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李乐,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还有句老话是“观景不如听景”,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就算我一句话都不说,您还是会由衷的赞叹一个字——“美”!老子说“大美无言”,今天就让您体会体会!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衢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也叫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别名。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现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好象有一层盐撒在上面。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遗迹。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据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巴东三峡巫峡长”,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似烟非烟、
似云非云,变化多端,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可以开发,给游览巫峡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19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了。三峡工程共分为三期,严格的说是四期,1992年-1994年为筹建期,修筑了长28公里的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一期是从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相信大江截流时的壮观场面大家已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二期是从1997年到2003年,以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从2003年到2009年,以二十六台机组全部发电,大坝建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75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1991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8,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能再次见到各位。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合川钓鱼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现在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名扬天下的南宋抗蒙之战的合川钓鱼城,他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完整宋城。钓鱼城位于距合川东北5千米的钓鱼山上。大家看,钓鱼山拨地而起,地形独特,山下是天鉴,上山重峦叠嶂。山顶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传沧海横流、洪水泛滥的时期,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突然有一天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杆垂钓嘉陵江之鱼,以解百姓饥渴,故称此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得名。
说到南宋钓鱼城不得不说到当时的南宋守将王坚和张珏,1258年蒙哥大汉分兵3路伐
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守将王坚和张珏的顽强抵抗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同年7月,在一次攻城中,蒙哥不幸被城里的火炮击伤,后逝于北碚温泉寺。掉由此保卫战长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又一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依山为垒,宛如金城汤池。它不但有构筑在陡峭的山岩上的内外两道防线,而且还有纵向延伸的水军码头,以暗道为出口、一字城墙相连的给养补给通道,以天池泉井、水洞们为代表的给排水系统。钓鱼城由此成为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防御典范。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这座著名的钓鱼城。
各位朋友,顺着我手所指的方向就是南宋晚期合川军民修筑的钓鱼台是所建的水军码头遗址,是当时钓鱼城水军的战船停泊处,也是我们现在乘坐游览钓鱼城的旅游码头。整座码头以巨石垒砌而成,遗址残基高约4米,长70米,宽约60米,呈长方形,从江边至山脚共有三层平台。因此,不论江水涨落,均停泊船只。悠悠岁月,历经沧桑岁月坚如磐石的水军码头依然迄立在江陵江岸,他牵动着人们去思索历史的轨迹,回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岁月,也给我们的游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眼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钓鱼城的主体工程——城墙。 钓鱼城的城墙修筑月南宋时期,总长度约8千米,它把各个雄关隘口连成一体,宛如巨龙横卧。从整体形状上看,城墙外侧陡直,难以攀登,内侧有部分阶梯,供守城士卒山下。墙身大多为悬崖绝壁开凿而成,墙顶为石砌跑马道,墙顶靠外的一侧是用石条切成的垛口,垛口的方形小孔主要是用于弓箭射击,上部“凹”形缺口为瞭望台,供观察敌情之用,而这个突出与墙外的台子,是供巡逻放哨的和安置射滚石檑木及各种燃烧性爆炸武器的炮台。在城东、城南地势较低的地方,为了加强纵深防御,采用了内外城墙的形式,修筑两道防御线使城垒更加坚固。在城墙经过的险要关口,都修有城门供军民出入,一旦战争爆发,城门就会被紧紧关闭。
各位朋友,眼前的这就是“三圣岩”,俗称“三佛岩”因为石壁上刻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而得名。PS:(有人知道西方三圣是哪三圣吗?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据石壁上《造像记》记载,此造像为清朝道光23年(1843年)护国和白塔两寺住持捐资建造。整龛佛像线条明快自然,给人以软而薄、轻而飘的实感非常具有美学形态,同时也充分表明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各位朋友,钓鱼城就先介绍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自行观赏。1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集合,预祝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天生三硚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在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
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我预祝大家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即将前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观赏神奇的天生三硚。武隆县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距离重庆主城区约180公里,面积近29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是渝东南各区县和贵州遵义以北通往重庆的咽喉之地,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武隆有很多有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其中以喀斯特地貌最为突出。2007年6月27日,重庆武隆、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全票通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处世界自然遗产,而武隆也是重庆唯一的一处的世界自然遗产。
天生三硚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是在不足1.2公里的范围内,由天龙硚、青龙硚、黑龙硚3座天然石拱桥和青龙天坑、神鹰天坑2个天坑组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独一无二的天生桥群。它集山、水、瀑、泉、峡、桥等景观,构成了一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逶迤不绝的自然山水画长卷,具有雄、奇、险、秀、幽等特点。
各位游客朋友,等会儿,我们将先乘坐观光电梯由上而下的一览天生三硚,雄伟壮观的景象,然后,我们就到达了景区的底部,我们再穿过三座石拱桥,从桥底仰看天生三硚的神奇。大家中途不要折返,要一直往前走,因为我们的线路是单程的,以免有的游客走错方向。
现在,我们头顶这座桥就是天龙硚,大家仰头看看它的雄奇之处。天龙硚是天生三硚中最形象的一座桥,它的形状最酷似人工桥梁。天龙硚桥高235米,桥厚150米,桥宽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它的桥高、桥厚、桥宽居世界天生桥的第二位,分别屈居于青龙硚和黑龙硚之下。天龙硚发育有两个穿洞,南穿洞为迷魂洞,北穿洞就是我们正在走过的天龙硚通道。站在观景台,大家看到了不远处的有着远古风味,类似四合院的住宅了。那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的外景拍摄地点——天福官译。请大家跟我走进,去看看。大家现在可以看到,不仅宅子右侧的石头上刻着“天福官译”,宅子的门框上从右往左也写着“天福官译”几个字。穿过大门,我们进到了院里,正对我们的是正厅,正厅里的电视机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满城尽带黄金甲》,以示纪念嘛。为了拍摄这部戏,张艺谋导演在“天福官译”,投资了上百万,今天大家亲自参观了“天福官译”,也许,你们回去再看一次《满城尽带黄金甲》,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接着,就是青龙硚。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青龙硚桥身会因为日光的关系而变成暗绿色,从远处看来,就像一条即将腾飞的青龙,所以,就有人给它取名为“青龙硚”。青龙硚桥高281米,桥厚168米,桥宽124米,平均拱高103米,平均跨度31米,其中在桥高、桥厚两个方面,它都居于世界第一,仅桥宽居世界第三位,在黑龙硚和天龙硚之下。有的游客在听到天生三硚的时候,会在脑海里想象三座桥的形状,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给它加上绿色。山、石、水、树,它们四个就像亲兄弟一样,是紧紧相依的。大家环顾四周一圈,是不是就有深刻的体会了。在青龙硚景区里,枝繁叶茂的树与潺潺流过的溪水,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秀丽与生动。深吸一口空气,都会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有想拍照的游客朋友,可以趁这会儿拍几张照,留个纪念。
一看眼前这座桥,拱洞幽深暗黑,大家就知道它就是“黑龙硚”了。黑龙硚桥高223米,桥厚107米,桥宽193米,平均拱高116米,平均跨度28米,在桥宽和平均拱高两个方面居世界天生桥第一位,在桥高、桥厚两个方面居于第三位,次于青龙硚和天龙硚。细心的游客朋友就发现了,从天龙硚,到青龙硚,再到黑龙硚,我们见到的水、瀑就越来越多了。事实也的确如此。黑龙硚多生泉瀑,其中四处风格迥异的飞瀑,堪称绝景:珍珠泉,在相对高度116米桥洞顶部涌出,飞泉漱玉,随风飘洒,晶莹剔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雾泉,由洞顶一小孔中喷出,似轻烟,似薄雾,入地不见其踪;一线泉,从桥洞中部泄下,水流聚于一线,不散不离;三迭泉,自桥壁奔流而下,一波三折,错落有致。
看了这三座雄伟壮观的天然石硚,大家是不是很想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啊。紧接着,我们就去游一游芙蓉洞,大家一定会觉得更加神奇的。
温泉之都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在此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我预祝大家的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温泉之旅。
重庆享有“温泉之都”之誉,它的温泉开发历史悠久。据说,在1600年前,轩辕黄帝曾在缙云山下的北温泉创造“温汤和药”,救治百姓。后来,佛教高僧慈应大师云游到了缙云山,惊叹北温泉之泉水,于是在这里建了“温泉寺”,这比日本最古老的马温泉还要早200年。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温泉先于寺庙存在。明朝时期,重庆又开发了南温泉,民国时期,西温泉诞生。
重庆的温泉不仅开发历史早,资源也相当丰富。它分布广,水量优,类型多样。在重庆8.24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千米,到目前已探明的温泉点有107处。这些泉的水温以40℃~55℃居多,最高水温达60℃。主要有硫酸盐、重碳酸盐和氯化物3种类型。在大部分的温泉中,都含有30种以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松弛肌肉、关节,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它的疗效已被医学界所认定。
2005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了把重庆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重庆又一张城市名片。为此,市政府制定了由“五方十泉”到“一圈百泉”再到“两翼多泉”的分阶段实施计划。所谓“五方十泉”就是,在重庆主城范围内,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规划2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目前,重庆的“五方十泉”已基本建成。东有东温泉、南有南温泉、保利小泉,西有天赐温泉、贝迪温泉,北有北温泉、统景温泉,中有融汇温泉、颐尚温泉等等。经营者们煞费苦心的就重庆独特的地形地势打造了,集山、水、城于一体的温泉旅游景区,可以称为奇葩啊。并且,“一圈百泉”也已初具规模,“两翼多泉”的建设也开始起步,我相信,以后,重庆“温泉之都”的称誉将深植于我们每位游客的心中。
去年,也就是2010年是重庆的温泉旅游年。今年的10月30日,重庆市举办了万人同泡“五方十泉”大型活动,全市15个大小型温泉景点参与其中,最终计数器将人数定格为14345人,刷新了由湖北省创下的10121人同泡温泉的纪录,
并且创下世界基尼斯记录。
各位游客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素有“武陵仙境”之称、被誉为“古巴渝十二景”的统景温泉风景区看一看。
2005年,统景温泉风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2006年,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区” 。它占地300余亩,是统景风景区与重庆耀文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精品旅游项目,充分的利用了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以健康为主题。统景温泉流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疗效好,有泉眼25处。这种集冷泉、温泉于一身的生态浴场,在全国是第一家。它温泉的一般温度在42℃~62℃,冷泉的温度一般在16℃~20℃。
现在,我们先去游一游统景峡,之后在去享受怡人的温泉。统景峡由温塘峡、桶井峡、老鹰峡组成,素有“小三峡”之称。统景小三峡的第一个峡谷——温塘峡,古称温汤峡,因为峡谷里面温泉较多而得名。温塘峡的右边是悬崖硝壁,左边是漫山遍野的竹海。而这个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崖顶几乎齐天,我们在底下,仰头观天,有一种如坐井底的感觉,这段峡谷就是“桶井峡”。最后一段峡就是“老鹰峡”。可能有的旅客会想,是因为这段峡谷哪里像一只老鹰吗?其实,是因为每到傍晚的时候,老鹰就成群结队的盘旋在这段峡谷的天际而得名的。但是,自1989年地震之后,鹰击长空的景象就几乎没有了。
统景温泉风景区除了山、水之外,还有溶洞,这里有大小溶洞70余处,洞内钟乳石瑰丽多姿,各具趣味。
游览了统景小三峡峡,赏了这里的溶洞,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温泉。统景温泉区项目以时间和空间为主线,集中展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典温泉洗浴文化。主要分为五个区域,室内外大小温泉泡池共有100余个。A区,异国风情区,主要有罗马风情园、日本风情园、北欧风情园等;B区,时尚动感区,主要有人造海啸池、水晶宫、亚热地带、忘情谷、网球场等;C区,台湾风情VIP区,主要有温泉别墅、网球场等;D区,巴厘风情儿童戏水区,主要有儿童戏水池、标准泳池等;和E区,华夏历史长廊,主要有三国“赤壁火浴”、唐代“贵妃花浴”、宋朝“梁山野浴”、元朝“塞外沙浴”、明清“红楼情浴”等。
我看到,很多游客已经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了。是的,来观赏温泉,当然不只是看了,一定要泡一泡。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了,请大家牢记:在泡温泉前,要清洁身体,但是不要使劲搓洗,免得搓光了皮脂膜。泡泉时,选着比体温略高的水温就好,而且,每隔15分钟,要起来休息一下,同时,要记得多喝水,补充因体温升高而流失的水分。泡完后,要冲一次清水,防止温泉中的矿物质对皮肤的刺激性过大。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你们就尽情的享受这浪漫而怡人的统景温泉吧。现在是下午2:00,2个小时候后,我们在统景温泉的景区大门口集合,返回饭店。谢谢大家!
大足石刻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员。在这次行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现在我们乘坐大巴由重庆市区出发,估计两个小时以后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宝顶山时刻。在此之前我将就我们的目的地宝顶山时刻给大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晚期的石刻造像艺术。重庆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长500米,造像近万尊,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列。
宝顶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大佛湾是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赵大师先雕刻小佛湾,然后把小佛湾为蓝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湾。大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O00多躯,设计精巧,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崔明石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六耗图、地狱变像等。其中,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好了,朋友们,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李乐,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还有句老话是“观景不如听景”,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就算我一句话都不说,您还是会由衷的赞叹一个字——“美”!老子说“大美无言”,今天就让您体会体会!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衢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也叫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别名。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现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好象有一层盐撒在上面。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遗迹。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据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巴东三峡巫峡长”,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似烟非烟、
似云非云,变化多端,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可以开发,给游览巫峡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19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了。三峡工程共分为三期,严格的说是四期,1992年-1994年为筹建期,修筑了长28公里的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一期是从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相信大江截流时的壮观场面大家已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二期是从1997年到2003年,以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从2003年到2009年,以二十六台机组全部发电,大坝建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75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1991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8,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能再次见到各位。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合川钓鱼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现在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名扬天下的南宋抗蒙之战的合川钓鱼城,他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完整宋城。钓鱼城位于距合川东北5千米的钓鱼山上。大家看,钓鱼山拨地而起,地形独特,山下是天鉴,上山重峦叠嶂。山顶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传沧海横流、洪水泛滥的时期,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突然有一天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杆垂钓嘉陵江之鱼,以解百姓饥渴,故称此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得名。
说到南宋钓鱼城不得不说到当时的南宋守将王坚和张珏,1258年蒙哥大汉分兵3路伐
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守将王坚和张珏的顽强抵抗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同年7月,在一次攻城中,蒙哥不幸被城里的火炮击伤,后逝于北碚温泉寺。掉由此保卫战长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又一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依山为垒,宛如金城汤池。它不但有构筑在陡峭的山岩上的内外两道防线,而且还有纵向延伸的水军码头,以暗道为出口、一字城墙相连的给养补给通道,以天池泉井、水洞们为代表的给排水系统。钓鱼城由此成为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防御典范。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这座著名的钓鱼城。
各位朋友,顺着我手所指的方向就是南宋晚期合川军民修筑的钓鱼台是所建的水军码头遗址,是当时钓鱼城水军的战船停泊处,也是我们现在乘坐游览钓鱼城的旅游码头。整座码头以巨石垒砌而成,遗址残基高约4米,长70米,宽约60米,呈长方形,从江边至山脚共有三层平台。因此,不论江水涨落,均停泊船只。悠悠岁月,历经沧桑岁月坚如磐石的水军码头依然迄立在江陵江岸,他牵动着人们去思索历史的轨迹,回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岁月,也给我们的游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眼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钓鱼城的主体工程——城墙。 钓鱼城的城墙修筑月南宋时期,总长度约8千米,它把各个雄关隘口连成一体,宛如巨龙横卧。从整体形状上看,城墙外侧陡直,难以攀登,内侧有部分阶梯,供守城士卒山下。墙身大多为悬崖绝壁开凿而成,墙顶为石砌跑马道,墙顶靠外的一侧是用石条切成的垛口,垛口的方形小孔主要是用于弓箭射击,上部“凹”形缺口为瞭望台,供观察敌情之用,而这个突出与墙外的台子,是供巡逻放哨的和安置射滚石檑木及各种燃烧性爆炸武器的炮台。在城东、城南地势较低的地方,为了加强纵深防御,采用了内外城墙的形式,修筑两道防御线使城垒更加坚固。在城墙经过的险要关口,都修有城门供军民出入,一旦战争爆发,城门就会被紧紧关闭。
各位朋友,眼前的这就是“三圣岩”,俗称“三佛岩”因为石壁上刻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而得名。PS:(有人知道西方三圣是哪三圣吗?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据石壁上《造像记》记载,此造像为清朝道光23年(1843年)护国和白塔两寺住持捐资建造。整龛佛像线条明快自然,给人以软而薄、轻而飘的实感非常具有美学形态,同时也充分表明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各位朋友,钓鱼城就先介绍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自行观赏。1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集合,预祝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天生三硚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在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
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我预祝大家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即将前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观赏神奇的天生三硚。武隆县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距离重庆主城区约180公里,面积近29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是渝东南各区县和贵州遵义以北通往重庆的咽喉之地,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武隆有很多有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其中以喀斯特地貌最为突出。2007年6月27日,重庆武隆、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全票通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处世界自然遗产,而武隆也是重庆唯一的一处的世界自然遗产。
天生三硚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是在不足1.2公里的范围内,由天龙硚、青龙硚、黑龙硚3座天然石拱桥和青龙天坑、神鹰天坑2个天坑组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独一无二的天生桥群。它集山、水、瀑、泉、峡、桥等景观,构成了一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逶迤不绝的自然山水画长卷,具有雄、奇、险、秀、幽等特点。
各位游客朋友,等会儿,我们将先乘坐观光电梯由上而下的一览天生三硚,雄伟壮观的景象,然后,我们就到达了景区的底部,我们再穿过三座石拱桥,从桥底仰看天生三硚的神奇。大家中途不要折返,要一直往前走,因为我们的线路是单程的,以免有的游客走错方向。
现在,我们头顶这座桥就是天龙硚,大家仰头看看它的雄奇之处。天龙硚是天生三硚中最形象的一座桥,它的形状最酷似人工桥梁。天龙硚桥高235米,桥厚150米,桥宽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它的桥高、桥厚、桥宽居世界天生桥的第二位,分别屈居于青龙硚和黑龙硚之下。天龙硚发育有两个穿洞,南穿洞为迷魂洞,北穿洞就是我们正在走过的天龙硚通道。站在观景台,大家看到了不远处的有着远古风味,类似四合院的住宅了。那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的外景拍摄地点——天福官译。请大家跟我走进,去看看。大家现在可以看到,不仅宅子右侧的石头上刻着“天福官译”,宅子的门框上从右往左也写着“天福官译”几个字。穿过大门,我们进到了院里,正对我们的是正厅,正厅里的电视机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满城尽带黄金甲》,以示纪念嘛。为了拍摄这部戏,张艺谋导演在“天福官译”,投资了上百万,今天大家亲自参观了“天福官译”,也许,你们回去再看一次《满城尽带黄金甲》,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接着,就是青龙硚。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青龙硚桥身会因为日光的关系而变成暗绿色,从远处看来,就像一条即将腾飞的青龙,所以,就有人给它取名为“青龙硚”。青龙硚桥高281米,桥厚168米,桥宽124米,平均拱高103米,平均跨度31米,其中在桥高、桥厚两个方面,它都居于世界第一,仅桥宽居世界第三位,在黑龙硚和天龙硚之下。有的游客在听到天生三硚的时候,会在脑海里想象三座桥的形状,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给它加上绿色。山、石、水、树,它们四个就像亲兄弟一样,是紧紧相依的。大家环顾四周一圈,是不是就有深刻的体会了。在青龙硚景区里,枝繁叶茂的树与潺潺流过的溪水,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秀丽与生动。深吸一口空气,都会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有想拍照的游客朋友,可以趁这会儿拍几张照,留个纪念。
一看眼前这座桥,拱洞幽深暗黑,大家就知道它就是“黑龙硚”了。黑龙硚桥高223米,桥厚107米,桥宽193米,平均拱高116米,平均跨度28米,在桥宽和平均拱高两个方面居世界天生桥第一位,在桥高、桥厚两个方面居于第三位,次于青龙硚和天龙硚。细心的游客朋友就发现了,从天龙硚,到青龙硚,再到黑龙硚,我们见到的水、瀑就越来越多了。事实也的确如此。黑龙硚多生泉瀑,其中四处风格迥异的飞瀑,堪称绝景:珍珠泉,在相对高度116米桥洞顶部涌出,飞泉漱玉,随风飘洒,晶莹剔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雾泉,由洞顶一小孔中喷出,似轻烟,似薄雾,入地不见其踪;一线泉,从桥洞中部泄下,水流聚于一线,不散不离;三迭泉,自桥壁奔流而下,一波三折,错落有致。
看了这三座雄伟壮观的天然石硚,大家是不是很想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啊。紧接着,我们就去游一游芙蓉洞,大家一定会觉得更加神奇的。
温泉之都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在此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我预祝大家的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温泉之旅。
重庆享有“温泉之都”之誉,它的温泉开发历史悠久。据说,在1600年前,轩辕黄帝曾在缙云山下的北温泉创造“温汤和药”,救治百姓。后来,佛教高僧慈应大师云游到了缙云山,惊叹北温泉之泉水,于是在这里建了“温泉寺”,这比日本最古老的马温泉还要早200年。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温泉先于寺庙存在。明朝时期,重庆又开发了南温泉,民国时期,西温泉诞生。
重庆的温泉不仅开发历史早,资源也相当丰富。它分布广,水量优,类型多样。在重庆8.24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千米,到目前已探明的温泉点有107处。这些泉的水温以40℃~55℃居多,最高水温达60℃。主要有硫酸盐、重碳酸盐和氯化物3种类型。在大部分的温泉中,都含有30种以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松弛肌肉、关节,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它的疗效已被医学界所认定。
2005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了把重庆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重庆又一张城市名片。为此,市政府制定了由“五方十泉”到“一圈百泉”再到“两翼多泉”的分阶段实施计划。所谓“五方十泉”就是,在重庆主城范围内,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规划2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目前,重庆的“五方十泉”已基本建成。东有东温泉、南有南温泉、保利小泉,西有天赐温泉、贝迪温泉,北有北温泉、统景温泉,中有融汇温泉、颐尚温泉等等。经营者们煞费苦心的就重庆独特的地形地势打造了,集山、水、城于一体的温泉旅游景区,可以称为奇葩啊。并且,“一圈百泉”也已初具规模,“两翼多泉”的建设也开始起步,我相信,以后,重庆“温泉之都”的称誉将深植于我们每位游客的心中。
去年,也就是2010年是重庆的温泉旅游年。今年的10月30日,重庆市举办了万人同泡“五方十泉”大型活动,全市15个大小型温泉景点参与其中,最终计数器将人数定格为14345人,刷新了由湖北省创下的10121人同泡温泉的纪录,
并且创下世界基尼斯记录。
各位游客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素有“武陵仙境”之称、被誉为“古巴渝十二景”的统景温泉风景区看一看。
2005年,统景温泉风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2006年,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区” 。它占地300余亩,是统景风景区与重庆耀文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精品旅游项目,充分的利用了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以健康为主题。统景温泉流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疗效好,有泉眼25处。这种集冷泉、温泉于一身的生态浴场,在全国是第一家。它温泉的一般温度在42℃~62℃,冷泉的温度一般在16℃~20℃。
现在,我们先去游一游统景峡,之后在去享受怡人的温泉。统景峡由温塘峡、桶井峡、老鹰峡组成,素有“小三峡”之称。统景小三峡的第一个峡谷——温塘峡,古称温汤峡,因为峡谷里面温泉较多而得名。温塘峡的右边是悬崖硝壁,左边是漫山遍野的竹海。而这个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崖顶几乎齐天,我们在底下,仰头观天,有一种如坐井底的感觉,这段峡谷就是“桶井峡”。最后一段峡就是“老鹰峡”。可能有的旅客会想,是因为这段峡谷哪里像一只老鹰吗?其实,是因为每到傍晚的时候,老鹰就成群结队的盘旋在这段峡谷的天际而得名的。但是,自1989年地震之后,鹰击长空的景象就几乎没有了。
统景温泉风景区除了山、水之外,还有溶洞,这里有大小溶洞70余处,洞内钟乳石瑰丽多姿,各具趣味。
游览了统景小三峡峡,赏了这里的溶洞,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温泉。统景温泉区项目以时间和空间为主线,集中展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典温泉洗浴文化。主要分为五个区域,室内外大小温泉泡池共有100余个。A区,异国风情区,主要有罗马风情园、日本风情园、北欧风情园等;B区,时尚动感区,主要有人造海啸池、水晶宫、亚热地带、忘情谷、网球场等;C区,台湾风情VIP区,主要有温泉别墅、网球场等;D区,巴厘风情儿童戏水区,主要有儿童戏水池、标准泳池等;和E区,华夏历史长廊,主要有三国“赤壁火浴”、唐代“贵妃花浴”、宋朝“梁山野浴”、元朝“塞外沙浴”、明清“红楼情浴”等。
我看到,很多游客已经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了。是的,来观赏温泉,当然不只是看了,一定要泡一泡。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了,请大家牢记:在泡温泉前,要清洁身体,但是不要使劲搓洗,免得搓光了皮脂膜。泡泉时,选着比体温略高的水温就好,而且,每隔15分钟,要起来休息一下,同时,要记得多喝水,补充因体温升高而流失的水分。泡完后,要冲一次清水,防止温泉中的矿物质对皮肤的刺激性过大。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你们就尽情的享受这浪漫而怡人的统景温泉吧。现在是下午2:00,2个小时候后,我们在统景温泉的景区大门口集合,返回饭店。谢谢大家!
大足石刻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员。在这次行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现在我们乘坐大巴由重庆市区出发,估计两个小时以后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宝顶山时刻。在此之前我将就我们的目的地宝顶山时刻给大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晚期的石刻造像艺术。重庆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长500米,造像近万尊,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列。
宝顶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大佛湾是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赵大师先雕刻小佛湾,然后把小佛湾为蓝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湾。大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O00多躯,设计精巧,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崔明石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六耗图、地狱变像等。其中,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好了,朋友们,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