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永城市第九小学 李艳艳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比较两次赛马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成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积累应用成语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和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田忌赛马》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田忌赛马》。请大家回忆一下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和 ______。

2.课文讲_____和_____赛马的事。

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课题:

《田忌赛马》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要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共讲了几次赛马?

2、我要知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三、展现情景,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找到有关赛马的段落,思考:这几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比赛的结果怎样?(先自学,5分钟后展示。)

先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2 13—17)

2、我要请同学到台上来演示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生1:展示第一次赛马,第一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第二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第三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结果田忌都失败了。

师:第一次比赛的结果是齐威王3:0取胜,田忌0:3失败。板书(初赛失败)

3、师:我们再来看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

生2:展示:第二次赛马,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田忌失败。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田忌胜利。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田忌胜利。田忌调换了赛马出场的顺序,胜利了两场,取得比赛的胜利。

齐威王一胜二败,1:2输了比赛。田忌是二胜一败,2:1转败为胜。 师点评后板书(再赛获胜)

4、这两次比赛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大家好好想一想。 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赛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师:为什么比赛结果不同了呢?谁来说说第一次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呢?你能从刚才读过的课文中找出原因吗?

生答: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第二次田忌为什么会赢呢?那决定田忌赛马胜利的关键人物是谁?(是孙膑。)板书:孙膑。

(一) 那孙膑究竟想的是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的?

(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课文中是怎么讲第二次比赛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对了,你看,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而孙膑却敢于打破这种常规,使用了超乎常人的思维方法,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就是两场比赛的不同点,也使得田忌赢了第二次比赛,那他赢得比赛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咱们来看自学指导二

5、出示自学指导二

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了。孙膑能想出这个好办法的根据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读课文3—12自然段,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5分钟后展示。)

(一)生读文,思考、讨论。

(二)反馈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三) 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是通过观察)

是的,不只是经过了仔细的观察,还经过了认真的考虑,老师看谁能既快又准确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

出示:

孙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

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

又经过认真考虑想到: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四)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吗?

(生:先观察再思考,第二句话是建立在第一句话基础上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有了这一个基础,有这种好的办法,田忌就会一定赢呢? 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次比赛的第一场和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的比赛,看看从这两场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比赛的第一场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了一点点;

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了很多。)

a、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想?(是不是田忌把马调换了)

b、那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做?(我也会调换后两场马的出场顺序)

师演示

也就是说,如果发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你也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还可以胜两场。换句话说,在第二次比赛田忌也有可能会输的,孙膑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知道)孙膑可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还用这个没有十足把握的办法呢?

大家读一读10—12自然段,看能不能从齐威王的表现中找到答案。 指导朗读,读出骄傲的感觉来。

是的,有句古语说的好“骄兵必败”,也是从这儿看出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掌握了齐威王骄傲的心理。他不但经过了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还把所以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

6、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

7、总结:孙膑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四、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五、总结

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想想第二次比赛过后齐威王和田忌分别会怎么说?请续写《田忌赛马》。

板书设计:

14、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永城市第九小学 李艳艳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比较两次赛马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成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积累应用成语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和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田忌赛马》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田忌赛马》。请大家回忆一下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和 ______。

2.课文讲_____和_____赛马的事。

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课题:

《田忌赛马》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要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共讲了几次赛马?

2、我要知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三、展现情景,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找到有关赛马的段落,思考:这几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比赛的结果怎样?(先自学,5分钟后展示。)

先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2 13—17)

2、我要请同学到台上来演示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生1:展示第一次赛马,第一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第二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第三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结果田忌都失败了。

师:第一次比赛的结果是齐威王3:0取胜,田忌0:3失败。板书(初赛失败)

3、师:我们再来看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

生2:展示:第二次赛马,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田忌失败。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田忌胜利。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田忌胜利。田忌调换了赛马出场的顺序,胜利了两场,取得比赛的胜利。

齐威王一胜二败,1:2输了比赛。田忌是二胜一败,2:1转败为胜。 师点评后板书(再赛获胜)

4、这两次比赛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大家好好想一想。 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赛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师:为什么比赛结果不同了呢?谁来说说第一次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呢?你能从刚才读过的课文中找出原因吗?

生答: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第二次田忌为什么会赢呢?那决定田忌赛马胜利的关键人物是谁?(是孙膑。)板书:孙膑。

(一) 那孙膑究竟想的是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的?

(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课文中是怎么讲第二次比赛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对了,你看,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而孙膑却敢于打破这种常规,使用了超乎常人的思维方法,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就是两场比赛的不同点,也使得田忌赢了第二次比赛,那他赢得比赛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咱们来看自学指导二

5、出示自学指导二

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了。孙膑能想出这个好办法的根据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读课文3—12自然段,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5分钟后展示。)

(一)生读文,思考、讨论。

(二)反馈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三) 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是通过观察)

是的,不只是经过了仔细的观察,还经过了认真的考虑,老师看谁能既快又准确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

出示:

孙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

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

又经过认真考虑想到: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四)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吗?

(生:先观察再思考,第二句话是建立在第一句话基础上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有了这一个基础,有这种好的办法,田忌就会一定赢呢? 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次比赛的第一场和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的比赛,看看从这两场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比赛的第一场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了一点点;

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了很多。)

a、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想?(是不是田忌把马调换了)

b、那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做?(我也会调换后两场马的出场顺序)

师演示

也就是说,如果发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你也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还可以胜两场。换句话说,在第二次比赛田忌也有可能会输的,孙膑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知道)孙膑可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还用这个没有十足把握的办法呢?

大家读一读10—12自然段,看能不能从齐威王的表现中找到答案。 指导朗读,读出骄傲的感觉来。

是的,有句古语说的好“骄兵必败”,也是从这儿看出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掌握了齐威王骄傲的心理。他不但经过了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还把所以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

6、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

7、总结:孙膑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四、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五、总结

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想想第二次比赛过后齐威王和田忌分别会怎么说?请续写《田忌赛马》。

板书设计:

14、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相关内容

  • 欣赏赛马教案
  • 欣赏课 <赛马>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赛马>,用打击乐器伴奏,了解二胡这一民族乐器. 过程与方法:采用导入法,提问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听.唱.演等课堂活动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族的音乐特色,了解少数民族的 ...

  • [ 田忌赛马] 教案
  • < 田忌赛马> 教案 范玉娥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学习认真观察分析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理解词语"扫兴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的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从人 ...

  • 田忌赛马教案
  • 14 田忌赛马 四一黄晓燕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是借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做事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思考. 2.正确.流利.有 ...

  •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优化
  • <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人音版音乐六上[小黄鹂鸟]教案
  • 教学内容] 1.欣赏<天堂> 2.演唱<小黄鹂鸟> 3.了解蒙古族长调短调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 2.欣赏<天堂>,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喜欢蒙古族音乐. 3.通过欣赏与演唱蒙古歌曲,让学生了 ...

  • 名族常识五.六年级教案
  • 名族常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 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 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情感态度与 ...

  • [马的世界]教案
  • <马的世界>教案 活动目标: ⒈ 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⒉ 通过"马的世界"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有关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⒊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习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

  •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案
  •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带着自豪.愉快的感情演唱歌曲,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初步感受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啊哈 啊哈 嗬咿 啊哈 嗬 嗬咿. 3.体验民族音乐带来的欢乐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 ...

  • 高中音乐教案)
  •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2010-03-04 14:27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