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2页。
教学目标
u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 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u 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u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讨论、交流、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与课堂要求同步的课件;
学具准备:乘法口诀卡片、算式卡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放音画:,鞭炮声,引出小熊商店开张了
师:小熊的商店开张啦!他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小狗都来给它捧场。我们也到它的商店逛一逛,看看他的新店有什么好东西,好不好?
说一说,你想买什么,要用多少钱。
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1、(说一说)提出引导问题。
师:小猴看中了玩具坦克,它想买4辆坦克送给好朋友。
出示: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让学生回答,并说说:怎么列式?还可以怎么列?这两道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诀?
2、(议一议)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
师:小狗说:“我也喜欢坦克,但我只有20元钱,我能买几辆呢?
出示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种算法,“20÷5”得数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怎样才能很快的算出“20÷5”等于几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你认为刚才几个同学
一、
观察、思考,回答:“好”。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想买的东西。
二、
学生独立解答,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回答:“5×4=20(元)”
“4×5=20(元)”
“四五二十”
学生明确题意,独立思考,列出除法算式:20÷5=4(辆)
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的办法,谁的办法最方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深入引导:“从以上小猴和小狗买坦克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两个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教师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进行小结。
三、(想一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提出小猫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
(1)12元可以买几个铅笔盒?(2)12元可以买多少个皮球?(3)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2、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完成42页的“试一试”,然后进行订正。
四、快乐的小动物
1、蚂蚁搬家(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
(1)引导学生看图,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2)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
区别:“第一题小猴求的是4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第二题小狗求的是从20中能分出多少个5,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
联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的数的总和,除法是把总和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
三、
1、先独立思考,书空,然后分组讨论,再汇报 。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
1、 看懂图意后,独立填完算式。
集体汇报算式、算式的意义及所用口诀。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发请柬:小鸟回家(课件出示小鸟回家图)
师:小鸟们得到消息,都急急忙忙地想飞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它的家人。小鸟嘴里的算式可以利用哪个屋子的口诀,那个屋子就是它的家,请你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2页。
教学目标
u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 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u 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u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讨论、交流、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与课堂要求同步的课件;
学具准备:乘法口诀卡片、算式卡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放音画:,鞭炮声,引出小熊商店开张了
师:小熊的商店开张啦!他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小狗都来给它捧场。我们也到它的商店逛一逛,看看他的新店有什么好东西,好不好?
说一说,你想买什么,要用多少钱。
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1、(说一说)提出引导问题。
师:小猴看中了玩具坦克,它想买4辆坦克送给好朋友。
出示: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让学生回答,并说说:怎么列式?还可以怎么列?这两道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诀?
2、(议一议)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
师:小狗说:“我也喜欢坦克,但我只有20元钱,我能买几辆呢?
出示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种算法,“20÷5”得数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怎样才能很快的算出“20÷5”等于几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你认为刚才几个同学
一、
观察、思考,回答:“好”。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想买的东西。
二、
学生独立解答,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回答:“5×4=20(元)”
“4×5=20(元)”
“四五二十”
学生明确题意,独立思考,列出除法算式:20÷5=4(辆)
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的办法,谁的办法最方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深入引导:“从以上小猴和小狗买坦克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两个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教师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进行小结。
三、(想一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提出小猫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
(1)12元可以买几个铅笔盒?(2)12元可以买多少个皮球?(3)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2、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完成42页的“试一试”,然后进行订正。
四、快乐的小动物
1、蚂蚁搬家(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
(1)引导学生看图,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2)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
区别:“第一题小猴求的是4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第二题小狗求的是从20中能分出多少个5,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
联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的数的总和,除法是把总和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
三、
1、先独立思考,书空,然后分组讨论,再汇报 。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
1、 看懂图意后,独立填完算式。
集体汇报算式、算式的意义及所用口诀。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发请柬:小鸟回家(课件出示小鸟回家图)
师:小鸟们得到消息,都急急忙忙地想飞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它的家人。小鸟嘴里的算式可以利用哪个屋子的口诀,那个屋子就是它的家,请你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