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文体

文言文的文体

一、记叙类

1、人物传记

此类文章以记人记事为主,通常是通过主人公的几件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当然也要适当关注塑造人物形象使用的方法。

课文篇名中常有“传”、“列传”、“本纪”、“世家”、“逸事”、“记„„事”等标志。如《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左忠毅公逸事》。

2、“记”

“记”有分类,一类是以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主,抒发作者的情感或人生的志向,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另一类是以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类作品中,我们也要关注一些“亭记”、“楼记”“堂记”类的作品,它们的行文脉络通常是先叙述此亭(楼、堂)建造、得名的缘由或地理位置、四周的景致,然后由此兴怀,阐发自己对人事的看法,如《黄州快哉亭记》。

3、“志”

“志”类似于“记”,以记事抒情为主,如《项脊轩志》。

二、抒情类

1、“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体物铺陈,讲究词采。因为它经历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一系列的变迁,不同时期的赋在形式上有所区别,有的借助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矛盾的心理,如《前赤壁赋》;有的借赋叙述史实,阐发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如《阿房宫赋》;还有以抒情为主,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怀,如《秋声赋》。不管如何,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抒情色彩浓郁,注重词采,多用整句。

2、“辞”

“辞”类似于“赋”,抒情性强,如《归去来兮辞》。

三、议论类

1、“说”

如《师说》、《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2、“论”

“论”有政论、史论之分。政论有贾谊的《论积贮疏》,不过现行的沪教版已不选了。 史论有《过秦论》,一般史论的表达方式为叙议结合,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议论;写作意图是借古讽今,借史实讽谏当朝统治者。

3、“诗话”、“词话”

“诗话”“词话”实则是诗词的评论,属于文艺理论,如《人间词话》、《六一诗话》。

四、应用类

1、“序”

“序”在文言文中比较庞杂,姑且将之置于应用类中。它有“书序”“赠序”“诗序”之分。

(1)书序

即写在书前书后的序言,在现代文中也常见。按出现的位置分,在书前的称“序”、“叙”(是“序”的通假字),出现在书后称“跋”、“后序”;按作序人分,有自序和他序之分。一般书序的内容有:此书(包括诗文集)的写作缘由、成书经过、作品的主要内容、章节安排、写作目的等,他序还常有对此书的评价。

如《兰亭集序》、《〈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需要指出的是《〈伶官传〉序》,它特

殊之处为既是《伶官传》这篇文章(不是书)的序,同时也是借用史论的形式写序。

(2)赠序

现代文中已不见此类文体。现行的语文教材也把这类文体的文章删去了,然而它们在一些试卷中常常出现。它们的特征是:篇名中有“送„„序”的字眼,内容也通常为长辈、上司对晚辈、属下的临别赠言,多为对对方的鼓励、期待,也有对对方的祝福、称赞、留恋。如《送东阳马生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3)诗序

常称为“并序”,即写在诗歌前的文章,内容类似书序,多交待写作诗歌的缘由、诗歌的内容等。如《琵琶行》(并序)。

2、“表”

是臣子向帝王呈献的奏章中的一种,多为陈情谢贺。如《陈情表》、《出师表》。

3、“疏”

也是臣子向帝王呈献的奏章中的一种,注重分条陈述。如《谏太宗十思疏》

4、“书”

书信体文章,如《答司马谏议书》、《报任安书》。

5、“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发展成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文言文的文体

一、记叙类

1、人物传记

此类文章以记人记事为主,通常是通过主人公的几件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当然也要适当关注塑造人物形象使用的方法。

课文篇名中常有“传”、“列传”、“本纪”、“世家”、“逸事”、“记„„事”等标志。如《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左忠毅公逸事》。

2、“记”

“记”有分类,一类是以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主,抒发作者的情感或人生的志向,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另一类是以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类作品中,我们也要关注一些“亭记”、“楼记”“堂记”类的作品,它们的行文脉络通常是先叙述此亭(楼、堂)建造、得名的缘由或地理位置、四周的景致,然后由此兴怀,阐发自己对人事的看法,如《黄州快哉亭记》。

3、“志”

“志”类似于“记”,以记事抒情为主,如《项脊轩志》。

二、抒情类

1、“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体物铺陈,讲究词采。因为它经历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一系列的变迁,不同时期的赋在形式上有所区别,有的借助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矛盾的心理,如《前赤壁赋》;有的借赋叙述史实,阐发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如《阿房宫赋》;还有以抒情为主,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怀,如《秋声赋》。不管如何,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抒情色彩浓郁,注重词采,多用整句。

2、“辞”

“辞”类似于“赋”,抒情性强,如《归去来兮辞》。

三、议论类

1、“说”

如《师说》、《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2、“论”

“论”有政论、史论之分。政论有贾谊的《论积贮疏》,不过现行的沪教版已不选了。 史论有《过秦论》,一般史论的表达方式为叙议结合,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议论;写作意图是借古讽今,借史实讽谏当朝统治者。

3、“诗话”、“词话”

“诗话”“词话”实则是诗词的评论,属于文艺理论,如《人间词话》、《六一诗话》。

四、应用类

1、“序”

“序”在文言文中比较庞杂,姑且将之置于应用类中。它有“书序”“赠序”“诗序”之分。

(1)书序

即写在书前书后的序言,在现代文中也常见。按出现的位置分,在书前的称“序”、“叙”(是“序”的通假字),出现在书后称“跋”、“后序”;按作序人分,有自序和他序之分。一般书序的内容有:此书(包括诗文集)的写作缘由、成书经过、作品的主要内容、章节安排、写作目的等,他序还常有对此书的评价。

如《兰亭集序》、《〈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需要指出的是《〈伶官传〉序》,它特

殊之处为既是《伶官传》这篇文章(不是书)的序,同时也是借用史论的形式写序。

(2)赠序

现代文中已不见此类文体。现行的语文教材也把这类文体的文章删去了,然而它们在一些试卷中常常出现。它们的特征是:篇名中有“送„„序”的字眼,内容也通常为长辈、上司对晚辈、属下的临别赠言,多为对对方的鼓励、期待,也有对对方的祝福、称赞、留恋。如《送东阳马生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3)诗序

常称为“并序”,即写在诗歌前的文章,内容类似书序,多交待写作诗歌的缘由、诗歌的内容等。如《琵琶行》(并序)。

2、“表”

是臣子向帝王呈献的奏章中的一种,多为陈情谢贺。如《陈情表》、《出师表》。

3、“疏”

也是臣子向帝王呈献的奏章中的一种,注重分条陈述。如《谏太宗十思疏》

4、“书”

书信体文章,如《答司马谏议书》、《报任安书》。

5、“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发展成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相关内容

  • 白话文运动八十年
  • 作者:周有光 "五四"运动时候,我是江南一个快要毕业的小学生.老师领着我们上街游行,每人手里拿一面小纸旗,上面写着革命口号,经过茶馆,就进去演讲.一位茶客把我抱起来站在茶桌上,使更多茶客能够看到矮小的我.这时候,前两年掀起的文学革命运动跟反侵略运动汇成一股洪流,有"黄河 ...

  •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册.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 活动 文体 文体 语体 语文1 认识自我 传记 散文① 古典诗歌 ...

  • 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
  • 篇一: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 您的位置:>>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_季文子相宣成翻译_古诗大全 出自<>,其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文子曰: 吾亦愿之.然吾 ...

  • 学习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心得体会
  • xx年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继续坚持有利于高等学府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以能力.素质立意为先,同时,注重基础考查.通过分析xx年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的各大题,我们得出了各类题目的特点: 一.基础题:注重基础,稳中有变. xx年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依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12分的分值维持不 ...

  • 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技法
  • 文言文中"记"阅读专题导学案 文体,即文章体式,每种不同的文章都会有不同的写作范式与要求,正如不同的衣服样式,每种样式的服装都得有自己的设计特点.阅读文章,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无疑是掌握了一把阅读文章的钥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都是如此,本文主要说说文言文中游记类文章阅读的一般 ...

  • 九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转眼间本学期教学工作已结束,这是出成绩见效果的一学期,也是师生拼搏的苦战的一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九(1)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从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古诗文默写.阅读.写作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训练,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试作小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 ...

  • 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报告
  • 九年级语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报告 孙赠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 ...

  • 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
  • 李陀 写这样一篇东西有相当的困难,因为我不想把它写成一篇学术味十足的论文,汪曾祺不会喜欢这样的文字,在他温和的微笑后面,我看见他在不以为然地摇头.可是讨论汪曾祺和汉语写作,不可能不涉及许多学术性非常强的课题,例如不把现代汉语看作是某种已经定型的语言,而是相反,强调现代汉语只不过有百年左右的形成.发展 ...

  • 议论文体的观点概括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议论文体的观点概括 作者:沈胜方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6年第03期 [阅读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全国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其素材多出自正史中的传记文本,共4小题19分,除了文意理解和文言文翻译是常设题外,断句.词语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