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小民族生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世界 民族) 0 6年第 6 20 期 环境与小 民族 生存 何  群 1 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以后 , 一个事实越来越 为人们所瞩 目, 布在 亚洲 、 、 即分 非洲 美洲等  地从事传统狩猎 、 采集 、 简单农业的无文 字的小 民族社会和 文化 比较简单 的群体 , 即常被称  亦为“ 原住民” “ 、 土著人” “ 、原始人” 中的部分群体 , 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 , 其处境往往不佳。   他们的社会遭遇到巨大的冲击 , 以致其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残存无几, 甚至出现整个群体的灭  绝。例如分布于美洲各国的印第安人的 50多个支系 , 0 现有近半数的人口降到只剩下几千人 甚至几十人。这些小民族 目前的状况如何?它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处境?它们的前途 将 会怎样?这是人类学界多年来研究的问题 。  本文借助生态人类学中环境与文化关系的理论 , 从小民族的“ 简单文化” 以及“ 简单文化”   与环境 、简单文化” “ 与急剧变化的环境 的互动关 系入 手 , 通过文献 梳理 , 探索环境 急剧 变化 与 小 民族生存之 间的互动关系 , 以及如何解决好小 民族在现代化潮流 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  一、“ 简单文化" 的特点 生态人类学是 “ 探讨将 ‘ 环境 ’ 用于人类学解 释的各种途径” 即试 图通过考 察环境与文化  , 的关 系 ,理清人类差异 问题上的混乱 ” “ 的- r学科 。 生态人类 学一般认为 , 化与环境包括  l ① 文 技术 、 劳动与资源之间 , 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 和适应的关系。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  用 的技术和正在开发利用的资源的性质 , 随之生产方式也会对社会 制度包括居住方式 、 人际关  系、 村社规模 和位 置 、 风俗习惯等诸方面产生 强烈影 响。这种 相互 作用 的过程 形成某种 文化 。  对环境的这种适应 , 有助于人类肌体、 文化等方面的生存和延续。小民族文化一般表现为“ 简  单文化” 简单文化” 。“ 是小 民族适应特有单一环境的结果 , 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 , 文化简单 。这一 特点表 现为生产方式较 为原始 , 用双手和挖掘棒 进行采集 , 如 用扎 枪叉鱼 、 鱼 , 捕 用棍棒 、 石头狩猎 , 以及实行原 始农 耕等 。与生 产方式相适应 的是 , 口较为稀  人少, 社会组织相对松散, 信仰原始多神教。“ 简单文化” 的这一特点直接根源于所在环境的影  响 ,物质文 化和技术被认为受环 境影响最大 ”⑦ 这里的 “ “ 。 环境 ” 包括 自然环 境和社会 环境 ,  社会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进化的决定性因索。权威观点认为:文化根源于 自然, “ 要彻底认识  文化 , 只有联系其根源的 自然环境 , 这是事实 ; , 但是 像根植于土壤 的植 物不是 由土壤制造或造  成的一样 , 文化并不是 由其根植的 自然环境所制造的。文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其他文化现 ① 参见[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蒂著 , L・ 郭凡、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 文物 出版社 , O 年 , 1   ‘ , 2 2 第 页。 0② [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 蒂著 , 、 L・ 郭凡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 第 3页。 ‘ ,  3  7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象 。①诸 多文化变迁的事例表 明 , 自然环境如何使一种文化具有某种形态 , ” 无论 一旦周 围的社  会环境发生变化 , 特别是发生根本性 的改变 , 那么 , 该文化注定 会发生结构 性 的改变——进化  或衰亡 。特别是为适应特有单一环境 而形 成 的小 民族文化—— “ 单文化 ” 较之 于 “ 简 , 复杂文 化” 更容易受环境变化 的左右 。  第二 , 容易受 到环境 的约束 , 适应环境急剧变化 的能力较差 。小 民族传统生存环境 的一般  特征是地大物博 、 口稀少 , 人 或居住地偏僻 、 闭 , 封 自然条件恶劣 ; 围少 有其他文 化存 在 和影  周 响, 或影响 比较微 弱。那些 “ 简单文化 ” 即使在其鼎盛 时期 , , 也只能局 限于它们所处 的既定 区  域中。如传统狩猎文化 的存在和延续就受环境 的直接影 响 , 山林 中人 口密度 达到一定程  如果 度, 森林资源的开发达到一定水平 , 狩猎生产失 去 回旋余地 , 么狩猎 文化 自然演 进过程 的断  那 裂和狩猎 文化 的衰落将是难 以避免的 。   文化优势理论对 “ 简单文化 ” 容易受环境 限制 的原 因给 了一些解 释。该理论认 为 , 一种文  化的发展必 须具有对更 大范 围内各类环境 的更 强 的适应能力 , 这些环境 中的资源具有更  并对 高的利用水平 ; 在既定环境 中能够更有效地开发能量资源 的文化系统 , 向相对 落后 的文  那些 将 化系统赖以生存 的环境进行扩张 。较高的文化形态 , 即我们 所理解 的与 “ 简单文化 ” 相对应 的  “ 复杂文化 ”具有支配或取代 较低 文化形 态—— “ , 简单文化 ” — 的倾 向。其 支配优势 在于 , —  它能更有效地开发更大范围内的能量资源。较高的文化形态相对地不受环境限制 , 能适应更  多 的环境 变量 。而文化所征服 的能量和栖息地越 多 , 人类对命运 的掌握便越感 自 。  信 ②二、 简单文化" 复杂文化” “ 与“ 应对环境急剧变化的能力 比较 1 土地 与狩猎、 . 采集群体——“ 单文化” 环境 的依赖。 简 对  土地和其他 自 资源是从事狩猎 、 然 采集等 自然攫取 经济的 民族生存 的基 础 , 这是 因为 “ 简 单文化” 予土地 以一 种几乎 绝对 的优 势。关 于 土地对 人类 生活 的作用 , 赋 人类 地理学 认 为 :  “ 事实上 , 土地只是在把它的作用与和它不可分 的其它成千上万的因素的作用相结合时才起  作用” “ ;土地 因素必须被纳入与完整的和复杂 的社 会环境 的关 系之 中。它不 能与社 会环境分 隔开 的。而且 , , 同样 当我们研究这些影 响时 , 必须根据各 种集体生 活 的范畴来追 寻土地  我们 因素 的各种影 响。当我们把 游牧生活 与大草原连 接在一起时 , 我们忘 了尼罗河大草原 部分是  可以耕作 的 , 而且正是 因为没有任 何农业 技术 , 才使得 一些 民族得 以维 持一种 游牧 生活 。因   此, 所有这些问题都 不是 地理学 问题 , 而是社 会学 问题” ③ 而 按 照文化 优 势理论 ,简单 文  。 “ 化” 由于受 自身认识 和开发 自然资源 的文化 进化 、 技术程度所 限, 更容 易受既定 的区域 、 环境 和资源的限制 。  这方 面不乏生动 的研究案例 。例如对 于生活 在格 陵兰岛沿 海地 区的爱 斯基摩人 ( 自称 因  纽特人 ) 各群体 的生活范围来说 , 在着一种 自然 的局 限。 而非洲卡 拉哈里沙漠 的布须曼猎  存 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比较典型。布须曼猎人依靠狩猎为生 , 对他们而言, 关键是所在的地域  中要有足够 的动物 。而在 自然资源 日 消耗殆尽 的现代环境里 , 益 他们维持生命越来越 困难 了 ,  ① [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蒂著 。 L・ 郭凡 、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第 5 。 《 , 页  ② 参见[ 托马斯 ・ 美] 哈定等著、 韩建军等译 :文化与进化》 浙江人 民出版社,97 , 3—6 《 , 18 年 第 l 9页。   ③ [ 马塞尔 ・ 法] 毛斯著、 余碧平译 :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 出版社 , 0 年 , 35 36页。 《 , 2 3 第 2- 2 0   ④ 参见 [ 马塞尔 ・ 法] 毛斯著 、 余碧平译 :社会学与人类学》第 31 34   《 , 4 - 4 页。3  8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捕猎小野兔和沙漠爬行动物 的所得是不 能与过去相 比的。在 l 纪 7 9世 0年代 , 原上 的羚 羊  草 群估计有 10万头 , 0 还能被 驱赶着经过狩猎陷阱 。由于食物来源减少 , 布须曼人群体 的规模 一也有所缩减 。此外 , 布须曼人 的好战性格也 已消失 , 变得胆小 、 他们 羞怯 , 住在沙漠边缘地 区的  布须 曼人甚至很容易受骗上 当。  ①对自 然条件的依赖使小民族 的生存保障变得极为脆弱。当前因气候变暖触发的北冰洋  “ 冷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然而生活在北极地 区的 l 5万多爱斯基摩人因此可能遭受的不幸  似乎还没有得 到人们 的充分注意 。问题 不仅 在于冰川 的融化使海 豹和北极 熊 、 昆虫、 植物不得 不北退, 增添了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困难, 更在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因北冰洋海床可能蕴藏  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 以那里成 了几个 国家争夺北 极主权 的前线 。 这 给爱斯 基摩人 的未来  所 ② 增添了难以预料的变数, 或许有外界的援助 , 他们的饮食和居住不会成为问题 ; 或许他们能够  适应新的饮食和居住文化 , 然而, 伴随着生计方式难以为继而来的传统社会解体则是一种文化 的衰落 。   2 与以上所述相关 .复杂文化” . “ 的优势在 于 . 它比“ 单文化 ” 简 能够 更有效地 开发更大范  围 内的能量资源 。  农业 的传播直接与土地扩张相联 系。当定居 的食物生产者 人 口增长 时 , 可能被迫 向  就有 新 的地域扩张 。这些地域 中有些是无人居住 的,   而大多数这样 的地域 中却可能早 已居住着食  物采集 者。虽然食物生产不一定 比食物采集容易 , 但它一般在单位土地 面积上 的产量要更高 。  生产率高, 就意味着在一定的土地上能维持更多人1的生计。在快速扩张的食物生产者和食  2 1 物采集 者之 间的土地竞争 中, 食物生产者会 占有优势 , 那就是在一定 的区域 内食物生产者的人  口更多。这样 , 食物采集者群体在土地的竞争 中失利的可能性就更大。有些群体为了生存 , 很 可能接受耕作 的生活方式而放弃其狩猎 一 采集 的生活方式 。那些仍然 以食物采集方式为生的  群体可能就会被迫退 却到耕作者不想要 的地区。 “ ⑧ 简单文化 ” 表现出适 应上 的弱势 。  种文化的优势与文化异质性水平成正比。变迁是所有文化的特点。“ 影响一个特定文  化 内部即将 发生变化 的方式 的那些 因素 , 就是一个文化鼓励 和赞许机动性 的程度如何 ; 该文化 一在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需 求是什么 ; 以及可能最重要 的一点是新 的 因素 与既有 的文 化母 质之 间‘ 适合 ’ 程度如何。④在这里 ,一个文化鼓励和赞许机动性的程度” 9 9 “ 直接取决于文化异质性  水平 。一种文化所具有 的“ 文化异质性 ” 是指一种文化 在吸收多种文化基础 上获得 的适应能  , 力。构成这一文化的因素和组织以及这种文化的特色和特长不是单一的、 脆弱的, 而是多元而  坚韧 的, 具有很强 的应变 、 、 借鉴 吸收和转型能力 。与文化异质性 相对应的是 , 一种文化 主要 显  示出“ 同质性”是指这种文化性质简单 , , 意味着吸收异文化的可能性 比较小 , 文化适应和转型  能力比较弱。“ 简单文化” 因受制于文化同质性, 所以吸收异文化的有益部分及选择的范围极  为有 限。在外人看来 机会来 临时 ,简单文化 ” “ 民族往往不能迅速地 抓住机会 。相对于文化 同 质性而言 。 文化异质性使文化成长更具有保障。这一 点可以从 “ 简单文化 ” 对异文化吸 收 中失 利的事实得到启示 。  参见 ( ] 美 蒂莫西 ・ 塞弗林 著、 周水涛译 :消亡中的原始人》 东方出版社 , 8 , 18 7 《 , 1 9年 第 7—19页 。 9   参见《 气候变暖触发北 冰洋“ 冷战” , 参考消息》20 年 1 7日。 》 载《 , 5 0 月   参见[ ] 美 托马斯 ・ 哈定等著 、 韩建军等译 :文化与进化》 第 16页。 《 , 7  [ 威廉 ・ 哈维兰著、 美] A・ 王铭铭等译 :当代人类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年。 58   《 , 1 7 第 5 页。 9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三、 作为社会环境变量 的“ 适应 机会" “ 、 适应 限度” 因素 小民族 的生存 问题 主要是 由于在外部环境 急剧变化下 , 的传 统文化 不能有效适应 所  他们 引起的。而外部环境变化往往是 主流社会 或一些强势 民族造成的 , 从这一层 面来 说 , 民族 的  小 消亡并不仅仅是 由于它们 自己的落后 , 同时也 由于尽 管在 当代公 开的殖 民主义压迫 和民族歧  视已被摈弃 , 是来 自主权 国家政府对小 民族文化 的不 了解和忽视 、 但 没有采取切合实际的发展  措施 , 或周边 的一些强势文化对小 民族生存环境 的改变和生存地域 的剥夺而造 成的 。因此 , 小  民族的生存 问题并不仅仅是文化适应 问题 。如果我们对小 民族遭遇 的不公正熟视 无睹 , 对其  文化衰落、 口减少甚至灭绝无动 于衷 , 人 就显得 于道义 和人 文关怀所 不容 。“ 应机会 ” “ 适 、 适  应限度” 这两个概念 的提 出, 出小 民族的命运不仅仅是“ 揭示 简单 文化” 的适 应能力 问题 , 也与  外部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 特别是与作 为社会环境 因素 的政治 统治 、 治势力是 否提供 、 障小  政 保 民族得 以适 应的“ 机会” 限度” 和“ 直接相关 。   任何非 现代化的民族在接受现代化时 , 都要经过痛苦 的转变 。一般 的民族不存在 “ 生存 ”   问题 , 问题可能只是 “ 发展 ” 的快慢、 变迁 的速度 。但 是对小 民族 而言 , 外界环境 急剧 变化 以及  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下 的“ 文化变 迁 ” 往往意 味着 小 民族 文化 的系统 性破 坏和走 向生存 困  , 境 。“ 在一个事件和事物 彼此连结 的大 系统 中, 蒂夫人 的所有 、 所为 、 所选择 都改变 了。蒂夫  人难 以将这 些新 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原有 的观念体 系配合起来 。当一个蒂夫人 由于必须把女儿  ‘ ’ 卖 给人家做妻子 , 以最高级 的交换 范畴取得最低 级 的交换 范 畴而恸哭 时 , 我们不能说 这仅  仅是 ‘ 文化变迁 ’ 。蒂夫文化的变迁与 蒂夫社会生活和经济环境 的变迁不相适应 , 这就是 问题 的症结。①“ ” 适应机会” 适应限度” 和“ 因素, 是引起当代小民族生存问题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解释高度适应一种 特定 环境 的小 民族传统文 化与西方文 化和现代化接 触 时 , 人们一般  认为 , 因为社会环境 突然发生剧烈变化 , 以小 民族 的传统文 化往往 就会崩 溃。对 “ 所 崩溃 ” 原  因的看法 , 有人认 为这是 由于这个 文化 的传统及其 政治 和社 会组 织根本就 不适应 新 的方 式 。   还有人对此提 出另外的见解 : 巴西亚马孙 森林这种地方 的传统 社会 , 像 就远非 不能适应变化 的  环境 , 而是没 有机会发挥 出他们 的适应能力。例如 , 在厄瓜多 尔东部 , 希瓦罗人 现在 已设法使  自己适应现代世界 , 但他们却没有丧失他们 自己独特 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 巴西 ,发展 ” 马  在 “ 亚 孙 的压力如此之大 , 以至于当多 国公司和农 业综合企业各逐其利时 , 的人被整群整群地驱  那里赶到一边去了。如果人们全部被驱逐出他们的故士 , 并突然地被公然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手段 ,   好让更多地方种上甘蔗 , 并提取里约热内卢市内汽车所需要的酒精, 那么, 这些人就没有机会 发挥 自己对 现代世界 的适应能力 了。在这种情况 下存在着一个 关 系重 大的问题 , 因为这件 事  的发 生实际上就是世界上 的某些人把别的人 、 别的社会看作 陈旧的东西 。由于某些原 因 , 人类  学家越来越关 注残存 的部 落集 团急剧 消失 的 问题 , 而他 们最关 注 的又 是人 类 的基本 权利 问   题。 人类 的基本权利 即生存权 、 ② 发展权 。因此 , 民族文化 的衰亡和生存危 机不仅是文 化适  小 应能力的问题 , 且 是是 否拥 有 “ 应 机 会 ” 是 否 存 在人 类 的基 本权 利——生 存权 、 展  而 适 , 发 权— —被剥 夺的问题 。   与上述 “ 适应 机会” 和人类基本权利 问题的分 析相关 ,适应限度” “ 理论 以菲律 宾 巴拉望 岛 ① [ ] ・ ・ 美 R M 吉辛 著、 甘华 鸣译 :文化 ・ 会 ・ 《 社 个人》 辽宁人民出版社 ,98 , 49   , 18 年 第 6 页。 ② 参见[ ] 美 威廉 ・ 哈维 兰著 、 A・ 王铭铭译 :当代人类学》 第 58 l 页 。 《 , 8—63  4   0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为个案指出, 毁灭性的商业采伐 , 加上毫无节制地 向巴拉望岛高地移民, 是造成该岛大批土著  居 民部落解体 和随之发生社会经济 “ 际化” 边 的主要原 因。 将 土著文化衰亡 、 口锐减与 面  ① 人临严 峻的生态 和社会压力 的土著文化的适应 限度 相联 系可 以发 现 , 困难 以及 其他种种 困  这类 难 的产生并不是 由于 巴塔克人不能适应 变化着 的环境 , 而是 由于随着 融入更广 阔的菲律宾社 会而产生的不利的商业关系和其他政治 、 经济压力, 对巴塔克人的时间分配和资源利用造成了  种种扭曲。有人认为, 巴塔克人不能有效地从事农耕是由一些潜在的文化因素 ( 如对定居生 活和农事规则 的莫须有 的厌 恶等 ) 造成 的。也 有 的研 究者对这 类观点 持反对态 度 , 认为一 直  缺乏稳 固的土地 占有权 和进一 步向低地 人转让 土地所造成 的对 巴塔克人农 业进 步 的严重 威 胁, 能更好地解释巴塔克农业 的混乱状态。 这里并不是要简单地指出部落集 团有融入更广  ②阔的社会体 系的倾 向 , 而是要阐明 , 这种融入是在不利 的亦 即处于边 际地位 的条件下进行的 。   与“ 适应限度 ” 理论相关 , 有必要进一 步澄 清发达 与不发达 的辩正关 系。对 此 , 的研究  有者以巴西和菲律宾为例指出, 西和菲律宾有关少数 民族居住地的开发政策都涉及到一个普  巴遍性 的问题 , 即发达与不发达 的辩 证关 系问题 。就 民族 国家内部而言 , 民族 的经济水平 的  发达 提高 , 部分地建立于少数 民族的土地 、 资源和政 治权利 受剥夺 以及 落后 、 贫穷等 这一普遍 的社  会经济特征之上 。巴西亚马孙地 区和菲律 宾森林 地 区的土著 民族 相对 于其 国内主体 民族 而 言, 在现代化过程开始之前都处于相当低的社会发展阶段,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又只能消极适  应 , 能力将开发 的主导权掌握在 自己手 中。在现代化进程 中 , 没有 做出牺牲 的一方不可避免 地 发生社会经济 的“ 边际化 ” 。对 于土著 民族 而言 , “ 际化 ” 其 边 表现为 他们传统 的封 闭性 、 自主  性小型社会被融入更 大的社会而成为其“ 际” 边 成分 ( 主体 民族 和发达 民族则处 于更 大的社会 的中心)表现为他们原先的自 ; 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 而在全 国性的商品经济体系中, 的 他们   转型中的经济则处于依附的、 不平等的地位。 根据一些学者所做的考察可以发现, ③ 在现代化 进程 中,边际化 ” “ 的主要 因素是其对本 地社会及本 民族生活 的传统控制权受剥夺 。民族 和文  化 的大规模消亡常常伴随着 开发进程 而 出现 , 区域 的文 化变迁通 常伴随 着新 因素、 形  中心 新 式、 新观念体 系和新社会关 系的产生 ; “ 际化 ” 而 边 的土著 民族 的文化变迁 则常 常是简单 的文  化消亡 , 没有获得从本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 长 中发展 而来的新 的文 化 因素和 文化形 式 。由于 “ 边际化” 的民族群体无法得到中心区域的生产资源, 其文化再生就不得不依赖本群体的支离  破碎 的文化传统和一个被破 坏的环境所能允许的极其有限的可能性 。一个 民族 的文化与从谋 生手段到生活 目标的方 方面面都有 紧密联 系 , “ 际化” 因此 边 不仅摧 毁 了有关 民族 的文化 , 也 消灭了民族发展的动力。尽管现代国家制度使小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社会进步的某些成  果 , 它们仍然处 于边缘状态 , 但是 遭受着极大 的社 会不公正待遇 。因此 , 的生存 和未来不  它们仅是文化适应与否的问题 , 而且是 国家政 治环境 、 所在社会 的文 明程度问题。  ① 参见[ ] 美 詹姆斯 ・ 埃德著 、 F・ 知寒译 :菲律宾 的森 林消亡 与部落解体——巴拉望 岛个案研究》 载《 《 , 民族译丛》 19  ,92年第 3期。   ② 同上 。 4 第 4页。另有研究指 出:印第安人 的不幸是在 白人推进 的巨大压力下 , “ 他们的选择很 少是长期可行 的” [ ] ( 美 威  尔科姆 ・ 沃什 伯恩著 、 E・ 陆毅译 :美 国印第安人》商务印书馆 。 9 年 , 12 )  《 , 1 7 第 1页 。 9 ③ 参见宁骚 :论 民族 冲突的根源》 载 《 国社 会科学辑 刊》 三 联书店 ,95年 夏季卷 , 9 《 , 中 , 1 9 第 o页 ;.rdadr j 。  JFi l e, 【 n e n   ,  Idin n a   Huy p n:A Su y Focd Iett    ne oayMe io t Mat 8P Ps eaa   td   re  d ni i Co tmp r r  xc ,S . ri   r ̄ ,Ne Yok,1 7 R. Ad ms,“Han sig yn n’ w  r 9 5; N. a re sn  T cn o e   ee p et ,n .. 0 e n  . . y c es , e i oe i tn Gen od r s e d @ M D vl m n” i JJP    dR M L nh(d. Rt n h o   a ) h kM dm t i . r w o  e , ao e P s 6 ;Jme  . d r D frs t n a d 1 t b l a o  nt eP ip ie : h   a w n C s ” n P p 8 a sF E e ,“ eoet i  n   e ia zf ni h   hl pn s T eP l a   ae ,i  o  ̄ ao )r i i i aN0 2,1 9 . 9 0.P 9 P. 9—1 4。 1  r 17 , P 3 — t 94 P.7   ,n a d E vrn e t o. 2。   n   n i m n ,v1 1   o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四、 总  结 小 民族 的生存问题 , 主要是 由外部 环境急剧变 化而它们 的传统文化 不能有效适应 而引起  的。历史上与外界接触很 少、 长期生活 于一种 比较单一 的 自然环境中的小 民族 , 其传统文化是  种“ 简单 文化 ” 。当这样的小 民族周 围的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发生急剧 变化 时 , 它们传统 的 一“ 简单文化” 和社会组织无法进行迅速调整和有效适应, 必然产生生存危机和发展道路 的问  题。“ 简单 文化 ” 在与“ 复杂文化” 的接触 中 , 尽管文 化借用 、 播等文化 变迁 的一 般法则仍在  传发生作用 , 是 由于“ 但 简单文化” 产生于 比较单 一 的环境 , “ 杂文化 ” 缺乏 复 多元 、 面、 质  多层 异 性强的特点 , , 因此 面对急剧变化 的新环境 , 传统文化所具有 的“ 简单 文化” 的特点又束缚 了小  民族适应新环境 的能力 。   我们对现代化潮流 中小 民族文化命运 的研究 , 不仅是人类 学有关文 化变迁理论 的一种探  讨, 而且它关 系到一部分人 、 一部分弱势群体 的基本 权利——生存权 、 发展权—— 的问题 , 因此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流社会在现代化进程 中对小 民族聚居地 区 自然资源 的大规模开发 、 民  移 的急剧增多 , 民族失 去 了传 统 的生存 环境 , 统 的生存 手段也 就价值 全无 。旧的失 去  使小 其传 了 , 的又没有掌握 , 的 自然资源条件 与社会 文化压力使小 民族在 消极 、 动 中沦为社会  新 严峻 被 边缘群体 和依 附性群体 。因此 , 民族 的生存状况是对 国家政治文 明的一种挑 战 , 小 也是对人类 基本 权利的一种挑 战。  小民族 的生存和前途取决于社会环境 。尽管 小 民族适应 环境变化 的能力不一 , 总的  但是 来说 , 它们 的现实生存 和未来走 向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于现代 社会 的环境 变量及其影 响。要 为 小民族创造生存下去的客观条件, 第一要保证小民族用来适应新情况的时间; 第二要保证它们  生存 、 发展 的 自然资源和活动空间 ; 三要通过尽 可能地延 续它们 的语 言 、 术等来增强它们  第 艺的文化 自 豪感 ; 四, 第 至关重要 的是 , 外部世界要欣 赏并 重视小 民族 的文化及其 对主流社会 的 贡献 。  ( 何群, 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系, 呼和浩特, 102  002 )[ 责任编辑 : 曼华 、 海慧] 蔡 黄  4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世界 民族) 0 6年第 6 20 期 环境与小 民族 生存 何  群 1 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以后 , 一个事实越来越 为人们所瞩 目, 布在 亚洲 、 、 即分 非洲 美洲等  地从事传统狩猎 、 采集 、 简单农业的无文 字的小 民族社会和 文化 比较简单 的群体 , 即常被称  亦为“ 原住民” “ 、 土著人” “ 、原始人” 中的部分群体 , 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 , 其处境往往不佳。   他们的社会遭遇到巨大的冲击 , 以致其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残存无几, 甚至出现整个群体的灭  绝。例如分布于美洲各国的印第安人的 50多个支系 , 0 现有近半数的人口降到只剩下几千人 甚至几十人。这些小民族 目前的状况如何?它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处境?它们的前途 将 会怎样?这是人类学界多年来研究的问题 。  本文借助生态人类学中环境与文化关系的理论 , 从小民族的“ 简单文化” 以及“ 简单文化”   与环境 、简单文化” “ 与急剧变化的环境 的互动关 系入 手 , 通过文献 梳理 , 探索环境 急剧 变化 与 小 民族生存之 间的互动关系 , 以及如何解决好小 民族在现代化潮流 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  一、“ 简单文化" 的特点 生态人类学是 “ 探讨将 ‘ 环境 ’ 用于人类学解 释的各种途径” 即试 图通过考 察环境与文化  , 的关 系 ,理清人类差异 问题上的混乱 ” “ 的- r学科 。 生态人类 学一般认为 , 化与环境包括  l ① 文 技术 、 劳动与资源之间 , 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 和适应的关系。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  用 的技术和正在开发利用的资源的性质 , 随之生产方式也会对社会 制度包括居住方式 、 人际关  系、 村社规模 和位 置 、 风俗习惯等诸方面产生 强烈影 响。这种 相互 作用 的过程 形成某种 文化 。  对环境的这种适应 , 有助于人类肌体、 文化等方面的生存和延续。小民族文化一般表现为“ 简  单文化” 简单文化” 。“ 是小 民族适应特有单一环境的结果 , 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 , 文化简单 。这一 特点表 现为生产方式较 为原始 , 用双手和挖掘棒 进行采集 , 如 用扎 枪叉鱼 、 鱼 , 捕 用棍棒 、 石头狩猎 , 以及实行原 始农 耕等 。与生 产方式相适应 的是 , 口较为稀  人少, 社会组织相对松散, 信仰原始多神教。“ 简单文化” 的这一特点直接根源于所在环境的影  响 ,物质文 化和技术被认为受环 境影响最大 ”⑦ 这里的 “ “ 。 环境 ” 包括 自然环 境和社会 环境 ,  社会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进化的决定性因索。权威观点认为:文化根源于 自然, “ 要彻底认识  文化 , 只有联系其根源的 自然环境 , 这是事实 ; , 但是 像根植于土壤 的植 物不是 由土壤制造或造  成的一样 , 文化并不是 由其根植的 自然环境所制造的。文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其他文化现 ① 参见[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蒂著 , L・ 郭凡、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 文物 出版社 , O 年 , 1   ‘ , 2 2 第 页。 0② [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 蒂著 , 、 L・ 郭凡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 第 3页。 ‘ ,  3  7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象 。①诸 多文化变迁的事例表 明 , 自然环境如何使一种文化具有某种形态 , ” 无论 一旦周 围的社  会环境发生变化 , 特别是发生根本性 的改变 , 那么 , 该文化注定 会发生结构 性 的改变——进化  或衰亡 。特别是为适应特有单一环境 而形 成 的小 民族文化—— “ 单文化 ” 较之 于 “ 简 , 复杂文 化” 更容易受环境变化 的左右 。  第二 , 容易受 到环境 的约束 , 适应环境急剧变化 的能力较差 。小 民族传统生存环境 的一般  特征是地大物博 、 口稀少 , 人 或居住地偏僻 、 闭 , 封 自然条件恶劣 ; 围少 有其他文 化存 在 和影  周 响, 或影响 比较微 弱。那些 “ 简单文化 ” 即使在其鼎盛 时期 , , 也只能局 限于它们所处 的既定 区  域中。如传统狩猎文化 的存在和延续就受环境 的直接影 响 , 山林 中人 口密度 达到一定程  如果 度, 森林资源的开发达到一定水平 , 狩猎生产失 去 回旋余地 , 么狩猎 文化 自然演 进过程 的断  那 裂和狩猎 文化 的衰落将是难 以避免的 。   文化优势理论对 “ 简单文化 ” 容易受环境 限制 的原 因给 了一些解 释。该理论认 为 , 一种文  化的发展必 须具有对更 大范 围内各类环境 的更 强 的适应能力 , 这些环境 中的资源具有更  并对 高的利用水平 ; 在既定环境 中能够更有效地开发能量资源 的文化系统 , 向相对 落后 的文  那些 将 化系统赖以生存 的环境进行扩张 。较高的文化形态 , 即我们 所理解 的与 “ 简单文化 ” 相对应 的  “ 复杂文化 ”具有支配或取代 较低 文化形 态—— “ , 简单文化 ” — 的倾 向。其 支配优势 在于 , —  它能更有效地开发更大范围内的能量资源。较高的文化形态相对地不受环境限制 , 能适应更  多 的环境 变量 。而文化所征服 的能量和栖息地越 多 , 人类对命运 的掌握便越感 自 。  信 ②二、 简单文化" 复杂文化” “ 与“ 应对环境急剧变化的能力 比较 1 土地 与狩猎、 . 采集群体——“ 单文化” 环境 的依赖。 简 对  土地和其他 自 资源是从事狩猎 、 然 采集等 自然攫取 经济的 民族生存 的基 础 , 这是 因为 “ 简 单文化” 予土地 以一 种几乎 绝对 的优 势。关 于 土地对 人类 生活 的作用 , 赋 人类 地理学 认 为 :  “ 事实上 , 土地只是在把它的作用与和它不可分 的其它成千上万的因素的作用相结合时才起  作用” “ ;土地 因素必须被纳入与完整的和复杂 的社 会环境 的关 系之 中。它不 能与社 会环境分 隔开 的。而且 , , 同样 当我们研究这些影 响时 , 必须根据各 种集体生 活 的范畴来追 寻土地  我们 因素 的各种影 响。当我们把 游牧生活 与大草原连 接在一起时 , 我们忘 了尼罗河大草原 部分是  可以耕作 的 , 而且正是 因为没有任 何农业 技术 , 才使得 一些 民族得 以维 持一种 游牧 生活 。因   此, 所有这些问题都 不是 地理学 问题 , 而是社 会学 问题” ③ 而 按 照文化 优 势理论 ,简单 文  。 “ 化” 由于受 自身认识 和开发 自然资源 的文化 进化 、 技术程度所 限, 更容 易受既定 的区域 、 环境 和资源的限制 。  这方 面不乏生动 的研究案例 。例如对 于生活 在格 陵兰岛沿 海地 区的爱 斯基摩人 ( 自称 因  纽特人 ) 各群体 的生活范围来说 , 在着一种 自然 的局 限。 而非洲卡 拉哈里沙漠 的布须曼猎  存 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比较典型。布须曼猎人依靠狩猎为生 , 对他们而言, 关键是所在的地域  中要有足够 的动物 。而在 自然资源 日 消耗殆尽 的现代环境里 , 益 他们维持生命越来越 困难 了 ,  ① [ ] 美 唐纳德 ・ 哈迪斯蒂著 。 L・ 郭凡 、 邹和译 :生态人类学》第 5 。 《 , 页  ② 参见[ 托马斯 ・ 美] 哈定等著、 韩建军等译 :文化与进化》 浙江人 民出版社,97 , 3—6 《 , 18 年 第 l 9页。   ③ [ 马塞尔 ・ 法] 毛斯著、 余碧平译 :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 出版社 , 0 年 , 35 36页。 《 , 2 3 第 2- 2 0   ④ 参见 [ 马塞尔 ・ 法] 毛斯著 、 余碧平译 :社会学与人类学》第 31 34   《 , 4 - 4 页。3  8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捕猎小野兔和沙漠爬行动物 的所得是不 能与过去相 比的。在 l 纪 7 9世 0年代 , 原上 的羚 羊  草 群估计有 10万头 , 0 还能被 驱赶着经过狩猎陷阱 。由于食物来源减少 , 布须曼人群体 的规模 一也有所缩减 。此外 , 布须曼人 的好战性格也 已消失 , 变得胆小 、 他们 羞怯 , 住在沙漠边缘地 区的  布须 曼人甚至很容易受骗上 当。  ①对自 然条件的依赖使小民族 的生存保障变得极为脆弱。当前因气候变暖触发的北冰洋  “ 冷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然而生活在北极地 区的 l 5万多爱斯基摩人因此可能遭受的不幸  似乎还没有得 到人们 的充分注意 。问题 不仅 在于冰川 的融化使海 豹和北极 熊 、 昆虫、 植物不得 不北退, 增添了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困难, 更在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因北冰洋海床可能蕴藏  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 以那里成 了几个 国家争夺北 极主权 的前线 。 这 给爱斯 基摩人 的未来  所 ② 增添了难以预料的变数, 或许有外界的援助 , 他们的饮食和居住不会成为问题 ; 或许他们能够  适应新的饮食和居住文化 , 然而, 伴随着生计方式难以为继而来的传统社会解体则是一种文化 的衰落 。   2 与以上所述相关 .复杂文化” . “ 的优势在 于 . 它比“ 单文化 ” 简 能够 更有效地 开发更大范  围 内的能量资源 。  农业 的传播直接与土地扩张相联 系。当定居 的食物生产者 人 口增长 时 , 可能被迫 向  就有 新 的地域扩张 。这些地域 中有些是无人居住 的,   而大多数这样 的地域 中却可能早 已居住着食  物采集 者。虽然食物生产不一定 比食物采集容易 , 但它一般在单位土地 面积上 的产量要更高 。  生产率高, 就意味着在一定的土地上能维持更多人1的生计。在快速扩张的食物生产者和食  2 1 物采集 者之 间的土地竞争 中, 食物生产者会 占有优势 , 那就是在一定 的区域 内食物生产者的人  口更多。这样 , 食物采集者群体在土地的竞争 中失利的可能性就更大。有些群体为了生存 , 很 可能接受耕作 的生活方式而放弃其狩猎 一 采集 的生活方式 。那些仍然 以食物采集方式为生的  群体可能就会被迫退 却到耕作者不想要 的地区。 “ ⑧ 简单文化 ” 表现出适 应上 的弱势 。  种文化的优势与文化异质性水平成正比。变迁是所有文化的特点。“ 影响一个特定文  化 内部即将 发生变化 的方式 的那些 因素 , 就是一个文化鼓励 和赞许机动性 的程度如何 ; 该文化 一在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需 求是什么 ; 以及可能最重要 的一点是新 的 因素 与既有 的文 化母 质之 间‘ 适合 ’ 程度如何。④在这里 ,一个文化鼓励和赞许机动性的程度” 9 9 “ 直接取决于文化异质性  水平 。一种文化所具有 的“ 文化异质性 ” 是指一种文化 在吸收多种文化基础 上获得 的适应能  , 力。构成这一文化的因素和组织以及这种文化的特色和特长不是单一的、 脆弱的, 而是多元而  坚韧 的, 具有很强 的应变 、 、 借鉴 吸收和转型能力 。与文化异质性 相对应的是 , 一种文化 主要 显  示出“ 同质性”是指这种文化性质简单 , , 意味着吸收异文化的可能性 比较小 , 文化适应和转型  能力比较弱。“ 简单文化” 因受制于文化同质性, 所以吸收异文化的有益部分及选择的范围极  为有 限。在外人看来 机会来 临时 ,简单文化 ” “ 民族往往不能迅速地 抓住机会 。相对于文化 同 质性而言 。 文化异质性使文化成长更具有保障。这一 点可以从 “ 简单文化 ” 对异文化吸 收 中失 利的事实得到启示 。  参见 ( ] 美 蒂莫西 ・ 塞弗林 著、 周水涛译 :消亡中的原始人》 东方出版社 , 8 , 18 7 《 , 1 9年 第 7—19页 。 9   参见《 气候变暖触发北 冰洋“ 冷战” , 参考消息》20 年 1 7日。 》 载《 , 5 0 月   参见[ ] 美 托马斯 ・ 哈定等著 、 韩建军等译 :文化与进化》 第 16页。 《 , 7  [ 威廉 ・ 哈维兰著、 美] A・ 王铭铭等译 :当代人类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年。 58   《 , 1 7 第 5 页。 9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三、 作为社会环境变量 的“ 适应 机会" “ 、 适应 限度” 因素 小民族 的生存 问题 主要是 由于在外部环境 急剧变化下 , 的传 统文化 不能有效适应 所  他们 引起的。而外部环境变化往往是 主流社会 或一些强势 民族造成的 , 从这一层 面来 说 , 民族 的  小 消亡并不仅仅是 由于它们 自己的落后 , 同时也 由于尽 管在 当代公 开的殖 民主义压迫 和民族歧  视已被摈弃 , 是来 自主权 国家政府对小 民族文化 的不 了解和忽视 、 但 没有采取切合实际的发展  措施 , 或周边 的一些强势文化对小 民族生存环境 的改变和生存地域 的剥夺而造 成的 。因此 , 小  民族的生存 问题并不仅仅是文化适应 问题 。如果我们对小 民族遭遇 的不公正熟视 无睹 , 对其  文化衰落、 口减少甚至灭绝无动 于衷 , 人 就显得 于道义 和人 文关怀所 不容 。“ 应机会 ” “ 适 、 适  应限度” 这两个概念 的提 出, 出小 民族的命运不仅仅是“ 揭示 简单 文化” 的适 应能力 问题 , 也与  外部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 特别是与作 为社会环境 因素 的政治 统治 、 治势力是 否提供 、 障小  政 保 民族得 以适 应的“ 机会” 限度” 和“ 直接相关 。   任何非 现代化的民族在接受现代化时 , 都要经过痛苦 的转变 。一般 的民族不存在 “ 生存 ”   问题 , 问题可能只是 “ 发展 ” 的快慢、 变迁 的速度 。但 是对小 民族 而言 , 外界环境 急剧 变化 以及  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下 的“ 文化变 迁 ” 往往意 味着 小 民族 文化 的系统 性破 坏和走 向生存 困  , 境 。“ 在一个事件和事物 彼此连结 的大 系统 中, 蒂夫人 的所有 、 所为 、 所选择 都改变 了。蒂夫  人难 以将这 些新 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原有 的观念体 系配合起来 。当一个蒂夫人 由于必须把女儿  ‘ ’ 卖 给人家做妻子 , 以最高级 的交换 范畴取得最低 级 的交换 范 畴而恸哭 时 , 我们不能说 这仅  仅是 ‘ 文化变迁 ’ 。蒂夫文化的变迁与 蒂夫社会生活和经济环境 的变迁不相适应 , 这就是 问题 的症结。①“ ” 适应机会” 适应限度” 和“ 因素, 是引起当代小民族生存问题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解释高度适应一种 特定 环境 的小 民族传统文 化与西方文 化和现代化接 触 时 , 人们一般  认为 , 因为社会环境 突然发生剧烈变化 , 以小 民族 的传统文 化往往 就会崩 溃。对 “ 所 崩溃 ” 原  因的看法 , 有人认 为这是 由于这个 文化 的传统及其 政治 和社 会组 织根本就 不适应 新 的方 式 。   还有人对此提 出另外的见解 : 巴西亚马孙 森林这种地方 的传统 社会 , 像 就远非 不能适应变化 的  环境 , 而是没 有机会发挥 出他们 的适应能力。例如 , 在厄瓜多 尔东部 , 希瓦罗人 现在 已设法使  自己适应现代世界 , 但他们却没有丧失他们 自己独特 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 巴西 ,发展 ” 马  在 “ 亚 孙 的压力如此之大 , 以至于当多 国公司和农 业综合企业各逐其利时 , 的人被整群整群地驱  那里赶到一边去了。如果人们全部被驱逐出他们的故士 , 并突然地被公然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手段 ,   好让更多地方种上甘蔗 , 并提取里约热内卢市内汽车所需要的酒精, 那么, 这些人就没有机会 发挥 自己对 现代世界 的适应能力 了。在这种情况 下存在着一个 关 系重 大的问题 , 因为这件 事  的发 生实际上就是世界上 的某些人把别的人 、 别的社会看作 陈旧的东西 。由于某些原 因 , 人类  学家越来越关 注残存 的部 落集 团急剧 消失 的 问题 , 而他 们最关 注 的又 是人 类 的基本 权利 问   题。 人类 的基本权利 即生存权 、 ② 发展权 。因此 , 民族文化 的衰亡和生存危 机不仅是文 化适  小 应能力的问题 , 且 是是 否拥 有 “ 应 机 会 ” 是 否 存 在人 类 的基 本权 利——生 存权 、 展  而 适 , 发 权— —被剥 夺的问题 。   与上述 “ 适应 机会” 和人类基本权利 问题的分 析相关 ,适应限度” “ 理论 以菲律 宾 巴拉望 岛 ① [ ] ・ ・ 美 R M 吉辛 著、 甘华 鸣译 :文化 ・ 会 ・ 《 社 个人》 辽宁人民出版社 ,98 , 49   , 18 年 第 6 页。 ② 参见[ ] 美 威廉 ・ 哈维 兰著 、 A・ 王铭铭译 :当代人类学》 第 58 l 页 。 《 , 8—63  4   0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为个案指出, 毁灭性的商业采伐 , 加上毫无节制地 向巴拉望岛高地移民, 是造成该岛大批土著  居 民部落解体 和随之发生社会经济 “ 际化” 边 的主要原 因。 将 土著文化衰亡 、 口锐减与 面  ① 人临严 峻的生态 和社会压力 的土著文化的适应 限度 相联 系可 以发 现 , 困难 以及 其他种种 困  这类 难 的产生并不是 由于 巴塔克人不能适应 变化着 的环境 , 而是 由于随着 融入更广 阔的菲律宾社 会而产生的不利的商业关系和其他政治 、 经济压力, 对巴塔克人的时间分配和资源利用造成了  种种扭曲。有人认为, 巴塔克人不能有效地从事农耕是由一些潜在的文化因素 ( 如对定居生 活和农事规则 的莫须有 的厌 恶等 ) 造成 的。也 有 的研 究者对这 类观点 持反对态 度 , 认为一 直  缺乏稳 固的土地 占有权 和进一 步向低地 人转让 土地所造成 的对 巴塔克人农 业进 步 的严重 威 胁, 能更好地解释巴塔克农业 的混乱状态。 这里并不是要简单地指出部落集 团有融入更广  ②阔的社会体 系的倾 向 , 而是要阐明 , 这种融入是在不利 的亦 即处于边 际地位 的条件下进行的 。   与“ 适应限度 ” 理论相关 , 有必要进一 步澄 清发达 与不发达 的辩正关 系。对 此 , 的研究  有者以巴西和菲律宾为例指出, 西和菲律宾有关少数 民族居住地的开发政策都涉及到一个普  巴遍性 的问题 , 即发达与不发达 的辩 证关 系问题 。就 民族 国家内部而言 , 民族 的经济水平 的  发达 提高 , 部分地建立于少数 民族的土地 、 资源和政 治权利 受剥夺 以及 落后 、 贫穷等 这一普遍 的社  会经济特征之上 。巴西亚马孙地 区和菲律 宾森林 地 区的土著 民族 相对 于其 国内主体 民族 而 言, 在现代化过程开始之前都处于相当低的社会发展阶段,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又只能消极适  应 , 能力将开发 的主导权掌握在 自己手 中。在现代化进程 中 , 没有 做出牺牲 的一方不可避免 地 发生社会经济 的“ 边际化 ” 。对 于土著 民族 而言 , “ 际化 ” 其 边 表现为 他们传统 的封 闭性 、 自主  性小型社会被融入更 大的社会而成为其“ 际” 边 成分 ( 主体 民族 和发达 民族则处 于更 大的社会 的中心)表现为他们原先的自 ; 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 而在全 国性的商品经济体系中, 的 他们   转型中的经济则处于依附的、 不平等的地位。 根据一些学者所做的考察可以发现, ③ 在现代化 进程 中,边际化 ” “ 的主要 因素是其对本 地社会及本 民族生活 的传统控制权受剥夺 。民族 和文  化 的大规模消亡常常伴随着 开发进程 而 出现 , 区域 的文 化变迁通 常伴随 着新 因素、 形  中心 新 式、 新观念体 系和新社会关 系的产生 ; “ 际化 ” 而 边 的土著 民族 的文化变迁 则常 常是简单 的文  化消亡 , 没有获得从本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 长 中发展 而来的新 的文 化 因素和 文化形 式 。由于 “ 边际化” 的民族群体无法得到中心区域的生产资源, 其文化再生就不得不依赖本群体的支离  破碎 的文化传统和一个被破 坏的环境所能允许的极其有限的可能性 。一个 民族 的文化与从谋 生手段到生活 目标的方 方面面都有 紧密联 系 , “ 际化” 因此 边 不仅摧 毁 了有关 民族 的文化 , 也 消灭了民族发展的动力。尽管现代国家制度使小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社会进步的某些成  果 , 它们仍然处 于边缘状态 , 但是 遭受着极大 的社 会不公正待遇 。因此 , 的生存 和未来不  它们仅是文化适应与否的问题 , 而且是 国家政 治环境 、 所在社会 的文 明程度问题。  ① 参见[ ] 美 詹姆斯 ・ 埃德著 、 F・ 知寒译 :菲律宾 的森 林消亡 与部落解体——巴拉望 岛个案研究》 载《 《 , 民族译丛》 19  ,92年第 3期。   ② 同上 。 4 第 4页。另有研究指 出:印第安人 的不幸是在 白人推进 的巨大压力下 , “ 他们的选择很 少是长期可行 的” [ ] ( 美 威  尔科姆 ・ 沃什 伯恩著 、 E・ 陆毅译 :美 国印第安人》商务印书馆 。 9 年 , 12 )  《 , 1 7 第 1页 。 9 ③ 参见宁骚 :论 民族 冲突的根源》 载 《 国社 会科学辑 刊》 三 联书店 ,95年 夏季卷 , 9 《 , 中 , 1 9 第 o页 ;.rdadr j 。  JFi l e, 【 n e n   ,  Idin n a   Huy p n:A Su y Focd Iett    ne oayMe io t Mat 8P Ps eaa   td   re  d ni i Co tmp r r  xc ,S . ri   r ̄ ,Ne Yok,1 7 R. Ad ms,“Han sig yn n’ w  r 9 5; N. a re sn  T cn o e   ee p et ,n .. 0 e n  . . y c es , e i oe i tn Gen od r s e d @ M D vl m n” i JJP    dR M L nh(d. Rt n h o   a ) h kM dm t i . r w o  e , ao e P s 6 ;Jme  . d r D frs t n a d 1 t b l a o  nt eP ip ie : h   a w n C s ” n P p 8 a sF E e ,“ eoet i  n   e ia zf ni h   hl pn s T eP l a   ae ,i  o  ̄ ao )r i i i aN0 2,1 9 . 9 0.P 9 P. 9—1 4。 1  r 17 , P 3 — t 94 P.7   ,n a d E vrn e t o. 2。   n   n i m n ,v1 1   o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四、 总  结 小 民族 的生存问题 , 主要是 由外部 环境急剧变 化而它们 的传统文化 不能有效适应 而引起  的。历史上与外界接触很 少、 长期生活 于一种 比较单一 的 自然环境中的小 民族 , 其传统文化是  种“ 简单 文化 ” 。当这样的小 民族周 围的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发生急剧 变化 时 , 它们传统 的 一“ 简单文化” 和社会组织无法进行迅速调整和有效适应, 必然产生生存危机和发展道路 的问  题。“ 简单 文化 ” 在与“ 复杂文化” 的接触 中 , 尽管文 化借用 、 播等文化 变迁 的一 般法则仍在  传发生作用 , 是 由于“ 但 简单文化” 产生于 比较单 一 的环境 , “ 杂文化 ” 缺乏 复 多元 、 面、 质  多层 异 性强的特点 , , 因此 面对急剧变化 的新环境 , 传统文化所具有 的“ 简单 文化” 的特点又束缚 了小  民族适应新环境 的能力 。   我们对现代化潮流 中小 民族文化命运 的研究 , 不仅是人类 学有关文 化变迁理论 的一种探  讨, 而且它关 系到一部分人 、 一部分弱势群体 的基本 权利——生存权 、 发展权—— 的问题 , 因此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流社会在现代化进程 中对小 民族聚居地 区 自然资源 的大规模开发 、 民  移 的急剧增多 , 民族失 去 了传 统 的生存 环境 , 统 的生存 手段也 就价值 全无 。旧的失 去  使小 其传 了 , 的又没有掌握 , 的 自然资源条件 与社会 文化压力使小 民族在 消极 、 动 中沦为社会  新 严峻 被 边缘群体 和依 附性群体 。因此 , 民族 的生存状况是对 国家政治文 明的一种挑 战 , 小 也是对人类 基本 权利的一种挑 战。  小民族 的生存和前途取决于社会环境 。尽管 小 民族适应 环境变化 的能力不一 , 总的  但是 来说 , 它们 的现实生存 和未来走 向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于现代 社会 的环境 变量及其影 响。要 为 小民族创造生存下去的客观条件, 第一要保证小民族用来适应新情况的时间; 第二要保证它们  生存 、 发展 的 自然资源和活动空间 ; 三要通过尽 可能地延 续它们 的语 言 、 术等来增强它们  第 艺的文化 自 豪感 ; 四, 第 至关重要 的是 , 外部世界要欣 赏并 重视小 民族 的文化及其 对主流社会 的 贡献 。  ( 何群, 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系, 呼和浩特, 102  002 )[ 责任编辑 : 曼华 、 海慧] 蔡 黄  4  2


相关内容

  • 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
  • 2008年9月总第137期第5期 黑河学刊 HeiheJournal Sep.2008SerialNo.137No.5 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 龚道贵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日本民族精神形成中产生了极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日 坚韧.牺牲的民族 ...

  • 我国的地理特征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影响
  • 我国的地理特征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影响 摘 要:自然地理环境对我国的文化.建筑.经济以及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复杂多样的地理特征为中华民族生存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关键词:地理环境 文化 建筑 饮食 ...

  • "安土"观念对农民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安土"观念对农民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张应杭 内容提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在 农民占绝对多数人口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农业人口素质的现代化问题始终具有最根 本性的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农民特有的那一份深沉的"安土"心理,即对乡土的过份依恋 心理对农业人口素质 ...

  • 2015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 第九课:社会.集体中的我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热爱集体,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一.名词解释 1.集体:人数不等的一群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整体. 构成条件:(1).由相互依赖的个体构成. (2).有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的章程,权威的领 ...

  • 乌江地域文化与土家族作家群研究
  • 近20年来,地域文学及作家群研究在我国掀起新的高潮,这是我国文学呈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体现.随着文学浙军.湘军.晋军.陕军.桂军等地域作家群的兴起,地域文学现象已成事实和规律,地域与作家.与文学的关系日渐清晰明朗.在乌江流域,受乌江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影响,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尤其是跨越 ...

  • (6)从历史的角度看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孰优孰劣?
  • 1.农耕民族都是上古最优秀的民族: 大家翻开世界地图看看.人类起源于非洲,那么,古代世界中非洲及其周边最富饶的土地就是埃及冲积平原和中东的两河冲积平原.埃及由于有尼罗河的泛滥以带来天生的肥料,所以只要在那里的土地上撒上种子,不需要施肥和灌溉都能收获:而位于中东的两河美索平原也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易于 ...

  • 学习胡总书记中央党校6.25讲话心得体会
  • 学习胡总书记中央党校6.25讲话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呼唤民族生态道德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 ...

  •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幼儿文化建设的根本
  •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段高瞻远瞩的精辟论述,不仅对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幼儿文化建设揭示出了一个活水之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创新之路.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培育了伟大 ...

  • 高考写作素材--[狼图腾]狼的50经典格言
  • 高考写作素材--<狼图腾>狼的50经典格言 写作佳苑 08-07 2145 高考写作素材--<狼图腾>狼的50经典格言( 附:<狼图腾>读后感) 1.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 2.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