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探析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土建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进行探讨分析,如构造要求、设置少量抗震墙的结构,荷载、连梁设计,沉降缝设置等。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

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体系

2010版新规范实施后,荷载增加,地震作用增大,这使得有些结构按纯框架进行抗震计算时其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1/550的限值要求;也有些纯框架在抗震计算时,抗扭指标不满足要求,或是扭转位移比超过了1.5的限值,或是扭转周期比Tt/T1,超过了0.9的限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结构设计中采用了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刚度相对较弱的一侧增设少量抗震墙,或将楼、电梯间做成混凝土筒体而形成框架加少量抗震墙的结构。对于这种结构体系,2010版新抗规6.1.3条及条文解释已有明确的说明,主要有二条:①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②剪力墙抗震等级同框架;前提条件是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是对于布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来说,这条是一般满足的。这里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是对这种结构体系的界定和剪力墙抗震等级的认定上。当然在新规还没用出来之前也有不同的做法,一种常用的做法为在设计时按纯框架结构进行计算,抗震墙作为安全储备,并按构造配置钢筋。现重点来谈论这种做法;计算结果,侧移虽然较按框剪结构计算增大,但能满足纯框架结果要求。但是,由于抗震墙是客观存在的,钢筋混凝土墙有极大的刚度,一片墙的刚度往往超过几十根柱子的刚度,也就是说,由于抗震墙的客观存在的使结构周期缩短,地震力大增,且地震力大部分集中在抗震墙上。在地震力作用下,抗震墙混凝土墙体将产生脆性破坏。由于抗震墙的存在,使框架梁受力产生较大变化,框架梁负筋受影响较大,与按框架一抗震墙结构设计比较,按框架结构计算的下部几层框架负筋增加,而上部几层框架负筋减少。这是因为,对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是坚向悬臂弯曲构件、其整体变形曲线为弯曲型,越往上,侧移增加越块,而框架则类似坚向悬臂剪力梁,其整体变形曲线为剪切型,越往上侧移增加越慢。但是,它们在同一楼层中,刚性的楼板将它们连结在一起,两者的位移协调,相应的内力也互相传递和重分配。

2抗震墙及连梁的布置在地震作用下,联肢墙可发生下列破坏形式:

2.1墙肢由于抗剪力不够而发生剪力破坏。此种破坏为脆性破坏,这会使抗震墙很快丧失承载能力,甚至造成结构突然倒塌,这在设计时应该绝对避免的,现行《建设设计抗震规范》规定了抗震墙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墙底部设计值的放大系数,就是为了防止墙肢发生剪切破坏。

2.2墙肢发生弯曲破坏。此时,连梁尚未屈服,这种墙肢在破坏时极限变

形很小,它虽然是一种延性破坏但吸收地震能量是有限的,设计中应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2.3连梁发生剪切破坏。连梁发生剪切破坏会使联肢墙各肢丧失连梁的约束作用,在沉墙全高所在连梁均发生剪切破坏时,联肢墙的各墙肢成为单片的独立剪力墙,这会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墙肢弯矩增大。但是和墙肢发生剪切破坏相比,连梁发生剪切破,结构尚未丧失承载力,由于刚度降低,地震力随之降低,还不会造成结构的倒塌。

2.4连梁先屈服,最后是墙肢屈服。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它通过塑性的变形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由于产生塑性铰,使结构周期变长,地震力降低,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墙肢继续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这是设计中应首先考虑做到的。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由于有些工程结构平面复杂,且受建筑功能的限制,抗震墙布置数量较少,如果增加抗震墙数量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增加抗震墙,必须布置均匀、合理,否则由于抗震墙增加,刚度加大,地震力增加,抗震墙受力不均匀,效果反而不好。

在抗震墙数量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加开结构洞,降低连梁高度,降低结构刚度,使地震力减小,同时使各片抗震墙受力不均匀,使连梁承受的剪力相应减少,使抗震墙满足抗震要求,连梁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从而达到在强震作用下,连梁先于抗震墙屈服的情况。

3不到顶的抗震墙

当底部几层裙房与主楼连为一体时,有时设计人员只考虑到底部几层剪力大,且楼梯多,在裙房部分设置较多的抗震墙;这部分抗震墙只在群楼设置不到顶;由于裙房部分层数少,地震力降低较少,且抗震墙不到顶,刚度的突变对结构抗震墙更加不利。

4沉降缝的设置

在一般房屋结构总体布置中,考虑到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应力和体型复杂对房屋结构的不利影响,常常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应力和复杂体型对结构的危害。但高层建筑中,常常由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考虑,以及防水处理困难等等,希望少设缝或不设缝。希望能在结构总体布置上或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来减少沉降差、温度应力和体型复杂引起的问题。

特别对于公共建筑的高层建筑一般高达十五层以上,而裙房一般3~4层,由于二者高差十分显著,上部结构荷载和刚度相差很大,对地基基础而言。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基础内力和地基反力的差异,且变化很大,导致基础发生过大的沉降差异,如果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的基础设计和连接不当,过大的沉降差将

引起次应力,造成建筑开裂。

4.1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交将主楼和裙房基础分开。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在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部位,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的部位,宜设沉降缝。但由于沉降缝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容易漏水,影响正常使用),还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美观,造价也有所增加,因为这种处理方法较少被采用。

4.2采用整体基础

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二者同置于刚度很大的箱基或厚筏基础上,用基础本身抵抗差异沉降产生的内力;或者基础通过桩支承在基岩或变形较小的持力层上,这样,可以使主楼和裙房基础之间产生很小的沉降差异。

4.3联合设计

主楼和裙房基础的联合设计,是指主楼和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但中间不设沉降缝。这种方法通常主楼是采轻质材料减少自重或采取补偿基础以减少主楼附加压力。在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主楼施工期间可以自由沉降,待主楼结构施工完毕后再浇后浇带中混凝土,使余下的不均匀沉降可以忽略或按经验方法处理。

当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4.3.1建筑平面简单,裙房位置比较有利,当体形复杂时,需要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措施。

4.3.2裙房面积小,根据裙房伸出主楼的长度,确定采用整体基础

4.3.3采用桩基,使桩支承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将沉降差和对倾斜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结语

5.1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少量抗震墙,用来提高框架结构的刚度,满足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是一种非常实用合理的结构布置,应该会得到大量的推广运用。但是由于少量抗震墙客观存在,同纯框架相比,基底剪力和框架梁支座负弯矩都大大增加,因此将抗震墙作为安全储备,按纯框架结构设计,是不恰当的。抗震墙应该按照框架的抗震等级,参与模型的整体计算且应符合规范的要求配筋设计,不能按构造配筋。

5.2在抗震墙数量较少,以不能增加抗震墙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结构合理布置,开结构洞,降低地震力,使抗震墙均匀受力,可满足抗震要求,连梁满足强剪弱弯要求。

5.3抗震墙应尽量贯通建筑全高,避免刚度突变。

5.4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是否设缝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而定,实践证明,主楼和裙房不设缝时的沉降及内力,并不一定比设缝时更大,相反,由于主楼和裙房连在一起,协同工作,可能会更有利。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土建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进行探讨分析,如构造要求、设置少量抗震墙的结构,荷载、连梁设计,沉降缝设置等。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

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体系

2010版新规范实施后,荷载增加,地震作用增大,这使得有些结构按纯框架进行抗震计算时其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1/550的限值要求;也有些纯框架在抗震计算时,抗扭指标不满足要求,或是扭转位移比超过了1.5的限值,或是扭转周期比Tt/T1,超过了0.9的限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结构设计中采用了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刚度相对较弱的一侧增设少量抗震墙,或将楼、电梯间做成混凝土筒体而形成框架加少量抗震墙的结构。对于这种结构体系,2010版新抗规6.1.3条及条文解释已有明确的说明,主要有二条:①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②剪力墙抗震等级同框架;前提条件是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是对于布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来说,这条是一般满足的。这里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是对这种结构体系的界定和剪力墙抗震等级的认定上。当然在新规还没用出来之前也有不同的做法,一种常用的做法为在设计时按纯框架结构进行计算,抗震墙作为安全储备,并按构造配置钢筋。现重点来谈论这种做法;计算结果,侧移虽然较按框剪结构计算增大,但能满足纯框架结果要求。但是,由于抗震墙是客观存在的,钢筋混凝土墙有极大的刚度,一片墙的刚度往往超过几十根柱子的刚度,也就是说,由于抗震墙的客观存在的使结构周期缩短,地震力大增,且地震力大部分集中在抗震墙上。在地震力作用下,抗震墙混凝土墙体将产生脆性破坏。由于抗震墙的存在,使框架梁受力产生较大变化,框架梁负筋受影响较大,与按框架一抗震墙结构设计比较,按框架结构计算的下部几层框架负筋增加,而上部几层框架负筋减少。这是因为,对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是坚向悬臂弯曲构件、其整体变形曲线为弯曲型,越往上,侧移增加越块,而框架则类似坚向悬臂剪力梁,其整体变形曲线为剪切型,越往上侧移增加越慢。但是,它们在同一楼层中,刚性的楼板将它们连结在一起,两者的位移协调,相应的内力也互相传递和重分配。

2抗震墙及连梁的布置在地震作用下,联肢墙可发生下列破坏形式:

2.1墙肢由于抗剪力不够而发生剪力破坏。此种破坏为脆性破坏,这会使抗震墙很快丧失承载能力,甚至造成结构突然倒塌,这在设计时应该绝对避免的,现行《建设设计抗震规范》规定了抗震墙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墙底部设计值的放大系数,就是为了防止墙肢发生剪切破坏。

2.2墙肢发生弯曲破坏。此时,连梁尚未屈服,这种墙肢在破坏时极限变

形很小,它虽然是一种延性破坏但吸收地震能量是有限的,设计中应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2.3连梁发生剪切破坏。连梁发生剪切破坏会使联肢墙各肢丧失连梁的约束作用,在沉墙全高所在连梁均发生剪切破坏时,联肢墙的各墙肢成为单片的独立剪力墙,这会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墙肢弯矩增大。但是和墙肢发生剪切破坏相比,连梁发生剪切破,结构尚未丧失承载力,由于刚度降低,地震力随之降低,还不会造成结构的倒塌。

2.4连梁先屈服,最后是墙肢屈服。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它通过塑性的变形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由于产生塑性铰,使结构周期变长,地震力降低,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墙肢继续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这是设计中应首先考虑做到的。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由于有些工程结构平面复杂,且受建筑功能的限制,抗震墙布置数量较少,如果增加抗震墙数量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增加抗震墙,必须布置均匀、合理,否则由于抗震墙增加,刚度加大,地震力增加,抗震墙受力不均匀,效果反而不好。

在抗震墙数量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加开结构洞,降低连梁高度,降低结构刚度,使地震力减小,同时使各片抗震墙受力不均匀,使连梁承受的剪力相应减少,使抗震墙满足抗震要求,连梁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从而达到在强震作用下,连梁先于抗震墙屈服的情况。

3不到顶的抗震墙

当底部几层裙房与主楼连为一体时,有时设计人员只考虑到底部几层剪力大,且楼梯多,在裙房部分设置较多的抗震墙;这部分抗震墙只在群楼设置不到顶;由于裙房部分层数少,地震力降低较少,且抗震墙不到顶,刚度的突变对结构抗震墙更加不利。

4沉降缝的设置

在一般房屋结构总体布置中,考虑到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应力和体型复杂对房屋结构的不利影响,常常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应力和复杂体型对结构的危害。但高层建筑中,常常由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考虑,以及防水处理困难等等,希望少设缝或不设缝。希望能在结构总体布置上或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来减少沉降差、温度应力和体型复杂引起的问题。

特别对于公共建筑的高层建筑一般高达十五层以上,而裙房一般3~4层,由于二者高差十分显著,上部结构荷载和刚度相差很大,对地基基础而言。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基础内力和地基反力的差异,且变化很大,导致基础发生过大的沉降差异,如果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的基础设计和连接不当,过大的沉降差将

引起次应力,造成建筑开裂。

4.1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交将主楼和裙房基础分开。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在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部位,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的部位,宜设沉降缝。但由于沉降缝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容易漏水,影响正常使用),还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美观,造价也有所增加,因为这种处理方法较少被采用。

4.2采用整体基础

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二者同置于刚度很大的箱基或厚筏基础上,用基础本身抵抗差异沉降产生的内力;或者基础通过桩支承在基岩或变形较小的持力层上,这样,可以使主楼和裙房基础之间产生很小的沉降差异。

4.3联合设计

主楼和裙房基础的联合设计,是指主楼和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但中间不设沉降缝。这种方法通常主楼是采轻质材料减少自重或采取补偿基础以减少主楼附加压力。在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主楼施工期间可以自由沉降,待主楼结构施工完毕后再浇后浇带中混凝土,使余下的不均匀沉降可以忽略或按经验方法处理。

当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4.3.1建筑平面简单,裙房位置比较有利,当体形复杂时,需要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措施。

4.3.2裙房面积小,根据裙房伸出主楼的长度,确定采用整体基础

4.3.3采用桩基,使桩支承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将沉降差和对倾斜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结语

5.1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少量抗震墙,用来提高框架结构的刚度,满足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是一种非常实用合理的结构布置,应该会得到大量的推广运用。但是由于少量抗震墙客观存在,同纯框架相比,基底剪力和框架梁支座负弯矩都大大增加,因此将抗震墙作为安全储备,按纯框架结构设计,是不恰当的。抗震墙应该按照框架的抗震等级,参与模型的整体计算且应符合规范的要求配筋设计,不能按构造配筋。

5.2在抗震墙数量较少,以不能增加抗震墙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结构合理布置,开结构洞,降低地震力,使抗震墙均匀受力,可满足抗震要求,连梁满足强剪弱弯要求。

5.3抗震墙应尽量贯通建筑全高,避免刚度突变。

5.4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是否设缝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而定,实践证明,主楼和裙房不设缝时的沉降及内力,并不一定比设缝时更大,相反,由于主楼和裙房连在一起,协同工作,可能会更有利。


相关内容

  • 道路桥梁毕业论文题目(61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道路桥梁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析
  •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 嘉善三中顾问: 沈宇喆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试验.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

  • 对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安全管理问题的探析
  • 对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安全管理问题的探析 摘要:本文对于建筑施工各个阶段中的各个阶段中的安全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共分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工程准备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筑工程交付使用阶段四大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强调要同时着重施工从业人员以及建筑本身的安全问题. ...

  • 酒店热水系统设计实践探析
  • 酒店热水系统设计实践探析 摘要:随着星级酒店建筑在国内的大幅度建设, 对星级酒店的热水系统进行研究, 以探讨酒店热水系统设计经验.鉴于此, 本文结合某星级酒店热水系统设计实例, 探析星级酒店设计热水系统时, 所进行的热水量及耗热量计算.热水循环泵计算.水加热器以及膨胀罐计算等, 同时结合笔者设计实践 ...

  • 高层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层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探析 作者:黄健海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19期 摘要:高层建筑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而建筑立面设计作为体现建筑整体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整个建筑的品位和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最为 ...

  • 探析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析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作者:姜林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5期 摘要:建筑物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一定要规范合理,否则将会造成烟气含量过大导致人员伤亡,所以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要本着规范中规定的原则以及经济实用 ...

  • 关于山地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山地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探析 作者:万里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与保护有限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开发和利用城市周围的山地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土地紧缺问题 ...

  • 汇聚探析关于2013年注册建筑师挂靠总则六大条例
  • 汇聚探析关于2013年注册建筑师挂靠总则六大条例 本文主要汇聚分析注册建筑师挂靠总则六大条例详情,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注册建筑师是指依法注册,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g ...

  •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 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第1课时.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 ...

  • 商业广场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探析
  • 商业广场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探析 [摘 要]本文结合某商业广场综合体建设项目,从平面布置策划,塔式与板式高层住宅设计,超高层以及低密度住宅设计,超高层建筑及商场设计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商业广场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商业广场: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 0.项目概况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