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学思想解读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为《手稿》) 在21 世纪的今天, 它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这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论及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泛化时提出:“今日所谓‘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怀疑美学’无不属于过时的思辨美学。”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 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 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 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 或美学) 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 或曰批判的批判) 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 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 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 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

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 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 《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 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 《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 《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 (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 (P42- 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 (p32)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 (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 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 ( P478、484、500、506) 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 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 ( 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 ( 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 ( 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 “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 ( 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 ( P86) 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 ( 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 “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 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 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 “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 ( 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 .

文艺争鸣, 2003 , ( 6 ) .

[ 2 ] 陶东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 . 文艺

研究, 2004 , ( 1 ) .

[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 4 ]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61.

[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 卷) [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7 ] 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 上册) [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62.

[ 8 ]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为《手稿》) 在21 世纪的今天, 它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这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论及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泛化时提出:“今日所谓‘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怀疑美学’无不属于过时的思辨美学。”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 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 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 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 或美学) 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 或曰批判的批判) 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 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 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 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

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 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 《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 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 《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 《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 (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 (P42- 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 (p32)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 (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 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 ( P478、484、500、506) 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 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 ( 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 ( 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 ( 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 “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 ( 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 ( P86) 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 ( 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 “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 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 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 “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 ( 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 .

文艺争鸣, 2003 , ( 6 ) .

[ 2 ] 陶东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 . 文艺

研究, 2004 , ( 1 ) .

[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 4 ]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61.

[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 卷) [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7 ] 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 上册) [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62.

[ 8 ]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相关内容

  •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摘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的重要理论资源:童庆炳的文学审美功能论来源于<手稿>中"人的复归"思想:童庆炳的文学审美活动论 ...

  •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手稿
  •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摘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柯学手稿>是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的重要理 论资源:童庆炳的文学审美功能论来源于<手稿>中"人的复归‟‟思想:童庆炳的文学审美 活动论来源 ...

  •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_读马克思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1周可.}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哲学批判,提出 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人的自由的有愈识的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认为共产主义 是通过异化的扬弃所实现的人 ...

  • 人的存在方式的澄明与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思想再解读
  • 2013年5月第21卷第5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May.,2013V01.21 No.5 人的存在方式的澄明与启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思想再解读 熊来平1,晏兰萍2 (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2.井冈山大学,江 ...

  • 异化劳动学说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惟一内容吗?
  • 内容提要:关于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以往我国学界的主流解读范式,是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及其四个规定视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甚至惟一内容.这种解读范式过于简单和狭窄,无法全面展现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与丰富内容.实际上,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绝不仅限于&l ...

  •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内涵_王巍
  • DOI:10.3876/j.issn.1671-4970.2015.06.005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内涵 王 巍,刘怀玉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要:国内学术界对于中"交往"概念的研究是延续了传统的哲学研 究范 ...

  • 马克思经典著作分析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报告 题 目: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读<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 姓 名: 陈泽润 学 号: 11140218 班 级: 14级建筑学二班 完成日期: 2016年3月24日星期四 指导教师: 孙亚东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 1884年 ...

  • 马克思[手稿].ppt.Convertor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析 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异化劳动理论 3.劳动创造美(美的根源) 4."美的规律" 一.写作背景 1.外因:巴黎是革命中心. 2.内因:马克思从理论到实践,实现彻 底的唯物主义. "普照光" 从后思索法 人体 ...

  • 论马克思对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 2013.10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论马克思对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刘芳1, 王文臣2 (1.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2.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701) [摘要]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在实证科学与黑格尔哲学那里都进行过研究但未能真正得以解决.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