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泾县中学、泾县稼祥中学课题组 2008.11.28.

执笔人:汪 润(课题组负责人)

一、课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试图将社会学、团体动力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在学生群体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课题组拟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使化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主要研究阶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社会性活动为中介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性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其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创立,其规则、关系和角色定位是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的相互激发和共鸣而求发展,我们要研究通过小组活动,有效地利用思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素质。我们通过研究,用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2006.9~2006.11)

确定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汪润、董辉

组员:郭世东、付成焙、董晓莲、杨正旺、陈轶萍、施冬云、阚晓华

召开开题会,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发放《初中化学合作学习调查表》,对调查情况分析、讨论,攥写调查报告。

第2阶段:(2006.12~2007.8)

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确定参与研究班级,分实验班和非实验对

照班进行。通过对照、比较,以各种形式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第3阶段:(2007.9~2008.6)

在各个班级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纵比效果。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汇报总结,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文献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访谈法;5.行动研

究法;6. 对比法。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的

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调查研究,探求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为了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我们设计了科学、合理的

调查问卷,为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共发出问卷412份,收回410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人人参与,人人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人数应在4-5人为宜;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的组合相当重要,宜根据合作学习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建立上力求多元化,如兴趣小组,讨论小组。在确定成员时,考虑人员的性别、成绩、性格等因素。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一般确定小组长、读题员、记录员、报告人、纪检员等角色,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学生活动时,教师通常主动参与,成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导演”。

(二)统一思想,强化合作学习研究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认识,提

升研究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在

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为了使合作学习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我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注重加强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但集体的共识可能是正确的。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研究探讨,统一思想;同时注意将学习和探讨与学校的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相联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学习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合作学习研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

践收获。在交流中,既有理论学习的收获,又有教学成功的感悟;既有教学困惑的倾诉,有教学失误的剖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印发了从相关杂志报刊及网站上收集的有

关合作学习资料,通过理论学习,组内成员进一步拓宽了认知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明确了研究目标。

(三)加强课题管理,确保研究有序推进。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和有序推进,我课题组定期召开碰头

会,研究探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认为和目标。课题组经常听取有关专家的指导意见,不断调整课题的方法和手段,完善课题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整理。课题主管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而且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对课题研究的进程时常予以关注,并积极协调课题的两个主管单位的各种关系,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大开绿灯。

(四)立足课堂阵地,扎实开展研究。

课堂作为磨练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理应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

地。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坚持“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的理念,要求组内教师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课堂上,教师既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延伸至课外,如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及家长等多元评价手段来检测研究成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例如, 董辉 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进入课题提出问题

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记录—实验报告—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再如, 郭世东 老师“石灰石的利用”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带

实验用品,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实验,探究碳酸钙的性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和家长的访谈结果也支持我们的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成效提供

佐证。

五、课题研究经验及成果

(一)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1.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又要按照合作

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学设计从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

等方面入手,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然后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 和教学结构与策略。

2. 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与模式

第一部分:启动引导。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前面与本

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课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新课主题。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问题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后,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不但包括认知目标,也包括合作技能目标) ,使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

第二部分:精讲与自学。本阶段可采用集体教学或自主学习的形式。一般比较易理解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较抽象或是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常采用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共同明确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课的后半部分合作活动打好基础,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此部分也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省去,直接进入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小组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也是其有别于其他教学情境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合作学习策略,融合作学习要素于合作活动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相互作用。在小组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合作活动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在过程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 能的 教授与指导。教师必须对各小组活动进行观察和介入,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组织起有效的合作,纠正偏离合作学习任务的行为,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四部分:交流展示。各组根据讨论的情况,由组员汇报本组学习

和研究情况。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检测等。教师要认真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反馈评价作准备。

第五部分:评价总结。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

观察,结合其他教师和同学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合设计练习进行学习情况检测,对各组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合作技能进行评价,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存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合作技能的提高,必要时进入新一轮循环。合作学习流程的五个部分不是凝固机械的,往往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而有所变化,各部分间形成新的组合,但基本要素是不变的。

3.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1)小组规模的确定。通常规模较小的小组,由于组员共有的知识

范围较小,其效力也较小;而规模较大,效力也较大。但如果小组太大,又会产生诸如个人在讨论中更易受到压抑,喜欢说话的组员可能独占小

组活动时间等新的制约因素。考虑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和便于操作,我们基本上采用4—5人小组。

(2)小组成员的构成。与传统教学的学习小组按能力、兴趣或学业

成绩同质分组不同,合作学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组内,组员尽可能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各组之间尽可能均衡考虑。

(3)小组内角色分配。小组安排组织者、记录员、检查员和报告员

等基本角色,每个组员承担各自的责任,角色每1一2周轮换一次,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

(4)小组的时空结构。为变革传统课堂结构不利于教学信息的全方

位流通,学生参与度不高,消极性静态听讲的特征,合作学习将合作性人际交往结构引入课堂,建立一个立体、多边、全通道的课堂交往结构,常用的做法是将传统课堂中多采用秧田型座位布置变为会晤型(前后桌成小组,前排学生只要转过身子就可与后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U 字型、

马蹄型、内外圈型等座位安排,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和相互搭配运用。

(5)小组长培养。由于小组长在小组活动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加工、处理可资参考信息的能力,承担小组内必须的多种功能,通过小组活动的理由等做法来帮助组员理解小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能够紧密围绕主题,防止小组仓促得出不可靠结论。对小组长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骨干、桥梁作用,既是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小组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小组长不是固定的,可根据需要轮换担任。小组长的领导也不是大包大揽的统管一切小组事务,而是在个人角色定位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来做引导、促进和协调工作。这又是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小组显著区别之一,体现更为民主的倾向。

对小组长进行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小组领导职责与合作技能来进行。 组长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维持组内秩序,促使小组紧扣学习任务轮流有序地发言,使每个成

员都有事可做;澄清问题,提示问题,引导发言;接纳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的内容、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征求各成员的意见,要求各成员贡献自己的观点;提示要点,使小组活动顺利进展;从组内找到问题答案,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资源;整合小组讨论的有关意见观点或建议并督促小组达成一致性意见;公正务实,在小组建设性争论中保持中立并促进和推动小组活动的积极有效进行;要说“我们的”而非“我的”,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组长应具备的交流能力:

作为积极的沟通者,将观点清晰简洁地进行整理;沟通对小组任务

的理解和领会;娴熟地协调组员提出的信息与观点;及时地作解释和反应;表达小组的关注;尊重他人的发言;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在尝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缺乏系统的合作技能和小组技能的训

练,组内成员人际交往技能水平差距也较大,再加上小组领导技能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刚开始时小组长一般可选那些合作技能较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威信的学生担任。此外,还要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领导小组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小组活动进展日趋顺利,可让其他组员担任组长,

并让原小组长充当“小先生”,辅导和协助新组长管理好本小组的活动。

小组长的培养通过集中辅导、分散实践和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即

教师先召集各小组长给予讲解和示范辅导,然后组长回各自小组操练,再由小组对组长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教师则通过巡回察看,掌握各组情况并加以指导或提供纠正和帮助。这样,学生就可学会如何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职责,共同分享领导角色,有利于组员遵守小组规范,共同协作达成小组目标。

(6)动态编组。为了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特点和生活背

景的学生,有助于应对类似现实生活,也为了避免形成小团体,又兼顾小组的相对稳定,小组每6一8周进行一次重新组合。

4. 合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合作技能内容繁多,我们选取一些最常用诸如“表达感谢—对感谢

的应答”、“求助—提供帮助”等基本内容,由教师示范,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课后进行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应作巡回观察,及时地为学习小组演示合作技能或给予纠正和指

导,促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逐步使学生达到合作技能自动化水平。

5. 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与之相应的学习策略,不

同的学习策略是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策略种类繁多,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并综合运用。

指导型策略:指导型策略,强调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作用,常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

过程型策略:过程型策略强调的重心在于小组过程和技能的发展,适用于化学课的各类课型。通过小组进行活动、讨论,成员们被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培养合作技能,形成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共同促进小组进步。

探究型策略:探究型策略侧重的是在解决较为复杂问题过程中培养

小组成员的集体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冲突能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力量。

6. 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取代了团体规模过大的班

级学习,形成了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同伴合作性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班

级结构。因此,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奖励制度和明确的期望,对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管理。教师以一名特殊的班级成员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其管理重心在于监督、促进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落实学生个体责任,增进学生间的密切联系与交互作用,协调小组与班级活动的关系。

如控制合作活动音量,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可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师可提醒:“请注意!”,或是采用其他信号,并将达到要求程度与小组评价挂钩。

还有关注与表扬。对表现出预期行为的小组给予关注和认可,促使各小组纷纷效仿,从而实现课堂管理目的。小组表扬有助于建立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称赞,表现出何种行为可以受到奖励。对于合作学习中教师所不期望的行为,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不予关注理睬。若对这些不期望的行为,如擅自离座、交头接耳等予以关注,那么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增加,即使教师严厉地批评了擅自离座的学生,其他学生照样还会去模仿这种受到了批评的行为。

7. 合作学习的评价

(l)评价内容。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合作技能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行为、合作过程作细致的观察来实施。评价者可以是授课教师、合作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合作交往开展的情况。通过评议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评价。这方面评价主要是根据访谈来进行。三是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对达成学术性目标所作的形成性评价。一般地,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测试或进行提问等方式来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从而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调整和修正,并给予必要的补救措施和辅导。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学生间的互评互查和自查环节,这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同伴间交往的人力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详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2)评价方法与策略。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以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1. 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满足各类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发展需要, 能从 老师尤其是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能有更多的成功体

验,因此,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

2.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化学学习体验,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业成绩,较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同伴对相互之间的突出表现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都充分发挥了以激励为主的教育功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整个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集体讨论和协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有所体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对老师的设疑和同学的疑问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探究兴趣。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并提出看法。对问题的思考开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的协作意识开始慢慢养成。

另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有所提高。在课堂上发表见解时,由最初胆怯、语言不连贯,表达能力较差到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逐步可以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天天进步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我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多次。课题组老师们先后以研究论文、研究案例、教学设计等为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的思路。老师们和课题一起成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很多已成为校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使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繁荣昌盛。“科研型”化学教学骨干教师群体正在茁壮成长,化学教育有特色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六、问题与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不少缺憾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本课题是在初三年级逐步推进,全面进行的,由于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上实验教师思想上的顾虑,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去实施。这给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

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二是对于处于学习压力特别大,竞争性非常强的毕业班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 合作学习研究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情景复杂的工作,在班额大的情形之下,1一2个实验教师很难顾及全班同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

3. 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学科、几个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各个学科协同,课内课外结合,尤其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希望通过化学学科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对合作学习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二版。

2. 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 上海教育,

2001(7)。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96年10月第一版。

4. 杨九俊,吴永军. 学习方式的变革.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泾县中学、泾县稼祥中学课题组 2008.11.28.

执笔人:汪 润(课题组负责人)

一、课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试图将社会学、团体动力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在学生群体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课题组拟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使化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主要研究阶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社会性活动为中介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性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其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创立,其规则、关系和角色定位是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的相互激发和共鸣而求发展,我们要研究通过小组活动,有效地利用思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素质。我们通过研究,用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2006.9~2006.11)

确定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汪润、董辉

组员:郭世东、付成焙、董晓莲、杨正旺、陈轶萍、施冬云、阚晓华

召开开题会,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发放《初中化学合作学习调查表》,对调查情况分析、讨论,攥写调查报告。

第2阶段:(2006.12~2007.8)

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确定参与研究班级,分实验班和非实验对

照班进行。通过对照、比较,以各种形式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第3阶段:(2007.9~2008.6)

在各个班级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纵比效果。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汇报总结,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文献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访谈法;5.行动研

究法;6. 对比法。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的

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调查研究,探求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为了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我们设计了科学、合理的

调查问卷,为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共发出问卷412份,收回410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人人参与,人人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人数应在4-5人为宜;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的组合相当重要,宜根据合作学习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建立上力求多元化,如兴趣小组,讨论小组。在确定成员时,考虑人员的性别、成绩、性格等因素。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一般确定小组长、读题员、记录员、报告人、纪检员等角色,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学生活动时,教师通常主动参与,成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导演”。

(二)统一思想,强化合作学习研究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认识,提

升研究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在

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为了使合作学习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我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注重加强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但集体的共识可能是正确的。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研究探讨,统一思想;同时注意将学习和探讨与学校的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相联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学习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合作学习研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

践收获。在交流中,既有理论学习的收获,又有教学成功的感悟;既有教学困惑的倾诉,有教学失误的剖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印发了从相关杂志报刊及网站上收集的有

关合作学习资料,通过理论学习,组内成员进一步拓宽了认知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明确了研究目标。

(三)加强课题管理,确保研究有序推进。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和有序推进,我课题组定期召开碰头

会,研究探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认为和目标。课题组经常听取有关专家的指导意见,不断调整课题的方法和手段,完善课题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整理。课题主管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而且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对课题研究的进程时常予以关注,并积极协调课题的两个主管单位的各种关系,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大开绿灯。

(四)立足课堂阵地,扎实开展研究。

课堂作为磨练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理应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

地。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坚持“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的理念,要求组内教师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课堂上,教师既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延伸至课外,如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及家长等多元评价手段来检测研究成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例如, 董辉 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进入课题提出问题

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记录—实验报告—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再如, 郭世东 老师“石灰石的利用”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带

实验用品,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实验,探究碳酸钙的性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和家长的访谈结果也支持我们的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成效提供

佐证。

五、课题研究经验及成果

(一)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1.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又要按照合作

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学设计从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

等方面入手,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然后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 和教学结构与策略。

2. 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与模式

第一部分:启动引导。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前面与本

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课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新课主题。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问题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后,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不但包括认知目标,也包括合作技能目标) ,使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

第二部分:精讲与自学。本阶段可采用集体教学或自主学习的形式。一般比较易理解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较抽象或是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常采用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共同明确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课的后半部分合作活动打好基础,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此部分也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省去,直接进入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小组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也是其有别于其他教学情境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合作学习策略,融合作学习要素于合作活动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相互作用。在小组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合作活动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在过程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 能的 教授与指导。教师必须对各小组活动进行观察和介入,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组织起有效的合作,纠正偏离合作学习任务的行为,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四部分:交流展示。各组根据讨论的情况,由组员汇报本组学习

和研究情况。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检测等。教师要认真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反馈评价作准备。

第五部分:评价总结。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

观察,结合其他教师和同学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合设计练习进行学习情况检测,对各组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合作技能进行评价,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存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合作技能的提高,必要时进入新一轮循环。合作学习流程的五个部分不是凝固机械的,往往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而有所变化,各部分间形成新的组合,但基本要素是不变的。

3.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1)小组规模的确定。通常规模较小的小组,由于组员共有的知识

范围较小,其效力也较小;而规模较大,效力也较大。但如果小组太大,又会产生诸如个人在讨论中更易受到压抑,喜欢说话的组员可能独占小

组活动时间等新的制约因素。考虑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和便于操作,我们基本上采用4—5人小组。

(2)小组成员的构成。与传统教学的学习小组按能力、兴趣或学业

成绩同质分组不同,合作学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组内,组员尽可能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各组之间尽可能均衡考虑。

(3)小组内角色分配。小组安排组织者、记录员、检查员和报告员

等基本角色,每个组员承担各自的责任,角色每1一2周轮换一次,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

(4)小组的时空结构。为变革传统课堂结构不利于教学信息的全方

位流通,学生参与度不高,消极性静态听讲的特征,合作学习将合作性人际交往结构引入课堂,建立一个立体、多边、全通道的课堂交往结构,常用的做法是将传统课堂中多采用秧田型座位布置变为会晤型(前后桌成小组,前排学生只要转过身子就可与后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U 字型、

马蹄型、内外圈型等座位安排,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和相互搭配运用。

(5)小组长培养。由于小组长在小组活动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加工、处理可资参考信息的能力,承担小组内必须的多种功能,通过小组活动的理由等做法来帮助组员理解小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能够紧密围绕主题,防止小组仓促得出不可靠结论。对小组长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骨干、桥梁作用,既是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小组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小组长不是固定的,可根据需要轮换担任。小组长的领导也不是大包大揽的统管一切小组事务,而是在个人角色定位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来做引导、促进和协调工作。这又是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小组显著区别之一,体现更为民主的倾向。

对小组长进行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小组领导职责与合作技能来进行。 组长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维持组内秩序,促使小组紧扣学习任务轮流有序地发言,使每个成

员都有事可做;澄清问题,提示问题,引导发言;接纳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的内容、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征求各成员的意见,要求各成员贡献自己的观点;提示要点,使小组活动顺利进展;从组内找到问题答案,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资源;整合小组讨论的有关意见观点或建议并督促小组达成一致性意见;公正务实,在小组建设性争论中保持中立并促进和推动小组活动的积极有效进行;要说“我们的”而非“我的”,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组长应具备的交流能力:

作为积极的沟通者,将观点清晰简洁地进行整理;沟通对小组任务

的理解和领会;娴熟地协调组员提出的信息与观点;及时地作解释和反应;表达小组的关注;尊重他人的发言;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在尝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缺乏系统的合作技能和小组技能的训

练,组内成员人际交往技能水平差距也较大,再加上小组领导技能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刚开始时小组长一般可选那些合作技能较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威信的学生担任。此外,还要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领导小组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小组活动进展日趋顺利,可让其他组员担任组长,

并让原小组长充当“小先生”,辅导和协助新组长管理好本小组的活动。

小组长的培养通过集中辅导、分散实践和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即

教师先召集各小组长给予讲解和示范辅导,然后组长回各自小组操练,再由小组对组长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教师则通过巡回察看,掌握各组情况并加以指导或提供纠正和帮助。这样,学生就可学会如何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职责,共同分享领导角色,有利于组员遵守小组规范,共同协作达成小组目标。

(6)动态编组。为了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特点和生活背

景的学生,有助于应对类似现实生活,也为了避免形成小团体,又兼顾小组的相对稳定,小组每6一8周进行一次重新组合。

4. 合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合作技能内容繁多,我们选取一些最常用诸如“表达感谢—对感谢

的应答”、“求助—提供帮助”等基本内容,由教师示范,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课后进行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应作巡回观察,及时地为学习小组演示合作技能或给予纠正和指

导,促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逐步使学生达到合作技能自动化水平。

5. 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与之相应的学习策略,不

同的学习策略是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策略种类繁多,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并综合运用。

指导型策略:指导型策略,强调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作用,常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

过程型策略:过程型策略强调的重心在于小组过程和技能的发展,适用于化学课的各类课型。通过小组进行活动、讨论,成员们被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培养合作技能,形成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共同促进小组进步。

探究型策略:探究型策略侧重的是在解决较为复杂问题过程中培养

小组成员的集体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冲突能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力量。

6. 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取代了团体规模过大的班

级学习,形成了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同伴合作性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班

级结构。因此,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奖励制度和明确的期望,对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管理。教师以一名特殊的班级成员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其管理重心在于监督、促进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落实学生个体责任,增进学生间的密切联系与交互作用,协调小组与班级活动的关系。

如控制合作活动音量,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可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师可提醒:“请注意!”,或是采用其他信号,并将达到要求程度与小组评价挂钩。

还有关注与表扬。对表现出预期行为的小组给予关注和认可,促使各小组纷纷效仿,从而实现课堂管理目的。小组表扬有助于建立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称赞,表现出何种行为可以受到奖励。对于合作学习中教师所不期望的行为,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不予关注理睬。若对这些不期望的行为,如擅自离座、交头接耳等予以关注,那么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增加,即使教师严厉地批评了擅自离座的学生,其他学生照样还会去模仿这种受到了批评的行为。

7. 合作学习的评价

(l)评价内容。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合作技能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行为、合作过程作细致的观察来实施。评价者可以是授课教师、合作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合作交往开展的情况。通过评议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评价。这方面评价主要是根据访谈来进行。三是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对达成学术性目标所作的形成性评价。一般地,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测试或进行提问等方式来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从而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调整和修正,并给予必要的补救措施和辅导。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学生间的互评互查和自查环节,这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同伴间交往的人力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详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2)评价方法与策略。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以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1. 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满足各类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发展需要, 能从 老师尤其是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能有更多的成功体

验,因此,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

2.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化学学习体验,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业成绩,较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同伴对相互之间的突出表现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都充分发挥了以激励为主的教育功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整个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集体讨论和协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有所体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对老师的设疑和同学的疑问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探究兴趣。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并提出看法。对问题的思考开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的协作意识开始慢慢养成。

另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有所提高。在课堂上发表见解时,由最初胆怯、语言不连贯,表达能力较差到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逐步可以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天天进步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我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多次。课题组老师们先后以研究论文、研究案例、教学设计等为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的思路。老师们和课题一起成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很多已成为校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使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繁荣昌盛。“科研型”化学教学骨干教师群体正在茁壮成长,化学教育有特色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六、问题与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不少缺憾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本课题是在初三年级逐步推进,全面进行的,由于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上实验教师思想上的顾虑,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去实施。这给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

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二是对于处于学习压力特别大,竞争性非常强的毕业班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 合作学习研究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情景复杂的工作,在班额大的情形之下,1一2个实验教师很难顾及全班同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

3. 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学科、几个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各个学科协同,课内课外结合,尤其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希望通过化学学科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对合作学习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二版。

2. 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 上海教育,

2001(7)。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96年10月第一版。

4. 杨九俊,吴永军. 学习方式的变革.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相关内容

  •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归纳结题报告
  • 兰州市2010-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初三化学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归纳 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 脱海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用的装置,装置有多 ...

  •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
  •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 ...

  • 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 前言 课题级别:市级教研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 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 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市教研室原化学科蔡秀珍老师和教科所高思刚老师设计和组织(组长为蔡秀珍),全市中学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15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校长1人).99年7月蔡秀珍老师退休,99年10月市教育科 ...

  •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46    更新时间:2007-9-18 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五"立项课题 溧阳市竹箦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这对广大教师和莘莘学子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新课程的实施是社会发展 ...

  •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
  • 一.课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兴起于西德,后风靡于欧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我国虽自古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远远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国家提出新课标新课改以后,才在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方 ...

  • 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 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曾庆松,男,现年37岁,1995年西南工学院地理专业毕业后在涪陵八中任教,2000年应聘到涪陵十六中,2004年西师大计算机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学地理一级教师,涪陵十六中教导处主任. 该同志符合涪陵区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推荐条件,现将该同志事迹汇报如下: 一.政治素 ...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璧山县丁家中学 连德福 一.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 ...

  • 9.研究总报告
  • 编号9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校老师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教学上教师开始关注三维目标的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以"问 ...

  • 2015[初中物理学法指导与研究]结题报告
  •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真正对象是"人"而非"知识",它的核心是人,它的主体是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大目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从未学习"如何学习" ...