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方法

简便运算方法

1、 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 a+(b+c) 。如:28+31+72=(28+72)+31 。

2、 运用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先把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 a×(b×c) 。如:15×8×125×2=(15×2)×(8×125)。

3、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a+b) ×c= a×c+ b×c。如:(125+9)×8=125×8+9×8 。36×15+64×15=(36+64)×15 。

4、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如:(125-9)×8=125×8-9×8 。123×26-23×26=(123-23)×26 。

6、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用字母表示:(a+b) ÷ c= a÷c+ b÷c。如:(147+98)÷49=147÷49+98÷49 。32÷6+28÷6=(32+28)÷6 。

7、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减。用字母表示:(a-b) ÷ c= a÷c-b÷c。如:(147-98)÷49=147÷49-98÷49 。49÷3-16÷3=(49-16)÷3 。

8、 运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如:578-163-37=578-(163+37) 。

9、运用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 ÷b ÷ c= a ÷(b×c) 。如:280÷8÷5=280÷(8×5)。

10、运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乘)或者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0除外)。用字母表示:a ÷b = (a ×c) ÷(b×c) ,a ÷b = (a ÷c) ÷(b÷c)。如:7800÷125=(7800×8)÷(125×8)

11、 两个数相乘,可以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积,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11)。

12、 两个数相乘,可以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和,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0+8)。

13、 两个数相乘还可以把一个因数扩大同时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88÷8) 。

14、在只有同一级运算(就是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可以把数字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改变运算顺序来进行简便运算。如:124+66-24=124-24+66 ,720×37÷36=720÷36×37 。

15、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括号前面的运算符号:加乘符号不变,减除符号相反。如:540÷(9×5)=540÷9÷5 ,453-26-74=453-(26+74)

简便运算方法

1、 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 a+(b+c) 。如:28+31+72=(28+72)+31 。

2、 运用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先把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 a×(b×c) 。如:15×8×125×2=(15×2)×(8×125)。

3、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a+b) ×c= a×c+ b×c。如:(125+9)×8=125×8+9×8 。36×15+64×15=(36+64)×15 。

4、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如:(125-9)×8=125×8-9×8 。123×26-23×26=(123-23)×26 。

6、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用字母表示:(a+b) ÷ c= a÷c+ b÷c。如:(147+98)÷49=147÷49+98÷49 。32÷6+28÷6=(32+28)÷6 。

7、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减。用字母表示:(a-b) ÷ c= a÷c-b÷c。如:(147-98)÷49=147÷49-98÷49 。49÷3-16÷3=(49-16)÷3 。

8、 运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如:578-163-37=578-(163+37) 。

9、运用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 ÷b ÷ c= a ÷(b×c) 。如:280÷8÷5=280÷(8×5)。

10、运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乘)或者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0除外)。用字母表示:a ÷b = (a ×c) ÷(b×c) ,a ÷b = (a ÷c) ÷(b÷c)。如:7800÷125=(7800×8)÷(125×8)

11、 两个数相乘,可以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积,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11)。

12、 两个数相乘,可以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和,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0+8)。

13、 两个数相乘还可以把一个因数扩大同时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进行简便运算。如:125×88=(125×8)×(88÷8) 。

14、在只有同一级运算(就是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可以把数字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改变运算顺序来进行简便运算。如:124+66-24=124-24+66 ,720×37÷36=720÷36×37 。

15、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括号前面的运算符号:加乘符号不变,减除符号相反。如:540÷(9×5)=540÷9÷5 ,453-26-74=453-(26+74)


相关内容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案(1) 主备教师 刘 健 主讲教师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授课时间 2012年__月__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手拉手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手拉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 ...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第三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 30-32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凑成整十数计算简便的过程,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培 ...

  • 四年级下册数学微格课教案
  •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2.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提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出示本节课课 ...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3)班和四(4)班。四(3)班现有43人,男女生比较平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比较好。有十几个学生上课非常积极,每一个都会抢着回答,有个别学生还能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思维能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也有几个比较调皮的,特别陈越同学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而且很会捣乱,时不时地会突然 ...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测试题.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测试题 一.判断题.(5分) 1.27+33+67=27+100 ( ) 2.125×16=125×8×2 ( ) 3.134-75+25=134-(75+25) ( )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 5.1250÷(25×5) ...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再过三个星期,一个学期就即将结束了,回顾本学期教与学的历程,总体还算满意。现在已经完成了本学期新课教学任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还是令人满意的,这从八次的质量检测中便可略知一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段时间因为学生排练六一节目,学习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模 ...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