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

四、蛋白质和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

(一)知识点拨

1、蛋白质(高分子有机物)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千到100万以上。例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700,人的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500。所以,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许多小分子组成的。

(3)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特点:①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注意这句话中“至少”二

字的含义)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个羧基连接在同—个碳原子上。②R表示基团,不同的氨基酸分子,R基不同。例如,甘氨酸的R基是一个氢原子,丙氨酸的R基是一个甲基(-CH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是20种。

(4)分子结构

①化学结构

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

时失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NH2提供H+,--COOH提供HO-

肽键: -NH-CO-

肽:所形成的化合物。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多肽:由3个或3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健的化合物。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总结:Ⅰ、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Ⅱ、计算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的数量:

N的总数=游离的氨基数 + 肽键数 + (含氨基的)R基数

=氨基酸的数目 + (含氨基的)R基数

O的总数=游离的羧基*2 + 肽键数 + (含羧基的)R基数*2

②空间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

—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连接(二硫键)在一起。

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形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

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不同

(5)主要功能: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催化蛋白、调节蛋白、免疫蛋白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

1、氨基酸的判断,根据其通式的特点。

2、肽键、氨基、羧基的书写。

3、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五、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

1、实验原理(特别是蛋白质的鉴定)、所用试剂(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甲液0.1g/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砖红色沉淀。 (还可用班氏试剂)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的 NaOH 溶液、B液0.01 g/ml的 CuSO4 溶液)→紫色反应。(蛋白质的肽键与双缩脲的结构相似)

2、材料的选择

①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③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3、实验步骤中易被忽略部分

①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需要水浴加热。

②首先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解;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③先加A液混匀后(制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

4、学习过的利用颜色反应鉴定物质总结

染色(质)体+ 红色(或紫色)

淀粉+碘液蓝色

DNA+二苯胺试剂 蓝色(水浴加热)

大肠杆菌+伊红-美蓝 产生紫色,略带金属光泽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

1、还原糖鉴定斐林试剂需要先将甲液和乙液混匀以后再用,且需要水浴加热。

2、可溶性还原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3、脂肪鉴定可用两种试剂,分别会有不同的颜色反应。

4、蛋白质之所以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是因为肽键与双缩脲的结构相似。

四、蛋白质和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

(一)知识点拨

1、蛋白质(高分子有机物)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千到100万以上。例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700,人的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500。所以,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许多小分子组成的。

(3)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特点:①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注意这句话中“至少”二

字的含义)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个羧基连接在同—个碳原子上。②R表示基团,不同的氨基酸分子,R基不同。例如,甘氨酸的R基是一个氢原子,丙氨酸的R基是一个甲基(-CH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是20种。

(4)分子结构

①化学结构

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

时失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NH2提供H+,--COOH提供HO-

肽键: -NH-CO-

肽:所形成的化合物。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多肽:由3个或3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健的化合物。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总结:Ⅰ、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Ⅱ、计算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的数量:

N的总数=游离的氨基数 + 肽键数 + (含氨基的)R基数

=氨基酸的数目 + (含氨基的)R基数

O的总数=游离的羧基*2 + 肽键数 + (含羧基的)R基数*2

②空间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

—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连接(二硫键)在一起。

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形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

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不同

(5)主要功能: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催化蛋白、调节蛋白、免疫蛋白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

1、氨基酸的判断,根据其通式的特点。

2、肽键、氨基、羧基的书写。

3、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五、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

1、实验原理(特别是蛋白质的鉴定)、所用试剂(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甲液0.1g/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砖红色沉淀。 (还可用班氏试剂)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的 NaOH 溶液、B液0.01 g/ml的 CuSO4 溶液)→紫色反应。(蛋白质的肽键与双缩脲的结构相似)

2、材料的选择

①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③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3、实验步骤中易被忽略部分

①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需要水浴加热。

②首先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解;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③先加A液混匀后(制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

4、学习过的利用颜色反应鉴定物质总结

染色(质)体+ 红色(或紫色)

淀粉+碘液蓝色

DNA+二苯胺试剂 蓝色(水浴加热)

大肠杆菌+伊红-美蓝 产生紫色,略带金属光泽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

1、还原糖鉴定斐林试剂需要先将甲液和乙液混匀以后再用,且需要水浴加热。

2、可溶性还原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3、脂肪鉴定可用两种试剂,分别会有不同的颜色反应。

4、蛋白质之所以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是因为肽键与双缩脲的结构相似。


相关内容

  • 专题56检测还原糖
  • 专题56 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基础回顾] 考点内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要求:Ⅱ 考纲解读: 1.理解还原糖鉴定过程 2.理解蛋白质鉴定过程 3.理解脂肪鉴定过程 考点:细胞中化合物的鉴定 [技能方法] 1.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2.物质鉴定实验中重要操作归纳 斐林 ...

  • 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 学案六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解读两纲 1.识记鉴定实验所用的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2.掌握实验原理.步骤,理解实验目的.方法. 3.学会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正确选用鉴定试剂,并能按规范的要求操作,独立完成鉴定工作. 4.明确观察对象,正确说出鉴定过程中样液的颜色变化,并能用准确的语 ...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清单---答案版
  • 第一章 细胞概述 1.谁发明了显微镜? 荷兰人 詹森 谁发现了细胞并第一次提出"细胞"的概念? 英国人 罗伯特 胡克 谁第一次发现了活细胞?(课本P3) 荷兰人 列文虎克 2.细胞学说的创立者? 施旺 施莱登 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 ...

  • 各地高考生物实验选择题汇总
  • 高中生物实验题汇总 选择题部分(1) 1.(2010·安徽安庆市五校高三模拟)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 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 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 ...

  • [免疫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 概论+抗原抗体反应 1 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功能: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B,NK).单核巨噬细胞.其他免疫应答细胞(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 ...

  • 专题 生物的新陈代谢
  • 专题 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网络导学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选修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调营养素. .影 (一)高考命题趋势 1.从考点内容看 本专题知识涉及植物代谢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每个知 ...

  • 2016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全
  • 化学复习提纲 初中全册 目 录 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 ...

  • 2012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2012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1页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 ...

  • 2015届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上):a单元 细胞与化学组成
  • A单元 细胞与化学组成 目录 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 - 1 - A2 蛋白质和核酸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