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_格列佛游记_中的_黑色幽默_特点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2

解析《格列佛游记》中的“黑色幽默”特点

黄琰丁礼明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幽默艺术,它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

本文从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入手,通过挖掘斯威夫特讽刺性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所展现的幽默艺术特性,源。

揭示18世纪的英国文学存在的黑色幽默,而斯威夫特正是黑色幽默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关键词:黑色幽默历史渊源《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A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

代,代表作有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作家们对现实极度不满,认为当时的美国邪恶而荒唐,为高倍放大现存的社会弊端,促使民众对现实社会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仅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讽刺辛辣的幽默笑话,还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逐渐形成了“黑色幽默”的独特风格。然而,盛行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色幽默艺术流派,究竟源于何时呢?本文通过揭秘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探索这一文学艺术的艺术内涵及特点。

一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黑色幽默”一词的使用源于20世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批评家安德列·布勒东(1896-1966),作为一种幽默艺

术,它是

“黑色”与“幽默”的结合。幽默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轻松态度,是人格成熟的表现。《辞海》中解释,幽默是通过影

射、

讽喻、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黑色幽默不但具有幽默本身的艺术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即它的“黑色”性。

黑色幽默是“黑色”的,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幽默。传统幽默是真正的喜剧,是以开玩笑的方式传达轻松愉快的内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幽默色彩是透亮的;而黑色幽默则是一种变形的喜剧,是以轻松的语气,面带笑容地叙述残酷现实作弄下的烦恼,是以“笑”的形式

来传达黑色的内容(愤懑、

痛苦、绝望、毁灭),这样的形式与内涵看似相互矛盾,实质上却直击人心,极富感染力。因此,黑色幽默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比传统的幽默要残酷,对比更鲜明;它是在用蔑视、轻松、达观的口吻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绪,它虽然在笑,却是一种使道德的痛苦发展到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谬到令人发麻的程度的笑,是最痛苦的笑。“黑色幽默”就是这样在“黑色”和“幽默”下,在“现实”和幻想”中平衡着人类的心理。

二18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与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问世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夕。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资本家们为加速资本积累,更加变本加厉地剥削劳动人民,英国社会处处充斥着的商业投机、政治腐败、权力与财富争夺及党派之争,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面对如此黑暗的英国社会,斯威夫特以强烈的仇视态度,痛恨资本主义,真挚同情被压迫者。然而在当时18世纪欧洲兴起写实主义小说的大背景下,斯威夫特并未在其作品中直截了当地揭露抨击资本主义,而是提出“巧智是人性中品格最高用途最广的天赋,幽默则是

最令人惬意”

的艺术主张。此外,英国17世纪下半期和18世纪前半期,讽刺文学大为流行。斯威夫特谈到讽刺起源时

说,有许多坏事不能用法律去惩罚,而宗教与道德的约束,法律处分的威胁都不足以使这些干坏事的人改正;而讽刺就可以把他们的罪孽以最强烈的字眼公之于世,使他们受人憎恶。同时,他认为幽默是最好的一种讽刺,因为它不是鞭挞而是用笑来使人不做蠢事与坏事。斯威夫特运用其幽默智慧,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旨在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文学作品,突显出“黑色”与幽默的双重特性。

三《格列佛游记》的黑色幽默特点1黑色幽默艺术内容作为一种幽默艺术,黑色幽默是以轻松的语气,面带笑容地叙述残酷现实作弄下的烦恼,是以“笑”的形式来传达黑色的内容(愤懑,痛苦,绝望甚至毁灭)。在小说《格列佛游

记》

中,随处可见黑色幽默的这一特性。《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小说共分四部,每部写一次游历。小说看似是一部充满乐趣,充满奇异幻想的游

记,实质却是用蔑视、

轻松的口吻来表现作者无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绪,作者斯威夫特通过幻想旅行的故事,对18世纪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辛辣的讽刺。如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历险犹如童话故事,很快地,读者就会被斯威夫特的风趣所吸引。尽管小人国里的居民个个都不足6英寸高,但是个个都如人类一样行为,工作,说话甚至思考。

……小人国的居民们给他提供足够他们自己一千七百二十四个人吃的肉和饮料,这个数量是他们根据格列佛的身子和他们的身子的比例用数学精算出来的。他们还叫来三百个厨师和七十二个待者为格列佛做饭上菜,派了二百个女裁缝给格列佛缝衣服,三百个裁缝给格列佛做外套等等。因为这些人是这么小,格列佛可以把他们中的一两个人偷偷藏在外衣口袋里。在街上走,如果格列佛的脚步重一

些,就有可能让他们的大楼摇摇晃晃倒下来。或者说,

如果眼睛不留意下面的东西,就很容易一脚踩死几头牛。……

在如此小的王国里,却什么都和人类社会一样,甚至于政治统治与矛盾。在这里,作者通过以跳绳高低来选拔官吏的作法,嘲笑了官吏们的无才无德,他们只要灵巧,能取悦统治者就能升任大官;高跟党与低跟党,影射了英国当时的两大政党———托利党和辉格党。这两个政党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差别只在于鞋跟的高低而已。斯威夫特以这些表面上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揭露讽刺了英国君主制度的腐败和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英国议会中暗无原则的党派纷争。又如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在飞岛的经历。在这里,小说所描写的环境幻想而荒诞,情节虚幻而又夸张,作者的笔调也是轻

松、

戏谑中夹杂着政治性、讽刺性。飞岛中长相奇怪的民众,019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2它们古怪的交流方式以及怪异荒谬的科学研究等无不引发读者笑声,尽管这些故事内容都一针见血地揭发了当时黑

暗的社会现实。最能体现斯威夫特奇想与嘲笑的黑色幽默

在这一游记的第五章。

在这章,格列佛向读者们描述了他在拉格多设计院的所看,所闻及所感,这也是全书最精彩、最

富有想象力的讽刺部分。那些空想科学家、设计家们完全是

想入非非,精神错乱:想着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来取暖、把冰

煅烧成火药、把粪便还原成食物、软化大理石等等,借此,斯

威夫特大胆地对当时不切实际、脱离需求的所谓的科学研

究进行了无情地挖苦和调侃。

2黑色幽默艺术的具体手法

《辞海》解释中,幽默是通过夸张、讽喻、反语、戏拟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

之处。作为一种幽默艺术,黑色幽默也是如此。小说《格列佛

游记》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作者大量采用讽喻、戏谑、夸张

及漫画等手法把虚构的情节、幻想的故事和对现实社会的

揭露讽刺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寓意深刻,幽默有力,达到

黑色”与“幽默”统一。

(1)讽喻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寓言体讽刺小

说,讽喻手法贯穿整体。第一部分小人国游记与第二部分的

大人国游记都具有童话色彩,然而在这些童话外壳下作者

却讽喻了当时的英国社会,揭露其政治上的腐败。

第三部分内容庞杂,作者运用巫术亡灵,纵论古今人物得失。第四部

智马国的游记可以归为动物寓言,同时也具有乌托邦小说

的性质,影射了当时黑暗的英国政治,反映了作者的某些社

会理想。

(2)戏拟

《格列佛游记》看似一部娱乐性读物,实质却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仅滑稽地模仿了作者时代流行的游记创

作结构,还有当时所谓的英国文化。如小人国与大人国里居民的语言,参拜皇帝仪式及拜访女士的礼节正是对当时斯

威夫特英国社会的诙谐模仿;又如第一部分第二、三、七章中的小人国的奏章和弹劾书等政治性文体。小说的这些拔高式的滑稽模仿使得故作严肃、一本正经的叙述方式与滑稽可笑的内容之间形成反差,由此产生了强而有力的幽默讽刺效果。(3)夸张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漫画式的夸张,以此达到揭露嘲讽当时“黑色”的社会。如作者对小人国的描写,小人国的人身高不过六英尺,小得可以放在格列佛手上把玩,他们的宫殿就像积木搭成的,当皇宫失火时,格列佛一泡尿就把火灭掉了。小人国虽小,功能齐全,完全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同样也有争权夺利的斗争:小人国用绳上跳舞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两党之争、大端派和小端派教义之争等,作者用大量细致真实的细节将这些斗争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与小说中漫画式的夸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不仅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还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滑稽的艺术效果。(4)反语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运用反讽的艺术手

法传达黑色幽默的特性:轻松的表面内容与“黑色”实际意

指的统一结合。在小说第三部分的第八章里作者辛辣地讽

刺了近百年的历史,指出“它令人作呕,那些像娼妓一样的

作家哄骗世人,说什么:懦夫立了战功,傻子提出聪明的建

议,阿谀奉承的人最诚恳,出卖祖国的人竟具有古代罗马人020

借鉴与比较

的优良的品质,不信神的人最虔诚,鸡奸犯最贞洁,告密者

最诚实……朝廷、枢密院和上议院里发生的大事,他们进行的政治活动大半都可以和鸨母、妓女、乌龟、寄生虫和小丑的行为媲美。世界上的伟大事业和革命事业的动机原来不过如些,他们取得成功只是由于发生了可耻的意外事件,我听了这些真实情况,对于人类的智慧和正直不免鄙夷了。”这里作者对那些写野史的作家们歪曲历史作了辛辣的讽刺,当作者说他“对人类的智慧和正直不免鄙夷了”,其实际是作者在指责那些愚蠢的歪曲事实的家伙。小说里的故事明明是在影射英国社会,可作者偏要解释说:我希望不必再向读者声明,我这里所谈的一切,没有一点是涉及我祖国的。这段话无疑是在大声地告诉大家:我确实在谈英国。小说中反语的运用挑战着读者的理解力,然而,当读者领会到其中的奥秘时,会不禁发出会心的一笑。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斯威夫特机智幽默的讽刺才能。四结语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兼作家安德烈·布雷顿就曾指出斯威夫特是黑色幽默的创始人。经受着内(作者自身身体)外(当时的社会)的困苦,斯威夫特仍乐观面对,他曾说,“我会尽我所能去娱乐消遣,因为它能让我保持我的脾性,就正如运动可以维护我的健康;

如果没有健康,没有良好的心情,我情愿是只狗。”

带着这样的处世哲理,斯威夫特开创了具有黑色幽默特

性的讽刺性写作手法。随着历史的进展,到了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黑色幽默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约瑟夫·海勒等作家们不仅沿

承了斯威夫特表现黑色幽默的写作技巧,还在语言技

巧上,人物的刻画上都得到了深化,进而成为独树一

帜的文学流派。

注:本文系华东交通大学校立科研基金资助,编号:

09WY03)。参考文献:

[1]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年版。[2]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3]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英]斯威夫特,张健译:《格列佛游记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5]伍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6]易国定、付仁明:《卓越的讽刺艺术》,《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7]BredonA.Preface,AnthologiedeL’hummorNoirfromBlackHumor:CriticalEssays.AlanR.Pratt.GarlandPublishing,1993,Inc.11-18.[8]SwiftJ.Gulliver’sTravel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1.作者简介:黄琰,女,1975—,江西安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丁礼明,男,1967—,安徽淮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2

解析《格列佛游记》中的“黑色幽默”特点

黄琰丁礼明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幽默艺术,它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

本文从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入手,通过挖掘斯威夫特讽刺性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所展现的幽默艺术特性,源。

揭示18世纪的英国文学存在的黑色幽默,而斯威夫特正是黑色幽默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关键词:黑色幽默历史渊源《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A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

代,代表作有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作家们对现实极度不满,认为当时的美国邪恶而荒唐,为高倍放大现存的社会弊端,促使民众对现实社会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仅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讽刺辛辣的幽默笑话,还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逐渐形成了“黑色幽默”的独特风格。然而,盛行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色幽默艺术流派,究竟源于何时呢?本文通过揭秘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探索这一文学艺术的艺术内涵及特点。

一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黑色幽默”一词的使用源于20世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批评家安德列·布勒东(1896-1966),作为一种幽默艺

术,它是

“黑色”与“幽默”的结合。幽默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轻松态度,是人格成熟的表现。《辞海》中解释,幽默是通过影

射、

讽喻、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黑色幽默不但具有幽默本身的艺术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即它的“黑色”性。

黑色幽默是“黑色”的,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幽默。传统幽默是真正的喜剧,是以开玩笑的方式传达轻松愉快的内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幽默色彩是透亮的;而黑色幽默则是一种变形的喜剧,是以轻松的语气,面带笑容地叙述残酷现实作弄下的烦恼,是以“笑”的形式

来传达黑色的内容(愤懑、

痛苦、绝望、毁灭),这样的形式与内涵看似相互矛盾,实质上却直击人心,极富感染力。因此,黑色幽默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比传统的幽默要残酷,对比更鲜明;它是在用蔑视、轻松、达观的口吻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绪,它虽然在笑,却是一种使道德的痛苦发展到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谬到令人发麻的程度的笑,是最痛苦的笑。“黑色幽默”就是这样在“黑色”和“幽默”下,在“现实”和幻想”中平衡着人类的心理。

二18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与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问世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夕。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资本家们为加速资本积累,更加变本加厉地剥削劳动人民,英国社会处处充斥着的商业投机、政治腐败、权力与财富争夺及党派之争,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面对如此黑暗的英国社会,斯威夫特以强烈的仇视态度,痛恨资本主义,真挚同情被压迫者。然而在当时18世纪欧洲兴起写实主义小说的大背景下,斯威夫特并未在其作品中直截了当地揭露抨击资本主义,而是提出“巧智是人性中品格最高用途最广的天赋,幽默则是

最令人惬意”

的艺术主张。此外,英国17世纪下半期和18世纪前半期,讽刺文学大为流行。斯威夫特谈到讽刺起源时

说,有许多坏事不能用法律去惩罚,而宗教与道德的约束,法律处分的威胁都不足以使这些干坏事的人改正;而讽刺就可以把他们的罪孽以最强烈的字眼公之于世,使他们受人憎恶。同时,他认为幽默是最好的一种讽刺,因为它不是鞭挞而是用笑来使人不做蠢事与坏事。斯威夫特运用其幽默智慧,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旨在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文学作品,突显出“黑色”与幽默的双重特性。

三《格列佛游记》的黑色幽默特点1黑色幽默艺术内容作为一种幽默艺术,黑色幽默是以轻松的语气,面带笑容地叙述残酷现实作弄下的烦恼,是以“笑”的形式来传达黑色的内容(愤懑,痛苦,绝望甚至毁灭)。在小说《格列佛游

记》

中,随处可见黑色幽默的这一特性。《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小说共分四部,每部写一次游历。小说看似是一部充满乐趣,充满奇异幻想的游

记,实质却是用蔑视、

轻松的口吻来表现作者无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绪,作者斯威夫特通过幻想旅行的故事,对18世纪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辛辣的讽刺。如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历险犹如童话故事,很快地,读者就会被斯威夫特的风趣所吸引。尽管小人国里的居民个个都不足6英寸高,但是个个都如人类一样行为,工作,说话甚至思考。

……小人国的居民们给他提供足够他们自己一千七百二十四个人吃的肉和饮料,这个数量是他们根据格列佛的身子和他们的身子的比例用数学精算出来的。他们还叫来三百个厨师和七十二个待者为格列佛做饭上菜,派了二百个女裁缝给格列佛缝衣服,三百个裁缝给格列佛做外套等等。因为这些人是这么小,格列佛可以把他们中的一两个人偷偷藏在外衣口袋里。在街上走,如果格列佛的脚步重一

些,就有可能让他们的大楼摇摇晃晃倒下来。或者说,

如果眼睛不留意下面的东西,就很容易一脚踩死几头牛。……

在如此小的王国里,却什么都和人类社会一样,甚至于政治统治与矛盾。在这里,作者通过以跳绳高低来选拔官吏的作法,嘲笑了官吏们的无才无德,他们只要灵巧,能取悦统治者就能升任大官;高跟党与低跟党,影射了英国当时的两大政党———托利党和辉格党。这两个政党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差别只在于鞋跟的高低而已。斯威夫特以这些表面上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揭露讽刺了英国君主制度的腐败和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英国议会中暗无原则的党派纷争。又如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在飞岛的经历。在这里,小说所描写的环境幻想而荒诞,情节虚幻而又夸张,作者的笔调也是轻

松、

戏谑中夹杂着政治性、讽刺性。飞岛中长相奇怪的民众,019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2它们古怪的交流方式以及怪异荒谬的科学研究等无不引发读者笑声,尽管这些故事内容都一针见血地揭发了当时黑

暗的社会现实。最能体现斯威夫特奇想与嘲笑的黑色幽默

在这一游记的第五章。

在这章,格列佛向读者们描述了他在拉格多设计院的所看,所闻及所感,这也是全书最精彩、最

富有想象力的讽刺部分。那些空想科学家、设计家们完全是

想入非非,精神错乱:想着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来取暖、把冰

煅烧成火药、把粪便还原成食物、软化大理石等等,借此,斯

威夫特大胆地对当时不切实际、脱离需求的所谓的科学研

究进行了无情地挖苦和调侃。

2黑色幽默艺术的具体手法

《辞海》解释中,幽默是通过夸张、讽喻、反语、戏拟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

之处。作为一种幽默艺术,黑色幽默也是如此。小说《格列佛

游记》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作者大量采用讽喻、戏谑、夸张

及漫画等手法把虚构的情节、幻想的故事和对现实社会的

揭露讽刺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寓意深刻,幽默有力,达到

黑色”与“幽默”统一。

(1)讽喻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寓言体讽刺小

说,讽喻手法贯穿整体。第一部分小人国游记与第二部分的

大人国游记都具有童话色彩,然而在这些童话外壳下作者

却讽喻了当时的英国社会,揭露其政治上的腐败。

第三部分内容庞杂,作者运用巫术亡灵,纵论古今人物得失。第四部

智马国的游记可以归为动物寓言,同时也具有乌托邦小说

的性质,影射了当时黑暗的英国政治,反映了作者的某些社

会理想。

(2)戏拟

《格列佛游记》看似一部娱乐性读物,实质却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仅滑稽地模仿了作者时代流行的游记创

作结构,还有当时所谓的英国文化。如小人国与大人国里居民的语言,参拜皇帝仪式及拜访女士的礼节正是对当时斯

威夫特英国社会的诙谐模仿;又如第一部分第二、三、七章中的小人国的奏章和弹劾书等政治性文体。小说的这些拔高式的滑稽模仿使得故作严肃、一本正经的叙述方式与滑稽可笑的内容之间形成反差,由此产生了强而有力的幽默讽刺效果。(3)夸张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漫画式的夸张,以此达到揭露嘲讽当时“黑色”的社会。如作者对小人国的描写,小人国的人身高不过六英尺,小得可以放在格列佛手上把玩,他们的宫殿就像积木搭成的,当皇宫失火时,格列佛一泡尿就把火灭掉了。小人国虽小,功能齐全,完全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同样也有争权夺利的斗争:小人国用绳上跳舞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两党之争、大端派和小端派教义之争等,作者用大量细致真实的细节将这些斗争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与小说中漫画式的夸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不仅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还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滑稽的艺术效果。(4)反语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运用反讽的艺术手

法传达黑色幽默的特性:轻松的表面内容与“黑色”实际意

指的统一结合。在小说第三部分的第八章里作者辛辣地讽

刺了近百年的历史,指出“它令人作呕,那些像娼妓一样的

作家哄骗世人,说什么:懦夫立了战功,傻子提出聪明的建

议,阿谀奉承的人最诚恳,出卖祖国的人竟具有古代罗马人020

借鉴与比较

的优良的品质,不信神的人最虔诚,鸡奸犯最贞洁,告密者

最诚实……朝廷、枢密院和上议院里发生的大事,他们进行的政治活动大半都可以和鸨母、妓女、乌龟、寄生虫和小丑的行为媲美。世界上的伟大事业和革命事业的动机原来不过如些,他们取得成功只是由于发生了可耻的意外事件,我听了这些真实情况,对于人类的智慧和正直不免鄙夷了。”这里作者对那些写野史的作家们歪曲历史作了辛辣的讽刺,当作者说他“对人类的智慧和正直不免鄙夷了”,其实际是作者在指责那些愚蠢的歪曲事实的家伙。小说里的故事明明是在影射英国社会,可作者偏要解释说:我希望不必再向读者声明,我这里所谈的一切,没有一点是涉及我祖国的。这段话无疑是在大声地告诉大家:我确实在谈英国。小说中反语的运用挑战着读者的理解力,然而,当读者领会到其中的奥秘时,会不禁发出会心的一笑。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斯威夫特机智幽默的讽刺才能。四结语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兼作家安德烈·布雷顿就曾指出斯威夫特是黑色幽默的创始人。经受着内(作者自身身体)外(当时的社会)的困苦,斯威夫特仍乐观面对,他曾说,“我会尽我所能去娱乐消遣,因为它能让我保持我的脾性,就正如运动可以维护我的健康;

如果没有健康,没有良好的心情,我情愿是只狗。”

带着这样的处世哲理,斯威夫特开创了具有黑色幽默特

性的讽刺性写作手法。随着历史的进展,到了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黑色幽默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约瑟夫·海勒等作家们不仅沿

承了斯威夫特表现黑色幽默的写作技巧,还在语言技

巧上,人物的刻画上都得到了深化,进而成为独树一

帜的文学流派。

注:本文系华东交通大学校立科研基金资助,编号:

09WY03)。参考文献:

[1]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年版。[2]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3]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英]斯威夫特,张健译:《格列佛游记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5]伍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6]易国定、付仁明:《卓越的讽刺艺术》,《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7]BredonA.Preface,AnthologiedeL’hummorNoirfromBlackHumor:CriticalEssays.AlanR.Pratt.GarlandPublishing,1993,Inc.11-18.[8]SwiftJ.Gulliver’sTravel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1.作者简介:黄琰,女,1975—,江西安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丁礼明,男,1967—,安徽淮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内容

  • 西湖游记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西湖游记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①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②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③,花光如颊④,温风如酒,波纹如绫⑤,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绘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⑥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也. [注释]① ...

  • 2017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 2017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 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20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考情解读.散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 ...

  •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2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 3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 4 浅析唐诗翻译的 ...

  •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 2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 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3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4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 5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泄密的 ...

  • 浅析英文商标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2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3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4 欧•亨利短篇 ...

  •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 ...

  • 中西方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联想&q ...

  • [格列佛游记]考点解析
  • <格列佛游记>考点解析 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 ),( ),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四个国家. 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国籍}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 ) ...

  • 2015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练习题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练习题 1.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 ①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②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 ③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④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先秦两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