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设计理念.反思

《秋姑娘的信》

设计思路: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感悟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根据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要求,在教学“好”“友”“心”三个生字时,我运用字理析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掌握。

秋姑娘的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

2.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 卧钩 ”。

3.体会秋姑娘对朋友的关怀与体贴,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卧勾”。 教学准备: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出示课件)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枫叶的脸都吹红了,美吗?请闭上眼睛把美美的枫叶再展现一遍吧!(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是呀,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7读一读就会知道了。板书课题:7 秋姑娘的信

3.指名读课题,师正音,姑娘的“娘”为轻声,单独读这个字

为第二声,“信”为前鼻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

1.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也可以小声地跟读,把字音读准。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师正音。

好 友 心 生 村 全

(2)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小老师领读、齐读。

秋姑娘 写信 摘下 片片枫叶 好朋友们 裹上 小心 山村

4.分段、分组朗读课文。

5.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谁写了信?请小朋友们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并用笔划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雁 青蛙 松鼠 乡下孩子

6.出示课件“秋姑娘给_、_、_和_写了信。”指导学生说一句话。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秋姑娘用什么来写信的呢?(指名说)

2.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课件出示句子)比较“一片枫叶”与“片片枫叶”的区别。“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

4.“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的好朋友很多。相机出示“好”“友”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并运用字理析解。 告诉学生:“好”,会意字。古时候人以有女有儿为“好”。现在认为,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只要听话、懂事,都是好孩子。引申为美好。 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

5.你能给“好”“友”找朋友组词吗?

6.指导书写“好”“友”。

7.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

8.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看着课文第一段,指名读——相互评价、分组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秋姑娘写给大雁的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说一说: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呢?“它们”在这里指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多加小心。

4.相机出示“心”字,运用字理解析。心,象形字。左边的点表示左心房的心盖,卧勾就是心脏,中间的这一点就是通向心脏的血管,右边的这点就是右心房的心盖。并以简笔画画出。

5.你能给“心”字找朋友组词吗?

6.指导书写“心”字。

7.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8.你能学秋姑娘的语气对大雁说这些话吗?(指名读,师指导,齐读)

四、小结:

1.秋姑娘对朋友可真关心、真体贴呀!有这样的朋友真幸福啊!你平时得到谁的关心了吗?他是怎样关心你的?或你关心过你的朋友吗?你是怎样关心你的朋友的?(指名说)

2.是呀!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关心、体贴,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7、 秋姑娘的信

大雁 多加小心

青蛙 盖好被子

教学反思: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课时的目标定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 卧勾 ”。体会秋姑娘对朋友的关怀与体贴,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将本课时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卧勾”。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一开课,我就一边展示课件一边描述: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枫叶的脸都吹红了,美吗?请闭上眼睛把美美的枫叶再展现一遍吧!(再课件展示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2.能凸显我们低年段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字理教学。

如在教学“好”“友”字时,告诉学生:“好”,会意字。古时候人以有女儿又有儿子为“好”。现在认为,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只要听话、懂事,都是好孩子。引申为美好。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

3.教学主线明确、清晰。先由“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以“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谁写了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概了解秋姑娘是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再以“秋姑娘用什么来写信的呢?”引出“片片枫叶”,理解“片片枫叶”是很多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因为好朋友多;最后引出“好朋友”,学习“好”“友”,并由“好朋友”引出话题: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

4.注重人文教育。在学习“好朋友”一词时,学习了“好”“友”之后,并由“好朋友”引出话题: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得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吗?他是怎样关心你的?或你关心过你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关心你的朋友的?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5.能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一片枫叶”与“片片枫叶”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图片,学生很快地就能直观地认识、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6.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如在学习“好”字时,让学生尝试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

个字?

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字理识字教学未能很好地体现。如在教学“友”字时,我只告诉学生“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如能在简笔画旁边再板出“友”字,让学生有一个参照,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友”字,识记“友”字。

2.由于时间的把握不好,本来第一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未能完成,“心”字的字理教学不得体现。我在设计教学“心”字时,先告诉学生:心,象形字。左边的点表示左心房的心盖,卧勾就是心房,中间的这一点就是通向心脏的血管,右边的这点就是右心房的心盖。再以简笔画画出。如果在第二课时教学这个字时,也要在简笔画旁边书写一个“心”字,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心”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心”字,识记“心”字。

3.在初读生字卡的时候,我是让学生开火车读,在读的过程中造成学生读困难。在这个教学环节如能先指名学生领读,由会读的带动不会读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开火车读,就可以大大的降低难度,

4.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为了反馈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我就直接分自然段、分小组朗读,再加上我的初读要求过多,忘记了我的学生只是一年级的孩子,这样给孩子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秋姑娘的信》

设计思路: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感悟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根据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要求,在教学“好”“友”“心”三个生字时,我运用字理析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掌握。

秋姑娘的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

2.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 卧钩 ”。

3.体会秋姑娘对朋友的关怀与体贴,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卧勾”。 教学准备: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出示课件)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枫叶的脸都吹红了,美吗?请闭上眼睛把美美的枫叶再展现一遍吧!(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是呀,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7读一读就会知道了。板书课题:7 秋姑娘的信

3.指名读课题,师正音,姑娘的“娘”为轻声,单独读这个字

为第二声,“信”为前鼻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

1.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也可以小声地跟读,把字音读准。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师正音。

好 友 心 生 村 全

(2)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小老师领读、齐读。

秋姑娘 写信 摘下 片片枫叶 好朋友们 裹上 小心 山村

4.分段、分组朗读课文。

5.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谁写了信?请小朋友们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并用笔划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雁 青蛙 松鼠 乡下孩子

6.出示课件“秋姑娘给_、_、_和_写了信。”指导学生说一句话。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秋姑娘用什么来写信的呢?(指名说)

2.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课件出示句子)比较“一片枫叶”与“片片枫叶”的区别。“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

4.“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的好朋友很多。相机出示“好”“友”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并运用字理析解。 告诉学生:“好”,会意字。古时候人以有女有儿为“好”。现在认为,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只要听话、懂事,都是好孩子。引申为美好。 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

5.你能给“好”“友”找朋友组词吗?

6.指导书写“好”“友”。

7.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

8.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看着课文第一段,指名读——相互评价、分组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秋姑娘写给大雁的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说一说: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呢?“它们”在这里指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多加小心。

4.相机出示“心”字,运用字理解析。心,象形字。左边的点表示左心房的心盖,卧勾就是心脏,中间的这一点就是通向心脏的血管,右边的这点就是右心房的心盖。并以简笔画画出。

5.你能给“心”字找朋友组词吗?

6.指导书写“心”字。

7.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8.你能学秋姑娘的语气对大雁说这些话吗?(指名读,师指导,齐读)

四、小结:

1.秋姑娘对朋友可真关心、真体贴呀!有这样的朋友真幸福啊!你平时得到谁的关心了吗?他是怎样关心你的?或你关心过你的朋友吗?你是怎样关心你的朋友的?(指名说)

2.是呀!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关心、体贴,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7、 秋姑娘的信

大雁 多加小心

青蛙 盖好被子

教学反思: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课时的目标定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 卧勾 ”。体会秋姑娘对朋友的关怀与体贴,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将本课时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会“好”“友”“心”三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ㄑ”“卧勾”。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一开课,我就一边展示课件一边描述: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枫叶的脸都吹红了,美吗?请闭上眼睛把美美的枫叶再展现一遍吧!(再课件展示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2.能凸显我们低年段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字理教学。

如在教学“好”“友”字时,告诉学生:“好”,会意字。古时候人以有女儿又有儿子为“好”。现在认为,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只要听话、懂事,都是好孩子。引申为美好。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

3.教学主线明确、清晰。先由“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以“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谁写了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概了解秋姑娘是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再以“秋姑娘用什么来写信的呢?”引出“片片枫叶”,理解“片片枫叶”是很多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因为好朋友多;最后引出“好朋友”,学习“好”“友”,并由“好朋友”引出话题: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

4.注重人文教育。在学习“好朋友”一词时,学习了“好”“友”之后,并由“好朋友”引出话题: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得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吗?他是怎样关心你的?或你关心过你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关心你的朋友的?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5.能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一片枫叶”与“片片枫叶”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图片,学生很快地就能直观地认识、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6.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如在学习“好”字时,让学生尝试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

个字?

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字理识字教学未能很好地体现。如在教学“友”字时,我只告诉学生“友,会意字。表示两手相交,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相握,表示友好。”并以简笔画画出两只手相握的样子以表示友好。如能在简笔画旁边再板出“友”字,让学生有一个参照,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友”字,识记“友”字。

2.由于时间的把握不好,本来第一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未能完成,“心”字的字理教学不得体现。我在设计教学“心”字时,先告诉学生:心,象形字。左边的点表示左心房的心盖,卧勾就是心房,中间的这一点就是通向心脏的血管,右边的这点就是右心房的心盖。再以简笔画画出。如果在第二课时教学这个字时,也要在简笔画旁边书写一个“心”字,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心”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心”字,识记“心”字。

3.在初读生字卡的时候,我是让学生开火车读,在读的过程中造成学生读困难。在这个教学环节如能先指名学生领读,由会读的带动不会读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开火车读,就可以大大的降低难度,

4.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为了反馈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我就直接分自然段、分小组朗读,再加上我的初读要求过多,忘记了我的学生只是一年级的孩子,这样给孩子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相关内容

  • [蚕姑娘]教学设计和反思
  • <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蚕姑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 ☆ 4.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 ...

  • 冬姑娘的礼物
  • 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师: 教学题目 第七课 冬姑娘的礼物(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掌握本课词语的结构,偏旁,正确读音和字意.. 过程与方法:2.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和 词的意思,和词语的实际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领袖人物的少年生活,以他们 ...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 篇一: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神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 ...

  •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嘉定区清水路小学 汤燕菁 一.教材分析 <歌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20 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眼看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一个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给大家增添了 ...

  • [泉水]教学设计.反思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用词的美. 2.通过朗读体会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 3.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陶冶情操. 重难点:朗读感悟泉水的无私奉献.识字,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材说明] <泉水>是山东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拟人 ...

  • 歌声教学反思
  • 歌声教学反思 篇一:歌声>教学反思 对于两年级学生来说,<歌声> 这是一篇深奥难懂的文章.由于缺乏这部分的生活经验, 学生是很难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多思,我还多次创设情景,让他 们直接接触阅读教材,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下面就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感悟 ...

  • 秋姑娘的信公开课及反思
  • 秋姑娘的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只识不写:学习"好"字. 3.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激励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 ...

  • [灰姑娘]阅读指导和教后反思
  • 格林童话故事<灰姑娘>阅读教学设计 姓名:仇亚玲 地点:图书室 年级:二年级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乐意去阅读更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希望 畅游在文字描绘的世界里.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本故事中的童话人物,能 用自己的语言评价童话人物.懂得美好 ...

  •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反思
  •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反思 <在金色的海滩上>是的一篇记事的讲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画家叔叔看衣服,却拒绝了他送的贝壳,使画家深受感动的事. 上课开始,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认真地读课文,读完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需要学生在认真通读全文后,对课文内容有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