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反应2例

附子理中丸反应 2 例

主要成分:附子(制) 、党参、白术(炒) 、干姜、甘草。 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 、白术(炒) 、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为棕褐色或 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 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50g 加 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 得。 性状 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 辛辣。

作用类别 该药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 6 丸,大蜜丸一次 1 丸,一日 2~3 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贮藏 密封。

药理作用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 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 肠运动抑制。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 后,在 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 和抗寒能力。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 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 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 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 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 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 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 性口腔溃疡等。

附子理中丸反应 2 例

主要成分:附子(制) 、党参、白术(炒) 、干姜、甘草。 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 、白术(炒) 、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为棕褐色或 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 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50g 加 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 得。 性状 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 辛辣。

作用类别 该药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 6 丸,大蜜丸一次 1 丸,一日 2~3 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贮藏 密封。

药理作用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 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 肠运动抑制。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 后,在 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 和抗寒能力。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 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 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 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 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 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 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 性口腔溃疡等。


相关内容

  • 2016中药综合中药的合理应用讲义
  • 2016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精讲辅导讲义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利用2016-8-21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 一.合理使用中药(基本概念):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 ...

  • 附子理中汤治疗皮肤病6例报道
  • [摘要] 理中汤在<金匮要略>中称为人参汤,主治中气虚寒.脾陷胃逆,戊土迫于甲木而出现的胸闷.吐泻诸证.加附子则为附子理中汤,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中下二焦虚寒.火不生土诸虚寒杂症.今拓展附子理中汤治疗范围而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效果很好.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皮肤病:中药治疗 ...

  • 浅谈执业药师如何进行药学服务
  • 2010年5月 43 <金匮>中为生附子用量最大之一方.其余则都是分温再服,都不超过7.5克,一次量9-15克.若治疗虚性慢性疾患时,用炮附子1.5-3克可望有效:取其镇痛作用,则须6-9克才有效.至于治疗严重的湿病,又在例外,可依照仲景治疗风湿各方适当增加. 3.3附子水煎服与作丸散服 ...

  •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 功效: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作用: 1. 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 ...

  • 四逆汤现代研究
  •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23-01 [摘要]四逆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为急救之方药,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由附子.炙甘草.干姜组成.自仲景创该方以来的近两千年间,历代众医家均以传统的汤剂形式应用于临床,疗效卓著.现代药 ...

  •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夜间腹胀10例
  • [关键词] 夜间腹胀:附子理中汤 作者2011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夜间腹胀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辨证均属脾肾阳虚型.10例均做上消化道 ...

  • 附子的用量用法
  • 附子的用量与用法分析 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 "<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 ...

  • 王正龙[疑难杂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癌症(附:白血病)
  • (14).癌症(附:白血病): 癌症在医学上归类于肿瘤,中医属于癥瘕.积聚.瘰疬等病范围. 凡是癌症,90%以上都是由于个人的不良情绪造成的,极个别原因是由于恶劣环境所致, 但治疗原则和方法都是相同的.而且,发生肿瘤的位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哪个部位的正气虚 弱,那里的邪气就必然强盛,再加上不良情绪导 ...

  •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
  •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从感冒说起) 中医认为致病原因有二,一内因,二外因. 一内因: 疾病从内而生.内伤七情五脏伤.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忧思气结,喜则气消,怒则气上. 二外感 百病皆因风而起,风就是水火也就是寒热而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