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树和 "益气通络宣痹汤"

组成:黄芪20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瓜蒌15克、薤白9克、半夏12克、菖蒲10克、降香10克、川芎12克、丹参20克、元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

功能:健脾益气,通络宣痹止痛。

主治:冠心病见心悸气短、活动加重,胸憋闷疼痛,寸脉沉细,舌苔白,舌有齿痕或冠心病介入术后见上症者。

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

加减:湿蕴者减白芍加藿香15克、佩兰15克、厚朴12克芳香化湿;痰瘀互结加竹沥20克、郁金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涤痰活血;肝气不舒,加香附12克、柴胡10克疏肝理气;心气阴两虚,血脉损伤,症见气短、心悸、脉结代,上方减半夏、菖蒲、薤白,加桂枝18克、炙甘草18克、生地30克,益气滋阴复脉;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上方减半夏、菖蒲、白芍、元胡,加炙附子9克(先下)、桂枝12克、生蒲黄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柴胡10克。

组成:黄芪20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瓜蒌15克、薤白9克、半夏12克、菖蒲10克、降香10克、川芎12克、丹参20克、元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

功能:健脾益气,通络宣痹止痛。

主治:冠心病见心悸气短、活动加重,胸憋闷疼痛,寸脉沉细,舌苔白,舌有齿痕或冠心病介入术后见上症者。

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

加减:湿蕴者减白芍加藿香15克、佩兰15克、厚朴12克芳香化湿;痰瘀互结加竹沥20克、郁金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涤痰活血;肝气不舒,加香附12克、柴胡10克疏肝理气;心气阴两虚,血脉损伤,症见气短、心悸、脉结代,上方减半夏、菖蒲、薤白,加桂枝18克、炙甘草18克、生地30克,益气滋阴复脉;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上方减半夏、菖蒲、白芍、元胡,加炙附子9克(先下)、桂枝12克、生蒲黄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柴胡10克。


相关内容

  •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习题集
  • 一.感冒 1.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 5.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6.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 风 ...

  • 最新 中医内科学总结
  • 中医内科学总结(完整版) 肺系病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

  • 中医常见病症
  • 中医常见病症 1.感冒 / 上呼吸道感染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 -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 - 银翘散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 - 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 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 加减葳蕤汤 2.咳嗽 / 急(慢)性支气管炎 病机:邪犯于肺 肺气上逆 1 ...

  • 考研七版中医内科学总结
  •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 ...

  • [中医执考] 中医妇科方剂笔记总结
  •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一)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二)血热证: 1.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血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 ...

  • 中医内科学总结5版教材
  •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 ...

  • 执业药师中药学常用单味中药记忆口诀
  • 1.解表药 发汗解表(发表) 01.麻黄: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宣肺平喘 (蚂蝗发表水中宣传) 02.香薷: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和中化湿 (相如发表水中荷花) 03.浮萍: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透疹止痒 (浮萍发表水中偷羊) 04.桂枝: 发汗解表 温经通脉 温阳化气 (鬼子发表精通文化) 05. ...

  • 近年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进展
  • 2003年11月第6期 第18卷 总第109期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近年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进展 RecentDevelopmentofChineseTherapiesforApoplexySequel 胡怀强HuHua ...

  • 中医儿科学
  • 中医儿科学 一.胎怯 1.肾精薄弱-益精填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2.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 二.硬肿症 1.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 2.寒凝血涩-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三.胎黄 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3.气滞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