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3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课文,用朗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及寓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有一种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精美、大胆夸张中寓有深刻的道理,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寓言。我们下面要学的是《韩非子》的《郑人买履》。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①解决生字词的音和义,熟练朗读课文;

②通过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③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解词: 度: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置之其坐

至之市

何不试之以足

(2)通假字:置之其坐 反归取之

(3)古今异义:

自信

2.拓展运用

(1)课本剧演示;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故事——深刻寓意: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不迷信书本,根据现实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确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课文,用朗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及寓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板书课题,放课文录音。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再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概述故事;

2.这个人在宝剑掉到江里去了后是怎样的神情?

3.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学了这则寓言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启发想象

1、船靠岸以后,那个人是怎样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剑的?

2、他没捞到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捞到剑可能又说些什么?

2.拓展运用

背诵课文:演示课本剧

板书设计:

启示:做人做事不能太固执己见,因循守旧,拘泥陈规

课后反思: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课文,用朗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及寓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有一种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精美、大胆夸张中寓有深刻的道理,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寓言。我们下面要学的是《韩非子》的《郑人买履》。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①解决生字词的音和义,熟练朗读课文;

②通过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③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解词: 度: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置之其坐

至之市

何不试之以足

(2)通假字:置之其坐 反归取之

(3)古今异义:

自信

2.拓展运用

(1)课本剧演示;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故事——深刻寓意: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不迷信书本,根据现实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确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课文,用朗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及寓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板书课题,放课文录音。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再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概述故事;

2.这个人在宝剑掉到江里去了后是怎样的神情?

3.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学了这则寓言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启发想象

1、船靠岸以后,那个人是怎样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剑的?

2、他没捞到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捞到剑可能又说些什么?

2.拓展运用

背诵课文:演示课本剧

板书设计:

启示:做人做事不能太固执己见,因循守旧,拘泥陈规

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导学案七上语文[古代寓言二则]
  •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 七上语文<古代寓言二则> 时间:2014.9 主备人:邓居全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学生姓名: 一. 导学目标: 1.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重要的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宁信度,无自信也."&q ...

  • 29.[列子二则]学案(两课时)
  • 七年级语文下册 29.<列子二则>学案(两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讲述寓言故事. 2.理解寓言通过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3.从寓言中接受教育. 第一课时 [启动导入阶段] 1.讲述成语"杞人忧天"的故事,并解释这个成语. 2.<列子>是中 ...

  • [寓言二则][论语]二则[羿射九日]
  • <寓言二则><论语>二则<羿射九日>.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小学同步教育文字:小学三年 ...

  •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部分词语的含义. 3.背诵两则寓言. 4.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同学们可能以前也听过,不过我们这 ...

  • 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说课稿
  •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说课稿 上师大三附中 顾臻贤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买椟还珠和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这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被选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小故事,大智慧"单元中,放在外国寓言和现代寓言之后,是文言讲读课文,其中<郑人 ...

  •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参考资料
  •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参考资料 <论语>二则 教学设计 铁十一小 巩宁 教学要求: ⒈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⒉朗读课文,在读文言文时,能根据意思停顿,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⒊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

  •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孙杰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寓言二则>教学设计.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qu ...

  •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寓言二则-北京版[小学学科网]
  • 26.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够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 xiaoxue.xuekeedu.com 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 ...

  • [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 教案
  • 教学设计思想: 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