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
历史,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没有无历史的事物。相对于广义的历史而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即是狭义的历史。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就是以这狭义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历史著述,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
历史著述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历史记录属于初始层次,它是对历史事物、现象的记录,其基本特点即是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较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史学著作则属于较高层次,它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于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或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历史著述则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和反映。前者是客观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向前运动发展着,而后者则是主观认识的产物,反映着人们对历史过程的看法。所以,历史与历史著述有着本质的不同.
两者之间存在着“被加工原形”与“加工产物”的关系。任何历史著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客体历史本身,即使是经著述者本人故意歪曲了的历史著述,也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折射着历史的真实。
历史著述是以客观历史本身为基础、为反映对象的,离开客观历史本身,历史著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决定了历史著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历史的真相相吻合。但无沦如何,两者的吻合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这是由客观真理的绝对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二、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事物、现象都是历史的一分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所谓人类历史过程的客观必然性,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和确定不移的趋势。
为什么历史进程会具有客观必然性呢?
这是由人类历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单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有目的、有意图的,但是,每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不同的目的、意图的制约。
其次,人的活动的历史前提也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制的发挥。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产物。
客观实在性是历史的基本属性。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资格,决定了客观历史可以为人们所识。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以及片面性
20世纪以来,历史相对主义思潮泛滥于西方,导致学者们纷纷否认历史的客观实在性质。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它们把历史归结为一种知识、一种回忆或一种解释的学问。
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在历史研究者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客观的历史,这个客观历史可以被认识。这种观点以19世纪德国的兰克学派为代表。
兰克学派的开创者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年)是享誉欧洲史坛的大历史学家。他的治史名言是:“陈述实际发生的事情”,即如实直书。兰克标榜“客观主义”,主张在历史著述中“消灭自我”。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都只认识到问题的一个侧面,而且过份地将这个侧面夸大了。历史相对主义过份夸大了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实际上是主张不可知论,这必然会导致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历史客观主义虽然承认客观上存在着历史自体,但却过份地夸大精英人物及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抹煞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的作用,这必然导致对历史的客观性作片面的理解;在史学认识论上极力强调排除自我,否认历史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这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主张
第一,历史本身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它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 第二,人类历史是以往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它有自己独特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规律。
第三,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被认识,只是它被认识的途径,特点、方法与其它学科有差别罢了。
人类客观历史为什么可以被认识。
历史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既然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则它可以被认识。
人类历史与现实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体,历史与现实虽有时空差距,但其基本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类能够认识现实,同样也能认识历史。
另一方面,历史虽已过往,但却遗下了大量的残留物,诸如遗址、遗迹、文献资料之类,在这些残留物里包含有历史的真实信息。我们只要借助一些特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即能释读这些残留物里所隐含的历史密码。在弄清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而发现人类历史的规律。
第二节 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一,“科学”与“艺术”之争
19世纪便是史学向科学迈步的关键时期。所谓史学的科学与艺术之争,也是在这个世纪提出的。
19世纪以艺术来要求史学的学者首推英国史家马考莱(1800—1859年)。他最重要的
历史著作是《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与马考莱同时代的另两位英国史学家卡莱尔(1795—1831年)和弗劳德(1818—1894年)也是倾向于把历史学作为艺术来对待的。上述三人都把史学当作一种艺术,一种服务于现实需要的艺术。
就在同一个世纪,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先后崛起于欧洲。它们不但把史学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明确地宣称史学不是一门艺术。
客观主义史学以兰克学派为代表。兰克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所谓“客观主义”,用兰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实直书,在书中“消灭自我”。 “科学方法”也即史料批判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史学研究必须搜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对这些资料要进行严格的鉴别、辨析,考证史料及其内容的真伪,务必使史学研究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兰克的代表作《教皇史》。
与客观主义史学相比,实证主义史学的科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孔德认为,科学研究须以“实证的”事实为前提条件,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同样存在着“实证的”事实。
正当史学踌躇满志准备跨进科学大门之时,却遭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一是哲学领域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导致了人们对历史学科学性的怀疑。主张历史相对主义的“分析的历史哲学”明确提出历史学不可能成为科学,至少不能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二是从艺术角度对历史学学科性质的诘难,即认为历史学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
最先从艺术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学发难的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他认为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真实的艺术。
克罗齐此论一出,当即受到欧洲史学界特别是德国、英国学者的批判,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1903年,英国史学家布瑞(1861—1927年)在就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中,作了题为《历史科学》的演讲,提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观点。
布瑞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哲学家罗素和史学家屈维廉的批判。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在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肯定历史学科学性的前提下,又承认艺术对历史学的补充作用。
它认为,就学科个性而言,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因为,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历史学的任务即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探求历史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只不过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而已,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门科学。
同时,历史学也离不开艺术。首先,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达,史学成果、史学发现欲为人知晓,必借助文字形成书籍流布传播。文字表述需要讲求表述的艺术。其次,史学研究在规律的论证上虽主要采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科学认识形式,但在对个别事物的描述上却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历史学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历史,即人类社会既往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历
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我们在上一节里曾把历史著述区分为历史记录和史学著作两个层次,其目的在于强调历史记录并不就是历史学著作。历史记录是历史观察者或听闻者对历史事件、人物、过程等的记录。虽然它也掺杂有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反映记录者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带有某些理论观点,但一般说来,它不会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从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揭示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历史记录主要地还是资料性的东西,它不能提供对历史过程的总的看法。所以,它只是人们认知客观历史过程的媒介体,它本身包有大量的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信息密码,通过对这些密码的破解、释读,我们才能了解客观历史的真相,并进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用文字对这一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表述,就形成史学作品。
历史学是否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呢?
首先,与自然科学—样,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科学研究的目的必须揭示事物、现象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的规律。自然科学如此,历史学也同样如此。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科学的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特性,
第一,它把社会历史视为客观自然过程,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使得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了客观实在性。
第二,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运动规律,并进而创立了一系列反映历史现象真实联系的概念、范畴与方法论体系,这给历史认识和研究者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
第二章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学科结构
第一节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
首先,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史学也因而具有统一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那么,适用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同时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哲学是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统一的契合点。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去加以研究的。
第三,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特别是在今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历史学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历史学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描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思辨色彩极浓。
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并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一般和个别,指导性理论和实证性基础的关系。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不受任何哲学影响的历史学是不存在的。历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哲学内容的更新,历史学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和史实的依据。
史学与哲学还有学科上的交叉融合,表现为哲学史和历史哲学两个方面。
哲学史是对哲学本身的历程作历史考察,属于哲学学科之一,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哲学既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领域及其过程,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或特定领域及其规律。简言之,历史学侧重从历史纵向上整体地研究过去的人类社会,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则侧重于截取现实社会的横断面中某一领域加以解剖。
具体说来,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学的总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交叉重叠之处。
第二,历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之间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第三,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研究理论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第二节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它包括了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细密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示同,将整个历史学的分支学科粗略地归纳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和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等三大部类。
一、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对客观历史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是历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构成了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按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划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和地区史,按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划分,有通史、断代史;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有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科技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专门史。
世界史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它致力于探讨和展示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共同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展现。
国别史是以某一特定国家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国史、印度史、日本史、
美国史等等。在各国的国别史研究中,本国史都占据着优先而突出的地位。
地区史是以历史联系较为密切或具有较多历史共性的、包含若干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一地区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亚洲史、东南亚史,中东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等等。
二、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客观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载体就是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与风俗习惯等。
在我国,以文字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已开始萌生,到清代和现代已发展成为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各门更为专门的学科在内的一个学科。
目录学
研究文献图书著录的学科。目,指书名、篇名,录,指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一般包括书的篇数卷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作者简介、流传情况等方面内容。目录学是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辅助学科。
我国古代学人即十分重视目录之学。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曾受朝廷之命,把所搜集到的书籍加以整理、校对,并对各书目录加以编次,写成《别录》、《七略》。目录学著作代有所出,至清朝中叶编纂《四库全书总目》集其大成。《四库全书总目》按经、史、子,集四部把全部典籍分成44类,它著录了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基本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今天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四库全书总目》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版本学
是研究版本的渊源、优劣、行款版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学科。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868年中国唐朝刊刻的《金刚经》卷子。宋朝、元朝刻本可称为“善本”。在清代,书籍的刊刻在规模上远盛于前代。按刻制者即可将书籍区分为“殿本”书(康熙、乾隆年间武英殿所刻之书),局本书(各省官书局所刻之书)、坊刻书(书铺所刻)及私家自刻之书。
校勘学
校勘,也叫校雠、校订,一般是指在各种版本中选择原本、初刻本或善本书作为底本,参以其它不同版本作比勘,以校正同一书籍中的错误,从而恢复书籍的原始面貌。
今人陈垣在所著《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提出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法,对校勘理论作了完整的归纳。
辨伪学
是辨别伪书的一门学问,其主要任务在于鉴别古书之真伪,揭示伪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
古书之作伪的原因
有的是托古人之名以广传播,因为古人多“尊古而贱近”,
有的是伪作古书献朝廷邀赏;
有的是从伪造的古书上寻找论据战胜自己在政治上,学术上的对手。
清人张心澄在《伪书通考》中提到的伪书即包括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
明代胡应麟著有《四部正讹》,提出识别伪书八法。近代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辨伪的理论和方法。辑佚学
是关于搜求、整理古佚书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
训诂学
训诂即是对古书文句的训释。训诂学即是关于训释古文字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注解、训释古籍的文句。
考据学
考据,又称考证,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真伪的鉴别。我们谈到考据学,通常是把它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专门考证历史事实的学问。
考证的整个程序
首先必须明目录之学,以广泛搜求有关书籍及史料,其次再论版本之好坏,然后进行辨伪、校勘、注释、训诂等项工作,在综合运用以上诸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鉴别。
考据方法在我国使用较早,汉代即有人以之治经、治史。但只是到了清代,考据学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乾嘉考据学派”。
与史料学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互相交叉的一个学科,是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与史料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研究范围只限于历史文献,并不涉及历史文献以外的史料;它的任务则不只是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史料,而是为系统地蔸集整理和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传承古代历史文化遗产服务。史料学的研究范围则不仅限于文献和典籍史料,还包括文献典籍以外的文字史料,如铭文、墓志、公私文书和档案、司法和行政记录、日记、书信、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等。史料学还要研究和利用口述史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现场调查中获得的史料。史料学的直接任务是如何为特定的历史研究目的提供充分而可靠的史料。
考古学是以实物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研究古代人们遗存下来的各种遗址和遗物、诸如原始栖息遗址、村落、宫室、墓葬、遗骸、古尸、房屋、生产工具、武器、车船、生活用具、礼器、工艺品、钱币等等,都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本世纪初,在我国传统金石学基础上诞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考古学。
三、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史学史至少应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历史意识、历史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历史观的演变。
(2)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纵向考察,包括历代史家对史学实践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总结。
(3)对史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涉及对史学家的生平、治学、史学成就、史学思想的
介绍和评说,对史著的体例、方法、理论、价值等的评价。
(4)对史学思潮及史学流派的研究。
还有历史知识的传播和史学功能演变的历史,也应包括在史学史的研究范围之中。 史学理论
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它不是探讨具体的历史过程,而是对历史学的理沦思考。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史学本体论
又称历史本体论或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待点的理论。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史学认识论又称历史认识论是人们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的性质、特点等进行的理论探讨。史学认识论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历史研究者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在史学认识之中,它与客体历史的关系怎样。
史学方法论
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是从整体出发,对比各种史学方法的优缺点,弄清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章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
第一节 古代、近代的中国史学
一、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使用结绳、刻木、绘画等形式记载自己的历史,原始先民往往还要靠口头历史传说,通过口耳相传,辗转复述的形式将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历史保留在记忆之中。
历史记述和历史学产生于文明社会诞生之后。文字和历法的发明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基础。随着文字和历法的产生,人们遂能记年载事,历史知识的积累遂由口耳相传进到史书的撰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史实的国家。迄今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在记年载事,在反映历史意识方面较甲骨文又前进了一步。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242年,用鲁国纪年,内容以鲁国史事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它诸侯国,涉及124国之事。《春秋》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述历史,属辞比事,记事有取舍详略,于记事中寓褒贬,将史学思想和历史编纂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克服了《春秋》记事过于简略等局限性,取材广阔,内容丰富,记事详尽,叙事完整,语言生动简炼,基本上写出了春秋时代二百余年间的重要史实,在史学思想上也多有建树。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编年史书,对我国后世史学影响很大。《春秋》、《左传》等史籍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的史书撰述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形态。
中国史学形成于先秦时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历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战国秦汉时期
诸子百家纵论治国之道,大都引经据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韩非子等人的历史进化观,孟子、邹衍等人提出的历史循环观,对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时,史实的考证也受到了重视,史学家们还重视史实的评价和修史笔法,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司马迁写出了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创立了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史书体例,各自独立,又互相配合,互为补充,联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史记》记史,上下三千年,内容广泛,分析独到,堪称为立一家之言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东汉班固(32—92年)撰写的《汉书》,是这一时期另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汉书》
断代为史,集中记叙西汉一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在历史编纂体例上对司马迁的《史记》作了继承和改造,将《史记》创立的纪、表、书、世家、列传合并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汉书》开创的断代史和纪、表、志、传四部分的历史著述体例,多为后世史家所仿效。《汉书》不仅在历史编纂体例上有了发展创新,也扩大了历史记叙的内容范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发展的特点:
1.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
这一时期私家撰史之风盛行。史书的数空前增长。涌现出了史注、史评、起居注、地理方志、谱学、实录等多种史书。
2.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学术领域内逐渐取得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 在两汉时期,史学还附属于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摆脱了对经学的附庸地位,取得了独立。
3.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
4.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立国后,大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纷纷撰修自己国家的历史。汉人政权下人们编写的历史著作也大多增加了记载各少数民族的内容,民族融合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倾向得到加强。
(三)唐、宋、元时期
主通明变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通史著作空前流行,人物传记被冷落,而典章制度史则受到了高度重视。
唐代杜佑(735—812年)修撰了《通典》。
《通典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典章制度史的通史专著,它将中国典制分门别类,按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大门类,溯源明流,通其原委,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唐朝天宝年间的沿革嬗变,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代郑樵(1104—1162年)所著《通志》,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通志》中的“二十略”,富有创新,把旧史书志的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
宋末元初马端临(1254一?)编纂的《文献通考》是《通典》之后另一部宏大的典章制度史。较之于《通典》,它记载的内容范围更广,门类更多,节目也更加精密。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被后人合称为“三通”。
宋代司马光(1019—1086年)主编的《资冶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唐初设史馆修史,政府垄断了纪传体正史的编纂,这虽有碍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对史学发展具有某些消极影响,但最高统治者对史书编纂的高度重视,对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封建正史中的廿四史有八部撰于唐朝,成书之多,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唐朝还出现了专记一代典章制度史的会要体。在编年体史书中,宋朝朱熹(1130—1200年)编撰了《通鉴纲目》,开创了纲目体。宋人袁枢(1131—1205年)编纂《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纪事本末体。
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可以唐代刘知几(661—721年)的《史通》作为代表。在《史通》中,刘知几提出了“史才三长论”,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者相互联系,而其中尤以史识最为重要。《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
(四)明清时期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倡导史学经世致用。乾嘉时期考据之风尤盛。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在史实,典制,史书的考证,在古史书籍的订伪、纠谬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就。
同处在乾嘉时期,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继唐代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论著作。章学诚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六经皆史”的思想。《文史通义》,对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史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批判和总结,对“史法”、“史意,“史德”和历史编纂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把史学理论的研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龚自珍(1792—1841年)、魏源(1794—1857年)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继续高擎史学“经世致用”的旗帜,为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历史观的特征
古代中国史学受封建王朝的控制影响较深,封建正统史学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天命史观始终是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天命史观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
古代中国的天命史观往往与历史循环论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理论,把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看作土、木、金、火、水五德的循环。
在古代中国,天命史观往往也是帝王英雄史观。它宣扬“君权神授”,把君王看作天
意的执行者,是“天子”,是“奉天承运”来治理凡间万民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正统的历史观,便是这种以天命为本、以历史循环为形式、以帝王英雄为中心的史观。
司马迁、刘知几、王夫之、章学诚等杰出史学家都对天命史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司马迁提出“亦欲究天人之际”,向其提出挑战。他批判了“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等天命思想。战国时代的韩非已具有了较为明确的历史进化思想。他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历史进化和历史发展规律问题也作过论述。
二、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史学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史学,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近代西方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严复系统介绍了近代西方的进化史观,并对中国封建主义的历史循环论进行了批判。
从严格意义上说,梁启超(1873—1929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论著中,对中国封建史学作了批判性总结,倡导“史界革命”,建立新史学。
梁启超从理论上阐述了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理论与原则,夏曾佑(1863—1924年)则把这种理论原则贯串到历史研究和著述的实践中去。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具有示范意义的一部历史著作。
《中国古代史》
突破了传统史学编年、纪传和纪事本末三大体例的限制,采用篇,章、节的历史编纂体例,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化为纬,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简明扼要而又完整明晰地描述出来。
王国维(1877—1927年)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重要代表。王国维对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提出了“二重证据法”。
章太炎(13S9—1936年)对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发展也作出过建树。他撰写了《史学略说》、《中国通史目录》等多种史学著阼。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
2.反对把历史撰述归结为给统治上层立传续谱,主张写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的历史。他们提出,写历史不能只供统治者体验安邦治国之道,而应面向广大国民,启迪民智。
3.在史书编纂体裁上,便于综述和论证的章节体,代替了古代史书盛行的编年,纪传等体裁,成为史书撰述的主要体裁。
第二节 古代、近代的西方史学
一,西方古代、中世纪史学
西方史学发源于古代希腊。《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大约与荷马同时代的诗人希西阿德具有了比《荷马史涛》更为明晰的历史意识。他
的著作《田功农时》描述的不是神和英雄的活动,而是凡人的劳动生活。
希腊史学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被后人称为“史学之父”,他的传世著作《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创了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详述其始末的历史叙述体和记述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各种内容的社会文化史。
修昔底德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不朽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历史记叙体在修氏手中得到发展,并作为西方历史编纂的主要体例而巩固下来。 古代罗马的史学承自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家大都十分强调史学的道德垂训作用。 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当推帝国前期的李维和塔西佗。
李维的著作《罗马史》(全称为《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十分注重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李维的《罗马史》记叙了罗马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欧洲第一部时间跨度久远的通史著作。
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历史》(又称《罗马史》)和《编年史》(又称《罗马编年史》)等。他十分重视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在史学史上塔西佗是以“道德史家”著称的。
波里比阿的《历史》(亦称《通史》),把整个地中海地区视作一个统一体加以研究,注意各不同地区历史事变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通史。波里比阿提出了一套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他主张历史研究的目的和功用是以史为鉴,历史研究的任务是求真。波里比阿还对史学家的素养提出了要求。首先是史德,其次是史才。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中世纪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用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用宗教迷信代替了求实求真。提出了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尤其是他们创立了体现历史线性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是由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年)的《上帝之城》奠立基础的。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是攸西比乌斯(260—340年)。他的《编年史》把他所知世界各国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加以记叙,开了基督教史学写史的传统。
上古、中古时期西方史学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起伏曲折。不同于保持着连续发展态势的古代中国史学,西欧上古到中古的史学发展出现过明显的中断。在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史学中,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求真求知的优良传统被中断,古代史家坚持的人本主义史观为基督教神本主义史观所取代。基督教史学对史学发展虽也有过某些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基督教史学较之古代世俗的历史学,是一个退步。
二、西方近代史学
14至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展开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史学的发祥地,涌现出了布鲁尼、马基雅维里、奎昔亚蒂尼等一
批杰出的人文主义史学家。为了批判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人文主义史学家打起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中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发展。
18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理性主义史学。提倡理性主义史观,认为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法国是启蒙文化的故乡,也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中心和发源地。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泰斗。他的《路易十四时代》、《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等是唯理主义史学的代表作品。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堪称18世纪西欧史学的代表作。
19世纪的西方史坛,流派纷呈。大致上看,在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占据了主导地位,19世纪中后期,兰克学派得到发展,并在欧美各国传播,19世纪下半叶,又兴起了实证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是对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逆反。浪漫主义史学克服了理性主义史学的机械片面性和用一种固定的当代标准评价历史、忽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现代主义倾向。浪漫主义史学的思想核心是历史主义。
浪漫主义史学存在着三个派别:
1.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保守派。
2.小资产阶级激进派。
3.资产阶级自由派。
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最突出的成就,是法国复辟时期的史学家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尔等人的阶级斗争史学。
19世纪上半叶,还在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流行之时,德国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已经开始建立了兰克学派。兰克本人的史学介于浪漫主义与日后兴起的实证主义史学之间。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西方史坛上还兴起了实证主义史学,到19世纪下半叶发展为十分流行的史学思潮。
近代西方史学家努力向自然科学看齐,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 建设历史学,他们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然而,由于他们缺乏正确史观的指导,也没有真正弄清楚社会历史现象同自然现象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地模仿自然科学,最终仍未能把历史学建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当代史学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全面确立和巩固下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上升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用科学的历史观来认识现实社会,指导自己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为科学地认识历史创造了条件。
为了谋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一面从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资产阶级,一面从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中探索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物质条件,并进而对以往的历史进行总体的审视,终于发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同时,运用唯物史观作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在革命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中进——步检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对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作了一系列精的论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得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历史著作,恩格斯还研究了16世纪初的德国农民战争,写下了《德国农民战争》一书。
马克思史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点
是实事求是,探索客观真理。
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客观性和党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创始人亲手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发展。这时,在欧美国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梅林(1846—1919年)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
拉法格(1842—1911年)是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
意大利人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我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传入,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李大钊(1889—1927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郭沫若(1892—1978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杰出代表。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在众多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郭沫若则主要是通过他的历史研究实践,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
吕振羽(1900—1980年)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也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949年至1966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各种专门从事史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大都设立了历史学系,各种史学研究的专业刊物也相继问世。
第二个时期是1966年至1976年。这时,中国的历史科学事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左”的错误路线的干扰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顶峰。
第三个时期为1976年至今。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特别是1978年12月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科学事业展现了崭新的面貌。
三、当代西方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兰克式史学先后受到德国实证主义史学家兰普雷希特、法国亨利·贝尔和美国“新史学”提倡者鲁滨逊等人的批判。提倡研究平民百姓的历史,使史学“民主化”,提倡历史与现实结合,将史学研究与现实进步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提倡打破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壁垒,进行跨学科式的历史研究。
1929年,法国两位年轻的史学家费弗尔和布洛克在斯特拉斯堡创办了《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年鉴》杂志成了著名的年鉴学派的发源地;费弗尔和布洛克成了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年鉴学派(当代西方史学的特点)
提倡‘总体史学”,主张研究历史的全貌,研究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具体的历史现象同样要作总体的把握和研究。
他们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诸如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在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对话和联盟中,不断推进史学的科学化。
当代西方史学仍是唯心史观占主导地位。承认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和影响,重视理论的作用,这是一种进步。但不少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由此走向极端,陷入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怀疑论。在史学方法论方面,新史学家大力吸收借鉴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以使史学科学化,但又往往陷入机械地搬用或模仿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倾向,使历史学的“科学化”徒有其表。
为什么说历史学是随着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历史学是随着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这是历史学发展的一条根本性规律。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还表明,历史学要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客观上固然要取决于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主观上则取决于历史研究者对客观历史和历史学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取决于研究者对历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水平。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层次和检验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历史认识的主体
1、谁是历史认识的主体
历史认识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就是现实的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广泛而普遍地存
在着的历史认识主体,可以称为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在人类群体中,在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的基础上,产生了—批专门关心和记忆群体历史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可以称为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2.主体认识能力的构成和要素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认识主体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主体依靠这些要素进行历史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和加工等活动。
认识能力的第二个方面是由理论、方法、知识等要素构成的。
主体认知要素的第三个方面是由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要素构成的。情感、意志等也是主体从事历史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认识的客体
历史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历史认识客体是指那些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历史认识活动结构的两极,并发生实际的认识关系的客观历史,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等。
历史认识客体又可以分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和潜在的认识客体。潜在的认识客体是指那些客观上虽然已经发生过,但尚未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尚未被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现实的历史认识主体是指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
三、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
历史学家面临的历史认识的客体,实际存在着三个层次:首先是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接着是作为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最后才是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研究者循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逐层推移地考察和研究的过程。
1、历史研究者从作为历史延伸体的现实社会体验中开始他的历史认识,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促使他形成或接受某种社会历史观。
第二,他从现实社会中感受到他觉得特别需要从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的某些领域或问题,从而初步确定他要着手研究的领域或课题,甚至形成某种极初步的假设。
2、历史研究者形成上述两个方面的初步的历史认识后,就进入认识客体的第二个层次,即对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遗存体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考辨,弄清有关的史实。
3、研究者对他的研究课题有关的史料和史实认识清楚后,就开始运用一定的社会历史观或理论分析工具对那些史料、史实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理解和解释,做出因果判断或价值判断,最后形成对他所研究的历史现象或过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影响等等方面形成整体性认识。这个过程就是研究者进入作为历史认识客体的第三个层次的原型客体并对它形成整体性认识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者循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
逐层推移地考察、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
一、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层次
历史认识的真理就是经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每项具体的历史认识包含着“史实”和“解释”或“史”和“论”这样两个层面。 对历史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的检验,也相应地分为对史实判断的检验和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这样两个层次。
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是对整个历史认识的进行检验的基础,因为史实判断是理论解释性判断的依据和根基。
二、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史学认为,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历史认识真理的两个属性,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具体地说,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包含了三个含义:
一、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某一历史认识真理所包含的客观性内容,用相对性来表示这些客观性内容的近似性、不完全性。
二、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一种局部的完满的历史认识,用相对性来表示这种局部完满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三、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至上性,用相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非至上性。
为什么历史认识会比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具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的相对性呢? 这主要与历史客体的异常复杂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有关。
所谓异常的复杂性,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人类其他学科的认识对象更为复杂。 所谓非重复性,就是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具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重复性。
所谓非直观性,就是指历史认识的原型客体本身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不能为人们直接观察,历史认识主体只能借助它在现实中留存的各种遗物、遗迹或文字记载去认识它的原型。
除了上述原因外,历史认识相对性的突出和明显,还与历史认识客体内容的特殊性有关。
第五章 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与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一、社会历史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历史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首先来源于他的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进而把那种体验升华成为观察古今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现象,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规律性的理论观念。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观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发生发展或前后更迭的前因后果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二、社会历史观转化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历史研究者一旦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历史观,在进行具体的历史研究时,他的社会历史观就会转化成为指导他进行具体研究的理论原则,或者说,转化成为指导他的具体研究的导向性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社会历史观还可能进一步深化,甚至还可能由于发现与他原有的理论观点相悖的史料或史实,导致对他原有的社会历史观作出某些局部的、甚至根本性的修正,相应地,他用以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也会更加系统化。
第二节 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历史过程的矛盾性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在所有的矛盾中,物质生活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全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的划分,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的划分,阶级关系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关系。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表现方面和形式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经济、政治、思想等,也有和平和激烈的形式。最后的是暴力革命。
把阶级斗争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割裂开来,片面地绝对地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是错误的。同样,把阶级斗争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割裂开来,忽视、淡化乃至否定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直接的动力作用,也是错误的。
在推动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中,最终决定着历史发展方向的是经济的力量,而直接表现出来的则是先进的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整体意愿与力量。
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经济。这种反作用有时很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决定性的。 比起经济来,这些上层建筑对历史的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
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
唯心史观为什么长期占统治地位
是与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察社会历史的时候,只能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活动和作用,看不到群众的作用,只能看到英雄人物的动机,认识不到这些英雄人物思想动机的社会与经济根源。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低下,是唯心史观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使之长治久安,必须实行愚民政治,神化自己,因此要竭力宣扬唯心史观,颠倒历史。
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强调劳动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对历史唯心论主张的英雄史观。
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怎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其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一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类历史就无法存在和延续。
其二,人民群众不但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其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是精神财富的生产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精神财富升华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考察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两个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怎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个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作用寓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
首先,杰出人物只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最终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根本方向。
其次,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来看,某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的发挥,是一种偶然性的因素,但这种偶然性终归是受必然性制约的。
其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思想、主张的实现程度实际上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所能接受和响应的限度。
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上的文化现象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反过来对经济和政治发生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看待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 社会意识的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的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思想家、艺术家总是在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成果和留下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来进行创造,而“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
第二,社会意识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发生着影响。但是这种反作用只是第二位的。
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上的文化现象的基本观点
首先必须承认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来源于人们现实的生产的和生活过程的;
其次,要看到观念形态的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们现实物质生活过程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第三,在强调文化的反作用时,仍不能忘记它毕竟是第二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存在,而且把这种特殊性作为考虑斗争形式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唯物史观在承认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特殊性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文化作阶级的分析。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文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是既有继承和累积,也有扬弃和更新。
继承和更新虽是一个客观上必然的历史过程,但毕竟是通过人们自觉或自发的选择行为来实现的。
第六章 历史研究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搜集史料、史实和辨识其是非真伪的方法,又称考实性、技术性的方法,以及探寻历史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规律性的方法,又称理论导向性的方法。
第一节 搜集史料史实和辨识其是非真伪的方法
一、史料搜集的方法
第一,充分运用文史工具书搜集史料。
文史方面的工具书有如下几类:首先是用于解答疑难的字典、词典类。
再者就是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有关中国古代史的书目最常见的有“二十五史”中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还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丛书综录》、《崇文总目》、《书目答问补正》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官修大型工具书,。
《中国丛书综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
索引可以提供所需要的专题研究论文篇目,确定研究选题方向,指示材料来源。重要的索引书目如《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八十年史学书目》、等,可供查阅。
最后是类书等史料汇编类。类书是通过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检索的书籍,如唐《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等。
第二,分类搜集法。根据研究的课题,分类搜集史料,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
第三,追踪搜寻法。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追踪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第四,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
二、史料辨伪的方法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中,有不少伪书。仅近人张心澄在《伪书通考》里提到的伪书就有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伪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内容全伪者,如《孔子家语》、《鬼谷子》,有部分伪者,如《列子》、《竹书纪年》,有内容不全伪而书名伪或书名、著者全伪者,如《春秋左氏传》、《商君书》,或内容虽真,但时代为伪者等。
辨别伪书的工作早在汉代已经开始。明代,胡应麟在前人辨伪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在《四部真伪》内,把辨别伪书的方法归总为八点。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胡应麟这八点辨伪方法,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挥,提出了鉴别伪书的十二条公例,举事证,物证,理证,基本概括了如何辨伪的各方面内容,值得今人认真借鉴。梁启超另著有《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一书,所言辨伪方法,更加详密,可供参考。
三、史料校勘的方法
如何做校勘工作呢?
首先是依据善本,辅之以其他佐证。清人钱大昕总结校勘的基本依据有三:“善本”,
“它书”与“他人意见”。
现在理解的“善本”,一是宋,元刻本,或称旧本、古本。二是清代学者的精校精注本。
其次,注意校勘的方法。
陈垣在前人校勘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校勘实践的经验,在所著《校勘学释
例》中提出了校法四例。
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法最简单、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二为本校法。采用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
知其中的谬误处。
三为他校法。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
四为理校法。这是根据书文的体例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一种方法。
四、史事的考证
伪事产生的原因
主要的根源在于史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其听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
伪事的产生,和史家著述旨趣、品德、学识等方面也有直接关系。
人因传闻异词,史籍难稽,记忆失真,将文学形象的艺术真实误认为历史真实等,也会造成伪事。
考证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
其二,运用反证法,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
其三,注意运用旁证法。即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
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
最后,还可适当地运用理证法。前代的事未必皆有记载,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已亡失
或销毁,找不到任何证据,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这就是理证法。
总之,考证史事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坚持无证不信,孤证不立,条
分缕析,以理服人。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一、比较史学方法
(一)、比较史学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历史学界出现“比较热”,形成现代型的比较史学,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现代西方的比较史学的兴起,是西方传统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发生巨大变迁的主要表现之一。
传统的政治秩序在西方被民主化秩序代替,在东方被社会主义政府制度所代替,两
者都表明了传统的显赫人物的社会和政治垄断权力的破灭。西方许多历史学家感到需要对他们的思想前辈的社会历史观,以及社会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重新估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史学学科。
比较史学方法就是在这洋的历史背景下逐渐盛行起来的。其中一个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世界世界各部分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西方学术界出现‘比较热”,不仅历史学,其他各门社会科学,诸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都开始普遍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世界日益一体化的新背景,显然是比较史学普遍兴起的直接原因。
(二)西方比较史学的发展
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西方比较史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规模庞大的文明体系的比较,第二是有限历史进程的比较,第三是社会结构的比较。 以施本格勒、汤因比等为代表的“各文明体系的比较”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于是,人们开始将历史比较的方法运用于范围比较有限的一些问题上。布洛克对中
世纪初期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和西哥特王国的国家与教会关系的比较,就是其中一例。
对社会结构系统进行比较,是当代西方比较史学方法发展的新阶段。
(三)当代西方比较史学的局限性
当代西方比较史学中,流行的结构比较法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和研究者本人所受到的主体观念的限制,使它难以承担此项重任。
在历史比较研究中,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分析往往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联系在一起。
如何保证不遗漏重要的变量、不低估变化的重要性呢?
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历史科学的一整套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比较史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研究者主体观念的制约,而西方学术界普遍信奉非决
定论的本体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无疑大大限制了他们比较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计量史学方法
(一)史学中数学热兴起的背景和概况
计量史学是适用于历史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往往被称为历史或历
史学的计量方法,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的诞生时间,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认为是在1955年前后,这个判断是可取的。在1955年前后,在法国诞生的历史人口学和在美国诞生的新经济史学,都是靠数学工具和计量方法而生存的。
(二)计量史学的发展历程
追溯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的开端,需回顾它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因为在西方国家中,美国的计量史学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哈佛大学的康拉德和迈耶于1958年4月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一文,宣告美国“新经济史学”出世,同时也标志着计量史学在美国诞生。到1970年,计量史学家在社会史和政治史领域都已有了进展,在经济史领域赢得了更明显的胜利。他们办起了专业性杂志,出版公计
量史学研究丛书》,汇集出版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到人口、生育、家庭、种族关系、奴隶制、社会活动、公共政事等众多领域。美国历史学会设立了一个计量研究的特
别委员会,以促进计量史学的发展。同时,各大学历史系纷纷增设数理方法训练课程。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计量史学成就较为突出,由年鉴学派的史学家们领导的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成了推进计量史学研究的中心,法国计量史学的成就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人口史和经济史这两个领域。到60年代末,计量史学已成为国际史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世界性潮流。
(三)计量史学的成就与困境
研究实践已证明,计量史学方法确实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
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西方史学家对计量史学也提出了许多责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学研究的历史现象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而参与历
史活动的每个人群和个人都是有独特个性和意志的,硬把他们抽象成为没有个性和意志的数目字或数字符号去加以计算,其结果不但不可能反映历史真相,而且导致把人的历史变成没有人的数目字的历史。
其二,许多学者认为,历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历时性’的现象,而运用计量史学方法至多只能对有关“共时性”状态的某一判断作出验证或提出某种新的判断,而不可能凭计量结果本身对“历时性”的变迁作出解释。
第三,批评者们还指出,计量史学的倡导者夸大了计量证据的客观性。
三、心理史学方法
(一)心理史学方法兴起和发展概况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兴起是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
究为开端的。它是在历史学家的理论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弗洛伊德等人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
埃里克森、李夫顿和海因茨·克胡特是当代美国心理史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史学实质上是用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
埃里克森是心理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青年路德》、《甘地的真理》,《儿童时代与社会》和《新同一的范围》。他的心理史学理论来源于自我心理学,其中主要是人格发展渐成说和伟人理论。
纵观西方心理史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1)个体心理传记,即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人格形成、心理变化和各种行为的心理动因的描述和解释而写出的人物传记。(2)群体心理史。 (3)童年史和家庭史。
(二)趋势与困境
其一,心理史学家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趋势。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其二,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
社会学对当代西方历史学的影响是个分广泛的。
其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的能力,强调行为通常是后天学得的,
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口述史学方法
(一)口述史学兴起的背景
口述史学方法的含义很广,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的方法,又是指史学
家全部或部分地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
口头史料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口述回忆,二是口头传说。
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则诞生于本世纪30和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利用。
口述史学的兴起,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当代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巨变,促使历史学家们日渐认识到,普通人在社会
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较之精英人物更需加以注意,由此出现了撰写“从下庄上看的历史”的潮流。主要原因是历史学家对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兴趣的增长。 (
口述史学的兴起,还与文献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有关。
口述方法在文学、社会学领域的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使史学家对口述方法重新抱有
信心。
此外,口述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对口述史学的复兴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
为现代口述史学家提供了一个范型。
口述史学发展较快的国家是美英两国。
(二)口述史学的发展概况
60年代后期,美国的口述史学家们在继续收集上层人士以及那些能使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机构的有关口述回忆的同时,把研究触角深入到黑人区和穷乡僻壤。美国新一代的口述史学家们开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民族史、部落史、妇女史、儿童史,家庭史、地方史、城市史、社区史等。
英国从另一个角度使口述史成为促进历史学大众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英国口述史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是口述史学方法主要应用在社会史领域,例如农村史、城市史、妇女史、家庭史、儿童史等。
除了英美以外,加拿大和北欧也是口述史研究发展较早的国家。加拿大的口述史学
家们在研究加拿大境内的移民生活状况方面成就很大。加拿大口述史学家研究的特点是:大多数口述研究工作都是由非专业史学家完成的,大多数被访者都是普通人,口述史料都是未经史学家加工的原始史料,史料分别用英、法、日、三种语言保存。
(三)运用口述史学方法能否揭示历史真相
口述史学虽然已成为现代史学中一大潮流,但它的可靠性仍受到怀疑。
由于口述史学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的,而回忆既包含着事实,又包含着想象。任
何人都不能保证回忆与事实完全相符。由此决定了口述回忆的史料和史事不可能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口述史学家也尽力通过“内证”和“外证”来排除口述史料失真成分。
第七章 历史认识成果的表述
第一节 史学著述的体裁和体例
一、史学著述的体裁及其演变
史学著述的体裁,笼统地说就是史学著述的编撰形式,具体地说,是史学著述编排内容、叙述史事的形式。
我国的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样。最早的史书体裁是记言、记事两种。
最主要和常用的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章节体四种。
编年体
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历史的内容逐年逐月逐日地编排、叙述的一种史书体裁。
在中国史学史上,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
采用编年体写成的史书,史事发生的时间明确,以年月为经,以史事为纬,能顾及同时发生的各个史事,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不适于记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史事,影响了历史内容的表述。
纪传体
是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史事的一种史书体裁。纪传体的中心是人
物传记,具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分别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以及各类不同人物的事迹。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的创始者是西汉司马迁,他的《史记》是纪传体的通史。其后的历代史家都
沿用这个体裁编撰断代史书,如班固的《汉书》等。官修史书,均以纪传体为正宗。清乾隆年间,钦定《史记》以下至《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纪传体被视为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是一种较好的史书体裁,史学家翦伯赞认为:“这种体裁,可以说是《尚书》
等四种体裁之综合。它的缺点是纵向的综合概括力较差,难以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间的相互联系。
纪事本末体
是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体裁。将某一时段的历史内
容分为若干大事,每事一篇,篇与篇之间按时间顺序编排,每叙一事必求首尾完整,详其始末,故称为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中国古代的三大史书体裁。
南宋史学家袁枢为克服编年、纪传体在叙事方面的不足,将《资治通鉴》的内容区别门目,分为239个题目,按历史年代的先后编纂,如王莽篡汉、光武平赤眉、西晋之乱、孙氏据江东、杨坚篡周,唐平东都、安史之乱、藩镇之乱等等。“每事各详其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编成的《通鉴纪事本末》及新创纪事本末体裁,很受学者的欢迎,后世的史学家纷纷接踵,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编纂体裁上的一大流派。
纪事本末体是在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基础上产生的,综合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是
古代历史编纂学上的重要突破。
章节体
它是一种以章节为顺序来编排内容、叙述史事的史书体裁,全书以卷、章、节等层
次编排,全书之首冠以绪言或导论,书末附以跋、表、附录、参考文献目录、注释等内容,具有叙事首尾一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的特点。
章节体与传统的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体裁相比,章节体的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作教科书,便于初学。
近几年来,综合性体裁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历史学家罗尔纲、
白寿彝的研究。
罗尔纲是太平天国史专家,自40年代用纪传体写了《太平天国史稿》后,进行了多
年的体裁上的探索,经三次改变,新版的《太平天国史稿》以叙论、纪年,表、志,传等五种体裁结合而成的综合体为形式。
白寿彝的多卷本的《中国通史》采用“序说”、“综述”、“典志”、“传纪”四种体裁
相配合。
二、史学著述的体例
“体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体例包括体裁,除了体裁外,还涉
及史书编纂中的一些组织形式和编纂惯例。狭义的体例不同于体裁,主要是指史书的组织形式和编纂惯例,它包括史书序言的设置、标题的设计、引文、注释、附录的编纂方式,记时、记地的惯例等内容。
史书体例上的第一项内容是“序”。史书的“序”,有全书的总序和各篇章的分序两
种。全书的序,又称“前言”、“绪言”、“导言”等。
史书的标题,就是史书内在卷次、章节的名称。
史书标题的设计,一是要做到准确。二是要简明。史书标题的形式,一般有叙述式,
主副式,提问式等几种。
引文。史学研究不仅要引用史料,还要引用时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注释标明出处的目的有三:
(一)表明作者对他人、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表观。
(二)表明作者治学态度严谨,引证有据,绝非杜撰。
(三)可使读者判定资料的引证范围和可信程度,从而估量作者论证的充分程度,同
时也有助于读者循着引证线索作进一步探索。
引证有直接引证和间接引证两种。
史书的注释有自注和他注两种。自注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注释。他注就是他人对本
书的注释。注释的形式很多,有篇首注,文中注,页下注、章节附注、书尾注等。注释符号也有多种。
附录与注释相似,也是对史书正文的补充和说明。注释是对史书正文中的某一段、
某一句文字的补充或说明,一般较为简短,往往几句话就可以说明。附录是对整个史书的补充和说明,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
附录一般置于书末,内容很广,主要有(一)考证文字。 (二)史料。 (三)大事记和
大事年表。(四)索引和表例。 (五)世系表。(六)参考著作、论文的一览表等。
时间和地点是历史叙述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史书编纂的体例上也有一定的惯例。在我国古代,有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等多种方式,其中又以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法使用最广。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后,年号便成了时间的标志。
三、史学著述的语言
史书语言表述方面的三个基本要求。
切实,就是真实,准确和恰当,具体包括叙述史实要真实而确切,对引用的史料和
他人论点的阐述要符合原意,不能随意引伸和曲解,使用的概念,术语要准确、恰当,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等要求。
简洁,即史书文字的简明精炼。作史者应用最简明精炼的文字来表述出最丰富的历
史内容。
生动。历史本身是运动发展的,历史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学家要把过去的事,
过去的人物鲜明而形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除了文字上的准确、简洁,还要做到生动而有趣味。
第二节 史学著述的撰写程序
一、研究课题与写作大纲
如何确定历史研究的课题呢?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由现实问题的刺激而产生的研究课题。
(二)由史料中的问题而产生的研究课题。
(三)在不同的历史认识的争论中引出的研究课题。
对选定的论文课题,还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即考察主、客体方面的条件。
选择和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史著撰写的第二步是拟定一个写作大纲。
一般说来,史书写作大纲和内在结构的设计主要有二种方式。
(一)历史的方式,即严格按照历史过程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叙述次序和设计结构体系。
(二)逻辑的方式,即以历史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运动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叙述次序和拟定大纲的体系。
二、史料的积累和整理
在确定研究课题和草拟写作大纲的同时,还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积累研究资料。
史料的积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往往要花去全部研究工作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史料的积累也是一项仔细和持之以恒的工作。
史料的摘录是一件枯燥而又费时的工作。
史料的搜索积累,不仅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否则事倍功半,收获不大。 对已收集的史料还要进行分类、排比的整理。
史料的整理排比,就是确定史料的时代性,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整齐。
三、札记和论文的写作
札记也称读史札记或读书札记,就是用笔记形式记录下阅读史书或思索历史问题时
的心得体会。清代不少有名的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都有以札记的形式写出的,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
运用归纳法,在汇集大量同类事项和分析其共同特点之后,概括出关于这类史事的结论。
写札记的目的是帮助自己积累知识,考虑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文字的训练。待札记写得多了,材料、知识积累较多,问题的思索也较成熟和有系统,文字也得到了磨炼,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
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对史学研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进行总结。论文写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论和论证。
论文写作的最后一环是修改和润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检验论文的结论能否成立,概念、术语的使用和准理判断是否洽当。2.考察史料运用的情况,或补充、或删节,或是调整史料的主次重轻,或突出典型的、能说明论点的史料等。3.进行文字上的修饰加工,务求通顺、简炼,明白,修改病语、病句,删去空话或可有可无的文字等。4.规范体例格式,如统一引文,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制作附录,注释、统一和规范论文中的标点符号等。
第八章 历史学的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第一节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
一、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不外乎正与反、积极与消极两种。正确的历史认识,是客观历史真实面貌的反映,是对历史的客观联系和客观规律的把握,因此,它能帮助人们顺应客观的历史规律来制订他们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向、计划等,指导人们遵循客观的历史规律办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错误的历史认识,歪曲了历史真相,歪曲了历史的联系性和规律性,不仅不能引导人们按照客观历史规律办事,反而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使人们的实践活动与客观历史的发展运动背道而驰。
二、历史学的功能
1.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功能
历史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
自史学产生以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的因果关系,希望从这种总结、探索中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达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控制,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追求目标,也是人们对历史学所寄予的期望。
2.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的功能
弗朗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说,通过历史的学习、教育,可以产生一种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的作用,这也就是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历史课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民族自信力。
历史是民族自信力的根据。一部中国历史,是我们民族自信力的根据,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力,增强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的信心。
(2)激发爱国主义的热忱。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能激发起我们树立要无愧于先辈和后辈的历史责任感,加深了我们的责任感,也就是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主义热忱。
(3)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历史学的特有功用之一,就是它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例为素材,提供了一部生动的道德伦理的教科书。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历史记载,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使人明智,历史还使人品德高尚。
第二节 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一、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概括地说,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为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促进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做出自己的奉献。具体些说,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阐明历史事实的真相
从隐晦曲折,若明若暗的历史信息中,钩沉发微,阐明真相,这是史学工作者的专长,也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阐明历史事实的真相,是进一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至探寻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
(二)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发挥历史借鉴的功用
历史是人类生活经历的记录。以往社会实践中留存的大量历史经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如果人们没有这些经验的借鉴,一切都要自身试验,从头开始,那么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进步,也许还停留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阶段。历史的经验十分宝贵而且内容极为丰富,但是,要让历史的经验发挥出积极的功能或效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三)探索历史运动的规律,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指导。
千百年来的自然科学研究表明了人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人们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使人们对自己支配控制自然的能力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为自身造福的可能性充满信心。
(四)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开阔了史学工作者服务于社会公众生活的天地,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领域,如政府机关、经济组织,新闻媒介、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这是现今社会对史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五)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民众精神文明素质
史学在现实社会实践中能否发挥出积极的功能,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取
决于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历史研究成果能否为提高一般民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服务。
二、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非常重视史家自身素养的完善问题,提出过各种有关史家素养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知几的史家“三长”说和章学诚的“史德”说。刘知几将史家必须具备的素养概括为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史才是指搜集,鉴别、组织史料的能力,叙事、载言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史识是指见解、观点和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
章学城在刘知几的“三长”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提出“史德”说。他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史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也就是要求史学家具有追求历史真理的忠实心。才、学、识、德,基本上包括了史家素养的几个方面。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研究历史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结构
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素养,是决定他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理论素养方面,历史观处于主导的地位,它对史学工作者的历史研究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历史现象的阐明,往要联系到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军事等许多学科,下件文献材料的理解,往往要借助训诂、版本、目录、古文字、古文书、校勘、辨伪等许多领域。
史学工作者的知识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学无止境。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
(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和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
一般说来,史学工作者的历史洞察力的强弱或敏锐程度与他所参与的生活实践的广度、深度是成正比关系的,他参与的生活实践越广泛、越深刻,他由此而培养的历史洞察力也就越强、越敏锐,反之,一个史学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那么他的历史洞察能力也一定是迟钝和微弱的。
(三)树立正确的治史态度,陶铸崇高的献身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史学工作者,除了上述的能力和素养条件外,还应具备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和精神。
首先是端正治史的目的。科学研究是一项为探求真理而进行艰巨劳动的事业,它与弄虚作假,私心邪念是不相容的。
其二是要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不为利诱,不为名动,甚至为真理而献身,还要有勇于改错的勇气。
其三,富有耐心,持之以恒,不畏艰辛,忍辱负重。
第一章 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
历史,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没有无历史的事物。相对于广义的历史而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即是狭义的历史。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就是以这狭义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历史著述,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
历史著述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历史记录属于初始层次,它是对历史事物、现象的记录,其基本特点即是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较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史学著作则属于较高层次,它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于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或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历史著述则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和反映。前者是客观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向前运动发展着,而后者则是主观认识的产物,反映着人们对历史过程的看法。所以,历史与历史著述有着本质的不同.
两者之间存在着“被加工原形”与“加工产物”的关系。任何历史著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客体历史本身,即使是经著述者本人故意歪曲了的历史著述,也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折射着历史的真实。
历史著述是以客观历史本身为基础、为反映对象的,离开客观历史本身,历史著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决定了历史著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历史的真相相吻合。但无沦如何,两者的吻合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这是由客观真理的绝对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二、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事物、现象都是历史的一分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所谓人类历史过程的客观必然性,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和确定不移的趋势。
为什么历史进程会具有客观必然性呢?
这是由人类历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单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有目的、有意图的,但是,每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不同的目的、意图的制约。
其次,人的活动的历史前提也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制的发挥。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产物。
客观实在性是历史的基本属性。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资格,决定了客观历史可以为人们所识。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以及片面性
20世纪以来,历史相对主义思潮泛滥于西方,导致学者们纷纷否认历史的客观实在性质。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它们把历史归结为一种知识、一种回忆或一种解释的学问。
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在历史研究者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客观的历史,这个客观历史可以被认识。这种观点以19世纪德国的兰克学派为代表。
兰克学派的开创者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年)是享誉欧洲史坛的大历史学家。他的治史名言是:“陈述实际发生的事情”,即如实直书。兰克标榜“客观主义”,主张在历史著述中“消灭自我”。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都只认识到问题的一个侧面,而且过份地将这个侧面夸大了。历史相对主义过份夸大了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实际上是主张不可知论,这必然会导致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历史客观主义虽然承认客观上存在着历史自体,但却过份地夸大精英人物及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抹煞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的作用,这必然导致对历史的客观性作片面的理解;在史学认识论上极力强调排除自我,否认历史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这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主张
第一,历史本身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它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 第二,人类历史是以往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它有自己独特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规律。
第三,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被认识,只是它被认识的途径,特点、方法与其它学科有差别罢了。
人类客观历史为什么可以被认识。
历史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既然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则它可以被认识。
人类历史与现实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体,历史与现实虽有时空差距,但其基本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类能够认识现实,同样也能认识历史。
另一方面,历史虽已过往,但却遗下了大量的残留物,诸如遗址、遗迹、文献资料之类,在这些残留物里包含有历史的真实信息。我们只要借助一些特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即能释读这些残留物里所隐含的历史密码。在弄清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而发现人类历史的规律。
第二节 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一,“科学”与“艺术”之争
19世纪便是史学向科学迈步的关键时期。所谓史学的科学与艺术之争,也是在这个世纪提出的。
19世纪以艺术来要求史学的学者首推英国史家马考莱(1800—1859年)。他最重要的
历史著作是《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与马考莱同时代的另两位英国史学家卡莱尔(1795—1831年)和弗劳德(1818—1894年)也是倾向于把历史学作为艺术来对待的。上述三人都把史学当作一种艺术,一种服务于现实需要的艺术。
就在同一个世纪,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先后崛起于欧洲。它们不但把史学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明确地宣称史学不是一门艺术。
客观主义史学以兰克学派为代表。兰克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所谓“客观主义”,用兰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实直书,在书中“消灭自我”。 “科学方法”也即史料批判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史学研究必须搜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对这些资料要进行严格的鉴别、辨析,考证史料及其内容的真伪,务必使史学研究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兰克的代表作《教皇史》。
与客观主义史学相比,实证主义史学的科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孔德认为,科学研究须以“实证的”事实为前提条件,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同样存在着“实证的”事实。
正当史学踌躇满志准备跨进科学大门之时,却遭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一是哲学领域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导致了人们对历史学科学性的怀疑。主张历史相对主义的“分析的历史哲学”明确提出历史学不可能成为科学,至少不能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二是从艺术角度对历史学学科性质的诘难,即认为历史学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
最先从艺术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学发难的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他认为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真实的艺术。
克罗齐此论一出,当即受到欧洲史学界特别是德国、英国学者的批判,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1903年,英国史学家布瑞(1861—1927年)在就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中,作了题为《历史科学》的演讲,提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观点。
布瑞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哲学家罗素和史学家屈维廉的批判。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在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肯定历史学科学性的前提下,又承认艺术对历史学的补充作用。
它认为,就学科个性而言,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因为,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历史学的任务即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探求历史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只不过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而已,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门科学。
同时,历史学也离不开艺术。首先,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达,史学成果、史学发现欲为人知晓,必借助文字形成书籍流布传播。文字表述需要讲求表述的艺术。其次,史学研究在规律的论证上虽主要采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科学认识形式,但在对个别事物的描述上却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历史学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历史,即人类社会既往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历
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我们在上一节里曾把历史著述区分为历史记录和史学著作两个层次,其目的在于强调历史记录并不就是历史学著作。历史记录是历史观察者或听闻者对历史事件、人物、过程等的记录。虽然它也掺杂有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反映记录者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带有某些理论观点,但一般说来,它不会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从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揭示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历史记录主要地还是资料性的东西,它不能提供对历史过程的总的看法。所以,它只是人们认知客观历史过程的媒介体,它本身包有大量的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信息密码,通过对这些密码的破解、释读,我们才能了解客观历史的真相,并进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用文字对这一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表述,就形成史学作品。
历史学是否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呢?
首先,与自然科学—样,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科学研究的目的必须揭示事物、现象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的规律。自然科学如此,历史学也同样如此。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科学的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特性,
第一,它把社会历史视为客观自然过程,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使得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了客观实在性。
第二,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运动规律,并进而创立了一系列反映历史现象真实联系的概念、范畴与方法论体系,这给历史认识和研究者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
第二章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学科结构
第一节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
首先,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史学也因而具有统一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那么,适用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同时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哲学是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统一的契合点。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去加以研究的。
第三,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特别是在今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历史学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历史学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描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思辨色彩极浓。
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并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一般和个别,指导性理论和实证性基础的关系。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不受任何哲学影响的历史学是不存在的。历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哲学内容的更新,历史学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和史实的依据。
史学与哲学还有学科上的交叉融合,表现为哲学史和历史哲学两个方面。
哲学史是对哲学本身的历程作历史考察,属于哲学学科之一,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哲学既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领域及其过程,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或特定领域及其规律。简言之,历史学侧重从历史纵向上整体地研究过去的人类社会,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则侧重于截取现实社会的横断面中某一领域加以解剖。
具体说来,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学的总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交叉重叠之处。
第二,历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之间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第三,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研究理论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第二节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它包括了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细密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示同,将整个历史学的分支学科粗略地归纳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和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等三大部类。
一、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对客观历史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是历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构成了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按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划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和地区史,按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划分,有通史、断代史;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有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科技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专门史。
世界史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它致力于探讨和展示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共同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展现。
国别史是以某一特定国家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国史、印度史、日本史、
美国史等等。在各国的国别史研究中,本国史都占据着优先而突出的地位。
地区史是以历史联系较为密切或具有较多历史共性的、包含若干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一地区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亚洲史、东南亚史,中东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等等。
二、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客观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载体就是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与风俗习惯等。
在我国,以文字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已开始萌生,到清代和现代已发展成为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各门更为专门的学科在内的一个学科。
目录学
研究文献图书著录的学科。目,指书名、篇名,录,指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一般包括书的篇数卷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作者简介、流传情况等方面内容。目录学是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辅助学科。
我国古代学人即十分重视目录之学。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曾受朝廷之命,把所搜集到的书籍加以整理、校对,并对各书目录加以编次,写成《别录》、《七略》。目录学著作代有所出,至清朝中叶编纂《四库全书总目》集其大成。《四库全书总目》按经、史、子,集四部把全部典籍分成44类,它著录了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基本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今天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四库全书总目》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版本学
是研究版本的渊源、优劣、行款版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学科。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868年中国唐朝刊刻的《金刚经》卷子。宋朝、元朝刻本可称为“善本”。在清代,书籍的刊刻在规模上远盛于前代。按刻制者即可将书籍区分为“殿本”书(康熙、乾隆年间武英殿所刻之书),局本书(各省官书局所刻之书)、坊刻书(书铺所刻)及私家自刻之书。
校勘学
校勘,也叫校雠、校订,一般是指在各种版本中选择原本、初刻本或善本书作为底本,参以其它不同版本作比勘,以校正同一书籍中的错误,从而恢复书籍的原始面貌。
今人陈垣在所著《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提出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法,对校勘理论作了完整的归纳。
辨伪学
是辨别伪书的一门学问,其主要任务在于鉴别古书之真伪,揭示伪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
古书之作伪的原因
有的是托古人之名以广传播,因为古人多“尊古而贱近”,
有的是伪作古书献朝廷邀赏;
有的是从伪造的古书上寻找论据战胜自己在政治上,学术上的对手。
清人张心澄在《伪书通考》中提到的伪书即包括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
明代胡应麟著有《四部正讹》,提出识别伪书八法。近代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辨伪的理论和方法。辑佚学
是关于搜求、整理古佚书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
训诂学
训诂即是对古书文句的训释。训诂学即是关于训释古文字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注解、训释古籍的文句。
考据学
考据,又称考证,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真伪的鉴别。我们谈到考据学,通常是把它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专门考证历史事实的学问。
考证的整个程序
首先必须明目录之学,以广泛搜求有关书籍及史料,其次再论版本之好坏,然后进行辨伪、校勘、注释、训诂等项工作,在综合运用以上诸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鉴别。
考据方法在我国使用较早,汉代即有人以之治经、治史。但只是到了清代,考据学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乾嘉考据学派”。
与史料学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互相交叉的一个学科,是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与史料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研究范围只限于历史文献,并不涉及历史文献以外的史料;它的任务则不只是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史料,而是为系统地蔸集整理和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传承古代历史文化遗产服务。史料学的研究范围则不仅限于文献和典籍史料,还包括文献典籍以外的文字史料,如铭文、墓志、公私文书和档案、司法和行政记录、日记、书信、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等。史料学还要研究和利用口述史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现场调查中获得的史料。史料学的直接任务是如何为特定的历史研究目的提供充分而可靠的史料。
考古学是以实物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研究古代人们遗存下来的各种遗址和遗物、诸如原始栖息遗址、村落、宫室、墓葬、遗骸、古尸、房屋、生产工具、武器、车船、生活用具、礼器、工艺品、钱币等等,都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本世纪初,在我国传统金石学基础上诞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考古学。
三、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史学史至少应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历史意识、历史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历史观的演变。
(2)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纵向考察,包括历代史家对史学实践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总结。
(3)对史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涉及对史学家的生平、治学、史学成就、史学思想的
介绍和评说,对史著的体例、方法、理论、价值等的评价。
(4)对史学思潮及史学流派的研究。
还有历史知识的传播和史学功能演变的历史,也应包括在史学史的研究范围之中。 史学理论
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它不是探讨具体的历史过程,而是对历史学的理沦思考。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史学本体论
又称历史本体论或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待点的理论。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史学认识论又称历史认识论是人们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的性质、特点等进行的理论探讨。史学认识论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历史研究者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在史学认识之中,它与客体历史的关系怎样。
史学方法论
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是从整体出发,对比各种史学方法的优缺点,弄清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章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
第一节 古代、近代的中国史学
一、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使用结绳、刻木、绘画等形式记载自己的历史,原始先民往往还要靠口头历史传说,通过口耳相传,辗转复述的形式将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历史保留在记忆之中。
历史记述和历史学产生于文明社会诞生之后。文字和历法的发明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基础。随着文字和历法的产生,人们遂能记年载事,历史知识的积累遂由口耳相传进到史书的撰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史实的国家。迄今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在记年载事,在反映历史意识方面较甲骨文又前进了一步。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242年,用鲁国纪年,内容以鲁国史事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它诸侯国,涉及124国之事。《春秋》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述历史,属辞比事,记事有取舍详略,于记事中寓褒贬,将史学思想和历史编纂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克服了《春秋》记事过于简略等局限性,取材广阔,内容丰富,记事详尽,叙事完整,语言生动简炼,基本上写出了春秋时代二百余年间的重要史实,在史学思想上也多有建树。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编年史书,对我国后世史学影响很大。《春秋》、《左传》等史籍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的史书撰述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形态。
中国史学形成于先秦时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历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战国秦汉时期
诸子百家纵论治国之道,大都引经据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韩非子等人的历史进化观,孟子、邹衍等人提出的历史循环观,对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时,史实的考证也受到了重视,史学家们还重视史实的评价和修史笔法,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司马迁写出了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创立了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史书体例,各自独立,又互相配合,互为补充,联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史记》记史,上下三千年,内容广泛,分析独到,堪称为立一家之言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东汉班固(32—92年)撰写的《汉书》,是这一时期另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汉书》
断代为史,集中记叙西汉一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在历史编纂体例上对司马迁的《史记》作了继承和改造,将《史记》创立的纪、表、书、世家、列传合并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汉书》开创的断代史和纪、表、志、传四部分的历史著述体例,多为后世史家所仿效。《汉书》不仅在历史编纂体例上有了发展创新,也扩大了历史记叙的内容范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发展的特点:
1.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
这一时期私家撰史之风盛行。史书的数空前增长。涌现出了史注、史评、起居注、地理方志、谱学、实录等多种史书。
2.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学术领域内逐渐取得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 在两汉时期,史学还附属于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摆脱了对经学的附庸地位,取得了独立。
3.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
4.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立国后,大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纷纷撰修自己国家的历史。汉人政权下人们编写的历史著作也大多增加了记载各少数民族的内容,民族融合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倾向得到加强。
(三)唐、宋、元时期
主通明变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通史著作空前流行,人物传记被冷落,而典章制度史则受到了高度重视。
唐代杜佑(735—812年)修撰了《通典》。
《通典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典章制度史的通史专著,它将中国典制分门别类,按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大门类,溯源明流,通其原委,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唐朝天宝年间的沿革嬗变,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代郑樵(1104—1162年)所著《通志》,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通志》中的“二十略”,富有创新,把旧史书志的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
宋末元初马端临(1254一?)编纂的《文献通考》是《通典》之后另一部宏大的典章制度史。较之于《通典》,它记载的内容范围更广,门类更多,节目也更加精密。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被后人合称为“三通”。
宋代司马光(1019—1086年)主编的《资冶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唐初设史馆修史,政府垄断了纪传体正史的编纂,这虽有碍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对史学发展具有某些消极影响,但最高统治者对史书编纂的高度重视,对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封建正史中的廿四史有八部撰于唐朝,成书之多,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唐朝还出现了专记一代典章制度史的会要体。在编年体史书中,宋朝朱熹(1130—1200年)编撰了《通鉴纲目》,开创了纲目体。宋人袁枢(1131—1205年)编纂《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纪事本末体。
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可以唐代刘知几(661—721年)的《史通》作为代表。在《史通》中,刘知几提出了“史才三长论”,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者相互联系,而其中尤以史识最为重要。《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
(四)明清时期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倡导史学经世致用。乾嘉时期考据之风尤盛。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在史实,典制,史书的考证,在古史书籍的订伪、纠谬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就。
同处在乾嘉时期,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继唐代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论著作。章学诚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六经皆史”的思想。《文史通义》,对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史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批判和总结,对“史法”、“史意,“史德”和历史编纂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把史学理论的研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龚自珍(1792—1841年)、魏源(1794—1857年)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继续高擎史学“经世致用”的旗帜,为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历史观的特征
古代中国史学受封建王朝的控制影响较深,封建正统史学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天命史观始终是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天命史观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
古代中国的天命史观往往与历史循环论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理论,把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看作土、木、金、火、水五德的循环。
在古代中国,天命史观往往也是帝王英雄史观。它宣扬“君权神授”,把君王看作天
意的执行者,是“天子”,是“奉天承运”来治理凡间万民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正统的历史观,便是这种以天命为本、以历史循环为形式、以帝王英雄为中心的史观。
司马迁、刘知几、王夫之、章学诚等杰出史学家都对天命史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司马迁提出“亦欲究天人之际”,向其提出挑战。他批判了“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等天命思想。战国时代的韩非已具有了较为明确的历史进化思想。他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历史进化和历史发展规律问题也作过论述。
二、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史学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史学,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近代西方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严复系统介绍了近代西方的进化史观,并对中国封建主义的历史循环论进行了批判。
从严格意义上说,梁启超(1873—1929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论著中,对中国封建史学作了批判性总结,倡导“史界革命”,建立新史学。
梁启超从理论上阐述了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理论与原则,夏曾佑(1863—1924年)则把这种理论原则贯串到历史研究和著述的实践中去。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具有示范意义的一部历史著作。
《中国古代史》
突破了传统史学编年、纪传和纪事本末三大体例的限制,采用篇,章、节的历史编纂体例,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化为纬,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简明扼要而又完整明晰地描述出来。
王国维(1877—1927年)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重要代表。王国维对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提出了“二重证据法”。
章太炎(13S9—1936年)对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发展也作出过建树。他撰写了《史学略说》、《中国通史目录》等多种史学著阼。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
2.反对把历史撰述归结为给统治上层立传续谱,主张写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的历史。他们提出,写历史不能只供统治者体验安邦治国之道,而应面向广大国民,启迪民智。
3.在史书编纂体裁上,便于综述和论证的章节体,代替了古代史书盛行的编年,纪传等体裁,成为史书撰述的主要体裁。
第二节 古代、近代的西方史学
一,西方古代、中世纪史学
西方史学发源于古代希腊。《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大约与荷马同时代的诗人希西阿德具有了比《荷马史涛》更为明晰的历史意识。他
的著作《田功农时》描述的不是神和英雄的活动,而是凡人的劳动生活。
希腊史学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被后人称为“史学之父”,他的传世著作《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创了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详述其始末的历史叙述体和记述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各种内容的社会文化史。
修昔底德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不朽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历史记叙体在修氏手中得到发展,并作为西方历史编纂的主要体例而巩固下来。 古代罗马的史学承自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家大都十分强调史学的道德垂训作用。 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当推帝国前期的李维和塔西佗。
李维的著作《罗马史》(全称为《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十分注重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李维的《罗马史》记叙了罗马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欧洲第一部时间跨度久远的通史著作。
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历史》(又称《罗马史》)和《编年史》(又称《罗马编年史》)等。他十分重视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在史学史上塔西佗是以“道德史家”著称的。
波里比阿的《历史》(亦称《通史》),把整个地中海地区视作一个统一体加以研究,注意各不同地区历史事变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通史。波里比阿提出了一套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他主张历史研究的目的和功用是以史为鉴,历史研究的任务是求真。波里比阿还对史学家的素养提出了要求。首先是史德,其次是史才。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中世纪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用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用宗教迷信代替了求实求真。提出了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尤其是他们创立了体现历史线性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是由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年)的《上帝之城》奠立基础的。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是攸西比乌斯(260—340年)。他的《编年史》把他所知世界各国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加以记叙,开了基督教史学写史的传统。
上古、中古时期西方史学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起伏曲折。不同于保持着连续发展态势的古代中国史学,西欧上古到中古的史学发展出现过明显的中断。在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史学中,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求真求知的优良传统被中断,古代史家坚持的人本主义史观为基督教神本主义史观所取代。基督教史学对史学发展虽也有过某些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基督教史学较之古代世俗的历史学,是一个退步。
二、西方近代史学
14至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展开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史学的发祥地,涌现出了布鲁尼、马基雅维里、奎昔亚蒂尼等一
批杰出的人文主义史学家。为了批判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人文主义史学家打起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中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发展。
18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理性主义史学。提倡理性主义史观,认为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法国是启蒙文化的故乡,也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中心和发源地。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泰斗。他的《路易十四时代》、《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等是唯理主义史学的代表作品。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堪称18世纪西欧史学的代表作。
19世纪的西方史坛,流派纷呈。大致上看,在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占据了主导地位,19世纪中后期,兰克学派得到发展,并在欧美各国传播,19世纪下半叶,又兴起了实证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是对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逆反。浪漫主义史学克服了理性主义史学的机械片面性和用一种固定的当代标准评价历史、忽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现代主义倾向。浪漫主义史学的思想核心是历史主义。
浪漫主义史学存在着三个派别:
1.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保守派。
2.小资产阶级激进派。
3.资产阶级自由派。
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最突出的成就,是法国复辟时期的史学家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尔等人的阶级斗争史学。
19世纪上半叶,还在浪漫主义一自由主义史学流行之时,德国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已经开始建立了兰克学派。兰克本人的史学介于浪漫主义与日后兴起的实证主义史学之间。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西方史坛上还兴起了实证主义史学,到19世纪下半叶发展为十分流行的史学思潮。
近代西方史学家努力向自然科学看齐,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 建设历史学,他们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然而,由于他们缺乏正确史观的指导,也没有真正弄清楚社会历史现象同自然现象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地模仿自然科学,最终仍未能把历史学建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当代史学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全面确立和巩固下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上升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用科学的历史观来认识现实社会,指导自己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为科学地认识历史创造了条件。
为了谋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一面从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资产阶级,一面从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中探索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物质条件,并进而对以往的历史进行总体的审视,终于发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同时,运用唯物史观作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在革命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中进——步检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对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作了一系列精的论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得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历史著作,恩格斯还研究了16世纪初的德国农民战争,写下了《德国农民战争》一书。
马克思史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点
是实事求是,探索客观真理。
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客观性和党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创始人亲手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发展。这时,在欧美国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梅林(1846—1919年)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
拉法格(1842—1911年)是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
意大利人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我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传入,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李大钊(1889—1927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郭沫若(1892—1978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杰出代表。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在众多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郭沫若则主要是通过他的历史研究实践,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
吕振羽(1900—1980年)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也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949年至1966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各种专门从事史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大都设立了历史学系,各种史学研究的专业刊物也相继问世。
第二个时期是1966年至1976年。这时,中国的历史科学事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左”的错误路线的干扰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顶峰。
第三个时期为1976年至今。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特别是1978年12月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科学事业展现了崭新的面貌。
三、当代西方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兰克式史学先后受到德国实证主义史学家兰普雷希特、法国亨利·贝尔和美国“新史学”提倡者鲁滨逊等人的批判。提倡研究平民百姓的历史,使史学“民主化”,提倡历史与现实结合,将史学研究与现实进步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提倡打破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壁垒,进行跨学科式的历史研究。
1929年,法国两位年轻的史学家费弗尔和布洛克在斯特拉斯堡创办了《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年鉴》杂志成了著名的年鉴学派的发源地;费弗尔和布洛克成了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年鉴学派(当代西方史学的特点)
提倡‘总体史学”,主张研究历史的全貌,研究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具体的历史现象同样要作总体的把握和研究。
他们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诸如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在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对话和联盟中,不断推进史学的科学化。
当代西方史学仍是唯心史观占主导地位。承认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和影响,重视理论的作用,这是一种进步。但不少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由此走向极端,陷入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怀疑论。在史学方法论方面,新史学家大力吸收借鉴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以使史学科学化,但又往往陷入机械地搬用或模仿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倾向,使历史学的“科学化”徒有其表。
为什么说历史学是随着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历史学是随着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这是历史学发展的一条根本性规律。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还表明,历史学要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客观上固然要取决于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发展,主观上则取决于历史研究者对客观历史和历史学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取决于研究者对历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水平。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层次和检验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历史认识的主体
1、谁是历史认识的主体
历史认识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就是现实的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广泛而普遍地存
在着的历史认识主体,可以称为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在人类群体中,在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的基础上,产生了—批专门关心和记忆群体历史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可以称为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2.主体认识能力的构成和要素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认识主体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主体依靠这些要素进行历史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和加工等活动。
认识能力的第二个方面是由理论、方法、知识等要素构成的。
主体认知要素的第三个方面是由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要素构成的。情感、意志等也是主体从事历史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认识的客体
历史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历史认识客体是指那些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历史认识活动结构的两极,并发生实际的认识关系的客观历史,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等。
历史认识客体又可以分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和潜在的认识客体。潜在的认识客体是指那些客观上虽然已经发生过,但尚未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尚未被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现实的历史认识主体是指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
三、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
历史学家面临的历史认识的客体,实际存在着三个层次:首先是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接着是作为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最后才是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研究者循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逐层推移地考察和研究的过程。
1、历史研究者从作为历史延伸体的现实社会体验中开始他的历史认识,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促使他形成或接受某种社会历史观。
第二,他从现实社会中感受到他觉得特别需要从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的某些领域或问题,从而初步确定他要着手研究的领域或课题,甚至形成某种极初步的假设。
2、历史研究者形成上述两个方面的初步的历史认识后,就进入认识客体的第二个层次,即对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遗存体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考辨,弄清有关的史实。
3、研究者对他的研究课题有关的史料和史实认识清楚后,就开始运用一定的社会历史观或理论分析工具对那些史料、史实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理解和解释,做出因果判断或价值判断,最后形成对他所研究的历史现象或过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影响等等方面形成整体性认识。这个过程就是研究者进入作为历史认识客体的第三个层次的原型客体并对它形成整体性认识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者循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
逐层推移地考察、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
一、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层次
历史认识的真理就是经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每项具体的历史认识包含着“史实”和“解释”或“史”和“论”这样两个层面。 对历史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的检验,也相应地分为对史实判断的检验和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这样两个层次。
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是对整个历史认识的进行检验的基础,因为史实判断是理论解释性判断的依据和根基。
二、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史学认为,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历史认识真理的两个属性,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具体地说,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包含了三个含义:
一、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某一历史认识真理所包含的客观性内容,用相对性来表示这些客观性内容的近似性、不完全性。
二、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一种局部的完满的历史认识,用相对性来表示这种局部完满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三、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至上性,用相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非至上性。
为什么历史认识会比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具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的相对性呢? 这主要与历史客体的异常复杂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有关。
所谓异常的复杂性,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人类其他学科的认识对象更为复杂。 所谓非重复性,就是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具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重复性。
所谓非直观性,就是指历史认识的原型客体本身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不能为人们直接观察,历史认识主体只能借助它在现实中留存的各种遗物、遗迹或文字记载去认识它的原型。
除了上述原因外,历史认识相对性的突出和明显,还与历史认识客体内容的特殊性有关。
第五章 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与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一、社会历史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历史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首先来源于他的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进而把那种体验升华成为观察古今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现象,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规律性的理论观念。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观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发生发展或前后更迭的前因后果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二、社会历史观转化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历史研究者一旦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历史观,在进行具体的历史研究时,他的社会历史观就会转化成为指导他进行具体研究的理论原则,或者说,转化成为指导他的具体研究的导向性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社会历史观还可能进一步深化,甚至还可能由于发现与他原有的理论观点相悖的史料或史实,导致对他原有的社会历史观作出某些局部的、甚至根本性的修正,相应地,他用以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也会更加系统化。
第二节 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历史过程的矛盾性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在所有的矛盾中,物质生活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全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的划分,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的划分,阶级关系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关系。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表现方面和形式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经济、政治、思想等,也有和平和激烈的形式。最后的是暴力革命。
把阶级斗争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割裂开来,片面地绝对地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是错误的。同样,把阶级斗争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割裂开来,忽视、淡化乃至否定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直接的动力作用,也是错误的。
在推动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中,最终决定着历史发展方向的是经济的力量,而直接表现出来的则是先进的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整体意愿与力量。
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经济。这种反作用有时很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决定性的。 比起经济来,这些上层建筑对历史的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
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
唯心史观为什么长期占统治地位
是与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察社会历史的时候,只能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活动和作用,看不到群众的作用,只能看到英雄人物的动机,认识不到这些英雄人物思想动机的社会与经济根源。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低下,是唯心史观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使之长治久安,必须实行愚民政治,神化自己,因此要竭力宣扬唯心史观,颠倒历史。
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强调劳动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对历史唯心论主张的英雄史观。
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怎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其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一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类历史就无法存在和延续。
其二,人民群众不但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其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是精神财富的生产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精神财富升华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考察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两个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怎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个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作用寓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
首先,杰出人物只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最终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根本方向。
其次,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来看,某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的发挥,是一种偶然性的因素,但这种偶然性终归是受必然性制约的。
其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思想、主张的实现程度实际上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所能接受和响应的限度。
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上的文化现象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反过来对经济和政治发生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看待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 社会意识的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的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思想家、艺术家总是在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成果和留下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来进行创造,而“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
第二,社会意识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发生着影响。但是这种反作用只是第二位的。
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上的文化现象的基本观点
首先必须承认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来源于人们现实的生产的和生活过程的;
其次,要看到观念形态的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们现实物质生活过程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第三,在强调文化的反作用时,仍不能忘记它毕竟是第二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存在,而且把这种特殊性作为考虑斗争形式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唯物史观在承认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特殊性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文化作阶级的分析。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文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是既有继承和累积,也有扬弃和更新。
继承和更新虽是一个客观上必然的历史过程,但毕竟是通过人们自觉或自发的选择行为来实现的。
第六章 历史研究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搜集史料、史实和辨识其是非真伪的方法,又称考实性、技术性的方法,以及探寻历史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规律性的方法,又称理论导向性的方法。
第一节 搜集史料史实和辨识其是非真伪的方法
一、史料搜集的方法
第一,充分运用文史工具书搜集史料。
文史方面的工具书有如下几类:首先是用于解答疑难的字典、词典类。
再者就是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有关中国古代史的书目最常见的有“二十五史”中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还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丛书综录》、《崇文总目》、《书目答问补正》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官修大型工具书,。
《中国丛书综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
索引可以提供所需要的专题研究论文篇目,确定研究选题方向,指示材料来源。重要的索引书目如《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八十年史学书目》、等,可供查阅。
最后是类书等史料汇编类。类书是通过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检索的书籍,如唐《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等。
第二,分类搜集法。根据研究的课题,分类搜集史料,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
第三,追踪搜寻法。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追踪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第四,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
二、史料辨伪的方法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中,有不少伪书。仅近人张心澄在《伪书通考》里提到的伪书就有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伪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内容全伪者,如《孔子家语》、《鬼谷子》,有部分伪者,如《列子》、《竹书纪年》,有内容不全伪而书名伪或书名、著者全伪者,如《春秋左氏传》、《商君书》,或内容虽真,但时代为伪者等。
辨别伪书的工作早在汉代已经开始。明代,胡应麟在前人辨伪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在《四部真伪》内,把辨别伪书的方法归总为八点。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胡应麟这八点辨伪方法,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挥,提出了鉴别伪书的十二条公例,举事证,物证,理证,基本概括了如何辨伪的各方面内容,值得今人认真借鉴。梁启超另著有《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一书,所言辨伪方法,更加详密,可供参考。
三、史料校勘的方法
如何做校勘工作呢?
首先是依据善本,辅之以其他佐证。清人钱大昕总结校勘的基本依据有三:“善本”,
“它书”与“他人意见”。
现在理解的“善本”,一是宋,元刻本,或称旧本、古本。二是清代学者的精校精注本。
其次,注意校勘的方法。
陈垣在前人校勘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校勘实践的经验,在所著《校勘学释
例》中提出了校法四例。
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法最简单、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二为本校法。采用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
知其中的谬误处。
三为他校法。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
四为理校法。这是根据书文的体例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一种方法。
四、史事的考证
伪事产生的原因
主要的根源在于史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其听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
伪事的产生,和史家著述旨趣、品德、学识等方面也有直接关系。
人因传闻异词,史籍难稽,记忆失真,将文学形象的艺术真实误认为历史真实等,也会造成伪事。
考证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
其二,运用反证法,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
其三,注意运用旁证法。即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
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
最后,还可适当地运用理证法。前代的事未必皆有记载,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已亡失
或销毁,找不到任何证据,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这就是理证法。
总之,考证史事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坚持无证不信,孤证不立,条
分缕析,以理服人。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一、比较史学方法
(一)、比较史学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历史学界出现“比较热”,形成现代型的比较史学,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现代西方的比较史学的兴起,是西方传统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发生巨大变迁的主要表现之一。
传统的政治秩序在西方被民主化秩序代替,在东方被社会主义政府制度所代替,两
者都表明了传统的显赫人物的社会和政治垄断权力的破灭。西方许多历史学家感到需要对他们的思想前辈的社会历史观,以及社会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重新估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史学学科。
比较史学方法就是在这洋的历史背景下逐渐盛行起来的。其中一个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世界世界各部分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西方学术界出现‘比较热”,不仅历史学,其他各门社会科学,诸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都开始普遍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世界日益一体化的新背景,显然是比较史学普遍兴起的直接原因。
(二)西方比较史学的发展
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西方比较史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规模庞大的文明体系的比较,第二是有限历史进程的比较,第三是社会结构的比较。 以施本格勒、汤因比等为代表的“各文明体系的比较”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于是,人们开始将历史比较的方法运用于范围比较有限的一些问题上。布洛克对中
世纪初期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和西哥特王国的国家与教会关系的比较,就是其中一例。
对社会结构系统进行比较,是当代西方比较史学方法发展的新阶段。
(三)当代西方比较史学的局限性
当代西方比较史学中,流行的结构比较法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和研究者本人所受到的主体观念的限制,使它难以承担此项重任。
在历史比较研究中,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分析往往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联系在一起。
如何保证不遗漏重要的变量、不低估变化的重要性呢?
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历史科学的一整套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比较史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研究者主体观念的制约,而西方学术界普遍信奉非决
定论的本体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无疑大大限制了他们比较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计量史学方法
(一)史学中数学热兴起的背景和概况
计量史学是适用于历史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往往被称为历史或历
史学的计量方法,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的诞生时间,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认为是在1955年前后,这个判断是可取的。在1955年前后,在法国诞生的历史人口学和在美国诞生的新经济史学,都是靠数学工具和计量方法而生存的。
(二)计量史学的发展历程
追溯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的开端,需回顾它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因为在西方国家中,美国的计量史学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哈佛大学的康拉德和迈耶于1958年4月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一文,宣告美国“新经济史学”出世,同时也标志着计量史学在美国诞生。到1970年,计量史学家在社会史和政治史领域都已有了进展,在经济史领域赢得了更明显的胜利。他们办起了专业性杂志,出版公计
量史学研究丛书》,汇集出版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到人口、生育、家庭、种族关系、奴隶制、社会活动、公共政事等众多领域。美国历史学会设立了一个计量研究的特
别委员会,以促进计量史学的发展。同时,各大学历史系纷纷增设数理方法训练课程。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计量史学成就较为突出,由年鉴学派的史学家们领导的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成了推进计量史学研究的中心,法国计量史学的成就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人口史和经济史这两个领域。到60年代末,计量史学已成为国际史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世界性潮流。
(三)计量史学的成就与困境
研究实践已证明,计量史学方法确实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
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西方史学家对计量史学也提出了许多责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学研究的历史现象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而参与历
史活动的每个人群和个人都是有独特个性和意志的,硬把他们抽象成为没有个性和意志的数目字或数字符号去加以计算,其结果不但不可能反映历史真相,而且导致把人的历史变成没有人的数目字的历史。
其二,许多学者认为,历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历时性’的现象,而运用计量史学方法至多只能对有关“共时性”状态的某一判断作出验证或提出某种新的判断,而不可能凭计量结果本身对“历时性”的变迁作出解释。
第三,批评者们还指出,计量史学的倡导者夸大了计量证据的客观性。
三、心理史学方法
(一)心理史学方法兴起和发展概况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兴起是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
究为开端的。它是在历史学家的理论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弗洛伊德等人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
埃里克森、李夫顿和海因茨·克胡特是当代美国心理史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史学实质上是用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
埃里克森是心理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青年路德》、《甘地的真理》,《儿童时代与社会》和《新同一的范围》。他的心理史学理论来源于自我心理学,其中主要是人格发展渐成说和伟人理论。
纵观西方心理史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1)个体心理传记,即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人格形成、心理变化和各种行为的心理动因的描述和解释而写出的人物传记。(2)群体心理史。 (3)童年史和家庭史。
(二)趋势与困境
其一,心理史学家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趋势。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其二,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
社会学对当代西方历史学的影响是个分广泛的。
其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的能力,强调行为通常是后天学得的,
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口述史学方法
(一)口述史学兴起的背景
口述史学方法的含义很广,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的方法,又是指史学
家全部或部分地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
口头史料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口述回忆,二是口头传说。
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则诞生于本世纪30和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利用。
口述史学的兴起,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当代社会历史进程本身的巨变,促使历史学家们日渐认识到,普通人在社会
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较之精英人物更需加以注意,由此出现了撰写“从下庄上看的历史”的潮流。主要原因是历史学家对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兴趣的增长。 (
口述史学的兴起,还与文献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有关。
口述方法在文学、社会学领域的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使史学家对口述方法重新抱有
信心。
此外,口述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对口述史学的复兴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
为现代口述史学家提供了一个范型。
口述史学发展较快的国家是美英两国。
(二)口述史学的发展概况
60年代后期,美国的口述史学家们在继续收集上层人士以及那些能使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机构的有关口述回忆的同时,把研究触角深入到黑人区和穷乡僻壤。美国新一代的口述史学家们开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民族史、部落史、妇女史、儿童史,家庭史、地方史、城市史、社区史等。
英国从另一个角度使口述史成为促进历史学大众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英国口述史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是口述史学方法主要应用在社会史领域,例如农村史、城市史、妇女史、家庭史、儿童史等。
除了英美以外,加拿大和北欧也是口述史研究发展较早的国家。加拿大的口述史学
家们在研究加拿大境内的移民生活状况方面成就很大。加拿大口述史学家研究的特点是:大多数口述研究工作都是由非专业史学家完成的,大多数被访者都是普通人,口述史料都是未经史学家加工的原始史料,史料分别用英、法、日、三种语言保存。
(三)运用口述史学方法能否揭示历史真相
口述史学虽然已成为现代史学中一大潮流,但它的可靠性仍受到怀疑。
由于口述史学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的,而回忆既包含着事实,又包含着想象。任
何人都不能保证回忆与事实完全相符。由此决定了口述回忆的史料和史事不可能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口述史学家也尽力通过“内证”和“外证”来排除口述史料失真成分。
第七章 历史认识成果的表述
第一节 史学著述的体裁和体例
一、史学著述的体裁及其演变
史学著述的体裁,笼统地说就是史学著述的编撰形式,具体地说,是史学著述编排内容、叙述史事的形式。
我国的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样。最早的史书体裁是记言、记事两种。
最主要和常用的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章节体四种。
编年体
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历史的内容逐年逐月逐日地编排、叙述的一种史书体裁。
在中国史学史上,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
采用编年体写成的史书,史事发生的时间明确,以年月为经,以史事为纬,能顾及同时发生的各个史事,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不适于记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史事,影响了历史内容的表述。
纪传体
是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史事的一种史书体裁。纪传体的中心是人
物传记,具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分别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以及各类不同人物的事迹。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的创始者是西汉司马迁,他的《史记》是纪传体的通史。其后的历代史家都
沿用这个体裁编撰断代史书,如班固的《汉书》等。官修史书,均以纪传体为正宗。清乾隆年间,钦定《史记》以下至《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纪传体被视为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是一种较好的史书体裁,史学家翦伯赞认为:“这种体裁,可以说是《尚书》
等四种体裁之综合。它的缺点是纵向的综合概括力较差,难以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间的相互联系。
纪事本末体
是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体裁。将某一时段的历史内
容分为若干大事,每事一篇,篇与篇之间按时间顺序编排,每叙一事必求首尾完整,详其始末,故称为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中国古代的三大史书体裁。
南宋史学家袁枢为克服编年、纪传体在叙事方面的不足,将《资治通鉴》的内容区别门目,分为239个题目,按历史年代的先后编纂,如王莽篡汉、光武平赤眉、西晋之乱、孙氏据江东、杨坚篡周,唐平东都、安史之乱、藩镇之乱等等。“每事各详其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编成的《通鉴纪事本末》及新创纪事本末体裁,很受学者的欢迎,后世的史学家纷纷接踵,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编纂体裁上的一大流派。
纪事本末体是在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基础上产生的,综合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是
古代历史编纂学上的重要突破。
章节体
它是一种以章节为顺序来编排内容、叙述史事的史书体裁,全书以卷、章、节等层
次编排,全书之首冠以绪言或导论,书末附以跋、表、附录、参考文献目录、注释等内容,具有叙事首尾一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的特点。
章节体与传统的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体裁相比,章节体的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作教科书,便于初学。
近几年来,综合性体裁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历史学家罗尔纲、
白寿彝的研究。
罗尔纲是太平天国史专家,自40年代用纪传体写了《太平天国史稿》后,进行了多
年的体裁上的探索,经三次改变,新版的《太平天国史稿》以叙论、纪年,表、志,传等五种体裁结合而成的综合体为形式。
白寿彝的多卷本的《中国通史》采用“序说”、“综述”、“典志”、“传纪”四种体裁
相配合。
二、史学著述的体例
“体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体例包括体裁,除了体裁外,还涉
及史书编纂中的一些组织形式和编纂惯例。狭义的体例不同于体裁,主要是指史书的组织形式和编纂惯例,它包括史书序言的设置、标题的设计、引文、注释、附录的编纂方式,记时、记地的惯例等内容。
史书体例上的第一项内容是“序”。史书的“序”,有全书的总序和各篇章的分序两
种。全书的序,又称“前言”、“绪言”、“导言”等。
史书的标题,就是史书内在卷次、章节的名称。
史书标题的设计,一是要做到准确。二是要简明。史书标题的形式,一般有叙述式,
主副式,提问式等几种。
引文。史学研究不仅要引用史料,还要引用时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注释标明出处的目的有三:
(一)表明作者对他人、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表观。
(二)表明作者治学态度严谨,引证有据,绝非杜撰。
(三)可使读者判定资料的引证范围和可信程度,从而估量作者论证的充分程度,同
时也有助于读者循着引证线索作进一步探索。
引证有直接引证和间接引证两种。
史书的注释有自注和他注两种。自注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注释。他注就是他人对本
书的注释。注释的形式很多,有篇首注,文中注,页下注、章节附注、书尾注等。注释符号也有多种。
附录与注释相似,也是对史书正文的补充和说明。注释是对史书正文中的某一段、
某一句文字的补充或说明,一般较为简短,往往几句话就可以说明。附录是对整个史书的补充和说明,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
附录一般置于书末,内容很广,主要有(一)考证文字。 (二)史料。 (三)大事记和
大事年表。(四)索引和表例。 (五)世系表。(六)参考著作、论文的一览表等。
时间和地点是历史叙述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史书编纂的体例上也有一定的惯例。在我国古代,有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等多种方式,其中又以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法使用最广。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后,年号便成了时间的标志。
三、史学著述的语言
史书语言表述方面的三个基本要求。
切实,就是真实,准确和恰当,具体包括叙述史实要真实而确切,对引用的史料和
他人论点的阐述要符合原意,不能随意引伸和曲解,使用的概念,术语要准确、恰当,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等要求。
简洁,即史书文字的简明精炼。作史者应用最简明精炼的文字来表述出最丰富的历
史内容。
生动。历史本身是运动发展的,历史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学家要把过去的事,
过去的人物鲜明而形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除了文字上的准确、简洁,还要做到生动而有趣味。
第二节 史学著述的撰写程序
一、研究课题与写作大纲
如何确定历史研究的课题呢?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由现实问题的刺激而产生的研究课题。
(二)由史料中的问题而产生的研究课题。
(三)在不同的历史认识的争论中引出的研究课题。
对选定的论文课题,还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即考察主、客体方面的条件。
选择和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史著撰写的第二步是拟定一个写作大纲。
一般说来,史书写作大纲和内在结构的设计主要有二种方式。
(一)历史的方式,即严格按照历史过程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叙述次序和设计结构体系。
(二)逻辑的方式,即以历史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运动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叙述次序和拟定大纲的体系。
二、史料的积累和整理
在确定研究课题和草拟写作大纲的同时,还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积累研究资料。
史料的积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往往要花去全部研究工作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史料的积累也是一项仔细和持之以恒的工作。
史料的摘录是一件枯燥而又费时的工作。
史料的搜索积累,不仅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否则事倍功半,收获不大。 对已收集的史料还要进行分类、排比的整理。
史料的整理排比,就是确定史料的时代性,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整齐。
三、札记和论文的写作
札记也称读史札记或读书札记,就是用笔记形式记录下阅读史书或思索历史问题时
的心得体会。清代不少有名的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都有以札记的形式写出的,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
运用归纳法,在汇集大量同类事项和分析其共同特点之后,概括出关于这类史事的结论。
写札记的目的是帮助自己积累知识,考虑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文字的训练。待札记写得多了,材料、知识积累较多,问题的思索也较成熟和有系统,文字也得到了磨炼,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
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对史学研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进行总结。论文写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论和论证。
论文写作的最后一环是修改和润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检验论文的结论能否成立,概念、术语的使用和准理判断是否洽当。2.考察史料运用的情况,或补充、或删节,或是调整史料的主次重轻,或突出典型的、能说明论点的史料等。3.进行文字上的修饰加工,务求通顺、简炼,明白,修改病语、病句,删去空话或可有可无的文字等。4.规范体例格式,如统一引文,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制作附录,注释、统一和规范论文中的标点符号等。
第八章 历史学的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第一节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
一、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不外乎正与反、积极与消极两种。正确的历史认识,是客观历史真实面貌的反映,是对历史的客观联系和客观规律的把握,因此,它能帮助人们顺应客观的历史规律来制订他们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向、计划等,指导人们遵循客观的历史规律办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错误的历史认识,歪曲了历史真相,歪曲了历史的联系性和规律性,不仅不能引导人们按照客观历史规律办事,反而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使人们的实践活动与客观历史的发展运动背道而驰。
二、历史学的功能
1.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功能
历史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
自史学产生以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的因果关系,希望从这种总结、探索中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达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控制,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追求目标,也是人们对历史学所寄予的期望。
2.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的功能
弗朗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说,通过历史的学习、教育,可以产生一种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的作用,这也就是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历史课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民族自信力。
历史是民族自信力的根据。一部中国历史,是我们民族自信力的根据,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力,增强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的信心。
(2)激发爱国主义的热忱。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能激发起我们树立要无愧于先辈和后辈的历史责任感,加深了我们的责任感,也就是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主义热忱。
(3)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历史学的特有功用之一,就是它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例为素材,提供了一部生动的道德伦理的教科书。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历史记载,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使人明智,历史还使人品德高尚。
第二节 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一、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概括地说,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为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促进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做出自己的奉献。具体些说,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阐明历史事实的真相
从隐晦曲折,若明若暗的历史信息中,钩沉发微,阐明真相,这是史学工作者的专长,也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阐明历史事实的真相,是进一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至探寻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
(二)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发挥历史借鉴的功用
历史是人类生活经历的记录。以往社会实践中留存的大量历史经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如果人们没有这些经验的借鉴,一切都要自身试验,从头开始,那么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进步,也许还停留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阶段。历史的经验十分宝贵而且内容极为丰富,但是,要让历史的经验发挥出积极的功能或效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三)探索历史运动的规律,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指导。
千百年来的自然科学研究表明了人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人们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使人们对自己支配控制自然的能力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为自身造福的可能性充满信心。
(四)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开阔了史学工作者服务于社会公众生活的天地,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领域,如政府机关、经济组织,新闻媒介、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这是现今社会对史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五)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民众精神文明素质
史学在现实社会实践中能否发挥出积极的功能,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取
决于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历史研究成果能否为提高一般民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服务。
二、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非常重视史家自身素养的完善问题,提出过各种有关史家素养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知几的史家“三长”说和章学诚的“史德”说。刘知几将史家必须具备的素养概括为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史才是指搜集,鉴别、组织史料的能力,叙事、载言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史识是指见解、观点和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
章学城在刘知几的“三长”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提出“史德”说。他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史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也就是要求史学家具有追求历史真理的忠实心。才、学、识、德,基本上包括了史家素养的几个方面。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研究历史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结构
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素养,是决定他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理论素养方面,历史观处于主导的地位,它对史学工作者的历史研究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历史现象的阐明,往要联系到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军事等许多学科,下件文献材料的理解,往往要借助训诂、版本、目录、古文字、古文书、校勘、辨伪等许多领域。
史学工作者的知识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学无止境。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
(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和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
一般说来,史学工作者的历史洞察力的强弱或敏锐程度与他所参与的生活实践的广度、深度是成正比关系的,他参与的生活实践越广泛、越深刻,他由此而培养的历史洞察力也就越强、越敏锐,反之,一个史学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那么他的历史洞察能力也一定是迟钝和微弱的。
(三)树立正确的治史态度,陶铸崇高的献身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史学工作者,除了上述的能力和素养条件外,还应具备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和精神。
首先是端正治史的目的。科学研究是一项为探求真理而进行艰巨劳动的事业,它与弄虚作假,私心邪念是不相容的。
其二是要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不为利诱,不为名动,甚至为真理而献身,还要有勇于改错的勇气。
其三,富有耐心,持之以恒,不畏艰辛,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