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资料收集方法

第七章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一、文献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而进行的收集和分析书面或 声像资料的方法。

(2)文献:专门建立起来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从事各种社

会活动的记录。

广义的文献——一切文字、符号、图像、视频、音频等。 狭义的文献——文字和数字记载的资料

(3)基本要素: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内容);有一定的物质载 体;有一定的记录手段(声音、图像、符号 等)

2.特点

(1)通过文献调查可以得到启发,确定调查课题

(2)可以对调查对象形成初步印象

(3)可以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政策、法律

(4)间接性(不直接接触调查对象,减少调查者的主观影响)

(5)效率高,花钱少,且不受时间限制(历史性)

(6)不完全性(没有直接反映或很少有与调查课题相关的文 献资料)

(7)历史性决定着记载的资料与现实有出入(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文献

记载时的时代局限性)

(二) 文献资料的种类

1.根据文献资料的加工程度

(1)原始资料:未经加工的或者仅在描述水平上整理加工的资料(如

实验记录、谈话记录、观察记录、日记、笔记、信件、档案、统计报表等)。

(2)次级资料: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系统整理过的资料(如文

摘、评述 、年鉴、辞典、百科全书等来自于原始资料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资料)。

2.按文献资料的形式

(1)文字文献:用文字记录的文献资料。

(2)数字文献(统计文献):用数据、表格等形式记载的资料 (统计报表、统计年鉴等)。

(3)图像文献:用图像形式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电视、电影、

图片、照片、录像等)。

(4)有声文献:用声音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唱片、磁 带、CD等)。

(三) 文献资料的收集

1.紧密围绕研究课题收集文献资料,尽量收集原始资料(数目检索、计算机检索;向专家咨询)

2.文献资料的鉴别与筛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用的文献类型和篇目,对可能得到的文献进行归类(选择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上引用不同观点、事实的代表作)。

3.文献资料的摘录:从文献中抄录或摘录有关内容(指示性文摘:只摘录作者、出版单位、题目、主题等,不对内容进行摘录;报道性文献:对其内容、观点、材料、数字进行摘抄等)。

二、观察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 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场收集资料的调 查研究方法。

(2)涵义: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是一种在自 然状态下的现场观察(不干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所处社会因素和生活环境);观察研究手段主要靠 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物(如照相 机、摄像机、录音机等);所观察到的主要是被观 察对象的外显行为。

社会学名著 ——

《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美)威廉〃富特〃怀特

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

大利人贫民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

——“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

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

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方式,

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

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

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特点

(1)能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到不经掩饰的可靠社会现象;

(3)便于研究不能、不便、不需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如 对集群行为的研究);

(4)简便易操作;

(5)不能进行大样本观察(只能对有限的少数典型单位进行定性观察分析);

(6)不能控制所观察的环境,影响观察效果(只能做小范围局部观察,

无法控制突发事件);

(7)难以收集到被观察者主观意识方面的资料;

(8)结果受调查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及调查者的主观因素影 响较大。

(二) 观察法的类型

1.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性观察

(1)结构性观察:根据统一设计的观察记录表或记录卡所进行的观察

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严格而详细的观察项目,能获得详实的材料,可对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2)无结构性观察:观察着并不预先规定标准化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仅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灵活进行的观察。该法较灵活且适应性强,简单易行,但无具体项目而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和有深度的专题研究。

2.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1)参与观察:观察者加入到被观察群体中,在与被观察对象的共同

生活中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加入其中,打成一片,消除戒心,全面观察)

优点——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深入可靠,有一定的被观察者

的心理体验。

缺陷——打成一片,易受到被观察者的感染而使观察结果可能会

带有感情色彩。(客观性)

(2)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优点——较客观,不易带有感情色彩。

缺陷——不能深入了解情况,只能得到感性认识,不能排除被观

察者发生的偶然事件。

(三) 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

2.全面性原则(对事物不同侧面、角度、层次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客观事物全貌)

3.深入性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4.持久性原则(克服观察过程的单调枯燥,才能细致全面)

5.遵守法律道德原则(不违法违规,遵守公共道德)

(四) 观察法的过程

1.制定调查计划(结构性观察要求制定详细的观察计

划,确定选择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

2.进入观察现场(如有需要,进入前要求得被观察者

的意见,说明身份、来意及需要怎样的配合)

3.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复说明来意,消除其戒心;借助亲友的介绍;有条件与被观察者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相互了解沟通,达到信任;了解当地风俗、语言习惯、道德规范等)

4.观察与思考结合(观察只是手段,要得到可靠资料

还必须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分析)

5.观察与记录(二者同时进行将观察到的信息变为文

字等形式的记录,有以下三种方式)

(1)同步记录:边看边记,要点、重点记忆;

(2)直接填写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卡片,按要求填写;

(3)根据记忆补记:当场不便于记录的,事后根据回忆补记录。

三、访谈法(访问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

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2)特点

第一、可以进行双向沟通(两种谈话的形式:访问者提问,被访

者回答;访问者提出一个问题,双方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调查者可以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

第三、能了解广泛的社会现象,深入探讨各种社会 问题,并能在

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访问者的主观意识

第四、成功率高(一般能得到被访问者的回答,且不回答也是一种

“答案”)

第五、被调查者与调查者会相互影响(双方陌生、口音穿着、情绪

感染等因素)

第六、匿名性差,有时会造成被访者精神压力,回避问题实质 第七、调查时间、物力成本大

第八、对调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二) 访谈法的类型

1.标准化访谈(结构性访谈)

(1)定义: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

访谈。(选择访谈的对象、标准、提问方法、所问问题、

提问顺序和记录方式都是事先制定的,有时显得呆板)

(2)调查表

„„

导语:调查员自我介绍,访谈目的、内容等方面的总说明,为被

接纳允许访问的开场白。

表头:用于了解记录被访问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

职业、家庭成员等)。

正题: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

结束语:对被调查者的接受访问和配合表示感谢。

附记:调查访问者和督导复查者访问后填写的内容(被访问者的

地址、联系方式、访问意见、复查情况等)

2.非标准化访谈(无结构性访谈)

(1)定义: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

一个题目,由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在该范围内进行交谈。

(2)作用:深入探究社会现象,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个案

研究。通过个案访谈,使调查者洞察社会现象,再通过主

观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3)特点:具有开放性、灵活机动性;要求访问者有较高的素质。

3.个别访谈(个案):对单个对象的访谈。(不受外界干扰,少顾虑,

适用于无结构性访谈)

4.集体访谈:邀请若干个被访问者(5—7人为宜),通过集体座谈的

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

5.直接访谈: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6.间接访谈:访问者借助沟通工具对被访者的访问(电话、互联网等)。

(三)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1.访前准备

(1)学习调查课题的有关知识,制定访问计划、提纲等。

(2)基本技巧:“三点一线”:把调研所要收集的资料特点、被访问

者的特点,访问员自身的特点统一起来,编制适当的

访问提纲、访问表。

(3)对访问员的要求:理解访谈内容和有关知识;了解被访问者的特

征,制定有征对性的访谈方案;选择适合的地

点、时间、场合。

2.进入访谈(调查员与被访问者面对面的交际)

(1)进入访问现场:征得管理者、被访问者的同意与认可

(2)与被访者接触(初步接触,达成共识),时的自我介绍表明来意,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讲清访问被访者的理由和方法(消除 疑虑,促成配合);

根据被访者情况、周围环境等特点,应主动调节气氛,激发被访者的情绪和热情(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谈论社会热点、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引用权威的影响力)。

户外——接触;入户——敲门、入室。

3.访问控制(访谈的重要环节)

(1)提问:找易回答的问题先问;

提问要简单明了;

尽量通俗化、口语化和本地化,最好不用

书面语言(学术用语、抽象名词、“官话”非用不可时, 要做出合理恰当的解释);

掌握速度:过快或过慢、节奏等;

提问的方式:门见山式,旁敲侧击式,循循

善诱式(问题尖锐复杂、有威胁性和敏感性:谨慎迂回;被访者多疑,性格孤僻、理解能力差:循循善诱;问答双方关系陌生:建立信任感)----使访谈在平等友好信任的气氛中进行!

(2)听取回答:察言观色,捕捉有声和无声的信息;正确理解信息,

及时做出判断、评价;做出反应(回应被访者;采取

各种手段,记录有用信息)。

(3)追问: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某个问题时;为全面真实、准确具体

地了解被访者的说明时;当被访者答非所问、轻描淡写,

运用外交辞令搪塞或说谎时。

直接追问:重新提出问题,或很肯定的要求对方回答。

延续追问:接着被访者所说明的问题追问,要求对方进一步解释说明。 迂回追问:通过询问其他相关联的问题,绕回到最初

要提问的问题。(对方记忆模糊的问题)

补充追问:追问不清楚的问题,包括一些具体的场景、细节。 反感追问:激起被访者为自己辩护的态度。暗示对方

回答问题中的矛盾,从中获取信息。(对

方说谎、隐藏信息等不愿说出真相的情

况)

(4)引导:要求被访者理解被问问题的含义,访问员控制整个访谈过

程的一种手段。

对访谈气氛的引导:注意不冷场,避免跑题等情况。

访问员对被访者所谈问题感兴

趣,信任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

对跑题的引导:利用对方谈话的间隙,有礼貌、坚决

地插话。或者利用对方点烟、倒茶的

时机,将对方话题引入正题。

转换话题的引导:加入过渡语,以总结前一个问题,提出下一个问题。 打破冷场的引导:在集体访谈中,找一两位善谈者主

动提出观点,打破沉闷调动会谈气

氛;访问员对访谈准备不足;被访

者不熟悉或不理解问题时,要从简

单问题开始,鼓励对方做出回答。

对无答案的处理引导:采用追问的方法,了解对方无

答案的原因(不会答;不想答

的尽量引导其作答)

4.访问记录

(1)自记(详记、速记、简记);安排专人记录;运用录音、摄像设备(征得同意)

(2)基本要求:客观准确;记录内容上抓要点,记疑点,易忘点;

可以记录下自己当场的感受;不能肢解、总结、

抽象概括被访者的原话;

束访谈时,将记录内容念给被访者,对记录错误的地

方要及时更正。

5.结束访谈

(1)适可而止,时间上一般不超过2小时(1小时左右为宜)。

(2)善始善终,进门礼貌,出门客气。

四、问卷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资料收集方法,是调

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

解情况,征求意见的方法。

(2)问卷: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其形式上是一份精

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实际上是用于测量人民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它收集的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资料。(先采用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问卷法与

抽样方法通常是配合使用的)

2.特点

(1)省时、省力,且不受时空限制(电话、邮寄、互

联网等方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查众多调查对

象;

(2)匿名性强;

(3)避免主观偏见;(由于每位被调查者都用设计好的同样的问卷)

(4)便于定量分析研究;

(5)只能了解到书面信息,不便于深入了解问题;

(6)不适合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群体;

(7)问卷设计的质量决定着调查的质量;

(8)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问题。

第七章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一、文献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而进行的收集和分析书面或 声像资料的方法。

(2)文献:专门建立起来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从事各种社

会活动的记录。

广义的文献——一切文字、符号、图像、视频、音频等。 狭义的文献——文字和数字记载的资料

(3)基本要素: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内容);有一定的物质载 体;有一定的记录手段(声音、图像、符号 等)

2.特点

(1)通过文献调查可以得到启发,确定调查课题

(2)可以对调查对象形成初步印象

(3)可以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政策、法律

(4)间接性(不直接接触调查对象,减少调查者的主观影响)

(5)效率高,花钱少,且不受时间限制(历史性)

(6)不完全性(没有直接反映或很少有与调查课题相关的文 献资料)

(7)历史性决定着记载的资料与现实有出入(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文献

记载时的时代局限性)

(二) 文献资料的种类

1.根据文献资料的加工程度

(1)原始资料:未经加工的或者仅在描述水平上整理加工的资料(如

实验记录、谈话记录、观察记录、日记、笔记、信件、档案、统计报表等)。

(2)次级资料: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系统整理过的资料(如文

摘、评述 、年鉴、辞典、百科全书等来自于原始资料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资料)。

2.按文献资料的形式

(1)文字文献:用文字记录的文献资料。

(2)数字文献(统计文献):用数据、表格等形式记载的资料 (统计报表、统计年鉴等)。

(3)图像文献:用图像形式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电视、电影、

图片、照片、录像等)。

(4)有声文献:用声音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唱片、磁 带、CD等)。

(三) 文献资料的收集

1.紧密围绕研究课题收集文献资料,尽量收集原始资料(数目检索、计算机检索;向专家咨询)

2.文献资料的鉴别与筛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用的文献类型和篇目,对可能得到的文献进行归类(选择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上引用不同观点、事实的代表作)。

3.文献资料的摘录:从文献中抄录或摘录有关内容(指示性文摘:只摘录作者、出版单位、题目、主题等,不对内容进行摘录;报道性文献:对其内容、观点、材料、数字进行摘抄等)。

二、观察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 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场收集资料的调 查研究方法。

(2)涵义: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是一种在自 然状态下的现场观察(不干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所处社会因素和生活环境);观察研究手段主要靠 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物(如照相 机、摄像机、录音机等);所观察到的主要是被观 察对象的外显行为。

社会学名著 ——

《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美)威廉〃富特〃怀特

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

大利人贫民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

——“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

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

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方式,

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

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

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特点

(1)能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到不经掩饰的可靠社会现象;

(3)便于研究不能、不便、不需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如 对集群行为的研究);

(4)简便易操作;

(5)不能进行大样本观察(只能对有限的少数典型单位进行定性观察分析);

(6)不能控制所观察的环境,影响观察效果(只能做小范围局部观察,

无法控制突发事件);

(7)难以收集到被观察者主观意识方面的资料;

(8)结果受调查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及调查者的主观因素影 响较大。

(二) 观察法的类型

1.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性观察

(1)结构性观察:根据统一设计的观察记录表或记录卡所进行的观察

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严格而详细的观察项目,能获得详实的材料,可对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2)无结构性观察:观察着并不预先规定标准化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仅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灵活进行的观察。该法较灵活且适应性强,简单易行,但无具体项目而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和有深度的专题研究。

2.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1)参与观察:观察者加入到被观察群体中,在与被观察对象的共同

生活中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加入其中,打成一片,消除戒心,全面观察)

优点——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深入可靠,有一定的被观察者

的心理体验。

缺陷——打成一片,易受到被观察者的感染而使观察结果可能会

带有感情色彩。(客观性)

(2)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优点——较客观,不易带有感情色彩。

缺陷——不能深入了解情况,只能得到感性认识,不能排除被观

察者发生的偶然事件。

(三) 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

2.全面性原则(对事物不同侧面、角度、层次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客观事物全貌)

3.深入性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4.持久性原则(克服观察过程的单调枯燥,才能细致全面)

5.遵守法律道德原则(不违法违规,遵守公共道德)

(四) 观察法的过程

1.制定调查计划(结构性观察要求制定详细的观察计

划,确定选择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

2.进入观察现场(如有需要,进入前要求得被观察者

的意见,说明身份、来意及需要怎样的配合)

3.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复说明来意,消除其戒心;借助亲友的介绍;有条件与被观察者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相互了解沟通,达到信任;了解当地风俗、语言习惯、道德规范等)

4.观察与思考结合(观察只是手段,要得到可靠资料

还必须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分析)

5.观察与记录(二者同时进行将观察到的信息变为文

字等形式的记录,有以下三种方式)

(1)同步记录:边看边记,要点、重点记忆;

(2)直接填写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卡片,按要求填写;

(3)根据记忆补记:当场不便于记录的,事后根据回忆补记录。

三、访谈法(访问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

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2)特点

第一、可以进行双向沟通(两种谈话的形式:访问者提问,被访

者回答;访问者提出一个问题,双方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调查者可以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

第三、能了解广泛的社会现象,深入探讨各种社会 问题,并能在

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访问者的主观意识

第四、成功率高(一般能得到被访问者的回答,且不回答也是一种

“答案”)

第五、被调查者与调查者会相互影响(双方陌生、口音穿着、情绪

感染等因素)

第六、匿名性差,有时会造成被访者精神压力,回避问题实质 第七、调查时间、物力成本大

第八、对调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二) 访谈法的类型

1.标准化访谈(结构性访谈)

(1)定义: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

访谈。(选择访谈的对象、标准、提问方法、所问问题、

提问顺序和记录方式都是事先制定的,有时显得呆板)

(2)调查表

„„

导语:调查员自我介绍,访谈目的、内容等方面的总说明,为被

接纳允许访问的开场白。

表头:用于了解记录被访问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

职业、家庭成员等)。

正题: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

结束语:对被调查者的接受访问和配合表示感谢。

附记:调查访问者和督导复查者访问后填写的内容(被访问者的

地址、联系方式、访问意见、复查情况等)

2.非标准化访谈(无结构性访谈)

(1)定义: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

一个题目,由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在该范围内进行交谈。

(2)作用:深入探究社会现象,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个案

研究。通过个案访谈,使调查者洞察社会现象,再通过主

观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3)特点:具有开放性、灵活机动性;要求访问者有较高的素质。

3.个别访谈(个案):对单个对象的访谈。(不受外界干扰,少顾虑,

适用于无结构性访谈)

4.集体访谈:邀请若干个被访问者(5—7人为宜),通过集体座谈的

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

5.直接访谈: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6.间接访谈:访问者借助沟通工具对被访者的访问(电话、互联网等)。

(三)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1.访前准备

(1)学习调查课题的有关知识,制定访问计划、提纲等。

(2)基本技巧:“三点一线”:把调研所要收集的资料特点、被访问

者的特点,访问员自身的特点统一起来,编制适当的

访问提纲、访问表。

(3)对访问员的要求:理解访谈内容和有关知识;了解被访问者的特

征,制定有征对性的访谈方案;选择适合的地

点、时间、场合。

2.进入访谈(调查员与被访问者面对面的交际)

(1)进入访问现场:征得管理者、被访问者的同意与认可

(2)与被访者接触(初步接触,达成共识),时的自我介绍表明来意,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讲清访问被访者的理由和方法(消除 疑虑,促成配合);

根据被访者情况、周围环境等特点,应主动调节气氛,激发被访者的情绪和热情(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谈论社会热点、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引用权威的影响力)。

户外——接触;入户——敲门、入室。

3.访问控制(访谈的重要环节)

(1)提问:找易回答的问题先问;

提问要简单明了;

尽量通俗化、口语化和本地化,最好不用

书面语言(学术用语、抽象名词、“官话”非用不可时, 要做出合理恰当的解释);

掌握速度:过快或过慢、节奏等;

提问的方式:门见山式,旁敲侧击式,循循

善诱式(问题尖锐复杂、有威胁性和敏感性:谨慎迂回;被访者多疑,性格孤僻、理解能力差:循循善诱;问答双方关系陌生:建立信任感)----使访谈在平等友好信任的气氛中进行!

(2)听取回答:察言观色,捕捉有声和无声的信息;正确理解信息,

及时做出判断、评价;做出反应(回应被访者;采取

各种手段,记录有用信息)。

(3)追问: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某个问题时;为全面真实、准确具体

地了解被访者的说明时;当被访者答非所问、轻描淡写,

运用外交辞令搪塞或说谎时。

直接追问:重新提出问题,或很肯定的要求对方回答。

延续追问:接着被访者所说明的问题追问,要求对方进一步解释说明。 迂回追问:通过询问其他相关联的问题,绕回到最初

要提问的问题。(对方记忆模糊的问题)

补充追问:追问不清楚的问题,包括一些具体的场景、细节。 反感追问:激起被访者为自己辩护的态度。暗示对方

回答问题中的矛盾,从中获取信息。(对

方说谎、隐藏信息等不愿说出真相的情

况)

(4)引导:要求被访者理解被问问题的含义,访问员控制整个访谈过

程的一种手段。

对访谈气氛的引导:注意不冷场,避免跑题等情况。

访问员对被访者所谈问题感兴

趣,信任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

对跑题的引导:利用对方谈话的间隙,有礼貌、坚决

地插话。或者利用对方点烟、倒茶的

时机,将对方话题引入正题。

转换话题的引导:加入过渡语,以总结前一个问题,提出下一个问题。 打破冷场的引导:在集体访谈中,找一两位善谈者主

动提出观点,打破沉闷调动会谈气

氛;访问员对访谈准备不足;被访

者不熟悉或不理解问题时,要从简

单问题开始,鼓励对方做出回答。

对无答案的处理引导:采用追问的方法,了解对方无

答案的原因(不会答;不想答

的尽量引导其作答)

4.访问记录

(1)自记(详记、速记、简记);安排专人记录;运用录音、摄像设备(征得同意)

(2)基本要求:客观准确;记录内容上抓要点,记疑点,易忘点;

可以记录下自己当场的感受;不能肢解、总结、

抽象概括被访者的原话;

束访谈时,将记录内容念给被访者,对记录错误的地

方要及时更正。

5.结束访谈

(1)适可而止,时间上一般不超过2小时(1小时左右为宜)。

(2)善始善终,进门礼貌,出门客气。

四、问卷法

(一) 概念与特点

1.概念

(1)定义: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资料收集方法,是调

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

解情况,征求意见的方法。

(2)问卷: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其形式上是一份精

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实际上是用于测量人民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它收集的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资料。(先采用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问卷法与

抽样方法通常是配合使用的)

2.特点

(1)省时、省力,且不受时空限制(电话、邮寄、互

联网等方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查众多调查对

象;

(2)匿名性强;

(3)避免主观偏见;(由于每位被调查者都用设计好的同样的问卷)

(4)便于定量分析研究;

(5)只能了解到书面信息,不便于深入了解问题;

(6)不适合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群体;

(7)问卷设计的质量决定着调查的质量;

(8)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问题。


相关内容

  • 北航行政管理考研[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重点笔记资料
  • 北航行政管理考研<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重点笔记资料 1.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陈振明 第一章 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重点:1.政策科学运动 2.政策科学的概念和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 3.政策科学的研究途径 考点:1.拉斯韦尔和德洛尔的主要思 ...

  •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 670111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学院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的 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系统.科学地将三大构成基本概念.原理及在专业中的应用技能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基础,并结 ...

  •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调查技术实用手册
  •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调查技术实用手册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三册 光盘数:0 定价:798元 优惠价:399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 ...

  •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

  • 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表格
  • 章节题型题目选项A选项B选项C第一章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中国第一章单选题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第一章单选题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第一章单选题满足人民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第二章单选题生存和享受是人类需要的第三阶段第二章单选题社会需求是 ...

  • [机械员专业技能]题库
  • 第七章 建筑机械的选用 第一节 施工项目建筑机械选用的依据和原则 Z7.1.1建筑机械选用的主要依据和一般原则.(P121) 判断题 1. (易)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根据本企业各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工程量.施工进度以及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答案]正确 [解析]选择建筑施工机械的 ...

  • 家政服务公司创业方案计划
  • 家政公司基地建设指南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司简介 第三章 公司发展史和公司荣誉 第四章 招工简章(工作内容.人员要求及工资待遇) 第五章 家政服务员须知 第六章 家政劳务合同文本 第七章 招工委托书 第八章 合作招工协议书 第九章 附件 附件 1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 附件 2 :公司 ...

  •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 Word 文档
  • 于对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理顺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管理工作,我司再次修订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审查评定标准>(征求意见稿),现上网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 ...

  • 第七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 第9章 水文预报 内容简介 研究对象 本章研究水文现象的客观规律,利用现时已经掌握的水文.气象资料,预报水文要素未来变化过程. 研究内容 1.短期洪水预报: 2.枯水预报: 3.施工水文预报: 4.水文实时预报方法. 研究目的 在防汛工作中,及时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