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作文指导

作文命题: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一.审准题目及要求。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例如: 朱自清《背影》

鲁迅的《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胡适的《我的母亲》

(2)写景抒情类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

朱自清《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三.合理运用方法打造高分作文。

1、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世间万物,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时间里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只有把握了这些特征,笔下的景物才可能有特色,才可能传神。而要把握景物的特征就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多方的比较、深入的思索,只有经过一番由浅入深的思维活动才可能认识并把握景物的特征,才可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景色。

2、选好观察角度,安排好一定的顺序。

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正视、斜视、平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度把观察到的景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来,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或从大到小、或由高到低、或从上到下、或按时间的推移为序、或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

3、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作者的主观感受,一旦融入了客观景物之中,景物即变得有了灵性起来;同时,观察、描

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具体行文中应自然而然地将此融会进去。事实也确是这样,同一景物由于观察、写作时的心境不同,展现在笔端的景色也就各异。

4.多修辞,多用词,打造精美的语言。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引诗句名言。。。

5.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欲扬先抑、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喻人、象征。。。。。。

四.从名家名作中汲取精髓。

1.夹缝中的生命(中考散文阅读)

1. 山崖上的青松,不少生长于岩石的夹缝之中。人们给了它一个美称——劲松。生长在岩石夹缝之中的,不仅仅是劲松,还有其他一些树木,还有毫不起眼的小花小草。

2.岩石中的缝隙,有的是植物生长前就固有的,有的起初本是小缝隙,被树根慢慢一点点胀大了,才成为现在的较大一点的空隙。劲松为了扎住根,

扁状,不得不在里面拼命地钻,拼命地挤,拼命地长,以不至于被岩石夹缝夹死,以适应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需要。(叙述+描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这种屈就、这种忍耐、这种适应,件下生长的普通青松。山崖劲松,气势磅礴,傲立于人们望尘莫及的高高的悬崖之上,与天同在,与岩同在,是历代文人墨客颂歌吟诵的对象,是画家神笔下的“摻特”,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而生耍一番,毫无地位和尊严可言。(抒情+议论) 正是这种夹缝生存的能力,使得劲松能与岩石融为一体,坚如磐石。龙卷风可拔起土壤中的青松,却不能刮走山崖上的劲松。山洪可令土壤中的树木搬家,却对岩石上的劲松无可奈何。没有现成的条件,没有既得的享受,那种夹缝求生存的艰辛,恐怕只有山崖上的劲松自己最清楚。 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是因为流放,不是因为失意,也许李白、杜甫、屈原等人也不会写出传世之作。农家子女考大学的那种坚毅,也许就来自他们没有宽松的环境、

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刻,往往不是在成功之后,而是在成功出名之前。 夹缝不可过多,因为每个夹缝之中,必夹住一个辛酸的故事。夹缝也不可全无,因为它饱含着一道奋斗的风景线。夹缝是逆境,夹缝是桎梏。 呵,神奇的夹缝!

(1)写作模式

(2)景物描写有规律有方法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梦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

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葱郁的树木,袅袅的炊烟,田间的老农,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

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

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

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 例如: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碧野《天山景物记》)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

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 ,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景物描写中要达到语言形象生动,方法之一就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他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看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摻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

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这段文字中,“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写出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月下的荷塘一段,运用比喻修辞,写出荷花的形态,沟通感觉写荷香,都写的生动形象。学生在写校园的塔松,运用比喻写它的形态;赋予塔松人的情感,使语言达到形象生动。

四、借得花草树木好行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花草,中考备考中,可以在自己喜爱的花草上做文章,学写借花喻人、借花寄情、借草寓理类文章。这类文章切口小,以小见大,含蓄而有韵味,散文气息浓,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尤其是励志、感悟生命、感悟生活类主题,借花草行文更是一种容易讨巧的构思。

范例运用:苔花

苔藓的特点:

1分布广,适应力强,再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如岩石上、树枝上、墙脚边,还有沙碛、荒漠、冻原地带等,能忍受干旱和冰冻。最喜阴湿环境。2体形细小,吸水能力强,属自养类植物,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植物界的拓荒者。

3对自然条件较为敏感,当某个地方环境很好、空气质量高时,石头缝中一般会出现苔藓。所以,有苔藓出现的地方,多为环境好的地方。 4有败热解毒,止血活血的作用。

5其孢子(俗称苔花)色白如米粒。

根据以上特点,世人赋予苔藓、苔花以下品质: 1不自卑,心态阳光。

2平凡但不平庸。

3展示生命的倔强和优雅

4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

5展示卑微生命的精彩。

6不浮躁,不喧嚣,与世无争,洁身自好,淡泊名利。

可以利用“苔花”的素材进行一料多用训练。 例文1

苔花

周末,与好友带了干粮、相机就往深山里走——苍翠的松林,突兀的岩石,清澈的山涧。越往里走,空气明显湿润起来,树的枝叶间还亮着几颗露滴,偶有一二颗轻轻坠落,掉进颈中,竟略有寒意。耳畔有叮咚——叮咚的水流声,特别地悦耳,好比块块很大的玉连续坠入幽深的古井之中。循声走去,却见一沟清清亮亮的涧水自更深的林间流出,阳光从枝桠间滴漏下来,暖暖地溅在泉流上。再往前略行二十步,有一缓坡,坡脚有仅容一人卧睡的苍苍岩石,那泉眼就在这岩石下。

也走得乏了,就脱了鞋,把脚浸入水中。天!好凉的水,浑身毛孔倏地收紧,竟止不住打了个寒颤。不敢久坐,站起来,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差点儿跌了一跤,相机几欲脱手。低头一看,嫩嫩的,绿绿的,极薄极柔,仿佛给岩石披了一层地衣。我知道,这嫩得可人的一片绿,便是苔藓了。

植物书上写,苔,藓类植物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地方。大约因其不起眼,又多藏于深山湿润之地,如隐士或被放逐的人一般,不易被人发

现,所以书上也写得极简略。入诗入画的花草虫鱼,不胜枚数,惟有这苔,往往被人遗忘,偶有雅士记之,也无非是一种点缀。你看刘禹锡笔下的苔:“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百亩之庭,一半是苔,却只是作桃花、菜花的陪衬罢了,有谁为你喝彩?苔藓不语,只有旁边泉流汩汩地泻出,脉脉的,好似一路轻叹,我又听到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那是什么?我盯着苔藓,不相信地张望了又张望——几颗米样大小的白色小粒稀稀落落散布其间,是苔在开花吗?记得书上说,苔藓植物是隐花的一种。俯身细看,分明知晓自己的心跳加速——不错,白白的,浅浅的,比满天星还小,星星点点散布在绿苔上,正是苔开起花来了! 记得夏夜在海边,惊见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在黄山莲花峰看晚霞落日,如万艳争流竞渡;在玉龙雪山,见积冰千年万年,在山谷的曲径深处闪着幽幽的蓝光,我忍不住尖叫忍不住惊呼!此时,面对小若米粒的苔花,我的语言萎缩了,只有深吸一口气。

无尘土之争,无荣辱之忧,无得失之虑,在这僻静之地,在夏日百花零落之际,拼着积蓄一个季节的精力,在寂寞冷落的过程中,挺举出倔

强的蕾,孕育出优雅的花。柔弱纤细的身躯,蕴藏了多少世俗的、脆弱的、逃避的眼光永远无法诠释的生命的美丽?哪怕“寂寞开无主”,哪怕永远无人亲睹你的姿影,小小的苔啊,无怨艾,只为报答泉水哺育之恩,岩石养育之德。你寂寂地,兀自开。

我愿我的生命也这样,不喧嚣,不浮躁,安静纯朴,如这一片绿苔,

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在晨风中展开我纯洁的浅碧。

【点评】

这是一篇值得我们模仿的借物抒情类散文。其结构如下:

1.进山,描写山中景,为苔藓的出现张本,其中优美、宁静我环境为结尾赞美苔藓“不喧嚣,不浮躁,安静纯朴”作了巧妙的铺垫。

2.发现苔藓,抓住苔藓“不起眼”“不易被人发现”的特点,借以自比,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惊奇地发现苔藓也开花。米粒大小的白色苔花如满天繁星、流霞,如曲径积冰,在僻静之处,在寂寞冷落之中坦然地诠释着生命倔强、优雅和大度。作者由此完成了对生命、对生活、对自身价值的全新认识——卑微如苔的生命,只要不喧

嚣,不浮躁,不顾影自怜,只求“在晨风中展开我纯洁的浅碧”,就能赢得生命的尊严,创造生命的价值。

简单地说,本文的套路如下:

发现苔—苔“不起眼、被遗忘”—我顾苔自怜 发现苔花—苔花“美丽、倔强、优雅、大度”—感悟:生命如苔,不喧嚣,不浮躁,只求“在晨风中开我纯洁的浅碧”。(文章中心)

想一想,如果让你写以下题目,你怎样借“苔”来表情达意呢?怎样来安排结构呢?

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本色最美

恪守平凡

于无声处听惊雷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生命的浓与淡

幸福如斯

例文2

1.生若苔花

2005年末,我走进信用社成了一名代办员,

在一个只有两名员工的信用代办站上班。也许是由于较少有人走动的缘故,信用社院子的角落里竟也长满了苔,不觉就让人感觉有些冷清。前不久的一天,我蓦然发现这苔丛里竟开出了些许白色的极小的花。早曾见过苔,苔花也曾闻说,却从未真正见过,想来这便是了,心下不禁惊奇,于是停足,寻一阶干净的石梯坐下,细细观察了起来。

苔花其实真的很小,颜色也不艳丽,不经意是不易发觉的。这院里或许早有苔花开,只是我以前也未曾发觉罢了。记起清代袁枚先生曾有一首名《苔》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看着眼前这极微小而又盛开着的苔花,逐渐变得有些迷离,心中竟生出一种神圣的敬意,思绪也就随着渐行渐远,弥散开来。

苔花的确是极不起眼的,但它却盛开得那样忘我。袁枚先生的诗可能含有一种他谦虚的自喻,所以在尾句中用了“学”。在我看来,从某方面来说,作成“苔花如米小,牡丹一样开”也是不错的。同作为自然的生命,绽放同为它们的使命,苔花与牡丹原来平等,何又来“学”?且苔花的生长与绽放仅只需了那么一点的水分,更不要说

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泥土了,如若换了牡丹,别说盛开,连活着也是不能的。或许对苔而言,绽放本就是一种生的使命。难道仅因为不起眼

就不应该盛开吗?不艳丽就能说它不美吗?印度哲人奥修曾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不要去比较。”其实绽放本身就是一种最神圣而自然的美,绽放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不是徒具的外形。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生命的个体,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人和苔一样注定卑微,但卑微并不是猥琐,生命中总有些东西不容得人去亵渎和轻视,让生命绽放是每个人生的使命,也是生的姿态,生的快乐,生的意义。

眼下,信用社内部关于代办员管理的议论挺多,各地也都在探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我想作为一名代办员,前面的路或许很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还很多,但这些都不应是我们妄自若菲薄或不思进取的借口,而应该成为我们发奋图强,拼搏进取的动力。不然,又何以堪对我们最宝贵的青春?品质是人素质的基础和生存的基石,假如我们真具有苔花一样的品质,眼下我们最需要的,首先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一首小诗中的

几句“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树,那就做灌木一丛,不要以大小来定你的输赢,但无论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在这一方生养我们的土地上,播撒青春和热血,释放真诚与善意,从日常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力尽所能去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生若苔花,我亦愿若一粒苔花,花儿多了,信合花园自会更美丽。生若苔花,我亦愿若一粒苔花,青春因此将永不会荒芜,生命因此将永不至迷失。

例文3

只要它开花

最近读到袁枚的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心不由地微微一动。这些玲珑的小草花,常常能吸引我的注意:或是雨后的台阶旁冒出的一丛圆滚滚的浅棕色小摺菇,或是潮湿的墙角里探出的一小撮绿盈盈的苔藓,小手般举着一朵朵米粒大小的花,那点小小的生趣常能使我的脚步为之停下来。

苔花只几个米粒般的小小的点子,有几分羞怯地躲在墙角房沿,静静地开放,没有香气,亦

罕有观赏它们的人,它们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或许只有几个昼夜的工夫,它们便会静悄悄地谢了。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些空谷里的幽兰,人们常赞美它们的宁静自持、淡泊自守,因为它们开在那样空漠无人的幽谷,甘于忍受无人欣赏的寂寞;我却要把这句话倒过来讲,在如此寂寞无人的地方,伴随它们的,只有清风、只有冷月、只有天上几点寂寥的星辰,它们却能自尊地、自信地开放,把自己的美丽交付与无边的风月,这难道不也是值得赞美的吗?不管环境如何,生命总是要绚烂一回的,绽放了,然后谢了,此生便足矣,譬如流星,譬如烟花。

牡丹是国色天香,其花开得姹紫嫣红、雍容华贵,非凡花可比,更别说是一丁点不起眼的苔花了。苔花学牡丹开,肯定不会像牡丹那样倍受赏爱,或许还会引来“奴婢学夫人”的嘲讽,但是,它还是竭尽全力地绽开了,有摻有样,不亢不卑,虽然以广袤的天地作幕,以无垠的时间作尺,它是如此渺小。苔花是满足的。有首新诗这样写道:“墙角的花儿!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开花的满足不在于花形花色之华贵浓艳,不在于观者赏客之缤纷如云,而在于让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东西绽放出来。推花及人,我们中的大多数

人,或许不能过轰轰烈烈的显赫的一生,或许终其一生亦不过是墙角里的一点青

苔,然而我们同样可以过满足的一生,这种满足源于内心而非来自外界,那便是,只要你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东西,哪怕那只是小小的几粒苔花。

生活的际遇充满偶然,小小的苔花也会遇到像我一样停下脚步细细端详它、欣赏它的人——只要它开花。

例文4

爸爸的幸福

爸爸的幸福,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他整日整夜地沉浸在书的乐趣中,一边看门一边给他心爱的女儿讲故事,从《论语》、《三国演义》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天,他微笑着看着汽修厂员工们进进出出。他那么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的苦难,也许,他是在用心向我诠释“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吧!

爸爸的书桌,紧依着窗台,窗外院子背阴处,不知何时生出了一片苔藓。爸爸爱极了这片幽深

的绿意,隔三差五地,他就用杯中残留的清茶去滋润它。我问他,为什么会爱上这么朴素的苔藓?爸爸说,爱它的平凡,更爱它的不择地而生,哪怕最严寒的南极,都留有它的足迹。

日子就这样平静、平淡而波澜不惊地流过。本以为,我们一家子能够一直安享这种平凡的幸福。谁料想,汽修厂突然要转制,失业的危机如同晴天霹雳般打在了爸爸的头上。这一击那么沉那么重:失去了工作,家里便断了主要经济来源,没米下锅,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呀!心爱的女儿患有严重的气管炎,随时随地都要住院治疗,昂贵的医疗费可怎么负担?现实而残酷的问题一个个接锺而来,爸爸天天奔波在外,极力寻找着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报纸上豆腐干大小的地方刊登了一则招聘启示,那是首次对外招收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这条消息如苍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爸爸看到了希望。可要走到这片绿洲,会经历什么,谁也无法估量。而且,在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那片绿洲会不会只是海市蜃楼?那一夜,爸爸房间的灯一直没有熄……

终于,爸爸打定了主意,他要朝着那片绿洲奋进。于是,每天清晨和深夜,家中那盏微弱的

小桔灯映照着爸爸坚毅的脸庞,桌边一杯清茶早已见底了,爸爸不停地背着写着,实在累的时候便来看看安睡的我,似乎能得到新的启示和动力。经过几个月的奋斗,爸爸踏入考场,胸有成竹地应对人生的第二次考试。

啊!我将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刻,当爸爸紧握着录取通知书回到家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那么欣喜地抱在了一起!那何止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啊,那是爸爸多年的梦想,那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偶然来到爸爸的书桌前,向外望去,我惊奇地发现,窗外的那片苔藓竟冒出了一簇苔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只是依靠着爸爸喝剩的那一点清茶,她竟也能如牡丹般绽放,开的清雅,开的淡然。有时我想,爸爸就是那簇苔花吧,没有阳光和雨露,只需一点清茶,便能默默而幸福地开放。生活给予我们挫折与苦难,真正的花朵却不会计较生存的土壤,一如墙角的苔花,怀揣希望,努力把自己涨圆,仰望苍天,绽开笑颜。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爸爸的幸福,明白了爸爸为什么总是那么微笑。

五、学生佳作。

在梅花的影响下

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你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洁„„但是,你却拥有着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正是你——梅花,是你影响了我,使我在面对挫折困苦时变得更加坚强。

考试的失利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什么成功总是与我失之交臂?我有些失望了,泄气了,我想退缩了„„就好像有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里无法跨越。

随意中来到公园,现在已近寒冬,满是一番凄凉的景象。既来之则安之,我慢慢向园中走去。忽然,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我抬起头,不由得为之一愣,那是多么富有生机的一簇粉红啊,只见那粉红色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映射着耀眼的光芒,应该是梅花吧,那片片指甲般大小的花瓣,嫩嫩的,仿佛沉淀了一般。那胭脂般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一团团,一簇簇,层层叠叠,好似灵动的舞者,在微风中婀娜多姿,演绎着最美丽的舞蹈。这时,几株不知名的花朵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那枯黄的花瓣蜷缩

着,上面印着层层褶皱,毫无生机可言,寒风中轻轻一吹,又有几片花瓣飘落,这小花与梅花形生了鲜明的对比,一多一少,一盛一枯,更显得梅花雍容典雅,芳香四溢。

吹拂梅花的是凛冽的寒风;滋润梅花的是残雪的雨露;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残阳,可梅花依然屹立不倒,散发出勃勃生机。

我顿时醒悟:梅花面对寒冷尚能如此坚强,面对挫折依旧如此勇敢,我难道不能如此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吗?我要像梅花一样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接受挫折失败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强。

我攥紧了拳头,转过身朝家大步走去... 啊!梅花,你像一口清泉,滋润我干固的心田,你像一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阴霾,你像一轮骄阳,照亮我前进的路,在你的影响下,我变得更加坚强。

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

青色的砖墙,依稀斑驳岁月的痕迹;红赤的瓦片,肆意堆叠风雨的咆哮;空灵的玻璃,漫天折射阳光的絮语;木雕的古檐,浅浅吟唱花儿的甜蜜。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随着中考的临近,初三生活已渐渐被作业、考试所覆盖,终日在紧张焦虑中度过,我却找不到每天的收获,被压力朦胧的双眼,看到的是迷茫,遗落了信心和方向。合上厚厚的讲义,信步走在碎石小路上,不觉行至燕子楼前。

一片火红的芍药倾情盛开着,我的目光,被那片艳丽的红吸引。

硕大的花瓣尽情舒展着,几瓣花衬托出些许泛着微黄的花蕊,上面顶着淡白的花药。细看有的三五团簇,有的凌然怒放,有的相偎相依,呢喃私语,有的游戏东风,笑傲冷雨。无论是何种姿态的芍药花,都开得奔放而执着。

我不由轻扶那琥珀似的绿茎,分明记起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花细委地,翠翘金雀,犹似霓裳羽衣舞。”

继而,我又摇头,我浅嗔:“芍药呦,在这寂寞无人垂目的地方,你为何要如此竭尽全力?为那远方的琴,楸然空灵;为那几重烟火,烛花摇曳;为那曾经的梦,梦断成空。。。。。。哦,你是在纪念它——关盼盼,倾其流斓霓彩。她如一朵火红的芍药,盛开在燕子楼前,专注的渲染“秋来只为一人长。”

我终大彻大悟:芍药花开,不是为了他人的驻

足,全神贯注地绽放,只是在演绎一段属于自己的华尔兹,努力的完成自己作为一朵花的使命。

又一次屏息凝视这片芍药,我读懂了它的一身傲骨。在浓郁的花香中,强烈的感到花是有生命的。缕缕花瓣是花的心脏,花的绽放是其生命的芬芳,虽然无人喝彩它们华丽的姿态,但它们毫不气馁,仍以昂扬的姿态全心全意的开放。

我不也该如此吗?面对生活的纷扰,沉重的压力,我不也该全力拼搏一次吗?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初三生活中,拥有一个有目标有意义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流淌着奋斗的热血。我已把这片芍药深深镌刻,让拼搏氤氲心间。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我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向目标执着奋斗,谨记希望就在前方,胜利就在前方!

抬头,一片金色的阳光铺展下来,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在青墙,红瓦,琉璃,古檐之中,我看到了前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一大片芍药,喷红流彩。

作文命题: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一.审准题目及要求。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例如: 朱自清《背影》

鲁迅的《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胡适的《我的母亲》

(2)写景抒情类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

朱自清《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三.合理运用方法打造高分作文。

1、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世间万物,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时间里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只有把握了这些特征,笔下的景物才可能有特色,才可能传神。而要把握景物的特征就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多方的比较、深入的思索,只有经过一番由浅入深的思维活动才可能认识并把握景物的特征,才可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景色。

2、选好观察角度,安排好一定的顺序。

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正视、斜视、平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度把观察到的景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来,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或从大到小、或由高到低、或从上到下、或按时间的推移为序、或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

3、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作者的主观感受,一旦融入了客观景物之中,景物即变得有了灵性起来;同时,观察、描

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具体行文中应自然而然地将此融会进去。事实也确是这样,同一景物由于观察、写作时的心境不同,展现在笔端的景色也就各异。

4.多修辞,多用词,打造精美的语言。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引诗句名言。。。

5.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欲扬先抑、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喻人、象征。。。。。。

四.从名家名作中汲取精髓。

1.夹缝中的生命(中考散文阅读)

1. 山崖上的青松,不少生长于岩石的夹缝之中。人们给了它一个美称——劲松。生长在岩石夹缝之中的,不仅仅是劲松,还有其他一些树木,还有毫不起眼的小花小草。

2.岩石中的缝隙,有的是植物生长前就固有的,有的起初本是小缝隙,被树根慢慢一点点胀大了,才成为现在的较大一点的空隙。劲松为了扎住根,

扁状,不得不在里面拼命地钻,拼命地挤,拼命地长,以不至于被岩石夹缝夹死,以适应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需要。(叙述+描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这种屈就、这种忍耐、这种适应,件下生长的普通青松。山崖劲松,气势磅礴,傲立于人们望尘莫及的高高的悬崖之上,与天同在,与岩同在,是历代文人墨客颂歌吟诵的对象,是画家神笔下的“摻特”,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而生耍一番,毫无地位和尊严可言。(抒情+议论) 正是这种夹缝生存的能力,使得劲松能与岩石融为一体,坚如磐石。龙卷风可拔起土壤中的青松,却不能刮走山崖上的劲松。山洪可令土壤中的树木搬家,却对岩石上的劲松无可奈何。没有现成的条件,没有既得的享受,那种夹缝求生存的艰辛,恐怕只有山崖上的劲松自己最清楚。 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是因为流放,不是因为失意,也许李白、杜甫、屈原等人也不会写出传世之作。农家子女考大学的那种坚毅,也许就来自他们没有宽松的环境、

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刻,往往不是在成功之后,而是在成功出名之前。 夹缝不可过多,因为每个夹缝之中,必夹住一个辛酸的故事。夹缝也不可全无,因为它饱含着一道奋斗的风景线。夹缝是逆境,夹缝是桎梏。 呵,神奇的夹缝!

(1)写作模式

(2)景物描写有规律有方法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梦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

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葱郁的树木,袅袅的炊烟,田间的老农,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

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

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

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 例如: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碧野《天山景物记》)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

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 ,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景物描写中要达到语言形象生动,方法之一就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他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看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摻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

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这段文字中,“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写出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月下的荷塘一段,运用比喻修辞,写出荷花的形态,沟通感觉写荷香,都写的生动形象。学生在写校园的塔松,运用比喻写它的形态;赋予塔松人的情感,使语言达到形象生动。

四、借得花草树木好行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花草,中考备考中,可以在自己喜爱的花草上做文章,学写借花喻人、借花寄情、借草寓理类文章。这类文章切口小,以小见大,含蓄而有韵味,散文气息浓,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尤其是励志、感悟生命、感悟生活类主题,借花草行文更是一种容易讨巧的构思。

范例运用:苔花

苔藓的特点:

1分布广,适应力强,再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如岩石上、树枝上、墙脚边,还有沙碛、荒漠、冻原地带等,能忍受干旱和冰冻。最喜阴湿环境。2体形细小,吸水能力强,属自养类植物,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植物界的拓荒者。

3对自然条件较为敏感,当某个地方环境很好、空气质量高时,石头缝中一般会出现苔藓。所以,有苔藓出现的地方,多为环境好的地方。 4有败热解毒,止血活血的作用。

5其孢子(俗称苔花)色白如米粒。

根据以上特点,世人赋予苔藓、苔花以下品质: 1不自卑,心态阳光。

2平凡但不平庸。

3展示生命的倔强和优雅

4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

5展示卑微生命的精彩。

6不浮躁,不喧嚣,与世无争,洁身自好,淡泊名利。

可以利用“苔花”的素材进行一料多用训练。 例文1

苔花

周末,与好友带了干粮、相机就往深山里走——苍翠的松林,突兀的岩石,清澈的山涧。越往里走,空气明显湿润起来,树的枝叶间还亮着几颗露滴,偶有一二颗轻轻坠落,掉进颈中,竟略有寒意。耳畔有叮咚——叮咚的水流声,特别地悦耳,好比块块很大的玉连续坠入幽深的古井之中。循声走去,却见一沟清清亮亮的涧水自更深的林间流出,阳光从枝桠间滴漏下来,暖暖地溅在泉流上。再往前略行二十步,有一缓坡,坡脚有仅容一人卧睡的苍苍岩石,那泉眼就在这岩石下。

也走得乏了,就脱了鞋,把脚浸入水中。天!好凉的水,浑身毛孔倏地收紧,竟止不住打了个寒颤。不敢久坐,站起来,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差点儿跌了一跤,相机几欲脱手。低头一看,嫩嫩的,绿绿的,极薄极柔,仿佛给岩石披了一层地衣。我知道,这嫩得可人的一片绿,便是苔藓了。

植物书上写,苔,藓类植物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地方。大约因其不起眼,又多藏于深山湿润之地,如隐士或被放逐的人一般,不易被人发

现,所以书上也写得极简略。入诗入画的花草虫鱼,不胜枚数,惟有这苔,往往被人遗忘,偶有雅士记之,也无非是一种点缀。你看刘禹锡笔下的苔:“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百亩之庭,一半是苔,却只是作桃花、菜花的陪衬罢了,有谁为你喝彩?苔藓不语,只有旁边泉流汩汩地泻出,脉脉的,好似一路轻叹,我又听到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那是什么?我盯着苔藓,不相信地张望了又张望——几颗米样大小的白色小粒稀稀落落散布其间,是苔在开花吗?记得书上说,苔藓植物是隐花的一种。俯身细看,分明知晓自己的心跳加速——不错,白白的,浅浅的,比满天星还小,星星点点散布在绿苔上,正是苔开起花来了! 记得夏夜在海边,惊见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在黄山莲花峰看晚霞落日,如万艳争流竞渡;在玉龙雪山,见积冰千年万年,在山谷的曲径深处闪着幽幽的蓝光,我忍不住尖叫忍不住惊呼!此时,面对小若米粒的苔花,我的语言萎缩了,只有深吸一口气。

无尘土之争,无荣辱之忧,无得失之虑,在这僻静之地,在夏日百花零落之际,拼着积蓄一个季节的精力,在寂寞冷落的过程中,挺举出倔

强的蕾,孕育出优雅的花。柔弱纤细的身躯,蕴藏了多少世俗的、脆弱的、逃避的眼光永远无法诠释的生命的美丽?哪怕“寂寞开无主”,哪怕永远无人亲睹你的姿影,小小的苔啊,无怨艾,只为报答泉水哺育之恩,岩石养育之德。你寂寂地,兀自开。

我愿我的生命也这样,不喧嚣,不浮躁,安静纯朴,如这一片绿苔,

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在晨风中展开我纯洁的浅碧。

【点评】

这是一篇值得我们模仿的借物抒情类散文。其结构如下:

1.进山,描写山中景,为苔藓的出现张本,其中优美、宁静我环境为结尾赞美苔藓“不喧嚣,不浮躁,安静纯朴”作了巧妙的铺垫。

2.发现苔藓,抓住苔藓“不起眼”“不易被人发现”的特点,借以自比,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惊奇地发现苔藓也开花。米粒大小的白色苔花如满天繁星、流霞,如曲径积冰,在僻静之处,在寂寞冷落之中坦然地诠释着生命倔强、优雅和大度。作者由此完成了对生命、对生活、对自身价值的全新认识——卑微如苔的生命,只要不喧

嚣,不浮躁,不顾影自怜,只求“在晨风中展开我纯洁的浅碧”,就能赢得生命的尊严,创造生命的价值。

简单地说,本文的套路如下:

发现苔—苔“不起眼、被遗忘”—我顾苔自怜 发现苔花—苔花“美丽、倔强、优雅、大度”—感悟:生命如苔,不喧嚣,不浮躁,只求“在晨风中开我纯洁的浅碧”。(文章中心)

想一想,如果让你写以下题目,你怎样借“苔”来表情达意呢?怎样来安排结构呢?

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本色最美

恪守平凡

于无声处听惊雷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生命的浓与淡

幸福如斯

例文2

1.生若苔花

2005年末,我走进信用社成了一名代办员,

在一个只有两名员工的信用代办站上班。也许是由于较少有人走动的缘故,信用社院子的角落里竟也长满了苔,不觉就让人感觉有些冷清。前不久的一天,我蓦然发现这苔丛里竟开出了些许白色的极小的花。早曾见过苔,苔花也曾闻说,却从未真正见过,想来这便是了,心下不禁惊奇,于是停足,寻一阶干净的石梯坐下,细细观察了起来。

苔花其实真的很小,颜色也不艳丽,不经意是不易发觉的。这院里或许早有苔花开,只是我以前也未曾发觉罢了。记起清代袁枚先生曾有一首名《苔》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看着眼前这极微小而又盛开着的苔花,逐渐变得有些迷离,心中竟生出一种神圣的敬意,思绪也就随着渐行渐远,弥散开来。

苔花的确是极不起眼的,但它却盛开得那样忘我。袁枚先生的诗可能含有一种他谦虚的自喻,所以在尾句中用了“学”。在我看来,从某方面来说,作成“苔花如米小,牡丹一样开”也是不错的。同作为自然的生命,绽放同为它们的使命,苔花与牡丹原来平等,何又来“学”?且苔花的生长与绽放仅只需了那么一点的水分,更不要说

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泥土了,如若换了牡丹,别说盛开,连活着也是不能的。或许对苔而言,绽放本就是一种生的使命。难道仅因为不起眼

就不应该盛开吗?不艳丽就能说它不美吗?印度哲人奥修曾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不要去比较。”其实绽放本身就是一种最神圣而自然的美,绽放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不是徒具的外形。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生命的个体,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人和苔一样注定卑微,但卑微并不是猥琐,生命中总有些东西不容得人去亵渎和轻视,让生命绽放是每个人生的使命,也是生的姿态,生的快乐,生的意义。

眼下,信用社内部关于代办员管理的议论挺多,各地也都在探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我想作为一名代办员,前面的路或许很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还很多,但这些都不应是我们妄自若菲薄或不思进取的借口,而应该成为我们发奋图强,拼搏进取的动力。不然,又何以堪对我们最宝贵的青春?品质是人素质的基础和生存的基石,假如我们真具有苔花一样的品质,眼下我们最需要的,首先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一首小诗中的

几句“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树,那就做灌木一丛,不要以大小来定你的输赢,但无论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在这一方生养我们的土地上,播撒青春和热血,释放真诚与善意,从日常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力尽所能去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生若苔花,我亦愿若一粒苔花,花儿多了,信合花园自会更美丽。生若苔花,我亦愿若一粒苔花,青春因此将永不会荒芜,生命因此将永不至迷失。

例文3

只要它开花

最近读到袁枚的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心不由地微微一动。这些玲珑的小草花,常常能吸引我的注意:或是雨后的台阶旁冒出的一丛圆滚滚的浅棕色小摺菇,或是潮湿的墙角里探出的一小撮绿盈盈的苔藓,小手般举着一朵朵米粒大小的花,那点小小的生趣常能使我的脚步为之停下来。

苔花只几个米粒般的小小的点子,有几分羞怯地躲在墙角房沿,静静地开放,没有香气,亦

罕有观赏它们的人,它们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或许只有几个昼夜的工夫,它们便会静悄悄地谢了。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些空谷里的幽兰,人们常赞美它们的宁静自持、淡泊自守,因为它们开在那样空漠无人的幽谷,甘于忍受无人欣赏的寂寞;我却要把这句话倒过来讲,在如此寂寞无人的地方,伴随它们的,只有清风、只有冷月、只有天上几点寂寥的星辰,它们却能自尊地、自信地开放,把自己的美丽交付与无边的风月,这难道不也是值得赞美的吗?不管环境如何,生命总是要绚烂一回的,绽放了,然后谢了,此生便足矣,譬如流星,譬如烟花。

牡丹是国色天香,其花开得姹紫嫣红、雍容华贵,非凡花可比,更别说是一丁点不起眼的苔花了。苔花学牡丹开,肯定不会像牡丹那样倍受赏爱,或许还会引来“奴婢学夫人”的嘲讽,但是,它还是竭尽全力地绽开了,有摻有样,不亢不卑,虽然以广袤的天地作幕,以无垠的时间作尺,它是如此渺小。苔花是满足的。有首新诗这样写道:“墙角的花儿!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开花的满足不在于花形花色之华贵浓艳,不在于观者赏客之缤纷如云,而在于让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东西绽放出来。推花及人,我们中的大多数

人,或许不能过轰轰烈烈的显赫的一生,或许终其一生亦不过是墙角里的一点青

苔,然而我们同样可以过满足的一生,这种满足源于内心而非来自外界,那便是,只要你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东西,哪怕那只是小小的几粒苔花。

生活的际遇充满偶然,小小的苔花也会遇到像我一样停下脚步细细端详它、欣赏它的人——只要它开花。

例文4

爸爸的幸福

爸爸的幸福,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他整日整夜地沉浸在书的乐趣中,一边看门一边给他心爱的女儿讲故事,从《论语》、《三国演义》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天,他微笑着看着汽修厂员工们进进出出。他那么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的苦难,也许,他是在用心向我诠释“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吧!

爸爸的书桌,紧依着窗台,窗外院子背阴处,不知何时生出了一片苔藓。爸爸爱极了这片幽深

的绿意,隔三差五地,他就用杯中残留的清茶去滋润它。我问他,为什么会爱上这么朴素的苔藓?爸爸说,爱它的平凡,更爱它的不择地而生,哪怕最严寒的南极,都留有它的足迹。

日子就这样平静、平淡而波澜不惊地流过。本以为,我们一家子能够一直安享这种平凡的幸福。谁料想,汽修厂突然要转制,失业的危机如同晴天霹雳般打在了爸爸的头上。这一击那么沉那么重:失去了工作,家里便断了主要经济来源,没米下锅,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呀!心爱的女儿患有严重的气管炎,随时随地都要住院治疗,昂贵的医疗费可怎么负担?现实而残酷的问题一个个接锺而来,爸爸天天奔波在外,极力寻找着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报纸上豆腐干大小的地方刊登了一则招聘启示,那是首次对外招收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这条消息如苍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爸爸看到了希望。可要走到这片绿洲,会经历什么,谁也无法估量。而且,在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那片绿洲会不会只是海市蜃楼?那一夜,爸爸房间的灯一直没有熄……

终于,爸爸打定了主意,他要朝着那片绿洲奋进。于是,每天清晨和深夜,家中那盏微弱的

小桔灯映照着爸爸坚毅的脸庞,桌边一杯清茶早已见底了,爸爸不停地背着写着,实在累的时候便来看看安睡的我,似乎能得到新的启示和动力。经过几个月的奋斗,爸爸踏入考场,胸有成竹地应对人生的第二次考试。

啊!我将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刻,当爸爸紧握着录取通知书回到家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那么欣喜地抱在了一起!那何止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啊,那是爸爸多年的梦想,那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偶然来到爸爸的书桌前,向外望去,我惊奇地发现,窗外的那片苔藓竟冒出了一簇苔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只是依靠着爸爸喝剩的那一点清茶,她竟也能如牡丹般绽放,开的清雅,开的淡然。有时我想,爸爸就是那簇苔花吧,没有阳光和雨露,只需一点清茶,便能默默而幸福地开放。生活给予我们挫折与苦难,真正的花朵却不会计较生存的土壤,一如墙角的苔花,怀揣希望,努力把自己涨圆,仰望苍天,绽开笑颜。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爸爸的幸福,明白了爸爸为什么总是那么微笑。

五、学生佳作。

在梅花的影响下

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你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洁„„但是,你却拥有着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正是你——梅花,是你影响了我,使我在面对挫折困苦时变得更加坚强。

考试的失利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什么成功总是与我失之交臂?我有些失望了,泄气了,我想退缩了„„就好像有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里无法跨越。

随意中来到公园,现在已近寒冬,满是一番凄凉的景象。既来之则安之,我慢慢向园中走去。忽然,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我抬起头,不由得为之一愣,那是多么富有生机的一簇粉红啊,只见那粉红色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映射着耀眼的光芒,应该是梅花吧,那片片指甲般大小的花瓣,嫩嫩的,仿佛沉淀了一般。那胭脂般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一团团,一簇簇,层层叠叠,好似灵动的舞者,在微风中婀娜多姿,演绎着最美丽的舞蹈。这时,几株不知名的花朵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那枯黄的花瓣蜷缩

着,上面印着层层褶皱,毫无生机可言,寒风中轻轻一吹,又有几片花瓣飘落,这小花与梅花形生了鲜明的对比,一多一少,一盛一枯,更显得梅花雍容典雅,芳香四溢。

吹拂梅花的是凛冽的寒风;滋润梅花的是残雪的雨露;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残阳,可梅花依然屹立不倒,散发出勃勃生机。

我顿时醒悟:梅花面对寒冷尚能如此坚强,面对挫折依旧如此勇敢,我难道不能如此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吗?我要像梅花一样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接受挫折失败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强。

我攥紧了拳头,转过身朝家大步走去... 啊!梅花,你像一口清泉,滋润我干固的心田,你像一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阴霾,你像一轮骄阳,照亮我前进的路,在你的影响下,我变得更加坚强。

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

青色的砖墙,依稀斑驳岁月的痕迹;红赤的瓦片,肆意堆叠风雨的咆哮;空灵的玻璃,漫天折射阳光的絮语;木雕的古檐,浅浅吟唱花儿的甜蜜。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随着中考的临近,初三生活已渐渐被作业、考试所覆盖,终日在紧张焦虑中度过,我却找不到每天的收获,被压力朦胧的双眼,看到的是迷茫,遗落了信心和方向。合上厚厚的讲义,信步走在碎石小路上,不觉行至燕子楼前。

一片火红的芍药倾情盛开着,我的目光,被那片艳丽的红吸引。

硕大的花瓣尽情舒展着,几瓣花衬托出些许泛着微黄的花蕊,上面顶着淡白的花药。细看有的三五团簇,有的凌然怒放,有的相偎相依,呢喃私语,有的游戏东风,笑傲冷雨。无论是何种姿态的芍药花,都开得奔放而执着。

我不由轻扶那琥珀似的绿茎,分明记起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花细委地,翠翘金雀,犹似霓裳羽衣舞。”

继而,我又摇头,我浅嗔:“芍药呦,在这寂寞无人垂目的地方,你为何要如此竭尽全力?为那远方的琴,楸然空灵;为那几重烟火,烛花摇曳;为那曾经的梦,梦断成空。。。。。。哦,你是在纪念它——关盼盼,倾其流斓霓彩。她如一朵火红的芍药,盛开在燕子楼前,专注的渲染“秋来只为一人长。”

我终大彻大悟:芍药花开,不是为了他人的驻

足,全神贯注地绽放,只是在演绎一段属于自己的华尔兹,努力的完成自己作为一朵花的使命。

又一次屏息凝视这片芍药,我读懂了它的一身傲骨。在浓郁的花香中,强烈的感到花是有生命的。缕缕花瓣是花的心脏,花的绽放是其生命的芬芳,虽然无人喝彩它们华丽的姿态,但它们毫不气馁,仍以昂扬的姿态全心全意的开放。

我不也该如此吗?面对生活的纷扰,沉重的压力,我不也该全力拼搏一次吗?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初三生活中,拥有一个有目标有意义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流淌着奋斗的热血。我已把这片芍药深深镌刻,让拼搏氤氲心间。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我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向目标执着奋斗,谨记希望就在前方,胜利就在前方!

抬头,一片金色的阳光铺展下来,在芍药花开的影响下,在青墙,红瓦,琉璃,古檐之中,我看到了前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一大片芍药,喷红流彩。


相关内容

  • 一片树叶的奇迹作文
  • 篇一:一片树叶的奇迹 那是一片树叶,那不是一片真的树叶,却留下了一个奇迹,让人追寻.思索.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

  • 生命的奇迹作文
  • 生命的奇迹作文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中,被人们视为死亡的练狱,能走出沙漠的人必定是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人.一位名叫勇敢的人为了磨练意志毅然接受了这生死的挑战,他出发时只带了一头骆驼和一些水和粮食.出发的第一天,当到了中午,太阳永远那么毒,使人全身像被烤一样,勇敢多么像拿水来洗澡啊,可他不能,每次口渴时 ...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教学目标: 1.正确 ...

  • [触摸春天]教学教案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 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教学目标: 1. ...

  • 苦难与奇迹作文850字
  • 苦难与奇迹作文850字 苦难与奇迹作文850字--生命中的苦难往往是奇迹的温床,奇迹常常伴随苦难而生. 不能忘记,在大汉王朝中,有一个握笔的勇士,虽遭宫刑而不屈不挠,苦难囚禁不住他心灵和自由,他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千年的风起云涌,用自己的意志支起了一部"无韵之离骚". 不能忘记,一个 ...

  • 珍惜亲情创造奇迹(以"亲情"为话题)
  • P76二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儿.儿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谈到了"亲情"问 题.女儿最先发言,她说:世间最美的是亲情.儿子接 着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 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 珍惜亲情 创造奇迹 亲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 ...

  •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爱的奇迹]教学设计
  •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爱的奇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强)及新词,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体会第1自然段的作用. 情感目标: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保护动 ...

  • [优秀作文]生命的奇迹
  • 我一直认为仙人掌是一种坚韧且耐旱的植物,所以从不给它浇水,认为给它浇水是害了它.于是,我将它放在阳台的角落里,不闻不问. 一个冬日,我在晒太阳时无意中瞥见了它:"几年没给它浇水了吧,时间久得我都不记得了."说着我便把它提了起来,只见它的表面已经起皱,原本胖嘟嘟的肉茎如今已变得薄薄 ...

  • 16青山不老
  • 16.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片,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 ...

  • 16青山不老(教案)
  • 16.青山不老(教案)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来学习课文,能捕捉到文中重要的信息,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