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车间作业成本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摘要】 由于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基层车间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有效地控制车间的成本费用,有利于直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车间职工的绩效工资,它将促进企业、车间、职工的共同价值创造。本文通过对车间成本的ABC分析,探讨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直接缓解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也为提高职工绩效收入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ABC分析 作业成本 成本控制 备件费用
一、研究背景
1、钢铁企业利润下降带来的生存压力。近十年以来钢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钢铁行业已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国际国内市场对钢铁的消费能力也很有限,短期内不具备迅速消化钢铁产品库存的能力。同时,前期高额的铁矿石价格也进一步压缩了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至2011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7.26%、3.23%、2.46%、
2.91%、2.42%,远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利润率。正是因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自身产业周期的下滑趋势,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2、车间自身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基层车间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形成了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因此,有效地控制车间的成本费用,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车间职工的绩效工资。职工收入增加,带来职工幸福感明显提升,也将促进企业、车间、职工的共同价值创造。
二、W公司原料车间的生产作业流程和成本构成
三、车间成本费用的ABC分析
根据车间成本的组成情况,由于工资成本的变化受到车间的影响较小,如不发生故障,皮带费用比较独立,其他几项作为成本分析的重点。
1、电费的吨单耗与产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电费在车间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对电费的控制可以全面影响车间总体成本。
在2009至2011年间,原料车间的生产总量在2300万吨左右,变化幅度不是太大,吨单耗在0.35—0.56之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个别月份与公司计划值接近外,每月都在计划值之下,为公司降低成本作出了贡献。在近三年中,车间吨电耗是逐渐降低的,由2008年的0.47降低到2010年的0.41。
而每月的吨电耗情况有较大差异,也说明在降低电耗上,车间还是有潜力可挖。
四、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车间成本分析的情况,认为加强车间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生产率、降低故障、对重点部位进行及时跟踪,确保车间成本有效降低。
1、加强协调,合理组织生产,提高作业效率。单位时间内,作业量提高能有效降低成本,特别是用电单耗,车间为提高生产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电厂、烧结的协调工作,一方面保证送料料流,另一方面尽量提高单批次送料量。第二,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对送料批次量、送料总量进行要求,完不成任务必须交待原因,由车间分析考核或寻找解决措施。第三,强化调度信息管理,如果皮带空转必须与调度室进行沟通,尽量减少皮带空转时间。第四,对原料料场进行适当延长,从而提高了料场的存储量,扩大了混匀矿的生产能力。
2、加强皮带管理,降低故障率,延长皮带使用周期。皮带费用在备件材料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皮带发生故障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为此,车间在皮带管理上十分重视,并采取各种方法来保证皮带的正常使用。第一,强化日常的点检作业,对出现隐患的皮带班组都进行重点跟踪,并及时联系硫化车间进行处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皮带故障。第二,加强皮带机架的整改和调整工作,托辊由专门班组检查,对出现托辊缺失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对出现皮带跑偏等问题的岗位职工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皮带的正常运行。
3、对备件费用使用量大的托辊、滚筒进行重点分析,尽量减少使用量。从表2可知,在备件中托辊、滚筒的费用比例非常高,表明在备件费用中托辊、滚筒的更换量十分大,在车间备件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为此,车间应采取四点有效措施:第一,做好托辊的安装和回收工作,并进行分析,根据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二,做好滚筒的更换台帐,查找使用时间较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强化关键设备的跟踪、及时维保,减少不必要的检修。第四,抓好材料的使用分析,减少材料浪费。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车间成本的组成,各项成本费用的比重,从而做到关键设备重点跟踪,费用大的备件重点管理,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车间降低成本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基层车间职工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张远利:钢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方法探讨[J].物流技术,2004
(7).
[2] 党晓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以Z制药厂第一发酵车间为例[J].会计之友,2009(6).
[3] 姚丽英:单工段、多因素成本分析法在车间的全面推行和应用[J].当代经济,2011(4).
[4] 时春阳、邵伟平等:基于离散车间成本管理系统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2).
[5] 刘激颋:关于本钢发电厂高压车间降成本的具体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6).
钢铁企业车间作业成本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摘要】 由于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基层车间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有效地控制车间的成本费用,有利于直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车间职工的绩效工资,它将促进企业、车间、职工的共同价值创造。本文通过对车间成本的ABC分析,探讨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直接缓解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也为提高职工绩效收入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ABC分析 作业成本 成本控制 备件费用
一、研究背景
1、钢铁企业利润下降带来的生存压力。近十年以来钢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钢铁行业已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国际国内市场对钢铁的消费能力也很有限,短期内不具备迅速消化钢铁产品库存的能力。同时,前期高额的铁矿石价格也进一步压缩了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至2011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7.26%、3.23%、2.46%、
2.91%、2.42%,远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利润率。正是因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自身产业周期的下滑趋势,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2、车间自身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基层车间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形成了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因此,有效地控制车间的成本费用,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车间职工的绩效工资。职工收入增加,带来职工幸福感明显提升,也将促进企业、车间、职工的共同价值创造。
二、W公司原料车间的生产作业流程和成本构成
三、车间成本费用的ABC分析
根据车间成本的组成情况,由于工资成本的变化受到车间的影响较小,如不发生故障,皮带费用比较独立,其他几项作为成本分析的重点。
1、电费的吨单耗与产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电费在车间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对电费的控制可以全面影响车间总体成本。
在2009至2011年间,原料车间的生产总量在2300万吨左右,变化幅度不是太大,吨单耗在0.35—0.56之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个别月份与公司计划值接近外,每月都在计划值之下,为公司降低成本作出了贡献。在近三年中,车间吨电耗是逐渐降低的,由2008年的0.47降低到2010年的0.41。
而每月的吨电耗情况有较大差异,也说明在降低电耗上,车间还是有潜力可挖。
四、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车间成本分析的情况,认为加强车间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生产率、降低故障、对重点部位进行及时跟踪,确保车间成本有效降低。
1、加强协调,合理组织生产,提高作业效率。单位时间内,作业量提高能有效降低成本,特别是用电单耗,车间为提高生产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电厂、烧结的协调工作,一方面保证送料料流,另一方面尽量提高单批次送料量。第二,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对送料批次量、送料总量进行要求,完不成任务必须交待原因,由车间分析考核或寻找解决措施。第三,强化调度信息管理,如果皮带空转必须与调度室进行沟通,尽量减少皮带空转时间。第四,对原料料场进行适当延长,从而提高了料场的存储量,扩大了混匀矿的生产能力。
2、加强皮带管理,降低故障率,延长皮带使用周期。皮带费用在备件材料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皮带发生故障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为此,车间在皮带管理上十分重视,并采取各种方法来保证皮带的正常使用。第一,强化日常的点检作业,对出现隐患的皮带班组都进行重点跟踪,并及时联系硫化车间进行处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皮带故障。第二,加强皮带机架的整改和调整工作,托辊由专门班组检查,对出现托辊缺失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对出现皮带跑偏等问题的岗位职工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皮带的正常运行。
3、对备件费用使用量大的托辊、滚筒进行重点分析,尽量减少使用量。从表2可知,在备件中托辊、滚筒的费用比例非常高,表明在备件费用中托辊、滚筒的更换量十分大,在车间备件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为此,车间应采取四点有效措施:第一,做好托辊的安装和回收工作,并进行分析,根据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二,做好滚筒的更换台帐,查找使用时间较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强化关键设备的跟踪、及时维保,减少不必要的检修。第四,抓好材料的使用分析,减少材料浪费。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车间成本的组成,各项成本费用的比重,从而做到关键设备重点跟踪,费用大的备件重点管理,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车间降低成本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基层车间职工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张远利:钢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方法探讨[J].物流技术,2004
(7).
[2] 党晓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以Z制药厂第一发酵车间为例[J].会计之友,2009(6).
[3] 姚丽英:单工段、多因素成本分析法在车间的全面推行和应用[J].当代经济,2011(4).
[4] 时春阳、邵伟平等:基于离散车间成本管理系统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2).
[5] 刘激颋:关于本钢发电厂高压车间降成本的具体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