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Botanical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 3310101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数:72 学 分:4

授课教师:刘蔚秋(副教授),辛国荣(教授),凡强(副教授),石祥刚(讲

师),刘莹(副教授),廖文波(教授)等 授课对象:生物学大类各专业 编写日期:2015年3月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实验,是紧密结合植物学理论课程的一门独立课程。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孢子植物系统分类、种子植物系统分类三个部分组成。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加强动手操作及实验观察能力,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悉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定植物。

主要参考书:叶创兴,冯虎元,廖文波等. 植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实验内容设置

三、课程重点要求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

和特征。

2、学会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术。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应用和相关的制片技术,应鼓励学生加以了解。

3、要求通过具体的实验材料,认识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不同类群之间的区别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

4、如何有区别地学习、认识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通过哪些特征体现分类差异;种子植物又通过哪些特征体现差异。认识种子植物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5、训练实验技术,训练学习能力。熟悉基本术语,基本概念,熟记若干著名属、种的拉丁学名。学习、认识200-300种常见植物。

6、学习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压制方法。学习工具书的使用,检索表的使用。

7、实验过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作用,拍摄更多的植物照片。

8、通过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研究。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 四、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数码体视显微镜;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投影仪、电脑;手持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刀、单、双面刀片;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染色缸;温台;石蜡、明胶、加拿大树脂、石炭酸、醋酸洋红、番红、固绿等染料、甘油、甲醛;吸水纸、抹镜纸等。切片机;PCR 仪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课后,课程负责教师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本课程主要设置三种层次的实验:(1)基本操作训练,特别是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的操作,徒手切片操作,要正确熟练地加以掌握。(2)基本实验。这

是必须完成的实验,它和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所安排的实验大都是基本实验。(3)研究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这里有三部分的安排,一是在实验中安排了由学生自主观察的植物材料和内容,需要学生使用特殊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运用工具书,进行植物种类检索;二是开放性与研究性的实验;三是分子系统学实验,植物标本制作、石蜡切片技术、现代孢粉制备、化石孢粉制备、木化石表皮和木化石玻片标本制备等。这最后一部分研究性实验可以供条件具备时安排。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预习、教师课前讲解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操作、实验作业、小结、思考题、野外认种等。

3、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每人1套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在规定时间内,逐一独立完成所有实验材料的观察,完成规定的作业。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详细观察,训练自己熟练的实验技能,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4、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5、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

6、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并要求能提前准备实验,所有要学生观察的材料,教师都应认真先做一次,作好必要的示范材料,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必须正确科学地回答。

7、对于开放性、研究性实验,学生可有选择地进行,最好以2人以上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较好。原则上这些实验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每一课题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其实验研究方案应有指导教师许可,进入实验室,应得到实验主管教师的允许。 六、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实验占50%,期末考试占50%。考试分为闭卷和开卷两部分,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植物形态和系统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Botanical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 3310101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数:72 学 分:4

授课教师:刘蔚秋(副教授),辛国荣(教授),凡强(副教授),石祥刚(讲

师),刘莹(副教授),廖文波(教授)等 授课对象:生物学大类各专业 编写日期:2015年3月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实验,是紧密结合植物学理论课程的一门独立课程。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孢子植物系统分类、种子植物系统分类三个部分组成。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加强动手操作及实验观察能力,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悉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定植物。

主要参考书:叶创兴,冯虎元,廖文波等. 植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实验内容设置

三、课程重点要求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

和特征。

2、学会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术。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应用和相关的制片技术,应鼓励学生加以了解。

3、要求通过具体的实验材料,认识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不同类群之间的区别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

4、如何有区别地学习、认识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通过哪些特征体现分类差异;种子植物又通过哪些特征体现差异。认识种子植物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5、训练实验技术,训练学习能力。熟悉基本术语,基本概念,熟记若干著名属、种的拉丁学名。学习、认识200-300种常见植物。

6、学习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压制方法。学习工具书的使用,检索表的使用。

7、实验过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作用,拍摄更多的植物照片。

8、通过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研究。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 四、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数码体视显微镜;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投影仪、电脑;手持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刀、单、双面刀片;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染色缸;温台;石蜡、明胶、加拿大树脂、石炭酸、醋酸洋红、番红、固绿等染料、甘油、甲醛;吸水纸、抹镜纸等。切片机;PCR 仪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课后,课程负责教师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本课程主要设置三种层次的实验:(1)基本操作训练,特别是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的操作,徒手切片操作,要正确熟练地加以掌握。(2)基本实验。这

是必须完成的实验,它和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所安排的实验大都是基本实验。(3)研究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这里有三部分的安排,一是在实验中安排了由学生自主观察的植物材料和内容,需要学生使用特殊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运用工具书,进行植物种类检索;二是开放性与研究性的实验;三是分子系统学实验,植物标本制作、石蜡切片技术、现代孢粉制备、化石孢粉制备、木化石表皮和木化石玻片标本制备等。这最后一部分研究性实验可以供条件具备时安排。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预习、教师课前讲解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操作、实验作业、小结、思考题、野外认种等。

3、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每人1套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在规定时间内,逐一独立完成所有实验材料的观察,完成规定的作业。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详细观察,训练自己熟练的实验技能,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4、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5、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

6、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并要求能提前准备实验,所有要学生观察的材料,教师都应认真先做一次,作好必要的示范材料,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必须正确科学地回答。

7、对于开放性、研究性实验,学生可有选择地进行,最好以2人以上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较好。原则上这些实验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每一课题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其实验研究方案应有指导教师许可,进入实验室,应得到实验主管教师的允许。 六、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实验占50%,期末考试占50%。考试分为闭卷和开卷两部分,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植物形态和系统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


相关内容

  • 农科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高等农业教育, 2008-12, 12:50-52H 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08-12, 12:50-52 农科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崔大方, 羊海军, 喻新华, 徐汹涛, 白建友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农科植物学是高等农 ...

  •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原
  •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PlantPhysiology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植保.园艺.草业科学.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本科专业. 课程学时:48(理论)+16(实验) 课程学分:4 课程代码:0300B00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 ...

  • 植物学教学大纲
  • <植物学>教学大纲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植物学是园艺.农学.林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也是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植物栽培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的支撑课程. 课程任务: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学习本 ...

  •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年级:高二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设计章节:必修本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设计理念:渐进探究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进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 ...

  •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小结
  •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学习小结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的教学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具有启发性.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学会收集.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科学 ...

  •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大纲
  •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School garden conservation arboriculture 课程编号:1313131215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数:36 课内实验时数:6 学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适 ...

  • 04生物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案
  • 教 案 教 研 室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对 象 授 课 教 师 职 称 职 务 教 材 名 称 2006年3月1日 1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授课类型授课时间 实验课 第2周 教学目标或要求: 巩固和掌握显 ...

  •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时 动物怎样生活 第一周 2011年8月30日 教学内容:第一课 动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2. 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 ...

  • 微生物制药论文环境微生物论文
  • * # 社会纵横#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讨 吴方丽1 , 魏 薇2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2. 六三0 中学, 陕西阎良 710089) 摘 要: 微生物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针对本专业对微生物学课程的要求, 结合多年的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