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重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学院: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地球物理学

学号:[1**********]8

姓名:蒋雨辰

摘要

重力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的一个交汇点。他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本文大致论述了重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关键词:重力学 发展情况 研究现状 改进方向

目录

一、重力学在国外的发展

二、重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3.1 国内

3.2 国内

3.3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重力学在国外的发展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比例。

意大利伽利略在1590年从比萨斜塔大量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的路径与它经历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物体自身的重量无关,他粗略地求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m/s²。

里歇在17世纪在利用摆钟从巴黎到南美进行天文观测是发现重力加速度在各地并非恒值。

牛顿和惠更斯指出这种现象与他们认为地球是旋转的推论相符,在理论上阐明了地球重力场的变化。

1687年,牛顿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重力学最重要的基本定律。

1735-1744年,布格等人通过一系列的观测证实了重力随纬度的变化;1749年又进行了重力随高度变化的观测,并研究了重力的海平面改正(又称高度改正) 。

19世纪初的发展特点是开展新的测量方法研究和可移动的仪器研制,与进行较大区域的野外测量。如在1811年德国天文学家鲍年倍格(J.Bohnenberger) 阐明了可倒摆原理。1818年英国卡特(H.Kater) 研制成第一台可供野外观测的可倒摆仪器。试用结果,测量误差约为35毫伽(mGal)贝塞尔(F.W .Bessil) 研究了可倒摆的理论和误差源。并研制出线摆,并在1828年前后用其实施了绝对重力测量。这种仪器的误差已减到约为10mGal 。

拉普拉斯(Laplace)应用克莱劳定理对一批重力点的重力值计算,给出地球扁率约为1:330。1873年,理斯廷将高斯(C.F .Gauss) 给出的海平面上的等位面,定名为大地水准面。英国数学家斯托克斯(G.G .Stokes) 证明了位理论反演问题没有唯一解,位理论反演的目的在于从外部重力场来确定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这是地球物理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1854年英国人普拉特(F.Pratt) 整理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用摆测量的垂线偏

差记录时,发现实测值比预期的小,表明地下存在某种补偿作用抵消了一部分高山的影响,在1855年他提出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由地下物质从某一补偿深度起,向上膨胀而形成的,山越高,密度越小。但在补偿深度以上的各个岩石柱体的质量都相等”。同年,英国天文学家艾里(G.Airy) 提出另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较轻的岩石浮在较重的介质上。山越高,它的底部伸人介质中的深度越大。即所谓的“山根”。后人在普拉特和艾里的假说基础上又提出了改进和新的均衡、补偿的假说。

1889年,美国地质学家杜顿(C.E .Dutton) 引进了均衡(isostasy)这一名称。根据均衡学说,可见的物质剩余(山地) 和物质亏损(海洋) ,可通过地壳密度或者地壳厚度的变化而得到补偿,从而在某一补偿深度上达到静力平衡。

19世纪末叶,使用的摆仪,在每个测点上观测半日至一日,可使重力差的精确度从±10~±20mGal 提高到±5mGal 。此时已获得了大量可用的全球重力资料。为了便于重力资料的使用,就要求研究重力数据归算到海平面的问题。赫尔默特(F.R .Helment) 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1901年,他使用经过空间改正后的1400个重力值,得到的椭球扁平率为1:298.3,大大地提高了地球扁率的精度,并由此推出的正常重力公式在20世纪初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1898~1904年,库宁和冯特万勒尔在波茨坦完成了绝对重力测量。其观测结果被确定为“波茨坦重力系统”的基础:在1909年该系统被采用为世界重力基准。

20世纪初,由于厄特沃什研制成适用于野外作业的扭秤,在匈牙利进行了持续的扭秤观测,结果表明扭秤可以反映地下区域的密度变化。在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石油之初就是使用扭秤。

1934年拉科斯特研制出了高精度的金属弹簧重力仪,沃登研制出了石英弹簧重力仪,这类仪器的测量精度约达0.05-0.2mGal ;一个测点的平均观测时间已缩短到10-30分钟,到1939年,这类重力仪完全取代了扭秤。

此后,重力测量工作一方面是建立重力控制网,另一方面是应用重力方法解决地学问题。

二、重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在中国,对重力的测量和重力学的研究仅仅有60余年。

2.1 国内重力测量精度的发展

在193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Pierre Lejay与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应用Holweek-Lejay 倒摆型相对重力仪,以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为原点,在中国共测208个测点。1938年方俊教授发表了中国地壳均衡问题,中国正常重力公式等研究论文。并于1938年与美国Woolard 用沃登(Worden)重力仪在中国测量了若干重力点。1956~1957年,在前苏联重力测量队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国重力基本网和一等网,简称“57网”。1968年陕西省测绘局根据历年测量的16万个重力点的资料,编绘出版了1:250万的全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由于“57网”观测精度较低,于1983~1985年由国家测绘局等单位重建了中国高精度重力网即“85网”和重力基准。网点重力值平均中误差为7.8μGal 。精度达到当时国际同类网的水平。

为检测和标定重力仪格值,确定重力仪各项校正系数,自50年代起,中国测绘部门在京津公路建立第一条野外基线场。此后,测绘、地矿等部门陆续建立了北京灵山、江西庐山等一批国家级和部级重力仪标定基线。

中国的地球重力固体潮观测始于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测地所) 和前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兰州合作进行的。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北京北安河建立了第一个为监测地震服务的重力(固体潮) 台站。此后国家地震局在全国主要构造区和地震带布设固定重力台站19个,观测重力场连续变化。通过多年重复测量观测得到的重力变化表明,这些重力变化与地质构造、近期地壳及地震活动有一定关系。为中国重复重力观测及对地震预报探索积累了经验。1985年引进了超导重力仪,其零漂小于6μGal /a ,是中国唯一的一台,在武昌小洪山建立了自动化记录的高精度重力固体潮基准台。

1966~1968年中科院测地所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量重力点100余个。最高点海拔6546m 。70~90年代,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青藏高原中南部、西部和东部先后测量了425个测点;地矿、测绘等部门也完成了一批重力测点。

这些观测资料都为研究青藏高原地下构造提供了基本数据。

1958~1961年,广东物探大队在南海沿海进行了小范围重力测量。1965年石油部在渤海与南海海域完成了1:50万重力测量。1980~1982年完成东海和黄海大部分海域的1:100万重力概查。测绘总长5万余公里。国家海洋局还组织了西太平洋的远洋重力测量与研究工作。已有7艘海洋调查船配备有海洋重力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完成了黄海、东海和南海的重力场与地壳构造的研究。

1984年12月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国家测绘局用珠峰重力仪联测,获得中国南极长城站重力点的重力值为982208.83mGal 。这是离开了中国本土最远的重力测点。考察船向阳红10号,沿上海~乌斯怀亚一乔治岛一比戈尔水道一麦哲伦海峡一上海进行了长约41000km 的测量工作。在1985~1986年度中科院测地所进行了长城站附近的重力测量与固体潮观测。

微重力测量是以产生重力异常很微小(微伽级) 的小尺度、小范围、小埋深的物质体为探测对象。中国自80年代后期开展了微重力的理论、观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并在铁路路基隐伏危险、矿产资源勘探、山体滑坡监测、有价值的考古项目探查等方面已实际应用,都有明显的成效。由于微重力测量具有“简、快、省”的优越性,很受重视并得到很快地发展和推广应用。

70年代末,根据国外经验和中国的经验,测绘与地矿等部门将重力测量作为地质调查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开展了区域重力调查。到1982年有23个省、区完成重力一级基点网。目前,中国东部及沿海14个省(区) 已完成了“五统一”处理的1:100万或1:50万的区域重力资料成果。与此相配合,80年代就在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建立了区域重力数据库。

2.2 国内重力测量仪器的发展

中国最早进行重力仪器研制的是翁文波教授,1939年留学英国时自制了零长式金属弹簧重力仪的弹性系统。50年代,西安石油地质仪器厂先后仿制了金

属弹簧重力仪、苏式ГAK-3M 石英弹簧重力仪,精度皆为0.1mGal 量级。70年代生产的金属弹簧重力仪,精度达到±0.05mGal ,曾在海南石碌矿区用于富铁矿探测。1967年地质部北京地质仪器厂石英重力仪投产,生产近200台精度达±O .03~±0.05mGal 。80年代生产了ZSM .Ⅳ型和ZSM .V 型高精度、大测程恒温重力仪。1986年,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DZW 型微伽重力仪,采用垂直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该仪器结构简单,受环境温度、气压影响小,达到国际同类仪器的水平。

1965年中科院测地所研制成HSZ-2型石英海洋重力仪;1975年北京地质仪器厂研制成ZY-1型振弦式海洋重力仪;1977年武汉地震大队研制成ZYZY 型海洋重力仪;1984年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成DZY-2型海洋重力仪,并安装在南极考察船“向阳红10号”上,取得3万海里的记录,技术鉴定性能良好。中科院测地所研制的轴对称式的新型CHZ 海洋重力仪,在恶劣海况下工作,精度达到1.35mGal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1965年研制绝对重力仪,经过10年努力,研制成准确度达100μGal 的固定式绝对重力仪。1979年该院又研制成NIM-I 型可移式绝对重力仪,准确度为20uGal 。1985年该院用研制改进的NIM-II 型可移式绝对重力仪在国内多处开展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联合测量,结果表明其不确定度为±10μGal ;并于1988年6月通过国家基金委员会鉴定。该仪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3 地球内部构造研究方面

地球内部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重力方法是其中之一。应用重力异常解释地下密度界面起伏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被研究,但用于实际探讨地壳构造始于70年代。郑州物探队、辽宁地震队根据重力异常计算深部重力异常,给出一系列重力剖面的莫霍界面深度及结合地磁、地质的综合地壳深部解释剖面图。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用sinx/x方法,估算了华北地区一些剖面的地壳厚度、莫霍界面分布轮廓等;应用西藏珠峰地区资料估算其地壳厚度分布,发现并指出在珠峰地带地壳并非最厚之处这一特点。1975年提出用压缩质面反演地下密度

界面深度的方法,并在该年海城地震后,首次用以解释辽南海城、营口地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提供了发震的深部地壳背景。此后并计算与解释研究了中国各地区和全亚洲的地壳构造和地壳厚度等。

自70年代中后期起,许多单位、许多学者应用各种不同的重力反演方法及统计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岩底部界面、莫霍界面等各种密度界面的深度分布、起伏轮廓进行了计算或估算和作出相应的地质分析与解释,并联系大地构造、地震活动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开展了各种研究目的的探讨和应用研究。使地壳构造研究得到深入和进展,取得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提高解释方法的精度方面,近年已由二维发展到三维反演方法。自90年代起,已从常规方法发展到多层密度界面反演,三维数据处理和三度体正反演,视密度填图,弱异常增强与提取,小波变换分解重力场,图像处理以及重力解释工作站和模型数据库的开发等,使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和应用更加方便、效能更高。由于反演存在解的非唯一性,因此重力反演需要与深地震测深、地磁、地电等资料结合,进行综合解释,缩小不确定性,提高解释结果的可靠程度。近年已陆续提出一些综合解释的研究成果。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重力场时间变化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它正处于从传统的重力场空间变化的研究向时空变化的研究过渡,但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空间变小了,时间变快了,这使人们有条件从更高的层次来制定重力场的时空研究课题, 就国际范围来说下面三个特征越来越明显:

1. 整体化

这个整体化包括时空的整体化和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两方面内容, 前者是把整个地球当作研究对象, 因为诸如地球质心变动、核慢边界变形、地慢对流、板块运动等因素引起的重力变化具有全球性,所以很多地球科学家提出在全球建立绝对重力台网和超导重力仪台网,就是基于把整个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出发的。综合化则考虑各种手段配合问题, 因为地球动力学问题,有几何、物理乃至力学的各种响应特征, 综合研究是必经之路。如VLBI 和GPS 都与重力场研究有关。各种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和地磁场) 之间也存在一些联系。

2. 高精度化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没有微厘米每二次方秒级的观测,就没有重力场时间变化的研究可言,若野外重力测量和台站重力测量的精度能分别提高到1.0m/s,和0.01m/s之间的水平时,我们将会发现重力场的更多信息,这时,重力学在地震预报中将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 边缘学科的渗透

观测精度提高后,地会发现重力场的时空精细结构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很明显的例子,过去不重视重力与高程和地下水的关系,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现在就必须顾及这些影响,因而出现了重力学与地壳垂直变形学和水文地质学的渗透。固体潮观测精度的提高,出现了潮汐变化研究与海潮、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热流研究之间的渗透,这种渗透要求人们有更广泛的知识。

四、参考文献

[1] 江国民. 重力学ppt. 国家地震与地震研究所,2003.

[2] 王谦身. 重力学[J]. 地震出版社,2003,8(6):2-4.

[3] 李瑞浩. 重力学的现阶段和新任务[J].地震,1990(6):7-18

11

重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学院: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地球物理学

学号:[1**********]8

姓名:蒋雨辰

摘要

重力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的一个交汇点。他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本文大致论述了重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关键词:重力学 发展情况 研究现状 改进方向

目录

一、重力学在国外的发展

二、重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3.1 国内

3.2 国内

3.3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重力学在国外的发展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比例。

意大利伽利略在1590年从比萨斜塔大量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的路径与它经历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物体自身的重量无关,他粗略地求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m/s²。

里歇在17世纪在利用摆钟从巴黎到南美进行天文观测是发现重力加速度在各地并非恒值。

牛顿和惠更斯指出这种现象与他们认为地球是旋转的推论相符,在理论上阐明了地球重力场的变化。

1687年,牛顿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重力学最重要的基本定律。

1735-1744年,布格等人通过一系列的观测证实了重力随纬度的变化;1749年又进行了重力随高度变化的观测,并研究了重力的海平面改正(又称高度改正) 。

19世纪初的发展特点是开展新的测量方法研究和可移动的仪器研制,与进行较大区域的野外测量。如在1811年德国天文学家鲍年倍格(J.Bohnenberger) 阐明了可倒摆原理。1818年英国卡特(H.Kater) 研制成第一台可供野外观测的可倒摆仪器。试用结果,测量误差约为35毫伽(mGal)贝塞尔(F.W .Bessil) 研究了可倒摆的理论和误差源。并研制出线摆,并在1828年前后用其实施了绝对重力测量。这种仪器的误差已减到约为10mGal 。

拉普拉斯(Laplace)应用克莱劳定理对一批重力点的重力值计算,给出地球扁率约为1:330。1873年,理斯廷将高斯(C.F .Gauss) 给出的海平面上的等位面,定名为大地水准面。英国数学家斯托克斯(G.G .Stokes) 证明了位理论反演问题没有唯一解,位理论反演的目的在于从外部重力场来确定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这是地球物理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1854年英国人普拉特(F.Pratt) 整理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用摆测量的垂线偏

差记录时,发现实测值比预期的小,表明地下存在某种补偿作用抵消了一部分高山的影响,在1855年他提出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由地下物质从某一补偿深度起,向上膨胀而形成的,山越高,密度越小。但在补偿深度以上的各个岩石柱体的质量都相等”。同年,英国天文学家艾里(G.Airy) 提出另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较轻的岩石浮在较重的介质上。山越高,它的底部伸人介质中的深度越大。即所谓的“山根”。后人在普拉特和艾里的假说基础上又提出了改进和新的均衡、补偿的假说。

1889年,美国地质学家杜顿(C.E .Dutton) 引进了均衡(isostasy)这一名称。根据均衡学说,可见的物质剩余(山地) 和物质亏损(海洋) ,可通过地壳密度或者地壳厚度的变化而得到补偿,从而在某一补偿深度上达到静力平衡。

19世纪末叶,使用的摆仪,在每个测点上观测半日至一日,可使重力差的精确度从±10~±20mGal 提高到±5mGal 。此时已获得了大量可用的全球重力资料。为了便于重力资料的使用,就要求研究重力数据归算到海平面的问题。赫尔默特(F.R .Helment) 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1901年,他使用经过空间改正后的1400个重力值,得到的椭球扁平率为1:298.3,大大地提高了地球扁率的精度,并由此推出的正常重力公式在20世纪初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1898~1904年,库宁和冯特万勒尔在波茨坦完成了绝对重力测量。其观测结果被确定为“波茨坦重力系统”的基础:在1909年该系统被采用为世界重力基准。

20世纪初,由于厄特沃什研制成适用于野外作业的扭秤,在匈牙利进行了持续的扭秤观测,结果表明扭秤可以反映地下区域的密度变化。在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石油之初就是使用扭秤。

1934年拉科斯特研制出了高精度的金属弹簧重力仪,沃登研制出了石英弹簧重力仪,这类仪器的测量精度约达0.05-0.2mGal ;一个测点的平均观测时间已缩短到10-30分钟,到1939年,这类重力仪完全取代了扭秤。

此后,重力测量工作一方面是建立重力控制网,另一方面是应用重力方法解决地学问题。

二、重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在中国,对重力的测量和重力学的研究仅仅有60余年。

2.1 国内重力测量精度的发展

在193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Pierre Lejay与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应用Holweek-Lejay 倒摆型相对重力仪,以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为原点,在中国共测208个测点。1938年方俊教授发表了中国地壳均衡问题,中国正常重力公式等研究论文。并于1938年与美国Woolard 用沃登(Worden)重力仪在中国测量了若干重力点。1956~1957年,在前苏联重力测量队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国重力基本网和一等网,简称“57网”。1968年陕西省测绘局根据历年测量的16万个重力点的资料,编绘出版了1:250万的全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由于“57网”观测精度较低,于1983~1985年由国家测绘局等单位重建了中国高精度重力网即“85网”和重力基准。网点重力值平均中误差为7.8μGal 。精度达到当时国际同类网的水平。

为检测和标定重力仪格值,确定重力仪各项校正系数,自50年代起,中国测绘部门在京津公路建立第一条野外基线场。此后,测绘、地矿等部门陆续建立了北京灵山、江西庐山等一批国家级和部级重力仪标定基线。

中国的地球重力固体潮观测始于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测地所) 和前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兰州合作进行的。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北京北安河建立了第一个为监测地震服务的重力(固体潮) 台站。此后国家地震局在全国主要构造区和地震带布设固定重力台站19个,观测重力场连续变化。通过多年重复测量观测得到的重力变化表明,这些重力变化与地质构造、近期地壳及地震活动有一定关系。为中国重复重力观测及对地震预报探索积累了经验。1985年引进了超导重力仪,其零漂小于6μGal /a ,是中国唯一的一台,在武昌小洪山建立了自动化记录的高精度重力固体潮基准台。

1966~1968年中科院测地所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量重力点100余个。最高点海拔6546m 。70~90年代,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青藏高原中南部、西部和东部先后测量了425个测点;地矿、测绘等部门也完成了一批重力测点。

这些观测资料都为研究青藏高原地下构造提供了基本数据。

1958~1961年,广东物探大队在南海沿海进行了小范围重力测量。1965年石油部在渤海与南海海域完成了1:50万重力测量。1980~1982年完成东海和黄海大部分海域的1:100万重力概查。测绘总长5万余公里。国家海洋局还组织了西太平洋的远洋重力测量与研究工作。已有7艘海洋调查船配备有海洋重力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完成了黄海、东海和南海的重力场与地壳构造的研究。

1984年12月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国家测绘局用珠峰重力仪联测,获得中国南极长城站重力点的重力值为982208.83mGal 。这是离开了中国本土最远的重力测点。考察船向阳红10号,沿上海~乌斯怀亚一乔治岛一比戈尔水道一麦哲伦海峡一上海进行了长约41000km 的测量工作。在1985~1986年度中科院测地所进行了长城站附近的重力测量与固体潮观测。

微重力测量是以产生重力异常很微小(微伽级) 的小尺度、小范围、小埋深的物质体为探测对象。中国自80年代后期开展了微重力的理论、观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并在铁路路基隐伏危险、矿产资源勘探、山体滑坡监测、有价值的考古项目探查等方面已实际应用,都有明显的成效。由于微重力测量具有“简、快、省”的优越性,很受重视并得到很快地发展和推广应用。

70年代末,根据国外经验和中国的经验,测绘与地矿等部门将重力测量作为地质调查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开展了区域重力调查。到1982年有23个省、区完成重力一级基点网。目前,中国东部及沿海14个省(区) 已完成了“五统一”处理的1:100万或1:50万的区域重力资料成果。与此相配合,80年代就在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建立了区域重力数据库。

2.2 国内重力测量仪器的发展

中国最早进行重力仪器研制的是翁文波教授,1939年留学英国时自制了零长式金属弹簧重力仪的弹性系统。50年代,西安石油地质仪器厂先后仿制了金

属弹簧重力仪、苏式ГAK-3M 石英弹簧重力仪,精度皆为0.1mGal 量级。70年代生产的金属弹簧重力仪,精度达到±0.05mGal ,曾在海南石碌矿区用于富铁矿探测。1967年地质部北京地质仪器厂石英重力仪投产,生产近200台精度达±O .03~±0.05mGal 。80年代生产了ZSM .Ⅳ型和ZSM .V 型高精度、大测程恒温重力仪。1986年,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DZW 型微伽重力仪,采用垂直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该仪器结构简单,受环境温度、气压影响小,达到国际同类仪器的水平。

1965年中科院测地所研制成HSZ-2型石英海洋重力仪;1975年北京地质仪器厂研制成ZY-1型振弦式海洋重力仪;1977年武汉地震大队研制成ZYZY 型海洋重力仪;1984年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成DZY-2型海洋重力仪,并安装在南极考察船“向阳红10号”上,取得3万海里的记录,技术鉴定性能良好。中科院测地所研制的轴对称式的新型CHZ 海洋重力仪,在恶劣海况下工作,精度达到1.35mGal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1965年研制绝对重力仪,经过10年努力,研制成准确度达100μGal 的固定式绝对重力仪。1979年该院又研制成NIM-I 型可移式绝对重力仪,准确度为20uGal 。1985年该院用研制改进的NIM-II 型可移式绝对重力仪在国内多处开展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联合测量,结果表明其不确定度为±10μGal ;并于1988年6月通过国家基金委员会鉴定。该仪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3 地球内部构造研究方面

地球内部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重力方法是其中之一。应用重力异常解释地下密度界面起伏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被研究,但用于实际探讨地壳构造始于70年代。郑州物探队、辽宁地震队根据重力异常计算深部重力异常,给出一系列重力剖面的莫霍界面深度及结合地磁、地质的综合地壳深部解释剖面图。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用sinx/x方法,估算了华北地区一些剖面的地壳厚度、莫霍界面分布轮廓等;应用西藏珠峰地区资料估算其地壳厚度分布,发现并指出在珠峰地带地壳并非最厚之处这一特点。1975年提出用压缩质面反演地下密度

界面深度的方法,并在该年海城地震后,首次用以解释辽南海城、营口地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提供了发震的深部地壳背景。此后并计算与解释研究了中国各地区和全亚洲的地壳构造和地壳厚度等。

自70年代中后期起,许多单位、许多学者应用各种不同的重力反演方法及统计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岩底部界面、莫霍界面等各种密度界面的深度分布、起伏轮廓进行了计算或估算和作出相应的地质分析与解释,并联系大地构造、地震活动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开展了各种研究目的的探讨和应用研究。使地壳构造研究得到深入和进展,取得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提高解释方法的精度方面,近年已由二维发展到三维反演方法。自90年代起,已从常规方法发展到多层密度界面反演,三维数据处理和三度体正反演,视密度填图,弱异常增强与提取,小波变换分解重力场,图像处理以及重力解释工作站和模型数据库的开发等,使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和应用更加方便、效能更高。由于反演存在解的非唯一性,因此重力反演需要与深地震测深、地磁、地电等资料结合,进行综合解释,缩小不确定性,提高解释结果的可靠程度。近年已陆续提出一些综合解释的研究成果。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重力场时间变化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它正处于从传统的重力场空间变化的研究向时空变化的研究过渡,但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空间变小了,时间变快了,这使人们有条件从更高的层次来制定重力场的时空研究课题, 就国际范围来说下面三个特征越来越明显:

1. 整体化

这个整体化包括时空的整体化和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两方面内容, 前者是把整个地球当作研究对象, 因为诸如地球质心变动、核慢边界变形、地慢对流、板块运动等因素引起的重力变化具有全球性,所以很多地球科学家提出在全球建立绝对重力台网和超导重力仪台网,就是基于把整个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出发的。综合化则考虑各种手段配合问题, 因为地球动力学问题,有几何、物理乃至力学的各种响应特征, 综合研究是必经之路。如VLBI 和GPS 都与重力场研究有关。各种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和地磁场) 之间也存在一些联系。

2. 高精度化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没有微厘米每二次方秒级的观测,就没有重力场时间变化的研究可言,若野外重力测量和台站重力测量的精度能分别提高到1.0m/s,和0.01m/s之间的水平时,我们将会发现重力场的更多信息,这时,重力学在地震预报中将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 边缘学科的渗透

观测精度提高后,地会发现重力场的时空精细结构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很明显的例子,过去不重视重力与高程和地下水的关系,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现在就必须顾及这些影响,因而出现了重力学与地壳垂直变形学和水文地质学的渗透。固体潮观测精度的提高,出现了潮汐变化研究与海潮、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热流研究之间的渗透,这种渗透要求人们有更广泛的知识。

四、参考文献

[1] 江国民. 重力学ppt. 国家地震与地震研究所,2003.

[2] 王谦身. 重力学[J]. 地震出版社,2003,8(6):2-4.

[3] 李瑞浩. 重力学的现阶段和新任务[J].地震,1990(6):7-18

11


相关内容

  • 重磁电勘探读书报告
  • <重磁电勘探> 结业作业 中国重力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 对21世纪重力勘探的仪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理论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开展卫星重力测量,综合卫星.航空.地面重力测量资料研究地球结构与构造;发展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发展复杂条件下三维重力场多参 ...

  • 国外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现状-2008
  • 国外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现状 黄维平1,尚景宏2,王建丰3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青岛,266100; 2.海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16; 3.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 摘 要:介绍了国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对重力式结构.单桩(monop ...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分离纯化产品效果较好.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分离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特点.种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方面分离纯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同时指出了 ...

  • 2012_2013年测绘学科发展综合报告_宁津生
  • 第39卷第2期2014年02月 测绘科学 ScienceofSurveinandMain ygppg Vol.39No.2 Feb . 20122013年测绘学科发展综合报告- 宁津生,王正涛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摘 要:导航定位 ...

  • 水工建筑物
  • 第二章 重力坝 学习要求 目的: 1. 掌握混凝土重力坝的特点和类型,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 2. 掌握重力坝的荷载及其计算方法,荷载组合. 3. 理解重力坝稳定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重力坝的稳定分析方法.安全系数指标的选用及评价,提高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4. 掌握重力坝应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应力分 ...

  • 最新铝合金轮毂
  • 铝合金轮圈总体产业报告 壹.产业概论:基本概念.铝价走势 贰.产业结构关联图及专业术语 参.制造流程与资本支出 肆.关键成功因素: 伍.征信重点及财报分析 陆.警示事项 柒.总结 壹.产业概论 一.基本概念: 1. 国外铝合金汽车轮毂生产 国外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用砂模铸造铝合金汽车轮毂,195 ...

  • 碾压混凝土
  • 碾压混凝土 2.1简介: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简称rcc),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1.碾压混凝土坝既 ...

  • 王睿论文(修)(论文选读)
  • 论文选读与写作训练 所属系别: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专 业:班 级: 姓 名: 学 号:日 期: 冷原子干涉仪及空间应用 系 别: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学科专业: 物理学 姓 名: 王睿 运 城 学 院 2009年 11 月 目录 1引言----------------------1 2原子干涉仪的原理 ...

  • 论文摘要格式210
  • 中国学术论文网:论文摘要格式与论文摘要范例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