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到民国(组图)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均为国外传教士在华期间拍摄,限于篇幅仅摘录了极少部分的内容,后继将会发布多个系列专贴,更多资料请浏览 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

清末,几个儿童的合影

1940年:听福音的民众

1900年:学校的男孩,温州,浙江,中国

1940年~1945年:拘留营,中国

上海铁路桥

菲亚特经销商在上海的陈列室

一张大熊猫皮

横跨哈尔滨松花江的大桥

1920年~1937年:长城,山海关,河北,中国

1920年~1937年:年轻女子使用的称,汕头,广东,中国

1937年:基督教葬礼,梧州

1920年~193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福州,福建

1927年:孤儿院,罗定,广东

1925年~1930年:肉铺,上海(恍然间已百年逝去)

上海街头的日本装甲车(注意墙上的屈臣氏以及可口可乐广告牌)

本文来自: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完全版)

名人们的旧相册(组图)文革时期的林彪与毛泽东(高清大图) 60年代文革老照片

文革期間文化名人自殺檔案  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州街头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均为国外传教士在华期间拍摄,限于篇幅仅摘录了极少部分的内容,后继将会发布多个系列专贴,更多资料请浏览 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

清末,几个儿童的合影

1940年:听福音的民众

1900年:学校的男孩,温州,浙江,中国

1940年~1945年:拘留营,中国

上海铁路桥

菲亚特经销商在上海的陈列室

一张大熊猫皮

横跨哈尔滨松花江的大桥

1920年~1937年:长城,山海关,河北,中国

1920年~1937年:年轻女子使用的称,汕头,广东,中国

1937年:基督教葬礼,梧州

1920年~193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福州,福建

1927年:孤儿院,罗定,广东

1925年~1930年:肉铺,上海(恍然间已百年逝去)

上海街头的日本装甲车(注意墙上的屈臣氏以及可口可乐广告牌)

本文来自:不同时期的中国老照片(完全版)

名人们的旧相册(组图)文革时期的林彪与毛泽东(高清大图) 60年代文革老照片

文革期間文化名人自殺檔案  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州街头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


相关内容

  • 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李庆远活了256岁
  • 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李庆远活了256岁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

  • 民国时的四大美公子2?[组图]
  • 民国时的四大美公子究竟是哪四位?[组图] 下一组:蒋介石极为罕见的老照片:年轻时英俊斯文(21张) 1/7 人们称张伯驹等四人为"四大公子",除了他们是同时代人.出身豪门.年轻英俊.天资才华.风流倜傥之外,还兼有他们大都热爱琴棋书画,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 (来源:凤凰网历 ...

  • 成都街巷系列(28)--同仁路的历史由来(二)
  • 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成都街巷系列(28)--同仁路的历史由来(二) 接着上篇的话题说下文. 清制规定,满蒙军兵包括军眷及闲散人员一律不得擅离营地, 不得务工.务农.经商,不得买房置地,全靠吃皇粮过日子.康乾盛事之后,国势日衰,国库日渐空虚.八旗二百多年的人丁繁殖,到了晚清时期生活陷入困境.很多家没 ...

  • 盘点清末民国曾避难外国领事馆的名人们
  • 盘点清末民国曾避难外国领事馆的名人们[高清]_历史频道_凤凰网 图集(12)张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一由英国公使秘书陪同前往香港:一则躲入日本公使馆.成为中国第一例前往外国驻华使馆寻求避难事件.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先进去东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馆,后又避难天津日本领事馆.最后从天津登船赴日本. 梁 ...

  • 街区案例研究
  • 附录4:相似案例介绍 1 广州上下九商业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上下九商业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北城区中部,是广州三大传统商业中心之一,周边地段为 ...

  • 中国海商法历史
  • 百年中国海商法立法之演变 从无到有,从产生.发展到相对完备,中国海商法经历了百 年历史变迁.我国海商法立法凸显出明显的移植性特征,对这种植入性的制度文明成果进行再思考,推动我国海商法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晚清时期的海商法立法 1)清末海船法的立法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 ...

  • 中国法制史历年自考真题
  •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 D.<北魏律> 一.单项选择题 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 A.夏 B.商 C.周 律> D.<大业律> ...

  • 李启成:清末民初关于设立行政裁判所的争议
  • 摘要:  本文集中梳理了清末民初围绕设立行政裁判所所引起的长期争议:在晚清主要集中于传统的都察院与新式的行政审判院之关系,民初则主要围绕是选择参照西方的一元制还是二元制来建立我国的行政审判模式这个问题展开的.权力分立观念是行政诉讼之前提,行政诉讼则处于司法和行政两种权力边界之上,判定其性质究竟是以司 ...

  • 论清末的法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 [摘 要]清末法律变革是清朝末年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为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具有它的反动性:同时它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一些近代的法律思想和原则,变革本身对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发展的进程以及现代法律的发展变化都起着一定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法治改革:意义 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