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效如何,对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其解决现实公共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课程特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科建设和特色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特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43-03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和政治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众所周知,由于学校间差异较大,学生良莠不齐,目前不同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定位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致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各有特色,有的依托财政学发展而成,有的基于政治经济学背景,还有的则侧重于公共政策与管理[1]。如何准确把握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质,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以所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为例,尝试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并结合专业特点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形成特色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思路。 一、我国高校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有着完整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学术内涵。整体而言,本文认为公共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良好的运用政治学原理及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多,实践性强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作为两大理论支柱,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公共支出、公共收入、预算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等,是一门源于实践,形成完善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的学科,案例多,且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如果课程设计合理,能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使理论―实践―理论这一过程能够迅速地转化和融会贯通。 (三)数学模型多,分析方法多样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会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来演绎公共部门的各种经济行为如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且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等。这一特点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未体现学科特点与专业特色 目前公共经济学是各高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色、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等有所不同,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区别。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普遍没有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结合各校的优势学科,不能反映专业特色,也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教学资源匮乏,案例教学素材不足,本土化缺失 国外大学有关公共经济学的案例库建立往往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形成,而我国引进公共经济学这门学科只有十余年的历史,虽然我国有些高校的学者编写了反映政府及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案例,但符合我国公共经济学教学特点、又具有教学适用性与应用性的高质量案例并不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而目前出版的案例教材多以国外案例为主,脱离我国公共经济实践,国内的案例教材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在这些教材中,多数是案例的堆积,没有将公共经济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未结合学生特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设置安排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3]。公共经济学理论学习中较多地借鉴了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来解释政府的经济行为,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强调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会让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望而生畏。而且从考核方式来看,不少学生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三、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要突出学校优势学科与专业特色 “特色”是由学校的资源决定的,是由专业教师决定的,更是由“特色教学计划”决定的。因此,各校在制订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校的资源情况,依托各校的优势学科群,来体现专业特色。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目前公共管理学院下属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并没有突出体现本校资源类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因此课程内容体系应以此目标进行调整。例如在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一章,可就资源稀缺性展开讨论;在讲到公共产品时,可以适当增加公共资源的分析,比如土地、石油;例如讲到外部性这章,就如何纠正外部性,可针对目前矿产资源产权不明等现状展开讨论与分析。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公共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4]。 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知识背景。以本校学生为例,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系的绝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对其理论的数学表达及其相互间的数学推导没有太大问题,则可培养学生运用公共经济学的“语言”去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案例库,案例教学体现本土化、本专业化 案例的编写与更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运用国外先进的理论指导中国的实践,需要一个本土化的消化和研究过程[5]。国内各高校在积极收集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并符合我国公共经济学教学特点案例的同时,也要尝试建立本土化与本专业化的公共经济学案例库,为实践与实验教学奠定基础。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的精选要具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同时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本专业化原则。案例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点,并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例如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讲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一章时,可以针对目前房价虚高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设计案例。二是本土化原则。即尽量选择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案例,或者与国内实际经济生活情况相近的国外案例。例如在讲到公共选择一章时,很多高校会列举美国总统大选的案例来解释中位选民定理,但读者认为如果以台湾为例,讨论马英九为何能当选的案例可能更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其原因不言而喻;三是真实与实效性原则。案例的选取应来源于客观事实,同时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最好是引起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带有争议性和研究性的热点问题。例如在讲到寻租问题时,可结合目前国家出台的“三公政策”以及官员贪污腐败等案例展开讨论。再比如垄断涉及的中国电信拆分、公共支出中的医疗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涉及的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等热点问题都可以当作案例展开讨论。 (三)教学方法结合生源特点,力求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灵活性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多数为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但人文知识丰富,表达欲望强烈,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结合生源特点,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上面说到的案例教学法外,还可采用分组讨论法。即把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公共产品及外部性、公共选择、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五大块,然后根据班级人数及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这五大块的内容,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设定学习任务,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考虑到文科生的特点,教学方法上讲究深入浅出,理论结合实践。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解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能完全办到;适当开展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走访相关公共部门或者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做讲座,增强学生对我国行政、公共经济和政策的感性认识。 另外,有必要调整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公共经济学考核方式普遍采用闭卷考试(70%)+平时作业(20%)+到课率(10%)。该方式过于突出期末考试的成绩,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笔者建议缩小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适当增加一些考核方式,综合构建成绩评价机制来评定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知识的能力。比如老师可对学生在案例与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课题熟悉程度做出评价,并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也可采用国外考核方式,增加中期考核,理论知识放在中期考核中,减轻学生的期末负担,将后半学期的精力放在综合应用与实践锻炼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阶段学习总结、口试、小组报告、时事分析、文献阅读报告、经济学知识竞赛等考核方法对其加以补充,以便更为科学、准确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做出评价[6]。 (四)丰富教学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与网络课程 公共经济学的特色教学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上需要创新,体现专业特色与本土化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教学平台,使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更系统化、正规化。而且,运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学,会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增进教学效果、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的《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会把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展示在网上,推进信息化教学后,可将相关链接放在平台上,帮助学生突破仅限于本校学习的空间局限,能拓宽课程信息来源,扩大学生研究视野。教师可建立个人教育博客、播客、QQ聊天室、BBS以及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学生双方可以通过发表自己的博文,发表评论、留言,实现师生间的交往,从而实现智慧共享[7]。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周蕾,周月书,李放.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2]杨龙,王骚.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万华.公共选修课《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法探讨[J].学理论,2010,(11). [4]黄建军.公共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经贸,2009,(11). [5]娄峥嵘.公共经济学课程模式创新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1). [6]丁刚,陈阿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创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 [7]董少林,蔡永凤.网络资源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理论,2011,(3).
摘 要:公共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效如何,对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其解决现实公共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课程特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科建设和特色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特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43-03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和政治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众所周知,由于学校间差异较大,学生良莠不齐,目前不同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定位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致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各有特色,有的依托财政学发展而成,有的基于政治经济学背景,还有的则侧重于公共政策与管理[1]。如何准确把握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质,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以所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为例,尝试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并结合专业特点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形成特色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思路。 一、我国高校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有着完整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学术内涵。整体而言,本文认为公共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良好的运用政治学原理及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多,实践性强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作为两大理论支柱,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公共支出、公共收入、预算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等,是一门源于实践,形成完善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的学科,案例多,且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如果课程设计合理,能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使理论―实践―理论这一过程能够迅速地转化和融会贯通。 (三)数学模型多,分析方法多样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会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来演绎公共部门的各种经济行为如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且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等。这一特点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未体现学科特点与专业特色 目前公共经济学是各高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色、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等有所不同,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区别。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普遍没有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结合各校的优势学科,不能反映专业特色,也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教学资源匮乏,案例教学素材不足,本土化缺失 国外大学有关公共经济学的案例库建立往往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形成,而我国引进公共经济学这门学科只有十余年的历史,虽然我国有些高校的学者编写了反映政府及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案例,但符合我国公共经济学教学特点、又具有教学适用性与应用性的高质量案例并不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而目前出版的案例教材多以国外案例为主,脱离我国公共经济实践,国内的案例教材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在这些教材中,多数是案例的堆积,没有将公共经济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未结合学生特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设置安排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3]。公共经济学理论学习中较多地借鉴了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来解释政府的经济行为,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强调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会让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望而生畏。而且从考核方式来看,不少学生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三、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要突出学校优势学科与专业特色 “特色”是由学校的资源决定的,是由专业教师决定的,更是由“特色教学计划”决定的。因此,各校在制订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校的资源情况,依托各校的优势学科群,来体现专业特色。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目前公共管理学院下属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并没有突出体现本校资源类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因此课程内容体系应以此目标进行调整。例如在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一章,可就资源稀缺性展开讨论;在讲到公共产品时,可以适当增加公共资源的分析,比如土地、石油;例如讲到外部性这章,就如何纠正外部性,可针对目前矿产资源产权不明等现状展开讨论与分析。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公共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4]。 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知识背景。以本校学生为例,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系的绝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对其理论的数学表达及其相互间的数学推导没有太大问题,则可培养学生运用公共经济学的“语言”去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案例库,案例教学体现本土化、本专业化 案例的编写与更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运用国外先进的理论指导中国的实践,需要一个本土化的消化和研究过程[5]。国内各高校在积极收集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并符合我国公共经济学教学特点案例的同时,也要尝试建立本土化与本专业化的公共经济学案例库,为实践与实验教学奠定基础。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的精选要具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同时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本专业化原则。案例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点,并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例如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讲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一章时,可以针对目前房价虚高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设计案例。二是本土化原则。即尽量选择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案例,或者与国内实际经济生活情况相近的国外案例。例如在讲到公共选择一章时,很多高校会列举美国总统大选的案例来解释中位选民定理,但读者认为如果以台湾为例,讨论马英九为何能当选的案例可能更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其原因不言而喻;三是真实与实效性原则。案例的选取应来源于客观事实,同时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最好是引起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带有争议性和研究性的热点问题。例如在讲到寻租问题时,可结合目前国家出台的“三公政策”以及官员贪污腐败等案例展开讨论。再比如垄断涉及的中国电信拆分、公共支出中的医疗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涉及的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等热点问题都可以当作案例展开讨论。 (三)教学方法结合生源特点,力求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灵活性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多数为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但人文知识丰富,表达欲望强烈,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结合生源特点,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上面说到的案例教学法外,还可采用分组讨论法。即把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公共产品及外部性、公共选择、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五大块,然后根据班级人数及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这五大块的内容,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设定学习任务,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考虑到文科生的特点,教学方法上讲究深入浅出,理论结合实践。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解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能完全办到;适当开展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走访相关公共部门或者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做讲座,增强学生对我国行政、公共经济和政策的感性认识。 另外,有必要调整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公共经济学考核方式普遍采用闭卷考试(70%)+平时作业(20%)+到课率(10%)。该方式过于突出期末考试的成绩,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笔者建议缩小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适当增加一些考核方式,综合构建成绩评价机制来评定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知识的能力。比如老师可对学生在案例与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课题熟悉程度做出评价,并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也可采用国外考核方式,增加中期考核,理论知识放在中期考核中,减轻学生的期末负担,将后半学期的精力放在综合应用与实践锻炼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阶段学习总结、口试、小组报告、时事分析、文献阅读报告、经济学知识竞赛等考核方法对其加以补充,以便更为科学、准确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做出评价[6]。 (四)丰富教学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与网络课程 公共经济学的特色教学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上需要创新,体现专业特色与本土化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教学平台,使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更系统化、正规化。而且,运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学,会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增进教学效果、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的《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会把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展示在网上,推进信息化教学后,可将相关链接放在平台上,帮助学生突破仅限于本校学习的空间局限,能拓宽课程信息来源,扩大学生研究视野。教师可建立个人教育博客、播客、QQ聊天室、BBS以及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学生双方可以通过发表自己的博文,发表评论、留言,实现师生间的交往,从而实现智慧共享[7]。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周蕾,周月书,李放.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2]杨龙,王骚.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万华.公共选修课《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法探讨[J].学理论,2010,(11). [4]黄建军.公共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经贸,2009,(11). [5]娄峥嵘.公共经济学课程模式创新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1). [6]丁刚,陈阿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创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 [7]董少林,蔡永凤.网络资源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理论,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