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庚子岁除赏析

这首词写于庚子年除夕那天,正是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那年,那时八国联军侵袭被禁,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逃到西安。当时词的作者朱祖谋困居在宣武门外校场头条胡同,王鹏运的住所。那天正是除夕夜,但是他却回不得家,于是他们几人一起填词书法家国之恨。这首《鹧鸪天》就是写于这个时候。 鹧鸪天·庚子岁除

朱祖谋

似水清尊照鬓华,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肠芒角森如戟,吟笔冰霜惨不花。

抛枕坐,卷书嗟,莫嫌啼煞后栖鸦。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

“似水清尊照鬓华”词的首句就是词人端着一杯似清水的酒,望着酒杯中映照出自己的面容,两鬓已生华发,时光易逝,容颜易老。此时外面到处是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动荡不安,词人被困于友人家中,独自一人自斟自饮,然而自己却已生华发,心中无限惆怅。“天涯”二字让人不住的联想到遥远,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看出词人在思恋远方的家人。

“酒肠芒角森如戟”这句体现此时的词人虽然有美酒相伴,词人仍然是惆怅满腹,忧愁无法纾解,吟笔不能生花,如今自己文笔凝滞,诗思冷涩。词人此时忧思满腹,无心创作,所以才会抒发出“银笔冰霜惨不花”这样的感慨。词人借酒浇愁,却是愁上加愁,既是为国家沦丧的忧愁悲愤,也是为自己在除夕夜与家人远隔的离愁。

“抛枕坐,卷书嗟”这两句描写了词人来到榻旁,抛开枕头坐在榻上,词人想要排遣心中的忧愁于是拿起一卷书开始嗟读。然而天色渐晚,乌鸦也都开始归巢了,最后归巢的乌鸦不停地啼叫着。又一次引发了词人的离愁。“莫嫌啼煞后栖鸦”这句描写了词人躺在榻上听着这归巢的乌鸦的啼叫声却不嫌弃它们吵闹。词人听着最后归巢的乌鸦的叫声实则是想到了自己,自己被困于友人家中,有家归不得,此时他反是羡慕乌鸦的自由自在,外界的变化对于乌鸦们来说没什么影响,它们照样是跟以前一样的生活,天黑归巢,但是此刻词人自己却不能像乌鸦一样生活,被外面战乱的世界所影响,有家归不得。

“烛花红换人间世”描写了天色已晚屋子里已经点上了蜡烛,在那微弱的烛火中,词人仿佛看到了外面侵略祖国的敌人已经被击退,回到了那曾经太平的清朝,词人心心念念着国家能够回到太平盛世,就算此刻自己被困不能回家团聚还是牵挂着国家的忧难。“山色青回梦里家”山色微青,梦中词人似乎已经回到了家中,与家人一起过着喜气洋洋的除夕夜。这句表达了词人不能归家的失望之情,同时也深深的流露出了词人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情。 从这首词不难看出是词人抒发了对世事的感伤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上片借用苏轼的诗句“空肠得酒芒角出”的意思,下片借用杜甫的“夜来归鸟尽,啼煞后栖鸦”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词的上片三四句和下片的一二句对仗工整,从音律来说,可能我对这方面还没有很好的了解,单单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首词还算押韵吧,“华”“崖”“花”“鸦”“家”还都蛮押韵的,有词的音乐美。

这首词的情感是一种悲美。词中的情感主色调是悲的,从创作背景来说这首词创作于八国联军侵华的那个除夕夜,词人困于友人家中,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词中的“鬓华”“天涯”“后栖鸦”“烛花”“梦里家”都是常见的带有悲伤基调的意向。从这些意向词来说,词人的艺术创作是成功的,读者能够从词中体会出整首词的悲伤基调。从词人的心理情感来说这首词既是对国家的沦陷的悲愁,又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愁。

词中所出现的“清尊”即酒杯,酒杯在诗词中常常是会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气氛,有一种“举杯浇愁愁更愁”的伤感。

这首词写于庚子年除夕那天,正是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那年,那时八国联军侵袭被禁,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逃到西安。当时词的作者朱祖谋困居在宣武门外校场头条胡同,王鹏运的住所。那天正是除夕夜,但是他却回不得家,于是他们几人一起填词书法家国之恨。这首《鹧鸪天》就是写于这个时候。 鹧鸪天·庚子岁除

朱祖谋

似水清尊照鬓华,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肠芒角森如戟,吟笔冰霜惨不花。

抛枕坐,卷书嗟,莫嫌啼煞后栖鸦。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

“似水清尊照鬓华”词的首句就是词人端着一杯似清水的酒,望着酒杯中映照出自己的面容,两鬓已生华发,时光易逝,容颜易老。此时外面到处是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动荡不安,词人被困于友人家中,独自一人自斟自饮,然而自己却已生华发,心中无限惆怅。“天涯”二字让人不住的联想到遥远,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看出词人在思恋远方的家人。

“酒肠芒角森如戟”这句体现此时的词人虽然有美酒相伴,词人仍然是惆怅满腹,忧愁无法纾解,吟笔不能生花,如今自己文笔凝滞,诗思冷涩。词人此时忧思满腹,无心创作,所以才会抒发出“银笔冰霜惨不花”这样的感慨。词人借酒浇愁,却是愁上加愁,既是为国家沦丧的忧愁悲愤,也是为自己在除夕夜与家人远隔的离愁。

“抛枕坐,卷书嗟”这两句描写了词人来到榻旁,抛开枕头坐在榻上,词人想要排遣心中的忧愁于是拿起一卷书开始嗟读。然而天色渐晚,乌鸦也都开始归巢了,最后归巢的乌鸦不停地啼叫着。又一次引发了词人的离愁。“莫嫌啼煞后栖鸦”这句描写了词人躺在榻上听着这归巢的乌鸦的啼叫声却不嫌弃它们吵闹。词人听着最后归巢的乌鸦的叫声实则是想到了自己,自己被困于友人家中,有家归不得,此时他反是羡慕乌鸦的自由自在,外界的变化对于乌鸦们来说没什么影响,它们照样是跟以前一样的生活,天黑归巢,但是此刻词人自己却不能像乌鸦一样生活,被外面战乱的世界所影响,有家归不得。

“烛花红换人间世”描写了天色已晚屋子里已经点上了蜡烛,在那微弱的烛火中,词人仿佛看到了外面侵略祖国的敌人已经被击退,回到了那曾经太平的清朝,词人心心念念着国家能够回到太平盛世,就算此刻自己被困不能回家团聚还是牵挂着国家的忧难。“山色青回梦里家”山色微青,梦中词人似乎已经回到了家中,与家人一起过着喜气洋洋的除夕夜。这句表达了词人不能归家的失望之情,同时也深深的流露出了词人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情。 从这首词不难看出是词人抒发了对世事的感伤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上片借用苏轼的诗句“空肠得酒芒角出”的意思,下片借用杜甫的“夜来归鸟尽,啼煞后栖鸦”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词的上片三四句和下片的一二句对仗工整,从音律来说,可能我对这方面还没有很好的了解,单单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首词还算押韵吧,“华”“崖”“花”“鸦”“家”还都蛮押韵的,有词的音乐美。

这首词的情感是一种悲美。词中的情感主色调是悲的,从创作背景来说这首词创作于八国联军侵华的那个除夕夜,词人困于友人家中,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词中的“鬓华”“天涯”“后栖鸦”“烛花”“梦里家”都是常见的带有悲伤基调的意向。从这些意向词来说,词人的艺术创作是成功的,读者能够从词中体会出整首词的悲伤基调。从词人的心理情感来说这首词既是对国家的沦陷的悲愁,又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愁。

词中所出现的“清尊”即酒杯,酒杯在诗词中常常是会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气氛,有一种“举杯浇愁愁更愁”的伤感。


相关内容

  • 除夕的诗句赏析
  • 今年除夕是几月几日?2015年2月18日是便是除夕了,相信很多子女都会回家尽孝心 与家人团聚.而从古至今,已有很多文人骚客作了很多除夕相关的诗,下面大家就赏析下除夕的诗句吧.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痛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代]:南宋 ...

  •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原文|翻译|赏析
  •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赏析 公元1163年(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以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抗金军事,陆游表示庆贺.次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张浚以右丞相.江淮东西 ...

  •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翻译赏析_作者秦观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翻译赏析_作者秦观.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鉴赏]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qu ...

  •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翻译赏析_作者晏几道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翻译赏析_作者晏几道.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译文]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一醉醒来",已伏 ...

  •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 辛弃疾< 鹧鸪天 代人赋>赏析 - 保保的博客 - 敏思博客敏思首页 推荐 群组 论坛 星岛首页 新闻 时评 财经 历史 时尚生活 娱乐 健康 专题 民调 直播 辛弃疾< 鹧鸪天 代人赋>赏析 作者:保保 出自:小太阳的光芒 浏览/评论:7,685/6 日期:2008年3月3 ...

  • 瑞鹧鸪 赏析
  • [瑞鹧鸪作者]:赵彦端 [诗歌年代]: 宋朝 芙蓉池馆一重重.留得黄花寿斝中.春到小春如有信,月临良月正相同.芝兰美应瑶阶瑞,苹藻香吹翠沼风.此夜隔墙闻凤管,人间元自胜蟾宫. [注释]: 上一篇: 瑞鹤仙 下一篇: 瑞鹧鸪 赵彦端知名诗词: 画堂春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 ...

  • 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原文|翻译|赏析
  •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简析 南渡词人,亲身经历了靖康这难翻天覆地的剧变,每借怀旧之作来抒发他们的身世之感.家国恨,这首小词,便是此类 ...

  •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翻译|赏析
  •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①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②何事:为什么. ③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 ...

  • 度大庾岭朱彝尊阅读答案及赏析
  • 度大庾岭 朱彝尊 阅读答案及赏析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1)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