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反应 2 例
主要成分:附子(制) 、党参、白术(炒) 、干姜、甘草。 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 、白术(炒) 、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为棕褐色或 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 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50g 加 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 得。 性状 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 辛辣。
作用类别 该药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 6 丸,大蜜丸一次 1 丸,一日 2~3 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贮藏 密封。
药理作用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 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 肠运动抑制。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 后,在 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 和抗寒能力。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 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 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 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 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 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 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 性口腔溃疡等。
附子理中丸反应 2 例
主要成分:附子(制) 、党参、白术(炒) 、干姜、甘草。 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 、白术(炒) 、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为棕褐色或 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 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50g 加 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 得。 性状 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 辛辣。
作用类别 该药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 6 丸,大蜜丸一次 1 丸,一日 2~3 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贮藏 密封。
药理作用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 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 肠运动抑制。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 后,在 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 和抗寒能力。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 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 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 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 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 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 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 性口腔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