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素材古代人物

写作素材具有多面性。我们看问题时,

角度的变化往往造成认知与结论的不同。东坡居士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材料本身并无死活之分,但人的头脑却是可以运转的机器。人是活的,材料就活了;如果人“死”了,材料也就死了。我们要有材料通用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把材料向观点方向合理转述的技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材料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用之不竭。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

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然而,谋反失败。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

怒斥卫律

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

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

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

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

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

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

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

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

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

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

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

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

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

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

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

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

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

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

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

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

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6: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

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

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陶渊明

比如对于陶渊明素材的运用:

明义利之辨,必先修身正心。颜回居于陋巷之中,箪食瓢饮,亦能自得其乐;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陶潜居于东篱之间,浊酒一杯,便能幻化出无穷的诗意。我们虽居于尘世樊笼,不能在世外桃源中自得其乐,但亦能修身正心,脱俗于尘网之中,做都市中的隐者。然而野马若无缰绳的羁绊,终究会走失方向。单纯凭借人们心灵的自觉便想走到义利合一的境界,只能是痴人说梦。明定律例,让不义之利无处可图,让义利合一有了制度的保障,方为治世之术。(2011年全国卷Ⅱ《义利之辨》)

作品论述的是义利之别,我们应该屈从于外在物欲的诱惑,还是遵从心灵的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作者将陶渊明的诗文内容作了展开式的解读,而这样的文字有些是从原作化用而出,有的是作者根据自身需要做了合理的想象性处理,让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义利的选择发生关联。所以,素材多用就是要找到观点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联性,用语言文字进行适当过渡。再如:

像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无怨,便呈现出一个田园隐士。官场浑浊黑暗,诗人出污泥而不染,看清了官场的面目,愤然拂袖而去,带着满腔的热情,举锄于田园荒陌之间,把一颗纯洁无瑕之心毫不保留地交给了大自然,因为在诗人的眼中它永远清澈、和谐,他所求者,只是无愧于心。

(2009年海南、宁夏卷《只求无愧于心》)

这里,作者依然抓住了陶潜与自然、隐逸相关联的主体信息加以运用,所不同的是他将心灵对世俗的排解、对自然和谐的渴望作为立意方向。一样的素材,要有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提示,才能变换出不同的使用角度。再如:

问心无愧让你收获坦然的心境。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虽然要为了生活而“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但是,他可以收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之乐。

若陶渊明和同僚们一样偷食民脂民膏,那么,他的确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是荣华富贵就是幸福吗?不,绝不是,他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若陶渊明与同僚们同流合污,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虽然富有却被人们唾弃的县官,又怎能享受到优美的田园风光,更何谈无愧于心的坦然?

不为五斗米折腰,让陶渊明收获了怡然自得,更让他收获了坦然的心境。(2011年江西卷《问心无愧》)

具有高贵品节的人往往会做出让世俗惊骇的事情。作者没有对陶渊明的行为进行直接评价,而是让陶氏所行服务于写作目的,将其与心境的坦然联系到一起。这样,陶氏的选择就属于摆脱物欲、收获快乐的选择。不唯如此,作者还将事例进行正反对照,将素材的利用度达到最大化,分析透辟、精准,处处扣题,读来让人信服。

素材多维度使用需要我们具有通融性思维,即对已有材料进行各种层次的深度加工,以素材主体的行为意志、思想内涵及其成功表象后的原因为基点进行辐射。有这样的通融性思维,我们就可以达到事事皆为所用、素材无处不在的高度。

写作素材具有多面性。我们看问题时,

角度的变化往往造成认知与结论的不同。东坡居士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材料本身并无死活之分,但人的头脑却是可以运转的机器。人是活的,材料就活了;如果人“死”了,材料也就死了。我们要有材料通用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把材料向观点方向合理转述的技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材料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用之不竭。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

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然而,谋反失败。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

怒斥卫律

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

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

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

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

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

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

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

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

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

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

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

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

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

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

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

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

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

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

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

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

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6: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

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

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陶渊明

比如对于陶渊明素材的运用:

明义利之辨,必先修身正心。颜回居于陋巷之中,箪食瓢饮,亦能自得其乐;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陶潜居于东篱之间,浊酒一杯,便能幻化出无穷的诗意。我们虽居于尘世樊笼,不能在世外桃源中自得其乐,但亦能修身正心,脱俗于尘网之中,做都市中的隐者。然而野马若无缰绳的羁绊,终究会走失方向。单纯凭借人们心灵的自觉便想走到义利合一的境界,只能是痴人说梦。明定律例,让不义之利无处可图,让义利合一有了制度的保障,方为治世之术。(2011年全国卷Ⅱ《义利之辨》)

作品论述的是义利之别,我们应该屈从于外在物欲的诱惑,还是遵从心灵的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作者将陶渊明的诗文内容作了展开式的解读,而这样的文字有些是从原作化用而出,有的是作者根据自身需要做了合理的想象性处理,让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义利的选择发生关联。所以,素材多用就是要找到观点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联性,用语言文字进行适当过渡。再如:

像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无怨,便呈现出一个田园隐士。官场浑浊黑暗,诗人出污泥而不染,看清了官场的面目,愤然拂袖而去,带着满腔的热情,举锄于田园荒陌之间,把一颗纯洁无瑕之心毫不保留地交给了大自然,因为在诗人的眼中它永远清澈、和谐,他所求者,只是无愧于心。

(2009年海南、宁夏卷《只求无愧于心》)

这里,作者依然抓住了陶潜与自然、隐逸相关联的主体信息加以运用,所不同的是他将心灵对世俗的排解、对自然和谐的渴望作为立意方向。一样的素材,要有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提示,才能变换出不同的使用角度。再如:

问心无愧让你收获坦然的心境。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虽然要为了生活而“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但是,他可以收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之乐。

若陶渊明和同僚们一样偷食民脂民膏,那么,他的确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是荣华富贵就是幸福吗?不,绝不是,他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若陶渊明与同僚们同流合污,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虽然富有却被人们唾弃的县官,又怎能享受到优美的田园风光,更何谈无愧于心的坦然?

不为五斗米折腰,让陶渊明收获了怡然自得,更让他收获了坦然的心境。(2011年江西卷《问心无愧》)

具有高贵品节的人往往会做出让世俗惊骇的事情。作者没有对陶渊明的行为进行直接评价,而是让陶氏所行服务于写作目的,将其与心境的坦然联系到一起。这样,陶氏的选择就属于摆脱物欲、收获快乐的选择。不唯如此,作者还将事例进行正反对照,将素材的利用度达到最大化,分析透辟、精准,处处扣题,读来让人信服。

素材多维度使用需要我们具有通融性思维,即对已有材料进行各种层次的深度加工,以素材主体的行为意志、思想内涵及其成功表象后的原因为基点进行辐射。有这样的通融性思维,我们就可以达到事事皆为所用、素材无处不在的高度。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 理念 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 ...

  • 高中复杂记叙文训练
  • 高中复杂记叙文训练 一. 学情分析: 1. 从今年高考作文反思记叙文教学 ① 众多学生的感慨:今年的高考作文,让我高三一年准备的议论文白练了„„ ② 从一篇高考作文说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不是天使,没有背着一双张开的洁白的翅膀.可我却像歌中唱的那样,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刚写下"隐形 ...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 前言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 ...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读文本2 告别沈从文讲解与例题 鲁人版必修1
  • 自读文本2 告别沈从文 问题导学 1.文章除了回忆沈老传奇式的一生,还写了哪些内容? 2.赏析回忆先生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细节. 3."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在文章结尾,引用张充和.汉斯夫妇的挽联,说一说引用挽联的作用. 自主探究 文章是一般的通讯吗?说说它为什么 ...

  •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孝文化"
  • 农村中学较城市中学而言,地理位置偏僻,星级评价较低,生源普遍较差,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写作功底薄弱,对于写作缺乏素材积累,而且普遍对作文不感兴趣,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作文教学,选择合适的作文主题并开展扎扎实实的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生大多处于16-19岁年龄段, ...

  •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试题研究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32分. ...

  •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学习纲要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以下要求: 1.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 ...

  • 高二上学期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进度
  •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语文组:李春霞 2013年8月25日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教学时要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