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四大改革思路

作者:

《瞭望》 2000年05期

  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权威人士的消息表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已基本明确: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实行“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

  有关人士指出,这一改革思路是为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要实现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今后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继续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办法,包括实行经营者持股和认股权制度等长期激励办法,使经营者获取与其职责和贡献相符的收入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试点探索来总结经验,切不可“刮风”;二是要改革董事会、经理层其他成员收入分配办法,董事会成员根据其投资决策和资产运营能力及其业绩取得相应报酬;经营层副职,根据其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和取得业绩的情况确定报酬;三是要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规范职位消费,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等措施,建立约束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使经营者能上能下,使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在讲经营者责任与权利相统一,贡献与收入相对应的同时,仍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改革工资决定办法,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机制。一方面,要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积极稳妥改革现行工资决定办法。对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按照企业自主分配的原则,由企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水平,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采取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要突出岗位、职责和贡献的作用,提倡竞争上岗,岗变薪变,使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

  ——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当前应主要是在实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清晰的竞争性企业,试行职工持股制度;要认真总结近几年试点经验,改进完善职工持股分配办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对没有条件实行技术入股的企业,可以对科技人员实行项目成果奖、销售收入提成等办法;在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小企业,探索试行劳动分红办法。无论实行何种分配办法,其关键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使工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要转变政府职能,使工资收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一是全面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实行对社会平均工资和行业、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调节;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参考劳动力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调节企业内部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关系;三是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四是加强工资收入分配的执法检查,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对少数垄断行业和特殊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实行直接管理,解决其中某些企业个人收入偏高问题,调节行业、企业收入分配关系。

作者:

《瞭望》 2000年05期

  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权威人士的消息表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已基本明确: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实行“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

  有关人士指出,这一改革思路是为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要实现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今后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继续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办法,包括实行经营者持股和认股权制度等长期激励办法,使经营者获取与其职责和贡献相符的收入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试点探索来总结经验,切不可“刮风”;二是要改革董事会、经理层其他成员收入分配办法,董事会成员根据其投资决策和资产运营能力及其业绩取得相应报酬;经营层副职,根据其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和取得业绩的情况确定报酬;三是要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规范职位消费,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等措施,建立约束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使经营者能上能下,使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在讲经营者责任与权利相统一,贡献与收入相对应的同时,仍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改革工资决定办法,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机制。一方面,要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积极稳妥改革现行工资决定办法。对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按照企业自主分配的原则,由企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水平,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采取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要突出岗位、职责和贡献的作用,提倡竞争上岗,岗变薪变,使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

  ——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当前应主要是在实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清晰的竞争性企业,试行职工持股制度;要认真总结近几年试点经验,改进完善职工持股分配办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对没有条件实行技术入股的企业,可以对科技人员实行项目成果奖、销售收入提成等办法;在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小企业,探索试行劳动分红办法。无论实行何种分配办法,其关键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使工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要转变政府职能,使工资收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一是全面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实行对社会平均工资和行业、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调节;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参考劳动力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调节企业内部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关系;三是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四是加强工资收入分配的执法检查,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对少数垄断行业和特殊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实行直接管理,解决其中某些企业个人收入偏高问题,调节行业、企业收入分配关系。


相关内容

  • 中国公务员:你们在享受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 中国公务员: 中国公务员:你们在享受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作者:李悔之 2010-03-23 13:44:00 发表于:博客中国(网友来稿)<撤销养老双轨制,实现社会公平> 撤销养老双轨制 实现社会公平>--请求对退休养老双轨制进行违宪审查 请求对退休养老双轨制进行违宪审查·作者 ...

  • 国企改革之广东国企改革概念股
  • 国企改革之:广东国企改革概念股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国资委对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分解,主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 从富强到文雅
  • 从富强到文雅 作者:甘 阳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1期 我们现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成就是巨大的--不管其中有多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但总体人口去贫致富的速度,可能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但另一方面,这样一个现代化确实存在很多模式问题,它是一个相当单一的现代化,特别是 ...

  • 三中全会前瞻
  • 三中全会前瞻: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或会后出炉 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自年初发布以来,尚未有具体的配套政策.有媒体援引权威人士的话称,把初次分配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将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突破点,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出台相关措施. 专家眼中的"改革基 ...

  • 深化改革论要
  • 作者:王慎之 经济新视野 2005年08期 一.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主要指的是国企改革.当然民营企业也存在改革问题,但其主要问题则是发 展和强化管理.所以,我们这里界定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中经利税分流,放权让利,尔后实现企业 "四自",弱化政府行为, ...

  •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_姜爱林
  • 2008年5月第30卷第5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ECONOMY&MANAGEMENT May.2008Vol.30No.5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姜爱林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100865) [摘要]国企高管薪酬及其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国企高管薪 ...

  • 人民网:国企改革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轴心
  • >人民网 [我的改革智囊]国企改革,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轴心 国企改革,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轴心 作者:欧廷君 2013年2月19日 编者按:深化国企体制改革,乃是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国企从哪方面改.如何改,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在国内业界激发强烈 ...

  •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
  •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契约也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目前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在政府管制的背景下还存在许多矛盾.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都使得市场化的激励契约难以有效实施.本文分析当前政府管制下的 ...

  • 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 财政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学 院:金融学院 专 业:金融工程 班级:1401 学生姓名:洪锡顺学号:2120140451 完成日期:2016.12.20 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摘要:我国的财政收入是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收入体制改革的反映和结果.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