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

绪论

1. 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 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球

4.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是什么?日地距离、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最显著的区别:地球上存在生命。存在生命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特征。

日地距离:保证地球得到适量的太阳辐射,推动地球表层自然地理过程;促进臭氧层、电离层的形成,以维护地球自身的安全。

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而造成地球表面热量的带状分布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现象的带状分布。

大小:促进大气圈的形成,从而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运动:自转造成昼夜变化;公转造成四季更替;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方时差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通过水量的变化实现,导致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5. 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是怎样划分的?

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经纬度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2) 经度的划分:某一地点的经度,即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经线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格林尼治的经线即为本初经线(零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西经180°重合。 纬度的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某一地点的纬度即为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赤道为0°,由2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称为北纬,南半球南纬。

6. 简述地球的圈层划分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1) 地球圈层划分从地心到外部: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

大气圈

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微生物都生活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态。各种水体形成一个完整包围地球的连续圈层。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覆盖的有3/4。在太阳能和重力能作用下形成水循环。

大气圈:是指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附近的气体圈层。大气圈 的主体在地表以上18KM 以内,往上气体稀薄。由地表往上可划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

3) 三大层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上下平行,在地表附近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7. 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

2) 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水体表面为液——气界面,水底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系统。

3)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

4)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6)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地壳

8.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各有什么特征?

1) 岩浆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表或喷出地面冷凝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②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和斑状结构;③有一定产状。

2) 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于陆地和海洋上的固体碎屑物、胶体和有机质等

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②产状为层状产出;③具有多种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层理结构和层面构造。

3) 变质岩: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其

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FeO 、MnO 等变化范围大;②岩石重结晶明显;③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层理构造。

9. 地壳构造运动有些社么特点?它在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上有什么表现?

1)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

性等特点

2) 在岩相上表现:海相、陆相和过渡相。地壳上升时岩相从海相向陆相

转变,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序。反之形成海侵层序

3) 在建造上表现: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和过渡型建造

4) 在地层接触关系:①整合:相邻新老地层产状平行且保持一致,时代

连续;②假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③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不平行且时代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10. 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1) 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火山活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短时间内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和

SO 2等气体呈气体溶胶状态时,产生“阳伞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

化。

火山灰尘随各种风系飘移扩散,在高空形成火山灰幕影响大气透

明度,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反射和散射,导致周围地区降温。

2) 地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震会引发暴雨、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板块移动、瘟疫等疾病肆虐,同时地震还破坏生物栖息地,威胁生物多样性。

11. 你能说出主要地质时代的名称和距今年数吗? 宙

显生宙

上古生代 中生代 代 新生代 纪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下古生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隐生宙 元古代

太古代 震旦纪 前震旦纪 符号 Q N E K J T P C D S O Z A H 距今年数 200-300万年 2330万年 6500万年 1亿3700万年 2亿500万年 2亿5000万年 2亿9500万年 3亿5400万年 4亿1000万年 4亿3800万年 4亿9000万年 5亿4300万年 15亿年 46亿年

大气和气候

12.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以及固液态杂质。

1) 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固液态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

是氮、氧、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①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②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④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2) 水汽: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

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中释放和吸收热量。

3) 固液态杂质:易使水分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也可能破

坏地面的辐射平衡

13. 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几层?各层的性质如何?人为什么最关心对流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和成因?

1) 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及性质

①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征。平均高度

为11Km 。在地表和大气的热交换影响下,气温随高度上升

而降低,平均每100M 降低0.65℃。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

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②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 左右大气层气流稳定,称为平流层。其

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上升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

逆温分布。平流层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

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绪论

1. 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 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球

4.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是什么?日地距离、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最显著的区别:地球上存在生命。存在生命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特征。

日地距离:保证地球得到适量的太阳辐射,推动地球表层自然地理过程;促进臭氧层、电离层的形成,以维护地球自身的安全。

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而造成地球表面热量的带状分布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现象的带状分布。

大小:促进大气圈的形成,从而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运动:自转造成昼夜变化;公转造成四季更替;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方时差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通过水量的变化实现,导致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5. 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是怎样划分的?

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经纬度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2) 经度的划分:某一地点的经度,即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经线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格林尼治的经线即为本初经线(零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西经180°重合。 纬度的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某一地点的纬度即为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赤道为0°,由2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称为北纬,南半球南纬。

6. 简述地球的圈层划分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1) 地球圈层划分从地心到外部: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

大气圈

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微生物都生活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态。各种水体形成一个完整包围地球的连续圈层。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覆盖的有3/4。在太阳能和重力能作用下形成水循环。

大气圈:是指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附近的气体圈层。大气圈 的主体在地表以上18KM 以内,往上气体稀薄。由地表往上可划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

3) 三大层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上下平行,在地表附近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7. 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

2) 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水体表面为液——气界面,水底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系统。

3)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

4)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6)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地壳

8.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各有什么特征?

1) 岩浆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表或喷出地面冷凝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②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和斑状结构;③有一定产状。

2) 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于陆地和海洋上的固体碎屑物、胶体和有机质等

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②产状为层状产出;③具有多种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层理结构和层面构造。

3) 变质岩: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其

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而成的岩石

特点:①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FeO 、MnO 等变化范围大;②岩石重结晶明显;③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层理构造。

9. 地壳构造运动有些社么特点?它在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上有什么表现?

1)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

性等特点

2) 在岩相上表现:海相、陆相和过渡相。地壳上升时岩相从海相向陆相

转变,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序。反之形成海侵层序

3) 在建造上表现: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和过渡型建造

4) 在地层接触关系:①整合:相邻新老地层产状平行且保持一致,时代

连续;②假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③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不平行且时代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10. 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1) 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火山活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短时间内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和

SO 2等气体呈气体溶胶状态时,产生“阳伞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

化。

火山灰尘随各种风系飘移扩散,在高空形成火山灰幕影响大气透

明度,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反射和散射,导致周围地区降温。

2) 地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震会引发暴雨、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板块移动、瘟疫等疾病肆虐,同时地震还破坏生物栖息地,威胁生物多样性。

11. 你能说出主要地质时代的名称和距今年数吗? 宙

显生宙

上古生代 中生代 代 新生代 纪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下古生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隐生宙 元古代

太古代 震旦纪 前震旦纪 符号 Q N E K J T P C D S O Z A H 距今年数 200-300万年 2330万年 6500万年 1亿3700万年 2亿500万年 2亿5000万年 2亿9500万年 3亿5400万年 4亿1000万年 4亿3800万年 4亿9000万年 5亿4300万年 15亿年 46亿年

大气和气候

12.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以及固液态杂质。

1) 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固液态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

是氮、氧、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①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②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④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2) 水汽: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

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中释放和吸收热量。

3) 固液态杂质:易使水分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也可能破

坏地面的辐射平衡

13. 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几层?各层的性质如何?人为什么最关心对流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和成因?

1) 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及性质

①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征。平均高度

为11Km 。在地表和大气的热交换影响下,气温随高度上升

而降低,平均每100M 降低0.65℃。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

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②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 左右大气层气流稳定,称为平流层。其

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上升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

逆温分布。平流层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

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相关内容

  • 福建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后作业习题
  • 福建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后作业习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涵及主要特征.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势? 5.认识建国 ...

  • 五年级课文将相和_课后练习题
  • 五年级<将相和>课后练习题 一.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攻无不( ) 理( )气壮 同心( )力 无( )之宝 战无不( ) 负( )请罪 完( )归赵 宁死不( ) ( )口不提 二.按拼音写词语. bì 关( ) 和氏( ) 墙( ) ( )草 ( )免 ( )须 隐( ...

  • [养花]课后练习题
  •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花( )草 ( )( )不理 自( )自( ) 三( )五( ) ( )风( )雨 腰( )腿( ) ( )( )夜游 有( )有( ) 二.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我不爱养奇花异草,__________________ . (2)养花可以锻炼身体,_ ...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议一议 1.提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从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这种至尊地位的信念发展到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认识.人类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战胜与被战胜的关系 ...

  • 自然地理学课后重点考点习题答案
  •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球 第二章 地壳 岩石: 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组成的圈层.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常 ...

  •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大集合
  • 1.民族小学 1.下课了,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跤,还有的做游戏. (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2.你知道我们国家有( )民族?能说出( ).( ).( ).( ). 3.近义词: 美丽-漂亮 清亮-清脆 顽皮-淘气 跟着-随着 4.反义词: 美丽-丑陋 安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后习题以及教参完整答案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修改).doc 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 班级:六( )班 姓名: 1.山中访友 1.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上站了几百年了 吧? 答: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 且也突 ...

  • 6蒋小芸洗手帕
  • 6.蒋小芸洗手帕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培养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是有一个一个句子按先后顺序组成的.教育学生从小爱劳动,爱清洁. 3.能仿照课文,看演示说.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4.能有表情.流畅 ...

  • 13[在大熊猫的故乡]
  •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2.学会15个生字,理解36个新词语(要抓住与课文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4.懂得爱护野生动物,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