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育课程与品德教学

新德育课程与品德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新”品德课程呢?在课标解读中我们分析了综

合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不同,它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所以相应的也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

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下几种价值观: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观”: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

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

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以前是以教师为主体,现在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

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

利。"蹲下来看学生",这"蹲"和"看"是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根本转变,只有真正"蹲"下来才能以学生观"看"学生,正确处理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师长,同时也是"大朋友"的形象。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的小宝宝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的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很奇怪,蹲下来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那一条条腿,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的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那么的不安.于是,妈妈连忙把孩子抱了起来...... ,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也许他永远也不知道孩子害怕什么.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她永远不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

品德课上我们学习《赞美春天》,有学生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是的,当春风裹着沙尘刮来的时候,春风是黄色的."有一位小朋友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于是把春风画成绿色的.我也笑笑说;"不错,在诗人的眼里,春风是绿色的.不然王安石怎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呢?"接着又有一位小朋友说:"他们都是不对的,因为风是看不见的,画不出来的."于是,他把草叶画成一边倒.我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刮风,而且风刮的还比较大,草都被吹弯了腰."按理说,只有最后以为小朋友说的是对的,但对前者,我们为什么不予以否定呢?我想,如果否定他们,哪怕态度很温和,都会封杀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说不定真的扼杀了一个未来的诗人呢.

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们只有蹲下身子,变得和孩子一

样高时,我们才能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了原本幼稚可笑的东西并不幼稚,也不可笑.就如故事中的妈妈,当她蹲下身子时,才发现孩子心中在害怕什么,也才能及时地把五岁的孩子从惊慌中抱起来,孩子就会发现商场中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所以我想说,让我们蹲下身子,带着浅浅的微笑,轻微的赞美,鼓励的眼神,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教育的成功。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

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

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说到这里,我想起有一次课堂上出现的一个情况:我上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家里能帮助爷爷奶奶吗?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大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们还小呢。我就再抛出这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能不能帮主爷爷奶奶?同学们开始说:我能给奶奶倒水,我能给爷爷捶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也就是不在我们预设之内的状况,但是我们不能压抑孩子的言论,要因势利导)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 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如二年级下册《帮主他人我快乐》一课我的教学)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

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

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

资料进行剪贴。不拘于一种形式,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四、做好品德课程的课外延伸

(一)注重课外延伸的实践性

人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与生活教育更是如此。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形成。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注重课外延伸的实践性,就是让学生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道德行为也能获得锻炼,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

1. 校园生活的实践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道德行为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利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班队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

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让校园更美丽”,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如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辨别方向,学习画平面图也从最简单的认知课桌椅开始,到画教室的平面图,学校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平面图

2. 家庭生活的实践

虽然学校教育在整个品德教学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环节——家庭,也是

课堂教学效果得以真正体现的一个场所。比如,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儿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调查研究懂得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接人待客礼仪、文明礼貌用语、生活自理技能、生活自救常识、关心长辈言行等。回到家中自觉做到:来客人时,问好、让座……;长辈回家时,打招呼、接包……;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洗脸……;小刀把手划破了,抹上点红药水贴上创可贴……;奶奶病了,给奶奶拿药、倒水……。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只要注意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社会生活的实践

儿童的视野一天天扩展,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空间活动。例如关于认识秋天的教学,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让儿童利用星期天随着父母深入到街道、商店、果树园、庄稼地、树林里、小溪边,去观察,去发现,去找秋天。孩子们带回的“秋天”是真实的,体验也是深刻的。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家秋天才收获的玉米、大豆、谷子、小豆等作物种子;有的同学带来了杨树叶、柳树叶、槐树叶等植物叶子……。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家乡的秋天,有讲不完的秋天趣事,有问不完的秋天问题。

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个大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品德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而教师要善于把思想品德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走路要过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表演走路时靠右边行,走到交叉路口记住心

中的“红绿灯,” 要“一站二看三通过”,就是一要先停下来;二是要看一看有没有车通过;三是要等没有车通过时,快一点通过马路。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当然,如果到外地走路遇到有红绿灯的路口,一定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开发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得到发展。

(二)、讲究课外延伸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对课外延伸的设计要摆脱重复,枯燥乏味,以及毫无意义,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认知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来激发情感,指导行为。这里总结了几个方法:

1. 比一比

学生好胜心强,潜意识里总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比赛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2. 演一演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好模仿,表演欲望非常强烈。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不妨让学生来排演课本剧或者生活情景剧,让学

生在表演中提高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品质。 今年六一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上,二年级的同学表演的课本剧《三个母亲》效果非常好,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很有教育意义,学生非常喜欢。品德课程里有很多的故事情景都非常适于学生表演,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学生喜闻乐见,情绪很高涨。

3. 玩一玩

学生都喜欢玩,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接受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他们不会觉得有负担,而是积极性非常高,效果非常好。一年级上册《做游戏 守规则》一课,就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跳大绳-------按顺序一个一个的跳,跳坏后,自动下来。 打乒乓球——按顺序玩,规定个数,达到后,自觉下来。 踢足球——有分工,快乐接受,注意安全。 出入教室——不拥挤,排好队。 拔河——两边的人数一样多,大家齐心协力。上下楼梯——排好队,轻声慢步靠右行。通过游戏制定规则,了解规则。

4. 找一找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教学《我眼里的冬天》,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外面感受一下冬天的生活,观察寒冷的季节里小动物都哪去了?树上的叶子掉的差不多了,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冬装来御寒,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5. 画一画

由于小学生对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事物特感兴趣,加之他们天性好动,布置一些画画的任务,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做。比如《秋游》一课,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然后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秋天,还可以教学生用一些树叶、种子、草叶、果实等制作的工艺品,把树叶压平------在一张纸上设计图样------涂胶水、用胶水粘牢------给成品装饰花边,这样学生有兴趣,也加深了对秋天的印象。

(三)、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

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就必须让课外延伸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做起来,避免形式主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获得家庭、社会的最大支持,让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真正的锻炼。

1. 构建反馈网络

小学生自主自控能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以把握自己。因此,仅仅只靠学生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也应担当起监督的重任,及时了解反馈,构建一个反馈网络,来指导学生的行为。

(1)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平时要与家长密切联系与合作,做好家长工作。把品德与生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告之家长,要求家长对子女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指导、督促。通常我们都采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现在手机、电话等通讯设备也成了与家长进行联系的有效手段。利用这些来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2)要与一些社区、村委会、敬老院等取得合作,与校外辅导员及时联系,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予以及时反馈。例如我要求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助老人们做事,请校外辅导员做好记录工作,什么时候,谁来做了些什么,让学生能够真的做起来。

2. 建立评价机制

研究人员的一次实验表明,思想品德教学的合理评价对于小学生品德信念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实施课外延伸时,我们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培养。

(1)在评价中要做到及时,合理。如:当学生来报告说“某某在欺负别人”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叫过来,了解情况,指出缺点,教育其下次改正。同时要注意减少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伤害学生自尊。

(2)评价方式上要做到多元化,可以开展师评、自评,互评等方式。通过公开公平、和谐的评价与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家庭和社会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这3个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如要求学生在家能自己起床、自己整理房间时,家长可以在反馈中写上自己的评价,评语。

(3)在评价中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可以建立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助人为乐奖、劳动奖、勤奋奖、宣传奖等,卡由书签制成,根据不同的项目,在卡下方签上家长、校外辅导员等的名字,并分别由他们颁发,班主任把这些优秀学生卡都贴到墙上,设立一个展示区,以此来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五.新品德课程教学应回归儿童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

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是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的。结合教学实际,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就会发现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三个层面的教学策略: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教学要实现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求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需要,这应该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起点。

1. 教学主题的生成源自儿童实际生活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以及通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需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

则等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下面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描述的“节约用水”教学主题生成的具体案例。

在本班教室的外面,有一个小水池,每次下课后,就会有许多学生去那里洗手或洗物品。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洗手要用很长时间,一边涂洗手液,而水却一直在哗哗地流着;有的学生经常忘了关水龙头或者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下滴……从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我感觉到学生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后来我又请家长配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家中同样也存在浪费用水的情况。事实上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而且随着人类的生产和各种开发活动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愈益紧缺。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珍惜环境资源的教育要求,于是结合相关教材内容,我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和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并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制定力所能及的生活节水措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浪费用水现象,由此生成“节约用水”这一教学主题,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这样,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通过教学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此形成的教学主题是充满儿童真实生活源头活水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儿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课程、教材是基于儿童生活的,课程、教材对具体教学主题的生成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因地制宜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和问题生成教学主题,力求达到课程、教材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生活需求的一致。

2. 教学目标的定位力求切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遇到问题想办法》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的要求设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这很正常。面对问题或困难,是进还是退,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主动想办法是应付挑战的积极态度,他可以使人们尽快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惧怕困难,守株待兔,则是消极的态度,只能给人们增添更多的烦恼,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小教育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积极想办法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活动主要由正反事例比较:钥匙丢了怎么办?和家人走散怎么办?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 等。我们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解决的方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这样的榜样就在身边,更容易被他们接纳,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3. 教学内容的选取满足儿童的真实生活需要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教学内容要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这为教学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当然,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课,教材中的植物园熊猫馆这些场所离同学们的生活太远了,很多同学没有去过,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我们可以选择大家都有过的经验体会,比如孩子们都有赶集的经历,去商场的经历,去公园的经历,让他们讲讲自己的见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要注意哪些情况。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讲过:如果要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我要知道学生的经验是什么,没有这个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学生的生活现实、生活经验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做到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要求教师要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家和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发展状况,在课前注意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态度、经验、困惑和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生活经验和课程要求进行教学。

(二)、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

儿童的生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凭借的“中介”和手段。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才能学习生活,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

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需要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

1. 通过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注意发挥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帮助儿童交流、分享、体验和提升生活经验。

例如,一年级下册《热情待客 文明做客》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做客的愉悦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问学生:同学们家里来过哪些客人?客人来了,是怎么招待的?然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概括出:客人来了要问好,请客人入座,给客人端上水果、泡茶,客人走了要送别等接待客人的基本礼节。

教师又组织开展待客情景模拟活动。

(1)师生合作进行生活情景模拟:老师到小朋友家来做客,怎么接待?然后由其他同学评议:这位小主人当得怎么样?

(2)教师提供一组生活情景模拟内容:小伙伴来了;爷爷奶奶来了;叔叔阿姨来了……我们怎么接待?组织学生分组选择,开展生活情景模拟活动。

(3)学生汇报表演,交流评议,学习招待各类客人。

像“家里来了客人”这类话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见过父母是怎么招待客人的,或者自己也招待过客人。因此,教师就从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待客人的经验切入和展开,让学生紧密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讨论“客人来了

应如何招待”这一问题。在学生明确了待客基本礼节的基础上,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招待各种客人”的模拟活动,在这种课堂“准真实生活”的模拟活动中进行学习,深化体验,扩展和提升经验,并进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实践。

2. 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进行教学

“生活即教育。”一方面,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应该走进教室,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另一方面,教学要走出教室,走进真实的生活天地,融入到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例如,四年级下册《学习选购商品》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选购商品的有关常识,学会看包装中的有关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辨别商品的真伪、优劣。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购物品质及购物习惯,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活动准备: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细心了解食品包装上的有关信息和家长询问一下各种散装食品的购买技巧。

教师根据课前的了解,为学生准备一些食品,模拟一个小小超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独立到小小超市去选购食物,在此期间,教师提出模拟购物的要求:细心选一选自己喜欢的食品,挑选完迅速回到座位和同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选购了什么,购物时都注意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已知经验和组内交流,学生进行全班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评价。

学生根据所学查看自己所选食品,看后说一说是否为合格产品,如何判断的,不合格的产品可以退货但要说明理由。 以超市购物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情境模拟、自我评价等,引导学生自主概括超市购物常识,在选购食品时做到了细观察、巧分辨,把安全放到首位,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做一个健康聪明的消费者。

可以说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这样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进行,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全部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学生其实是在进行和探讨着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因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实际生活的过程,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因此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教学因之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切实地体现了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努力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这种“准真实生活”摹拟中学习。

(4)拓展教学时空,组织生活实践,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学习。

总之,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3. 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在于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要求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复制”和“照相式”再现,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儿童的生活带进教室、模拟生活、交流经验的层面。教学还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课程、教材、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还应该致力于使课程、教材、教学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对儿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更好地生活。这是课程、教材、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回归儿童生活”的本质含义。

下面一则案例比较好地体现了上面倡导的教学必须回到儿童生活、实践并提升儿童生活这一理念

在一年级下册《我为家庭添欢乐》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谈论长辈为家庭所做的事情后,教师请学生谈谈: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假如教师只满足于学生在此时的表达,那么这节课的收获可能就只是使学生知道“要关心家人”“为关心家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不过,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与学生商定:我们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无巨细,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

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

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体会到妈妈平时做家务真的很辛

苦!”“我帮爸爸做事,爸爸很高兴,我也很开心!”“原来我也可以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我真高兴!我要继续为父母做点事”……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在课后组织开展了“让我为您分忧”的活动,这一活动使学生把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认识转变为真正的行动,不再只停留在“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状态。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指导了他们的生活,提升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并有效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开通课程、教材、教学走向儿童真实生活的广阔途径。

新德育课程与品德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新”品德课程呢?在课标解读中我们分析了综

合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不同,它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所以相应的也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

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下几种价值观: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观”: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

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

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以前是以教师为主体,现在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

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

利。"蹲下来看学生",这"蹲"和"看"是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根本转变,只有真正"蹲"下来才能以学生观"看"学生,正确处理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师长,同时也是"大朋友"的形象。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的小宝宝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的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很奇怪,蹲下来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那一条条腿,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的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那么的不安.于是,妈妈连忙把孩子抱了起来...... ,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也许他永远也不知道孩子害怕什么.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她永远不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

品德课上我们学习《赞美春天》,有学生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是的,当春风裹着沙尘刮来的时候,春风是黄色的."有一位小朋友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于是把春风画成绿色的.我也笑笑说;"不错,在诗人的眼里,春风是绿色的.不然王安石怎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呢?"接着又有一位小朋友说:"他们都是不对的,因为风是看不见的,画不出来的."于是,他把草叶画成一边倒.我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刮风,而且风刮的还比较大,草都被吹弯了腰."按理说,只有最后以为小朋友说的是对的,但对前者,我们为什么不予以否定呢?我想,如果否定他们,哪怕态度很温和,都会封杀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说不定真的扼杀了一个未来的诗人呢.

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们只有蹲下身子,变得和孩子一

样高时,我们才能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了原本幼稚可笑的东西并不幼稚,也不可笑.就如故事中的妈妈,当她蹲下身子时,才发现孩子心中在害怕什么,也才能及时地把五岁的孩子从惊慌中抱起来,孩子就会发现商场中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所以我想说,让我们蹲下身子,带着浅浅的微笑,轻微的赞美,鼓励的眼神,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教育的成功。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

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

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说到这里,我想起有一次课堂上出现的一个情况:我上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家里能帮助爷爷奶奶吗?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大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们还小呢。我就再抛出这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能不能帮主爷爷奶奶?同学们开始说:我能给奶奶倒水,我能给爷爷捶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也就是不在我们预设之内的状况,但是我们不能压抑孩子的言论,要因势利导)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 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如二年级下册《帮主他人我快乐》一课我的教学)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

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

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

资料进行剪贴。不拘于一种形式,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四、做好品德课程的课外延伸

(一)注重课外延伸的实践性

人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与生活教育更是如此。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形成。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注重课外延伸的实践性,就是让学生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道德行为也能获得锻炼,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

1. 校园生活的实践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道德行为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利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班队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

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让校园更美丽”,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如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辨别方向,学习画平面图也从最简单的认知课桌椅开始,到画教室的平面图,学校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平面图

2. 家庭生活的实践

虽然学校教育在整个品德教学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环节——家庭,也是

课堂教学效果得以真正体现的一个场所。比如,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儿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调查研究懂得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接人待客礼仪、文明礼貌用语、生活自理技能、生活自救常识、关心长辈言行等。回到家中自觉做到:来客人时,问好、让座……;长辈回家时,打招呼、接包……;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洗脸……;小刀把手划破了,抹上点红药水贴上创可贴……;奶奶病了,给奶奶拿药、倒水……。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只要注意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社会生活的实践

儿童的视野一天天扩展,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空间活动。例如关于认识秋天的教学,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让儿童利用星期天随着父母深入到街道、商店、果树园、庄稼地、树林里、小溪边,去观察,去发现,去找秋天。孩子们带回的“秋天”是真实的,体验也是深刻的。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家秋天才收获的玉米、大豆、谷子、小豆等作物种子;有的同学带来了杨树叶、柳树叶、槐树叶等植物叶子……。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家乡的秋天,有讲不完的秋天趣事,有问不完的秋天问题。

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个大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品德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而教师要善于把思想品德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走路要过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表演走路时靠右边行,走到交叉路口记住心

中的“红绿灯,” 要“一站二看三通过”,就是一要先停下来;二是要看一看有没有车通过;三是要等没有车通过时,快一点通过马路。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当然,如果到外地走路遇到有红绿灯的路口,一定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开发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得到发展。

(二)、讲究课外延伸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对课外延伸的设计要摆脱重复,枯燥乏味,以及毫无意义,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认知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来激发情感,指导行为。这里总结了几个方法:

1. 比一比

学生好胜心强,潜意识里总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比赛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2. 演一演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好模仿,表演欲望非常强烈。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不妨让学生来排演课本剧或者生活情景剧,让学

生在表演中提高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品质。 今年六一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上,二年级的同学表演的课本剧《三个母亲》效果非常好,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很有教育意义,学生非常喜欢。品德课程里有很多的故事情景都非常适于学生表演,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学生喜闻乐见,情绪很高涨。

3. 玩一玩

学生都喜欢玩,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接受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他们不会觉得有负担,而是积极性非常高,效果非常好。一年级上册《做游戏 守规则》一课,就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跳大绳-------按顺序一个一个的跳,跳坏后,自动下来。 打乒乓球——按顺序玩,规定个数,达到后,自觉下来。 踢足球——有分工,快乐接受,注意安全。 出入教室——不拥挤,排好队。 拔河——两边的人数一样多,大家齐心协力。上下楼梯——排好队,轻声慢步靠右行。通过游戏制定规则,了解规则。

4. 找一找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教学《我眼里的冬天》,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外面感受一下冬天的生活,观察寒冷的季节里小动物都哪去了?树上的叶子掉的差不多了,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冬装来御寒,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5. 画一画

由于小学生对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事物特感兴趣,加之他们天性好动,布置一些画画的任务,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做。比如《秋游》一课,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然后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秋天,还可以教学生用一些树叶、种子、草叶、果实等制作的工艺品,把树叶压平------在一张纸上设计图样------涂胶水、用胶水粘牢------给成品装饰花边,这样学生有兴趣,也加深了对秋天的印象。

(三)、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

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就必须让课外延伸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做起来,避免形式主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获得家庭、社会的最大支持,让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真正的锻炼。

1. 构建反馈网络

小学生自主自控能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以把握自己。因此,仅仅只靠学生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也应担当起监督的重任,及时了解反馈,构建一个反馈网络,来指导学生的行为。

(1)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平时要与家长密切联系与合作,做好家长工作。把品德与生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告之家长,要求家长对子女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指导、督促。通常我们都采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现在手机、电话等通讯设备也成了与家长进行联系的有效手段。利用这些来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2)要与一些社区、村委会、敬老院等取得合作,与校外辅导员及时联系,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予以及时反馈。例如我要求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助老人们做事,请校外辅导员做好记录工作,什么时候,谁来做了些什么,让学生能够真的做起来。

2. 建立评价机制

研究人员的一次实验表明,思想品德教学的合理评价对于小学生品德信念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实施课外延伸时,我们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培养。

(1)在评价中要做到及时,合理。如:当学生来报告说“某某在欺负别人”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叫过来,了解情况,指出缺点,教育其下次改正。同时要注意减少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伤害学生自尊。

(2)评价方式上要做到多元化,可以开展师评、自评,互评等方式。通过公开公平、和谐的评价与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家庭和社会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这3个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如要求学生在家能自己起床、自己整理房间时,家长可以在反馈中写上自己的评价,评语。

(3)在评价中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可以建立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助人为乐奖、劳动奖、勤奋奖、宣传奖等,卡由书签制成,根据不同的项目,在卡下方签上家长、校外辅导员等的名字,并分别由他们颁发,班主任把这些优秀学生卡都贴到墙上,设立一个展示区,以此来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五.新品德课程教学应回归儿童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

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是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的。结合教学实际,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就会发现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三个层面的教学策略: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教学要实现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求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需要,这应该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起点。

1. 教学主题的生成源自儿童实际生活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以及通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需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

则等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下面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描述的“节约用水”教学主题生成的具体案例。

在本班教室的外面,有一个小水池,每次下课后,就会有许多学生去那里洗手或洗物品。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洗手要用很长时间,一边涂洗手液,而水却一直在哗哗地流着;有的学生经常忘了关水龙头或者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下滴……从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我感觉到学生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后来我又请家长配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家中同样也存在浪费用水的情况。事实上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而且随着人类的生产和各种开发活动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愈益紧缺。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珍惜环境资源的教育要求,于是结合相关教材内容,我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和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并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制定力所能及的生活节水措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浪费用水现象,由此生成“节约用水”这一教学主题,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这样,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通过教学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此形成的教学主题是充满儿童真实生活源头活水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儿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课程、教材是基于儿童生活的,课程、教材对具体教学主题的生成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因地制宜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和问题生成教学主题,力求达到课程、教材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生活需求的一致。

2. 教学目标的定位力求切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遇到问题想办法》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的要求设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这很正常。面对问题或困难,是进还是退,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主动想办法是应付挑战的积极态度,他可以使人们尽快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惧怕困难,守株待兔,则是消极的态度,只能给人们增添更多的烦恼,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小教育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积极想办法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活动主要由正反事例比较:钥匙丢了怎么办?和家人走散怎么办?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 等。我们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解决的方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这样的榜样就在身边,更容易被他们接纳,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3. 教学内容的选取满足儿童的真实生活需要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教学内容要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这为教学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当然,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课,教材中的植物园熊猫馆这些场所离同学们的生活太远了,很多同学没有去过,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我们可以选择大家都有过的经验体会,比如孩子们都有赶集的经历,去商场的经历,去公园的经历,让他们讲讲自己的见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要注意哪些情况。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讲过:如果要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我要知道学生的经验是什么,没有这个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学生的生活现实、生活经验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做到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要求教师要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家和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发展状况,在课前注意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态度、经验、困惑和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生活经验和课程要求进行教学。

(二)、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

儿童的生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凭借的“中介”和手段。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才能学习生活,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

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需要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

1. 通过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注意发挥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帮助儿童交流、分享、体验和提升生活经验。

例如,一年级下册《热情待客 文明做客》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做客的愉悦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问学生:同学们家里来过哪些客人?客人来了,是怎么招待的?然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概括出:客人来了要问好,请客人入座,给客人端上水果、泡茶,客人走了要送别等接待客人的基本礼节。

教师又组织开展待客情景模拟活动。

(1)师生合作进行生活情景模拟:老师到小朋友家来做客,怎么接待?然后由其他同学评议:这位小主人当得怎么样?

(2)教师提供一组生活情景模拟内容:小伙伴来了;爷爷奶奶来了;叔叔阿姨来了……我们怎么接待?组织学生分组选择,开展生活情景模拟活动。

(3)学生汇报表演,交流评议,学习招待各类客人。

像“家里来了客人”这类话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见过父母是怎么招待客人的,或者自己也招待过客人。因此,教师就从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待客人的经验切入和展开,让学生紧密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讨论“客人来了

应如何招待”这一问题。在学生明确了待客基本礼节的基础上,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招待各种客人”的模拟活动,在这种课堂“准真实生活”的模拟活动中进行学习,深化体验,扩展和提升经验,并进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实践。

2. 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进行教学

“生活即教育。”一方面,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应该走进教室,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另一方面,教学要走出教室,走进真实的生活天地,融入到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例如,四年级下册《学习选购商品》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选购商品的有关常识,学会看包装中的有关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辨别商品的真伪、优劣。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购物品质及购物习惯,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活动准备: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细心了解食品包装上的有关信息和家长询问一下各种散装食品的购买技巧。

教师根据课前的了解,为学生准备一些食品,模拟一个小小超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独立到小小超市去选购食物,在此期间,教师提出模拟购物的要求:细心选一选自己喜欢的食品,挑选完迅速回到座位和同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选购了什么,购物时都注意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已知经验和组内交流,学生进行全班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评价。

学生根据所学查看自己所选食品,看后说一说是否为合格产品,如何判断的,不合格的产品可以退货但要说明理由。 以超市购物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情境模拟、自我评价等,引导学生自主概括超市购物常识,在选购食品时做到了细观察、巧分辨,把安全放到首位,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做一个健康聪明的消费者。

可以说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这样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进行,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全部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学生其实是在进行和探讨着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因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实际生活的过程,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因此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教学因之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切实地体现了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努力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这种“准真实生活”摹拟中学习。

(4)拓展教学时空,组织生活实践,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学习。

总之,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3. 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在于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要求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复制”和“照相式”再现,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儿童的生活带进教室、模拟生活、交流经验的层面。教学还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课程、教材、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还应该致力于使课程、教材、教学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对儿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更好地生活。这是课程、教材、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回归儿童生活”的本质含义。

下面一则案例比较好地体现了上面倡导的教学必须回到儿童生活、实践并提升儿童生活这一理念

在一年级下册《我为家庭添欢乐》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谈论长辈为家庭所做的事情后,教师请学生谈谈: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假如教师只满足于学生在此时的表达,那么这节课的收获可能就只是使学生知道“要关心家人”“为关心家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不过,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与学生商定:我们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无巨细,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

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

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体会到妈妈平时做家务真的很辛

苦!”“我帮爸爸做事,爸爸很高兴,我也很开心!”“原来我也可以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我真高兴!我要继续为父母做点事”……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在课后组织开展了“让我为您分忧”的活动,这一活动使学生把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认识转变为真正的行动,不再只停留在“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状态。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指导了他们的生活,提升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并有效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开通课程、教材、教学走向儿童真实生活的广阔途径。


相关内容

  • 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
  •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 姓名:张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杜时忠 20071101 ⑨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THESIS 内容摘要 德育主题活动教学是针对传统德育教学的改革,它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方法和 ...

  • 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 近年来,我们xx中心小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推动下,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 ...

  • 课题名称:学校团队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 课题名称:学校团队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静安区民立中学 顾亦君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校团委学生会.大队部组织的团队实践活动与有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德育内涵之间的联系.通过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有效地组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 ...

  • 考研教育学精华版笔记_(2)
  • 2010年教育学考研必背知识精华版--教育学原理之三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教学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⑤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讲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 2.课程与教 ...

  • [转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 ...

  • 现代教育目的
  • 1.现代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所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2.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第一层次为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第二层次为学校培养目标:第三层次为课程目标.功能:1.激励功能 2. ...

  • 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打印版)
  •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 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 ...

  •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文
  •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新的形势下将更加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教育,当今社会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而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又是德育的主渠道.这不仅是学校教 ...

  • 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 ...

  • 专升本 教育学重点
  • 填空题 1.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 教育与社会发展互相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 教育的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 质量规格 标准. 3.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布鲁纳. 4.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 教学大纲 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