失业者获得培训,并重点帮助青年人再就业。荷兰财政大臣表示,除了上述投资外,还将为事业救济增加支出100亿欧元。计划包括斥资1.9万亿日元救助失业人员。厚生劳动大臣表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就业。 德国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公布,政府已决定从2009年7月1日起提高养老金水平,以刺激约2000万退休者的消费。西部各州提高2.4%,东部3.4%。

瑞典政府在2009年春季预算中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地方财政补贴和支持就业。为减轻危机对就业和福利制度的影响,瑞典政府将在2010年向地方政府增拨70亿克朗的临时应急支持,并将政府2011年和2012年对地方的补贴增加50亿克朗。此外,为防止失业率升高,瑞典政府增加100亿克朗预算,用于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失业保险,包括协助失业者再就业、培训和获得实习机会等。连同此前预算出台的措施,瑞典政府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投入450亿克朗和600亿克朗来应对危机。瑞典财政大臣Anders Borg表示,目前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最差的增长,失业率大幅提

高,政府选择的道路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对公共财政、就业和福利制度的核心负责。福利制度的核心如教育、卫生、保健、司法等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也能正常运转。瑞典公民必须对公共体系顺利完成任务抱有信心。政府将继续为尽可能多的人就业和创建共同的福利制度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的重点是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使人们在再就业过程中安心并得到支持。这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将减少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的危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阁会议上指出,经济复苏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宣布利用经济刺激基金启动名为"加速实施复苏法案夏季行动"的新计划,计划包括扩建50个州1129个医疗中心以增加30万病人诊疗容量,在农村地区新建200个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新增或稳住5000名司法部执法人员的就业,对38个州90个退伍军人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107个国家公园的整修工程,为12.5万年轻人创造夏季短期工作机会,机场、高速路升级改造,向增加教师雇用的提供资金资助等,此举将可创造或保护60万个工作机会。

2.2 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韩国政府专门拨出370亿美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菲律宾投资署(BOI)表示,为将失业率维持在最低水平,菲政府正在考虑给在经济危机时期承诺不裁员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BOI总裁赫南德兹指出,这是菲律宾政府首次对保持员工现有规模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同时取消对电讯企业的财政激励。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临时性框架规定,旨在放宽成员国对本国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救助的限制,主要内容包括成员国不需向欧盟通报就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带有补贴的贷款、贷款担保、风险资本和50万欧元以内的直接援助。此项规定将执行到2010年底,届时欧委会将视情决定是否延期。

美国推出一项计划,通过提高联邦贷款担保额度和为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援助的方式,为陷入困境中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奥巴马表示,小型企业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动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内容

  • 抛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球经济将再一次陷入危机
  • 0人参与 0评论 来源:国家财经周刊 当前,G20已经成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相比于其他的政策协调机制,G20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G20平台上既有主要的发达国家,又有许多备受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这种包容性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成员国可以在G20平台上平等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有助于各国达 ...

  • 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的逻辑与应对 沈建光
  • 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的逻辑与应对 2015年03月02日 七年前的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也让国内研究视角越来越关注海外,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由于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身处于开放体系内的中国经济很多时候面临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于国内,而往往来自于国际市场上诸多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佐证 ...

  •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一开始仅仅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危机,随着时间的发展,危机开始蔓延至银行,最后演变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种前提下,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扩散.债务风险逐渐升高之际,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实体经济衰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债务负担极其沉重,财政状 ...

  • 林毅夫:转变思路应对全球贸易新常态 | 宏观经济
  • 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出现断崖式下跌,发达国家至今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全球经济也进入了低增长的新常态.本文认为,要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可以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发达国家腾出结构性改革的空间 ...

  • 勿言"双底衰退"
  • 索罗斯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由于欧洲政府要减少财政赤字,故会紧缩公共开支,这将会重蹈1930年代的覆辙,也就是如果像当年美国政府那样为防通胀而紧缩开支,会导致"双底衰退"(注:指经济二次探底).大家都知道,当年的第二个底较第一个底深.此言一出,投资人不免心惊肉跳.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论世界经济危机
  • 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一.引言 自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某些国家甚至是致命性的灾难,如:冰岛,这一北大西洋的岛国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宣布国家破产.本文将对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世界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采 ...

  • 阿里巴巴营销策略
  • 论阿里巴巴的营销策略 摘要:阿里巴巴经历了10年的全面发展,以其独特的经管模式,为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无地理和时间降碍的自由贸易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商机.阿里巴巴新颖的营梢策略加速了阿里巴巴的启航,为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城的快速发展开辟了道路.首先回顾了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阿里巴巴的 ...

  • 经济硕士论文-低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 在 职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题目 低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姓名 导师 专业 世界经济 年级 班别 低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作 者 指导教师 2016年03月08日 内 容 提 要 石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工业的血液,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2014年下半年 ...

  • 以史为鉴--关于两次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判断
  • 编者按:2010年起,中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北京大学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参与单位分别从宏观经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以及微观机制等角度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