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发布[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大数据解读农村家庭结构.财富情况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浙江大学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现状,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月10日,《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举行。本次发布会发布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报告(CRHPS)涵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特征突出分析热点问题,科学抽样,动态追踪数据,形成中国农村调查的动态数据系统。

  此次调查客观把握了中国农村家庭的各项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通并过基础数据的整合比较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力争反映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存发展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党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农村性别失衡现象日趋严重,0-4岁少儿男女性别比例已达122:100

报告显示,农村性别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0-4岁少儿男女性别比例已达122:100,而第二、第三胎失衡现象更为严重,男女性比例分别达到了126.4:100和146.3:100,尤其是当第一胎是女性时,第二胎的男女性比例达到了194.3:100。

不同胎次的男女性比例 男性:女性 X:100

第二胎男女性别比例:男性:女性 X:100

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占比已达到15.2%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而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城乡人口的老龄化比率

农村大龄未婚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剩男”问题尤其突出

总体上来看,农村“剩男”是“剩女”的4倍以上,在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中“剩男”多于“剩女”,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中“剩男”少于“剩女”。

不同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例

30-39周岁城镇未婚人群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城镇未婚人群比例,城镇“剩男”比列低于农村,城镇“剩女”比例高于农村。

九年制义务教育效果显著,但仍有9.5%的“90后”未达初中毕业

国家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多“90后”能够享受义务教育,其效果明显,但仍有9.5%的“90后”未达初中毕业。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情况 单位%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但改善趋势明显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比 单位 %

农村收入不均日渐严重,收入最高20%家庭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53%。

农村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总收入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53%,收入最低20%家庭的总收入仅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2%,以基尼系数衡量,2011-2015年家庭总收入的不均程度逐年上升。

耕地长期流转比例提高趋势明显,跨期限流转现象增加

农地转出平均期限为6.1年,转入平均期限为5.5年,分别比2013年加长了1年,15.3%的耕地流转期限超过了30年。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市民化行为也有较大变化

城市融入行为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明显下降,加剧人口红利下降速度

城乡劳动人口比例占总人口比例变化情况

农民工劳动时间代际差

农民工家庭“离农”趋势十分明显,农地流转与规模化速度加快

农民工家庭“离农”趋势十分明显,农地长期流转比例提高趋势明显,跨期限流转现象增加。

农民工家庭与农村家庭农地转出比例

农民工参与农业生产情况

农村租入比例

农村家庭正规渠信贷需求难满足,民间借贷成主要渠道

农村家庭正规渠信贷需求难满足,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的可得性只有29.4%,65.8%的农户融资偏好民间借贷。

农村家庭正规信贷渠道满足情况 单位%

农村家庭不同融资偏好

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是“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建的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拟构建线下抽样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政务数据“三位一体”的“中国家庭大数据库”。作为高校建设的大数据库,该项目既可以促进学科交融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又可以支撑新型智库建设,可以直接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者提供“接地气”的一手资料,不断地与线上数据进行匹配、汇集和扩展,为决策咨询报告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正如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报告》序言中所言,“无论是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者还是关心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工作者而言,这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

文章来源:浙大社科院 龚斌磊 张华燕

本文编辑:浙大微讯社 梁耐娆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浙江大学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现状,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月10日,《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举行。本次发布会发布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报告(CRHPS)涵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特征突出分析热点问题,科学抽样,动态追踪数据,形成中国农村调查的动态数据系统。

  此次调查客观把握了中国农村家庭的各项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通并过基础数据的整合比较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力争反映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存发展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党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农村性别失衡现象日趋严重,0-4岁少儿男女性别比例已达122:100

报告显示,农村性别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0-4岁少儿男女性别比例已达122:100,而第二、第三胎失衡现象更为严重,男女性比例分别达到了126.4:100和146.3:100,尤其是当第一胎是女性时,第二胎的男女性比例达到了194.3:100。

不同胎次的男女性比例 男性:女性 X:100

第二胎男女性别比例:男性:女性 X:100

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占比已达到15.2%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而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城乡人口的老龄化比率

农村大龄未婚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剩男”问题尤其突出

总体上来看,农村“剩男”是“剩女”的4倍以上,在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中“剩男”多于“剩女”,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中“剩男”少于“剩女”。

不同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例

30-39周岁城镇未婚人群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城镇未婚人群比例,城镇“剩男”比列低于农村,城镇“剩女”比例高于农村。

九年制义务教育效果显著,但仍有9.5%的“90后”未达初中毕业

国家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多“90后”能够享受义务教育,其效果明显,但仍有9.5%的“90后”未达初中毕业。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情况 单位%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但改善趋势明显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比 单位 %

农村收入不均日渐严重,收入最高20%家庭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53%。

农村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总收入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53%,收入最低20%家庭的总收入仅占所有家庭总收入的2%,以基尼系数衡量,2011-2015年家庭总收入的不均程度逐年上升。

耕地长期流转比例提高趋势明显,跨期限流转现象增加

农地转出平均期限为6.1年,转入平均期限为5.5年,分别比2013年加长了1年,15.3%的耕地流转期限超过了30年。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市民化行为也有较大变化

城市融入行为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明显下降,加剧人口红利下降速度

城乡劳动人口比例占总人口比例变化情况

农民工劳动时间代际差

农民工家庭“离农”趋势十分明显,农地流转与规模化速度加快

农民工家庭“离农”趋势十分明显,农地长期流转比例提高趋势明显,跨期限流转现象增加。

农民工家庭与农村家庭农地转出比例

农民工参与农业生产情况

农村租入比例

农村家庭正规渠信贷需求难满足,民间借贷成主要渠道

农村家庭正规渠信贷需求难满足,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的可得性只有29.4%,65.8%的农户融资偏好民间借贷。

农村家庭正规信贷渠道满足情况 单位%

农村家庭不同融资偏好

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是“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建的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项目拟构建线下抽样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政务数据“三位一体”的“中国家庭大数据库”。作为高校建设的大数据库,该项目既可以促进学科交融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又可以支撑新型智库建设,可以直接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者提供“接地气”的一手资料,不断地与线上数据进行匹配、汇集和扩展,为决策咨询报告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正如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报告》序言中所言,“无论是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者还是关心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工作者而言,这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

文章来源:浙大社科院 龚斌磊 张华燕

本文编辑:浙大微讯社 梁耐娆


相关内容

  • "财产性收入"
  • "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 ...

  • _现阶段家族财富传承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 金融天地 现阶段家族财富传承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解雨萌 建行河北省分行私人银行部 摘要:如何服务于高净值家庭的财富传承问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金融工作.本文从家族财富传承的需求.财富传承目的.财富传承工具以及私人银行部分家庭财富传承业务发展策略等几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家庭财富传承中的相关问题, ...

  •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 内容提要 最近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诸如"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公务员热"等就业问题,这些问题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本文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发,分析了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从劳动者在 ...

  • 中国当代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论 周三上午345节 10工商管理(1)班 D10500121 方健刚 10工商管理(1)班 D10500123蒋鹏 10工商管理(1)班 D10500124秦彬炜 10工商管理(1)班 D10500125 商学森 10工商管理(1)班 D10500126 斯耀 指导老师:吴彩强 ...

  •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

  •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 摘 要: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协调稳定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去实现收入上的平等,减小社会上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政府一直在思索的方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 ...

  • 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 作者:张东辉司志宾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7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6)09-0009-05 一.引言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对于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有许多实证研究,而收入差距被认为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一 ...

  • 解析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 解析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发布时间:2012-06-29 14:32 "现在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最近几年更多的为人们所熟知.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种的涉农政策中也多次提到现代农业.在2011年5月举行的第八届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 ...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高储蓄背后为 收入不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5日 02:44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的发现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