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软实力大国吗

中国是软实力大国吗

2007年11月19日18: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来源:新华网

最近有学者撰文认为中国并不缺乏“软实力”,而且已经是一个软实力大国。外国有的软力量,中国都具备,比如文化力、语言力、文明力、思想力等。问题不在于中国有没有软实力,而在于中国如何使用软实力。而“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遍地开花,便是中国开始运用其软实力的表现(庞中英:《孔子思想的“出口”与软力量的使用》,《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67页)。

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软实力和软实力资源的区别,有可能误导我们对中国软实力的认识。

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这当然不假。但是这并不是软实力本身,而只是软实力的来源,或曰软实力资源。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有利的规则和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很明显,不管说中国文化具有普世性,还是说中国是当今国际机制的制定者,都是自欺欺人。打个比方,软实力资源是一块好钢,软实力是一把利剑,中国虽有好钢,但显然还没有将之铸成利剑。 因此,现在就说中国是软实力大国,是不是太早了点?

何况,中国的“好钢”已经不多了。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虽然源远流长,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遗憾的是,近代以来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不仅没有成功地消除这些缺点,反而处处针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开刀。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我国的优良传统几近命悬一线(葛剑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载于葛剑雄:《往事和近事》,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3页)。20多年来,我们孜孜不倦保卫传统文化尚且十分吃力,目前又怎么可能用这种资源不足、建设不够的“软实力”去影响他国、造福世界呢?

不过,也许,这些事实确实说明中国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中国为跨国公司提供贸易机会、消费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国外对中国的关注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大多都是在更了解中国的基础上从中国赚更多的钱,并非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致。冷战时期西方阵营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欧北美的民众都十分喜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理,今天国外有许多人研究中国、学习中国、报道中国,不等于说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

话说回来,笔者并不否认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中国发展为一个在世界上必须说话的大国,一个必须做事的大国,一个必须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就不得不在思想上有所创造,不能无话可说,不能无所作为,不能随波逐流。让中国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在传承中凸现创新精神,“使中国的知识体系参与世界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因此产生新的世界普遍知识体系”,“使中国成为知识生产大国”(赵汀阳语),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笔者也无意否认中国拥有成为软实力大国的巨大潜力。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百余年风狂雨暴后依然挺立着,便说明其生命力远比许多人想像的要顽强。本文强调的是,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依然处于资源不足、建设不够的状态,而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乃是我们需要长期艰苦努力方能完成的任务,并非立马可待的事情。因此,如果将不成熟的软实力资源当作可资利用的软实力,便是对中国现实状况的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只会使我们自满于现状,而耽误了保护传统、创新制度和文化的努力。(来源:世界知识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詹奕嘉)

中国是软实力大国吗

2007年11月19日18: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来源:新华网

最近有学者撰文认为中国并不缺乏“软实力”,而且已经是一个软实力大国。外国有的软力量,中国都具备,比如文化力、语言力、文明力、思想力等。问题不在于中国有没有软实力,而在于中国如何使用软实力。而“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遍地开花,便是中国开始运用其软实力的表现(庞中英:《孔子思想的“出口”与软力量的使用》,《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67页)。

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软实力和软实力资源的区别,有可能误导我们对中国软实力的认识。

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这当然不假。但是这并不是软实力本身,而只是软实力的来源,或曰软实力资源。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有利的规则和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很明显,不管说中国文化具有普世性,还是说中国是当今国际机制的制定者,都是自欺欺人。打个比方,软实力资源是一块好钢,软实力是一把利剑,中国虽有好钢,但显然还没有将之铸成利剑。 因此,现在就说中国是软实力大国,是不是太早了点?

何况,中国的“好钢”已经不多了。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虽然源远流长,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遗憾的是,近代以来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不仅没有成功地消除这些缺点,反而处处针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开刀。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我国的优良传统几近命悬一线(葛剑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载于葛剑雄:《往事和近事》,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3页)。20多年来,我们孜孜不倦保卫传统文化尚且十分吃力,目前又怎么可能用这种资源不足、建设不够的“软实力”去影响他国、造福世界呢?

不过,也许,这些事实确实说明中国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中国为跨国公司提供贸易机会、消费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国外对中国的关注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大多都是在更了解中国的基础上从中国赚更多的钱,并非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致。冷战时期西方阵营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欧北美的民众都十分喜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理,今天国外有许多人研究中国、学习中国、报道中国,不等于说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

话说回来,笔者并不否认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中国发展为一个在世界上必须说话的大国,一个必须做事的大国,一个必须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就不得不在思想上有所创造,不能无话可说,不能无所作为,不能随波逐流。让中国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在传承中凸现创新精神,“使中国的知识体系参与世界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因此产生新的世界普遍知识体系”,“使中国成为知识生产大国”(赵汀阳语),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笔者也无意否认中国拥有成为软实力大国的巨大潜力。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百余年风狂雨暴后依然挺立着,便说明其生命力远比许多人想像的要顽强。本文强调的是,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依然处于资源不足、建设不够的状态,而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乃是我们需要长期艰苦努力方能完成的任务,并非立马可待的事情。因此,如果将不成熟的软实力资源当作可资利用的软实力,便是对中国现实状况的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只会使我们自满于现状,而耽误了保护传统、创新制度和文化的努力。(来源:世界知识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詹奕嘉)


相关内容

  • 低碳软实力:定位低碳世界大国崛起的新坐标
  •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时代,大国崛起的脚步从未停息.软实力逐渐成为大国崛起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世界,寻求低碳崛起成为新的航向. 1,人类近现代发展史上的伟大坐标 人类近现代发展史上有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他们不仅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也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深远 ...

  • 大国和谐观后感
  • 大国和谐 电气2011-1 陈婷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分析全球化的理论指南,该理论认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在开创世界历史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终将灭亡;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具体道路是多样的;世界历史的最终趋势 ...

  • 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变化
  • 论 中 国 在 世 界 中 的 地 位 变 化 论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变化 论文摘要: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迅猛的提升.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世 ...

  • [历史的惯性]
  • <历史的惯性> 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 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吗?中国应采取何种外交方式? ★ 内容简介 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 ...

  •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附照片) --李洪峰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演 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文化落后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确立一个战略目标: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的落后状况,要努力建设适应时代要 ...

  • 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 对当今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当前,国际上对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多的议论,而我们始终强调中国的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5月,温家宝总理去捷克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会上温总理特别指出,"中美共治"的论点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总理之所以要这么讲,是因为"中美共治"这样一种 ...

  • 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建构探究
  • [摘要]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领域逐步走向更加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然而,东盟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大国平衡外交模式无疑将对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造成影响.中国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政治经济交往时,应尽可能避免大国平衡战略的负面影响,同时,积极寻找有利的外交机遇. [关键词]中国 东盟 大国平 ...

  • 中国梦,强军梦
  • 中国梦,强军梦 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世界瞩目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吹响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在主流媒体归纳评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大看点"中,涉及国防和军队的就有两个,分别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

  • 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
  • 软实力在国际政治界是个新概念,但就其内涵来讲并不新鲜.3000年前孔子就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斗星一样,在自己一定的位置上众多的星星都围绕着它.儒家主张的重"王"道.轻"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